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7.1《燃燒與滅火》說課課件6人教版九年級上_第1頁
化學:7.1《燃燒與滅火》說課課件6人教版九年級上_第2頁
化學:7.1《燃燒與滅火》說課課件6人教版九年級上_第3頁
化學:7.1《燃燒與滅火》說課課件6人教版九年級上_第4頁
化學:7.1《燃燒與滅火》說課課件6人教版九年級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燃 燒 和 滅 火說課展示 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燒和滅火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的內(nèi)容。第七單元是上冊教材的最后一個知識教學點,它既是對化學變化中具體知識傳授模式的繼承,又是對其的豐富和完善。本節(jié)知識位于第七單元課題1,上承我們身邊的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等知識,下接第八單元金屬與礦物,對于以前知識是一種補充和完善,對于以后的知識起鋪墊的作用,是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座橋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初步認識燃燒的現(xiàn)象,知道物質燃燒的條件,了解滅火原理,學會常見的滅火方法。能利用物質燃燒的條件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燃燒和滅火的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2、 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于通過實驗得出事實進行分析而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燃燒的“功”與“過”,從而辨證的認識燃燒,激發(fā)學生只有深入了解燃燒,才能更好地為人類造福的意識;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與方法”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通過對實驗裝置的改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環(huán)保意識。 重點、難點: 我在對教材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并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制定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為:1、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與方法的探究; 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二、學情分析 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掌握他們的情況有利于課堂的教學

3、。學生對生活中的燃燒現(xiàn)象比較熟悉,且在前面的化學學習中已經(jīng)了解了部分物質的燃燒情況,對燃燒的條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對滅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 三、說教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lián)系實際,呈現(xiàn)給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素材,這將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對實驗事實進行歸納總結,從而獲取相關知識,領略實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驗探究精神。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在教學過程中把多媒體輔助教學、實驗探究教學和引導啟發(fā)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巧妙的結合,營造出師生互動的和諧課堂

4、。 四、說學法 本節(jié)課是在教師質疑的前提下,啟發(fā)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和假設;制定驗證計劃;進行實驗探究;討論分析;總結歸納得出結論。在探究活動中,學生之間通過彼此對話、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共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現(xiàn)象分析得出化學本質,再從化學的角度去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即發(fā)揮了知識的遷移作用,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 五、教學過程情 景 引 入 2005年10月12日,運載神州六號的火箭順利升空。 燃燒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生活: 2003年10月15日,運載神州五號的火箭順利升空。2004年雅典奧運會場主火炬 2003年11月3日衡陽發(fā)生火災,并引發(fā)樓房

5、垮塌,致使20名消防官兵不幸罹難。燃燒也給我們帶來災難:森林大火燃燒的定義燃燒: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的特征:發(fā)光、發(fā)熱、化學反應一、燃燒的條件活動與探究一:_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實驗一:用鑷子(或坩堝鉗)分別夾取一根小木條和一塊小石子,在火焰上點燃小木條小石子實驗二:用鑷子(或坩堝鉗)分別夾取一張蘸有水、一張沒蘸水的小紙張,放到火焰上片刻。蘸有水的紙張沒蘸水的紙張實驗三:分別點燃兩支小蠟燭,將其中的一支用燒杯罩住。用燒杯罩住的蠟燭沒有用燒杯罩住的蠟燭燃燒不燃燒條件一:物質具有可燃性不燃燒(或過一會兒燃燒)燃燒條件二:可燃物要達到燃燒的最低溫度(著火點)火焰

6、熄滅繼續(xù)燃燒條件三: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活動與探究一: 實驗四:(1)在500ml的燒杯中注入400ml熱水,水中放入一小塊白磷。 (2)將分別放有白磷與紅磷的兩支試管一起放入熱水中,觀察現(xiàn)象。一、燃燒的條件討論:1、由上述實驗中試管中的紅磷不燃燒而白磷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2、由試管中的白磷燃燒,但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如何讓水中的白磷燃燒? (3)用盛有氧氣(或空氣)的試管口對準燒杯中的白磷 ,觀察現(xiàn)象。討論: 4、由本來在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或空氣)后燃燒的事實,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

7、么條件? 5、綜合上述討論,可得出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小結:燃燒: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條件示意圖燃燒的現(xiàn)象那么同學們設想一下,這三個條件中如果去掉任何一個條件,會發(fā)生什么樣的現(xiàn)象呢? 想一想:想一想:遇 到 火 災 怎 么 滅 火?滅 火 器 滅 火水 滅 火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熄滅燃燒的蠟燭 燒杯 小刀活動與探究二:二、滅火原理和方法滅 火 的 原 理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 以下1. 清除可燃物小結:思 考:生活中常用哪些滅火方法,分別運

8、用哪些滅火原理 ?1、油鍋著火4、酒精失火2、堆放雜物的紙 箱著火時3、撲滅森林火災的 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溫度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用濕抹布蓋滅用鍋蓋蓋滅可用水撲滅 將森林大火蔓延線路前的樹木砍掉 隔絕氧氣一、燃燒的條件二、滅火原理和方法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總結:作業(yè):(1).P131課后習題 (2). 預習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1.有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破壞一個條件即可)3.溫度達到著火點; / 名表坊 lpt48hkn 為“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蔽覀兊竭_梅里雪山的時候是在早晨,結束了幾天的地下生活,到了梅里雪山腳下,陽光刺的我睜不開眼

9、睛,過了一會終于適應了。陽光明媚,山上的雪被陽光照得熠熠生輝,極藍與極白相交輝映,看著這樣的風景好像心也被洗干凈了,空氣里都滿是雪的味道。我現(xiàn)在終于體會到什么是壯觀,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是多么的渺小。巍峨的雪山直插云霄,真是霧籠云遮縹緲中,渾然浩氣貫蒼穹。山神說拉著我的手,我啊了一聲,有點不好意思,臉紅的發(fā)燙,感覺都紅到耳根了。山神看著我說:“想什么呢,拉著我,我們飛上去,這樣會節(jié)省不少時間?!边@是要是有一條地縫,不管多小,我都要擠進去。可等了半天,山神也沒什么動靜,他的手依舊如此冰涼。我以為他還在醞釀,只見他眉頭緊皺,我說怎么了,我們怎么還在這里。山神說:“在這里,我居然不能使用法術,我的法術

10、好像被什么禁錮了一樣,沒法使出來?!蔽倚南脒@座山這么厲害,居然連山神的法力都被禁錮了,看來,我們兇多吉少了,真是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啊。我說:“這樣啊,那我們還是走吧,萬一在這里掛掉了,我還好,你可怎么辦啊,多不劃算啊。”我邊說邊往回走。山神說:“來都來了,再說了,怕什么,這是神山,不會有什么妖怪的??磥恚覀冎挥信郎先チ恕?。這里有十三座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看著主峰,我咽了口唾沫,心想這次不死也要退層皮了。我們修整了一會開始爬山,我們就一直走,也無心欣賞身邊的風景了,山很陡峭,有幾次險些摔倒下去,我們一直提心吊膽地走了一天,到傍晚的時候終于到達了雪線,我們又繼續(xù)往前走,天也漸漸暗下來了,想想開始露出來,星星離我們很近,溫度逐漸降低,風越來越大,盡管穿著很厚很厚地冬衣,依然感覺很冷,只要一張口,風吹著雪就直往喉嚨里灌,山神怕我摔倒后爬不起來,就一直拉著我走,滿眼的白色,一直看著白色突然頭一陣眩暈,一不小心就跌了個狗*。山神連忙把我扶起來。山神還是一身玄色衣服,他無論在什么樣的惡劣條件都是這樣,絲毫不受影響。走到后來就是他拖著我走了,他怕我失去意識,就一直不停的跟我說話。我們又走了一夜,到第二天中午,我們來到了一個山洼里,這的山洼很奇怪,它很寬很大,周圍長滿了野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