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案新課標人教版_第1頁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案新課標人教版_第2頁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案新課標人教版_第3頁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案新課標人教版_第4頁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案新課標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案新課標人教版新課導入:宋代詩人陸游有詩云:“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 此事要躬行?!毕胍幌耄涸谶@首詩里“躬行”是什么意思?思考:你是如何理解“實踐”的?一、實踐及其特點1、實踐的含義及其包含的兩層含義判斷:下列哪些屬于實踐活動?1、蜜蜂筑巢2、教師講課3、學生認真學習4、起床、刷牙、洗臉、吃飯6、“爭論克隆人”7、克隆羊“多利”問世2、實踐的基本特征(1 )、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連連看實踐主體實踐對象實踐手段工具和其他設備 自然界,人類社會人注意:堅持實踐的客觀性,也就是在實踐問題上,堅持了唯物主義。2004年1

2、月25日,美國“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和正在太空進行火星 探測之旅的美國“勇氣”號一起用更先進的生化手段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是否還 尚存微量生物的跡象。探討:火星探索是否屬于實踐活動?人類探索火星的目的是什么?(2)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狡兔三窟”、“燕子筑巢”、“蜘蛛織網”、“狐貍躲避獵人獵槍趨利避害”。北 京動物園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半香蕉用長桿吊在一固定的高度,黑猩猩偶然用手臂 碰到竹桿,取到了一只香蕉吃了,可它不知道尚有許多香蕉未吃完,仍可摘取來吃。探究活動:動物的活動也是能動性的實踐活動嗎?解惑釋疑:怎樣理解實踐的第一個特征與第二個特征是統(tǒng)一的?愚公

3、移山的故事有人聽后認為,愚公的精神是令人欽佩的,但他畢竟還是太愚,因 為真移山要的是鍬挖、 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使用炸藥炸,用車運,對此如何看待?(3)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鞏固練習:1、下列不屬于實踐活動的是()、工人做工、農民種田 、戰(zhàn)士打仗、學生聽課、欣賞音樂、科學實驗 、發(fā)射神舟5號飛船 、螞蟻搬家A、 B 、C、 D 、2、“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fā)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 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的關系,才會有生產?!瘪R克思這段話說明()A 、人類的生產活動是一種社會性活動B 、人們處理社會關系的活動決定了人們的生產活動C 、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決定了

4、人對自然界的關系D 、生產實踐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和發(fā)展 探討: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知行。他為什么要改名字?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西紅柿的故鄉(xiāng)在南美洲的森林里,果實鮮艷美麗。但當地人一直懷疑其有“毒”,取 名為“狼桃”而不敢吃。到了 16 世紀,有兩個英國人旅行中發(fā)現了它,并將其帶回英國, 種在皇家花園僅供觀賞。直到 18 世紀法國有位畫家抱著獻身精神,決定要親口嘗一嘗。 他吃之前,作好了一切準備。吃完之后,他就躺在床上,等著上帝“召見”。結果,這位 畫家不但沒到上帝那里去“報到”, 反而成了天下第一名品嘗西紅柿“美味”的人。 從此, 西紅柿上了我們的餐桌。探究:( 1)、當時人

5、們?yōu)槭裁磿ξ骷t柿產生“有毒”的錯誤認識?( 2)、畫家發(fā)現西紅柿“味美”的正確認識是怎樣形成的? 當時畫家只是發(fā)現西紅柿能吃,后來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西紅柿既能生吃,又能熟吃, 既能炒吃, 又能煮吃, 這些認識又是怎樣形成的? 1854 年 11 月 14 日,里海上空突然出現 了一場風暴,使英法艦隊受到嚴重損失。巴黎天文臺臺長勒維烈,受命對這場風暴進行調 查。他發(fā)現一天前,這場風暴也曾出現在地中海上空。因此,他認為只要建立一定數量的 氣象站,利用電報傳遞情況,風暴就可以預報。他的意見得到了法國政府的支持和采納, 人類第一次用電報傳遞情況的天氣圖在法國誕生了。鞏固練習據醫(yī)學史記載, 17 世紀

6、20年代,英國有個醫(y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跡 般地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隨后,其它醫(yī)生紛紛仿效,結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yī) 療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紀 80 年代,北美洲的一位醫(y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 隨后,醫(y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yī)療熱,卻又帶了來驚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維也納醫(yī)生萊坦發(fā)現了人的血型系統(tǒng),才打開了科學輸血的大門。 請問: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哲學原理的?2019-2020年高二政治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教案1人教版(3)思考2: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與“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理論聯系實際”關系復習目標:識記:

7、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含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哲學的基本問題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必要性;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的意義;怎樣堅持唯物主義反對 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反對從主觀出發(fā))運用:結合實際說明怎樣做到從實際出發(fā)復習重點: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必要性;怎樣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復習熱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 復習提綱:一.主觀必須符合客觀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含義: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就是我彳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動。哲學依據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必要性,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提。思考1: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

8、史的統(tǒng)一1“具體的統(tǒng)一”是指,主觀認識要符合當地(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 )的實際。不同的國家、單位、事物是有差別的,人們的主觀認識要著眼于這些“不同”之處,從具有“不同”之處的實際出發(fā), 主觀才能準確地符合客觀,這就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tǒng)一?!皻v史的統(tǒng)一”是指,主觀認識要符合當時的實際(或者叫變化了的實際)。同一個國家、單位、事物在不同發(fā)展的階段有不同的情況,只有從隨時變化著的情況出發(fā),主觀才能準確地符合客觀,這就是主觀與客觀歷史的統(tǒng)一。.總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時空中運動的事物,運動著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間和時間。因而,任何 客觀實際都是當時當地的實際,是具體的歷史變化著的實際。因而,從實際

9、出發(fā)就只能從具體的歷史變化 著的實際出發(fā)。.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統(tǒng)一”和“歷史的統(tǒng)一”是不可分割的。.無產階級政黨要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就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達到 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就必須反對主觀主義是;二是。教條主義的出發(fā)點是。主觀主義者的,因而是做不好實際工作的。主觀主義有兩種表現: 一是教條主義、 本本主義,出發(fā)點是書本上的個別詞句和結論,二是經驗主義,出發(fā)點是狹隘的局部經驗。兩者的共同毛病主觀認識脫離當時的客觀實際。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還要注意:出發(fā)。際出發(fā)。二了解國情立足國情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最重要的是從中國的

10、國情出發(fā),把馬克思 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找出自己的前進道路。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了以往的經驗,正確的分析國情,作出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時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意義十分重大。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對于青年學生來說就要學習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歷史,要了解我們的 現實,要把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上。5學習歷史,了解國情,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之上,對青年學生來講,有著多 方面的意義。(1) (2) (3)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唯物主義

11、的根本觀點是承2 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比較1: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與“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命題,它是指,一方面物質決定意識,另一方面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物質世界,意識能動地反作用于客觀物質世界)。這是對實際存在的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正確揭示。哲學基本問題所說的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的本原,哪個 決定哪個;二是,意識能不能正確地反映物質,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客觀存在。對這兩方面的正確回答是: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物質??梢娺@里所回答的第二個內容,與前

12、面說的第二個內容不是一回事,兩處說的“關系”是有不同之處 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在新的高度上正確地回答了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且進一步科學地指明了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4 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 比較2: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三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但三者又有嚴格的界限,不 可混為一談。以往的舊唯物主義在根本觀點上、基本方向上是正確的,但都缺乏科學的論證 和辯證思維,其社會歷史觀是唯心的,是機械的,又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只有馬克思主義 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們都承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

13、。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具有直觀樸素的特點,它把物質的具體 形態(tài)等同于物質,是不科學的。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從當時自然科學的水平出發(fā),把物質等同于物質結構中的某種物質層次,比如原子等,也是不科學的,而且它只看到物質的決定作用,看不到意識的能動 作用,具有形而上學性。另外它還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它在自然界上堅持了唯物主義,而在社會歷史領 域卻陷入了唯心主義。只有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 論,它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實現了哲學上的革命。比較3: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一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

14、;二是客觀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世界由“神” “上帝”創(chuàng)造和決定,或者是由一種“客觀精神”(上帝或神的代名詞)決定,否認人的作用。二者在形式上是不同的, 甚至是對立的,但二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 都主張意識第一性, 物質第二性。 5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反對從主觀出發(fā))(1) (2) 經典回顧:(xx年春招高考題)“按圖索驥”這一成語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我在故我思我恩故我在要繼承前人經驗,不能割斷歷史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迷信書本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能消極等待要重視實踐,不能思想僵化(xx 江蘇卷28)從下圖漫畫可以看出()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甲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

15、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甲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課時作業(yè)、單項選擇題堅持從實際出發(fā),把中央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實際結合起來,把需要和可能結合起來,把 開拓進取和求真務實結合起來,把工作熱情和科學態(tài)度結合起來,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據 此回答1 2題。 TOC o 1-5 h z 1 .堅持從實際出發(fā)是指 ( )A.把中央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B .需要與可能相結合工作熱情與科學態(tài)度相結合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fā)點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必須做到 ()深入實際進行調查,反對學習書本

16、從客觀事實的總和出發(fā),而不以個別事實作為出發(fā)點全面了解本地實際,反對借鑒外地經驗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情況,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 歷史的統(tǒng)A.B .C . D .在農業(yè)結構調整過程中,基層干部要研究市場,懂行情,胸有良策,而不能拍腦袋決策,給工作帶來 重大損失。要研究市場,胸有良策,因為 ()A.能否成功取決于決策是否正確B.要取得成功必須使決策符合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C.辦事情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D .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必須從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著眼,準確把握時代特點和黨的任務, 科學制定并正確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研究和解決

17、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和加強黨的建設的問題,做到既不割斷歷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時代、又不超越階段,使我們的事業(yè)從勝利走向勝利?!边@段話體現的哲學道理主要是 ()A.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辦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B .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C.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D.感性認識可以也應當上升到理性認識 新啟用的北京市中、小學生守則,將原守則第二十條最后一句“遇到壞人壞事要主動報告、敢于斗爭”中的“敢于斗爭”去掉了。這一修改的哲學依據是 ()見義勇為的先進思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會過時的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個人奉獻社會的前提和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

18、認識事物的關鍵 TOC o 1-5 h z 6“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的說法是 ()A.主張物質和意識辯證統(tǒng)一的觀點B.主張意識是物質反映的唯物主義觀點C.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的觀點D .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二、不定項選擇題7.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會主義實踐的每一次歷史 性飛躍,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結果?!边@說明()A.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在不斷變化發(fā)展B .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C.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D .一定的結果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這句話的

19、哲學道理是 ()A. 切從實際出發(fā),主觀符合客觀B.堅持主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C.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9.下列說法中,符合唯物主義根本觀點的有 ()A.天地合則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B(yǎng).形存則神存,形滅則神滅C.存在即被感知,心外無物D.氣者,理之依也10“目前,干部隊伍中急功近利、虛報浮夸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還比較嚴重,統(tǒng)計數字加水,政績攙假?!边@種現象 ()A.違背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要求B .忽視了物質的決定作用C.是唯心主義的表現D.不符合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要求三、簡答題11某貧困地區(qū)領導認為,脫貧不能僅靠政府救濟,更要靠自力更生,他們根據其他地區(qū)“

20、無工不富”的 經驗,建起了一些小型機械廠,但由于原材料和資金缺乏,結果收效甚微。經過認真分析,他們認識到該 地區(qū)山場面積大,適宜發(fā)展林果業(yè)與養(yǎng)殖業(yè),于是因地制宜種起了果樹、中草藥,飼養(yǎng)起牛、羊、家兔等,經濟情況很快有了改觀。在此基礎上,他們又辦起果品和肉類加工廠,幾年就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 之路。該地區(qū)在脫貧過程中是怎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解析:此題屬擴展性論述題。有些考生將此題答成“什么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等內容,這就偏離了題目要求,形成答非所問,說明考生應注意提高自己的審題能力。其次,考生在回答此類題時應 注意,千萬不要形成理論與實際的“兩張皮” ,一應學會歸納材料

21、中的觀 點,不要一味羅列材料;二要 注意理論與材料的結合,不要一味地寫理論而忽視材料。再次,考生應注意發(fā)散思維,學會多角度分析材 料,不要將自己的思路局限在某一方面。(1) 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該地區(qū)從脫離本地區(qū)實際盲目辦工廠,轉為根據本地區(qū)“山場面積大”的 特點發(fā)展果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做到的對自己地區(qū)客觀實際的真切了解。辯證地認識和把握實際。該地區(qū)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條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條件,作出真正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的正確決策,這一過程體現了對實際的全面把握;在林果業(yè)與養(yǎng)殖業(yè)有了一定發(fā)展后,辦起了與之配套的果品與肉類加工廠的過程,則體現了對變化發(fā)展的實際的正確把握。正確對待別人的經驗。該地區(qū)對“無工不富

22、”的經驗,從簡單照抄照搬到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因地制宜地作出正確的決策說明這一點。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該地區(qū)領導認為脫貧不能僅靠政府救濟,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時機興 辦果品和肉類加工廠的決策過程說明了這一點。四、辨析題12只要從實際出發(fā),就能使主觀符合客觀。(1)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要使主觀符合客觀,就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2) 客觀實際是多方面的,往往是許多事實的總和。如果只從個別事實出發(fā),從某一方面的事實出發(fā),就 不能使主觀符合客觀。 (3) 客觀實際是變化發(fā)展的,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想適應變化了的客觀實際,也不 能使主觀符合客觀。 (4) 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只有從客觀實際的整體出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