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1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42頁的內(nèi)容。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是6和7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會寫數(shù)字6和7。2.使學生知道7以內(nèi)數(shù)的數(shù)序,會比較7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3.使學生掌握6和7的組成。4.結(jié)合插圖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教學重點學生能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是6和7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會寫數(shù)字。教學難點學生會正確書寫數(shù)字6。教具準備主題圖、點子圖、數(shù)字卡片、計數(shù)器、直尺圖、魚圖。學具準備數(shù)學卡片、小棒、三角形、課件、投影器。教學過程一、復習師:我們以前學習了哪些數(shù)字?生:0、1、2、3、4、5(學生齊數(shù))。二、導入新課師:你想知道更多的數(shù)字嗎?你想知道它們在日常
2、生活中的作用嗎?猜一猜我們今天學習什么?(板書:6、7的認識)學生活動:領讀、齊讀。設計說明: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新授(一)教學數(shù)數(shù)師:(出示主題圖)圖上有些什么?生:圖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師: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圖上有多少人?生:(學生報得數(shù))。師:你是怎樣數(shù)教室里的人數(shù)的?生:先數(shù)教室里面打掃衛(wèi)生的同學和老師,5添上1是6。再數(shù)從外面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7人。師:還可以怎樣數(shù)?生:先數(shù)學生6人,再數(shù)一位老師,是7人。師:數(shù)一數(shù)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你們是怎樣數(shù)出椅子的數(shù)量的?生:先數(shù)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數(shù)又搬來的1把。6個再添1是7。師:誰會從1數(shù)到7,從7數(shù)到1?(指名
3、回答)學生活動:同位互相數(shù)一數(shù)。師(小結(jié)):小朋友,我們要做一個講衛(wèi)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我們剛才按順序數(shù)數(shù)的。在數(shù)數(shù)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數(shù)5以后再數(shù)1個就是6個,接著6再數(shù)1個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設計說明:充分利用教材主題圖提供的資源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數(shù)。對學生進行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二)教學認數(shù)師:同學們再數(shù)一數(shù)第42頁下面的人物圖和點子圖,看分別有多少個。生:(學生報得數(shù))。教學活動:貼出數(shù)字卡片6和7。學生活動:齊讀并從數(shù)字卡片中找6和7。師:仔細觀察一下數(shù)字6和7的形狀分別像什么?(指名回答)學生活動:同桌互相說一說。(
4、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鐮刀)師:請你分別數(shù)出6根和7根小棒。學生活動:學生自己分別數(shù)一數(shù),擺在桌子上。師: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一擺,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學生活動:學生擺一擺,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擺的圖形。設計說明:用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培養(yǎng)學生思維空間并加深6和7的認識。(三)教學數(shù)序教師活動:(用計數(shù)器)先撥1個珠子。學生活動:齊數(shù)1、2、3、4、5。師:5個珠子再添1顆是幾?生:5添1是6(齊讀)。師:6個珠子再添1顆是幾?生:6添上1是7(齊讀)。師:(用直尺圖)只寫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應該寫在什么地方?生:填6和7,6寫在5的后面,7寫
5、在6的后面。師:誰能從1正數(shù)到7,從7倒數(shù)到1?學生活動:指名數(shù),拍手數(shù)。師:5的后面是誰?6的后面是誰?7的前面是誰?學生活動:6、7、6搶答。設計說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7的順序,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四)比較大小的教學學生活動:從學具袋里先數(shù)5個圖片,再數(shù)6個圖片,最后數(shù)7個圖片。師:你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嗎?比比看,誰比誰小?生:5比6小,6比7小。教師活動:板書:5667。師:它們用什么符號表示?學生活動:填符號:5 66 7。教師活動:板書:5667。師:誰比誰大呢?誰會說呢?生:6比5大,7比6大。教師活動:板書:6576。師:它們用什么符號表示?學生活動:填符
6、號:6 57 6。教師活動:板書:6576。設計說明:學生操作,自己總結(jié)誰比誰大,誰比誰小,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能力。(五)教學序數(shù)教師活動:教師獎勵學生紅花,先發(fā)5朵,再發(fā)1朵,問學生是幾朵。學生活動:6名學生到前面。師:從左數(shù)第6個同學指的是誰?從右數(shù)第6個同學是誰?(指名回答)生:教師活動:(出示圖)左數(shù)第6瓶有條魚,有6條魚的是第瓶,第7瓶有條魚。學生活動:數(shù)一數(shù),填在書上,集體訂正。設計說明: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序數(shù)的意義,為下面內(nèi)容的學習起鋪墊作用。(六)指導書寫師:6的寫法,下半圓要圓起來;7比較好寫(板書6和7)。學生活動:學生填在書上。四、游戲教師活動:小刺猬送給小朋友7個蘋果,每
7、個蘋果中都有一個問題,讓學生任選一個號碼出示一道題目。號23( )5( ) ( );號5667;號( )( ) 5 ( );號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號6576;號數(shù)一數(shù)有幾朵花?號從左數(shù)第6朵花是什么顏色的?學生活動:學生做以上題目。設計說明:利用游戲全面復習6和7的認識,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體會到樂。五、全課總結(jié)根據(jù)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用數(shù)字說一個故事,四人小組說一說。分組說說,指名回答。六、教后記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注意向?qū)W生進行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6、7的認識這節(jié)課實驗教材仍然重視學生數(shù)概念的建立。在認數(shù)教學中,都要教學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數(shù)的順序、數(shù)的大小比較、數(shù)的序數(shù)
8、含義等內(nèi)容。利用投影器的操作,使學生清楚地發(fā)現(xiàn)5、6、7之間的關系,結(jié)合發(fā)紅花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幾個和第幾個的含義。利用擺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喜歡的圖形等方式,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shù)的概念,發(fā)展數(shù)感。結(jié)合實驗課題的內(nèi)容,我注意滲透了學生之間的評價意識,鼓勵學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語言來發(fā)揮學生之間的評價功能,使學生都愛上數(shù)學課,愿意探究數(shù)學知識。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2一、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吹糖人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的驚喜與快樂的享受。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二、教學重、難點:1、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2、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三、教學
9、方法:合作交流,讀中感悟。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五、教學時間:一課時六、教學過程: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梳理脈絡1、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6課吹糖人。2、這些生字詞你還認識嗎?考考大家。出示生字詞語,開火車讀領讀,齊讀。3、回憶課文,圍繞糖人寫了哪些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看糖人、買糖人、吃糖人、憶糖人)【設計意圖:回顧全文,理清文章脈絡,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慷⒆x中感悟,深入品味。師:請同學們再次用心的讀讀課文,說說你對文章的哪部分內(nèi)容最感興趣,用筆畫出有關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學生討論,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匯
10、報預設:(一)第二自然段1、學生匯報,教師隨機出示“糖人師傅?這些生靈。”2、讀這段話后提問: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因為糖人師傅的手藝神奇、高超)3、你能讀一讀嗎?,通過幾個“一會兒”,從“一會兒?一會兒?”你能體會到什么?(糖人師傅技藝高超,作品多,好像在變魔術一樣)誰想來讀一讀?讀出糖人師傅技藝高超。引導想像:糖人師傅還會吹出什么造型呢?你能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來說說嗎?4、師:大家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帶來了幾張?zhí)侨说膱D片,我們一起看看。(欣賞圖片)看完這栩栩如生的糖人,你有什么想說的?生談。帶著你對糖人的獨特感受讀讀這些句子。(糖人師傅的作品樣式多,技術高超。)5、師:那這一段還有哪能
11、看出來,糖人師傅技藝的高超?(一小塊糖稀?這些生靈)6、師:你從師傅哪些動作里可以體會到呢?(捏、吹、托起)7、師:糖人師傅技藝這么高超,那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糖人是怎么吹出來的呢?(想)8、播放視頻(吹糖人表演)9、師:看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糖人師傅心靈手巧、技藝高超)10、師:請同學們用你的朗讀來贊美一下糖人師傅高超的技藝吧!(齊讀“糖人師傅的手?托起這些生靈”)11、老師從你們的讀中仿佛看到了糖人師傅神奇的手藝,看到了那么多形態(tài)各異的糖人。那么文中的孩子們又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12、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糖人師傅的嘴?看個明白?!边@段話。從哪兒能看出好奇?“伸長脖子”、“瞪圓眼睛”“恨不得撬開
12、”你能用動作來表演一下嗎?誰能把這種好奇讀出來?指名讀,師相機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誰還想讀讀?13、師引讀:面對這些甜蜜蜜的“生靈”,沒有誰能禁得住誘惑,于是有鋼镚兒的孩子掏出母親給的鋼镚兒(生:買了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糖人)如果你是這個孩子,此時心情(開心)那沒買糖人的孩子就(羨慕地跟隨在后邊。)什么是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好處長處而希望自己也有。)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課件出示(一會幾個孩子?走出老遠、老遠。)齊讀,讀出孩子們對于糖人的興奮心情。師:是啊,買到糖人和沒買到糖人的孩子都笑得那么開心。因為對這些天真爛漫、童趣無限的孩子們來說快樂是大家的,糖人也是大家的。
13、【設計意圖:抓住感受點品詞析句,讀中品味,享受語言的熏染、發(fā)展語感。】(二)第三自然段1、一個糖人一個故事,孩子們憑借想像,講述著糖人的故事,你又會用什么樣的糖人想像出怎樣的精彩故事呢?先在小組里說說,一會講給大家聽。2、師:講著、聽著這么精彩的故事,你覺著怎么樣?(有趣、快樂)這一個個糖人為孩子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和享受。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3本課題從資源的角度認識水,在介紹水資源概況的基礎上談水資源保護。由于基本不涉及其中的科學技術問題,因此這一課題內(nèi)容本身是屬人文范疇的。人文范疇的內(nèi)容要成為好的人文教育 教案 ,仍需對資源進行精心的選材和編排,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14、反映先進的思想和觀念,體現(xiàn)時代的特點。資源問題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紤]到當今世界國際化趨勢已遍及 政治 、科技、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教育等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國之間相互協(xié)作、相互依存關系日益密切,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意識也已成為各國教育改革中備受重視的一個方面,水資源概況采用全人類這樣的大視角,去認識“人類擁有的水資源”。通過世界和中國水資源情況的介紹和對比,使學生了解世界的水資源概況,并明了自己國家水資源情況在其中位置,在培養(yǎng)他們的國際意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民族憂患意識和責任感。水資源問題是一個矛盾的統(tǒng)一體。在儲量上水是豐富的,而在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水又是短缺的,教材從這兩個不同的矛盾方面來討論水資源
15、問題,蘊涵著相對性、辯證性的思想;另外,隨著海水淡化等水處理工藝的發(fā)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狀況又是變化的、動態(tài)的,因此這里又隱含了發(fā)展、變化的觀點。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水資源狀況形成全面、正確的認識,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辯證的思維能力,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水資源問題又是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人和一切 生物 都離不開水,在認識到水資源是有限的之后,“愛護水資源”就應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教材就以此為題,從節(jié)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個角度談水資源的保護。不僅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節(jié)約用水和水污染防治問題,而且談生活習慣與節(jié)水的關系、生活污水問題,從而把水資源問題與學生的每日生活、個人習慣聯(lián)系起來,在強化節(jié)水意識
16、、認識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同時,感覺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促使他們自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tài)環(huán)境。注重調(diào)查研究的教育教學功能“調(diào)查與研究”是結(jié)合教材所學,深入社會進行的實踐活動。如課題 4 中關于水污染問題、家庭用水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結(jié)合教材水資源保護這一專題,一方面讓學生利用不同信息手段(各種媒體)了解社會的水污染情況,另一方面細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況、自訂節(jié)水措施,把節(jié)水意識變成實際行動。 “ 調(diào)查與研究 ” 是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的重要途徑,不僅可密切科學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 信息 收集和整理、問題的分析和判斷等科學實踐能力,而且有利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社會責任
17、、自主意識和獨立精神等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4“小小的船”是北師大版一年級藝術教材第六單元“神奇的天空”中“月亮和星星”一課中的歌曲,由于本人擔任的是音樂方面的教學任務,因此將教材中的歌曲“小小的船”做為本節(jié)課的課題?!霸铝梁托切恰币徽n中共有兩首學唱的歌曲“小小的船”和“閃爍的小星星”,由于內(nèi)容比較多,因此,本人將其分為兩個課時來教學。本節(jié)課就是結(jié)合“月亮”的主題,進行一系列的學習、認知活動。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會讀三拍子的歌謠月兒,學唱三拍子的歌曲小小的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優(yōu)美。2、過程與方法:采用“聽哼唱”、教師適當點撥的方法自學歌曲。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觀察、感受月兒的夢
18、幻之美,激發(fā)豐富的藝術想象和探索天空奧秘的動力。教學過程及分析:一、準備活動、師生問好歌2、發(fā)音訓練歌。二、新授活動。1、談話導入師:同學們看看我們這間漂亮的教室,中間這個燈像什么?(太陽)周圍的這些燈像什么?(星星),有太陽,有星星,我們現(xiàn)在就好象身處在一個神奇、夢幻的天空中,在這個神奇的天空中,你覺得還少了誰呀?(月亮)。(教師利用教室的現(xiàn)場氛圍,引入月亮的主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2、欣賞圖片(播放月亮的圖片)(欣賞圖片,感受神奇的天空中月亮的夢幻之美。)3、讀歌謠月兒。(進行三拍子的節(jié)奏句式訓練,感受三拍子音樂每小節(jié)內(nèi)音的強弱規(guī)律。)4、讀課文小小的船這個學期,我們語文課本
19、中也有學習了一篇與月亮有關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小小的船,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吧?。▽⒄Z文和音樂結(jié)合起來,達到學科整合的目的。)5、學唱歌曲。師:小小的船這篇課文其實還可以用歌聲把它唱出來,你們想聽聽嗎?(1)整體感受歌曲。(2遍)(2)有節(jié)奏朗讀歌詞。(根據(jù)一年級學生識字有限和對節(jié)奏知識掌握得較少的特點,教師進行帶讀歌詞。)(3)再次聆聽。(4)跟著音樂在心里跟著哼一哼。(5)小聲哼唱。(6)討論學習難點,教師適時點撥。(7)集體清唱。(8)跟著音樂試唱。(注意姿勢的調(diào)整,聲音要小,注意把握節(jié)奏。)(采用“聽哼唱”的漸進方式自學歌曲,教師適時點撥,讓學生在自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反復練習中不斷解決問
20、題。)四、歌曲演唱處理1、分析演唱的技巧、進行創(chuàng)編2、全班集體表演唱(通過歌曲演唱的簡單處理,加強同學們對歌曲表演唱的處理技巧。)五、講故事月亮的臉(讓學生知道月亮有圓缺的變化,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六、課外延伸天空可神奇了,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還有許多神奇的東西,老師今天還帶來了許多神奇天空的圖片,同學們想看看嗎?(播放圖片)七、總結(jié)八、師生再見歌教學反思:亮點:1、本節(jié)課能以“月亮”的主題來貫穿始終。新課的導入,利用藝術室現(xiàn)場的布置,“有關天空的圖片”、“天花板上周圍的小燈像星星,中間的大燈像太陽,就是缺少了月亮”來引入“月亮”的主題;欣賞月亮的圖片;學習“月兒”的歌謠;學唱月亮的歌曲“
21、小小的船”;聽有關月亮的故事“月亮的臉”等等。2、盡管只是承擔音樂方面的教學任務,但是能夠?qū)⒍喾N學科進行整合。比如,美術方面的欣賞各種圖片;復習語文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小小的船”;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月亮的臉”的故事,并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等等。3、為學習“三拍子”歌曲“小小的船”埋下伏筆。課前三分鐘的復習歌曲就以三拍子的音樂為主,比如“花瓣”;所讀的歌謠“月兒”也是一首三拍子的作品。4、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學唱歌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用聽唱法與教師適當點撥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師唱一句、學生學一句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不斷的欣賞中,自學歌曲。5、通過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培養(yǎng)學生逐步建
22、立音樂結(jié)構(gòu)感知。欣賞圖片調(diào)動視覺,欣賞音樂調(diào)動聽覺,律動表演調(diào)動觸覺。不足: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低,加上三拍子、中速的音樂很優(yōu)美,讓人聽了比較舒服,因此,課堂開始氣氛比較活躍,而在學唱歌曲時,多聽幾遍以后,有許多孩子表現(xiàn)出困的精神狀態(tài)。盡管整個班級來看,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但是,不能將全班的孩子全部帶到活躍的氣氛中來。措施:盡可能地多花點心思,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個孩子在音樂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5附件:傷仲永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單位:山東省臨朐縣城關街道北苑中學姓名:郭全莉傷仲永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教案背景】1、面向?qū)W生:中學生2、學科:語文3、課時:14、
23、學生課前準備:1)查閱資料,了解王安石這個人物。2)初讀課文,解決字詞3)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窘虒W課題】本課是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篇課文,這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文言文,學習本課需要完成以下教學目標:1)掌握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及用法,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復述文中的故事3)懂得后天接受教育及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愛學習的好習慣【教材分析】1、課文所處位置及作用傷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是這一冊的第一篇文言文。這個單元安排的是以“成長”為主題的文章,通過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成長歷程,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成掌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與敗。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
24、篇議論文,作者由方仲永的故事引發(fā)議論,說明“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學習有關”這一道理,使學生認識到勤奮學習的重要性。2、課文解讀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敘事部分寫方仲永的成長故事;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強調(diào)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本文的語言十分精當,平實而又不乏感情色彩?!緦W情分析】作為初一學生來講,學習古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為他們接觸的古文篇目不多,對古文僅僅有點初步的認識,這就要求我們仔細引導學生,在認真領悟課文意思的基礎上做主題等方面的探究?!窘虒W目標】知識與能力:1、
25、掌握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及用法,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復述文中的故事。3、通過朗讀課文,領悟蘊涵道理,培養(yǎng)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理解作者對人才毀滅所做的挽歌,體味作者對家庭和社會的不良風氣對人才的摧殘。2、懂得后天接受教育及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愛學習的好習慣?!窘虒W重點】通過朗讀課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內(nèi)容,領悟蘊涵道理;【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縱向?qū)Ρ鹊膶懛?;【教學方法】誦讀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教學思路】激情導入整體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課堂小結(jié)【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
26、了世說新語中的陳太丘與友期。你們還記得那個故事中的的陳元方嗎?他有哪些特點?(同學們會說,他聰明、機敏,然而當時只有七歲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6【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松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過程與方法學習作者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關注自然,細心觀察,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自然生物?!窘虒W重難點】重點:感受課文中準確地說明,生動、形象、細致地描寫難點:品味滲透于字里行間的人文關懷。【導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讓學生說一說他所見到的圖像中的金龜子的形象,進而導入新課二、走進作者: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深受
27、文藝復興時代作家的影響。他窮畢生之力,混跡于森林山野之間,數(shù)十年如一日,用放大鏡和筆記本觀察研究昆蟲,著成200萬字的昆蟲記。書中栩栩如生地記錄了昆蟲世界中各種各樣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敵、蛻變、繁殖尤其對昆蟲的描述,既充滿童心,又富有詩意和幽默感。他的筆調(diào)樸實、清新、并不時語露機鋒,提出對生命價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他曾獲得“昆蟲詩人”的美譽,雨果也稱贊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法國文學界曾以“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為稱號,推薦他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三、預習檢測:、給下列加點字注音鍬甲 上顎 一抹 折扇天賦 咫尺 鞘翅 螽斯獻媚 抑郁 無動于衷 炫耀、解釋下列詞語無動于衷 視
28、而不見 貪得無厭儀表堂堂 咫尺 殷勤拜訪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3、了解金龜子的外貌、生活習性、婚戀、發(fā)音、死亡與繁衍。4、法布爾對金龜子有哪些主要發(fā)現(xiàn)?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發(fā)現(xiàn)?你有什么感受?5、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介紹動物抓住了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請你找出幾處你欣賞的語句,并加以體會。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五、合作探究:1、法布爾告訴我們他對松樹金龜子有哪些發(fā)現(xiàn)?2、法布爾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發(fā)現(xiàn)?你能否從課文中找到一些依據(jù)?3
29、、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松樹金龜子有怎樣的情懷?、第段,作者為何介紹其他昆蟲唱歌的種種情況?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精神?六、精讀品析: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雖然屬于說明文,卻又不同于一般的說明文。仔細閱讀,試找出文章中你認為優(yōu)美的語言,說說美在哪里。例如:擬人(1)松樹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閃著金屬的光澤,上面還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顯得既樸素又高雅。(2)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蟲和雌蟲通常停在低矮的樹枝上,成雙作對,一動不動,對周圍的事和物視而不見。(3)等來等去,它們就是不肯作空中舞蹈表演。(4)它在炫耀它的美貌,尤其是那對折扇更是它
30、的魅力所在??上У氖?,雌蟲一動不動,似乎對它的獻媚無動于衷。雌蟲還沒有從失去自由所造成的抑郁中解脫出來。(5)如果金龜子和知了面對危險大喊大叫,那為什么紡織娘面對危險卻要停止叫喊。動詞(1)它在夏至露面,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時。當白天變得最長,陽光使莊稼披上金黃色時,金龜子準時奔向樹林。在那段日子里,每當傍晚降臨,小蟲就來拜訪我住所邊上的松樹。(2)大多數(shù)金龜子嘴里啃著松針,后爪鉤著樹枝,露出很滿足的樣子。有的甚至咬著松針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黃昏再次降臨,它們才重新在空中飛舞。師歸納:本文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diào),對所要說的事物進行具體的描繪。使文章生動活潑,風趣形象,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其語言美在
31、科學,作者介紹的情況和結(jié)論都來自觀察。對觀察的結(jié)果,作者以科學的態(tài)度進行介紹。(1)可以確定的,用肯定的語言;(2)對推測得到的,用不確定的語言;(3)對沒弄清楚的,也明白告訴人們。美在生動,在表現(xiàn)手法上,主要采用擬人的手法。(1)直接把金龜子當做人來描述。(2)通過作者與松樹金龜子的關系或?qū)ζ鋺B(tài)度的描述反映出來。作者對金龜子的外表、習性、婚戀、繁衍和死亡的描述中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美在準確,在語言運用上,選擇了一些動詞和修飾、限制的詞語,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總之,這篇科學小品注入了作者的靈魂,融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于一體。真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jié)合。七、拓展延伸:關愛自然界的生靈,珍惜我們的生存
32、環(huán)境,確實是人類的一種文明之舉,它可以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墒?,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常遇到讓我們左右為難的事,請看下面一題。作者在文章最后勸我們“別去打擾它吧!”假如你是農(nóng)村技術員,一果園中出現(xiàn)大量金龜子,嚴重危害果樹,遇此情況你會怎么做?板書設計:顏色儀表堂堂色澤一、外形特征花紋流蘇的作用高敏度感覺器官折扇的作用求偶的標志(雄)生活習性:夏至露面,像晚上樹二、生活史婚戀生活唱歌、發(fā)音大批量、唱歌的原因死亡與繁衍三、作者發(fā)出呼吁,別去打擾它。教學反思昆蟲記被稱為“科學與詩的完美結(jié)合”,本文在介紹松樹金龜子的時候,抓住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在品味語言部分,讓學生細讀818小節(jié),結(jié)合相關語句
33、,作簡要分析。讓學生感悟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diào),揣摩語言的準確、形象,學習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通過對課文的再次閱讀,學生的認識更為深入。這一部分采用了學生四人小組探討交流的方法,學生按照教師的分析指導,圈點語句,并作簡要的評價,再通過小組交流,每位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得鞏固,鍛煉。小組的合作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整個課堂氣氛在此時達到了高潮。最后部分回歸文本,簡單歸納課文整體內(nèi)容。并以學生學習后的感悟收獲為整節(jié)課的總結(jié),拓展學生的思維,并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7本節(jié)課與過去明顯的不同在于:把單純的教師傳授式改為學生自學與討論相結(jié)合,學生感到很新奇。
34、課堂上所探討的問題就在身邊,更重要的是,不論課前、課中,都是學生唱主角,比給教師當聽眾要有趣得多。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配合得很好,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和諧、輕松。備課資料:水體的自凈能力廣義的水體自凈是指在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體逐漸自然凈化,水質(zhì)復原的過程。狹義的水體自凈是指水體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而使水體凈化的過程。水體自凈可以發(fā)生在水中,如污染物在水中的稀釋、擴散和水中生物化學分解等;可以發(fā)生在水與大氣界面,如酚的揮發(fā);也可以發(fā)生在水與水底間的界面,如水中污染物的沉淀、底泥吸附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分解等。 自然界各種水體都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這是由水自身的理化特征
35、所決定,同時也是自然界賦予我們?nèi)祟惖膶氋F財富。如果我們能夠科學有效地利用水的自凈功能,就可以降低水體的污染程度,使有限的水資源發(fā)揮其最大的效益,包括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等。特定地區(qū)、一定時間內(nèi)水體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研究和正確運用水體自凈的規(guī)律,采取人工曝氣或引水沖污稀釋等輔助措施,強化自凈能力,是減少或消除水體污染的途徑之一。同時,在確定允許排入水體的污染物量時,水體的自凈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決策因素。水體自凈大致分為三類,即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它們同時發(fā)生,相互影響,共同作用。(1)物理凈化。物理凈化是指污染物質(zhì)由于稀釋、擴散、混合和沉淀等過程而降低濃度。污水進入水體后,可
36、沉性固體在水流動較弱的地方逐漸沉入水底,形成污泥。懸浮體、膠體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稀釋,濃度逐漸降低。污水稀釋的程度通常用稀釋比表示。對河流來說,用參與混合的河水流量與污水流量之比表示。污水排入河流經(jīng)相當長的距離才能達到完全混合,因此這一比值是變化的。達到完全混合的距離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稀釋比、河流水文情勢、河道彎曲程度、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等。在湖泊、水庫和海洋中影響污水稀釋的因素還有水流方向、風向和風力、水溫和潮汐等。(2)化學凈化?;瘜W凈化是指污染質(zhì)由于氧化還原、酸堿反應、分解化合和吸附凝聚等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而降低濃度。流動的水體從水面上大氣中溶入氧氣,使污染物中鐵、錳等重金
37、屬離子氧化,生成難溶物質(zhì)析出沉降。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環(huán)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隨水漂移而稀釋;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某些元素形成難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的膠體和懸浮物質(zhì)微粒,吸附和凝聚水中污物,隨水流動或逐漸沉降。(3)生物凈化,又稱生物化學凈化。是指生物活動尤其是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使污染物質(zhì)的濃度降低。工業(yè)有機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后,即產(chǎn)生分解轉(zhuǎn)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水中一部分有機物消耗于腐生微生物的繁殖,轉(zhuǎn)化為細菌機體;另一部分轉(zhuǎn)化為無機物。細菌又成為原生動物的食料。有機物逐漸轉(zhuǎn)化為無機物和高等生物,水便得到凈化。如果有機物過多,氧氣消耗量大于補充量,水中溶解氧不斷減少,最終由于缺
38、氧,有機物由耗氧分解轉(zhuǎn)為厭氧分解,于是水體變黑發(fā)臭。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8傷仲永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一、教學分析傷仲永是一篇文言文,從獨特的角度,表現(xiàn)了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大意義,讀來令人深思。作者先講述了方仲永有一個“奇才”轉(zhuǎn)變?yōu)橐粋€普通人的經(jīng)歷,然后由此引發(fā)議論,表達了對這位“奇才”的哀傷、惋惜之情。學習這篇文章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初一學生經(jīng)過上學期的學習、積累,雖已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但是文言閱讀能力還是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學本文,除了讓學生理解其思想內(nèi)容以外,主要還是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打好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在有
39、意識的積累、感悟、運用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由于受學校教育資源的限制,教學時我們選擇多媒體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如“隸、異、奇、利、扳、文理、賓客、環(huán)謁、泯然”等。2、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4、學習本文借事說理的寫法。 三、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知識;2、理解方仲永有一個“奇才”而“泯然眾人”的原因。 四、教學難點了解借事說理的寫作技巧。 五、教學過程 (一) 教學流程圖(二)教學過程設計課前準備:要求學生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
40、意。 1、導入新課奧地利著名音樂家莫扎特,3歲時就能在鋼琴上演奏他聽過的樂曲,4歲便能作曲,6歲開始環(huán)球演出,甚至被邀請到王宮里演出,一生作曲無數(shù)。被譽為“音樂神童”。今天我們也來讀一個有關音樂神童的故事傷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后追謚號“文”,世人稱其為王文公。晚年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多媒體展示) 2、榜樣示范,記字音a、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屏幕展示)邑y
41、236;人扳pn 環(huán)謁yè稱chèn泯mn然 還huán自揚州b、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人聲鼎沸,讀課文a、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 指導學生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屏幕出示)借旁近與之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余聞之也久 賢于材人遠矣 b、學生互相練習朗讀。 c、全班學生齊讀。 d、無標點朗讀。 4、齊心協(xié)力,譯課文a、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以及課下注釋,自學疏通文意,并標記文中的字詞句障礙。b、小組交流自學成果,并討論文中的疑難問題。 c、教師點撥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對于課文中特殊用法的詞教師要提醒學生
42、注意: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通“攀”,牽,引) 父異焉(認為奇怪) 邑人奇之(對感到驚奇) 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 父利其然也(認為有利可圖)5、七嘴八舌,明事理學生朗讀課文,討論思考:a、方仲永這個“曠世奇才”,“奇”在什么地方?b、“神通”方仲永最終竟“泯然眾人”,究竟是誰的錯?王安石對這件事是什么看法?(最后一段講了什么道理?)四人小組討論后,共同明確:a、“奇”在“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b、方父錯在貪圖小利,愚昧無知?!叭瞻庵儆拉h(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邑人錯在過分的吹捧仲永; 仲永錯在毫無主見,隨波逐流;
43、 方母錯在對方父的做法不加以勸誡、制止(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c、學生自由暢談,只要學生明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即可。6、各抒己見,表觀點教師提問:本文借事說理,以仲永為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課文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請以“由方仲永想到的”為題,即興說話,角度自定,觀點鮮明,有理有據(jù),思路清楚,語言簡練。(提示:可說說方仲永的故事對家長、學生、老師等人的不同意義。)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9教學目標:1、認識水的組成,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的能力。2、理解單質(zhì)、化合物的概念。教學重點:1、認識水的組成。2、電解水所得出的結(jié)論。3、了解化合物,單質(zhì)的區(qū)別。.4、初步學會從微觀角度去
44、分析問題。難點:化合物,單質(zhì)概念的理解.。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解釋。教學過程:1.強化學生的“現(xiàn)象論證結(jié)論推理”的能力。2.加深單質(zhì)化合物概念的理解3.要學生學會用微觀的角度去分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教學反思:1.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是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困此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實驗的結(jié)論不能直接,牽強地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他們自已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去分析總結(jié).2.學生明白水電解的生成物是氧氣和氫氣后,提示他們?nèi)タ碢50頁圖312,可以幫助他們較快地,較直觀理解水的元素組成.同時,幫助他們學會從微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3.要注意單質(zhì)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個前提,都必須是純凈物,不少同學會以為空氣
45、是一種化合物,因此,要加強在這方面的練習.4.講課的過程中加入化學性質(zhì)和物理性質(zhì)的實物練習,可以加深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10)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還有很多,你們還能舉一些例子嗎?(大家紛紛發(fā)言,如稱象的曹沖、砸缸的司馬光、讓梨的孔融、鵝的作者駱賓王)這些天資聰明的孩子,如果他以后不再學習,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呢?(同學們都惘然)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故事。(板書:傷仲永)二、介紹作者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讓大家課下搜集有關王安石的介紹,下面我來找學生說一說。(學生紛紛舉手,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師最后總結(jié):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字介甫,晚號半山,慶歷進士,
46、世稱荊公,死后謚號文,故后人又稱他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和王荊公詩箋注。)三、整體感知1、教師范讀課文,生標注生字詞。2、小組合作再讀課文,要求能復述課文中的故事3、學生自主結(jié)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逐句翻譯課文,師適當指導,指出并出示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四、合作探究1、速讀課文思考:方仲永的才能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課文中的哪些詞或句子表現(xiàn)了這些階段的特點?這是采用了一種什么寫法??童年時期:天資聰明 “忽” “即” “立”少年時期: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不能稱前時之聞”青年時期:已經(jīng)和平常人一樣。 “泯然眾人矣”?2、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個
47、什么道理?3、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xiàn)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后一段)4、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情初露時的的情景?(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是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賦,與后來的“泯然眾人”形成反差,從而突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5、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tài)度和情感如何?(明確:“傷”。寫可傷之事,說何以可傷之理,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對“受于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態(tài)度鮮明。)五、體驗反思活動一:辯論正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反方:天資聰穎是成才的關鍵(學生通過辯論明確“受于天”與“受于人”的關系,深入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六、教師小結(jié),情感激勵大家的看
48、法很好,正如大發(fā)明家愛迪生所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樣,后天學習、后天教育至關重要。相信大家定會以仲永為鑒,努力學習,刻苦拼搏,拼搏的路上,肯定會遇到挫折,請大家記?。骸跋嘈抛约海瑹o論遇到多少坎坷,最終于你的永遠是希望!愛拼才會贏!”(多媒體播放歌曲愛拼才會贏片段,余音中結(jié)束本課。)七、拓展延伸方仲永的悲劇給了你什么啟示? 形成文字寫下來。八、教學反思:傷仲永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文言文。文章以方仲永天資過人到泯然眾人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言簡意深、說理嚴謹,怎樣使學生讀懂并喜歡這篇課文。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激情導入,讓學生想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
49、趣是上好這堂課的關鍵。我由學生喜歡的話題神童、天才導入。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會認為神童、天才都會大有作為,反而會對不成大器者表示疑惑,借著學生的思維,自然導入本課,也給學生一個大大的警示,后天不努力就會一事無成。(二)、學習文言詞語,疏通文意。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我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將故事復述出來,接下來,學生討論解決疑難問題直到能疏通文意,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學習探究,理解言語文意。為了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我設計如下的思考題:(1)仲永的才能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文中哪些詞或句子可表現(xiàn)出來?(2)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個什么道
50、理?(3)、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xiàn)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后一段)(4)、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情初露時的的情景?(5)、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tài)度和情感如何?(學生閱讀思考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方仲永才能變化的原因,并從中汲取教訓。經(jīng)過學生的探究、思考,學生才能真正理解課文的深刻內(nèi)涵,才是讀懂課文。)(四)、成功之處關于“成才的關鍵”的辯論很有意義,雙方學生都各執(zhí)一詞,言語激烈,滔滔不絕地亮出自己的依據(jù),都想壓倒對方,在辯論中明確問題的核心,找出了問題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11教學目的:1、讓學生認識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會進行升和毫升的單位換算。2、在學生活
51、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養(yǎng)成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和學習作風。教學重點:升和毫升的關系,以及對1毫升有正確的感知教學難點:對較小容器容量的估計。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收集帶有“ml”或“毫升”單位的容器。各小組分別準備:水盆,50ml的量筒,500ml的量筒,1毫升的針筒,滴管,裝水的小量杯,裝有一升水的自制1升量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容器,一個小湯碗,一個上下粗細接近的玻璃杯。一塊小黑板,畫上7個小量筒。教師準備裝有一升水的量杯,200ml左右的茶杯,10ml的小杯。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喚醒升的概念1、提問: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單位“升”,誰能說說“升”是計量什么的單
52、位?液體的多少?容器的容量2、比較引“毫升”指裝有一升水的量杯問;一升水,這個量杯的容量與1升比,正好是一升,還是少,還是多?分別出示200ml左右的茶杯和10ml的小杯問:這兩個容器的容量跟1升比呢?如果把這兩個容器內(nèi)裝滿液體,這些液體的多少與1升比呢?談話:尤其是這個小杯里的液體比1升少得多,這時如果還用“升”作單位,升前面的數(shù)字會太小,記錄起來會很不方便。那么用什么單位會更合適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認識“毫升”。(mL或ml)二、觀察實驗,體驗毫升的概念1、感知1毫升。(1)認識1ml的針筒,抽1ml的水觀察(2)1ml的水注入滴管,數(shù)一數(shù)有幾滴。先講清實驗要求和注意事項(注入滴管
53、時要先排出空氣,數(shù)時捏橡皮管要滿一點)每小組實驗兩次。匯報實驗結(jié)果小結(jié):1ml的水大約是15滴左右。(3)介紹:邊長都是1cm的正方體容器,容量是1ml.(4)抽1ml的水放入手心中觀察。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一毫升有多少。說說有什么感受。小結(jié):1ml很少,毫升一般計量比較少的液體。(5)進行愛惜水的思想教育2、認識幾十、幾百毫升毫升與升的認識教學反思教學本課時,事先是聽了師傅上過后,自己再另外一個班上同樣的內(nèi)容。在備課時,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某些方面做了相應的調(diào)整。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要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因此準備了教具:量杯、量筒、滴管和燒杯。首先談談滿意的地方:1、教學導入方面:使用情境導入,讓學生切身思考,使課堂頓時活躍。正值秋游回來,問學生你在旅途中口渴的時候,一下子能喝多少杯水?這是一個與切身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自粘拉伸纏繞膜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耐用型防毒半面具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抵押汽車貸款還款計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業(yè)管理勞務委托合同
- 科技與商業(yè)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融合創(chuàng)新
- 二零二五年度草原草原資源保護個人承包協(xié)議
- 2025年度酒店會議室用餐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鋰電池研發(fā)風險投資合同樣本
- 2025年度簡易拆除工程施工安全培訓與教育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包含旅游度假權(quán)分割的普通離婚協(xié)議
- NB-T+10499-2021水電站橋式起重機選型設計規(guī)范
- 六年級美術下冊全冊教案(浙美版)
- JT∕T 795-2023 事故汽車修復技術規(guī)范
- 2024年安徽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況承諾書
- 2022年中考數(shù)學二輪專題復習:二次函數(shù)性質(zhì)綜合題
- 男生青春期生理教育
- 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版)課件-第四章語法課件
-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解讀與大單元設計思路
- 壓瘡護理質(zhì)控反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