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2課件_第1頁
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2課件_第2頁
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2課件_第3頁
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2課件_第4頁
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生物(二)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一、病例介紹二、病原體病例【臨床表現】主訴:畏寒、發(fā)熱、頭痛、乏力和全身酸痛三天。病史:20歲,男。3天前突然畏寒、發(fā)熱、頭痛、乏力和全身酸痛,今起有鼻塞、流涕、咽痛伴有干咳。體征:精神欠佳,體溫39.5℃,扁桃體充血,稍微腫大,心率90次/分,兩呼吸音較粗?!酒渌麑嶒炇覚z查】白細胞6.3×109/L,中性粒細胞0.61,淋巴細胞0.39。討論1.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qū)別是什么?2.流感診斷的主要依據是什么?3.流感的防治措施有哪些?4.禽流感與人流感有哪些區(qū)別?5.如何預防禽流感?病原體1、生物學性狀2、致病性與免疫性3、診斷與防治形態(tài)與結構a.核心:-ssRNA:7-8個片段核蛋白(NP)RNA多聚酶(PB1,PB2,PA)b.包膜:雙層結構內層:基質蛋白(M1,M2)外層:脂質雙層;HA,NA12435678PB2PB1RNPRNAM2M1NAHA分節(jié)段的(-)SSRNAPA

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P)

流感病毒的表面結構血凝素(HA)柱狀,為三聚體,它基本上以相同的間距覆蓋了病毒的全部表面HA1(病毒吸附)HA2(核衣殼釋放)保護性抗原,血凝抑制抗體(保護性抗體)

神經氨酸酶(NA)四個亞單位組成的四聚體,并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聚合成群。與病毒釋放有關。

流感病毒的內部結構核衣殼病毒分片段的RNA,結合有核蛋白(NP)以及與復制和轉錄有關的三種依賴RNA的RNA多聚酶蛋白。呈螺旋對稱?;|蛋白(M蛋白)覆蓋在核衣殼外面,M蛋白抗原性穩(wěn)定,也具有型特異性。M1(增加包膜厚度)M2(輔助HA2釋放核衣殼)外膜來自宿主細胞的脂質雙層膜。流感病毒的復制病毒侵入遺傳物質的釋放病毒的復制與病毒蛋白的合成病毒的裝配出芽流感病毒的分型與抗原變異分型據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根據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區(qū)分為若干亞型(H1~H15、N1~N9)乙型、丙型至今未發(fā)現亞型命名型別/宿主/分離地點/病毒株/序號/分離年代(HA與NA亞型號)(A/HongKong/1/68(H3N2))抗原變異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因HA或NA的點突變造成,變異幅度小,屬量變,造成新毒株的出現,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乖D換(antigenicshift)因HA或NA的大幅度變異造成,屬質變,導致新亞型的出現,引起世界性的暴發(fā)流行。分型與變異

甲型乙型丙型疾病嚴重程度++++++動物儲毒+——引起大流行+——引起傳播++—抗原調變漂移、轉換漂移漂移RNA節(jié)段+++培養(yǎng)特性1、雞胚接種:羊膜腔、尿囊2、細胞培養(yǎng):猴腎原代、狗腎傳代感染細胞無明顯病變,須以紅細胞吸附、凝集試驗證實抵抗力

耐冷不耐熱,對干燥、射線及多種化學消毒劑敏感。致病性與免疫性致病機制免疫性飛沫傳播 增殖變性V→呼吸道粘膜柱狀上皮C→病變壞死→粘膜充血、水腫→炎癥侵入(C膜唾液酸R)脫落↓↓ ↓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卡他等癥狀 CK,毒性代謝產物(局部癥狀)↓入血 發(fā)熱、頭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V不入血,只在呼吸道上皮局部增殖(表面感染)致病機制免疫性

病后對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力,可持續(xù)存在幾十年,對型內變異株交叉免疫,但亞型間無交叉免疫力。診斷與防治病原學檢查防治原則人禽流感的診斷病毒分離鑒定:雞胚培養(yǎng)、血凝試驗血清學診斷:雙份抗體效價測定原理:已知V-HA+患者血清→凝集紅細胞能力消失,為陽性。

恢復期/急性期≥4倍,才有意義。病毒抗原檢測:IFA、PCR病原學檢查微生物學檢查:用于流行病學調查。

羊水、尿囊液分離病毒:咽漱液/鼻咽拭子→雞胚(35℃,3天)→血凝試驗 敏感細胞 防治原則減少人群聚集早期隔離患者空氣消毒疫苗接種(三價滅活疫苗)預防:鹽酸金剛烷氨治療:干擾素、板蘭根、大青葉等達菲(流感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由動物傳給人的疾病

鼠疫:公元6世紀,傳播動物為鼠,由鼠的寄生蟲跳蚤將病原體傳播給人,感染者的病死率為30%~100%。

霍亂:公元18世紀,雞,感染者的病死率為30%~100%。

炭疽:公元19世紀,牛、羊、駱駝、騾等食草動物,感染者的病死率約為20%。

艾滋?。?980年10月,疑是非洲綠猴,感染者的病死率為61%。

瘋牛?。?985年,傳播動物為牛,感染者的病死率為100%。

人禽流感:1997年,禽類,感染者的病死率為80%。

猴痘:2003年5月,岡比亞碩鼠和土撥鼠,感染者的病死率為10%左右。

禽流感概況最早的禽流感記錄在1878年,意大利發(fā)生雞群大量死亡,當時被稱為雞瘟。到1955年,科學家證實其致病病毒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這種疾病更名為禽流感。禽流感被發(fā)現100多年來,人類并沒有掌握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僅能以消毒、隔離、大量宰殺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高致病性禽流感暴發(fā)的地區(qū),往往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人禽流感H5N1禽流感病毒正在攻擊健康的細胞

生物性狀球形,直徑為80~120nm,但也常有同樣直徑的絲狀形態(tài),長短不一。病毒表面有10~12nm的密集釘狀物覆蓋HA(棒狀三聚體)和NA(蘑菇形四聚體)。病毒包膜內有螺旋形核衣殼。

a.核心:-ssRNA:8個片段編碼結構蛋白:HA、NA、NP、M1、M2、PB1、PB、PA非結構蛋白:NS1和NS2b.包膜:雙層結構內層:基質蛋白(M1,M2)外層:脂質雙層;HA,NA禽流感病毒圖解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變化范圍很大。其毒力主要取決于病毒粒子的復制速度和血凝素蛋白裂解位點附近的氨基酸組成。目前國際上一般按歐共體規(guī)定的靜脈內接種致病指數(IVPI)來判定毒力,當IVPI>12時,則認為是高致病力毒株。

抵抗力脂溶劑比較敏感。福爾馬林、β丙內酯、氧化劑、稀酸、乙醚、脫氧膽酸鈉、羥胺、十二烷基硫酸鈉和銨離子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禽流感病毒沒有超常的穩(wěn)定性,因此對病毒本身的滅活并不困難。病毒可在加熱、極端的pH、非等滲和干燥的條件下失活。

在野外條件下,禽流感病毒常從病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糞便中排出,病毒受到這些有機物的保護極大地增加了抗滅活能力。此外,禽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環(huán)境中,特別是涼爽和潮濕的條件下存活很長時間。糞便中病毒的傳染性在4℃條件下可以保持長達30~50天,20℃時為7天。

從微生物學角度講,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對人類的侵襲。人呼吸道上皮細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受體,即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體細胞識別并結合;所有能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組必須含有幾個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堿性氨基酸數目較多,使其在人體內的復制比較困難。

禽流感病毒對人類的侵襲禽流感傳播圖解人禽流感的診斷醫(yī)學觀察病例:有流行病學接觸史1周內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者。

對于被診斷為醫(yī)學觀察病例者,醫(yī)療機構應當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并對其進行7天醫(yī)學觀察。

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呼吸道分泌物或相關組織標本檢出甲型流感VM1或NP抗原檢測陽性或編碼它們的核酸檢測陽性臨床診斷病例:

被診斷為疑似病例但無法進一步取得臨床檢驗標本或實驗室檢查證據,而與其有共同接觸史的人被診斷為確診病例能夠排除其它診斷者

確診病例:

有流行病學接觸史和臨床表現,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或相關組織標本中分離出特定病毒,或禽流感病毒亞型特異抗原或核酸檢查陽性,或發(fā)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亞型毒株抗體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HINI自2009年3月18日起,墨西哥流感樣病例呈上升趨勢。截至4月28日,墨西哥先后發(fā)生3起疫情,共報告病例三千多例,死亡103例,病死率7%,大部分病例為青壯年人群。美國CDC2009年4月23日指出,豬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攜帶有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斷,同時擁有亞洲豬流感和非洲豬流感病毒特征。A/H1N1亞型,是一種之前從未在人和豬身上出現過的新型豬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宿主特異性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禽流感病毒和馬流感病毒的受體為唾液酸α2,3-半乳糖苷人流感病毒的受體為唾液酸α2,6-半乳糖苷豬流感病毒對這2種受體都具有親和性,豬的呼吸道黏膜上也同時具有這2種受體A型流感病毒有8個基因組片段,當2個或2個以上的不同病毒粒子同時感染1個宿主細胞時,在病毒的增殖過程中,不同病毒粒子的8個基因組片段可以隨機相互交換,重組產生1個新亞型的流感病毒。因此,同1個亞型的不同株之間可能存在著較大的抗原性差異。流行于北美的H3N2型SIV就是1個包含有人、豬、禽3種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重組子;流行于日本的H1N2豬流感病毒是類禽型HA和人流感病毒的NA重組而成

冠狀病毒一、病例介紹二、病原體SARS傳染性非典型肺炎WHO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病原體:冠狀病毒呼吸道冠狀病毒:感冒、咽炎腸道冠狀病毒:流行性腹瀉病例【臨床表現】主訴:發(fā)熱、頭痛、腹瀉、乏力。病史:女,40歲,呼吸科護士,因發(fā)熱、頭痛、腹瀉、乏力為主訴,于2003年2月21日入院,入院前4天出現一過性低熱(37.4℃)。入院第1天體溫為38.5℃,數小時后自行退熱。第2天出現輕度氣促呈進行性加重、干咳,胸片示雙側肺下葉陰影擴大,右肺上葉出現陰影。每天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40mg兩次,抗感染,靜脈輸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1周后肺部陰影大部分吸收,于2003年3月3日出院,住院11天,胸片在發(fā)病21天后無異常,50天后自覺癥狀消失,體力恢復?!拘夭縓線檢查】胸片示雙側肺下葉感染?!酒渌麑嶒炇覚z查】入院當天白細胞4.2×109/L,入院第2天白細胞3.5×109/L?!玖餍胁W資料】患者2003年1月24日負責護理第1例“非典型性肺炎”(由家屬傳染,數日后轉科),該病人未引起醫(yī)務人員感染。1月31日收治第2例傳染性極強的SARS病人,住院僅1天而轉院,以后9天內接觸的絕大多數醫(yī)務人員感染?;颊呓佑|上述病人后,早期一直服用板藍根片和羅紅霉素,因后期藥物短缺停藥,改服含清熱除濕(板藍根和甘草等)的中藥到發(fā)病。從初接觸病人到發(fā)病歷時29天。討論1.SARS冠狀病毒感染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2.SARS的診斷依據是什么?3.如何區(qū)分典型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4.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體有哪些?5.如何預防和治療SARS?病原體1、生物學性狀2、致病性與免疫性3、診斷與防治生物學性狀形態(tài)與結構抵抗力形態(tài)與結構球形或橢球形,60-150nm

形態(tài)學最顯著的特征:包膜上的釘狀刺突S刺突蛋白M、M’跨膜蛋白E包膜蛋白N核蛋白核心:單正鏈RNA,29.7kb編碼刺突蛋白跨膜蛋白包膜蛋白核蛋白RNA多聚酶衣殼呈螺旋狀包膜對常用消毒劑敏感乙醚、乙醇、紫外線照射、甲醛、高錳酸鉀、去污劑等敏感在痰、糞便、尿、血中可長時間保持活力室溫下,物體表面可存活3天56·C30min100·C10min可滅活抵抗力致病性與免疫性傳播方式致病機制臨床表現免疫性傳播方式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致病機制尚不清楚,主要攻擊肺、免疫系統(tǒng)和全身小靜脈。超抗原作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細胞因子局部肺組織超敏反應血管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損傷免疫細胞耗竭:免疫反應過強—CD4T細胞嚴重急性損傷SARS臨床表現癥狀與體征:發(fā)熱,體溫一般>38℃,偶有畏寒;伴有頭痛、關節(jié)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瀉;常無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咳嗽,多為干咳、少痰,偶有血絲痰;可有胸悶,嚴重者出現呼吸加速,氣促,或明顯呼吸窘迫。肺部體征不明顯,部分病人可聞少許濕羅音,或有肺實變體征。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胸部X線檢查: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呈網狀改變,部分病人進展迅速,呈大片狀陰影;常為雙側改變,陰影吸收消散較慢。肺部陰影與癥狀體征可不一致。若檢查結果陰性,1-2天后應予復查。

SARS的臨床表現

Lee(N=138)Peiris(N=50)發(fā)熱100%100%寒戰(zhàn)73%74%咳嗽57%62%肌痛61%54%不適未統(tǒng)計100%鼻翼煽動23%24%咽痛23%20%氣促未統(tǒng)計20%腹瀉20%10%頭痛56%20%免疫性發(fā)病<7天,檢測不到抗體10-14天后,IgM、IgG產生2月后,IgG達到高峰IgG可能是保護性抗體

診斷與防治病原學檢查防治原則隔離與醫(yī)學觀察SARSvsCAP典型性肺炎

1.常源于上呼吸道感染或繼發(fā)于流感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起病3.嚴重胸痛4.咳痰5.全身表現 a. 高熱 b. 肌痛 c. 頭痛 d. 惡心

非典型性肺炎

1.漸進性起病2.干咳(無痰)3.發(fā)熱伴隨:a. 頭痛b. 寒戰(zhàn)c. 不適d. 胸痛e. 肌痛4.病程一般在14天左右5.并發(fā)癥少見6.病死率低于1%

臨床表現典型性肺炎

1.典型炎癥反應a.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浸潤b. 吞噬現象c. 肺泡內巨噬細胞d. 炎癥消退現象2.擴展性損傷3.組織積液——實質變4.滲出性胸膜炎(胸腔積膿)&菌血癥 非典型性肺炎

1.多累及肺間質2.常見單核-巨噬細胞浸潤3.以細胞介導免疫為主,炎癥反應較低病理典型性肺炎

1. 肺炎鏈球菌 a. 原發(fā)典型性肺炎 b. 最常見 c. 并發(fā)癥多見 d. 20%致死率2. 金黃色葡萄球菌3. A組溶血性鏈球菌4. 嗜血流感桿菌病原體:5. 腦膜炎奈瑟菌6. 肺炎克雷伯桿菌(伴有其他腸桿菌) a. 醫(yī)院內感染 b. 多見于老年、體弱人群7. 銅綠假單胞菌 a. 醫(yī)院內感染 b. 綠色痰 非典型性肺炎

肺炎支原體a. 原發(fā)非典型肺炎b. 附著于細胞外c. 具有特殊形態(tài)嗜肺軍團菌a. 軍團病b. 水氣傳播c. 較高病死率d. 也可引起PONTIAC熱

鸚鵡熱衣原體a. 鸚鵡熱b. 專性細胞內寄生c. 幾乎所有鳥類都可攜帶d. 流行早期病死率較高貝納柯克斯體a. Q熱—立克次體病b. 非節(jié)肢動物傳播c. 畜群間由節(jié)肢動物傳播d. 人主要經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檢測方法:1、病毒分離培養(yǎng):需要BSL-3實驗室2、病毒PCR:陰性不能排除抗體的檢測方法(無助于早期診斷):1、IFA:出現癥狀后10天IgM抗體陽性2、EL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