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節(jié)-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1頁
2第二節(jié)-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2頁
2第二節(jié)-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3頁
2第二節(jié)-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4頁
2第二節(jié)-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

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第五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第二節(jié)

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第五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1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尿路感染的病因、感染途徑、易感因素、身體狀況、采集尿液的方法。學習難點:尿路感染的發(fā)病機制、用藥護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2主要內容疾病概要 護理評估 護理診斷 護理目標 護理措施 護理評價主要內容疾病概要3疾病概要(一)基本概念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由于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癥。根據感染發(fā)生的部位,可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本病多見于育齡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其中,未婚少女發(fā)生率為2%,已婚女性發(fā)生率5%,孕婦菌尿發(fā)生率約為7%,老年人發(fā)生率可達10%,且多為無癥狀性菌尿。疾病概要(一)基本概念4疾病概要(二)致病菌尿路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腸道革蘭陰性桿菌,以大腸桿菌最常見,其次為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糞鏈球菌、綠膿桿菌等。疾病概要(二)致病菌5疾病概要(三)感染途徑1.上行感染:最為常見,占90%。2.血行感染。3.淋巴道感染。4.直接感染。疾病概要(三)感染途徑6疾病概要(四)易感因素1.尿路梗阻和尿流不暢: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2.女性:因尿道短而直,尿道口離肛門近而易被細菌污染。3.泌尿系檢查:如留置導尿管、膀胱鏡檢查、尿道擴張等。4.機體抵抗力低下。5.其他。疾病概要(四)易感因素7疾病概要

(五)治療要點治療原則是去除易患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未有藥物敏感試驗結果時,應選用對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的抗菌藥物,獲得尿培養(yǎng)結果后,根據藥敏試驗選擇藥物。急性膀胱炎初診用藥可用3日療法,療程完畢7日后復查;急性腎盂腎炎抗菌藥物療程通常為10~14日。疾病概要(五)治療要點8護理評估護理評估9護理評估(一)健康史詢問病人有無感染、外傷、尿路結石、膀胱腫瘤、前列腺增生、輸尿管畸形、多囊腎、馬蹄腎膀胱輸尿管返流等;有無婦科炎癥、細菌性前列腺炎、留置導尿管、膀胱鏡檢查、尿道擴張等;有無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肝病、腫瘤等。詢問病人的月經生育史、性生活情況、既往有無類似情況發(fā)生及診療情況。護理評估(一)健康史10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1.癥狀(1)急性膀胱炎:病人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適等膀胱刺激癥,常有白細胞尿,約30%有血尿,偶見肉眼血尿。(2)急性腎盂腎炎:起病急,常有寒戰(zhàn)、高熱、頭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適、血尿、膿尿、腰痛、腎區(qū)壓痛或叩痛、輸尿管點壓痛等泌尿系統(tǒng)表現。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11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3)無癥狀性菌尿:又稱隱匿型尿感,即病人有真性菌尿而無尿感的癥狀,常因其他原因做尿細菌學檢查時發(fā)現,多見于老年人和孕婦,超過60歲的婦女發(fā)生率可達10%。2.體征急性腎盂腎炎病人常有痛苦面容,肋脊角壓痛或(和)叩擊痛、恥骨上膀胱區(qū)壓痛。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12護理評估(三)心理-社會狀況由于起病急,發(fā)熱,疼痛,常引起病人煩躁、緊張、焦慮,涉及外陰及性生活等方面的詢問時,病人有害羞感和精神負擔。反復發(fā)作者,病人易產生焦慮和消極情緒。護理評估(三)心理-社會狀況13護理評估(四)輔助檢查1.血常規(guī)

急性期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2.尿常規(guī)尿液外觀渾濁,尿沉渣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膿細胞,白細胞管型有助于腎盂腎炎的診斷。3.尿細菌學檢查尿細菌菌落計數≥105/ml,則為真性菌尿;如菌落計數<104/ml為污染,104~105/ml為可疑陽性。4.腎功能檢查可出現氮質血癥。5.影像學檢查急性期可作B超檢查。護理評估(四)輔助檢查14尿常規(guī)-試紙檢查尿常規(guī)-試紙檢查152第二節(jié)-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課件16護理診斷1.排尿障礙與尿感所致的尿路刺激證有關。2.體溫過高與急性腎盂腎炎有關。3.焦慮與病程長、病情反復發(fā)作有關。護理診斷1.排尿障礙與尿感所致的尿路刺激證有關。17護理目標1.病人尿路刺激癥狀減輕或消失2.體溫恢復正常3.情緒穩(wěn)定,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目標18護理措施(一)一般護理1.合理休息急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fā)作時應增加休息與睡眠,為病人提供安靜、舒適環(huán)境。腎區(qū)疼痛明顯時應臥床休息,囑病人少站立或彎腰,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止痛劑。尿頻者提供床邊小便用具。高熱病人時應臥床休息,體溫超過39℃時可采用冰敷、酒精擦浴等措施進行物理降溫。2.飲食護理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清淡飲食,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000ml,增加尿量,以沖洗膀胱、尿道、促進細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減輕尿路刺激癥狀。護理措施(一)一般護理19護理措施(二)病情觀察密切觀察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尿量、尿液性狀等的變化,尤其體溫的變化;觀察尿路刺激征、腰痛的情況,有無伴隨癥狀;觀察有無高熱持續(xù)不退或體溫升高,伴腰疼加劇等,一旦出現常提示腎周膿腫、腎乳頭壞死等并發(fā)癥,應及時報告醫(yī)師協(xié)助處理。護理措施(二)病情觀察20護理措施(三)用藥護理1.合理用藥遵醫(yī)囑合理選用抗生素,注意觀察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磺胺類藥物:口服可引起惡心、嘔吐、厭食等胃腸道反應,經腎臟排泄時易析出結晶,還可引起粒細胞減少等,服用時應多飲水減少磺胺結晶的形成和減輕尿路刺激征;或口服碳酸氫鈉,以堿化尿液、增強療效。護理措施(三)用藥護理21護理措施2.療效評價尿路感染的療效評價標準為:①見效:治療后復查菌尿轉陰。②治愈:完成抗菌藥物療程后,菌尿轉陰,于停用抗菌藥物后1周和1個月分別復查1次,如無菌尿,則可認為尿路感染已治愈。③治療失敗:治療后持續(xù)菌尿或復發(fā)。護理措施2.療效評價尿路感染的療效評價標準為:22護理措施(四)尿細菌學檢查的護理尿細菌培養(yǎng)標本采集方法:①在應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5天后留取尿標本。②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保證尿液在膀胱內停留6~8h以上),棄掉前段尿,取清潔、新鮮的中段尿送檢。③留取尿標本時嚴格無菌操作,充分清洗會陰部,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④尿液應在1h內作細菌培養(yǎng),否則容易造成污染。護理措施(四)尿細菌學檢查的護理23護理措施(五)心理護理應向病人解釋本病的特點及規(guī)律,說明緊張情緒不利于尿路刺激征的緩解,指導病人放松心態(tài)、轉移注意力,消除緊張情緒及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對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的病人,應與病人分析其原因,讓病人知道造成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源所在,共同制訂護理計劃,克服急躁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護理措施(五)心理護理24護理措施(六)健康指導1.疾病知識指導向病人及家屬講解引起和加重尿路感染的相關因素。積極治療并消除尿感的易感因素。2.生活指導指導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正確清潔外陰的方法,注意勞逸結合,飲食營養(yǎng)均衡,增強機體抵抗力。3.用藥指導指導病人按醫(yī)囑正確服藥,學會觀察藥效和不良反應,不隨意停藥或減量,避免復發(fā);定期做尿常規(guī)檢查和細菌培養(yǎng)。護理措施(六)健康指導25護理評價1.病人尿路刺激癥狀是否減輕或消失。2.體溫是否恢復正常。3.情緒是否穩(wěn)定,能否積極配合治療。護理評價1.病人尿路刺激癥狀是否減輕或消失。26小結本節(jié)主要講述了腎盂腎炎患者的病因,易感因素和感染途徑,臨床表現和急慢性腎盂腎炎具體的治療要點。小結本節(jié)主要講述了腎盂腎炎患者的病因,易感因素和感染途徑,臨27思考題1.尿路腎盂腎炎感染的易感因素和感染途徑有哪些?2.急性腎盂腎炎患者的治療要點有哪些?思考題28第二節(jié)

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第五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第二節(jié)

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第五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29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尿路感染的病因、感染途徑、易感因素、身體狀況、采集尿液的方法。學習難點:尿路感染的發(fā)病機制、用藥護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30主要內容疾病概要 護理評估 護理診斷 護理目標 護理措施 護理評價主要內容疾病概要31疾病概要(一)基本概念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由于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癥。根據感染發(fā)生的部位,可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本病多見于育齡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其中,未婚少女發(fā)生率為2%,已婚女性發(fā)生率5%,孕婦菌尿發(fā)生率約為7%,老年人發(fā)生率可達10%,且多為無癥狀性菌尿。疾病概要(一)基本概念32疾病概要(二)致病菌尿路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腸道革蘭陰性桿菌,以大腸桿菌最常見,其次為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糞鏈球菌、綠膿桿菌等。疾病概要(二)致病菌33疾病概要(三)感染途徑1.上行感染:最為常見,占90%。2.血行感染。3.淋巴道感染。4.直接感染。疾病概要(三)感染途徑34疾病概要(四)易感因素1.尿路梗阻和尿流不暢: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2.女性:因尿道短而直,尿道口離肛門近而易被細菌污染。3.泌尿系檢查:如留置導尿管、膀胱鏡檢查、尿道擴張等。4.機體抵抗力低下。5.其他。疾病概要(四)易感因素35疾病概要

(五)治療要點治療原則是去除易患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未有藥物敏感試驗結果時,應選用對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的抗菌藥物,獲得尿培養(yǎng)結果后,根據藥敏試驗選擇藥物。急性膀胱炎初診用藥可用3日療法,療程完畢7日后復查;急性腎盂腎炎抗菌藥物療程通常為10~14日。疾病概要(五)治療要點36護理評估護理評估37護理評估(一)健康史詢問病人有無感染、外傷、尿路結石、膀胱腫瘤、前列腺增生、輸尿管畸形、多囊腎、馬蹄腎膀胱輸尿管返流等;有無婦科炎癥、細菌性前列腺炎、留置導尿管、膀胱鏡檢查、尿道擴張等;有無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肝病、腫瘤等。詢問病人的月經生育史、性生活情況、既往有無類似情況發(fā)生及診療情況。護理評估(一)健康史38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1.癥狀(1)急性膀胱炎:病人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適等膀胱刺激癥,常有白細胞尿,約30%有血尿,偶見肉眼血尿。(2)急性腎盂腎炎:起病急,常有寒戰(zhàn)、高熱、頭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適、血尿、膿尿、腰痛、腎區(qū)壓痛或叩痛、輸尿管點壓痛等泌尿系統(tǒng)表現。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39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3)無癥狀性菌尿:又稱隱匿型尿感,即病人有真性菌尿而無尿感的癥狀,常因其他原因做尿細菌學檢查時發(fā)現,多見于老年人和孕婦,超過60歲的婦女發(fā)生率可達10%。2.體征急性腎盂腎炎病人常有痛苦面容,肋脊角壓痛或(和)叩擊痛、恥骨上膀胱區(qū)壓痛。護理評估(二)身體狀況40護理評估(三)心理-社會狀況由于起病急,發(fā)熱,疼痛,常引起病人煩躁、緊張、焦慮,涉及外陰及性生活等方面的詢問時,病人有害羞感和精神負擔。反復發(fā)作者,病人易產生焦慮和消極情緒。護理評估(三)心理-社會狀況41護理評估(四)輔助檢查1.血常規(guī)

急性期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2.尿常規(guī)尿液外觀渾濁,尿沉渣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膿細胞,白細胞管型有助于腎盂腎炎的診斷。3.尿細菌學檢查尿細菌菌落計數≥105/ml,則為真性菌尿;如菌落計數<104/ml為污染,104~105/ml為可疑陽性。4.腎功能檢查可出現氮質血癥。5.影像學檢查急性期可作B超檢查。護理評估(四)輔助檢查42尿常規(guī)-試紙檢查尿常規(guī)-試紙檢查432第二節(jié)-腎盂腎炎病人的護理課件44護理診斷1.排尿障礙與尿感所致的尿路刺激證有關。2.體溫過高與急性腎盂腎炎有關。3.焦慮與病程長、病情反復發(fā)作有關。護理診斷1.排尿障礙與尿感所致的尿路刺激證有關。45護理目標1.病人尿路刺激癥狀減輕或消失2.體溫恢復正常3.情緒穩(wěn)定,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目標46護理措施(一)一般護理1.合理休息急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fā)作時應增加休息與睡眠,為病人提供安靜、舒適環(huán)境。腎區(qū)疼痛明顯時應臥床休息,囑病人少站立或彎腰,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止痛劑。尿頻者提供床邊小便用具。高熱病人時應臥床休息,體溫超過39℃時可采用冰敷、酒精擦浴等措施進行物理降溫。2.飲食護理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清淡飲食,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000ml,增加尿量,以沖洗膀胱、尿道、促進細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減輕尿路刺激癥狀。護理措施(一)一般護理47護理措施(二)病情觀察密切觀察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尿量、尿液性狀等的變化,尤其體溫的變化;觀察尿路刺激征、腰痛的情況,有無伴隨癥狀;觀察有無高熱持續(xù)不退或體溫升高,伴腰疼加劇等,一旦出現常提示腎周膿腫、腎乳頭壞死等并發(fā)癥,應及時報告醫(yī)師協(xié)助處理。護理措施(二)病情觀察48護理措施(三)用藥護理1.合理用藥遵醫(yī)囑合理選用抗生素,注意觀察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磺胺類藥物:口服可引起惡心、嘔吐、厭食等胃腸道反應,經腎臟排泄時易析出結晶,還可引起粒細胞減少等,服用時應多飲水減少磺胺結晶的形成和減輕尿路刺激征;或口服碳酸氫鈉,以堿化尿液、增強療效。護理措施(三)用藥護理49護理措施2.療效評價尿路感染的療效評價標準為:①見效:治療后復查菌尿轉陰。②治愈:完成抗菌藥物療程后,菌尿轉陰,于停用抗菌藥物后1周和1個月分別復查1次,如無菌尿,則可認為尿路感染已治愈。③治療失敗:治療后持續(xù)菌尿或復發(fā)。護理措施2.療效評價尿路感染的療效評價標準為:50護理措施(四)尿細菌學檢查的護理尿細菌培養(yǎng)標本采集方法:①在應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5天后留取尿標本。②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保證尿液在膀胱內停留6~8h以上),棄掉前段尿,取清潔、新鮮的中段尿送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