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學制改革_第1頁
俄羅斯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學制改革_第2頁
俄羅斯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學制改革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2-2012-01俄羅斯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學制改革文/高乾坤摘要:隨著俄羅斯政治經(jīng)濟體制的轉軌,社會對以人為本高等教育呼聲愈加強烈,加入博洛尼亞進程亦推動了改革步伐。俄羅斯高等教育以人為本,進行學制結構、學分制和文憑證書制一系列改革。這一改革既有積極作用,又存在重重困難,發(fā)展趨勢任重道遠。關鍵詞:俄羅斯;高等教育;以人為本;學制改革一、俄羅斯以人為本高等教育學制改革背景:面,實行多級高等教育培養(yǎng)體制,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的發(fā)展方向。42-1國內政治民主化及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必然結果:前蘇聯(lián)時期實行的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在高等教育學制上I表現(xiàn)岀單一的教育體制和學術精英培養(yǎng)模式。20世紀90年代后,;俄

2、羅斯政治體制向民主分權過渡促進了高等教育體系朝多樣化發(fā)展。前蘇聯(lián)時期實行計劃經(jīng)濟體制,高等教育只有一個本科層:I次,不授予學位。建立市場經(jīng)濟體制后,這樣的學制結構已不能滿;足市場化對人才的需求。政治民主化和經(jīng)濟體制轉軌要求高校具i有多元的辦學模式和培養(yǎng)多樣化的專門人才。;II2社會對高等教育以人為本的強烈訴求;20世紀80年代,戈爾巴喬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人道化、民主化、多元化和個性化被鮮明地提出來,教育人文化思I想隨之誕生。教育個性化和人道化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育: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即教育以人為本。從1992年的俄羅斯-聯(lián)邦高等教育至2005年發(fā)展綱要和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

3、法中可以:I歸納岀,俄羅斯學制改革最基本的岀發(fā)點就是保證高等教育機會均:等,建立多類型、多形式、多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發(fā)展學生個性。1I3.博洛尼亞進程的促成!I20世紀50年代歐洲啟動博洛尼亞進程,其目標是創(chuàng)建歐;洲統(tǒng)一的教育空間。1999年頒布博洛尼亞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到2010年為止,已不下46個歐洲國家簽署了這一宣言,使:I其成為一個真正的泛歐洲的承諾H。其內容歸納為:實行兩級學制,;即學士與碩士;實行歐洲學分轉換系統(tǒng)(ECTS,增強學習和資格認定彈性;提高師生學術研究和學生培養(yǎng)的流動與合作;發(fā)放畢業(yè):證附件(DS),明確畢業(yè)生所獲的技能;共同制訂教育質量評判標準和評估方法。其宗

4、旨是“結構的可比性,但內容的多樣性”1TOC o 1-5 h z加入博洛尼亞進程,是俄羅斯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和國際化的不二選擇。2003年9月,俄羅斯簽署了宣言,正式加入此進程,直;接促進學制的重大變化。HYPERLINK l bookmark0 o Current Document二、俄羅斯以人為本高等教育學制改革內容;II1.學制結構改革;學制結構改革一方面,以市場為導向,進行類型結構的調整。;俄羅斯各級教育被分為兩類: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1992年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法將高等教育納入職業(yè)教育范疇,并用“高等職業(yè)教:育”取代“高等教育”或“高等專業(yè)教育”職業(yè)教育包括:初等職業(yè);I教育(相當于職業(yè)技

5、術教育)、中等職業(yè)教育(相當于中等專業(yè)教;育)、高等職業(yè)教育(相當于普通和專業(yè)高等教育)、高等后職業(yè)教育(相當于副博士、博士研究生教育)。2高等職業(yè)教育宗旨是培養(yǎng);I相應水平專家,滿足學生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和深造的需求。另一方:既增加了與歐洲接軌的二級體制,又保留了本國特色的文憑專家培養(yǎng)系統(tǒng),兩系統(tǒng)并行。在高等教育和高等后教育階段形成了初級專門人才、學士、文憑專家、碩士、副博士、博士幾個層次的學位教育,1992年的俄羅斯聯(lián)邦關于建立高等教育多級結構的暫行決議奠定了這一基礎。1996年的俄羅斯聯(lián)邦高等職業(yè)和大學后職業(yè)教育法正式確立了高等教育的多級培養(yǎng)體制(358年制)。具體如下:3第一層次為不完全

6、高等教育。學制2年,獲得不完全高等教育證書。第二層次為基礎高等教育。招收不完全高等教育或完全中等教育畢業(yè)生,學制分別為2年和4年,獲得基礎高等教育證書和學士學位。第三層次為完全高等教育。招收獲得學士學位的畢業(yè)生,學制2年,獲得高等教育畢業(yè)證書和碩士學位。在第三層次基礎上設立副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屬于高等后教育范疇,學制分別為3年。2.學分制改革引進歐洲學分制(ECTS,優(yōu)化國內學時制。宣言中要求實施歐洲學分積累與轉換系統(tǒng),為本區(qū)域內人才流動創(chuàng)造條件。要求本科階段修180240學分,碩士研究生階段修90120學分。俄羅斯傳統(tǒng)上采用學時制,即上課時間。為保持“學位證書和附錄內容與歐洲一致”/4俄羅斯

7、制訂了學時和學分的換算標準:1學分=36個長度為45分鐘的學時(相當于27小時);學生1周最大學習量為54學時,約合1.5學分;1周的實踐合1.5學分;1學期考試期(3天準備1天考試)約合1學分。5這樣學生完全能夠修完所要求的學分。3文憑證書制度改革實行歐洲統(tǒng)一的高等教育畢業(yè)證附件(DS),相互承認學位證書,以明確畢業(yè)生所獲的技能,方便人才的國際認證。受蘇聯(lián)時政治經(jīng)濟影響,加之本國學制系統(tǒng)特殊性,此外俄語也非歐洲通用語言,國家在國際學術交流和勞動力市場競爭上都處于劣勢。因此,俄羅斯積極實行DSo其內容是:使用雙語(英語和俄語)填寫附件;提供畢業(yè)生的學業(yè)情況:專業(yè)入學條件、課程設置、學習時間、考

8、試科目、學習成績和學歷水平;提供關于本國國民教育系統(tǒng)和教育評價系統(tǒng)的相關信息;用歐洲ECTS系統(tǒng)的學分統(tǒng)一課業(yè)量的核算。畢業(yè)生有權繼續(xù)獲得教育或在歐洲其他國家找到相關工作。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人性化的關懷。三、俄羅斯以人為本高等教育學制改革評價注重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一一方面,加入歐洲統(tǒng)一的教育空間,積極應對國際化和全球化,擴大俄羅斯學生自主選擇教育和就業(yè)空間,便于人才的交流合42-43-2012-0143-作。另一方面,俄羅斯對傳統(tǒng)高等教育持揚棄態(tài)度,從國情岀發(fā),保:留了傳統(tǒng)教育中優(yōu)質部分。在博洛尼亞進程推動下,這種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彰顯了俄羅斯高等教育人性化、自主性和多樣性的:I一

9、面。:I實踐中困難重重俄羅斯高等教育學制改革并非一帆風順。有學者表示擔心,兩I級結構的學制降低了俄羅斯高等教育的質量,文憑互認機制,加速:了國內人才流失。在國家內部改革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法國、西班牙、德國、意大利和英國,學分制被廣泛和頻繁使用。在這些國家:每年有多達12000名學生交流,涉及的專業(yè)是語言學、社會學、工:程和法律。但俄羅斯國內大學學生相互交流這一點,國家卻沒有保留任何數(shù)據(jù)7:II3未來趨勢任重道遠;高等教育以人為本的國際化趨勢勢不可擋。加入博洛尼亞進;程俄羅斯是融入全球性的競爭與合作、縮短與世界其他發(fā)達國家:I的差距的必由之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亞洲國家(如中:國)都積

10、極關注這一進程,以期能為本國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鑒。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應因為阻力而停滯不前,而是要尋求:對策不斷完善。面對改革的復雜情況,俄羅斯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學制改革任重道遠。1參考文獻::I1SachaGarben.TheBolognaProcessFromaEuropeanLawPer-;IIspective.EuropeanLawJournal,2010-03.16(2):186-210.2蒲蕊.教育學原理岡.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151-152.3黃福濤.外國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岀版社,2003:343.4杜巖巖.歐洲教育一體化進程中的俄羅斯高等教育改革J教

11、育理論與實踐,2007.5孫春梅,肖甦.走進歐洲統(tǒng)一的教育空間:對俄羅斯加入波洛尼亞進程的分析Q.外國教育研究,2007.6李春生,時月芹.波洛尼亞進程框架下俄羅斯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改革JL比較教育研究,2006(9).7DavydovU.S.TheBolognaProcessandtheNewReformsofRussianEducation.RussianEducationandSociety,2006-07,48(7):17-32.課題類別: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教育部青年課題。課題名稱:俄羅斯高等師范教育以人為本的保障機制研究。課題批準號:EDA090394。作者簡介:高乾

12、坤(1985-),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從事課程與教學論基本理論研究。(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43-43-43-43-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思考文/魏慶舵人文教育是一種人生觀與世界觀的教育,是通過教育活動將:理學家的故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這種故事的美德對學生人文精神內化為人的品格因素。人文教育旨在發(fā)展學生追求“真、的教育意義是深遠的,它可以感染、激勵學生,從而慢慢樹立獻身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對社會的關懷之心和慈愛之情。物理學、報效祖國的奮斗精神。一、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了解、尊重并適應學生的

13、個體差異人文教育是通過傳授知識和自身實踐,將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fā)展理論中承認每個人的潛力不同,發(fā)果內化為學生的氣質、修養(yǎng)和品質,以實現(xiàn)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展速度和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由于自身條件的不同,其成塑造;科學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精神,使學生不斷地獲長過程也會千差萬別。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區(qū)別對待,正視學生取科學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和求真務實的科學品質。在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首物理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作為物理教育的方向和靈先,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使基礎差的學生能接魂,是完善物理教育、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必然要求。:受,優(yōu)良學生能“吃飽”其次,作為教師要相信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二、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方法;要建立“只有差異沒有差生”的學生觀。我們在物理教學中不斷滲透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3弘揚“自主學習”的主體性原則使人文精神在潛移默化中轉化成學生的思想品格和行為習慣。;“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自主發(fā)展,自主選擇,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主體性原則就是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勺理念。教師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