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論語教案范文_第1頁
國學經典論語教案范文_第2頁
國學經典論語教案范文_第3頁
國學經典論語教案范文_第4頁
國學經典論語教案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學經典論語教案范文誦讀目標通過講故事、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論語二則的含義。通過配樂朗讀論語,熟讀成誦,體會論語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學生在學習論語內容的同時,理解論語中積極的道理,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使學生體會到孝敬長輩的重要。誦讀重點:讓學生明白論語中的道理,熟讀成誦誦讀難點: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使學生體會到孝敬長輩的重要。誦讀過程一、情景導入:師:孩子們,這節(jié)課由老師和你們一同上一節(jié)國學課。孝順是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在論語中也充分體現了“孝”的思想。課前老師給你們布置任務了找一找有關論語的簡介。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 ( 真是找資料的小能手,會學習的孩子 )出示課件:以

2、滾動文字的形式介紹論語。論語是我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這部書大約最后編定于戰(zhàn)國初期。因其成于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 ( 補充: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儒家思想是一種奉孔子(前 551 年-前 479年)為宗師,所以又有稱為孔子學說,對中國以及遠東文明發(fā)生過重大影響并持續(xù)至今的意識形態(tài)。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chuàng)立??鬃觿?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師: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儒家思想是由春秋末

3、期思想家孔子所創(chuàng)立。下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孔子。一起來看一個動畫短片。播放視頻 - 動畫短片師:從動畫短片中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出示孔子圖片,介紹孔子??鬃?,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建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鬃铀枷塍w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簡單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 孔子把以“仁”為核心的倫理道德思想貫徹到政治領域,提出“仁政”的學說。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張。反對一味使用嚴刑峻法,而要先用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通過道德感化搞好政治。 )( 通過對論語的介紹,讓學生整體的了解這本書和孔子,大體了解本書的內容。 )師:他希望

4、以“仁愛”為核心思想來治理國家,不要施以嚴刑,而要用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讀論語其中的二則。二、整體感知,讀中感悟:(一)學習文言文。1. 出示課件,自讀、指讀、齊讀、閉眼齊背。師:論語共二十篇,這兩則分別出自論語中的學而篇和里仁篇。內容: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學而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里仁 )( 論語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人,這不只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教師在領讀的

5、過程中,注意糾正學生的讀音,如:“弟:即悌 (t 1), 謹(j in),懼(j立)”學生容易讀錯,應加以強調,以免學生自讀過程 中定型,就不便于糾正了。 )教師糾正字音,如“弟:即悌(t i),謹(j in),懼(j u)學生齊讀、閉眼背誦: ( 論語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節(jié)奏。 )( 以小組討論形式展開教學,先讓學生齊讀要講的話,然后根據老師出示的注釋,各小組討論每句話的意思,并根據句義談談本組的感悟。 )出示課件 -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學而 )學生齊讀:課件出示重點字、詞的注釋:入:入門在家。孝:子女孝順父母。弟:即“悌”敬

6、重兄長。出:與“入”相對,指出門在外。謹:小心謹慎。仁:有仁德的人。泛:廣泛的意思。小組討論本句話所表達的意思 - 組員交流,派代表發(fā)言,總 結小組意見。( 由于學生剛從二年級剛升入三年級,表達能力上雖有一定提高, 但在表述上海存在一些問題。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宜過高,只要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輕松地表達句子的意思即可,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譯,反而給學生的理解上增加負擔,壓制了學生的興趣。 )譯文:孔子說:“弟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 出門在外,要遵從兄長,言行要謹慎、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之后,如果還有剩余精力,就再去讀書學習。與弟子規(guī)對比。師: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句話熟悉嗎?是不

7、是在哪見過、聽過?( 弟子規(guī) )指名背弟子規(guī)總敘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譯文:弟子規(guī)這篇文章,是根據古代圣賢對子弟的一些教誨寫出來的。 ( 在日常生活中 ) 首先,要孝順父母,與兄弟姊妹和睦相處; 其次,還應該做到行為語言謹慎謙和,說話做事講究信用。要平等博愛地和大家相處,并且親近有仁義道德的人,向他好好學習。做好這些事情后,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多多學習文化知識。師:弟子規(guī)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遍_篇的。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愛。你們知道這里的圣人指的是誰嗎 ?(孔子 )課件出示 - 子

8、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里仁 )學生齊讀:小組討論本句話所表達的意思 - 組員交流,派代表發(fā)言,總結小組意見。年:年齡,年紀。譯文: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保?讓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感受到論語深刻的教育意義。同時學生感受到孝敬長輩的重要性,把養(yǎng)成教育與國學課堂緊密的結合起來。 )指名讀二則論語。(二) 聽“孝”的故事出示課件,組員代表講故事師: ( 古人說,“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烏鴉長大以后,會尋找食物反哺自己的母親 ; 羊羔跪著吮吸乳汁,是懷著感恩的心情。動物尚且知道孝敬父母,

9、更何況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 “孝”就是我們做人的根本之一。它不僅是最基本的道德標準,而且,幾千年來,一幕幕與“孝”有關的故事,共同演繹了中國文化特有的風景。百里負米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對父母十分孝順。他小時候,家里很窮。一次,他聽說百里之外的米很便宜,就跑去買了背回來,做給父母吃,自己卻還是用野菜充饑。父母死后,子路做了大官。每當吃著豐盛的飯菜,他總是感嘆說:“現在父母去世了,我想再吃野菜,再為父母去背米,已經是不可能了 ! ”是啊,人生最遺憾的事,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呀!父母唯其疾之憂唐朝有位叫李皋的人,常常說:“除了生病以外,無論發(fā)生什么,都不讓父母為我擔心?!庇幸淮?,李皋被人誣告

10、,受到審訊。為了避免父母擔驚受怕,他每天受審時,都身穿素服; 可仍然像平常一樣,穿著官服回家。在父母前面,說話做事也像平常一樣從容,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不久,李皋被貶官到潮州。赴任前,他安慰父母說:“我得到了升遷。”直到真相大白,官復原職,他才把事情的經過告訴父母。扇枕溫席黃香是漢朝江夏人,從小就懂得孝敬父母。九歲那年,母親去世了。他非常悲傷,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夏天,天氣炎熱,晚上屋里還有蚊子,使人難以入睡。為了讓父母睡得安穩(wěn),小黃香每天晚上總是先用扇子為父親睡得安穩(wěn),趕走蚊子,才讓父母躺下。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屋內被褥冰冷。黃香怕父親受涼,每天晚上睡前,就先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把被窩捂

11、熱,再讓父親上床睡覺。黃香的孝行很快傳遍了左鄰右舍,人們都被他的事跡感動了,紛紛稱贊說:“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組員說感悟師:聽完了這些故事,想想你為父母做過什么?你有什么感悟?師:我們常聽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句話。就像故事中說的人生最遺憾的事,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呀! 父母愛子,無微不至,等到子女想回報父母的恩情時,老天卻降下了難測的災禍 ! 是啊,與其等到失去了方知可貴,何如擁有時倍加珍惜三、拓展活動:提問:以前學過哪些寫父母愛子,報答父母恩情的詩?(唐代詩人孟郊游子吟 )出示詩歌,配樂師譯:古代交通不發(fā)達,離鄉(xiāng)在外的人,常常一年半載回不了家。守候在家的父母,總是擔心

12、遠游在外的兒女。再給游子的信中,自然離不了詢問歸期,盼望游子早日還鄉(xiāng)。自讀古詩,指名讀。師:看著父母漸漸老去的容顏,我們心靈深處順從父母、尊敬父母、奉養(yǎng)父母的情感,被不斷地激發(fā)出來- 這就是孝。讓我們帶著此時此刻的心情再讀讀論語二則。配樂朗讀論語二則:( 使學生感受到了中國古典音樂和古典文化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輕松的背下所學內容,得到教育。論語十則學習目標: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積累成語、格言、警句。學習重點: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課前準備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 要內容 ; 搜

13、集最能表現松柏品性的詩句。查閱工具書,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第一課時導入新課: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巨著,它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現在就讓我們懷著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它的節(jié)選部分論語十則。交流探究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 正、補充。師生交流: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孔子,名丘,

14、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 ( 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 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整體感知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本文內容主要包括哪三個方

15、面。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態(tài)度、個人修養(yǎng)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個方面的內容,前五則著重談學習,后五則著重談修養(yǎng)做人。 ( 有的地方內容上有交叉,教師應該在分析中給學生講明。 )8 、 10 兩則主要闡述了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合作探究課文前五則初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多媒體展示下列詞句,先讓同學讀,其他同學評價,最后教師再打出正確讀音。人不知而不慍(y立n)學而不思則罔(wa ng)思而不學則殆(d a i)不亦說(yu祝)乎三省(x i ng)吾身傳(chu an)不習乎誨女(r S)知之乎不知為(we i)不知是知(zh i )也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小結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的問題,并

16、用多媒體展示: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質疑交流:根據對課文字詞句的理解,學習小組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或某同學回答。對個別詞句的理解,教師要加以點撥,并加以提煉、補充。論語十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圍繞“樂” , 解讀孔子的快樂之道, 從中獲得些許人生的感悟、心靈的快樂體驗?!窘虒W設計】一、導入1、“朋”2、我們三類人都是“朋友”3、熱情洋溢地讀: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 ”4、這句出自論語( 第一則 )二、由“樂”引出的讀音解困1、“樂”字, 讀音有疑問明確 : 多音字 , 解釋為“快樂” , 讀“ le ”2、再次齊讀這一句3、自由朗讀論語十則再看看

17、還有哪些字, 在讀音上要引起注意的。明確 : 多音字、通假字、生字等。順帶把一句的意思都理解 了。( 結合意思能更好地確定讀音, 確定了讀音也能更好地理解意思 )4、再次齊讀全文( 注意 : 已經疏通的讀音)三、孔子的快樂之道一: 向一切人學習1、“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 ”(什么樣的 )朋友?來(干什么 )?明確: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2、背景 : 史記中說, 孔子辭官以后, 專力講學 , “弟子彌多 , 至遠方來”。明確 : 既然來的都是跟他學習的人, 可見學問都不如他, 那有什么好快樂的 ?3、引導誦讀: 第七則 ( 第六則 )子曰 : “三人行 , 必有我?guī)熝伞?/p>

18、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贬屃x這句話( 注意 : 三、必、擇其善者、從、改 ) 意思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 個別讀 )明確 : 肯定的語氣( 必、從、改 )重音齊背這一則、個別背小結板書 : 孔子之所以“快樂” , 因為可以“向一切人學習”。四、孔子的快樂之道二: 坦然面對無知1、因此 , 孔子擁有了弟子3000,其中有 72 賢(賢能賢德 )人2、仲由便是其中一個, 讓我們看看孔子是怎樣將“快樂”傳遞給他的學生的。3、齊讀第五則。4、這里你讀到“快樂”了嗎?這則說什么?明確 : 學生很可能是沒有讀到的 , 沒關系 , 先理解意思 : “知道就是知道 ,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這是智慧

19、的?!?、孔子是用什么樣的語氣?( 讀一讀 )明確:學生自由想讀。生氣、溫柔、嚴肅6、為什么孔子這么強調分清“知與不知”?明確 : 不知道裝作知道會讓人很煩惱( 庸人自擾 )7、你有過這種“不懂裝懂”的經歷或者見過“不懂裝懂”的人嗎?當時有怎樣的感受?(聯(lián)系自己談談)明確 : 讓學生體驗到孔子看似責備的話語, 事實上是將一種生活態(tài)度與“快樂”情感帶給子路。8、齊背這一則, 個別背9、小結板書: 孔子告訴弟子要正確對待知與不知 , 學會“坦然面對無知” ( 如果你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了 , 你也便可以活得更快樂 ) 。五、孔子的快樂之道三 : 學會寬恕他人1、然而 , 我們知道人生難免會有不如意和令人氣憤的時候, 比如 :下面出現的幾個場景:場景一 : 語文課上 , 我和同桌輕聲討論書中一個生字的讀音, 老師發(fā)現了 , 當眾點了我的名字, 此時我心想 : 。場景二 : 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