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完整版:新文化運動_第1頁
教學設計 完整版:新文化運動_第2頁
教學設計 完整版:新文化運動_第3頁
教學設計 完整版:新文化運動_第4頁
教學設計 完整版:新文化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①承上啟下的作用:新文化運動是思想領域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同北洋政府統(tǒng)治進行的斗爭。它承接了前面“順乎世界之潮流”這一知識點。同時新文化運動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又為下一課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埋下了伏筆。②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它是繼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領域中反封建斗爭的繼續(xù),是中國資產階級旨在傳播民主和科學為核心的價值觀的思想啟蒙運動。同時又是一場比較全面地文化轉型運動。二、教學目標課標要求:1.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2.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知識與技能 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識記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主要陣地、代表人物、旗幟、活動基地。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究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問題引導、討論“打倒孔家店”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口號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歷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引導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解讀得出結論,做到論從史出,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新文化運動是先進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的探索,中國要富強必須提倡民主和科學。以此來進行歷史觀的教育。對民主和科學的追求,也是個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確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體現(xiàn),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②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無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種關心國家、民族前途的愛國行為,以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難點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難點: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三、學情分析高中階段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并進而分析、探討其對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方法進行教學。四、學法分析教法、學法及依據(jù)本課主要采取了“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法和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注重史料教學,力爭論從史出;創(chuàng)設情景,巧妙設問、引導和點撥;自主學習、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學手段及依據(jù)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梢蕴峁┐罅康膱D片、文字或視頻等材料,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深化,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五、教學過程【課前預習】學生利用“課前提示”預習【導入新課】請同學們看幻燈片上近代三位大師的名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蔡元培。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求國家的自由。——胡適。出了研究室就入監(jiān)獄,出了監(jiān)獄就入研究室?!惇毿恪闹型瑢W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這里的地獄指什么?國家自由又指什么?學生一步步回答。教師:為了重鑄國魂,北京大學的部分大師們在思想文化領域內掀起了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今天就讓我們來重溫這段歷史,理解20世紀前20年中國思想演變大勢,及其與當時的世界和以后的中國之間的關系。設計意圖:以視頻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培養(yǎng)學生從視頻材料中獲取提煉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通過“王凡森院士紀念《新青年》創(chuàng)刊90周年答記者問”,初步感知開展新文化運動的必要性。并利用幻燈片中的最后一句話“1915年-1916年的中國,政治及思想界為什么會出現(xiàn)沉悶、彷徨?”。引出對新文化運動背景的思考?!編熒印恳?、新文化運動的背景1、背景:設問:為什么要開展新文化運動呢?是哪些因素促成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引導學生根據(jù)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以及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找出新文化運動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政治方面內:獨裁專制外:列強侵略經濟方面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根本原因)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尊孔復古逆流與民主共和觀念勢不兩立(直接原因)2、概況:要求學生齊聲回答,完成下面表格:興起標志代表人物旗幟主要陣地活動基地設計意圖: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落實基礎知識。層層設問:北大之所以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誰起了重要作用?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樣的辦學方針?提出這一方針的實質目的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的實質是允許各種科學思想自由發(fā)展,讓資產階級的新思想去占領封建舊思想的陣地。教師進一步指出新文化運動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歷次愛國活動無不與新文化運動精神的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設計意圖:為后面分析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以及對后來中國的思想影響做鋪墊。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怎樣重鑄國魂呢?課件展示以下材料:“自人權平等之說興,奴隸之名,非血氣所忍受……近代歐洲之所以優(yōu)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薄惇毿恪缎虑嗄辍ぞ锤媲嗄辍吩O問:“德先生”和“賽先生”及其內涵分別是什么?你能從材料中看出陳獨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及其為什么嗎?這與以前向西方學習相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學生對材料一步步進行分析。教師點撥:“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賽先生”是指科學,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它與以前向西方學習相比,已經由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層面深入到思想文明層面。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材料,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注意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并進行比較的意識和能力。即和以前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聯(lián)系起來。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課件展示一段文字材料“孔子生長封建時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時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禮教,即生活狀態(tài),封建時代之禮教,封建時代之生活狀態(tài)也;所主張之政治,封建時代之政治也?!惇毿恪犊鬃又琅c現(xiàn)代生活》設問:這段材料共同反映新文化運動的什么主張?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白“儒家傳統(tǒng)道德是維護君主專制的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已經成為封建文化的象征,“打倒孔家店”其實就是反對復辟”課件繼續(xù)展示:材料一:“我翻開歷史一看,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狂人日記》材料二:“打倒孔家店”——吳虞材料三:康有為稱頌孔子是“萬世教主”,他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教義最完善、制度最完備,門徒最眾多”,“民權、議院、選舉、民主、平等均為孔子所創(chuàng)。”——《中國近代史》設問:孔子與儒家思想在維新變法和新文化運動中的命運為何截然不同?,試從時代背景、思想狀況、經濟基礎三個角度進行分析。教師點撥: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合理性,為維新變法思想創(chuàng)造歷史根據(jù);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為宣傳民主和科學,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孔子為首的儒家傳統(tǒng)道德,以改造國民劣根性,為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掃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礙。兩次運動中的尊孔和倒孔實質上是一致的,都服務于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宗旨??涤袨榈恼{和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是導致運動失敗的根源;而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士對儒家思想的全盤否定是不妥的,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對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程度決定的。設計意圖:使學生增強維新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孔子地位變化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以及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之間的關系得認識能力。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設問:新文化運動不僅是一場思想革命,還是一場文學革命。那么為什么還要進行文學革命呢?請一位同學朗讀以下兩段材料:材料一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畎住稇浨囟稹凡牧隙盁糸W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了,風熄了,我應在院中唱歌。教師一步步設問:讀完這兩段材料,你有何感覺?哪一個讀起來更順口,而且更通俗易懂?兩段材料在語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區(qū)別?新文化運動要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種語言更容易普及到大眾之中?你能說出新文化運動中進行文學革命的原因嗎?學生一步步回答。教師點撥:文學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眾之中,而文言文比較難懂。設計意圖:通過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話文的對比,學生能直觀地感知到二者的區(qū)別,很容易理解開展文學革命的原因。教師:文學革命需要從哪些方面來進行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文學革命是從形式到內容的革命:1、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2、以新鮮、平易、明了的新文學代替陳腐、雕琢、迂晦的舊文學。設問:文學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意義:1、為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與普及提供了載體。2、推動人們改變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3、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醞釀和發(fā)動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準備。三、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1、性質: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xù),是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設問:為什么說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xù),是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學生分析、討論。教師點撥:新文化運動宣傳了資產階級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轉型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內反封建斗爭的繼續(xù)。課件展示以下材料:材料一1913年江蘇第一師范學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應試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強,顏淵、王陽明、朱熹、程頤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教師點撥::進步性:動搖封建思想統(tǒng)治弘揚民主科學思想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準備傳播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榮局限性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前期沒有與群眾斗爭相結合沒有提出反帝設問:新文化運動有哪些局限性?請同學們通過下面材料進行分析。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分析圖表材料的能力。史論結合,論從史出?!菊n堂總結】提問知識要點:背景、概況、新文化運動內容、評價教師強調:新文化運動用資產階級的新思想、新文化刷新了國民的觀念,重鑄了國魂,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設計意圖:鞏固、強化知識結構?;貞獙耄怀鲋黝}。【知識結構(板書)】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背景:(1)經濟方面: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2)政治方面:①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②帝國主義加緊侵略。③北洋軍閥專制獨裁。(3)思想文化:①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②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2、概況: 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等旗幟:民主科學主要陣地:《新青年》活動基地:北京大學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2、提倡科學,反對愚昧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三、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性質: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xù),是近代歷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和文化轉型運動。積極影響: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fā)展3、對五四運動的爆發(fā)起了宣傳動員作用4、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局限性:1、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2、對東、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菊n堂練習】1、康有為著《孔子該制考》推崇孔子;陳獨秀等則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孔教,他們共同的出發(fā)點是A.全盤否定儒家思想B.沖破封建阻力,倡導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C.把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同儒家思想相結合D.擴大自身的影響2、前期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儒家傳統(tǒng)道德,主要是為了A.在思想上反對封建主義B.追求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C.宣傳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D.支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3、之所以說魯迅對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做出了突出貢獻,主要是因為他A.把反封建的內容與白話文形式結合起來B.主張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C.對封建禮教攻擊最猛烈D.首先提倡白話文4、在中國近代史上,對封建思想抨擊最猛烈的一次是A.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zhàn)B.革命派與?;逝傻恼搼?zhàn)C.前期的新文化運動D.“問題”與“主義”之爭5、前期的新文化運動與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