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普特南的實在論的人本主義傾向摘要:本文概述了當代著名科學哲學家普特南在人本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各種思潮熏陶下,在80年代以來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劇烈爭論的過程中,通過對以往的哲學和科學實在論的反思,在本體論、認識論和真理觀等諸多問題上,從早先的科學實在論立場開場讓步,從強實在論變?yōu)槿鯇嵲谡摚瑥耐庠趯嵲谡撟優(yōu)閮仍趯嵲谡?,從而使其實在論哲學帶有濃重的人本主義傾向。關鍵詞:科學實在論內在實在論帶人面的實在論美國當代著名科學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putna作為科學實在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本來是一個唯物主義的科學實在論者,然而由于受到自尼采以來興起的,人本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即非理性主義、多元主義
2、、相對主義、疑心主義和認識論的無政府主義的哲學思潮的影響,尤其是經(jīng)過80年代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劇烈爭論,使他開場逐漸對科學實在論立場產(chǎn)生疑心,并最終由強實在論轉變?yōu)槿鯇嵲谡?,由科學實在論向人本主義實在論讓步。?帶人面的實在論?一書就集中表達了他的這一根本立場的動遙那么,普特南又為什么僅僅表現(xiàn)為一種立場上的轉變,而不放棄實在論,卻堅持保衛(wèi)一種內在實在論,并進一步從人的立場給予闡釋呢?一、從科學實在論立場退卻眾所周知,塞拉斯作為美國科學實在論的創(chuàng)始人,因受其父r塞拉斯的物理實在論的薰陶,具有堅決的唯物主義立常正是這一根本立場對普特南的強烈影響,使他成為繼塞拉斯之后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科學實在論
3、者。概括普特南的哲學,主要在如下方面突出了“科學實在論的根本觀點和思想:在科學觀上,他認為成熟的科學理論近于真實,前后相繼的理論擁有共同的指稱,這證明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谶@種客觀實在性,他反對庫恩的范式信念、不可通約性和科學革命的理論;堅持認為科學知識通過逐漸累積的方式而增長是科學的根本特征。庫恩所反對的傳統(tǒng)累積觀的錯誤在于:原來用于識別一個實體或自然種類的那些屬性不必一定屬于該實體或種類;人們也許會在后來發(fā)現(xiàn)那些屬性并不是決定性的;也可能在其它的實體或自然種類中發(fā)現(xiàn)。因此,我們必須回絕認為最初給某一實體或自然種類所指定的屬性就構成了指稱它們的那些名詞的“意義。實際上,在科學開展的
4、不同時期的連續(xù)性中和不同的科學理論之間的可比擬性中,以及不同概念的變化中保持的某些共同的東西,不是傳統(tǒng)理論所主張的構成名詞或概念的不可改變的意義,而是固定的指稱。換句話說,盡管人們對于一個事物所說的話不同,但都是談的“一樣的事物。這是根據(jù)最初一次“命名的因果關系得到的邏輯保證。以后所談的有關屬性便都必然地歸屬于那個最初指稱者。另外,既然科學是逐漸累積而增長的,是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因此科學進步也是無可疑心的。新的科學理論總是比舊的科學理論能提供更正確的預言、更好的控制自然界的方法和更接近于科學真理。在本體論上,雖然他聲稱自己的實在論既不是唯物主義實在論,也不是形而上學實在論,而是趨同實在論,但是
5、他的唯物主義立場卻是顯而易見的。比方他說:“假如給出適當?shù)臈l件包括適當語言的其它方面,有電子流經(jīng)導線這個陳述可以和房間里有一把椅子的陳述,或我頭痛這個陳述同樣在客觀上是真的。在椅子或感覺存在的任何意義上,電子都存在著。1,第848頁即在他看來,任何一個科學術語都是有所指的,即便是“電子這樣的術語也如同“椅子一類的詞匯一樣具有客觀實在的指謂對象。在認識論上,普特南堅持“真理符合說;強調科學理論的任務就是表述外部世界;決定科學陳述的真假,既不是人們的主觀感覺,也不是人的內心構造或語言,而是外部事物。他說:“假如沒有一個描繪性術語有所指謂,那么在理論科學中,真理的概念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呢?也許所有的理論
6、句子都是假的;或者當謂詞無所指謂時,就代之以為指定真值所作出的某種約定。總之,對于包括理論術語的句子來說,真值概念會變得沒有什么意思。所以也就無所謂真理了。2,p.25為此,他認為只有堅持科學實在論的真理符合論才能把科學研究引上正確軌道。只是這種符合不是絕對的符合,而是存存一種趨同現(xiàn)象,即較新的理論總比擬舊的理論更逼進真理。但是,在長期的理論研究中,尤其是面對反實在論的劇烈挑戰(zhàn),使他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的科學實在論立場中存在許多疑點。一是“詞和特定客體之間、“表達與實在之間是否一致的問題。他認為自己過去把追求概念與實在之間的吻合與一致看作是實在論的目的,認為概念或符號表達式可以通過指謂世界中的事物和事
7、件而獲得意義,是將問題過分簡單化了。這種“一致性理論本質上是一種樸素的常識觀念,而“常識在這個世界中已經(jīng)沒有任何地位。二是假如人們僅僅從反對“證實原那么的角度來批判分析哲學,那只是簡單地把自己描繪成為一個實在論者。事實上,具有組織信息功能的大腦,所可以純熟操作和把握的只是對某物的“感覺、有關某物的“信息、“符號等等,而不是某物本身。換句話說,人的認識只能局限于感覺和影像方面,而與客觀性無關。這個長期存在的、而且從未被真正解決的主體和客體、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之間的矛盾性是動搖實在論的基矗三是當代的科學觀不在于研究所謂的“主客觀相符合的真理是什么,而在于真理的價值、真理的意義,如何產(chǎn)生真理,如何從事
8、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應用,即主要是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觀的問題,是生活、行為慣例和社會理論的問題;方法、理論和價值問題不解決,“真理問題就不可以解決。他說,他提出有關真理的合理性標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說明我們如何才可以認識到真理,以及如何才可以理解這個世界。這種反思的結果使他從早期的強實在論立場撤退,力圖以弱實在論的形式來擺脫科學實在論面臨的困境。其詳細做法是:1他以糾正實證主義的“證實原那么和證實方法為前提,從以客觀實在為根底的本體實在論轉向以感覺經(jīng)歷為根底的認識實在論。由于比早期更自覺地注重邏輯問題,更傾向于對真理概念進展邏輯考慮,故他從注重本體論上的“一致性立場轉變到認識論上的“邏輯性立場上來對
9、待和分析真理。在轉變后的普特南看來,真理主要是語言、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問題;一切概念和符號只有在使用中才有意義,不管它們是個人心理的還是公眾性的,“它們本身假如不被使用就不是概念。符號本身并不內在地指稱什么。3,p18只有在人們進展認識活動時,才可以將它們同特定的對象相對應。在這里,普特南實際上繼承了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的實用主義觀點,突出了“指稱問題上的語境的重要作用;暗示了符號和概念的意義都是社會地和歷史地被確定的,因此也都是變化的和相對的,確立了一種文化上和概念上的相對主義觀點。2他放棄了“真理符合說,提出了真理是理想化的,是邏輯地被證實了的可能性的思想。他說,真理是在理想化的證實意義上與證
10、實相一致的。它與靠現(xiàn)存證據(jù)的證實是對立的。這種理想化的證實和真理開展的可能性是多種多樣的。那種機械的和僵化的真或假的“二價原那么只能是對具有各種可能性的真理開展的約束和限制,因為真理在本質上不是直觀地、外在地可參照的,而是理性范圍內的、邏輯的、抽象的、內在的互相關系。真理不涉及。直接外在的經(jīng)歷證實。比方一位具有實在論思想的科學家,假如他擁有某種邏輯,他就會認為有某種行為在保護著真理。這樣,“假如他認為理論t1是真的,而且認為理論t2也是真的,那么從邏輯上,他就會認為t1和t2,即t1和t2的結合也是真的。4,p90為此,他非常欣賞康德的自在之物和不可知論的觀點,認為康德是最先提出內在真理觀的人
11、,認為“康德不僅放棄了我們的觀念和物自體之間的相似的概念,甚至還放棄了任何抽象同構的概念。這就意味著他的哲學中不存在真理符合理論。他說,從康德的著作中可以引出的唯一答案是:“一種知識,即一個真陳述,是這樣一個陳述,它可以在一和我們的本性實際上可能具有的充分的經(jīng)歷根底上被有理性的東西所承受。而在其它任何意義上,真理都無法為我們承受和理解,真理就是最完善的合適性。3,p64這也就是普特南的有關真理的“合理性的設想。3他認為真正具有邏輯性的真理概念是概率的或非決定論的實在論觀點,即非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的決定論觀點。傳統(tǒng)的所謂“與實在一致是一種非認識論關系。為此他說明:在經(jīng)典邏輯和決定論的本體論的意義上,
12、他不是一個實在論者。他說,傳統(tǒng)的兩分法將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完全割裂開來是太絕對了。判斷是不是事實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承受它是不是合理的。“事實陳述本身,以及我們據(jù)以決定什么是事實和什么不是事實的科學探究理論,都預設了價值。3,p128沒有價值,也就沒有事實和世界?!拔覀儽仨毦哂欣硇缘目沙惺苄詷藴?,才能有一個經(jīng)歷的世界,這些標準展示了我們理想思辨的理智概念的一局部。簡言之,我主張實在世界依賴于我們的價值,當然后者也依賴于前者。3,p134再一方面,他也反對在多種現(xiàn)象之后,總存在一個反映共同的和終極本質的單一的“實在的形而上學假定。他認為,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任何特定的意向性現(xiàn)象的一切情形共同具有的可以科
13、學地描繪的性質。因此,也不要企圖探察現(xiàn)象背后的實在和本質。但是,在量子力學所展示的非決定論的本體論的意義上,他仍然堅持自己是一個科學實在論者。4在堅持真理是一種極限,因此具有趨向性的根底上,他又進一步把真理看作是一種可能性、而非現(xiàn)實性,真理不是已經(jīng)到達,而只是趨向,而且可能有多種趨向。因此一個陳述被證實,只是說它有成為真理的可能性,不等于它就是真理。比方,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以及根據(jù)這一理論所作出的一些預言,雖然已經(jīng)屢次得到證實,但并不等于說它就是真理,因為“這里的困難是,起到真理作用的謂詞,即導致成功預測的謂詞并不具有真理的性質。4,p90再一方面,一個命題或句子的證實條件總是隨著人類的整個知
14、識體系的變化而變化;它不可能永遠被固定。我們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如今認為被已經(jīng)證實了的一些命題或理論是錯的,而且可以發(fā)現(xiàn)如今認為是正確的程序也是不正確的,而其它的程序那么更好。所以,當下被證實的命題或理論可能是假的,而導致我們相信這個命題或理論的檢驗也可能是非常不可靠的。既然真理只是一種可能性和理想化的證實,而非完全現(xiàn)實的證實,所以真理是多維的。這種多維性可以更好地反映世界復雜的內在構造。只堅持一種真理的觀點是狹隘的和站不住腳的。二、保衛(wèi)內在實在論面對反實在論的不斷沖擊,普特南并沒有完全退出實在論的陣地,相反在1990年出版的?擁有人面的實在論?一書中又公開提出“保衛(wèi)內在實在論的口號。那么終究何謂“內
15、在實在論呢?普特南解釋說,以前的“形而上學實在論主要有三種:其一主張世界是由總量恒定的非精神客體構成的,即樸素的唯物主義或客觀主義;其二主張只存在一種有關這個世界的實際情形的真實而完好的描繪,即經(jīng)歷主義或真理一元論;其三主張真理只涉及一致性,即觀念與實在之間的符合論或一致論。這三種觀點除了擁有一套華而不實的東西外,并沒有什么清楚明白的內容。分開一種哲學傳統(tǒng),所謂“客體、“總量恒定、“非精神的、“有關世界的唯一真實而完好的描繪都沒有確切的性質與含義。所以,按照內在實在論的觀點,這三種形而上學實在論,本質上都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內在地互相聯(lián)絡、互相依存的,并依賴于各種進一步的假設和概念,否那么必將
16、陷入自相矛盾。比方一個形而上學實在論者,假如他成認“存在一種構成世界的總量恒定的非精神物質,那么他就不能不承受真理符合論;假如他說,“存在一種構成世界的總量恒定的非精神物質,但這種物質只有在“內在真理的意義上,即在構成認識主體的一局部的意義上,才可以被當作真,這樣,也就等于否認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而內在實在論既不否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也不否認真理的絕對性。它認為“真理是一種性質,這一性質不同于論證、或現(xiàn)存證據(jù)的或然性;它不是僅僅取決于說話者的現(xiàn)存記憶和經(jīng)歷,而是我們不應該拋棄的對實在的一種洞察。5,p32那么在內在實在論看來,應該怎樣理解抽象層次上的詞和概念的指謂或理論描繪的世界圖象呢?普
17、特南說,一般科學上的術語、概念都有確定不移的指謂,從而顯示了它們的客觀實在性。比方最有爭議的“電子,反實在論者總是否認它的真實存在,然而科學家們卻堅信其存在已經(jīng)得到證明。否那么為什么我們會認為玻爾在1900年和1934年使用的同一個詞“電子是合理的,并認定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是描繪同一個對象?“雖然玻爾在1900年的主觀概率度規(guī)subjetiveprbabilityetri并不是他在1934年的主觀概率度規(guī):但這并不是說,在玻爾的慣用語匯中電子這個詞,或是任何其它的德語詞,是否改變了它的指謂referene。5,p33在這種情況下,假設為真的原理告訴我們,應當采納玻爾一貫指稱過的那個被稱之為
18、電子的東西。我們應該說,我們有了一個關于一樣實體的不同理論,而不應該說,有多少種理論就有多少種實體。所以不管是詞和概念,還是理論的辯護和解釋都存在客觀性。當然不能否認解釋具有主觀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指謂也是主觀的;不能說只存在“理性重建或“經(jīng)歷建構的事實,不存在有關科學和日常理論中說話者所指謂的客觀事實。恰好相反,“我們擁有一種獨立于一般程序和理論的指謂概念;我們一直是通過這種程序和理論認定處于不同地位,擁有不同信念背景的人們,其所作所為實際上涉及的是同一事物。5,p34以人類對植物的認識為例,毫無疑問我們都會認為200年前人類稱作“植物的東西,與今天人類叫做“植物的東西是一類或近似于我們今天
19、叫做“植物的東西。盡管我們不同意200年前人類對植物的本質特征持有的觀念,因為200年來人類語言中絕大多數(shù)的常用詞都或多或少地改變了它們的指謂含義,但是假如所有這些都被認為是主觀的,假如翻譯理論也是主觀的,那么我們就看不到任何有關指謂和真理的理論之間或語言之間的概念可以完全保存下來。但是假如認為所有的指謂都是客觀的,那么又怎么樣為客觀辯護?是否在大家都作了一致理解的情況下就是客觀的,在理解不一致的地方就是主觀的?假如是這樣,那么決定于人們確立的“多數(shù)一致的標準有多高,也取決于時間、地點和文化。比方在宗教領域,教皇的一貫正確性,早就被作為客觀證明了的東西。這樣一來,就必然使人想到這一點,“證實了
20、的東西不一定是指人們實際上說已得到證實的東西,而是人類中某種理想的有才能的成員所要說的東西得到辯護。5,p35這種為客觀性提出的論據(jù),實際上與街上那些把所有哲學當作主觀的東西的人們所提出的論據(jù)并無二致。因此,為客觀辯護的標準也不應是大家認為的“一致,客觀就是指指謂對象的實在性。不管是翻譯的概念、解釋的概念還是辯護的概念,只要擁有指謂對象就具有客觀性。所以,“我相信存在一種真理的概念,或說得普通一點,存在正確的概念。這種概念,我們經(jīng)常使用,而且完全不是形而上學實在論者用以描繪符合本體事實狀況的概念。5,p40比方從日常生活與理智理論的觀點上看,把點作為個體的理論和把點作為極限的理論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中
21、,兩者都是正確的。根據(jù)超距作用描繪物體間的互相作用的理論和根據(jù)場的概念描繪同樣情況的物理學理論,兩者也都可以是正確的。這也就是說,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包含著真理的認識;在準確的理性思維和理論中也包含著真理的認識;在科學的、數(shù)學化的認識形態(tài)中有真理,在非科學的、非數(shù)學化的認識中也有真理。對象是一個,而承當真理的知識形態(tài)和科學理論卻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普特南說,每一位哲學家都為自己構繪出一幅有關外部世界的哲學概念圖,這并不是件壞事。壞的是忘記它們是圖,并把它們看作就是“這個世界。與其他哲學家一樣,普特南也有一幅概念圖,在他的圖中,從理論的兩種不相容的本體論,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本體論都可以是正確的意
22、義上看,客體是與理論相依賴的。說這些本體論都是正確的,并不是說存在著與擁有廣延性的實體一樣的“在那里頭的場以及邏輯建構意義上的場;也不是說同時存在絕對時空點和僅僅作為界限的點。而是說各種表述和各種理論在一定場合下都同樣是適宜的。在實用主義的傳統(tǒng)中,它是說,各種手段在其為之設計的關系中,假如功能是一樣的話,那么它們在我們所能控制的各方面都是等效的。既然客體是與理論相依賴的,所謂真理是根據(jù)某一語言中各分項間以及固有的非理論化實體中各分項間的“對應聯(lián)絡而定義或解釋的思想就必須被放棄,而確立這樣一種觀念或認識論的圖景:“真理不過是觀念理性化的可承受性。那些被認定為“真的東西,在賦有“理性和可感覺性的生
23、物擁有的經(jīng)歷與智力的根底上,應被認為是有保證的。但是我們卻不能草擬一種有關“實在的保證理論即一種有關保證的“本質的理論,更不用說一種觀念化的保證理論了。在理論中,我們實際上也沒有建構起一種有關世界的獨一無二的理論,只是建構起各種不同的理論,而且不是所有的理論都是等效的。因為我們理論的多元論必然導致理論的多元論。所以在普特南的概念圖中,存在許多個世界,而不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作為描繪的對象當然有客觀性,但也有多面性和模糊性。不過模糊的謂項并沒有什么錯誤,錯誤的選項是在特定場合中太模糊,這常常是一些實在論者忽略或錯誤表述的另一個事實。三、人本主義傾向在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劇烈爭論中,普特南雖然沒
24、有完全拋棄實在論,并力圖保衛(wèi)它,但是在實在論的內涵方面,他已從早期的客觀實在的立場轉向客觀實在對人的依賴性立場,即從外在實在論轉向內在實在論;從科學知識的獨立性轉向對認識主體、認識工具的依存性;從科學理論的辯護和證明轉向科學理論的解釋;從真理的趨同性和符合論轉向真理的多元論和實用論;從欣賞唯物主義轉向欣賞唯心主義和操作主義;從注重本體論研究轉向到注重認識論和方法論研究,繼而又轉向到注重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理論的研究。而所有這一切,尤其是他的內在實在論立場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實在論日益帶有人本主義色彩。這種帶人性的實在論色彩可以從如下方面證明:首先在對待科學和世界的態(tài)度問題上,他對尼采所謂的“隨著科
25、學范圍的日益擴大,它所觸及的悖論的地方也就越多的觀點表示欣賞,并進一步考察:是否隨著科學知識范圍的不斷擴大,科學和這個世界本身也變得愈來愈自相矛盾。以只有少數(shù)人理解和熟悉的量子力學為例,一方面,它與經(jīng)典物理學相區(qū)別的獨特性就在于:有關這一理論的任何應用都需要沒有被包括在這一理論系統(tǒng)之內的“科學儀器或“觀察者的存在;另一方面,“原那么上又沒有關于整個宇宙的量子力學理論。許多量子力學的創(chuàng)始人都已經(jīng)注意到:在理論系統(tǒng)和觀察者的切面之間,用來測量和檢驗理論應用的儀器最終是靠在觀察者一邊的。以致玻爾在他的所謂“哥本哈根解釋中明確表示:“只有與特殊的實驗場景中的特殊的測量儀器相聯(lián)絡,該系統(tǒng)中的每一種性質才
26、被認為是有意義的和存在的。5,p4這也正是許多人認為量子力學與經(jīng)典物理學不可比擬的原因所在。然而要想利用測量儀器獲得滿意的描繪和結果,就必須利用同樣存在于經(jīng)典物理學中的語言和數(shù)學公式。這樣,在玻爾看來,量子力學又沒有簡單地使經(jīng)典物理學廢棄不用。從上述量子力學和經(jīng)典物理學的關系上看,這好象是足夠悖謬的,但是普特南卻證明:量子物理學對于經(jīng)典物理學的依賴性卻不是悖論。在他看來,所謂的量子力學理論只不過是“牛頓的想象力所要求的一局部。因為牛頓的物理學擁有一種特殊的感染力;它對幾個世紀以來的神學、哲學、心理學、乃至整個文化都產(chǎn)生了宏大的影響;它給予我們的是“上帝的視野,是上帝對整個宇宙的洞察。這個宇宙是
27、一架宏大的機器。假如你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就會認為我們自身就是這架宏大機器的一個分系統(tǒng)。假如你是一個二元論者,就會認為只有我們的身體才是這架機器的一局部。迄今以來,我們對于這架機器的測量、觀察和物理學上的描繪,只不過是整個事物內部的互相作用。這幅完美的宇宙圖的夢,即實際上包括描繪這個宇宙的理論家觀察者在內的宇宙圖的夢,既是物理學的夢,也是形而上學的夢,甚至象笛卡爾這樣的二元論者也夢想構繪一幅完美的宇宙圖。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夢想繪制一幅宇宙圖的人都感覺到需要一門額外的根底科學,即一門與描繪“靈魂、思維或智力的心理學有關的根底科學,以實現(xiàn)自己的美夢。自十七世紀以來,整個西方文化一直在做著這種美夢,而
28、且但凡借助一種真正的科學理論,利用實驗或數(shù)學方法從事過這種工作的人都一定感覺到這是一場夢。但是,玻爾的哥本哈根解釋卻恰恰放棄了這種夢想。象康德一樣,玻爾感覺到這個世界“本身是超越描繪它的人類思維的才能的。即便是一個“經(jīng)歷的世界,即我們的經(jīng)歷的世界也不能只憑借一幅圖就實現(xiàn)其完好的描繪,而常常需要的是不同類型圖的互補。在一些實驗場合中必須繪制一幅波動圖,在另一些實驗場合中又必須繪制一幅粒子圖。要放棄只利用一種描繪來說明所有場合的觀念;要確立物理學概念與實驗場合互相依存的思想;要認識到在觀察者與觀察對象,即整個宇宙系統(tǒng)之間存在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這是量子力學的核心,是與經(jīng)典物理學不同的本質所在。但是
29、,卻不能由此說量子力學與經(jīng)典物理學是完全對立的。只能說量子力學在本質上涵蓋了經(jīng)典物理學的應用。比方馮諾依曼vnneuann的經(jīng)典著作就向我們說明了如何利用純粹的量子力學術語來分析測量的案例。所以,量子力學與經(jīng)典物理學之間具有一種依存關系和包含關系,并不互相矛盾。只是經(jīng)典物理學認為它所描繪的世界是唯一真實的世界,而量子力學那么認為人類只能描繪包含自身在內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因實驗場合的變化而變化,人類理智無才能認識一個“自在的世界。這是不是說,普特南已經(jīng)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不可知論者和康德意義上的形而上學實在論者?關于形而上學,普特南說,“作為人類生活中的一種事實,在一種意義上,哲學的任務是克制形
30、而上學;而在另一種意義上,它的任務又是持續(xù)形而上學的討論。每一個哲學家都會一面在叫喊,“這項事業(yè)是徒勞的、輕薄的、瘋狂的我們必須說:停頓,而另一面又叫喚,“這項事業(yè)完全是最一般、最抽象層次上的反映,停頓它將是對理性的一種犯罪。當然,哲學問題是不可解決的,但是正如s.卡威爾stanleyavell曾經(jīng)闡述的,“存在有關它們的或是更好或是更壞的考慮方式。不管有多少人認為哲學作為一種認識論和方法論是如何的無益和帶來了怎樣災難性的失敗,但“我還是想展示一些原理,這些原理在我們面對一些叫做形而上學的事情以及一些叫做認識論的事情遭受失敗而感到絕望的時候不應當拋棄。5,p19哲學雖然不能構成存在、知識和文化
31、得以確立的基座,但是作為一種講話和思維的方式對于人類的理論和精神無疑有著重要價值。當然哲學的重要性不在于說“我回絕實在論者與反實在論者的爭論,但是它卻可以說明實在論者和反實在論者都歪曲了我們借助概念而生活的生命。一場爭論是無益的,并不意味著互相競爭的圖象是不重要的。因為哲學所編造的幻覺屬于人類生活自身的本性,而且需要進一步說明。那么普特南終究展示了哪些不應當拋棄的哲學原理呢?1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所作的陳述不管是否有根據(jù),都是事實,但是其中多數(shù)事實都是“價值事實。2一個陳述的意義不管是否有根據(jù)都不取決于處于一種文化中的多數(shù)公民的口頭評判,而是取決于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實際功用。3有根據(jù)的斷言的
32、標準和標準是社會歷史的產(chǎn)物;它們是隨時間而演變著的。4這些標準和標準總是反映我們的興趣和價值,而我們的理智興趣圖通常只是人類興趣圖的一局部。5一切事物包括有根據(jù)的斷言的標準和標準都可以改變。存在著更好或更壞的標準和標準。這五條原理概括到一點:評判一切陳述和命題都取決于人們的興趣和價值;人們的興趣和價值觀念變了,一個陳述或命題是否有根據(jù)和理由也就變了。這既是一種實用主義的哲學觀點,也是一種人本主義的哲學觀點。一切有無、真?zhèn)巍⒑脡亩家匀硕?。既然如此,普特南雖然一再強調要保護內在實在論,然而他的“實在論已經(jīng)完全人本主義化了。這正象他自己所陳述的,“假如說我們所說的和我們所做的就是一個實在論者,那么我們最好都是實在論者用小r代表這類實在論者。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b卷
- 2025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全面
- 2024年汽車維修工考試科目詳解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入職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完整
- 2024-2025廠級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下載
- 25年公司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
- 六年級語文能力提升項目試題及答案
- 食品質量檢驗員知識與能力提升試題
- 寵物喂養(yǎng)與營養(yǎng)知識的傳播研究試題及答案
- 寵物飲食習慣與營養(yǎng)需求研究試題及答案
- 《醉花陰李清照》課件
- 臨床急救技術
- 2025年浙江杭州市屬事業(yè)單位統(tǒng)一招聘工作人員371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酒店住宿租賃合同模板
- 2024年官方獸醫(yī)牧運通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六西格瑪綠帶認證考試練習題庫(含答案)
- 2024浙江寧波科學探索中心管理限公司招聘14人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四大名著文學常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高血壓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課件
- 腎內科血透室品管圈
- 小學勞動教育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3課《削果皮》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