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 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實驗報告_第1頁
華北電力大學 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實驗報告_第2頁
華北電力大學 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實驗報告_第3頁
華北電力大學 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實驗報告_第4頁
華北電力大學 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升出力*腎課程設計(綜合實驗)報告(2013-2014年度第2學期)名稱: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題目:網線的制作、路由器配置及組網網絡通信綜合實驗、VB6.0實驗院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班級:通信1101學號:學生姓名:指導教師:—設計周數:成績:日期

實驗環(huán)境VB6.0實驗名稱實驗:熟悉VB環(huán)境及UDP通信實驗程序的設計實驗目的通過實驗熟悉VB語言開發(fā)平臺。通過實驗進步理解UDP通信協(xié)議,掌握UDP通信協(xié)議的特點。實驗原理在TCP/IP模型中,UDP為網絡層以上和應用層以下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接口。UDP只提供數據的不可靠傳遞,它一旦把應用程序發(fā)給網絡層的數據發(fā)送出去,就不保留數據備份。UDP在IP數據報的頭部僅僅加入了復用和數據校驗字段。UDP是一個無連接協(xié)議。跟TCP的操作不同,計算機并不建立連接。另外,UDP應用程序可以是客戶機,也可以是服務器。UDP所在位置如下:應用層UDP(傳輸層)TCP(傳輸層)IP各種網絡接口為了傳輸數據,首先要設置本機的使用協(xié)議和本機端口號。然后,本機計算機只需將RemoteHost設置為需要聊天的計算機的IP地址,并將RemotePort屬性設置為跟需要聊天的計算機的LocalPort屬性相同的端口,并調用SendData方法來發(fā)送信息。最后,本臺計算機使用DataArrival事件內的GetData方法來獲取對方計算機已發(fā)送的信息。本實驗中聊天界面的編寫采用VB語言。實驗內容實驗步驟:進入VB6.0,雙擊StandardEXE。出現(xiàn)標準窗體,調整窗體大小到適當尺寸。工程名改為工程_udp,窗體名改為Frm_udp,窗體的caprion屬性改為"聊天程序”。添加三個TextBox控件,名字分別改為Text_ip、Text_record、Text_send,屬性均為空,分別用以輸入聊天對象的IP地址、顯示聊天內容、輸入聊天內容。另外Text_record的scrollbars屬性設置為2_vertical。添加三個Lable控件,其caption屬性分別改為:“聊天對象(IP地址):”、“聊天記錄:”、“我要說:”,用以說明其下面的TextBox的作用。添加三個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屬性分別改為“確定"、"發(fā)送"、"退出",名稱分別為:Cmd_sure、Cmd_send、Cmd_exit。其作用分別為:確定

實驗內容IP地址、發(fā)送內容、退出聊天程序。添加Winsock控件,名字改為Winsock_udp。執(zhí)行,判斷所編程序的正確性。若程序執(zhí)行正確,則存盤。程序代碼:PrivateSubCmd_exit_Click()UnloadMeEndSubPrivateSubCmd_send_Click()Dimstrdata1AsStringDimstrdata2AsStringIfText_send.Text=""ThenMsgBox"請輸入要發(fā)送的話!",vbOKOnly+vbExclamation警告信息EndIfstrdata1=Text_send.Textstrdata2="發(fā)送:"Text_record.Text=Text_record&Chr(13)&Chr(10)Text_record.Text=Text_record&strdata2&strdata1Winsock_udp.SendDataText_send.TextText_send.Text=""EndSubPrivateSubCmd_sure_Click()Winsock_udp.Protocol=sckUDPProtocolWinsock_udp.RemoteHost=Text_IP.TextWinsock_udp.RemotePort=2010遠程端口Winsock_udp.Bind2010綁定本地端口EndSubPrivateSubText_send_KeyDown(KeyCodeAsInteger,ShiftAsInteger)IfKeyCode=13ThenWinsock_udp.SendDataText_send.TextText_send.Text=""EndIfEndSubPrivateSubWinsock_udp_DataArrival(ByValbytesTotalAsLong)Dimstrdata3AsStringDimstrdata4AsStringWinsock_udp.GetDatastrdata4strdata3="接收:"Text_record.Text=Text_record&Chr(13)&Chr(10)回車加換行Text_record.Text=Text_record&strdata3&strdata4EndSub聊天界面如下:白聊白聊天程序聊天對象(IP地址):聊天記錄:我要說:聊天記錄:我要說:實驗實驗結果及分析運行程序,分別和兩個人聊天LL聊天雙方在IPAdr中輸入對方IP地址,點確定,|開始通信。在TextSend中輸入發(fā)送信息,點發(fā)送,可以在TeXtReceive中看到對話內容,自己發(fā)送的是“發(fā)送:”后顯示的內容。4.同理,對方收到信息后,顯示在對方TextRecieve中。對方進行同種操作,將可以在本機的TextRecieve中顯示,顯示在“接收:”后,現(xiàn)在即實現(xiàn)了利用UDP進行雙方聊天。分析:UDP協(xié)議是端到端的協(xié)議,不需要實現(xiàn)建立連接,只需知道對方的IP地址就可發(fā)送數據,每個報文都帶有完整的目的地址,協(xié)議比較簡單,但是它不保證報文傳輸的可靠性。IP地址知道后,就可以利用SendData發(fā)送數據,數據利用UDP協(xié)議傳輸數據,接收方利用GataData接收數據。至此,雙方可以進行正常的聊天。

實驗名稱實驗二:TCP通信程序的設計實驗目實驗名稱實驗二:TCP通信程序的設計實驗目的2、掌握TCP協(xié)議的基本原理。3、掌握TCP協(xié)議的通信過程,加深對TCP通信協(xié)議的理解。TCP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于字節(jié)流的運輸層(Transportlayer)通信協(xié)議。TCP的服務流程:TCP協(xié)議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連接的傳輸控制協(xié)議,即在傳輸數據前要先建立邏輯連接,然后再傳輸數據,最后釋放連接3個過程。TCP提供端到端、全雙工通信;采用字節(jié)流方式,如果字節(jié)流太長,將其分段;提供緊急數據傳送功能。TCP提供的面向連接意味著兩個使用TCP的應用(通常是一個客戶和一個服務器)在彼此交換數據之前必須先建立一個TCP連接。實驗原理TCP服務端SocketQBindQListen。TCP客尸端SocketQConnect^Accept()―直阻塞敬客?.::連接到達連接建立(TCP三路握手)Send。服務請求實驗實驗原理TCP服務端SocketQBindQListen。TCP客尸端SocketQConnect^Accept()―直阻塞敬客?.::連接到達連接建立(TCP三路握手)Send。服務請求實驗內容Recvf)處理服務請求實驗步驟:進入VB6.0,雙擊StandardEXE。出現(xiàn)標準窗體,調整窗體大小到適當尺寸。工程名改為工程七tcp_client,窗體名改為Frm_tcp_client^敏窗體的caprioh屬性改為“數據流通信程序”。鏟市、甬切添加三個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rSendYourName,Text屬性為空,用以輸入你的°漢吾名字。1"「1、2、3、4、Recv()Closed5、添加三個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屬性改為"連接”,用以連接服務器的IP地址。6、添加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屬性改為"發(fā)送數據”,用以發(fā)送固定格式數據。7、添加三個Lable控件,屬性分別為“發(fā)送”,“接受”,“程序”,用以顯示Text控件的意義。8、添加Winsock控件,名字改為TcpSocket.9、存盤,存盤路徑為自己建立的子目錄。程序代碼:PrivateSubCmd_exit_Click()UnloadMeEndSubPrivateSubCmd_link_Click()Winsock_tcp.CloseWinsock_tcp.Protocol=sckTCPProtocolWinsock_tcp.RemoteHost=Text_ip.TextWinsock_tcp.RemotePort=2010Winsock_tcp.Connect實驗內容EndSubPrivateSubCmd_sdata_Click()IfText_send.Text=""ThenMsgBox"請輸入“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vbOKOnly+vbExclamation警告信息EndIfWinsock_tcp.SendDataText_send.TextText_send.Text=""EndSubPrivateSubCmd_sname_Click()IfText_send.Text=""ThenMsgBox”請輸入您的姓名”,vbOKOnly+vbExclamation警告信息EndIfWinsock_tcp.SendDataText_send.TextText_send.Text=""EndSubPrivateSubCmd_sprog_Click()IfText_prog.Text=""ThenMsgBox"請輸入您的程序",vbOKOnly+vbExclamation'警告信息EndIfWinsock_tcp.SendDataText_prog.TextText_prog.Text=""EndSubPrivateSubWinsock_tcp_DataArrival(ByValbytesTotalAsLong)DimstrdataAsStringWinsock_tcp.GetDatastrdataText_recieve.Text=strdataEndSub

TCP_client界面:實驗內容Text_recieve.Text=EtrilataText_recieve.Text=EtrilataSub實驗結果及分析.點擊連接。在狀態(tài)欄中可看到“已建立連接,請發(fā)送數據“字樣。.點發(fā)送數據,發(fā)送“網絡通信實驗與設計”到服務器,即在服務器可以顯示這些文字。狀態(tài)欄中出現(xiàn)“接收數據成功,請發(fā)送姓名”。4.在TextSendYourName中輸入自己的名字,點發(fā)送,在服務器即可顯示你的名字,狀態(tài)欄顯示“發(fā)送姓名成功,請發(fā)送程序”。將自己的程序復制到TextRecieve中,點發(fā)送程序,服務器即可顯示你發(fā)的程序,此時你的狀態(tài)欄顯示“程序傳送成功,實驗已經完成”。分析:TCP協(xié)議是面向連接的傳輸協(xié)議,它需要先建立連接,這樣保證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在簡化的計算機網絡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層傳輸層所指定的功能。應用層向TCP層發(fā)送用于網間傳輸的、用8位字節(jié)表示的數據流,然后TCP把數據流分割成適當長度的報文段(通常受該計算機連接的網絡的數據鏈路層的最大傳送單元(MTU)的限制)。之后TCP把結果包傳給IP層,由它來通過網絡將包傳送給接收端實體的TCP層。TCP為了保證不發(fā)生丟包,就給每個字節(jié)一個序號,同時序號也保證了傳送到接收端實體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實體對已成功收到的字節(jié)發(fā)回一個相應的確認(ACK);如果發(fā)送端實體在合理的往返時延(RTT)內未收到確認,那么對應的數據(假設丟失了)將會被重傳。

實驗名稱實驗三:基于FTP的文件傳輸程序設計實驗目的1、本實驗為設計性實驗。2、掌握FTP協(xié)議的基本原理。3、通過自主設計FTP協(xié)議通信程序,進步學習理解FTP通信協(xié)議,掌握FTP通信協(xié)議的基本工作原理。實驗原理FTP是TCP/IP協(xié)議組中的協(xié)議之一,該協(xié)議是Internet文件傳送的基礎,它由一系列規(guī)格說明文檔組成,目標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提供非直接使用遠程計算機,使存儲介質對用戶透明和可靠高效地傳送數據。簡單的說,F(xiàn)TP就是完成兩臺計算機之間的拷貝,從遠程計算機拷貝文件至自己的計算機上,稱之為“下載(download)”文件。若將文件從自己計算機中拷貝至遠程計算機上,則稱之為“上傳(upload)”文件。在TCP/IP協(xié)議中,F(xiàn)TP標準命令TCP端口號為21。FTP也是一個客戶/服務器系統(tǒng)。用戶通過一個客戶機程序連接至在遠程計算機上運行的服務器程序。依照FTP協(xié)議提供服務,進行文件傳送的計算機就是FTP服務器,而連接FTP服務器,遵循FTP協(xié)議與服務器傳送文件的電腦就是FTP客戶端。用戶要連上FTP服務器,就要用到FPT的客戶端軟件。實驗內容用自己的名字建立子目錄。進入VB6.0,雙擊StandardEXE。出現(xiàn)標準窗體,調整窗體大小到適當尺寸。工程名改為FtpTest,窗體名改為FrmMain,窗體的caprion屬性改為“文件傳輸程序”。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tIP,Text屬性為為服務器IP地址。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tPort,Text屬性為21,用以顯示端口號。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tUserName,Text屬性為雷玉芬,用以顯示服務器允許用戶名。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tPassWord屬性為空,PassWord的屬性為“*”,用以顯示密碼。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tUpFile,Text屬性為空,用以顯示上傳文件路徑和名稱。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tDownFile,Text屬性為空,用以顯示下載文件路徑和名稱。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為TextState,Text屬性為空,用以顯示文件輸出狀態(tài)。添加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屬性改為"連接",用以連接服務器的IP地址。

添加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屬性改為“上傳文件”,用以向服務器發(fā)送文件。添加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屬性改為"下傳文件”,用以從服務器下載文件。添加7個Lable控件,屬性分別為“服務器地址”,“端口”,“用戶名”,“密碼”,“上傳文件”,“下傳文件”,“狀態(tài)”,用以顯示Text控件的意義。添加InternetTransfer控件,名字改為FtpInt..程序代碼:PrivateSubCmd_exit_Click()UnloadMeEndSubPrivateSubCmd_link_Click()實驗內容Inet_ftp.Cancel實驗內容Inet_ftp.Protocol=icFTPInet_ftp.URL=Text_ip.TextInet_ftp.RemotePort=21Inet_ftp.UserName=Text_name.TextInet_ftp.Password=Text_name.TextIfText_password.Text=Text_name.TextThenInet_ftp.ExecuteElseMsgBox”密碼輸入有誤,請重新輸入!”,vbOKOnly+vbExclamation警告信息Text_password.Text=""EndIfEndSubPrivateSubCmd_up_Click()'在Text_up中輸入路徑,源文件名和目標文件名Inet_ftp.Execute,"SEND"&Text_up.TextEndSubPrivateSubCmd_down_Click()在Text_down中輸入源文件名,存儲路徑和目標文件名Inet_ftp.Execute,"GET"&Text_down.TextEndSubPrivateSubInet_ftp_StateChanged(ByValStateAsInteger)Text_state.Text=Inet_ftp.ResponseInfo'顯示狀態(tài)信息EndSub

實驗結果及分實驗結果及分析文件傳輸程序界面:服務器地址:I127001上傳文件路徑:件K頑E;上傳文件下載文件路徑:「川贏hm~祥i]運行程序,由于是一人使用本機,為了方便,將用戶名和服務器都已在屬性中更改,填寫密碼,在服務器開啟的狀態(tài)下‘,并且都,巳輸入用戶信息后,點連接。在TextUpFile中輸入路徑,源文件名和目標文件名,如e:\a.txtleiyufen.txt。點上傳文件,即可在服務器指定訪問目錄中找到自己上傳的文件在TextDownFile中輸入源文件名,存儲路徑和目標文件名,如leiyufen.txte:\lei.txt,點擊下載文件,即可從服務器指定訪問目錄中下載源文件到自己指定的目的文件夾中,文件名為指定目標文件名。分析:上傳文件的目的地址和下載文件的源地址,都是FTP服務器指定的目錄。FTP客戶端首先和FTP服務器的TCP21端口建立連接,通過這個通道發(fā)送命令,客戶端需要接收數據的時候在這個通道上發(fā)送PORT命令。PORT命令包含了客戶端用什么端口接收數據。在傳送數據的時候,服務器端通過自己的TCP20端口連接至客戶端的指定端口發(fā)送數據。FTPserver必須和客戶端建立一個新的連接用來傳送數據。

實驗名稱實驗四:網線制作實驗設備壓線鉗一把、測線儀一個、雙絞線若干段、RJ45水晶頭若干實驗目的了解常用網線的種類。掌握在各種應用環(huán)境下非屏蔽雙絞線制作網線的方法及連接方法。掌握網線連通性測試方法。實驗原理雙絞線按其是否外加金屬網絲套的屏蔽層可分為屏蔽雙絞線和非屏蔽雙絞線。從性價比和可維護性出發(fā),大多數局域網使用非屏蔽雙絞線作為布線的傳輸介質來組網。雙絞線由8根不同顏色的線分成4對絞合在一起,成對扭絞是因為,發(fā)送和接收的數據均以差分方式傳輸,當線路中出現(xiàn)干擾信號時,其對兩根線的影響是相同的,因而在接收端還原差分信號時就可以屏蔽掉該干擾信號,減少和抑制外界的干擾,從而減少和抑制外界的干擾。在EIA/TIA-568標準中,將雙絞線按電氣特性區(qū)分為:三類、四類、五類線。網絡中最常用的是三類線和五類線,目前已有六類以上的。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qū)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接頭前端有8個凹僧,簡稱“SE”。凹槽內的金屬觸點共有8個,簡稱“8C”。特別需要注意的是RJ45水晶頭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序號對于網絡連線非常重要。網線制作方法有兩種:(1)直通線:雙絞線兩邊都按照EIAT/TIA568B標準連接水晶頭。(2)交叉線:雙絞線一邊是按照EIAT/TIA568A標準連接,另一邊按照EIT/TIA568B標準連接水晶頭。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選用直通線或交叉線,各種使用情況如下(PC——PC:交叉線;PC——HUB:直通線;HUB普通口——HUB普通口:交叉線;HUB級聯(lián)口——HUB級聯(lián)口:交叉線)本實驗使用直通線:雙絞線兩邊都按照EIAT/TIA568B標準連接水晶頭,線序: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在實際通信中,只用到雙絞線八根銅線中的第1、2、3、6四條銅線。.

實驗內容及步驟1實驗內容及步驟2、將裸露的雙絞線中的橙色對線撥向自己的左方,棕色對線撥向右方向,綠色對線撥向前方,藍色對線撥向后方。小心的剝開每一對線,按EIA/TIA568B的標準(白橙一橙一白綠一藍一白藍一綠一白棕一棕)排列好。3、把線整齊,將裸露出的雙絞線用專用鉗剪下,只剩約14mm的長度,并剪齊線頭。將雙絞線的每一根線依序放入RJ45接頭的引腳內,第一只引腳內應該放白橙色的線,其余類推。4、確定雙絞線的每根線已經放置正確,并查看每根線是否進入到水晶頭的底部位置。如到了底部就可以用RJ45壓線鉗壓接RJ45接頭。這樣RJ45頭就制作完成了。5、用RJ45壓線鉗壓接RJ45接頭,把水晶頭里的八塊小銅片壓下去后,使每一塊銅片的尖角都觸到一根銅線,這樣制作完成了一個RJ45頭。同樣完成另一端的RJ45接頭。6、最后用測試儀測試一下通斷性。實驗結果及分析本次實驗李然老師首先為我們演示了一遍,制做的很快,而且網線也測試通過。我本以為會很簡單,可到自己做時,才發(fā)現(xiàn)只是看似簡單,先是制作網線過程中各種不熟練導致花費了很多時間,再是最后將網線接到測線儀中,測試儀卻顯示出現(xiàn)了交叉和X實驗結果及分析重新制作過程中,吸取第一次教訓,將線理順,并且剪齊,插到水晶頭后檢查了線序和每根線是否已經入水晶頭的底部,之后才用壓線鉗壓接水晶頭。因為把細節(jié)考慮到了,最終測線儀顯示S和M都是一對一直連,并且沒有交叉、短路了、X等的出現(xiàn),這樣表明網線制作成功。

實驗名稱實驗五:路由器配置及組網實驗設備路由器3臺,PC機3臺,直通線若干實驗目的10、熟悉思科VPN路由器的基本組成和功能;1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測試;12、使用路由器實現(xiàn)跨網段連接,掌握RIP的配置過程。實驗原理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層協(xié)議中的第三層,是用于網絡互連的計算機設備,其主要任務是接收來自一個網絡接口的數據包,根據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決定轉發(fā)到下一個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轉發(fā)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數據包的幀格前添加下一個MAC地址,同時IP數據包頭的TTL域也開始減數,并重新計算校驗和。當數據包被送到輸出端口時,它需要按順序等待,以便被傳送到輸出鏈路上。因此路由器須具有存儲、轉發(fā)、尋徑功能。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故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路由表,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tǒng)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tǒng)動態(tài)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路由器為了獲得路由表,通常使用RIP。RIP的特點:(1)僅和相鄰的路由器交換信息。(2)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3)按固定時間交換路由信息。(一)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實驗1、按下圖組建網絡。Wan1RouterlWanl-二Router2PC機1PCPC機1使用一條直通網線將“Routerl”和“Router2”相連,兩個路由器都選用了“Wanl”口。另任選一“Lan”口和PC機相連,以完成相應配置。2、配置Router1(Router2)在PC機1(PC機2)上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內輸入“”,輸入用戶名“admin”,密碼“admin”進行登錄登錄后觀測“PortStatistics”端口狀態(tài)顯示是否正確(占用的口呈現(xiàn)綠色),如不正確,再次進行復位操作。實驗內容進入“setup”配置頁面中的“Network”子頁面開始進行配置。配置參實驗內容DeviceIPAddress:()Subnetmask:Dual—WAN/DMZSetting選擇“DuanWan”Wan1(Wan2設置staticIPSpecifyWanIPAddress:()SubnetMask:DefaultGatewayAddress:()DNSServer:()“setup"配置頁面的“advanced”子頁面配置如下:WorkingMode選擇"Router“模式RIP選擇“Enabled“進入“firewall"頁面關閉防火墻,修改路由器密碼7)至此,兩臺PC機的配置已經完成,可以使用“ping“命令進行測試(備注:用(()”注明部分為Router2配置與Router1配置不同的部分,其他相同)(二)環(huán)網RIP實驗1.按照下圖組建網絡Rintix3(Router2、2對W__rpOb進KtupRintix3(Router2、2對W__rpOb進Ktup配置頁面的Network子頁面進行設置:Routerl:DgVjceIPAddress:subnetmask:Router3)(、192^68.3.1)實驗內容Wan1:staticIPSpecifyWanIPAddress:SubnetMask:DefaultGatewayAddress:DNSServer(Required):Wan2:staticIPSpecifyWanIPAddress:SubnetMask:DefaultGatewayAddress:DNSServer(Required):2)關閉3個路由器的防火墻(、)(staticIP、staticIP)(、)(、)(、)(、)(staticIP、staticIP)(、)(、):(/)(/)3)將3個路由器的systemmanagement配置頁面中的Daul—WAN設置為LoadBalance“4)對PC機進行網絡配置,配置按照所連接的路由器進行配置,配置方式與上一環(huán)節(jié)相同。3.配置完成,采用“ping“命令進行測試1)斷開Router1和Router2之間直接相連的直通線,測試PC1是否可以ping通PC2。2)恢復Router1和Router2之間的網絡連接,斷開Router1和Router3之間直接相連的直通線,測試PC1是否可以ping通PC3。3)恢復Router1和Router3之間的網絡連接,斷開Router2和Router3之間直接相連的直通線,測試PC2是否可以ping通PC3。

(一)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實驗結果:C:\DocLinentsandSettingsXfidninisti'ator>ipcon£ig-allPhysicalAddressDhcpEnabledAutoconfig^urationEnabledIPAddressSubnetMashDefaultGatewayDHCPSeruerDNSSeruers00-15-58-D4-B2-B9¥es¥es00C:\DocLinentsandSettings^fldniinistratop>ping00Pinging00-15-58-D4-B2-B9¥es¥es00ReplyReplyReplyReplyfpomfromfronfpon00:00:00:00:bytes=32bytes=32bytes=32bytes=32time<liistime<lmstine<lnstinie=4nisTTL=126TTL=126TTL=126TTL=126Pingstatisticsfor00:Packets:Sent=4=Receiued=4=Lost=0<0Zloss>,Approximateroundtriptinesinnilli-seconds:Minimum=0ms,Maxinum=4ms,Auevage=1ms(二)環(huán)網RIP實驗結果:僅斷開Routerl和Router2;PC1pingPC2:實驗結果及分析C:\DocLinentsandSettingsM^dniinistratop>ping實驗結果及分析C:\DocLinentsandSettingsM^dniinistratop>ping00Pinging00with32bytesofdata:ReplyReplyReplyReplyFroutfponfromfrom00:00:00:00:bytes=32bytes=32bytes=32bytes=32tinie<lnistinie<lnistime<lmstime<lmsTTL=125TTL=125TTL=125TTL=125Pingstatisticsfor00:Packets:Sent=4,Receiued=4,Lost=0<0Zloss),Approximateroundtriptimesinmilli-seconds:Minimum=0ns,Maximin=0ns,Auerag^e=0ms僅斷開Routerl和Router3,PC1pingPC3:|G:\DocunentsandSettingsM^dninisti'ator>ping00(Pinging00with32bytesofdata:ReplyReplyReplyReplyf1'omReplyReplyReplyReplyf1'omfI'oinfromfpon00:00:00:00:bytes=32bytes=32bytes=32tinie=llmsTTL=125tinie<lmsTTL=125tine<lnsTTL=125tine<lnsTTL=125Pingstatisticsfor00:Packets:Sent=4,Receiued=4,Lost=0<0xloss>,fipproxinateroundtriptinesinnilli-seconds:MinimLim=0ms,Maximum=11ms,fluerage=2ms開Router2和Router3,PC2pingPC3:t:XDocumentsandSettingsMldninistvator>ping192.168.3-100Pinging192.168.3-100with32bytesofdata:ReplyfromReplyfromReplyfromReplyfromReplyfrom00:00:00:00:bytes=32bytes=32bytes=32bytes=32time<lnstime<lnstime<lnstime<lnsTTL=125TTL=125TTL=125TTL=125Pingstatisticsfor00:Packets:Sent=4.Receiued=4,Lost=0<0Xloss>,Approximate:roundtriptimesinmilli-seconds:Minimum=0ns,Maxinum=0ns,Auerage=0ns

實驗名稱實驗六:網絡通信綜合實驗實驗設備C8051F單片機、PC機實驗目的1、熟悉C8051硬件結構及軟件編程方法2、掌握TCP、IP、HTTP、UDP和ARP等協(xié)議的內容及用單片機實現(xiàn)TCP/IP協(xié)議的基本方法實驗原理TCP/IP工作原理在源主機上應用層將一串字節(jié)流傳給傳輸層;傳輸層將字節(jié)流分成TCP段,加TCP包頭交給IP層;IP層生成一個包,將TCP段放入其數據域,并加上源和目的主機的IP地址后,交給網絡接口層,再交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在其幀的數據部分裝上IP包,發(fā)往目的主機或IP路由器處理.在目的主機處,數據鏈路層將數據鏈路層幀頭去掉,將IP包交給網絡接口層再交IP層,IP層檢查IP包頭,如果包頭中的檢查和計算出來的不一致,則丟棄該包;如果檢查一致,IP層去掉IP頭,將TCP段交給TCP層,TCP層檢查順序號來判斷是否為正確的TCP段;TCP層檢查TCP包頭,如果不正確就拋棄,若正確就向主機發(fā)送確認;目的主機在傳輸層去掉TCP頭,將字節(jié)流傳給應用程序.單片機實現(xiàn)流程圖:TCP/IP棧i應用*|1數據包檢查i——數據包處理||^^3|M——11‘1j—-JI接口!(s!APITCP/IP麴S包II應用程序事件1i,「,ii數據包輸出:HTTP協(xié)議是基于請求/響應范式的。一個客戶機與服務器建立連接后,發(fā)送一個請求給服務器,請求方式的格式為,統(tǒng)一資源標識符、協(xié)議版本與再后邊是MIME信息包括請求修飾符、客戶機信息11和蟾的內容。服務器接到請求后給-予相應的響應信息,]其格式為一個狀態(tài)行魏信息的協(xié)議版本號、一個成功或錯誤的代碼,后邊是MIME信息包括服務器信息、實體信息和可能的內容。|網相對尚CP協(xié)議,udP協(xié)議的另外一個不同之處在于如何接收突發(fā)性的多個數據報牛2|!贏局域網中,網絡中實際傳輸的是“幀”,幀里面是有目標主機的MAC地址性在以太網中,一個主機要和另一個主機進行直接通信必須要知道目標主機的MAC地址。它就是通過地址解析協(xié)議獲得MAC地址。所謂“地址解析”就是主機在發(fā)送幀前將目標IP地址轉換成目標MAC地址的過程。ARP協(xié)■1議的基本功能就是通過目標設備的IP地址■,-螢詢目標設備的MAC地址,-以保證通信的順利進仃?!?/p>

1、實驗程序參考框圖:定防秦。割始化T靖匚初均優(yōu)「豐口叨均化.,定打餐W切均化.,TCP1、實驗程序參考框圖:定防秦。割始化T靖匚初均優(yōu)「豐口叨均化.,定打餐W切均化.,TCP初均比,HTTP劫始化.,羞慎鏤命始化.,TARP初格比.,童模蜂笑箜初殆優(yōu)?,2、實驗步驟:(判羅TCP靜土定野秦是否如把.,X判氐餉寅發(fā)定時卷是酉起行.,實驗內容I判號呈專更新ARP爰存.,判氐實驗內容7判斷R^332渲息是否到噠.,1.雙擊實驗所給的中?的文祚7^^"^▼2,進入到KeiluVision3的編輯界面。進入到KeiluVision3編輯界面后,看到12個子函數,選擇CKSUM,完成校驗和函數的編譯。選擇IP子函數,根據提示編寫相關的語句編程。4,選擇UDP子函數,完成UDP的編譯工作。選擇WEBDOC1子函數,按照要求編寫網頁的HTML語句。將網頁的標題改成“大學網絡技術基礎實驗”,并在網頁里面把所有的組員名字與學號添加上去。實驗成功時,要求把網頁抓圖保存下來。進行編譯,編譯成功之后,將板子和電腦相連,后點擊LOAD按鈕將編譯成功生成的Web51.hex文件下載到板子里面。手動將電腦IP改為0,將子網掩碼改成,然后使用交叉網線將電腦和開發(fā)板直接相連,在瀏覽器中輸入7,(每個人的學號最后一位分別是1,4,5,7,9,2,9)即可訪問單片機編程的服務器,在瀏覽器中看到編譯好的網頁內容。

3、編程部分:MAIN函數部分:IP部分:ip->ver_len=0x45;ip->type_of_service=0;ip->total_length=len+20;ip->identifier=ip_ident++;ip->fragment_info=0;ip->time_to_live=IP部分:ip->ver_len=0x45;ip->type_of_service=0;ip->total_length=len+20;ip->identifier=ip_ident++;ip->fragment_info=0;ip->time_to_live=32;ip->protocol_id=proto_id;ip->header_cksum=0;ip->source_ipaddr=my_ipaddrip->dest_ipaddr=ipaddr〃包含20byte的IP頭部//不使用該字段//包括len和IP頭部長度兩個部分//標識//notfragmented//要求最大跳數為32//typeofpayload//首部校驗和初始化;//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Computeandinsertcomplementofchecksumofipheaderip->header_cksum=~cksum(outbuf+14,20);Web部分:"<HTML><HEAD><TITLE>華電——網絡技術基礎綜合實驗</TITLE>\n""<META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charset=gb2312\">\n"/*"<METAhttp-equiv=\"refresh\"content=\"5\">"*/"<METAcontent=\"MicrosoftFrontPage5.0\"name=GENERATOR></HEAD>\n”"<BODY>\n”"<FORMaction=/index.htmlmethod=post>\n""<IMGsrc=\"photo1.jpg\"width=\"950\"height=\"150\">\n""<H1><fontsize=\"4\"><palign=\"center\">\n""網絡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六人行(指導老師:陳智雄)</font></H1>\n”"<TABLEborder=2width=\"950\">\n""<TBODY>\n”"<TR>\n""<TDwidth=475height=15align=\"center\">莊振夏</TD>\n""<TDwidth=475height=15align=\"center\">201003010130</TD></TR>\n""<TR>\n"http://(同上依次添加其他人)"</TBODY></TABLE></FORM></BODY></HTML>\n”UCHARcodephoto1_jpeg[]={填入利用html2c.exe將所添加的圖片專為的16進制碼}1、瀏覽器訪問單片機:2、實驗結果及分析、^/|--ss-日一Etheret:[No/ProtocolMACAddressesIPAddressesPortsTime1ZP/UDP8C:89:A5:D1:9A:3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