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鑒賞家全文_第1頁
汪曾祺鑒賞家全文_第2頁
汪曾祺鑒賞家全文_第3頁
汪曾祺鑒賞家全文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汪曾祺鑒賞家全文鑒賞家 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經(jīng)典作品,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汪曾祺鑒賞家全文的相關文章, 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汪曾祺鑒賞家全文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陶民,第一個鑒賞家是葉三。葉三是個賣果子的。 他這個賣果子的和別的賣果子的不一樣。 不是開鋪子的,不是擺攤的, 也不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他專給大宅門送果子。也就是給二三十家送。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門的和狗都認識他。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來了。里面聽到他敲門的聲音,就知道:是葉三。挎著一個金絲篾籃, 籃子上插一把小秤, 他走進堂屋,揚聲稱呼主人。主人有時走出來跟他見見面,有時就隔著房門說話

2、。“給您稱 ?”“五斤。 ”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為到了什么節(jié)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 葉三賣果子從不說價。 買果子的人家也總不會虧待他。有的人家當時就給錢,大多數(shù)是到節(jié)下(端午、中秋、新年)再說。葉三把果子稱好, 放在八仙桌上, 道一聲 “得罪 ”,就走了。他的果子不用挑,個個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處,第一是得四時之先。市上還沒有見這種果子,他的籃子里已經(jīng)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勻,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全都從他手里過過,有疤的、有蟲眼的、擠筐、破皮、變色、過小的全都剔下來,賤價賣給別的果販。他的果子都是原裝,有些是直接到產(chǎn)地采辦來的,都是“樹熟 ”, 不是在米糠里悶熟了的。他經(jīng)

3、常出外,出去買果子比他賣果子的時間要多得多。 他也很喜歡到處跑。 四鄉(xiāng)八鎮(zhèn),哪個園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樹,他都知道,而且和園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親家一樣了。 別的賣果子的下不了這樣的功夫,也不知道這些路道。到處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鄉(xiāng)風,可資談助,對身體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為路走得多。立春前后,賣青蘿卜?!鞍舸蛱}卜 ”,摔在地下就裂開了。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團雪, 只嘴兒以下有一根紅線的 “一線紅 ”蜜桃。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端午前后,批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 鮮菱、雞頭、蓮蓬、 花下藕。賣馬牙棗、賣葡萄。重陽近了,賣

4、梨:河間府的鴨梨、 萊陽的半斤酥,還有一種叫做 “黃金墜子 ”的香氣撲人個兒不大的甜梨。菊花開過了,賣金橘,賣蒂部起臍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賣栗子、賣山藥(粗如小兒臂)、賣百合(大如拳)、賣碧綠生鮮的檀香橄欖。他還賣佛手、香櫞。人家買去,配架裝盤,書齋清供,聞香觀賞。不少深居簡出的人, 是看到葉三送來的果子, 才想起現(xiàn)在是什么節(jié)令了的。葉三賣了三十多年果子, 他的兩個兒子都成人了。 他們都是學布店的,都出了師了。老二是三柜,老大已經(jīng)升為二柜了。誰都認為老大將來是會升為頭柜,并且會當管事的。他天生是一塊好材料。他是店里頭一把算盤,年終結總時總得由他坐在賬房里嗶嗶剝剝打好幾天。接待廠家的客人,研

5、究進貨(進貨是個大學問,是一年的大計,下年多進哪路貨,少進哪路貨,哪些必須常備,哪些可以試銷,關系全年的盈虧),都少不了他。老二也很能干。量布、撕布(撕布不用剪子開口,兩手的兩個指頭夾著,借一點巧勁,嗤 的一聲,布就撕到頭了),干凈利落。店伙的動作快慢,也是一個布店的招牌。顧客總愿意從手腳麻利的店伙手里買布。這是天分,也靠練習。有人就一輩子都是遲鈍笨拙,改不過來。不管干哪一行,都是人比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弟兄倆都長得很神氣,眉清目秀,不高不矮。布店的店伙穿得都很好。什么料子時新,他們就穿什么料子。他們的衣料當然是價廉物美的。 他們買衣料是按進貨價算的, 不加利潤;若是零頭,還有折扣。這是布店

6、的規(guī)矩,也是老板樂為之的, 因為店伙穿得時髦,也是給店里裝門面的事。 有的顧客來買布, 常常指著店伙的長衫或翻在外面的短衫的袖子: “照你這樣的,給我來一件。 ”弟兄倆都已經(jīng)成了家, 老大已經(jīng)有一個孩子, 葉三抱孫子了。這年是葉三五十歲整生日, 一家子商量怎么給老爺子做壽。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門賣果子了,他們養(yǎng)得起他。葉三有點生氣了:“嫌我給你們丟人?兩位大布店的 先生,有一個賣果子的老爹,不好看? ”兒子連忙解釋:“不是的。你老人家歲數(shù)大了,老在外面跑,風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兒子的心里不安?!薄拔遗軕T了。我給這些人家送慣了果子。 就為了季四太爺一個人,我也得賣果子。 ”季四太爺即季陶民。

7、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稱之為四太爺。“你們也不用給我做什么壽。你們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爺送我的畫拿出去裱了,再給我打一口壽材。 ”這里有這樣一種風俗,早早就把壽材準備下了,為的討個吉利:添福添壽。于是就都依了他。葉三還是賣果子。他真是為了季陶民一個人賣果子的。 他給別人家送果子是為了掙錢,他給季陶民送果子是為了愛他的畫。季陶民有一個脾氣, 一邊畫畫,一邊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畫兩筆,湊著壺嘴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執(zhí)筆接著畫。畫一張畫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葉三搜羅到最好的水果,總是首先給季陶民送去。季陶民每天一起來就走進他的小書房 畫室。葉三不須通報,由一個小六角門進去, 走過

8、一條碎石鋪成的冰花曲徑, 隔窗看見季陶民,就提著、捧著他的鮮果走進去?!八奶珷敚凌?,白沙的!”“四太爺,東墩的西瓜,三白! 這種三白瓜有點梨花香味,別處沒有! ”他給季陶民送果子,一來就是半天。他給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綠、抻紙。季陶民畫的時候,他站在旁邊很入神地看,專心致意,連大氣都不出。有時看到精彩處, 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氣,甚至小聲地驚呼起來。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筆。季陶民從不當眾作畫,他畫畫有時是把書房門鎖起來的。對葉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這樣一個人在旁邊看著, 他認為葉三真懂,葉三的贊賞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內(nèi)行,也不是諛媚。季陶民最討厭聽人談畫。

9、他很少到親戚家應酬。實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盞茶就道別。因為席間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談闊論,因為季陶民是大畫家, 這些名士就特別愛在他面前評書論畫, 借以賣弄自己高雅博學。 這種議論全都是道聽途說, 似通不通。季陶民聽了,實在難受。他還知道,他如果隨聲答音,應付幾句,某一名士就會在別在應酬場所重販他的高論, 且說:“兄弟此言,季陶民亦深為首肯。 ” 但是他對葉三另眼相看。季陶民最佩服李復堂。 他認為揚州八怪里復堂功力最深,大幅小品都好,有筆有墨,也奔放,也嚴謹,也渾厚,也秀潤,而且不裝模作樣,沒有江湖氣。有一天葉三給他送來四開李復堂的冊頁,使季陶民大吃一驚:這四開冊頁是真的!季陶民問他是

10、多少錢買的,葉三說沒花錢。他到三垛販果子,看見一家的柜櫥的玻璃里鑲了四幅畫,他在四太爺這里看過不少李復堂的畫,能辨認,他用四張 “蘇州片 ” 跟那家換了。 “蘇州片 ”花花綠綠的,又是簇新的,那家還很高興。葉三只是從心里喜歡畫,他從不瞎評論。季陶民畫完了畫,釘在壁上,自己負手遠看,有時會問葉三:“好不好? ”“好! ”“好在哪里? ”葉三大都能一句話說出好在何處。季陶民畫了一幅紫藤,問葉三。葉三說: “紫藤里有風。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亂的。 ”“對極了! ”季陶民提筆題了兩句詞:“深院悄無人,風拂紫藤花亂。”季陶民畫了一張小品, 老鼠上燈臺。葉三說:“這是一只小老鼠。 ” “何以見

11、得。 ”“老鼠把尾巴卷在燈臺柱上。它很頑皮。 ” “對! ”季陶民最愛畫荷花。他畫的都是墨荷。他佩服李復堂,但是畫風和復堂不似。李畫多凝重,季陶民飄逸。李畫多用中鋒,季陶民微用側筆, 他寫字寫的是章草。李復堂有時水墨淋漓,粗頭亂服,意在筆先;季陶民沒有那樣的恣悍, 他的畫是大寫意, 但總是筆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凈,而且筆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他的墨荷參用了張大千,但更為舒展。他畫的荷葉不勾筋,荷梗不點刺,且喜作長幅,荷梗甚長,一筆到底。有一天,葉三送了一大把蓮蓬來, 季陶民一高興,畫了一幅墨荷,好些蓮蓬。畫完了,問葉三:“如何? ”葉三說: “四太爺,你這畫不對。 ”“不對? ”“紅花蓮子白花藕

12、。你畫的是白荷花, 蓮蓬卻這樣大, 蓮子飽,墨色也深,這是紅荷花的蓮子。 ”“是嗎?我頭一回聽見! ”季陶民于是展開一張八尺生宣,畫了一張紅蓮花,題了一首詩:“紅花蓮子白花藕,果販葉三是我?guī)?。慚愧畫家少見識,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葉三很多畫。 有時季陶民畫了一張畫,不滿意,團掉了。葉三撿起來,過些日子送給季陶民看看,季陶民覺得也還不錯,就略改改,加了題,又送給了葉三。季陶民送給葉三的畫都是題了上款的。葉三也有個學名。他五行缺水,起名潤生。季陶民給他起了個字,叫澤之。送給葉三的畫上,常題“澤之三兄雅正 ”。有時逕題“畫與葉三 ”。季陶民還向他解釋:以排行稱呼,是古人風氣,不是看不起他。有

13、時季陶民給葉三畫了畫,說: “這張不題上款吧,你可以拿去賣錢, 有上款不好賣。 ”葉三說: “題不題上款都行。不過您的畫我不賣。 ” “不賣? ”“一張也不賣? ”他把季陶民送他的畫都放在他的棺材里。十多年過去了。季陶民死了。葉三已經(jīng)不賣果子,但是他四季八節(jié),還四處尋覓鮮果,到季陶民墳上供一供。季陶民死后,他的畫價大增。日本有人專門收藏他的畫。大家知道葉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畫,都是精品。很多人想買葉三的藏畫。葉三說:“不賣。 ”有一天有一個外地人來拜望葉三, 葉三看了他的名片, 這人的姓很奇怪,姓 “噪”,叫“噪聽濤 ”。一問,是日本人。噪聽濤說他是專程來看他收藏的季陶民的畫的。因為是遠道來的,葉三只得把畫拿出來。噪聽濤非常虔誠,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還先對畫軸拜了三拜,然后才展開。他一邊看,一邊不停地贊嘆:“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噪聽濤要買這些畫,要多少錢都行。葉三說:“不賣。 ”噪聽濤只好悵然而去。葉三死了。他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 把季陶民的畫和父親一起裝在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