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試驗題_第1頁
八年級上冊試驗題_第2頁
八年級上冊試驗題_第3頁
八年級上冊試驗題_第4頁
八年級上冊試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上冊必背誦的幾個實驗測量平均速度:1 .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填“較小”或“較大”)其目的是:.斜面的作用: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土§速度.Me偏(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車在做(勻速/變速)直線運動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m/s.在測量過程中,發(fā)現下落時間

2、較難測出,可采用的措施是.2 .如圖,小欣做“測平均速度實驗時”利用頻閃相機每隔0.2s拍下一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從斜面下滑的整個過程.(1)木塊從斜面頂端自由下滑,由圖可以得出前一段的平均速度V1=,后一段路程白平均速度為V2,全程運動的速度越來越(2)木塊在整個過程的是運動3如圖所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物體的長度是m。圖甲與乙所示,符合長度測量要求的是flTfo1乙卅用唧叫而竹唧腳山|1川"II卜4567cm探究聲音的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1.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3、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載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一,的琴弦進行實驗。(3)請你說出這樣選取材料設計實驗的原因:_。3.2-4(甲圖)時編號材料長度(cnj)枚截回積(mr2)A銅600.76B銅600.89C銅601.02D銅800.76E銅1001.02F銅10

4、00.76G鋼801.02H尼龍801.02I尼龍1001.02三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1.結合圖3.2-4(下圖),請你思考以下問題:(1)甲圖中(表示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在AB段對應的時間內海波是什么狀態(tài)?溫度如何變化?曲線上從哪一點海波開始熔化?。此時物質處于什么狀態(tài)。在BC段對應時間內海波是什么狀態(tài)?溫度如何變化?處于什么過程?該過程用了幾分鐘?這段時間是否對海波加熱?曲線上從哪一點海波剛好完全熔化?。此時物質處于什么狀態(tài)。_在CDS對應時間內海波是什么狀態(tài)?;溫度如何變化?。(2)乙圖中:(表示變化的規(guī)律)物體的溫度如何變化?狀態(tài)如何變化?(3)固體分為和兩種;其

5、中晶體有固定的,而非晶體沒有;常見的晶體有;常見的非晶體有。固體熔化的特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熱,溫度;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熱,溫度。晶體時的溫度就是晶體的熔點。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必須到達,且要熱。四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某物理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研究水的沸騰。從點燃酒精燈加熱時間/min/11121314151617181920/溫度/C/95969798989895989898/開始計時,當液體中有氣泡上升時,每隔1min記錄水的溫度如下表所示:(1)某小組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中A、B所示,則圖中是水沸騰前的情況,圖中是水沸騰時的情況。(2)從記

6、錄的數據看出,在某一次觀察記錄中明顯錯誤的是第分鐘時的數據。(3)從記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此時水的沸騰的溫度為C,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4)以時間為橫軸,以溫度為縱軸,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作出水的沸騰圖像。五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5)在這次實驗中,發(fā)現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實驗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1)小明同學用右圖所示的裝置做實驗,其中有一個可折轉的光屏,這個光屏在實驗中除了能呈現光外,另一個重要作用是:(2)光屏是放在平面鏡上而不是放在透明玻璃板,小明選平面鏡做實驗的原因是。(3)在光屏上標有角度數是為了研究(4)請在下右圖中標出反射

7、角的度數。(5)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他應如何操作?(6)在下圖中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0日亍向射出,這表明:匕(7)一條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60°,反射角是o若反射角增大15。,反射光線和入射線的夾角是。入射光線和鏡面的夾角是。若反射光線與鏡面垂直,則入射角是,反射角是6.如圖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1)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N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M的像完全重

8、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3)實驗時,小芳同學應在£填"M'或"N')側觀察蠟燭M經玻璃板所成的像.(4)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觀察蠟燭M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兩個像的原因是(5)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A'、B'、C'與物A、B、C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六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1.【探究名稱】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提出問題】小明通過前面物理知識的學習,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在活動課中,他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手指(圖甲),

9、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觀察遠處的房屋(圖乙),看到房屋的像。(選填“放他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進行猜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有關.【設計并進行實驗】小明在圖29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cm光屏上像到凸透鏡的跑離/cm光屏上像的大小4013.5縮小3015縮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沒有像8光屏上沒有像【結論與應用(1)分析數據可知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時發(fā)現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就(2)小明班照畢業(yè)照時,攝影師發(fā)現兩旁還有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這時攝影師應使

10、照相機同學(選填“靠近”或“遠離”),同時還應照相機的暗箱長度(選填“增長”、“縮短”或“不改變”)。七測量物質的密度實驗:1 .為了鑒別一工藝品是否銅做的,小剛和小海等幾位同學做了以下實驗:(1)小剛同學用托盤天平測量工藝品的質量,操作情況如圖a所示,請指出其中的錯誤是哪些:(2)小海這組同學先用托盤天平測工藝品的質量,步驟如下: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此時應該把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調節(jié),才能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把工藝品放在左盤,用銀子向右盤加減整碼,當把整碼盒中最小的整碼放入右盤后,發(fā)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接下來正確

11、的操作步驟是,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盤中的整碼和游碼所處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工藝品質量為g。(3)接下來他們用量筒測量工藝品的體積,步驟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水(如圖c所示),讀出此時水面所對應的示數Vi;把固體浸沒在盛有適量水的量筒中(如圖d所示),讀出此時水面所對應的示數M,則工藝品的體積V=3cm。(4)測得該工藝品的密度為Kg/m3。根據工藝品的密度與銅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藝品不是銅做的結論。此結論是(填”可靠”或“不可靠”)?實驗一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例題:為了探究光反射的規(guī)律,小李進行如圖1所示的實驗。實驗次數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50*500(1

12、)使光線以不同角度入射進行實驗,測量結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將一束光貼著紙板A沿EO寸到0點,若將紙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內,此時,在紙板B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B沿F0射至ijO點,光將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實驗中,小明無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那么,鏡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實驗二光的折射規(guī)律例題:在研究光的折射時,小李知道了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李猜想:光在其他透明介

13、質的分界面發(fā)生折射時有什么規(guī)律呢?即什么條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條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為了研究這個問題,他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如下實驗:讓一激光手電筒射出的光束從水斜射入玻璃,再從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氣中,其光路圖如圖2所示。然后老師又告訴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如下表。試回答:圖4aA”或B”)(1)針對小李提出的問題,仔細觀察圖中的光路,對照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光從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斜射入傳播速度小的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傳播速度小的介質斜射入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根據你得出的結論,請在圖3中畫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時,折射光線的大

14、致位置。/玻大受三M宓M而能實驗三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例題:小峰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將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直放在桌面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4所示。在此實驗中:(1)用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的關系;(2)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講行(選填“較明亮的”或“較黑暗的”)(3)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A(選填這一側觀察。(4)移去蠟燭B,在原來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選填“虛”或“實”)像。實驗四探究凸透鏡

15、成像規(guī)律例題: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焦距為15cmi(1)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5所示時,在光屏上可得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倒立(選填“倒立”或“正立”)、縮?。ㄟx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2)若固定蠟燭和光屏不動,向左(選填“右”或“左”)移動凸透鏡到另一位置,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則此時所成的像是倒立(選填“倒立”或“正立”)、放大(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實驗五密度的測量例題:欽州泥興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小劉取了一小塊陶器樣品,通過實驗來測定泥興陶的密度,過程如下:

16、(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發(fā)現指針的位置如圖1所示,此時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橫梁平衡。(2)用調好的天平測量樣品質量時,則樣品質量為52g。(3)用量筒測量樣品體積時,樣品放在量筒前后的水位情況如圖22內所示,則樣品體積為一20cm*3所用整碼和游碼位置如圖22乙所示,圖1(4)樣品的密度:2.6g/cm30實驗六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例題:小麗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100溫度rso600246圖3時間mm(1)(2)(3)小麗根據記錄的數據描繪出如圖3所示的圖像,由圖可知:該物質是昆

17、生(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在第七分鐘開始熔化;在第49分鐘的時間內,該物質內能的變化情況是超大(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4)在實驗過程中,小麗不對試管直接加熱,而是采用隔水加熱法,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固體溫度上升過快,使固體受熱均勻。實驗七探究水的沸騰例題: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華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溫度一時間”圖像如圖5所示。(1)實驗中所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2)從圖15中可知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9C,說明此時實驗室中的大氣壓小于(選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3)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不變(選填圖'針高”、“降低5“不變”),并看到有“白氣”不斷從燒杯中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液化(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而產生的。實驗八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例題: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6所示的實驗。圖6物質,質量g初端度C加熱時間/min最后溫度/C6020645食用咕602066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