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物體所含叫做物體的質(zhì)量,在國際單位制中質(zhì)量的基本單位是2周末小明和爸爸來到友蘭濕地公園玩,他們坐上腳踏船在河中徜徉,小明用力蹬螺旋槳腳踏板,小船的運動速度變快,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有關,在這個過程中,小船的質(zhì)量(選填“變大”或“不變”)3晚上小明家樓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優(yōu)美的琴聲是由琴弦的產(chǎn)生的琴聲影響了小明的學習,他關上窗戶,這是在控制噪聲4如圖所示,電視屏幕上正播放出一幅美麗的彩虹圖象,彩虹是光的現(xiàn)象形成的,屏幕上呈現(xiàn)出來的多彩畫面,是由(選填“紅黃藍”或“紅綠藍”)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5小明站在平面鏡前看見鏡
2、中的自己,感嘆由于長期沒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視眼鏡,她戴的眼鏡對光起(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小明在鏡中能成像,是因為光從他身上向鏡面后發(fā)生了(選填“鏡面”或“漫”)反射6如圖是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將鉛筆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過玻璃杯可以看到筆尖指向左側(cè),此時成像為正立、的虛像如果將鉛筆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你會看到筆尖指向側(cè)7神州十一號返回艙下降到離地面只有一米時,”艙底的反推發(fā)動機點火,向下噴出高溫高壓的燃氣,返回艙下降的速度進一步降低”,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返回艙落地后把地面砸了個坑,這說明力能使物體的8把一物體掛在豎直放置的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如圖所示,穩(wěn)定后測力計
3、的示數(shù)為N,則該物體的質(zhì)量為g(g=10N/kg)9鉛筆和圓珠筆是好朋友,都愛在紙上“玩”,不同的是,鉛筆在紙上“滑”,圓珠筆在紙上“滾”(選填“鉛筆”或“圓珠筆”)與紙面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把它們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選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10重力是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假如失去了重力,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請寫出一個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1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A18nmB18mmC18cmD18dm12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12.34cm、12.36cm、12
4、.35cm、12.7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A12.45cmB12.34cmC12.35cmD12.36cm13在操場上上體育課,體育教師發(fā)出的口令,近處的學生聽到了,而遠處的學生沒有聽清楚其原因是()A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好B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響度小C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頻率較低D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振動幅度大14下列聲現(xiàn)象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的是()A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B倒車雷達C超聲波清洗機D真空罩中的鬧鐘15小希對下列光學成像實例進行了分析,判斷正確的是()實例:針孔照相機內(nèi)所成的像;潛望鏡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鏡看到的物體的像;幻燈機屏幕上所成的像;照相機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
5、像的有B折射成像的有C屬于實像的是D屬于虛像的是16自然界中有許多有趣的光學現(xiàn)象,下列光現(xiàn)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A開鑿隧道時,工人們用激光束來引導掘進機B平靜的湖面上倒映著岸邊的景物C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來變淺了D海市蜃樓17一瓶礦泉水被小華喝了一半,則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將()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確定18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A給自行車的車軸處加潤滑油B汽車輪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紋C縫衣針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為了移動重物,在它下面墊上圓柱形鋼管19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6、()A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可制成照相機B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須將蠟燭靠近凸透鏡C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蠟燭的像向上移動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20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了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A05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C25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57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6分)21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jù)平面鏡成
7、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22請你畫出圖中乒乓球此時所受力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24分)23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實驗中,如圖甲小明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接著她把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圖乙),在紙板上(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的結論在圖甲所示的實驗中如果讓光沿FO方向射到鏡面,會發(fā)現(xiàn)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24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1)實驗室提供較厚和較薄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的玻璃板做實驗;同時選用兩節(jié)相同的干電池,目的是為了比較像和物體的關系(2)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電池
8、A,移動玻璃板后的電池B,直到看上去電池B與電池A的像(3)將光屏放在電池B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像(4)將電池A朝遠離玻璃板方向移動一段距離,電池A的像的大小將25某中學環(huán)保小組在唐河邊取適量河水樣品,分別進行了河水密度的測量:(1)小明把樣品帶回學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將天平放在臺上,把游碼移到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盤的左側(cè),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右”或“左”)調(diào),直至天平平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30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河水樣品,測出燒杯和河水的總質(zhì)量(如圖乙所示)g,然后再將燒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
9、示,則河水的密度為g/cm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河水密度比真實值(選填“偏大”或“偏小”)(2)小亮把樣品帶回家,用家里的一臺電子秤(如圖丁所示)和沒喝完的半瓶純凈水,做了如下實驗:用電子秤測出半瓶純凈水的總質(zhì)量為m1,并用筆在瓶身水面位置標記為A;把瓶中的水全部用來澆花,然后吹干,用電子秤測出空瓶的質(zhì)量為m2;把河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與相平,再用電子秤測出瓶和河水的總質(zhì)量為m3;則河水的密度表達式=(純凈水的密度用0表示);小亮測算河水的體積使用了下列三種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變量法 B等量代替法 C類比法26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選用以下能滿足實驗要求的器材做了一系
10、列的實驗:形狀相同的木塊和鐵塊、表面平整的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等小明做的部分實驗如表所示(實驗時,長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序號實驗方法圖示1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2把鐵塊側(cè)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鐵塊,使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3木塊在下,鐵塊在上疊放在一起后放到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們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小明發(fā)現(xiàn),三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均不相同,即F1F2F3,且F1F3(1)比較1、3兩次實驗,由F1F3得出的結論是;(2)比較1、2兩次實驗,
11、根據(jù)F1F2,小明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小明得出這個錯誤結論的原因是(3)實驗中運用了轉(zhuǎn)換法,把摩擦力的大小轉(zhuǎn)換為為了保證轉(zhuǎn)換的正確性,實驗中采取的措施是(4)小明想:木塊表面粗糙還是鐵塊表面粗糙?請你利用現(xiàn)有器材增加一次實驗,解決小明的問題寫出實驗方法和結論:方法;結論五、綜合應用題(每題10分,共20分)27小明暑假到三門峽旅游,給酷愛書法藝術的爺爺買了一個澄硯臺,如圖所示,他聽說澄硯臺是用黃河泥陶制成的,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很想知道這種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測出硯蓋的質(zhì)量為88.8g,再把硯蓋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并測得溢出水的質(zhì)量是29.6g,求:(1)這個硯蓋的體積是
12、多少?(2)請你幫小明算出這種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若測得整個澄泥硯的質(zhì)量是318g,則該澄泥硯所用材料的體積為多大?(4)小明發(fā)現(xiàn)在操作過程無誤、測量方法正確,所用測量器材完好的情況下,測得澄泥硯所用材料的密度總是偏大,你認為的原因是28大明開車在某段公路上勻速行駛時,進入某超聲測速區(qū)域,如圖1所示,當該車運動到距測速儀370m時,測速儀向該車發(fā)出一超聲波信號,2s后收到從車返回的信號,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則:(1)以汽車為參照物,測速儀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該測速儀(選填“能”或“不能”)探測“天宮二號”在太空中的運行速度(2)汽車的行駛速度是多少km/h?(
13、3)汽車以此速度行駛30min通過的路程為多少km?(4)若大明乘車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邊有如圖2所示信息,據(jù)此可知,根據(jù)交通規(guī)則,車(車長可忽略)通過隧道的時間至少需要多少分鐘?2016-2017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zhì)量,在國際單位制中質(zhì)量的基本單位是千克(kg)【考點】22:質(zhì)量及其特性【分析】本題弄清質(zhì)量的定義、單位,明確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就能輕松解題【解答】解: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質(zhì)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符號是kg故答案為:物質(zhì)的多少;千克(kg)2周末小明和爸爸來到友蘭
14、濕地公園玩,他們坐上腳踏船在河中徜徉,小明用力蹬螺旋槳腳踏板,小船的運動速度變快,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在這個過程中,小船的質(zhì)量不變(選填“變大”或“不變”)【考點】6G:力的三要素;22:質(zhì)量及其特性【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變化而變化【解答】解:小明用力蹬螺旋槳腳踏板,小明用的力變大,小船的運動速度變快,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在這個過程中,小船的質(zhì)量不變故答案為:大??;不變3晚上小明家樓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優(yōu)美的琴聲是由琴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琴聲影響了小明的學習,他關上窗戶,
15、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考點】91:聲音的產(chǎn)生;9L:防治噪聲的途徑【分析】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減弱噪聲有三種途徑:在人耳處、傳播過程中和在聲源處進行減弱【解答】解: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優(yōu)美的琴聲是琴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小明為減小噪聲關上窗戶,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答案為:振動;傳播過程中4如圖所示,電視屏幕上正播放出一幅美麗的彩虹圖象,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形成的,屏幕上呈現(xiàn)出來的多彩畫面,是由紅綠藍(選填“紅黃藍”或“紅綠藍”)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考點】AP:光的色散;AQ:色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分析】彩虹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光
16、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彩色電視是按照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合成各種色光【解答】解:彩虹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jīng)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色彩是有光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合成的故答案為:色散;紅綠藍5小明站在平面鏡前看見鏡中的自己,感嘆由于長期沒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視眼鏡,她戴的眼鏡對光起發(fā)散(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小明在鏡中能成像,是因為光從他身上向鏡面后發(fā)生了鏡面(選填“鏡面”或“漫”)反射【考點】BA: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A9:鏡面反射【分析】(1)近視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
17、作用(2)平面鏡表面光滑,可使反射光線射向集中的方向,屬于鏡面反射【解答】解:近視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狀體會聚能力變強,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要想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應佩戴發(fā)散透鏡,即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因為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小明能在鏡中能成像,是因為光從他身上向鏡面后發(fā)生了鏡面反射,光線射向比較集中的方向故答案為:發(fā)散;鏡面6如圖是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將鉛筆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過玻璃杯可以看到筆尖指向左側(cè),此時成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將鉛筆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你會看到筆尖指向右側(cè)【考點】B8:凸透鏡成像的應用【分析】由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知,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
18、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時,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時,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解答】解:如圖是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其構造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即中間厚,邊緣薄,所以將鉛筆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當于將鉛筆放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以內(nèi),故能看到鉛筆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將鉛筆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即當鉛筆大于該“凸透鏡”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處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處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你會看到筆尖指向會改變,即指向右側(cè)故答案為:放大;右7神州十一號返回艙下降到離地面只有一米時,”艙底的反推發(fā)動機點
19、火,向下噴出高溫高壓的燃氣,返回艙下降的速度進一步降低”,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返回艙落地后把地面砸了個坑,這說明力能使物體的形狀改變【考點】6I:力作用的相互性;6F:力的作用效果【分析】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時,必定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反作用力;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或形狀【解答】解:(1)返回艙內(nèi)發(fā)動機向下噴氣,對空氣施加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會對返回艙產(chǎn)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物體加而減速下降(2)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落地形成的大坑,發(fā)
20、生了形變,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故答案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形狀改變8把一物體掛在豎直放置的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如圖所示,穩(wěn)定后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6N,則該物體的質(zhì)量為160g(g=10N/kg)【考點】74: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shù);78:重力的計算【分析】(1)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明確其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所在刻線相垂直;(2)在得出物體的重力后,再利用公式G=mg,可以求出物體的質(zhì)量【解答】解:讀數(shù)可知,彈簧測力計將1N分成了5份,其分度值就是0.2N,故其示數(shù)為1N+0.2N3=1.6N;根據(jù)G=mg得,m=0.16kg=160g故答案為:1.6,1
21、609鉛筆和圓珠筆是好朋友,都愛在紙上“玩”,不同的是,鉛筆在紙上“滑”,圓珠筆在紙上“滾”鉛筆(選填“鉛筆”或“圓珠筆”)與紙面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把它們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不受(選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考點】7H:摩擦力的種類【分析】根據(jù)摩擦力的種類和物體與接觸面的關系對摩擦力進行分類【解答】解:因為鉛筆寫字時,筆尖與紙面發(fā)生相對滑動,因此筆尖與紙面的摩擦是滑動摩擦;而圓珠筆在紙上寫字時,是利用圓珠在紙上滾動,因此圓珠筆在紙上寫字時的摩擦是滾動摩擦把它們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故不受摩擦故答案為:鉛筆;不受10重力是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
22、物體是地球假如失去了重力,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請寫出一個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人就會漂浮在空中【考點】76:重力【分析】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正是因為有了重力,我們才可以在地上走、在床上睡,正是因為有了重力,月球才會以一定的距離圍繞地球轉(zhuǎn)動,如果沒了重力,那么原來一些現(xiàn)象就會亂了套【解答】解:據(jù)課本知識可知,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人能在地面上行走,是因為人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地球上沒有了重力,則人就會漂浮在空中;水往低處流,是因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地球上沒有了重力,則水就不會向低處流了,而是漂浮在空中;地球周圍有一層厚厚
23、的大氣層包裹著地球,這是由于大氣受到地球重力的緣故,如果地球上沒有了重力,則空氣就會逃離地球,地面附近沒有人類和動物賴以生存的大氣層了故答案為:地球;人就會漂浮在空中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1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A18nmB18mmC18cmD18dm【考點】63:長度的估測【分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及其進率的認識,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解答】解: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物理課本的寬度與此差不多,在18cm=1.8dm=180mm=1.8108nm左右故選C12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對
24、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A12.45cmB12.34cmC12.35cmD12.36cm【考點】64:長度的測量【分析】(1)偏差較大的讀數(shù)是錯誤的,去錯誤讀數(shù),取其余3個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值即為測量結果(2)在測量長度時,通常采用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故只要計算出四次測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結果的確定時,還要注意小數(shù)位數(shù)的保留規(guī)則與測量值相同【解答】解:從題干中提供數(shù)據(jù)可知,12.75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所以12.75cm是錯誤的,應該去掉;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
25、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記錄為:L=12.35cm故選:C13在操場上上體育課,體育教師發(fā)出的口令,近處的學生聽到了,而遠處的學生沒有聽清楚其原因是()A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好B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響度小C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頻率較低D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振動幅度大【考點】9F:響度【分析】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的大小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豁懚冗€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距離發(fā)聲體越近,響度就越大【解答】解:體育老師發(fā)出指令聲音后,由于近處的同學聽到的聲音響度大,所以聽得清楚些;而遠處的同學聽得的聲音響度小,所以聽的不清楚;故選B14下列聲現(xiàn)
26、象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的是()A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B倒車雷達C超聲波清洗機D真空罩中的鬧鐘【考點】92:聲音的傳播條件【分析】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從而反射回來的現(xiàn)象叫回聲;聲音能夠傳遞能量;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解答】解:A、蝙蝠是靠發(fā)出的超聲波被昆蟲反射發(fā)現(xiàn)目標的,此現(xiàn)象說明聲音能夠反射,形成回聲不符合題意;B、倒車雷達是靠發(fā)出的超聲波被障礙物反射發(fā)現(xiàn)車后物體的,此現(xiàn)象說明聲音能夠反射,形成回聲不符合題意;C、利用超聲波可以清洗精密儀器,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不符合題意;D、當逐漸抽掉罩內(nèi)空氣時,鬧鐘聲音減小,由此可以推論,當罩內(nèi)是真空時,聲音將完全消失說明聲音的傳
27、播需要介質(zhì)符合題意故選D15小希對下列光學成像實例進行了分析,判斷正確的是()實例:針孔照相機內(nèi)所成的像;潛望鏡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鏡看到的物體的像;幻燈機屏幕上所成的像;照相機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B折射成像的有C屬于實像的是D屬于虛像的是【考點】A6:光的反射;AM: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B8:凸透鏡成像的應用【分析】根據(jù)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不同點:(1)成因不同,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樣,實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虛像是正立的;來分析此題【解答】解:針孔照相機屬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實像,它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從潛望
28、鏡中觀察景物,觀察到的是虛像,利用的是平面鏡成像原理,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用放大鏡看物體,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成虛像的情況;看幻燈機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照相機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綜上所述,屬于實像的是;屬于虛像的是;屬于折射成像的是;屬于反射成像的是故只有選項C正確故選C16自然界中有許多有趣的光學現(xiàn)象,下列光現(xiàn)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A開鑿隧道時,工人們用激光束來引導掘進機B平靜的湖面上倒映著岸邊的景物C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來變淺了D海市蜃樓【考點】A3: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均勻物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
29、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2)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3)當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的會偏折,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解答】解:A、開鑿隧道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故A正確;B、平靜的水面能形成岸上景物清晰的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錯誤;C、注滿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來變淺了,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故C錯誤;D、海市蜃樓是由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折射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A17一瓶礦泉水被小華喝了一半,則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將(
30、)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確定【考點】28: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zhì)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質(zhì)的密度一般不同,質(zhì)量、體積的變化一般不會引起密度的變化,只有氣體在膨脹和被壓縮時,密度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解答】解:一瓶礦泉水喝掉一半后余下半瓶,含有的物質(zhì)變少了,質(zhì)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但仍是水,所以密度不變故選C18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A給自行車的車軸處加潤滑油B汽車輪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紋C縫衣針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為了移動重物,在它下面墊上圓柱形鋼管【考點】7I: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
31、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解答】解:A、給自行車的車軸處加潤滑油,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B、汽車輪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C、縫衣針的表面做得很光滑,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C不合題意;D、為了移動重物,在它下面墊上圓柱形鋼管,是用滾動代替滑
32、動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故選B19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可制成照相機B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須將蠟燭靠近凸透鏡C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蠟燭的像向上移動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考點】B7: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分析】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虛像應用是放大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實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應用是幻燈機、投影儀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
33、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應用是照相機成實像時:物像異側(cè),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同時掌握漫反射的概念知道要從不同方向看到同一個物體,需要發(fā)生漫發(fā)射【解答】解:A、由圖知,蠟燭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時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照相機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故A正確;B、要使光屏上的燭焰的像變小,根據(jù)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可知,蠟燭應遠離凸透鏡,故B錯誤C、因為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所以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越向上移動,故C正確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D錯誤故選AC20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
34、行了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A05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C25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57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考點】68:速度與物體運動【分析】(1)求平均速度時,要用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相對應的時間,根據(jù)v=求出;據(jù)此對AB選項做出判斷;(2)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和時間的圖象就是一條直線據(jù)此對CD選項做出判斷【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在05s的時間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為2m,小車的平均速度 v=0.4m/s,故A正確;B、由
35、圖象可知,在07s的時間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為6m,小車的平均速度 v=0.86m/s,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在2s5s的時間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為0m,小車是靜止的,故C錯誤;D、由圖象可知,在5s7s的時間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的圖象是一條直線,小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AD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6分)21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考點】AH: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解答】解: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
36、知,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平分,連接AA、BB,作AA、BB的垂直平分線,即為平面鏡的位置,如下圖所示:22請你畫出圖中乒乓球此時所受力的示意圖【考點】6H:力的示意圖【分析】畫力的示意圖,首先要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看物體受幾個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再按照畫圖的要求畫出各個力【解答】解:小球在圖示位置時,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受的重力豎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繩向上如圖所示: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24分)23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實驗中,如圖甲小明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接著她把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圖乙),在紙板上不能(選填“能”或
37、“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的結論在圖甲所示的實驗中如果讓光沿FO方向射到鏡面,會發(fā)現(xiàn)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考點】A7: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2)光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1)實驗中,把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說明反射光已經(jīng)不在紙板上了,而此時左右2個紙板也不在同一個平面了,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2)在圖甲所示的實驗中,如果讓光沿FO方向射到鏡面,會發(fā)現(xiàn)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
38、這表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為:不能;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光路是可逆的24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1)實驗室提供較厚和較薄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較薄的玻璃板做實驗;同時選用兩節(jié)相同的干電池,目的是為了比較像和物體的大小關系(2)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電池A,移動玻璃板后的電池B,直到看上去電池B與電池A的像完全重合(3)將光屏放在電池B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光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4)將電池A朝遠離玻璃板方向移動一段距離,電池A的像的大小將不變【考點】AE: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
39、案【分析】(1)從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xiàn)兩個像這一角度去分析此題掌握等效替代法,為了探究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用了兩根完全相同的干電池(2)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電池A,移動玻璃板后的電池B,直到看上去電池B與電池A的像完全重合時,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3)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根據(jù)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特點物像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結論【解答】解:(1)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xiàn)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較薄玻璃板實驗中選取兩支相同的電池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2)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40、,玻璃板前放置電池A,移動玻璃板后的電池B,直到看上去電池B與電池A的像完全重合,這時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3)因為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光屏放在電池B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4)根據(jù)平面鏡中成像特點可知,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將電池A朝遠離玻璃板方向移動一段距離,電池A的像的大小將不變故答案為:(1)較薄;大??;(2)完全重合;(3)不能;虛;(4)不變25某中學環(huán)保小組在唐河邊取適量河水樣品,分別進行了河水密度的測量:(1)小明把樣品帶回學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盤的左側(cè),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
41、母向右(選填“右”或“左”)調(diào),直至天平平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30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河水樣品,測出燒杯和河水的總質(zhì)量(如圖乙所示)69.6g,然后再將燒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則河水的密度為1.1g/cm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河水密度比真實值偏大(選填“偏大”或“偏小”)(2)小亮把樣品帶回家,用家里的一臺電子秤(如圖丁所示)和沒喝完的半瓶純凈水,做了如下實驗:用電子秤測出半瓶純凈水的總質(zhì)量為m1,并用筆在瓶身水面位置標記為A;把瓶中的水全部用來澆花,然后吹干,用電子秤測出空瓶的質(zhì)量為m2;把河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與標記A相平,再用電子秤測出瓶和河水的總質(zhì)量為m
42、3;則河水的密度表達式=0(純凈水的密度用0表示);小亮測算河水的體積使用了下列三種物理方法中的BA控制變量法 B等量代替法 C類比法【考點】2F:液體密度的測量【分析】(1)使用前的調(diào)節(jié):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移;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線處;調(diào):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將天平右盤中所有砝碼的質(zhì)量與游碼所對應的示數(shù)相加即為待測物體的質(zhì)量,讀出圖乙中河水的體積,而后據(jù)密度的公式計算即可;據(jù)該過程中,燒杯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判斷出測量體積的情況,進而分析測量密度是偏大還是偏小即可;(2)據(jù)題意可知,此題是通過計算水的體積而得出河水的體積,即用到了轉(zhuǎn)換法,即將河水的體積轉(zhuǎn)換為水的體
43、積;【解答】解:(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若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盤中央的左側(cè),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在甲圖中,標尺的分度值是0.2g,此時燒杯和河水的總質(zhì)量m=50g+10g+5g+4.6g=69.6g;故河水的質(zhì)量為:69.6g30g=39.6g;河水的體積V=36cm3,河水的密度:=1.1g/cm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量時,河水的質(zhì)量是準確的,但是測量河水的體積時,由于燒杯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所以測得河水的體積偏小,根據(jù)=可知,測得密度偏大;(2)據(jù)上面的分析可知,此題是通過計算純凈水的體積而得出河水的體積,步驟為:用電子秤測出半瓶純凈水的總質(zhì)量
44、為m1,并用筆在瓶身水面位置標記為A;把瓶中的水全部用來澆花,然后吹干,用電子秤測出空瓶的質(zhì)量為m2;故純凈水的質(zhì)量是:m=m1m2;則純凈水的體積是:V=;把河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與標記A處相平,再用電子秤測出瓶的總質(zhì)量為m3;則此時河水的質(zhì)量是:m=m3m2,則河水的密度表達式:=0;此方法中,將河水的體積轉(zhuǎn)換為水的體積,即用到了等量代替法,故選B故答案為:(1)水平;零刻度;右;69.6;1.1;偏大;(2)標記A;0;B26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選用以下能滿足實驗要求的器材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形狀相同的木塊和鐵塊、表面平整的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等小明做的部分實驗
45、如表所示(實驗時,長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序號實驗方法圖示1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2把鐵塊側(cè)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鐵塊,使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3木塊在下,鐵塊在上疊放在一起后放到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們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小明發(fā)現(xiàn),三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均不相同,即F1F2F3,且F1F3(1)比較1、3兩次實驗,由F1F3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比較1、2兩次實驗,根據(jù)F1F2,小明認為:滑動摩擦
46、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小明得出這個錯誤結論的原因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3)實驗中運用了轉(zhuǎn)換法,把摩擦力的大小轉(zhuǎn)換為拉力大小為了保證轉(zhuǎn)換的正確性,實驗中采取的措施是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4)小明想:木塊表面粗糙還是鐵塊表面粗糙?請你利用現(xiàn)有器材增加一次實驗,解決小明的問題寫出實驗方法和結論:方法將鐵塊疊放在木塊之下,重復步驟3的實驗,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比較F3和F4的大?。唤Y論若F3F4,則說明木塊的表面粗糙,若F3F4,則說明鐵塊的表面粗糙【考點】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分析】本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水平面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和滑動摩
47、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間接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關系時,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大小,觀察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變化;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控制壓力大小不變,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觀察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變化據(jù)此結合實驗過程做出解答【解答】解:(1)比較1、3兩次實驗可以看出,接觸面相同,壓力不同,最終拉力F1F3,可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比較1、2兩次實驗可以看出,兩次的壓力不同,接觸面也不同,因此根據(jù)F1F2,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這一結論是
48、不可靠的原因是他沒有控制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3)實驗中運用了轉(zhuǎn)換法,把摩擦力的大小轉(zhuǎn)換為拉力大小為了保證轉(zhuǎn)換的正確性,實驗中應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使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4)在步驟3的基礎上,可將鐵塊疊放在木塊之下,重復步驟3的實驗,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比較F3和F4的大小;若F3F4,則說明木塊的表面粗糙,若F3F4,則說明鐵塊的表面粗糙故答案為:(1)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沒有控制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3)拉力大小;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4)將鐵塊疊放在木塊之下,重復步驟3的實驗,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比較F3和F4的大小若F3F4,則說明木塊的表面粗糙,若F3F4,則說明鐵塊的表面粗糙五、綜合應用題(每題10分,共20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培訓學習報告及其他心得體會范文(4篇)
- 初一軍訓心得體會4作文(20篇)
- 交通管理年終工作總結(5篇)
- 感人的勵志演講稿(15篇)
- 《舉辦我們的“3.15”晚會》(教案)-五年級勞動北師大版
- 工程部工作計劃模板集錦(17篇)
- 2025軍訓第一天心得體會(18篇)
- 全國河大版(三起)小學信息技術第四冊第4單元第14課《神奇的聲音模仿秀-語音合成技術》教學設計
- 河南現(xiàn)代宅間院落住宅景觀方案設計
- 新教師培訓的講話稿(5篇)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題班會
- 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備管理報廢制度
-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批流程圖
- 軟件系統(tǒng)功能需求調(diào)研表(信息系統(tǒng)項目需求調(diào)研表)
- 第五屆“國藥工程杯”全國大學生制藥工程設計競賽
- 中國電信LTE網(wǎng)絡質(zhì)量評估測試規(guī)范(試行稿)V1
- 藍牙音響成品檢驗規(guī)范
- 材料5:個人征信系統(tǒng)機構接入和接口驗收工作流程
- 項目選址比選方案分析參考范本
- 中機2015~2016年消防系統(tǒng)維保養(yǎng)護年度總結報告
- 預制混凝土襯砌管片生產(chǎn)工藝技術規(guī)程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