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離婚案件中存在的問題_第1頁
試論離婚案件中存在的問題_第2頁
試論離婚案件中存在的問題_第3頁
試論離婚案件中存在的問題_第4頁
試論離婚案件中存在的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調(diào)研文章試論離婚案件中存在的問題內(nèi)邱縣人民法院 付風海離婚案件在基層法院,尤其是在基層法庭所審理的案件中占很大比重。離婚案件,一方面,對辦案的法官來說,它是最普通、最平常的案件。另一方面,隨著新情況、新爭議不斷出現(xiàn),案件漸呈復雜、疑難趨勢。因此,本文從審判實踐出發(fā),對實踐中存在的易被忽視的問題,以及新近出現(xiàn)的疑點、難點和爭議較大問題進行簡淺的分析與思考,提出一些意見或建議,以便更好地處理該類案件。夫妻感情破裂問題我國婚姻法對夫妻離婚以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為標準,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以列舉的方式,列舉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五種情形。此五種情形屬法定離婚情形。其中前四項情形比較具體、明確,具有一定

2、的操作性。但第五項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則屬于抽象說法,而夫妻感情破裂亦屬一個抽象的概念。在審判實踐中,絕大部分離婚案件并沒有前述四種法定離婚情節(jié),那么認定夫妻雙方感情確是否破裂就成為一個易產(chǎn)生分岐的問題。在實踐中,離婚案件當事人一方起訴離婚,如另一方不同意離婚,且沒有法定離婚情形,第一次判決不準離婚。若當事人六個月后再次起訴離婚,不論另一方同意與否,則判決雙方離婚。這種做法,在一些法院很具有代表性。據(jù)本人統(tǒng)計所在法庭近一年來的離婚案件,發(fā)現(xiàn)在第二次起訴離婚案件中,除一件是判決不準離婚外,其余所有案件都是以雙方協(xié)商調(diào)解離婚,或法院判決離婚結案。本人認為在審理離婚案件中,我們在審判觀念上不

3、能認為只要當事人二次起訴離婚,就一定要判決離婚。此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將問題簡單化、公式化,對當事人有一種誤導趨勢。其次,本人在日常工作中發(fā)現(xiàn)法官對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所問甚少,當事人雙方對此回答陳述也少。大部分原告是以夫妻感情不和為由提起訴訟,要認定夫妻感情不和確實發(fā)展成為夫妻感情已破裂,要從夫妻雙方婚前感情基礎(即雙方如何相識、相戀、戀愛時間、了解程度)、婚后感情(即婚姻存續(xù)時間、雙方對待婚姻態(tài)度、婚后雙方表現(xiàn))、離婚原因(即因雙方性格不合、自身原因、生理原因、父母原因)及夫妻感情現(xiàn)狀(包括雙方是否分居、分居多長時間、有無和好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認定。這就要求我們在審理案件時,要抱著耐心、謹慎

4、及慎重聽訟的態(tài)度,認真細致地調(diào)查這個問題,而不是僅僅通過簡單地詢問當事人,由當事人簡單回答了之,而是要由當事人將抽象的夫妻感情敘述為比較具體的事例。法官通過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切身感受,判斷當事人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彩禮與陪送物品在離婚案件中,彩禮與陪送物品的處理往往成為當事人雙方爭議的焦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下稱解釋(二)中,對彩禮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即彩禮在一般情況下不予退還。陪送物品如何處理,有關法律及司法解釋并未明確規(guī)定。在實踐中,則將陪送物品視為彩禮,不予退還。本人針對審判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分析彩禮與陪送物品的性質(zhì)著手,來探討此問題。1、 彩禮的

5、性質(zhì)依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彩禮是指舊俗訂婚時男家送給女家的財物。彩禮在法律性質(zhì)上屬于一種附解除條件的贈與,即彩禮是以雙方成立婚姻關系為成立條件的贈與。此種贈與以當事人結婚為目的。如當事人沒有結婚,則此種贈與不發(fā)生法律效力,接受彩禮的一方應返還彩禮。此種結婚,依我國婚俗習慣有登記結婚與舉行結婚儀式。因此,解釋(二)明確規(guī)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或雖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離婚時彩禮應予返還。2、陪送物品的性質(zhì)依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陪送是指舊俗結婚時娘家送給新娘的嫁妝,嫁妝則是指女兒出嫁時,從娘家?guī)У秸煞蚣胰サ囊卤弧⒓揖呒捌渌闷?。從彩禮、陪送物品字面含義來看,彩禮并不包括陪送物品。那么

6、,陪送物品到底性質(zhì)如何?從其字面含義看,我們可以認定陪送物品系女方娘家送給新娘嫁妝,系一種贈與。這種贈與系一種只歸女方的特定贈與,應認定為女方個人財產(chǎn)。再者,我們從陪送物品來源,來看一看它的性質(zhì)。在實際生活中,陪送物品往往是用彩禮錢買的,如果我們認定彩禮不退,那么女方用屬于個人財產(chǎn)的彩禮錢買來的陪送物品亦應屬女方個人物品。在陪送物品價值高于彩禮款的情形中,陪送物品往往是由女方父母出資購買,依陪送物品的字面含義,即陪送物品系女方父母贈與給女方個人的,應屬女方個人財產(chǎn)??梢娺@樣認定,不僅從邏輯上占住腳,還符合生活習慣,易于為群眾接受。彩禮與陪送物品可以說是我國婚姻習俗中特有習慣,將陪送物品視同彩禮

7、。對此種認識,在審判實踐中是有一定反對意見的。因為這種認識擴大了彩禮的字面含義,且與實踐中的婚俗習慣相違背。在相當一部分案件中,當事人(女方)在訴前或訴訟中往往將自己的陪送物品拉走。如此,法院在調(diào)解或判決中,要求當事人將陪送物品退回,不僅當事人抵觸情緒較大,還或多或少增加了法院調(diào)解與執(zhí)行難度。將陪送物品視同彩禮的認識顯然是不可取的。從字面含義或婚禮習俗來說,彩禮不包括陪送物品,那為什么在實踐中視陪送物品為彩禮呢?確實,如彩禮不退,陪送物品屬女方個人財產(chǎn),對男方來說,離婚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花了錢。對此解釋(二)第十條第(三)項規(guī)定,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雙方離婚時,接受彩禮的一方要返還

8、給另一方彩禮。這條解釋可以說考慮到上述情況,但該規(guī)定比較抽象籠統(tǒng),如何認定給付人生活困難呢?在實踐中,一般將給付人生活困難理解為絕對困難。這樣是不科學的。有些地方彩禮給付遠遠超過收入,一旦離婚就會造成男方家庭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因此生活困難應根據(jù)當?shù)氐氖杖肭闆r、彩禮給付數(shù)額及彩禮給付造成生活水平下降情況等因素來確定。在認定生活困難標準上,可以通過判例來確定標準,以防止司法不公、暗箱操作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有些地區(qū),彩禮往往高得驚人,與當?shù)鼐用袷杖胧植幌喾?,可以說是陋習陋俗,與建設新型農(nóng)村和小康和諧社會格格不入。而通過法院判決,引導當事人及其周圍群眾取消高額彩禮的丑陋風俗,為建設新型農(nóng)村和小康和諧社會

9、提供司法支持。三、贈與問題近年來受理的離婚案件中,涉及財產(chǎn),尤其是房產(chǎn)問題愈來愈多,涉案標的往往十多萬,當事人爭議最大,往往牽涉到當事人父母出資問題。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是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從解釋看,規(guī)定得明明白白,應該毫無爭議。然而在實踐中,由于生活復雜及其千變?nèi)f化,如何認定父母出資購置房屋是為夫妻雙方出資,還是為一方贈與,還是為自己出資,成為法官作出不同判決的一個關鍵點。夫妻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

10、屋出資,房產(chǎn)證上名字為夫妻方一人名字。在審理中,如一方提供不出確切證據(jù),不能憑其口頭表示否認,就認定為父母對其一方贈與,即主張父母出資系贈與給自己的當事人方除另一方明確表示承認該出資系對自己贈與外,負有提供證據(jù)的舉證責任,如其不能提供確切證據(jù),那么應認定父母出資系對夫妻雙方贈與。夫妻結婚后父母出資購置房屋供夫妻居住,房產(chǎn)證是父母之名。在此情形下,不能認定父母出資系對夫妻雙方贈與。因為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房屋所有權的取得以登記取得為準,房產(chǎn)證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此情形下,如無相反證據(jù)證明,應認定該房屋系父母所有,夫妻雙方只有居住權,而沒有所有權。夫妻結婚后由父母和夫妻共同出資購置,房產(chǎn)證

11、上登記為父母或夫妻一方之名。在此情形下,如房產(chǎn)證上名字為夫妻之名,父母或夫妻共同出資,那么,可視為與第一種情形相同,父母出資應認定為對夫妻雙方贈與。因為房產(chǎn)證作為房屋產(chǎn)權證明具有法律效力,作為父母不可能不知道。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無相反證據(jù)證明,此出資應認定為父母對夫妻雙方贈與。夫妻、父母共同出資,房產(chǎn)證上是父母名字,房屋由子女居住,如何認定呢?夫妻出資視為父母借款,還是應認定為家庭共有財產(chǎn)?在此情形下,父母出資能否認定為父母對子女的贈與呢?本人認為,在此認定房屋系家庭共有財產(chǎn)為妥。當然,如有證據(jù)證明一方出資系他方借款,將出資部分認定為借款,亦非不可。但一定要注意,是有確切證據(jù)證明的才能如此認

12、定。父母出資購置房屋,由父母居住,房產(chǎn)證上名字系夫妻一方名字。如此,父母出資是否應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此情形下,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房屋是頂替夫妻一方名字,借夫妻一方便利購買的房屋,實際上由父母出資,父母居住,在此不宜認定父母是為夫妻雙方購置房屋,該出資亦不應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四、債權債務問題在離婚案件中,對債權、債務問題有很多錯誤的處理。如對債權,有的判決讓借出債權的夫妻一方追要債權,追要后將債權的一半給付另一方;有的判決借出債權的一方負責追要債權,此債權歸其所有,在分配夫妻共同財產(chǎn)時,將相應的共同財產(chǎn)多分給另一方以補償另一方。對債務,有的判決借債的夫妻一方償還外債,從夫妻共同財產(chǎn)中給予其相應補償;有的判決借債夫妻一方償還債務,由另一方給付應償還債務的一半金額。我們在離婚案件中要認識到夫妻共同債權債務是一個權利問題。以上的種種判決,皆是對債權債務性質(zhì)的誤解,是對權利的分割,而權利是不宜分割,是不容被剝奪的。權利被剝奪,有可能損害一方合法權益。對債權,雙方都有追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