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智慧課件_第1頁
論語的智慧課件_第2頁
論語的智慧課件_第3頁
論語的智慧課件_第4頁
論語的智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論語的智慧西安交通大學(xué)陸衛(wèi)明論語的智慧西安交通大學(xué)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

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論語》者,孔子應(yīng)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dāng)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p>

《漢書·藝文志》

一、論語其書《論語》的編著者“《論語》者,孔子應(yīng)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于有子、曾子之門人,故書獨二子以子稱?!?/p>

朱熹:《四書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頁。一、論語其書程子曰:“論語之書,成于有子、曾子之門人,故書獨二子以子稱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比阶优c之粟五秉。

《論語?雍也》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

《論語?子路》

閔子侍側(cè),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墩撜Z?先進(jìn)》

一、論語其書一、論語其書《論語》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書,但總體看是一部政治哲學(xué)的書。主要圍繞著為人、為學(xué)、為政三位一體的內(nèi)容展開。一、論語其書論語的性質(zhì)《論語》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書,但總體看是一部政治哲學(xué)的書。一、論語其書論語的核心思想“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瘪T友蘭:《中國哲學(xué)簡史》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頁。一、論語其書論語的核心思想“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二句而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者,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p>

朱熹:《四書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頁。一、論語其書讀論語的幾種境界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二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一、論語其書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學(xué)而》

若干疑難句辨析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薄墩撜Z?學(xué)而》一、論語其書子夏曰:“賢賢易色?!薄墩撜Z?學(xué)而》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論語?子罕》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一、論語其書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p>

《論語·憲問》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p>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不器?!薄墩撜Z·為政》一、論語其書憲問恥。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yuǎn)之則怨?!薄墩撜Z·陽貨》

一、論語其書“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論語·里仁》“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yuǎn)之一、論語其書“君子懷弟子對孔子的評價:

顏淵喟然嘆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誘,博我以文,約我以禮?!?/p>

《論語?子罕》

從《論語》看孔子弟子對孔子的評價:

顏淵喟然嘆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p>

《論語?子罕》

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

叔孫武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也?!薄墩撜Z?子張》

論語的智慧課件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薄墩撜Z·子張》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時人對孔子的評價: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論語?憲問》

時人對孔子的評價:

隱者對孔子的評價: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爾?!薄墩撜Z?微子》

隱者對孔子的評價: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仗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墩撜Z·微子》

論語的智慧課件夫子自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夫子自道: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薄墩撜Z?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薄墩撜Z?述而》

論語的智慧課件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論語?述而》

論語的智慧課件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1修己(一)為人2孝悌3處世4交友二、論語真諦1修己(一)為人2孝悌3處世4交友二、論語真諦“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1)理想人格1修己君子人格:“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雍也中和人格:(1)理想人格1修己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裾哌M(jìn)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論語·子路》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

中和人格:(1)理想人格1修己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墩撜Z·子罕》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啊墩撜Z·衛(wèi)靈公》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p>

《論語?子罕》

(1)理想人格1修己獨立人格:“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墩撜Z·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知、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1修己(2)人格要素三達(dá)德:知仁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1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酰俊痹唬骸靶藜阂园踩??!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論語?憲問》

1修己(3)修己目的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xué)而》

2孝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薄墩撜Z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為政》

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薄墩撜Z·里仁》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是憂。”

《論語·為政》

2孝悌(1)贍養(yǎng)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薄墩撜Z·為政》2孝悌(1)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知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2孝悌(2)禮待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知曰:“孟孫問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論語·為政》

2孝悌(3)色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p>

《論語·為政》

2孝悌(4)勸諫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薄墩摚ㄒ唬槿?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p>

《論語·里仁》3處世

(1)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p>

《論語·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論語·衛(wèi)靈公》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論語·里仁》恭、寬、信、敏、惠

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澳苄形逭哂谔煜聻槿室??!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論語·陽貨》

3處世(2)五大準(zhǔn)則恭、寬、信、敏、惠3處世(2)五大準(zhǔn)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論語·憲問》

(3)愛憎分明3處世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

3處世(4)義利之辨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矣,恥也”。

《論語·泰伯》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p>

《論語·述而》3處世“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p>

《論語·述而》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弊迂曉唬骸柏毝鵁o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論語·學(xué)而》

3處世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以友輔仁“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p>

《論語·顏淵》

4交友

(1)交友目的以友輔仁4交友(1)交友目的益者三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p>

《論語·季氏》

4交友

(2)擇友標(biāo)準(zhǔn)益者三友4交友(2)擇友標(biāo)準(zhǔn)“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論語·為政》

4交友(3)交友方法一是知人4交友(3)交友方法一是知人“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p>

《論語·衛(wèi)靈公》

4交友子貢問曰:“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論語·子路》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薄墩撜Z·衛(wèi)靈公》4交友子貢“與朋友交,言而有信?!?/p>

《論語·學(xué)而》

4交友(3)交友方法二是誠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論語·為政》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xué)而》4交友(3)交友方法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論語·子路》

4交友子曰:“君子貞而不諒?!?/p>

《論語·衛(wèi)靈公》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論語·子路》4交4交友(3)交友方法子貢問友。子曰:“忠告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論語·顏淵》

三是忠告4交友(3)交友方法子貢問友。子曰:“忠告善道之,不可則止,(二)為學(xué)1、為學(xué)目的子曰:“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p>

《論語·憲問》

(1)為己之學(xué)(二)為學(xué)1、為學(xué)目的子曰:“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p>

《論語·子張》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p>

《論語·衛(wèi)靈公》

(2)學(xué)而優(yōu)則仕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論語?述而》

2、為學(xué)內(nèi)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為學(xué)內(nèi)容

“整個儒家的教育觀點,似乎教育系為士(上等社會之知識分子)而設(shè),以便日后為君主治理國家,或輔佐帝王以濟世為政,因此在討論教育時,始終皆以治國為宗旨”。林語堂:《孔子的智慧》,黃嘉德譯,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頁?!罢麄€儒家的教育觀點,似乎教育系為士(上等社會之知識分子)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論語?述而》

3、為學(xué)要求3、為學(xué)要求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p>

《論語·子張》

志于道:立志大道追求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薄墩撜Z據(jù)于德:據(jù)守道德要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薄墩撜Z·衛(wèi)靈公》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薄墩撜Z·里仁》

據(jù)于德:據(jù)守道德要求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論語·泰伯》

依于仁:遵循仁義精神依于仁:遵循仁義精神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游于藝:游習(xí)六藝之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游于藝:游習(xí)六藝之中

“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薄墩撜Z·學(xué)而》

“不學(xué)詩,無以言。”

《論語·季氏》

“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薄墩撜Z·學(xué)而》“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莊子·漁父》4、為學(xué)途徑“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1)教的方面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薄墩撜Z·述而》

子曰:“有教無類。”

《論語·衛(wèi)靈公》有教無類(1)教的方面“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薄墩撜Z·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p>

《論語·雍也》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嘁不?,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jìn)之,由也兼人,故退之?!?/p>

《論語·先進(jìn)》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薄墩撜Z·述而》不憤不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闭d人不倦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論語·述而》

誨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論語·雍也》

(2)學(xué)的方面敏而好學(xu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撜Z·雍也》(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

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論語·衛(wèi)靈公》

學(xué)思結(jié)合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為政》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論語·為政》

溫故知新溫故知新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

學(xué)以致用學(xué)以致用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p>

《論語?衛(wèi)靈公》

當(dāng)仁不讓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薄墩撜Z?衛(wèi)靈公》當(dāng)仁不讓1、領(lǐng)導(dǎo)素養(yǎng)(三)為政(1)以德服人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

孔子對曰:“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p>

《論語·顏淵》

1、領(lǐng)導(dǎo)素養(yǎng)(三)為政(1)以德服人子曰:“為政以德,譬如(2)子帥以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論語·子路》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罢撸?。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子曰:“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2)子帥以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3)盡忠盡職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闭堃?。曰:“無倦。”

《論語·子路》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p>

《論語·顏淵》

(3)盡忠盡職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闭堃?。曰:“

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p>

《論語·顏淵》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論語·顏淵》

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顏淵》子張學(xué)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馀,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馀,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p>

《論語·為政》

(4)慎言慎行子張學(xué)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馀,則寡尤。多見闕殆,名臣典范:

子謂子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p>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p>

《論語·公冶長》

名臣典范:

“正以處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長,信以接物,寬以待下,敬以洽事,此居官之七要也?!标惱^儒:《小窗幽記》,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357頁?!罢蕴幮?,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長,信以接物,寬以待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論語·子路》

2、領(lǐng)導(dǎo)職責(zé)“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論語·為政》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薄墩?、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

正名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3、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正名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p>

《論語·泰伯》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薄墩撜Z·泰伯》論語的智慧課件

德主刑輔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德主刑輔“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p>

《論語·堯曰》

“尊五美”

“尊五美”“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p>

《論語·堯曰》

“屏四惡”“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論語·衛(wèi)靈公》

4、領(lǐng)導(dǎo)境界

無為而治4、領(lǐng)導(dǎo)境界無為而治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p>

《論語·學(xué)而》論語的智慧課件

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p>

《論語·子路》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p>

《論語·顏淵》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薄墩撜Z·顏淵》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

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趙普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p>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七三、現(xiàn)代價值(一)國家治理三、現(xiàn)代價值(一)國家治理“我一直認(rèn)為,人生在世,為人之道,要避免陷入誤區(qū),就要先熟讀《論語》?!薄救铡繚瓭蓸s一:《<論語>與算盤》,李建忠譯,武漢出版社2009年版,第6頁。(二)為人處世“我一直認(rèn)為,人生在世,為人之道,要避免陷入誤區(qū),就要先熟讀《大學(xué)》中的完整概括:三綱領(lǐng):“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皟?nèi)圣外王”《大學(xué)》中的完整概括:“內(nèi)圣外王”八德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卑说履浚骸爸袊幸惶鬃钣邢到y(tǒng)的政治哲學(xué)……就是《大學(xué)》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話……這是我們政治哲學(xué)的知識中獨有的寶貝,是應(yīng)該要保存的”。

孫中山:《三民主義》,九州出版2011年版,第56頁?!爸袊幸惶鬃钣邢到y(tǒng)的政治哲學(xué)……就是《大學(xué)》中所說的’格物“達(dá)兼窮獨”: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論語·憲問》

“達(dá)兼窮獨”:“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p>

《孟子·盡心章句上》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保ㄈ┪幕逃逃齼?nèi)容教育原則與方法把教育作為治國的重要途徑(三)文化教育教育內(nèi)容(四)商業(yè)經(jīng)營“商人用《論語》的處世箴言從事商業(yè)活動,一定可以大展宏圖?!薄救铡繚瓭蓸s一:《<論語>與算盤》,李建忠譯,武漢出版社,2009年版,第9頁。(四)商業(yè)經(jīng)營“商人用《論語》的處世箴言從事商業(yè)活動,一定可“這道德就不僅僅具有個人精神上的價值,也能生產(chǎn)社會性、物質(zhì)性的實際意義,應(yīng)該給予更高的評價才對?!薄救铡克上滦抑骸端上陆?jīng)營成功之道(之一)》,軍事誼文出版社,1993年版,90頁。“這道德就不僅僅具有個人精神上的價值,也能生產(chǎn)社會性、物質(zhì)性“京瓷的經(jīng)營理念是: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zhì)和精神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社會的進(jìn)步發(fā)展做出貢獻(xiàn)?!薄救铡康臼⒑头颍骸痘罘ā?,曹岫云譯,東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160頁。“京瓷的經(jīng)營理念是: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zhì)和精神方面幸福的同時,“我的工作觀乃至人生觀可以用一個方程式來表達(dá),它就是:人生·工作的結(jié)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救铡康臼⒑头颉陡煞ā?,曹岫云譯,華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83頁。“我的工作觀乃至人生觀可以用一個方程式來表達(dá),它就是:謝謝觀看!謝謝觀看!論語的智慧西安交通大學(xué)陸衛(wèi)明論語的智慧西安交通大學(xué)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

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論語》者,孔子應(yīng)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dāng)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p>

《漢書·藝文志》

一、論語其書《論語》的編著者“《論語》者,孔子應(yīng)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于有子、曾子之門人,故書獨二子以子稱?!?/p>

朱熹:《四書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頁。一、論語其書程子曰:“論語之書,成于有子、曾子之門人,故書獨二子以子稱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論語?雍也》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

《論語?子路》

閔子侍側(cè),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墩撜Z?先進(jìn)》

一、論語其書一、論語其書《論語》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書,但總體看是一部政治哲學(xué)的書。主要圍繞著為人、為學(xué)、為政三位一體的內(nèi)容展開。一、論語其書論語的性質(zhì)《論語》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書,但總體看是一部政治哲學(xué)的書。一、論語其書論語的核心思想“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瘪T友蘭:《中國哲學(xué)簡史》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頁。一、論語其書論語的核心思想“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二句而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者,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朱熹:《四書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頁。一、論語其書讀論語的幾種境界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二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一、論語其書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學(xué)而》

若干疑難句辨析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xué)而》一、論語其書子夏曰:“賢賢易色?!薄墩撜Z?學(xué)而》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論語?子罕》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

子曰:“君子不器?!薄墩撜Z·為政》一、論語其書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論語·憲問》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p>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不器?!薄墩撜Z·為政》一、論語其書憲問恥。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yuǎn)之則怨。”《論語·陽貨》

一、論語其書“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薄墩撜Z·里仁》“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yuǎn)之一、論語其書“君子懷弟子對孔子的評價:

顏淵喟然嘆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誘,博我以文,約我以禮?!?/p>

《論語?子罕》

從《論語》看孔子弟子對孔子的評價:

顏淵喟然嘆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

《論語?子罕》

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

叔孫武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也?!薄墩撜Z?子張》

論語的智慧課件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薄墩撜Z·子張》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時人對孔子的評價: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痹唬骸笆侵洳豢啥鵀橹吲c?”《論語?憲問》

時人對孔子的評價:

隱者對孔子的評價: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爾?!薄墩撜Z?微子》

隱者對孔子的評價: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仗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墩撜Z·微子》

論語的智慧課件夫子自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夫子自道: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薄墩撜Z?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薄墩撜Z?述而》

論語的智慧課件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薄墩撜Z?述而》

論語的智慧課件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主要內(nèi)容論語其書論語真諦現(xiàn)代價值論語的智慧1修己(一)為人2孝悌3處世4交友二、論語真諦1修己(一)為人2孝悌3處世4交友二、論語真諦“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雍也》

(1)理想人格1修己君子人格:“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中和人格:(1)理想人格1修己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裾哌M(jìn)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墩撜Z·子路》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墩撜Z·述而》

中和人格:(1)理想人格1修己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p>

《論語?子罕》

(1)理想人格1修己獨立人格:“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知、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p>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1修己(2)人格要素三達(dá)德:知仁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墩撜Z·子罕》1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己以安人?!痹唬骸叭缢苟押酰俊痹唬骸靶藜阂园舶傩?。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論語?憲問》

1修己(3)修己目的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酰俊痹唬骸靶蓿ㄒ唬槿?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薄墩撜Z·學(xué)而》

2孝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薄墩撜Z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為政》

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是憂。”

《論語·為政》

2孝悌(1)贍養(yǎng)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為政》2孝悌(1)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知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2孝悌(2)禮待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知曰:“孟孫問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論語·為政》

2孝悌(3)色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論語·為政》

2孝悌(4)勸諫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薄墩摚ㄒ唬槿?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p>

《論語·里仁》3處世

(1)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論語·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論語·衛(wèi)靈公》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論語·里仁》恭、寬、信、敏、惠

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澳苄形逭哂谔煜聻槿室??!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論語·陽貨》

3處世(2)五大準(zhǔn)則恭、寬、信、敏、惠3處世(2)五大準(zhǔn)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論語·憲問》

(3)愛憎分明3處世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

3處世(4)義利之辨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矣,恥也”。

《論語·泰伯》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薄墩撜Z“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p>

《論語·述而》3處世“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述而》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弊迂曉唬骸柏毝鵁o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墩撜Z·學(xué)而》

3處世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一)為人1修己2孝悌3處世4交友以友輔仁“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4交友

(1)交友目的以友輔仁4交友(1)交友目的益者三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p>

《論語·季氏》

4交友

(2)擇友標(biāo)準(zhǔn)益者三友4交友(2)擇友標(biāo)準(zhǔn)“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薄墩撜Z·公冶長》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論語·為政》

4交友(3)交友方法一是知人4交友(3)交友方法一是知人“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p>

《論語·衛(wèi)靈公》

4交友子貢問曰:“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薄班l(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p>

《論語·子路》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wèi)靈公》4交友子貢“與朋友交,言而有信?!?/p>

《論語·學(xué)而》

4交友(3)交友方法二是誠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論語·為政》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薄墩撜Z·學(xué)而》4交友(3)交友方法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論語·子路》

4交友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論語·衛(wèi)靈公》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論語·子路》4交4交友(3)交友方法子貢問友。子曰:“忠告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p>

《論語·顏淵》

三是忠告4交友(3)交友方法子貢問友。子曰:“忠告善道之,不可則止,(二)為學(xué)1、為學(xué)目的子曰:“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

《論語·憲問》

(1)為己之學(xué)(二)為學(xué)1、為學(xué)目的子曰:“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弊酉脑唬骸笆硕鴥?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論語·子張》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

《論語·衛(wèi)靈公》

(2)學(xué)而優(yōu)則仕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論語?述而》

2、為學(xué)內(nèi)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為學(xué)內(nèi)容

“整個儒家的教育觀點,似乎教育系為士(上等社會之知識分子)而設(shè),以便日后為君主治理國家,或輔佐帝王以濟世為政,因此在討論教育時,始終皆以治國為宗旨”。林語堂:《孔子的智慧》,黃嘉德譯,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頁?!罢麄€儒家的教育觀點,似乎教育系為士(上等社會之知識分子)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p>

《論語?述而》

3、為學(xué)要求3、為學(xué)要求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p>

《論語·里仁》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p>

《論語·子張》

志于道:立志大道追求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薄墩撜Z據(jù)于德:據(jù)守道德要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薄墩撜Z·衛(wèi)靈公》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據(jù)于德:據(jù)守道德要求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論語·泰伯》

依于仁:遵循仁義精神依于仁:遵循仁義精神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游于藝:游習(xí)六藝之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游于藝:游習(xí)六藝之中

“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薄墩撜Z·學(xué)而》

“不學(xué)詩,無以言?!?/p>

《論語·季氏》

“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薄墩撜Z·學(xué)而》“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莊子·漁父》4、為學(xué)途徑“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1)教的方面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薄墩撜Z·述而》

子曰:“有教無類?!?/p>

《論語·衛(wèi)靈公》有教無類(1)教的方面“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薄墩撜Z·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嘁不?,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jìn)之,由也兼人,故退之?!?/p>

《論語·先進(jìn)》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闭d人不倦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論語·述而》

誨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論語·雍也》

(2)學(xué)的方面敏而好學(xu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撜Z·雍也》(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

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論語·衛(wèi)靈公》

學(xué)思結(jié)合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為政》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論語·為政》

溫故知新溫故知新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

學(xué)以致用學(xué)以致用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

《論語?衛(wèi)靈公》

當(dāng)仁不讓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薄墩撜Z?衛(wèi)靈公》當(dāng)仁不讓1、領(lǐng)導(dǎo)素養(yǎng)(三)為政(1)以德服人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

孔子對曰:“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p>

《論語·顏淵》

1、領(lǐng)導(dǎo)素養(yǎng)(三)為政(1)以德服人子曰:“為政以德,譬如(2)子帥以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論語·子路》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罢撸?。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子曰:“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2)子帥以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3)盡忠盡職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闭堃?。曰:“無倦?!?/p>

《論語·子路》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p>

《論語·顏淵》

(3)盡忠盡職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

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論語·顏淵》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薄墩撜Z·顏淵》

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薄墩撜Z·顏淵》子張學(xué)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馀,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馀,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p>

《論語·為政》

(4)慎言慎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