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學中的開展_第1頁
淺談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學中的開展_第2頁
淺談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學中的開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學中的開展摘要:日本語言和日本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實際交流中,應當充分考慮文化因素。在日語教學中,應當注意讓學生保持對日本文化的敏感度和趣味性,重視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比較,找出異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關鍵詞:跨文化教育;日語教學;開展日語教學中影響跨文化教育的因素語言因素眾所周知,日語的語言比較曖昧。日本語言學家金田一春彥曾經(jīng)指出,日本人說話不喜歡使用人稱代名詞,更不喜歡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如果對話中一直說(我),會使人覺得說話人一直在強調(diào)自己的主張,給人帶來不快,所以日本人更喜歡讓聽話者通過上下文語境來體會自己的意圖。這同時也是日語簡潔的表現(xiàn)。另外,日本人很注重集

2、團意識,這種集團意識有利于營造和睦的人際關系。他們在集團內(nèi)部時時強調(diào)要與別人一致,要與人保持和睦關系,不要過分強調(diào)個人主張。用人稱代詞的省略來凸顯日語簡潔的例子如下:(1)山田來于。(我是山田。)(2)(友)玄;來(請來這邊觀看。)(3)力、)gLTo(我喜歡你。)例(1)省略了第一人稱代詞“我”,用自謙的形式介紹自己,以抬高對方身份。例(2)省略了第二人稱代詞“你”,用敬語表達對別人的尊重。例(3)省略了第一人稱“我”和賓語“你”。另外,日本人還經(jīng)常用下面的敬語來表示對別人的尊重:“何召1上力(沒有上什么好吃的。)“掃口仁合力工(沒有符合您胃口的。)日語語言的曖昧性,反映了日本人傳統(tǒng)的生活態(tài)

3、度和日本人的文化個性。日本人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尤其是在表達與別人不一致的想法的時候,通常喜歡運用省略來表達曖昧。非語言因素人與人交流的時候,除了語言交流,還會用到非語言交流。根據(jù)學者調(diào)查,人與人交流時,15%20%是通過語言得到的信息,80%85%是通過非語言因素得到的信息。人的視線、表情、手勢、姿勢、說話語調(diào)、沉默的方式、禮儀、時間觀念等都是非語言因素。這些非語言因素是每個國家獨特社會文化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禮貌會通過禮儀表現(xiàn)出來。禮儀是人們在社會、道德、習俗、宗教等方面的行為規(guī)范,是人們思想、文化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在日本,人與人見面常以鞠躬行禮來表達致謝,根據(jù)禮節(jié)程度的不同,會有從彎腰行禮到9

4、0度鞠躬的區(qū)別。在榻榻米上要正坐行禮,上身彎下,兩手放在前面并且著地,然后低頭。日本人沒有握手的習慣,但在與外國人會面、競選等特殊場合,日本人也學會了握手的禮節(jié)。2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學中的開展策略在日語教學的跨文化教育當中,日語教師不僅需要對日語文化以及中日文化差異做出深入的了解,而且需要重視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教育意識以及跨文化教育能力。首先,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學中的開展,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教育意識。教師是日語教學工作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只有教師具備寬闊的文化視野并能夠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中日文化差異,教師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文化與語言、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之間的關系,也才能夠依托中日文化差異

5、,對日語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進行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與語言認知能力。當然,在了解日語文化的基礎上,日語教師也應當深化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只有如此,日語教學過程才能夠避免出現(xiàn)師生母語文化失語現(xiàn)象,也才能夠確保學生具備對中日文化內(nèi)容、價值做出認知的能力。與此同時,日語教師需要重視對跨文化教育前沿理論進行學習,根據(jù)日語教學目標、學生學習需求對教學策略做出持續(xù)的調(diào)整與優(yōu)化,并通過開展教學反思活動,對跨文化教育工作做出客觀、全面的分析,從而為跨文化教學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學中的開展,要求教師能夠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在跨文化教育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這也決定了教師所

6、具有的專業(yè)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跨文化教育效果,因此,教師只有在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能力基礎上,學生的日語水平才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從教師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提升方面來看,教師需要樹立較強的學習意識,通過跟班旁聽、攻讀第二學位或者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學習等方式,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優(yōu)化自身知I1結(jié)構(gòu),確保自身崗位勝任能力的持續(xù)提升;從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方面來看,教師需要積極轉(zhuǎn)變自身教學觀念,將文化教育、世界觀教育納入日語教育目標當中,并通過積累豐富的跨文化知識,為跨文化教育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在跨文化教育當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對日本文化做出廣泛的介紹,而且需要重視尊重學生在了解日本文化

7、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用多樣化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提升跨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另外,由于跨文化教育必然會涉及文化展示與文化比較,因此,日語教師還應當具備批判性思維,從而引導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日本文化,對日本文化做出全面、客觀的認知。2.2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跨文化心態(tài)在日語教學的跨文化教育當中,提升學生對中日文化差異的理解能力與理解程度,既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跨文化教育中的重點與難點。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需要重視對中日語言、中日文化進行對比,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中日語言與中日文化之間的差異。這要求教師能夠至少做好兩項工作:第一,教師在日語課堂的跨文化教育中,需要重視文化情

8、景的創(chuàng)建,通過引導學生對具有差異的文化情景進行體驗,從而促使學生更為直觀地看到中日文化之間的不同;第二,教師需要重視引導學生在日語課堂之外進行拓展性的閱讀與交流,從而發(fā)現(xiàn)中日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以上兩項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深化對中日文化差異的了解與理解,并推動跨文化教育從教師教向?qū)W生自主學轉(zhuǎn)變。當然,在做好以上兩項工作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樹立平等、包容的文化觀,避免學生在了解中日文化差異的過程中受到自身價值觀念的束縛而產(chǎn)生文化偏見現(xiàn)象。日語教材需要包含對中日文化差異進行介紹的內(nèi)容,并且體現(xiàn)出兼顧交際原則與語言形式的特征。對比語言學是語言領域中重要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好的外語教材不僅

9、需要對外語教學內(nèi)容做出全面的展現(xiàn),而且需要對本族語言和外語內(nèi)容進行對比。跨文化教育之所以得到當代語言教育的廣泛重視,就是因為語言教育認識到文化教育在語言教育中的價值,也正是因為如此,日語教材需要重視文化內(nèi)容的體現(xiàn),并且重視展現(xiàn)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促使日語學習者能夠借助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以及日本語言進行深入的了解與理解。如教材內(nèi)容可以通過展現(xiàn)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似之處或者不同之處,促使學生對詞匯、語法等作出掌握,這是文化教育在語言教育中價值的基本體現(xiàn)。結(jié)束語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兩國有著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在文化方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語言的表達,與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有關,更與本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等密切相關。日語教師要讓學生理解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需要從語言因素、非語言因素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探討日語教學中影響跨文化教育的因素,以此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參考文獻:沈海麗.日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育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06):194-195.張燕.跨文化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