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類型:B20 1 3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綜合測試(二)語文 20 1 34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2B鉛筆在“考生號”處填涂考生號。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所在的市、縣區(qū)、學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
2、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作答選做題時,請先用2B鉛筆填涂選做題的題組號對應的信息點,再作答。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謁見(yè) 撫恤(xù) 造福桑梓(xn) 審時度勢(duó)B修葺(qì) 拂曉(fó)&
3、#160; 瞠目結舌(chn) 潸然淚下(shn)C契機(qiè) 蒞臨(lì) 矯枉過正(jio) 一曝十寒(pù)D混淆(xiáo) 喟嘆(kuì) 拐彎抹角(mò) 數見不鮮(shuò)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有人大代表提出,政府應加強對幼兒
4、教育的管理,使義務教育涵蓋學前階段,保證每一位兒童都能平等接受優(yōu)質的學前教育。B一些編劇在改編名著的時候,沒有很好地理解原著的精髓,胡編亂造了許多情節(jié),這樣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原有的思想性。C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蔚然成風,出現了一批膾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許多不忍卒讀的作品,內容低俗,文字粗劣。D國內不少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較弱,長此以往,就造成了今天這種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去甚遠的局面,嚴重影響了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過去10年間,我國汽車產量以平均23.5的幅度每年高速增長,自主品牌汽車產品的質量不斷提升,價格也變得更加實惠。B廣東是人口流入大省,目前的教育資源還
5、不能滿足城市人口增長的需求,所以異地高考方案在實施初期難以做到一步到位。C許多制度本意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個嚴密的監(jiān)管體系,盡管這個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執(zhí)行中出現腐敗問題。D“嶺南四大園林”之一的余蔭山房以布局精細著稱,是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為表達對先祖的感恩,取“余蔭”作為園名。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組是傳統美學理論所爭論的問題之一,是畫人容易還是畫鬼容易。 。問題雖是從繪畫方面提出的,其他藝術何嘗不存在神與形
6、的矛盾。 。藝術中的鬼雖是想象的產物,但虛構的依據仍然是人。 。 。這種虛中有實、富有真實感的形象,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
7、 。神鬼雖是一種依靠想象和幻想而虛構出來的形象,但它的根據仍然離不開對人和鳥獸的具體特征的觀察、體驗、改造與綜合而神與形的矛盾,在創(chuàng)作上往往形成了再現與表現的矛盾這一爭論在今天看來不僅仍然具有學術意義,而且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它和“照著葫蘆畫瓢”的再現方法有根本性的差別不論是描畫印象中的人還是描畫想象中的人或鬼,審美感受的深淺對于創(chuàng)作構思的得失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和作用A B C D 二、
8、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名實說朱琦(清)孰難辨?曰:名難辨。名者,士之所趨而易惑。天下有鄉(xiāng)曲之行,有大人之行。鄉(xiāng)曲、大人,其名也;考之以其行,而察其有用與否,其實也。世之稱者,曰謹厚、曰廉靜、曰退讓。三者名之至美者也,而不知此鄉(xiāng)曲之行,非所謂大人者也。大人之職,在于經國家,安社稷,有剛毅大節(jié),為人主畏憚;有深謀遠識,為天下長計;合則留,不合以義去。身之便安,不暇計也;世之指摘,不敢逃也。今也不然,曰:吾為天下長計,則天下之釁必集于我;吾為人主畏憚,則不能久于其位。不如謹厚、廉靜、退讓,此三者,可以安坐無患,而其名又至美。夫無其患而可久于其位,又有天下美名,士何憚
9、而不爭趨于此?故近世所號為公卿之賢者,此三者為多。當其峨冠襜裙,從容步趨于廟廊之間,上之人不疑,而非議不加,其深沉不可測也。一旦遇大利害,搶攘無措,而所謂謹厚、廉靜、退讓,至此舉無可用。于是始思向之為人主畏憚而謀遠識者,不可得矣。且謹厚、廉靜、退讓,三者非果無用也,亦各以時耳。古有負蓋世之功,挾震主之威,而唯恐不終,未嘗不斤斤于此。有非常之功與名而斤斤于此故可以蒙榮譽鎮(zhèn)薄俗保晚節(jié)后世無其才而冒其位安其樂而避其患假于名之至美閑然自以為足是藏身之固莫便于此三者孔子之所謂鄙夫也。其究鄉(xiāng)原也。甚矣,其恥也。吾聞大木有尺寸之朽而不棄,駿馬有奔馳之患而可馭。世之貪者、矯者、肆者,往往其才可用。今人貌為不貪
10、、不矯、不肆而訖無用,其名是,其實非也,故曰難辨也。鄉(xiāng)曲無譏矣,然豈無草茅坐誦而憂天下其人者乎?而士之在高位者,曾鄉(xiāng)曲之不若,何也?是故君子慎其名,鄉(xiāng)曲而有大人之行者榮,大人而為鄉(xiāng)曲之行者辱。(選文有刪改)【注】鄉(xiāng)曲之行:見聞少、目光短淺的行為。鄉(xiāng)曲,鄉(xiāng)里。鄉(xiāng)原(yuàn):明哲保身、迎合眾人的人。原,通“愿”。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11、160; (3分)A大人之職,在于經國家 經:治理 B士何憚而不爭趨于此 憚:害怕C古有負蓋世之功 負:憑仗 D駿馬有奔馳之患而可馭
12、 患:疾病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A.考之以其行 鄉(xiāng)曲而有大人之行者榮 B.有剛毅大節(jié),為人主畏憚
13、; 有深謀遠識,為天下長計C.合則留,不合以義去 吾為人主畏憚,則不能久于其位D.當其峨冠襜裙 然豈無草茅坐誦而憂天下其人者乎7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14、#160; (3分)A名者,士之所趨而易惑 B鄉(xiāng)曲、大人,其名也C其究鄉(xiāng)原也 D甚矣,其恥也8下列對原文有關
15、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謹厚、廉靜、退讓雖然都是非常美好的名聲,但它們都是作者所說的“鄉(xiāng)曲之行”,而不是“大人之行”,所以沒什么人去追求。B有“大人之行”的人,能夠安定天下,有剛毅的氣節(jié);他們深謀遠慮,不計較個人得失,不會受到國君的懷疑和眾人的非議。C作者批評那些以“謹厚、廉靜、退讓”自居的公卿,平時一副道貌岸然、城府很深的模樣,但遇到禍害就假裝著急,無計可施。D那些看起來“不貪、不矯、不肆”的人終究沒有什么用處,反倒是貪者、矯者、肆者往往有可用之才,這是“名”難辨的原因。9斷句和翻譯。(10分)(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有非常之功與名而斤斤于此故可
16、以蒙榮譽鎮(zhèn)薄俗保晚節(jié)后世無其才而冒其位安其樂而避其患假于名之至美閑然自以為足是藏身之固莫便于此三者孔子之所謂鄙夫也(2)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6分)身之便安,不暇計也;世之指摘,不敢逃也。(3分)而士之在高位者,曾鄉(xiāng)曲之不若,何也?(3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阮郎歸 歐陽修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棲。(1)首句的點明時已“春半”,上闋是從哪些地方體現出來的?(3分)(2)結合下闋簡要分析末句“畫堂雙燕棲”所蘊含的情感。(4分)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
17、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1)氓之蚩蚩, 。匪來貿絲, 。(詩經·氓)(2)羈鳥戀舊林, 。
18、160; ,守拙歸園田。(陶潛歸園田居)(3)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4)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19、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全球史觀在中國劉新成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觀”在中國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讀,其中有些解讀可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學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們不能忽略,就是全球史觀在中西不同語境中,引起許多相同的思考。全球史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為起點的,而西方中心論乃是西方世界史學發(fā)展的末端。不觸及根本,枝節(jié)末端問題是糾纏不清的。這一點,中西學者認識相同。關于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曾聽到多名美國史學家說,該書并未跳出以歐洲為中心的“挑戰(zhàn)應戰(zhàn)”模式。而中國學者同樣尖銳地指出:“斯塔夫里阿諾斯自己的結構就是一個
20、歐洲中心主義的結構”,事實上仍把“現代化看作一種單向的歐化或西化的過程”。對于斯塔夫里阿諾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學者同樣歸因于方法論。巴勒克拉夫說,那些力求立場“客觀”的人,終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為“他們身邊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卻全是由歐洲制造的,恐怕一時還不可能將它完全更換”。中國學者指出,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歷史學研究的諸多核心概念,如工業(yè)革命、現代性、資本主義以及個人自由”,西方史學家正是“憑借這些基于歐洲特定經驗所產生的概念來闡釋歐洲對現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這種方法論的局限,不僅西方學者“揮之不去”,非西方學者也難以超越。在這一點上,中西學者所見略同。為什么“揮
21、之不去”?根子還在于西方人所謂的一元的物質進步論。可見,認識方法只是表象,問題實質是價值標準。有一個問題問得好:假如由東方人按自己文化傳統書寫,全球史還會像當下流行的那樣充斥物質主義嗎?于是,中外世界史學家都呼喚價值標準的統一。湯因比晚年曾經說過,要正確地認識全球性問題,唯有建立“世界國家”,重建人類統一的價值觀。中國學者齊世榮曾說,只有“各國學者拋棄國家、民族的偏見,通力合作,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如實地反映各個國家、民族在人類世界上做過的貢獻,如實地反映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西方學者面對“誰來制定世界公民標準”、“誰來勾畫人類故事”的問題,發(fā)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嗎”的疑問。中國學者認為,生
22、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史學家,就哪一個國家或民族在哪一個時代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很難達成共識,只要在這些涉及價值的判斷上各執(zhí)一詞,短時間內很難產出令人滿意的世界史。面對這種困局,西方后現代主義選擇了“逃避”,而有些中國史學家也正在以類似方式使自己“樂觀”起來。有人說,既然統一的價值觀不可能形成,不如放棄對“主導性敘述”的追求,讓各個地區(qū)、各個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傳統撰寫本文明的歷史,全球史體系留給讀者自己在比較中建構。另有人說,“每一位新的世界歷史敘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構世界歷史我們不能要求作為個體的世界歷史敘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寫一部他人的世界歷史”,既然每個敘述者“都想表達自身的價值(而)
23、這些價值是否成為普遍價值卻依賴于讀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構世界史”就是“盡可能多地豐富世界歷史文本,令讀者可以按照培養(yǎng)自身世界觀的需要不斷進行選擇”。無論是悲觀的感嘆,還是“樂觀”的建言,都體現了當代中國史學家對宏觀世界史學的嚴肅思考。但我認為,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在現有的話語體系基礎上(即使有濃重的西方色彩),不斷修正和補充,以逐漸接近共識。當前,如果能夠將現代文明的困境考慮進去,把“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好生活”這樣的命題列入價值標準,將中國史學重視道德評價的傳統吸收進去,就能寫好世界史,裨益于和諧世界的建立。 (選自歷史研究2011年第6期,有刪改)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qū)
24、”作答。(12題選對兩項給5分,選對一項給2分,多選不給分)1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全球史觀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為起點,糾纏于枝節(jié)末端,沒有觸及世界史的根本問題。B.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沒能突破西方中心論的樊籬,是因為受歐洲經驗主導的方法論的局限。C.如果東方人不用以歐洲為中心的“挑戰(zhàn)應戰(zhàn)”,而是用他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來書寫,全球史會更客觀。D.引用湯因比與齊世榮的話是為了說明史學家們應該拋棄國家、民族的偏見,建立人類統一的價值標準。E.史學普遍價值要依賴讀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認為將全球史體系留給讀者自己在比較中建構是最好的。13. 在全球史觀
25、問題上,中西方學者沒有達成相同認識的一項是 (3分)A.斯塔夫里阿諾斯對全球通史的研究陷入了史學困境。B.方法論的局限是中西史學家均難以擺脫的現實。C.世界史學的“價值標準”在短時間內難以統一。D.通過撰寫本民族文明的歷史來構建“全球史觀”。14西方中心論對全球史的研究有哪些影響?請具體說明。(4分)15.造成全球史觀“困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對此有何看法?(分)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
26、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與所選試題組相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一)文學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浮生半日閑琦君忙碌的現代人,無不嘆閑暇不易得,于是也格外懷念當年農村社會的悠閑歲月。我學習英文時,讀到一篇好文章,題目叫做“puttering”,照字面解釋是漫無目的地摸摸這樣,碰碰那樣,讓時間閑閑地溜走,心也閑閑地一無掛礙。我覺得這位作者,對閑適情操的體認,頗近乎我國詩人陶淵明。陶靖節(jié)的東籬采菊,正是一種“漫無目的”
27、的閑散動作,南山“悠然”地出現在他面前,他又何曾用力去看。所以他才能“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順應自然,享盡田園之樂?,F在人活著似乎只為搶時間,可是把時間搶下來又何曾好好地過呢?我好懷念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的閑蕩日子,漫步在田埂上,自然而然會讓路給吃草的黃牛。走在高低不平的卵石大街上,一路都有人笑瞇瞇地喊我的乳名。那時的人情是多么溫暖,天地是多么遼闊,時間是多么富裕啊。記得那時全個村莊,只有我家老屋大堂正中掛有一口自鳴鐘,而鐘擺常常是停止擺動的,即使有時發(fā)出的嗒嗒之音,指針所指的時間,和長工們的作息毫無關系。他們只看日頭的高低,聽公雞的啼聲,就知道是什么時辰。在忙月里,他們胼手胝足,卻是口哼小調,面
28、帶笑容。閑月里,他們嚼著自己種的花生和胡豆,下象棋、釣魚,也是口哼著小調,面帶笑容。他們從來沒有和時間賽過跑,可是從日出到日落,他們都在工作中,他們也都在游息中。至于像前文所引述那樣puttering的情趣,我的外公,我的母親,就十足地在時時享受著。我外公有一只八寶箱,是他自己用洋油箱裝釘而成的,我每回掏時都發(fā)現添了些新東西他自己用竹節(jié)做的煙嘴,文旦皮曬干做成的碗,干佛手,我玩厭了的地螺陀。三炮臺香煙罐里各色各樣的香煙招牌紙、郵票。此外就是父親送他的白玉煙嘴,綠玉班指,杭州舒連記的檀香骨折扇。這些都是我百玩不厭的。至于母親的八寶箱,乃是一只竹編的針線盒,那更耐人翻弄了。盒子分上中下三格,上格是
29、五彩絲線、紙花、繡了一半的鞋面、剪刀、頂針等等,中格是花名寶卷、她手抄的心經大悲咒。最下一格藏著一個像紅柿子似的朱砂圓盒。里面是我小時候掛的長命百歲金鎖片,母親的舊珠花、銀耳環(huán)、銀手鐲等等。我當時覺得最有趣的是外公的八寶箱里存著舅舅小時候的銀鎖鏈,母親的八寶箱里,存著我小時候的金鎖片。后來想想,人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往下綿延,也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把對兒孫的愛埋藏在一個摸得到,看得見的地方。讓長大了的兒孫們,有朝一日,打開來摸摸看看,重新領略一下長輩的愛,再一代一代往下傳??上r至今日,為生事奔波的人們,再也無暇去打開塵封的舊物,而且也無心把雖無用卻不舍得丟棄的東西,歸在一只箱子或一只盒子里了。這,
30、對他們自己和兒女們來說,都少了一份Puttering的樂趣,怎不令人惋惜。可是人來到世間,難道就為了趕時間,趕完了時間就與世長辭嗎?想想該有多傻!我們?yōu)槭裁床荒軐W學閑蕩?我們這些勞碌的現代人,是否舍得把時間花在閑蕩上,或搞搞所謂的puttering,以偷得浮生半日閑呢?(選自三更有夢書當枕,有刪改)16. 從全文看,“puttering”的情趣有哪些?(4分)17. 作者提到外公和母親的八寶箱時,為什么要如此詳盡地列舉里面的物件?(5分)18. 作者為什么要建議勞碌的現代人要“偷得浮生半日閑”?(6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容閎:睜眼看世界的“草根
31、”第一人李響1828年11月,容閎出生于廣東省香山縣南屏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南屏小村,與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領的澳門一水之隔,相距不到4英里。當時,容閎的哥哥進了私塾走“正途”,家里實在沒錢再供容閎,只好送7歲的他去學雜費全免的澳門洋學堂。容閎上的是教會學校,1840年,容閎還因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度輟學。18歲那年,教會學校的布朗校長因身體原因要回美國,臨行前他在班上說,想帶走幾名學生赴美深造,如果有愿意的就站起來。當時是1846年,美國立國僅僅70年,如此年輕的異邦,遠在大洋彼岸,十幾歲的孩子哪敢未經父母同意去“送死”?良久的沉默之后,容閎站了起來。他想親眼看看書本上那個精彩的新世界。1850年,容
32、閎在美國慈善組織資助下進入耶魯大學學習,四年后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他是耶魯大學乃至所有美國大學里第一個中國畢業(yè)生,其畫像至今懸掛在耶魯校園中。近代史學者雷頤評價,如果說林則徐、魏源是近代中國“精英”階層 “睜眼看世界”的先驅,那么容閎這個農家窮小子,就是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草根”。1855年,容閎學成回國。在香港,容閎結識了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但不久容閎發(fā)現太平天國遠不是自己想象的理想國,他大失所望,落魄離開。1863年秋,容閎到安慶拜見了曾國藩。此次相見,曾國藩斷言:“以汝目光威棱,望而知為有膽識之人”。容閎早年立志要促成的官派留學生計劃,現在終于有了位高權重者支持。于是,他向曾
33、國藩陳述他的計劃,果然獲得首肯。曾國藩與李鴻章幾次聯名上奏同治皇帝,1872年春得到批復后,任命容閎為出洋副委員,主抓幼童選派和監(jiān)督事務。1872至1875年間,一共有四批共120名幼童出洋。費用全部由政府負擔,回國安排工作,現在看來簡直是做夢也難得的美事,但當時沒有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到洋鬼子的“野蠻番邦”,并且一去就是15年。容閎就從自己的老家香山和周邊村縣入手,挨家挨戶動員。報名的幼童幾乎沒有一個是世家權貴之弟,大多出身寒微,也許只有這樣的人家才“豁得出去”。幼童一到美國就如魚得水,以驚人的速度克服語言障礙,成為各校中最優(yōu)秀的學生。容閎采用了前衛(wèi)的管理方式,讓幼童兩人一組分散居住在志愿報名的
34、當地家庭,使孩子們感受到家庭溫暖,并且更加迅速地融入美國社會。然而,中美之間巨大的文明落差必然導致孩子們做出“大逆不道”之舉,他們脫了長袍馬褂穿西裝,膽子大的還剪了辮子,跟主人去教堂受洗信“異教”,見了清廷留學生長官不行三跪九叩之禮。朝中保守派聽說幼童在美被容閎縱容得“腹少儒書,德性未堅,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惡習”,紛紛主張撤回留學生。第一批幼童眼看就要大學畢業(yè),現在撤回功虧一簣。幾盡絕望的容閎在美國文化界、政界奔走求助。母校耶魯大學的校長波特親自起草信件致清政府總理衙門;容閎的一位牧師朋友謁見美國前總統格蘭特,格蘭特立即修書給李鴻章。作為洋務運動的領袖,李鴻章本心并不想斷送留學項目,但保守
35、派的強勢意見使他左右為難。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 1881年6月,奕列舉留學生四大罪狀,上奏光緒撤回學生。當年8月,近百名“幼童”灑淚登船。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獲得耶魯學位,其余皆半途而廢。 這些留學生回國初期因“奇裝異服”、“不識禮儀”,飽受排擠和譴責,被隨意發(fā)配到與所學專業(yè)根本不搭邊的行業(yè)。所幸他們在外收獲真才實學,且互相照應提攜,若干年后,他們成長為轉型中國的中堅力量。鐵路工程師詹天佑,開灤煤礦礦冶工程師吳仰曾,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民國開國總理唐紹儀,交通總長梁敦彥,外交家歐陽庚,還有多名加入海軍,在甲午戰(zhàn)爭中殉國。容閎送出去的學生,歸來后無論才干、見識、人品,都堪稱一世俊杰。(選自文史參考2012年第7期,有刪改)19.聯系全文,分點概述容閎在官派幼童留洋項目中做了哪些努力。(4分)20.作者詳細記述官派幼童留洋項目的始末,這樣寫對表現傳主有什么作用?(5分)21.容閎被稱為中國“睜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他的經歷給我們哪些啟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2.右面的圖表是有關機構對某市不同年齡段亞健康人群的調查。請根據圖表,分別概括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三種亞健康類型發(fā)生率與年齡的關系。(6分)(1)軀體亞健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