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九章 消化系統(tǒng)Digestive System 機體進行生命活動不僅需要O2,還需要營養(yǎng)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蛋白質,糖,脂肪)其中,水,無機鹽,維生素可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脂肪,糖需要在消化管內進行分解,使從大分子轉變?yōu)樾》肿?。消化digestion:食物通過消化管的運動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為可吸收成分的過程吸收absorption:食物可吸收成分透過消化管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第一節(jié)消化系統(tǒng)的構成消化系統(tǒng):消化管digestive canal :肌性管道 口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digestive gland:唾液腺,胃腺,腸腺,肝,胰等此外:從胃大腸黏膜層內,分布多
2、種內分泌細胞,合成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叫胃腸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FigureMajor organs of the digestive tract.一 消化管的一般結構1 消化管的組成(1)口腔oral cavity:吸吮,咀嚼,吞咽,辨味,初步消化食物,輔助發(fā)音。前:唇lip后:咽峽isthmus of fauses兩側:頰cheek底:口底黏膜頂:硬腭hard palate,軟腭soft palate(正中懸雍垂uvula,其2側凹陷,腭扁桃體palatine tonsil,淋巴組織,易發(fā)炎,機體防御保衛(wèi)功能)當中:舌tongue,攪爛食物,吞咽,輔助
3、發(fā)音,味覺感受器(2)牙teeth:人體最堅硬組織,上下頜骨牙槽骨內表面牙釉質enamel,牙根表面有骨質cement,牙內有髓腔,神經支配(3)咽和食管:咽pharynx:呼吸,消化交叉食管esophagus:肌性,25300厘米,下穿膈肌,接胃賁門。(4)胃stomach:袋狀膨大,胃容積:新生兒:7ml;1歲:300ml;3歲:600ml;成人:數升分部:胃小彎lesser curvature of stomach:前后壁相連的上緣,下凹胃大彎greater curvature of the stomach:前后壁相連的下緣,上凸賁門cardiac part:胃入口,接食管,無括約?。ㄓ?/p>
4、胃食管結合處肌肉代替)幽門pylorus:胃出口,接12指腸,環(huán)行肌發(fā)達(幽門括約?。┌察o時,胃食管結合處壓力出口,防胃內容物逆流,吞咽時,此處壓力下降。胃分四部:賁門部、胃底fundus of stomach(自賁門向左上方突起);胃體body of stomach(胃中部);幽門部(5)小腸small intestine:56米,最長一段消化管,上幽門,下盲腸12指腸duodenum:上腹部,緊貼腹后壁,12手指橫徑長 “C”字彎曲,包繞腸胰頭。空腸jejunum:占小腸上2/5回腸ileum:占小腸下3/5,開于盲腸, 結腸辦ileocecal valve,防盲腸內容物反流回腸(6)大腸
5、large intestine:上接回腸,下接肛門,1.5米分為:盲腸cecum,升ascending colon,橫transverse colon,降desending colon,乙狀結腸sigmoid colon,直腸rectum內有粘液(腸腺杯狀細胞分泌)大,小腸區(qū)分標志:3縱行結腸帶(均集中于闌尾根部,找闌尾標志)各帶間橫溝形成,囊裝結腸袋腸脂垂闌尾vermiform appendix,連于盲腸,220厘米,管腔狹小,排空欠佳,易患炎癥。腹腔中下部,借腸系膜固定腹后壁 Sagittal section, showing the nasal cavity, mouth, pharyn
6、x, esophagus, and trachea.Stomach anatomy. a. The stomach has a thick wall with deep folds (rugae) that can expand to allow more food to be stored. Stomach anatomy. b. The mucosa of the stomach has gastric pits. The pits are openings for the gastric glands, which secrete mucus, hydrochloric acid (HC
7、I), and the digestive enzyme pepsin.FigureStomach anatomy. c. View of a bleeding ulcer by using an endoscope (a tubular instrument bearing a tiny lens and a light source) that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abdominal cavity.Regions of the small intestineThe large intestine2 消化管的結構特點(1)黏膜層mucous membrane 最
8、內層(腔面) 上皮epidermis:食管,肛門為復層鱗狀上皮,余均為單層柱狀上皮固有層lamina propria:結締組織,含神經,血管,淋巴組織,腺體。黏膜肌層:一薄層平滑?。?)黏膜下層:疏松結締組織,含大血管,淋巴管,黏膜下神經從(3)肌層:咽,食管上段,肛門部:為橫紋肌余為平滑肌:內環(huán)外縱,胃部:內斜中環(huán)外縱肌間神經從支配平滑肌(4)外膜:薄層結締組織,外有槳膜,利用活動3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自動節(jié)律性收縮:離體平滑肌放于適宜環(huán)境中,仍呈現節(jié)律性收縮,不如心肌規(guī)則且收縮緩慢。(2)伸展性:很大的伸展性,可比原來長23倍,胃尤顯著(3)緊張性:經常保持一種微弱的持續(xù)收縮狀態(tài)
9、,使消化管內維持一定壓力,使胃腸保持一定形態(tài)和位置(4)興奮性較低 收縮緩慢(5)對理化刺激的敏感性:對化學,機械,溫度刺激很敏感,對電刺激不敏感。 4.電生理特性(1)Rp=-50-60mv 外正內負 主要K+外流和生電性鈉泵活動 牽張、迷走N(+)、ACh及某些胃腸 激素使Rp水平上移;交感N(+)、E、 NE使Rp水平下移(甚至超級化)(2)基本電節(jié)律,又稱慢波(slow wave) 胃腸平滑肌細胞Rp不穩(wěn)定,表現為 自發(fā)的周期性地節(jié)律性去極化和復 極化,這種緩慢的電位波動,稱。 當去極化波達到閾電位時爆發(fā)AP。 (3)Ap:發(fā)生在基本電節(jié)律的去極化波基礎上,約110次/S,又稱快波。
10、Ap之后產生平滑肌收縮。 機制:去極化:Ca2+(及少量Na+)內流, 復極化:K+外流; 基本電節(jié)律控制收縮節(jié)律及收縮波傳播方向,Ap的數目決定肌肉收縮幅度。慢波由縱行肌和環(huán)行肌之間的Cajal間質細胞產生,可能與Na+-K+泵周期性活動有關收縮曲線細胞內電位二 消化腺1唾液腺salivary gland 腮腺parotid:耳前下方,導管開口于正對上頜第二磨牙的頰黏膜上下頜腺mandible gland:下頜角前下方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舌下2 胃腺gastric glands :胃黏膜上皮凹陷而成賁門部胃腺幽門部胃腺胃底腺fundic glands :分布于胃底,胃體,
11、為分支管腺,開口于胃小凹,主要有三種細胞開口于舌系帶旁由粘液細胞組成,分泌粘液,不含消化酶主細胞chief cells (胃腺細胞):柱狀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細胞acid cell (鹽酸細胞):細胞較大,卵圓形,分泌鹽酸,內因子intrinsic factor (與維生素B12吸收有關)頸粘液細胞mucilage cell :分泌粘液胃液為以上成分混合物此外,胃內含多種內分泌細胞: G細胞分泌促胃液素gastrin , 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somatotropin release in hibiting factor 3 胰腺pancreas:胃后方,橫于胃后壁,一袋狀腺體,頭,體,尾,頭在
12、12指腸“C”內。 分泌胰液的腺泡匯成一條貫穿胰臟的導管叫胰管pancreatic duct,與膽總管共同開口于12指腸乳頭開口 胰泡間有分泌激素的內分泌組織胰島islet 所以,胰腺既是內分泌腺endocrine gland,又是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4 肝 liver:右季肋部,小部分在上腹部和左季肋部,膈肌下面,被覆被膜,被膜伸入肝實質,形成肝小葉(50萬100萬),結構,功能單位。支配肝的血管:門靜脈:收集來自消化管的靜脈血,內含 豐富營養(yǎng)物質,去肝內加工處理肝動脈:富含氧氣,營養(yǎng)肝本身。進入肝臟 肝內分支,共同形成血竇(此處是肝細胞與血液物質,氣體交換之處) 匯集成肝
13、靜脈 出肝后匯入下腔靜脈膽汁bile:由肝細胞分泌 排入膽小管 小葉間膽管 左,右肝管 肝總管 總膽管 12指腸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anatomy of the liver. a. The liver has two lobes viewed anteriorly (left) and inferiorly (right).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anatomy of the liver. b. Cross section of a hepatic lobule, illustrating microscopic struc
14、ture.5 小腸small intestine12指腸腺(勃氏腺):分布于12指腸黏膜下層,分泌堿性液體,內含粘蛋白,保護腸上皮不受胃酸腐蝕。腸腺(李氏腺)glandulae intestinales :分布于小腸粘膜層,構成小腸液。此外,小腸液中還含有:能激活胰蛋白酶原的腸激活酶enterokinase,能分解淀粉或脂肪的淀粉酶amylas和脂肪酶lipase。6 大腸large intestine:杯狀細胞和腸腺可分泌粘液,潤滑腸腔,保護粘膜。 Wall of the small intestine. a. The intestinal wall has folds that (b) b
15、ear fingerlike projections called villi. c. The products of digestion are absorbed by villi, which contain blood vessels and a lacteal. d. Each villus has many microscopic extensions called microvilli.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液功能分泌過程:主動過程。當N遞質、激素與腺細胞膜受體結合cAMP和Ca2+影響分泌活動消化液量 68L/日1.分解營養(yǎng)物質,利于吸收2.為酶提供適宜PH環(huán)境3.稀釋食物,使內
16、容物與血 漿等滲4.保護消化道粘膜 三、胃腸道的神經支配胃腸道N 外來神經內在神經 (一)外來神經:1.交感神經遞質NE抑制胃腸運動和腺體分泌2.副交感神經(F) 1)分泌ACh促胃腸運動和腺體分泌 2)分布:橫結腸以上是稱迷走N, 以下稱盆N 3)極少數為非膽堿非腎上腺素能神經,釋放肽類物質(二)內在神經系統(tǒng)(腸神經系統(tǒng)) 分布:從食管中段到肛門的管壁內。 又稱腸神經系統(tǒng)。 內在N系統(tǒng)組成: 肌間N叢(歐氏N叢) 粘膜下N叢(麥氏N叢)形成局部N反應系統(tǒng) 肌間神經叢粘膜下神經叢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中樞神經系統(tǒng)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肌間神經叢粘膜下神經叢平滑肌細胞外分泌細胞內分泌細胞血管消化道壁的化學
17、感受器機械感受器 四、消化道的內分泌功能 胃腸激素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定義: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分泌的循環(huán) 激素(為肽類激素),與神經系 統(tǒng)共同調節(jié)消化器官的活動, 作用廣泛。 胃腸激素 細胞名稱 分布部位胰高血糖素 A細胞 胰島胰島素 B細胞 胰島生長抑素 D細胞 胰島,胃,小腸,結腸促胃液素 G細胞 胃竇,十二指腸縮膽囊素 I細胞 小腸上部抑胃肽 K細胞 小腸上部促胃動素 Mo細胞 小腸神經降壓素 N細胞 回腸胰多肽 PP細胞 胰島,胰腺外分泌部分, 胃,小腸,大腸促胰液素 S細胞 小腸上部 腦腸肽: brain-gut peptides 在腦和胃腸道雙重分布的
18、肽類物質: 促胃液素、縮膽囊素、P物質、生長抑 素、神經降壓素等二十余種物質。 同一肽類既有內分泌激素的作用,又 有神經遞質的作用。 (一)胃腸內分泌細胞的特點 散在胃腸粘膜內,有40余種, 面積大,數量多,胃腸道是體內最 大、最復雜的內分泌器官。 內分泌細胞形態(tài)特點: 1.開放型(多):感受胃腸腔內食物成分pH的變化,引起分泌活動 2.閉合型(少):分泌與受神經興奮或周圍內環(huán)境變化調節(jié),而食物成分無關 胃竇部粘膜G細胞 (二)胃腸激素的生理作用 1.調節(jié)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運動 2.調節(jié)其他激素的釋放: 食物(GS)刺激消化道引起抑胃肽分 泌使GS被吸收后促進胰島素分泌 防止血糖過高從尿中
19、丟失; 口服葡萄糖,比ivGS分泌的胰島素多 3.促進消化道組織的代謝和生長 如:促胃液素胃的泌酸區(qū)粘膜和十二 指腸粘膜的DNA 、 RNA和蛋白質 的合成,促進粘膜生長。三種胃腸激素對消化腺分泌 和消化管運動的作用第二節(jié) 口腔和胃內的消化一 口腔內消化1 唾液及其作用唾液為無色,無味,近于中性的液體,每日分泌1.0-1.5升成分:水(99)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蛋白,溶菌酶,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碳酸氫根離子作用潤濕溶解食物,刺激味蕾引起味覺清潔,保護口腔殺菌(溶菌酶,免疫球蛋白)重金屬(鉛汞)/氰化物/狂犬病毒通過唾液分泌而排泄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麥芽糖,可對食物化學性消化(但因在口
20、腔內停留時間短,唾液淀粉酶隨食物入胃,對淀粉的消化過程主要在胃內)調節(jié):完全是神經反射性-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2咀嚼m(xù)astication 食物在口腔內以機械性消化為主,將食物磨碎,是隨意運動,可:切碎生物食物唾液形成食團便于吞咽與淀粉酶作用產生化學性消化作用食物在口腔中的刺激能引起胃,胰,肝等消化腺的分泌活動和胃腸道運動。3 吞咽deglutition 口內食物,通過咽部和食管進入胃內的運動。根據食團所經解剖部位,吞咽分為如下連續(xù)階段第一期(口腔階段):大腦皮層控制下的隨意運動,靠舌的翻卷動作,把食團由舌背推至咽部第二期(咽部階段):食物刺激咽部感受器引起咽部肌群反射性收縮 軟腭,懸雍垂
21、上舉,隔絕鼻咽通路 聲帶內收關閉聲門,喉頭上移緊貼會厭,隔絕咽氣管通路 咽肌收縮,食管上端舒張,食團擠進食管上端,呼吸暫停。第三期(食管階段):食團入食管后,引起食管產生一種向下推進的波浪形運動蠕動。表現為前面收縮,后面舒張的波形運動。食團上部平滑肌收縮,下部舒張,變被擠入食管舒張部分。蠕動波不斷下移,食團被逐漸推向下部。 下食管括約肌:食管和胃之間區(qū)域,壓力比胃內高,可防反流??傊和萄蕿橐贿B串反射動作之和,叫吞咽反射。傳入神經:第5.9(軟腭,咽后壁),第10對(咽,食管)腦神經的傳入纖維。反射基本中樞:延髓傳出神經:第5,9,12對腦神經(支配舌,喉,咽部肌肉)迷走神經(支配食管)。 F
22、igurePeristalsis in the digestive tract.二 胃內消化 胃為中空囊狀器官,主要功能為暫時儲存食物,對蛋白質初步消化食物入胃后受到胃壁肌肉機械作用和胃液消化。1 胃的分泌(1)胃液gastric juice的性質、成分、作用胃液的分泌 外分泌細胞:它們組成消化腺包括賁門腺,幽門腺,泌酸腺 內分泌細胞:散在于胃粘膜中純凈胃液:PH,0.9-1.5酸性無色透明液體,主要含無機物(鹽酸,鈉鉀氯化物) 有機物(粘蛋白,消化酶)泌酸腺幽門腺賁門腺外分泌腺內分泌腺: G細胞 促胃液素粘液細胞:粘液壁細胞:HCl、內因子主細胞:胃蛋白酶原 胃液:無色、無味、酸性(pH 0
23、.9-1.5)胃酸(HCl)鹽酸排出量(mmol/L/H)基礎排酸量:空腹時(0-5)最大排酸量:進食或有藥物刺激(20-25)1)胃酸的排出量HCL:胃酸,壁細胞分泌,過多潰瘍,過少,腹脹,腹瀉。作用:激活無活性胃蛋白酶原,變成胃蛋白酶,并提供胃蛋白酶適宜的酸性環(huán)境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使蛋白質變性易于消化鹽酸入小腸后可引起胰液,膽汁和小腸的分泌,為小腸內消化創(chuàng)造條件。鹽酸入小腸后,促進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胃腔中H+150170mmol/L血漿300400倍。所以,鹽酸分泌為逆濃度差的主動轉運,耗能。鹽酸的分泌過程HCL中H :來源于壁細胞內物質氧化過程中產生的水,通過小管膜上氫泵主動轉運至
24、小管內HCL中cl-:來源于血,靠載體運輸順濃度轉運入細胞,再通過小管膜上氫泵主動轉運入小管內。H+和cl-在小管內合成HCL,需要時分泌入胃腔。餐后堿潮:由于血液中碳酸氫鈉增多,增加血液和尿PH值。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由泌酸腺的主細胞分泌, 另外:泌酸腺的粘液頸細胞 賁門腺幽門腺的粘液細胞 12指腸近端的腺體 在胃酸或已被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胃蛋白酶原轉化為胃蛋白酶pepsin??蓪⒌鞍踪|水解為胨及少量多肽和氨基酸。內因子intrinsic factor:壁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分子量6000與維生素B12結合: 使維生素B12免遭蛋白質水解酶破壞。 幫助維生素B12在回腸吸
25、收。也分泌粘液和碳酸氫鹽:粘液:由胃黏膜的表面上皮細胞,泌酸腺的粘液細胞和賁門腺、幽門腺的粘液細胞共同分泌。 主要成分:糖蛋白、覆蓋于胃黏膜表面性質粘滯潤滑,對食物起潤滑作用,保護胃黏膜碳酸氫鹽:由胃黏膜非泌酸細胞分泌,少量從組織間隙滲入,分泌量為鹽酸的5,與H+分泌平衡粘液碳酸氫鹽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2者聯合作用形成的屏障,可有效保護胃黏膜pH2pH7HCO-3H+粘液保護胃粘膜免受鹽酸和胃蛋白酶的損傷HCl胃蛋白酶(2)胃液分泌的調節(jié)進食可刺激神經,體液,促胃液分泌影響胃酸分泌的內源性物質:A 乙酰膽堿與壁細胞 上膽堿能受體結合,增加分泌,可被受體阻斷劑
26、(阿托品)阻斷。B 促胃液素 由G細胞分泌,迷走神經興奮和蛋白質消化產物(氨基酸等)可促進釋放此激素C 組胺和壁細胞上組胺受體(11型受體即H2受體)結合,促進胃液釋放,甲氰咪呱可阻斷組胺和壁細胞的結合。迷走神經副交感節(jié)后N纖維直接刺激胃液分泌間接刺激G細胞分泌胃泌素大量胃液分泌ACh: 刺激胃酸分泌,可被阿托品阻斷。 促胃液素(Gastrin)分泌部位:胃、小腸粘膜的G細胞成 分:多肽途 徑:血液循環(huán) 壁細胞 拮抗劑:丙谷胺促胃液素主要分子形式 大促胃液素(G34) : 34個氨基酸殘基,血漿中濃度高 強度約為G17的1/6小促胃液素(G17) : 17個氨基酸殘基,泌酸作用強。 臨床應用:
27、 五肽促胃液素C端4個AA(色甲硫門冬 苯丙NH2)是胃泌素的最小活性片段。 與天然促胃液素生理活性相同。生理作用: 泌酸作用 泌酸腺粘膜、小腸粘膜、結腸粘膜組織生長。組胺(Histamine):來源: 胃泌酸腺中腸嗜鉻樣 (enterochromaffin-like cell, ECL) 作 用:很強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部位:壁細胞上H2 受體阻 斷 劑:甲氫咪呱(cimetidine) 胃液分泌的抑制性物質:A 鹽酸 胃內PH為1.2-1.5,12指腸內PH稠的固體的食物等滲食物排空非等滲顆粒小的食物顆粒大糖蛋白質脂肪影響因素:胃內因素:胃內容物對胃機械擴張 壁內神經反射或迷走迷走反射 胃
28、運動加強食物的擴張刺激和化學成分 促胃液素分泌 胃排空12指腸因素:胃腸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脂肪,酸,食靡刺激12指腸上感受器反射性抑制胃運動,使排空減少食靡中的酸和脂肪入12指腸后 小腸黏膜釋放腸抑胃素 抑制排空(促胰液素,抑胃肽)由此可知:胃排空是逐次間斷的受:胃內因素促進排空 12指腸內因素抑制排空 其中,12指腸內抑制因素為主要,具有主動控制胃排空的作用,使胃排空速度與小腸內食物消化、吸收速度相適應。第三節(jié) 小腸和大腸內的消化 小腸為消化吸收最重要部位,食物在小腸內受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消化和小腸運動的機械消化,最終變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營養(yǎng)物質,通過小腸粘膜
29、吸收入血,未被消化的食物殘渣入大腸。一胰液pancreatic juice的分泌:胰液為胰腺的外分泌液胰腺的腺泡細胞分泌,主要為酶和蛋白質。小導管的管壁細胞分泌,主要為碳酸氫鹽和水無色無嗅PH7.8-8.4 滲透壓血漿胰液的成分:無機物: N a+,K+濃度恒定血漿中Na+,K+濃度 HCO3-,Cl- ,HCO3-可中和胃酸,保護腸粘膜防強酸腐蝕,提供酶PH環(huán)境。有機物: 胰淀粉酶pancreatic amylase:水解淀粉(生熟均可),效率高,速度快,PH6.7-7.0最適。 胰脂肪酶lipase:消化脂肪的主要酶,需和胰液中的輔脂酶共同作用才能將甘油三酯 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還有
30、膽固醇酯酶:水解膽固醇 磷酯酶A2:水解卵磷脂 如缺乏,脂肪消化不良,脂肪瀉。 胰蛋白酶trypsin,糜蛋白酶chymotrypsin:消化蛋白質主力,以無活性酶原形式存在胰液中。 腸液中腸激酶,Hcl,組織液,胰蛋白酶本身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 糜蛋白酶原 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腸激酶缺乏,可嚴重腹瀉。 可見胰液中含三種營養(yǎng)物質的水解酶激活激活如胰液分泌障礙,其他消化液正常影響蛋白質,脂肪消化吸收,胰性腹瀉,脂肪吸收障礙 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障礙 維生素缺乏癥糖吸收一般不受影響。正常情況下,胰腺本身不會自身消化以酶原形式存在,無活性胰腺泡細胞分泌少量胰蛋白酶抑制劑,防治少量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內活化
31、而發(fā)生自身消化。但病理,胰液分泌增加 胰管內壓增高 胰小管,胰腺腺泡破裂 胰蛋白酶原逸入胰腺間質,被組織激活,大大大于胰蛋白抑制因子的作用能力 胰腺自身消化 急性胰腺炎。二 膽汁bile的分泌與排出膽汁bile,肝細胞分泌,消化期,入12指腸,非消化期,入膽囊,儲存。1 膽汁的性質,成分性質:8001000ml/d PH7.4,膽囊儲存后呈弱酸性(因為其中碳酸氫鹽被膽囊吸收)成分:無機物:H2O,Na,K,Ca,HCO3鹽有機物: 膽汁酸:與甘氨酸或?;撬峤Y合成鈉鹽或鉀鹽,叫膽鹽,消化吸收主力。 膽色素:為H b分解產物,膽紅素和膽綠素,膽綠素為膽紅素氧化產物。 脂肪酸 膽固醇:一半可變?yōu)槟懼?/p>
32、酸 卵磷脂 粘蛋白 膽固醇分泌過多,或膽鹽,卵磷脂合成減少,膽固醇易沉積為結石。2 膽汁的作用 主要對脂肪膽鹽卵磷脂可作為乳化劑,降低脂肪表面張力 脂肪乳化為小微滴 促進脂肪酶對其作用機會。膽鹽達到24mmol/L時,可與脂肪酸,甘油一酯,膽固醇聚合為水溶性復合物 促進脂肪分解產物吸收通過對脂肪分解產物吸收,也增加對脂溶性維生素(A,D,E,K)吸收。 此外,膽汁還可中和胃酸,促進膽汁自身分泌。膽鹽肝腸循環(huán):膽汁12指腸大部分膽鹽由腸粘膜回收入血 門靜脈肝膽汁膽鹽的利膽作用:膽鹽可直接刺激肝分泌肝膽汁。三 小腸液small intestinal juice的分泌12指腸腺(勃氏腺):分泌堿性液
33、體,內含粘蛋白,粘稠度高,保護12指腸腸腺(李氏腺):分泌小腸液,稀釋腸腔內容物,使?jié)B透壓下降。作用:小腸液可稀釋腸內容,降低滲透壓,促進水及溶于小腸液中營養(yǎng)物質吸收。腸激活酶可使胰蛋白酶原轉變?yōu)橐鹊鞍酌改c上皮細胞合成多種酶,可對一些進入上皮細胞的營養(yǎng)物質繼續(xù)消化。綜上:人體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5種:唾液,胃液,小腸液,胰液,膽汁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胃蛋白酶胰液中含脂肪酶,消化力最全,最強所以,淀粉水解從口腔開始蛋白質水解從胃開始脂肪水解從小腸開始膽汁對脂肪消化有作用,食物消化到小腸基本完成。四 小腸的運動 小腸的運動功能是繼續(xù)研磨食物,并使食糜與小腸液充分混合,與腸粘膜廣泛接觸,以
34、利營養(yǎng)物質吸收,并推進食糜從小腸上段向下段移動,運動有三種形式。1 緊張性收縮:小腸平滑肌維持了一定的緊張性,緊張性增加時,食物在小腸內的混合與運動 增加,相反亦然。2分節(jié)運動segmentation contraction: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以環(huán)行肌節(jié)律性收縮,舒張交替進行的運動。有食糜的腸管,環(huán)行肌在許多點上同時收縮或舒張,把食糜分成許多段,隨后,原收縮處舒張,原舒張?zhí)幨湛s,使食糜組成新的節(jié)段,反反復復攪拌。 作用: 促進食糜,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促進食糜與腸緊密接觸,并擠壓腸壁促進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有利于吸收。3 蠕動:小腸任何部位均可蠕動,近端速度大于遠端,將食糜向前推到下一
35、個腸斷。小腸蠕動較弱,但在吞咽動作或食糜入12指腸后或瀉藥后可產生。速度快,傳播遠的蠕動沖可一次將食物從始段推向末端,甚至到大腸。腸鳴音:腸腔內容物被推動產生的聲音,腸蠕動亢進,腸鳴音增強。腸麻痹,腸鳴音降低或消失。蠕動、蠕動沖蠕動:0.5-2.0cm/s 近端蠕動速度遠端 通常進行幾厘米后消失 將食糜向消化道下端推送五 大腸內消化大腸功能對水,電介質吸收吸收結腸內微生物產生的維生素K,B。對食物殘渣加工,形成糞便儲存1 大腸液分泌 大腸粘膜柱狀上皮細胞和杯狀細胞分泌成分:粘液和碳酸氫鹽作用:保護腸粘膜,潤滑大便2大腸的運動large intestinal motility分節(jié)運動:頻率慢,2
36、3次/分鐘蠕動: 與小腸相似袋狀往返運動:空腹多見,環(huán)行肌無規(guī)律收縮引起 在結腸袋內作短距離運動,不向前推進,有利于水,電介質吸收集團蠕動mass peristalsis:速度快,傳播遠,早晨或進餐后發(fā)生,每日34次。可將一部分腸內容物迅速推至降結腸或乙狀結腸,產生便意。3 排便反射reflex of defecation食物在大腸內停留10小時以上,充分包括食物殘渣,腸上皮細胞,細菌,代謝產物和膽色素等,以及砷,鈣,鉛,汞等重金屬。糞便入直腸刺激直腸壁內感受器盆神經腹下神經脊髓,腰骶段初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大腦皮層 產生便感條件許可盆神經乙狀結腸,直腸,降結腸收縮,肛門內括約肌舒張肛門外括約肌
37、舒張支配腹肌,膈肌神經興奮,使腹肌,膈肌收縮。陰部神經沖動排便第四節(jié) 吸收 吸收:消化管內的物質,包括水,鹽類,以及食物的消化產物透過粘膜上皮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一 吸收部位消化管不同部位吸收能力,吸收速度不同口腔,食管:不吸收胃:吸收酒精及少量水分12指腸、空腸:蛋白質、脂肪、糖在此吸收回腸:膽鹽、維生素B12小腸適于吸收的特點:1長度長56米,停留時間長,充分吸收2 面積大:環(huán)狀皺褶上有許多絨毛,絨毛上還有許多微絨毛,這些結構可使吸收面積增大600倍,約200m2左右3 絨毛內有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和平滑肌纖維,有利吸收二小腸內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吸收為復雜生理過程營養(yǎng)物質,水可有2條途
38、徑跨細胞途徑:絨毛柱狀細胞上皮細胞的腔面膜 細胞內 細胞底側膜 血液淋巴液旁細胞途徑:細胞間緊密連接 細胞間隙 血液,淋巴4種轉運機制都有1 水的吸收 從口腔攝入水1L/d,消化液67L/d,總共8 L/d,但隨糞便排出僅150ml /d。 所以大部分水被重吸收原理:水吸收為被動,各種溶質尤其NaCl吸收后產生的滲透壓梯度為水吸收動力,如急性嘔吐,腹瀉造成大量水分丟失會引起嚴重脫水。2 無機鹽吸收各種無機鹽吸收的難易程度不同一價堿性類(Na+,K+)吸收快多價堿性類(Mg2+, Ca2+)吸收慢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沉淀的鹽(CaSO4,Ca3PO2)不吸收(1)Na+:先易化擴散入上皮細胞內,再細
39、胞膜上鈉泵主動轉運入血(2)Fe2+ 部位:12指腸,空腸上段吸收形式: Fe2+ ,高價Fe不易被吸收易使Fe3+變?yōu)?Fe2+ 因素:維生素C,胃酸阻止Fe吸收因素:食物中植酸,草酸,磷酸與Fe形成不溶化合物。吸收Fe的能力:與機體對Fe需求量有關,需求大(如急性失血),吸收Fe多;需求小,吸收Fe少。(3)Ca2+:部位:小腸的12指腸吸收能力最大形式:可溶性Ca(如CaCl,葡萄糖酸鈣)尤其是離子鈣機制:主動轉運影響因素:維生素D,脂肪,酸性環(huán)境易于Ca吸收3 糖的吸收吸收形式:單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機制:主動轉運 載體蛋白,糖, Na+,三者復合物 (小腸粘膜管腔膜上)葡萄糖經
40、易化擴散入血Na經Na泵入血2Na+Na+K+GGNa+葡萄糖血腸腔Na+腸上皮細胞 泵葡萄糖4 蛋白質的吸收吸收形式:氨基酸,二肽,三肽機制:與糖相似,與鈉,載體,蛋白質形成三聯體,鈉主動轉運將影響蛋白質吸收5 脂肪的吸收吸收形式:脂肪酸,甘油一酯,膽固醇, 均不溶于水機制:膽鹽與以上物質形成微膠粒溶于水,可通過小腸細胞上覆蓋的非流動水層到達細胞膜,然后膽鹽將它們釋放,這些物質通過脂質雙分子層進入細胞內,而膽鹽一部分留在腸腔內繼續(xù)作用,另一部分重吸收入血 脂肪代謝產物入細胞后:長鏈脂肪酸(12C以上)甘油一酯 甘油三酯 膽固醇重新酯化 膽固醇酯 載脂蛋白 乳糜微粒 淋巴中短鏈脂肪酸可溶于水,直接入血(門靜脈)動植物油中以長鏈脂肪酸為主,所以吸收以淋巴為主。出胞方式腸腔 腸上皮細胞 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一酯 膽鹽混合微膠粒膽鹽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三酯乳糜微粒載脂蛋白淋巴管脂肪的吸收Food guide pyramid: A guide to daily food choicesPath of FoodOrgan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zhèn)€人車輛抵押債權債務處理專項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產置換及配套設施建設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錨桿施工與地質災害防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租賃與城市交通規(guī)劃合同4篇
- 個人二手房交易法律合同版
- 2025年度配電箱智能化改造項目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之間房屋買賣稅費承擔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代賬系統(tǒng)應用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研發(fā)采購合同3篇
- 2025年護理院護理團隊建設與管理合同3篇
- 小兒甲型流感護理查房
-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2021年全國高考物理真題試卷及解析(全國已卷)
- 拆遷評估機構選定方案
- 趣味知識問答100道
- 鋼管豎向承載力表
- 2024年新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全冊教學課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核心素養(yǎng)目標全冊教學設計
- JJG 692-2010無創(chuàng)自動測量血壓計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CSSD職業(yè)暴露與防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