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_第1頁
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_第2頁
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_第3頁
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摘要】目的理解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kap)現(xiàn)狀,為制定農村兒童營養(yǎng)干預措施提供根據(jù)。方法用自行設計kap問卷,對廣州市的2所小學和惠州市柏塘鎮(zhèn)3所小學學生進展調查。結果農村留守兒童、非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營養(yǎng)知識、飲食態(tài)度、行為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02.99,42.63,146.86,p值均為0.00)。kap總分各因子間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66.25,p=0.00)。結論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知識非常缺乏,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教育勢在必行。【關鍵詞】營養(yǎng)科學安康知識態(tài)度理論飲食習慣兒童農村人口*departentfpre

2、ventiveediine,guangzhuedialllege,guangdng(510182),hina【keyrds】nutritinalsienes;healthknledge,attitudes,pratie;fdhabits;hild;ruralppulatin大批農民進城務工,導致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隨之局部或全部喪失,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重任落到了祖輩和臨時監(jiān)護人的身上,使留守兒童的身心開展、學習和成長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而留守兒童的安康問題顯得更加突出1。營養(yǎng)不良和營養(yǎng)過剩將會影響兒童的安康成長,合理的營養(yǎng)不僅能促進少年兒童安康成長,也能預防成人期的各種疾病2。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知

3、識、態(tài)度及行為(kap)的調查,并與農村非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進展比擬,分析農村留守兒童、非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根本營養(yǎng)知識掌握程度、膳食態(tài)度和膳食行為的差異,理解留守兒童的飲食習慣和膳食營養(yǎng)攝入的影響因素,為進一步開展留守兒童營養(yǎng)干預提供基線資料。1對象與方法1.1對象2022年11月,以整群抽樣方法抽取廣州市內2所小學及惠州市柏塘鎮(zhèn)3所小學三六年級學生931名,獲得有效樣本923例,其中農村留守兒童214名,農村非留守兒童204名,城市兒童505名。1.2方法采取問卷調查方式對學生進展調查,自行設計問卷,調查工程參考國內有關文獻,并經過預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兒童的根本情況及營養(yǎng)知識、飲食行為、飲

4、食態(tài)度等,均為選擇題,錯癬漏選均不給分。采用自我管理式問卷方式,答完后當場收回,隨機抽取一局部問卷進展 回訪核實。1.3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資料進展描繪分析,用方差分析比擬多組均數(shù)間的差異,用snk和dunnett法進展兩兩比擬,百分率之間的差異采用2檢驗。2結果2.1kap得分比擬kap的總分為33分,學生的平均得分為(20.595.50)分,其中農村留守兒童得分為(17.944.41)分,農村非留守兒童的得分為(17.684.16)分,城市兒童得分為(22.994.2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66.25,p=0.00。用snk法進展兩兩比擬,農村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同源

5、,農村非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05,農村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05。2.2營養(yǎng)知識得分比擬營養(yǎng)知識總分為13分,學生平均得分為(7.562.53)分,其中農村留守兒童得分為(6.402.25)分,農村非留守兒童的得分為(6.442.18)分,城市兒童得分為(8.752.32)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02.99,p=0.00。用snk法進展兩兩比擬,農村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同源,農村非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05,農村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05。不及格、及格與優(yōu)良率農村留守兒童分別為66.8%,26.6%和6.5%;農村非留守兒童分別為68.6%,25.5%和5.9

6、%;城市兒童分別為29.1%,34.3%和36.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70.81,p=0.00);兩兩比擬,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農村非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3飲食態(tài)度得分比擬總分為10分,學生平均得分為(5.652.22)分,其中農村留守兒童得分為(5.151.92)分,農村非留守兒童得分為(4.772.13)分,城市兒童得分為(6.242.2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42.63,p=0.00);用snk法進展兩兩比擬,農村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同源,農村非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05,農村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

7、05。農村留守兒童不及格、及格與優(yōu)良率分別為55.1%,33.6%,11.2%,農村非留守兒童分別為60.3%,32.4%,7.4%;城市兒童分別為31.7%,36.2%,3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91.94,p=0.00);兩兩比擬,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農村非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4飲食行為得分比擬總分為10分,學生平均得分為(7.371.78)分,其中農村留守兒童得分為(6.381.71)分,農村非留守兒童得分為(6.471.68)分,城市兒童得分為(8.171.4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46.86,p=0.00

8、);用snk法進展兩兩比擬,農村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同源,農村非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05,農村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非同源p0.05。農村留守兒童不及格、及格與優(yōu)良率分別為29.4%,44.9%,25.7%;農村非留守兒童分別為25.0%,47.1%,27.9%,城市兒童分別為4.2%,24.6%,7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204.26,p=0.00);兩兩比擬,農村留守和城市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農村非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討論由于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qū)域的經濟開展很不平衡,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局部為夫妻一同

9、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fā)“留守兒童問題,留守兒童的安康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兒童少年時期是體格和智力發(fā)育的重要時期,也是行為和生活方式開展和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飲食行為不但可以影響兒童青少年的安康,而且還會影響到他們的成年,甚至一生的安康。本次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兒童、農村非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營養(yǎng)kap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ka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農村家庭教育,尤其是安康知識教育非常滯后。祖輩或臨時監(jiān)護人一般年老體弱、思想保守、文化程度低且農事繁重,很少有時間和精力管教孩子,家庭教育幾乎處于完全缺位狀態(tài)1-2。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父母的

10、營養(yǎng)知識與文化程度有關,而孩子的營養(yǎng)相關行為又與營養(yǎng)知識有關,農村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比城市兒童家長低2=208.85,p=0.00。造成農村兒童比城市兒童kap得分低的原因一般與家庭狀況、學校教育和個人因素有關。小學生的生活場所主要是在學校和家庭,其行為和習慣的形成一方面受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受學校教育的影響。從家庭因素來看,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影響兒童營養(yǎng)知識和行為的重要原因,農村留守和非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普遍比城市的差。從學校教育來看,農村老師的整體素質比城市老師要低,且教學資源較局限。從個人因素來看,農村兒童獲得營養(yǎng)知識的途徑相對來說比城市的兒童要少。一般認為,人們的飲食行

11、為與營養(yǎng)知識及飲食態(tài)度呈正相關3-5。本次調查顯示,當?shù)氐牧羰貎和癄I養(yǎng)知識非常缺乏,飲食態(tài)度不正確并存在不良的飲食行為和習慣,在低年級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要改變此種情況,需要加強兒童營養(yǎng)知識方面的教育,改變其飲食態(tài)度,從而指導其飲食行為,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渴望獲得更多的營養(yǎng)知識,并意識到營養(yǎng)知識的重要性,留守兒童希望通過課堂教育和講座來獲得營養(yǎng)知識的有81.9%,希望從報刊雜志和播送電視獲得知識的有56.7%,說明應加強課堂的營養(yǎng)教育,并開展各種形式的營養(yǎng)知識講座,利用報刊雜志和電視播送來加大營養(yǎng)知識宣傳的力度。但要想獲得改變其行為的效果,宣傳教育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緟⒖嘉墨I】1余文盛,鐘昭會.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四川文理學院報,2022,181:96-99.2蔡澄.應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農村學校教育職能的轉變與擴展.思想理論教育,2022(7-8):17-21.3孫吉萍,何陸寧,林旭光,等.安康教育結合治療改善農村兒童營養(yǎng)狀況.中國安康教育,2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