箱蓋的工藝規(guī)程分析_第1頁
箱蓋的工藝規(guī)程分析_第2頁
箱蓋的工藝規(guī)程分析_第3頁
箱蓋的工藝規(guī)程分析_第4頁
箱蓋的工藝規(guī)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箱蓋的工藝規(guī)程分析箱蓋的工藝規(guī)程分析專業(yè)專業(yè) : 機械專業(yè)機械專業(yè) 學生姓名:姚文洋學生姓名:姚文洋設計簡述設計簡述 本次設計根據(jù)零件圖紙及其技術要求,對該零件進行了詳細的加工工藝分析,根據(jù)分析的結果,確定了該零件的設備選用、刀具使用、加工方案、切削用量和三維模擬等。 其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1.加工方案分析2.毛坯及加工余量的確定3.基本工時以及工藝卡片4.三維模擬 1.加工方案分析 1.11.1 箱蓋料選擇 箱蓋類零件的毛坯通常采用鑄鐵件.因為灰鑄鐵具有較好的耐磨性,減震性以及良好的鑄造性能和切削性能,價格也比較便宜。有時為了減輕重量,用有色金屬合金鑄造箱蓋毛坯(如航空發(fā)動機上的箱體等)。

2、在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為了縮短生產(chǎn)周期有時也采用焊接毛坯。 又由于鑄鐵容易成形,切削性能好,價格低廉,且抗振性和耐磨性也較好,因此,一般箱蓋零件的材料大都采用鑄鐵。1.2 箱蓋零件工藝性 箱蓋的結構形狀比較復雜,加工的表面多,要求高,機械加工的工作量大,結構工藝性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注意 箱蓋的的基本孔可分為通孔和階梯孔兩類,其中通孔加工工藝性最好,階梯孔相對較差。 箱蓋的內端面加工比較困難,結構上應盡可能使內端面的尺寸小于刀具需穿過之孔加工前的直徑,當內端面的尺寸過大時,還需采用專用徑向進給裝置. 圖圖1-1 箱蓋零件圖箱蓋零件圖1.3兩種工藝方案 方案一方案一 方案二方案二工序一:鑄造成形工序一:

3、鑄造成形工序二:清砂,熱處理工序二:清砂,熱處理工序三:粗銑:1.銑底部的平面2.銑左右兩邊的側面3.銑前后端面4.銑上頂面方形平面 工序三:粗銑:1.銑上頂面的方形平面2.銑左右兩邊的側面3.銑前后端面4.銑底部平面 工序四:精銑: 裝夾工件,兼顧其他面的加工尺寸,銑左右兩端側面。 工序四:精銑: 裝夾工件,兼顧其他面的加工尺寸,銑左右兩端側面。 工序五:粗磨兩端側面 工序五:粗磨兩端側面 工序六:鉆孔: 1.鉆4M3孔 2.鉆直徑4mm的孔 3.鉆6個直徑9mm的孔工序六:鉆孔: 1.鉆4M3孔 2.鉆直徑4mm的孔 3.鉆6個直徑9mm的孔工序七:擴、鉸直徑9mm的孔至所要求的尺寸 工序

4、七:擴、鉸直徑9mm的孔至所要求的尺寸工序八 :粗鏜: 1.粗鏜前后端面左邊直徑47mm的孔。 2.粗鏜前后端面右邊直徑62mm的孔,保證兩軸中心線的平行度公差為0.03。 工序八 :粗鏜: 1.粗鏜前后端面左邊直徑47mm的孔。 2.粗鏜前后端面右邊直徑62mm的孔,保證兩軸中心線的平行度公差為0.03。 工序九:半精鏜: 以底面定位,以加工過的端面找正,裝夾工件,半精鏜端面直徑47和直徑62的孔。 工序九:半精鏜: 以底面定位,以加工過的端面找正,裝夾工件,半精鏜端面直徑47和直徑62的孔。 工序十:精鏜: 以底面定位,以加工過的端面找正,裝夾工件,加工端面兩軸承孔。 工序十:精鏜: 以底

5、面定位,以加工過的端面找正,裝夾工件,加工端面兩軸承孔。 工序十一 :清理飛邊、毛刺等等 工序十一 :清理飛邊、毛刺等等 工序十二:檢驗 工序十二:檢驗 1.4優(yōu)缺點比較 方案一:在工序三中選擇優(yōu)先加工零件的底部平 面,進而加工其他各面。由于箱蓋的一些面和孔加工都是以底面為基準的,這樣一來,以粗銑后的底面為基準進行加工能達到更高的精度水準。 方案二:與方案一相反,方案二選擇先加工頂面,然后底面,這種方案會導致之后的加工尺寸產(chǎn)生一定的偏差值。 綜上訴述,優(yōu)先選擇方案一。二.毛坯及加工余量的確定2-1毛坯的結構工藝要求: 箱蓋為鑄造件,對毛坯的結構工藝有一定要求:鑄件的壁厚應合適,均勻,不得有突然

6、變化。 鑄造圓角要適當,不得有尖角。鑄件結構要盡量簡化,并要有合理的起模斜度,以減少分型面等情況的出現(xiàn)。 加強的厚度和分布要合理,以免冷卻時鑄件變形或產(chǎn)生裂紋。 鑄件的選材要合理,應有較好的可鑄性。 圖2-1 箱蓋毛坯圖2.2加工余量計算 根據(jù)簡明金屬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28和表2-29查出各面孔加工過程和加工余量:1.兩端側面: (1)粗銑兩端側面,ap=1.5mm,留有切削余量 1.0mm。 (2)精銑兩端側面,ap=0.8mm,留有切削余量0.2mm。 (3)磨兩端側面,ap=0.2mm,磨至零件圖所示尺寸。 2.半徑23.5mm的軸承孔: (1)粗鏜:ap=23mm,留有余量0.5m

7、m。 (2)半精鏜:ap=0.3mm,留有余量0.2mm。 (3)精鏜:ap=0.2mm,致使該孔達到零件圖所示尺寸。3. 基本工時以及工藝卡片基本工時以及工藝卡片 3.1 粗銑頂部平面基本工時 (1)加工條件: 工件材料:灰鑄鐵。 加工要求:粗銑箱蓋上頂面。 機床:臥式銑床X63(功率11KW)。 刀具:查詢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得出采用高速鋼鑲齒套式面銑刀,直徑dm=225mm,齒數(shù)z=20。 量具:游標卡尺。(2)計算粗銑工時 確定進給量f: 根據(jù)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確定 f=0.2mm/z 參考手冊,確定 v=0.45m/s,即27m/min 根據(jù)手冊,取 nw=37.5r/min 速

8、度為: v= dw nw=26.5m/min 工作臺的每分鐘進給量應為: fm=f z nw=0.2 20 37.5=150m/min 行程為:l=50mm 故機動工時為: t1=50/150=0.37min=22s 輔助時間為: t2=0.15t1=0.15 22=3.3s 其他時間計算:t3=6%(22+3.3)=1.52s 總共時間:T=t1+t2+t3=22+3.3+1.53=26.83s3.2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三維模擬三維模擬 pro/E的特點:的特點:Pro/Engineer是采用參數(shù)化設計的、基于特征的實體模型化系統(tǒng),采用具有智能特性的基于特征的功能去生成模型,如腔、殼、倒角

9、及圓角,可以隨意勾畫草圖,輕易改變模型。這一功能特性給工程設計者提供了在設計上從未有過的簡易和靈活。 因此,本次設計我決定使用pro/E軟件。 點擊特征工具欄中 按鈕,單擊“放置”“定義”點擊TOP基準面作為草繪平面,單擊“草繪”按鈕,進入草繪模式。 點擊工具欄中 按鈕,繪出兩端圓弧,在點擊 按鈕,連接倆圓弧,形成側面圖。 點擊工具欄中“”按鈕,設定拉伸值,單擊“確定”,完成圖形創(chuàng)建。 圖4-1.草繪模式 圖4-2.草繪圖 圖4-3 草繪選擇界面 圖4-4 拉伸成圖 圖4-5 草繪矩形圖 圖4-6 去除材料成孔 箱蓋的三維模擬過程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 肖詩綱.切削用量手冊.北京:機械工藝出版社,

10、1993年;2 浦林祥.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手冊第二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5年;3 李益明.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3年;4 盂少農(nóng)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l年;5 王先逵機械制造工藝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年;6 張學政金屬工藝學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6年;7 鄭修本,馮冠大.機械制造工藝學.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1.4 ;8 上海市金屬切削技術協(xié)會.金屬切削手冊第三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1; 9 張寶珠.典型精密零件機械加工工藝分析及實例.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1;10 胡宗武.非標準機械設備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 11 彭林中,張宏.簡明金屬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8不足之處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