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講課教師:郝曉娜1第1頁 (1)對病人主要是內照射(即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內產生照射),對醫(yī)務人員主要是外照射(即放射性核素從人體外發(fā)射射線對人體產生照射),但管理不妥也可產生內照射。 (2)因為放射性藥品在體內特殊分布,病人全身受照劑量小,個別器官、組織受照劑量高。核醫(yī)學輻射特點:2第2頁第一節(jié) 作用于人體電離輻射源3第3頁 一、天然輻射源(natural sources of radiation) 在人類生存環(huán)境中,天然存在著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稱為天然本底輻射。包含宇宙射線、地球環(huán)境介質輻射、生物體內放射性核素等。4第4頁 1.宇宙射線(cosmic rays)
2、 從宇宙空間發(fā)射而來高能粒子流,由初級宇宙射線和次級宇宙射線組成,不一樣時間、不一樣緯度、不一樣高度其強度不一樣,與太陽活動周期相關,受地 球磁場作用偏向兩極高 緯度地域。能量范圍寬,強度隨海拔高度、緯度不一樣而改變。對人體產生外照射。 5第5頁 星球碰撞、爆炸等形成微粒在宇宙空間磁場作用下形成高能粒子流。主要成份是P(占83%89%)、(10%15%),還有一些重元素核及高能電子(1%2%),能量為1031014MeV。 初級宇宙射線6第6頁 次級宇宙射線 初級宇宙射線從宇宙空間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分子發(fā)生核反應形成光子、電子、質子、中子、介子等射線以及產生3H、14C、7Be、22Na、8
3、5Kr等放射性核素,形成對地球天然輻射。地球上每個人受到來自宇宙射線照射平均劑量率約為0.38mSv/a。 7第7頁系列衰變有鈾系、錒系和釷系三種,其共同特征:2. 地球輻射 天然存在放射性系列衰變 (1)起始衰變母體核素有能夠與地球年紀相比半衰期。 (2)數(shù)十次系列衰變直到成為穩(wěn)定性鉛為止衰變產 物均是放射性核素,衰變過程中有放射性氡氣(222Rn2)產生。 (3)最終變成穩(wěn)定性鉛。 地球輻射對人體影響有外照射和內照射。 8第8頁 40K、14C等單獨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9第9頁3、生物體內放射性核素 環(huán)境介質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經過各種渠道(比如經過呼吸、飲食進入人體)進入生物體內。在人體內內照
4、射劑量率約為1.52mSv/a。10第10頁二、人工輻射源(man-made sources radiation)1、核爆炸對環(huán)境輻射 放射性落下灰,除局部污染 外,部份進入地球表面大氣 對流層和平流層,形成帶 狀沉降或全球沉降。落下灰放射性成份:核裂變產物、感生放射性核素和未反應核燃料,絕大部分是和放射性核素。11第11頁2、 核動力及生產、使用放射性核素企業(yè)、部門、企業(yè)等排出“三廢”或意外事故釋放出放射性核素所造成局部污染。12第12頁3、醫(yī)療照射和日常生活中接觸放射源A、X線診療照射B、核醫(yī)學診療與治療C、腫瘤放射治療:X刀、刀、加速器等D、日常生活中接觸放射源:含226Ra、3H、14
5、7Pm等發(fā)光涂料刻度儀器、鐘表、火災報警器、安全檢驗X線機等。13第13頁三、環(huán)境放射性物質進入機體路徑1、直接進入:消化道食入、呼吸道吸入、皮 膚、粘膜、傷口侵入。2、生物循環(huán):經食物鏈進入。 食物鏈:環(huán)境中放射性核素,經過食物和水由消化道進入體內全部行經過程。14第14頁第二節(jié) 輻射生物學效應機理15第15頁 電離輻射生物效應是研究核射線能量傳遞給生物機體后引發(fā)生物機體改變和反應。 分為若干性質不一樣且又相互聯(lián)絡階段:物理階段、物理-化學階段、化學階段和生物學階段。其效應分為原發(fā)性效應和繼發(fā)性效應。16第16頁一、原發(fā)作用(包含物理、物理-化學、化學階段) 物理階段:射線作用于生物體,將部
6、份或全部能量以電離,激發(fā)形式轉移機體,使機體組織取得能量,這一階段時間很短,約10-16-10-18S。17第17頁 物理-化學階段: 機體吸收輻射能后,首先發(fā)生分子水平改變,尤其是使生物大分子損傷。分子損傷機理可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18第18頁 直接作用:生物體內含有活性大分子直接接收射線能量,因為電離和激發(fā)作用,造成產生化學斷裂,分子結構改變,引發(fā)功效和代謝障礙。 間接作用:射線作用于機體內小分子,產生水自由基(氧化自由基)等原發(fā)輻射產物(*H、*OH、*H2O、*H2O2、*e-aq),再對生物大分子作用,引發(fā)損傷,因為機體細胞含水量很高,該損傷作用嚴重。 19第19頁 自由基(ra
7、dicals): 有一個或多個不配對電子而能獨立存在原子或分子,含有極高不穩(wěn)定性和化學反應 性,存在時間極其短 暫。20第20頁 射線作用于水分子激發(fā)不穩(wěn)定高能態(tài)化學鍵斷裂氫自由基或氫氧自由基 水分子被激發(fā): H2OHOH 水分子被電離: H2O H2O +e- H2O +H+OH * e-+ H+H* e-+ H2O H2O- H*+ OH- e-+ H2O e-aq eaq是水分子電離產生e-動能耗盡被水分子俘獲形成水化電子,有極強還原性。21第21頁 對核酸分子主要作用于堿基、磷酸二酯鍵、核糖。 自由基作用于生物大分子22第22頁 經過脂質過氧化作用造成體內包含細胞膜、線粒體膜、溶酶體膜
8、、核膜等生物膜損傷,使生物膜能量傳遞、物質轉運、信息識別等功效受到影響。 23第23頁使細胞蛋白質氧化、脫氫,造成蛋白質失活,結構改變,化學鍵斷裂或使蛋白質交連、聚合,從而影響蛋白質正常功效。糖鏈斷裂或失活24第24頁輻射所致染色體損傷25第25頁 化學階段: 大分子物質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過程、DNA和蛋白質合成、代謝均受到抑制,組織中DNA含量降低,分解產物增多,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出現(xiàn)負氮平衡。26第26頁 輻射靶細胞損傷細胞三種“死亡”方式:馬上死亡:數(shù)百Gy-細胞內蛋白質凝固;“非分裂死亡”或“間期死亡”- 數(shù)十Gy, 終止代謝活動,細胞瓦解、溶解;“細胞死亡”或“分裂死亡”-幾Gy后,
9、還有幾次分裂,就不再分裂了;喪失繼續(xù)增殖能力。27第27頁二、繼發(fā)作用-輻射生物學基礎 因為原發(fā)作用造成生物大分子損傷,造成細胞微細結構損傷和破壞,甚至引發(fā)細胞死亡。在細胞損傷基礎上,引發(fā)各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損傷,造成臨床癥狀出現(xiàn),甚至機體死亡。 原發(fā)作用和繼發(fā)作用無明確劃分界限。28第28頁繼發(fā)作用產生機理1.神經體液失調,進而影響組織代謝、血管口徑改變,使局部組織產生變性或壞死。2.細胞膜、血管壁通透性改變。3.“毒血癥”作用:機體受照后, 細胞或組織產生一些有毒 活性物質,經血液流到全身,引發(fā)損傷。29第29頁 生物分子、細胞有修復、再生和代謝能力。損傷、修復斗爭結果決定著機體預后。 生物效
10、應強產生不可逆改變機體損 傷、死亡30第30頁 生物效應弱細胞代償修復、再生 康復 損傷修復后,還可能在生物大分子DNA中存在突變基因,可能會造成出現(xiàn)遠期致癌或遺傳效應。31第31頁第三節(jié) 組織器官輻射效應 32第32頁(一)造血組織輻射損傷 造血組織輻射損傷能夠經過外周血細胞改變反應,易于觀察,故有生物劑量儀之稱。 1.造血組織損傷特點 血液系統(tǒng)輻射損傷主要是造血細胞增殖能力抑制或喪失。 造血組織受損傷程度能夠反應受照劑量大小。血液系統(tǒng)改變是輻射損傷臨床診療和預后判斷指針。33第33頁 2.造血干細胞有極高輻射敏感性,受射線照射后造血干細胞可因輻射致細胞壞死(necrosis)和細胞凋亡(a
11、poptosis),其數(shù)量隨受照劑量呈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受較大劑量照射后,造血干細胞被破壞,數(shù)量急劇降低,余下造血干細胞經過自我復制和分化為祖細胞以恢復造血功效。故含有極大潛在修復能力。在受到極其嚴重輻射損傷后,才必須進行干細胞移植,輕度損傷時可采取輸血治療等辦法。 34第34頁 3.外周血細胞改變:輻射對外周血細胞作用不顯著,主要是抑制造血細胞增殖能力使血細胞起源降低,引發(fā)外周血細胞數(shù)量下降,較大劑量照射則能引發(fā)血細胞壽命縮短。淋巴細胞嗜中性細胞血紅蛋白Days0 10 20 30 40 50 60血小板35第35頁 (二)消化道粘膜,尤其是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是更新快、增生活躍組織,輻射敏感性很高
12、,受射線照射后,很快引發(fā)上皮細胞分裂抑制,腸淋巴組織破壞。因為食物殘渣等刺激,易于繼發(fā)感染。所以受射線照射早期即出現(xiàn)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繼而出現(xiàn)腹瀉、血大便等消化道癥狀。36第36頁(三)成年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屬放射敏感性不太高組織,但一旦發(fā)生損傷,往往是不可逆。 1.0 Gy 照射可出現(xiàn)腦電圖異常數(shù)十Gy照射后,可引發(fā)腦組織水腫、出血,嚴重者發(fā)生神經細胞壞死等形態(tài)學改變,病人出現(xiàn)無力、嗜睡,重者昏迷等癥狀 。50 Gy 以上一次大劑量照射,引發(fā)受照者全身痙攣,乃至死亡。37第37頁 內分泌腺除性腺外,形態(tài)上對輻射亦不甚敏感,在致死劑量照射后垂體、腎上腺、甲狀腺等功效都出現(xiàn)時相性改變,早期功效增
13、強,分泌增多,隨即功效降低。(四)內分泌系統(tǒng)38第38頁(五)睪丸和卵巢輻射損傷 放射線主要抑制精原干細胞和精原細胞分裂,總效果就是精子數(shù)降低。女性性腺放射敏感性較男性性腺略低。 據(jù)文件報道,男女受照人員全身一次1.5 Gy照射時,可引發(fā)短時間生殖能力降低,5.0 Gy 全身一次照射可引發(fā)12年或更長時間無生育,普通8.0 Gy 以上全身一次照射可引發(fā)生殖能力難以恢復損害。 39第39頁(六)心血管系統(tǒng) 心臟對輻射敏感性較低,10Gy以上照射可引發(fā)心肌改變,包含心肌纖維腫脹,變性壞死甚至肌纖維斷裂等。40第40頁 血管方面以小血管較為敏感,尤其是毛細血管敏感性最高。臨床可見皮膚充血、紅斑。10
14、Gy照射后數(shù)小時即可出現(xiàn),照射1Gy則數(shù)日后才出現(xiàn)。小血管病變是受損傷器官晚期萎縮,功效降低原因。41第41頁(七)免疫系統(tǒng)(一)非特異性免疫改變 1皮膚粘膜屏障功效減弱 2細胞吞噬功效減弱 3非特異性體液因子殺菌活力降低 42第42頁(二)特異性免疫改變 照射后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有影響,但體液免疫較細胞免疫敏感性高。 43第43頁(三)一些調整免疫功效細胞因子改變 小鼠全身照射后,脾臟生成白細胞介素2(IL-2)和干擾素(IFN)功效受抑。44第44頁(八)成年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屬放射敏感性不太高組織,但一旦發(fā)生損傷,往往是不可逆。 1.0 Gy 照射可出現(xiàn)腦電圖異常數(shù)十Gy照射后,可引發(fā)腦
15、組織水腫、出血,嚴重者發(fā)生神經細胞壞死等形態(tài)學改變,病人出現(xiàn)無力、嗜睡,重者昏迷等癥狀 。50 Gy 以上一次大劑量照射,引發(fā)受照者全身痙攣,乃至死亡。45第45頁 (九)皮膚也是輻射敏感性較高組織之一。常見癥狀是毛發(fā)脫落、指甲發(fā)育不良等。較大劑量照射可引發(fā)局部紅斑、潰瘍等。46第46頁第三節(jié) 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 分類和影響原因 一、分類 二、影響原因47第47頁一、分類 1、軀體效應與遺傳效應(按效應對象分類) 軀體效應直接表現(xiàn)所受照射者本人身上效應,有局部和整體之分,輕重程度決定于照射劑量大小。 遺傳效應因為受照者本人生殖細胞遺傳物質受損,造成產生遺傳性疾病(后代)。48第48頁2、確定性
16、效應和隨機效應(按規(guī)律分類)(1)確定性效應(determinate effect) 確定性效應是指輻射損傷嚴重程度與所受劑量呈正相關,有顯著閾值,劑量未超出閾值不會發(fā)生有害效應。普通是在短期內受較大劑量照射時發(fā)生急性損害。如急性放射病、皮膚放射損傷等,可制訂防護標準。 49第49頁確定性效應50第50頁(2)隨機效應(stochastic effects) 隨機效應研究對象是群體,是輻射效應發(fā)生幾率(或發(fā)病率而非嚴重程度)與劑量相關效應,不存在詳細閾值,隨機效應主要包含輻射誘發(fā)癌癥或遺傳效應。51第51頁低輻射劑量興奮效應:一定低劑量對生物生命活動輻射興奮效應(hormesis)。 曾匯報低
17、輻射劑量興奮效應: 促進動物生長與發(fā)育延長壽命改善幼體存活率改善傷口愈合增強對感染抵抗力降低致癌機率52第52頁 深入研究還發(fā)覺其作用機制方面,有免疫興奮效應,DNA修復興奮效應,誘導自由基和活性氧去除等。 試驗研究還證實低劑量輻射興奮效應發(fā)生過程中有對應基因表示和表示產物蛋白質合成,這些基因及其表示產物經過上調或下調對應基因表示來影響上述過程。 53第53頁 但 是 美國科學院一個研究小組(,6,29)否定了一些科學家聲稱小劑量輻射無害、甚至可能還有益觀點。 他們認為任何劑量輻射,不論它有多低,都存在致癌風險。在累計接收輻射劑量到達100mSv人中,1%人會患有實體癌或白血病。54第54頁
18、但因為輻射生物效應是一個復雜問題,低劑量輻射興奮效應還有很多急待處理問題,與傳統(tǒng)隨機效應理論也相矛盾。還有待于深入探索和驗證。 低劑量輻射有害 ? 有益 ? 沒有影響 ?55第55頁 3、近期效應和遠期效應(按時間分類) 近期效應:受照后幾天至幾個月出現(xiàn) 效應,包含急性和慢性效 應。 遠期效應:受照后幾年或更長時間出現(xiàn) 改變,如癌、白內障、輻 射遺傳效應等。56第56頁4、按照射劑量率分 急性效應和慢性效應5、按照射方式分 (1)外照射與內照射 (2)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 57第57頁(一)與輻射相關原因 1、輻射源種類與劑量 輻射種類不一樣產生生物效應不一樣,危害程度不一樣,和中子含有較高傳能
19、線密度(LET),其生物效應大于低LET輻射(X、)。 劑量率越大危害越大,當超出一定劑量率水平后,生物效應與劑量率之間失去百分比關系。二、影響原因58第58頁傳能線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帶電粒子在某一長度徑跡上消耗能量與該徑跡長度之比。相對生物效應(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 X、射線產生生物效應劑量/某種輻射產生相同生物效應劑量。59第59頁2、照射方式,照射次數(shù)和面積照射方式:內照射:放射性核素或物質進入機體內,產生照射。生物效應與放射性核素理化性質、侵入路徑、分布、代謝、排出特點及有效半衰期相關
20、。外照射:輻射源在體外,機體受到射線輻射。生物效應與輻射源強度、與受照部位距離及受照時間相關。60第60頁 照射次數(shù)與照射面積:相同劑量條件下,分次照射和單次照射,生物效應不一樣;在相同劑量條件下,照射面積越大,輻射生物效應越嚴重。61第61頁(二)受照機體對射線敏感程度影響 1、不一樣物種,不一樣個體敏感性不一樣 機體結構越復雜,對射線敏感程度越高。個體在不一樣發(fā)育時期,敏感度不一樣,胚胎期高于胎兒期,高于幼兒期,高于青少年期,高于成年。62第62頁 2、同一個體不一樣器官、組織、細胞敏感程度不一 人體組織分為高、中、低三類敏感度: 高度敏感:淋巴組織和細胞,胸腺組織和細胞,骨髓和原始紅細胞
21、、粒細胞、原核細胞;中度敏感:性腺與生殖細胞,眼與角膜晶體細胞、皮膚與皮粘腺、汗腺細胞; 低度敏感:骨、肌肉、結締組織。63第63頁(三)環(huán)境 1、溫度:溫度降低可使輻射損傷減低。 2、氧:輻射效應隨周圍介質氧濃度增加而增加氧效應。 氧增強比(Oxygen enhancement ratio OER),缺氧條件下產生一定生物效應劑量與有氧條件下產生同等效應劑量比值。 輻射防護劑 3、化學物質 輻射增敏劑64第64頁第四節(jié) 電離輻射遠后期 效 應65第65頁一、輻射對造血組織影響1、損傷特點A、受損程度與劑量呈正相關;B、損傷形式是對造血細胞增殖能力抑制或喪失。2、造血干細胞對輻射有極高敏感性,
22、受照后可因輻射致死和凋亡。66第66頁 3、對外周血細胞影響: 大劑量照射會造成血小板形態(tài)及功效改變。損傷凝集和抗出血功效,機體發(fā)生出血傾向。大劑量照射可使紅細胞損傷,壽命縮短,因為白細胞比紅細胞放射敏感性高,受照后白細胞數(shù)量可急劇降低。67第67頁68第68頁二、電離輻射致癌效應 特點: 1.輻射既能夠是致癌始動因子,又能夠 是促進因子;既是致癌劑,又是致突變 劑。 2.電離輻射有誘發(fā)幾乎全部種系哺乳動物 全部組織腫瘤能力,這是任何一個 化學致癌物都不能比擬。69第69頁 電離輻射致癌劑量-效應關系: 在較低劑量階段,腫瘤誘發(fā)占優(yōu)勢,伴隨劑量增加,殺死細胞概率比腫瘤轉化概率大多,所以大劑量時
23、癌變細胞滅活占優(yōu)勢,而頂峰時劑量是二者持平。70第70頁 注: 分別表示數(shù)據(jù)來自不一樣文件71第71頁電離輻射致癌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潛伏期:是指受照后到腫瘤顯現(xiàn)所經歷時間,它分為:1.真潛伏期:指從照射到細胞開始不受控制生長所需時間。2.臨床潛伏期:指從受照到腫瘤被確診時間。72第72頁輻射誘發(fā)人體惡性腫瘤潛伏期(年)73第73頁影響電離輻射致癌原因:1.敏感性原因: 人體不一樣組織對輻射致癌效應顯著不一樣,敏感性最高組織是甲狀腺和骨髓,而前列腺、睪丸和子宮幾乎不被輻射所誘發(fā)。2.年紀原因: 年紀是影響自發(fā)癌主要原因,10歲以下白血病危險系數(shù)最高;20歲左右女性乳腺癌
24、危險系數(shù)最高;肺癌隨受照時年紀增加而增加。74第74頁3. 性別原因 乳腺癌、甲狀腺癌女性高于男性,白血病男性略高于女性。其它類腫瘤在性別上差異不大。4.其它原因 輻射致癌還受遺傳原因和環(huán)境原因影響,如猶太人兒童甲狀腺癌發(fā)生率比其它少數(shù)民族高;吸煙可使鈾礦工肺癌發(fā)生率增高。75第75頁電離輻射誘發(fā)染色體畸變:1.數(shù)目改變-“多倍體”和“非整倍體”。2.結構上改變-斷裂。76第76頁 電離輻射致突變效應 引發(fā)遺傳物質改變不但能引發(fā)點突變,也能引發(fā)染色體結構改變。 電離輻射引發(fā)突變效應特點:1.射線誘發(fā)突變頻率與輻射劑量成正比;2.沒有劑量閾值,難以制訂防護標準來預防它發(fā)生;3.效應可受或不受劑量
25、率影響;4.高LET輻射效應大于低LET輻射。77第77頁 染色體畸變模式圖應用:用染色體畸變率來估算人體接觸輻射劑量大小方法被稱為生物劑量估算法(生物劑量計)。78第78頁染色體輻射劑量估算染色體改變可作為照射劑量估算和事故照射近期及遠期效應觀察指標。用于生物劑量估算畸變主要有雙著絲粒(dic)、著色粒環(huán)(r)和無著絲粒斷片(ace),其中以dic或“dic+r”較為準確。當前微核試驗也被用作染色體畸變輔助檢測伎倆,是一個很好估算生物劑量方法。 79第79頁三、輻射致眼晶體混濁或白內障 X、射線2Gy以上可引發(fā)晶體混濁或白內障,快中子引發(fā)白內障劑量為0.75-1Gy。 形成特點:早期主要是晶
26、狀體后囊下中軸區(qū)出現(xiàn)空泡、點狀、線狀等混濁堆集。繼而為環(huán)狀,晚期形成盤狀。白內障普通進展遲緩,且在一定時期可暫時停頓進展。80第80頁四、輻射致壽命縮短 電離輻射所致壽命縮短還有爭議,當前現(xiàn)實狀況是: 1.美國早年調查醫(yī)用x射線工作者,平均壽命 比非放射性工作人員縮短5.2年,但隨防護 條件改進,2組人群期望壽命逐步接 近。 2.英國統(tǒng)計資料卻未見到壽命縮短現(xiàn)象。81第81頁3.日本原子彈爆炸幸存者死亡調查表明,其死亡率比普通日本居民高,主要是白血病和惡性腫瘤死亡增加率增加所致,未見其它引發(fā)早死原因。4.動物試驗有壽命縮短,小鼠每照射1Gy,壽命縮短5%。82第82頁83第83頁五、電離輻射胚
27、胎效應 因為胚胎和胎兒組織器官處于增殖、分裂、形成和生長階段,對射線敏感度很高,其嚴重程度除與劑量相關外,還與胚胎發(fā)育階段有親密關系。84第84頁 胎內照射或宮內照射: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受到電離輻射照射,指精子和卵子結合后經過植入前期、器官形成期和胎兒期任何一段時間受到射線照射。 胎內照射效應分為: 致死性效應 畸形 發(fā)育障礙85第85頁(1)著床(植入)前期受照致死性效應 指受精卵植入子宮壁以前(小鼠為受精后5日,人為9日)受照,呈“全”或“無”反應,即或者死亡或者正常。86第86頁(2)器官形成期受照畸形效應 受精卵植入后(小鼠為受精后5-13日,人為9日-8周),此期對射線感受性高,其特點是
28、新生兒死亡或畸形,因為正在發(fā)育中器官組織細胞損傷或死亡。87第87頁 (3)胎兒期受照發(fā)育障礙 是各系統(tǒng)器官生長發(fā)育階段(小鼠為受精后14日,人為9-38周)。此期受照發(fā)生顯著結構畸形降低,主要是胎兒發(fā)育障礙,包含有繼續(xù)分化作用神經和泌尿生殖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小頭癥和伴有智力低下發(fā)生率增高,出現(xiàn)永久性發(fā)育延遲等確定性效應。88第88頁六、電離輻射遺傳效應 輻射可使細胞染色體發(fā)生斷裂或畸變,使其上一些基因丟失、重建或異位。 遺傳效應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先天出生缺點、死胎、流產、死產和新生兒死亡等。 Iwasaki用3Gy60Co照射C57BL/6雄性小鼠,結果表明,輻射使得平均產仔量從7.1降為4.9,但性
29、別百分比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改變。 因為觀察遺傳效應需要很長時間,當前輻射對遺傳影響嚴重程度尚不能做出必定結論。89第89頁 電離輻射對造血和 免疫系統(tǒng)損傷90第90頁第一節(jié) 電離輻射對造血系統(tǒng)影響91第91頁92第92頁一、血液系統(tǒng)輻射損傷特點劑 量(Gy)病 理 變 化0.250.250.50.51.01.02.02.03.53.55.55.58.0不顯著或不易覺察病變可逆性功效改變,可能有血象改變功效和血象改變,但無臨床癥狀輕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極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93第93頁 當人體受到10Gy(腸型)和50Gy(腦型)急性放射病時,即使胃腸道和神經系
30、統(tǒng)臨床表現(xiàn)掩蓋了血液系統(tǒng)癥狀,但血液系統(tǒng)輻射損傷實際上比骨髓型損傷更為嚴重,通常骨髓僅殘留若干變性、退化、不成熟造血細胞,出現(xiàn)結構含糊血竇,甚或出現(xiàn)大片荒涼區(qū)域和“血湖”狀骨髓腔。94第94頁二、電離輻射致出血綜合征 電離輻射對機體造成損傷主要癥候之一是出血,也是急性放射損傷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故又稱電離輻射出血綜合征(ionizing radiation bleeding syndrome)。95第95頁 電離輻射所致出血綜合征主要原因是:凝血功效障礙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脆性增加血小板數(shù)量和質量上改變;其主導步驟是血小板數(shù)量降低和功效低下。96第96頁1.血小板數(shù)量降低 2.血小板形態(tài)改變 3.
31、血小板凝血功效障礙 4.5-羥色胺功效障礙 5. 對毛細血管保護作用減弱 97第97頁對照組分數(shù)30(d)20105Gy射線全方面照射大鼠不一樣時間外周血細胞改變趨勢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血小板紅細胞025507510098第98頁第二節(jié) 電離輻射對免疫系統(tǒng)影響99第99頁一、免疫系統(tǒng)放射敏感性淋巴樣組織對輻射敏感,其中:BT細胞潛在免疫活性細胞激活免疫活性細胞成熟免疫效應細胞淋巴結、脾臟系統(tǒng)骨髓系統(tǒng)體液免疫系統(tǒng)細胞免疫系統(tǒng)100第100頁二、急性全身照射免疫效應 急性全身照射對免疫功效影響取決于照射劑量,普通在0.5Gy以上劑量照射即可顯示免疫抑制作用,劑量愈大,抑制程度愈深,抑制連續(xù)時間愈久,
32、半數(shù)致死劑量以上照射可出現(xiàn)免疫功效全方面抑制。 101第101頁吸收劑量(Gy)1401201008060402000胸腺細胞等(%)012345胸腺細胞CD4-CD8+CD4+CD8+CD4+CD8-CD4-CD8-小鼠胸腺細胞等與劑量效應關系102第102頁(一)對固有免疫系統(tǒng)抑制 固有免疫又稱非特異性免疫,致死劑量照射后先天免疫許多成份嚴重受抑,皮膚粘膜屏障作用下降,阻擋及殺滅微生物功效減弱,增加了細菌侵入組織機會,在更大劑量照射后,腸道上皮細胞大量凋亡,絨毛裸露,使腸壁通透性增高,成為造成菌血癥和毒血癥主要原因。103第103頁(二)對取得性免疫應答抑制 取得性免疫又稱為特異性免疫,含
33、有抗原特異性。主要由抗原刺激誘導特異抗體形成和特異細胞毒活性組成,大劑量急性放射損傷時淋巴細胞快速降低,在第一天內就到達極低點,所以照射后接收抗原刺激引發(fā)特異性免疫反應嚴重受抑。 104第104頁(三)急性放射損傷并發(fā)感染及其特點 并發(fā)感染是急性放射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受照射機體并發(fā)感染主要是體內條件致病菌引發(fā)內源性感染。造成并發(fā)感染原因是電離輻射使外周血細胞數(shù)極度下降機體非特異免疫系統(tǒng)和特異免疫系統(tǒng)高度抑制,機體失去對外界抗病力病原微生物繁殖和入侵,致病作用增強。105第105頁感染特點 極少許微生物就能引發(fā)感染,照射劑量;感染潛伏期縮短,病情表現(xiàn)重、出現(xiàn)早;炎癥灶內缺乏炎癥特有細胞,增生性
34、炎癥反應弱;體溫調整紊亂,熱型紊亂,不發(fā)燒或體溫下降等;特異性血清反應不出現(xiàn);皮膚變態(tài)反應出現(xiàn)異常;潛在感染活化;對毒素易感染性增高;耐藥菌株出現(xiàn)和菌群失調。106第106頁三、慢性照射免疫效應 兩種可能性:一個是輻射損傷恢復時,免疫系統(tǒng)功效完全恢復正常,但隨即老齡化過程加速,所以在生命晚期,機體免疫力低于普通同齡個體;另一個是在一些情況下,輻射損傷后免疫系統(tǒng)實際上未完全恢復正常,以后又伴隨年紀增加而深入衰退,當前尚難以將這兩類情況完全區(qū)分清楚。 107第107頁輻射防護標準和辦法 108第108頁一、輻射防護目標 預防有害確實定性效應,限制隨機效應發(fā)生率,使之到達能夠接收水平??傊鞘挂磺泻姓斃碛烧丈浔3衷谀軌蚝侠碜龅阶畹退?。109第109頁二、輻射防護標準 實踐正當化 放射防護最優(yōu)化 個人劑量限值 放射工作人員:連續(xù)5年100mSv,20mSv/年;眼晶體150mSv/年;皮膚500mSv。 非放射工作人員:1.851012Bq 二類 1.8510111.851012 三類 1.851011Bq 111第111頁 等效年用量:指開放型工作單位所用各種放射性核素年用量(Bq)分別乘以放射性核素毒性組別系數(shù)(極毒組為10,高毒組為1,中毒組為0.1,低毒組為0.01)積之和。112第112頁依據(jù)放射性毒性和日操作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培訓師資引進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開發(fā)權轉讓居間代理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安全防護設備及服務租賃合同4篇
- 2025業(yè)績目標達成股權激勵與員工股權激勵績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培訓項目監(jiān)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氣交易平臺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兩居房車租賃與民宿合作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度水路聯(lián)合運輸貨運代理服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擔保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個人房產抵押貸款擔保合同違約責任4篇
- 2025年度杭州市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合同3篇
-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及反思(更新)
- 充電樁項目運營方案
- 退休人員出國探親申請書
- 傷殘撫恤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 高中物理競賽真題分類匯編 4 光學 (學生版+解析版50題)
-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yè)-筆記
- 幼兒園美術教育研究策略國內外
- 物業(yè)公司介紹
- 2024屆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永輝超市公司員工招聘問題及優(yōu)化(12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