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與文化2一、語言與文化的內涵
論及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需要先界定語言、文化這兩個概念。思考:
你如何理解“語言”和“文化”這兩個概念?31.語言
語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語言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書面語的物質載體——文字。最狹義的語言不包括文字,只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口語和書面語是人類社會用來進行交際和思維的最重要、最常用、最發(fā)達、最嚴密的符號體系。4
廣義的語言不僅包括狹義語言,而且還包括準語言。準語言又稱副語言、類語言,根據訴諸感官的不同,準語言又可分為聽覺的(伴隨聲音、音樂語言、其他聲響符號)、視覺的(表情、體態(tài)等;圖表、公式等;繪畫語言;舞蹈語言;蒙太奇語言;符號、標識語言;其他視覺符號)、觸覺的(盲文等)三類。
廣義的語言其實包括了人類用于交際的所有手段,因此可以將廣義的語言定義為“人類使用的一切符號”。5
2.文化
文化是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和為滿足這些方式而共同創(chuàng)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為。
廣義的文化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層次。物質文化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是不可見的隱性文化或曰潛在文化。6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chuàng)造的種種物質文明。諸如生產和交通工具,武器,日用器具,服飾,居住、飲食和其他人類行為所需要的物品等等。7制度文化是指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諸如飲食習慣、建筑工藝、衛(wèi)生管理、娛樂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形式、親屬關系、家庭財產分配等家庭制度,勞動管理、藝術生產、教育、道德、風俗、宗教、利益、法律、政治、警察、軍隊等社會制度,以及有關這些制度的各種理論體系。8心理文化包括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等,比之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心理文化處于更深的層次上。9二、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1.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制度文化層次。
其一,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語言也只有人類社會才具有,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物”。
其二,文化不是受控于基因遺傳,而是后天獲得的,語言也是后天獲得的。10
其三,文化,特別是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具有共享性,語言為全社會共有,也不是私人物品。
其四,凡制度文化都具有符號性質和一定的象征意義,語言也是一種象征符號,且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符號。11
2.語言是記錄文化的符號系統(tǒng)。
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許多文化現(xiàn)象只反映該文化現(xiàn)象的本身,語言則不同,它不僅反映語言本身,而且其重要的職責是記錄其他文化現(xiàn)象。語言記錄的文化首先在言語作品的內容上,如神話傳說記錄著史前文化,歷史著作記錄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
。其實,語言系統(tǒng)本身也就是一個文化世界,就在記錄著人類文化。語言記錄文化,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研究古代文化,應特別注意從語言的分析研究中獲得啟示和證明。12我國古代曾以貝殼作為錢來使用,所以諸如“貨、貢、資、購、財、貯、貪、貧、販、貴、賤、費、貸、貿、贓、賄、賂、賈、賃、賑、賒、賦、贖、賺、贈”等與財貨有關的字皆從“貝”。13甲骨文中已有“牢、宰、家”等字,從字形上就看出這些字描畫的是牛圈、羊圈、豬圈等,由此可知殷商時代畜牧業(yè)已相當發(fā)達,對牛、羊、豬等都已進行人工飼養(yǎng)和馴化。握手這種準語言也記錄著一定的文化。今日的握手禮節(jié)是從原始社會表示信賴、友好的觸握發(fā)展而來的。14
3.語言和文化相互制約相互影響。
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影響和制約關系,語言對文化有影響有制約,文化對語言也有影響有制約。15杭州過去忌諱“離”,因此連其同音字“梨”也列入忌諱之列,這是“悲莫悲兮生別離”這種文化心態(tài)對語言的影響。因忌“離”,在吃梨子時要整個來吃,不能切開分吃,時至今日男女情侶吃梨時仍忌諱切開。這種特殊的習慣又是語言對文化的影響,是“梨”的語音造就了梨子不能分吃的習俗。16
語言和文化之所以相互影響制約,是由于語言的思維職能和交際職能決定的。
思維的結果必用一定的物質形式存貯固定,語言便是固定存貯思維結果的最重要的物質形式。當人們認識到一種新事物而語言中又沒有現(xiàn)成的詞可以表示,就要創(chuàng)造新詞。語言中新詞語和新的表達方式不斷增加,與此有最直接的關系。
17語言是傳播文化的工具。文化的生命就在于傳播。語言對文化的傳播有著極大的制約作用,甚至是決定作用,語言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也對語言發(fā)生著巨大影響,如漢文化在日本、朝鮮的傳播,使日語和朝鮮語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漢語借詞;解放前外國人和中國人在上海洋涇浜一帶做生意,出現(xiàn)了洋涇浜語。18三、方言與文化
(一)漢語方言與共同語
1.共同語
共同語是一種超地區(qū)的交際手段,由于權利分配而獲得合法的地位,并具有很高的威望,成為民族的一種凝聚力量。它是官方的、文學的、教育的語言,也可以稱作民族共同語或標準語。共同語前身又是一種方言。因此不同地區(qū)的人講起標準語時,往往帶有方言影響的口音,他們所講的標準語可稱為準標準語。19
2.方言
方言是在古代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人們由于地理或社會原因被隔離時,就開始了方言分化,尤其表現(xiàn)在語音的區(qū)別上。
漢語方言可以分為七大方言區(qū),即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和粵方言。20
也有將漢語方言劃分為十大方言區(qū)的,即官話區(qū)、晉語區(qū)[山西、內蒙古(中南部)、陜西(北部)、河北(局部)有入聲的方言劃為晉語]、吳語區(qū)、徽語區(qū)[皖南一帶的徽州方言]、贛語區(qū)、湘語區(qū)、閩語區(qū)、粵語區(qū)、平話區(qū)[廣西的平話]、客家語區(qū)。21漢語方言的殊異和中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有著直接的關系。現(xiàn)存的各種方言大多經歷了千年以上的歷史,各自在一定的地域中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方言的活躍就是這種地域文化強有力的表現(xiàn),反過來促使地域文化頑強地保存下來。22
在現(xiàn)代社會里,不論是地域文化或地域方言,總是處在不斷的消磨之中,表現(xiàn)在不同的地域,消磨的速度和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朝同樣的方向發(fā)展,演變的速度也有快有慢。以現(xiàn)代方言為例,穗港的粵語,至今仍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甚至任何一個音都有方言字可寫;在香港,用粵語寫的市井小說十分暢銷??墒窃陂}北山區(qū),普通話早已普及,當?shù)氐姆窖砸呀浲丝s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只供老年人使用了。23
3.漢語方言與共同語的關系
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并不意味著排斥其他方言,恰恰相反,方言是普通話不斷豐富的源泉。在實際語言生活中,普通話很少有與方言涇渭分明的時候,普通話和北方方言尤其是北京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普通話是超越各方言之上的漢民族共同語,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地方言的影響。普通話必須植根于方言才有生命力,否則就會僵化。24規(guī)范語言不但要以活的方言為基礎,而且要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口語相接近,只有和它接近才有可能把各方言中有價值的東西吸收進來。推廣普通話并不是要消滅方言,而是要在會說方言的基礎上,還需會說民族共同語。25
進入現(xiàn)代社會后,方言總是逐漸地向共同語集中趨同。對方言來說,共同語是一種高級形式,是各方言所環(huán)繞的中心,可以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作為低級形式的方言必須服從高級形式——共同語。各地的方言在向普通話靠攏的時候,并不是直接向“普通話”的口語形式靠攏,而是向書面語靠攏,然后再從書面語進入口語。26(二)漢語方言差異形成的原因
一般認為,漢語方言都源于共同的母語古代漢語,是由古漢語分化、演變而成的。形成方言差異、促使語言分化的原因主要是社會的原因,也就是社會的分離、人群的遷徙、地理的阻隔、民族的融合和語言的接觸等。27
中國科學院于1955年召開了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學術會議,會上確定把漢民族共同語稱為普通話,主張向全國大力推廣。會后經各方研究,正式確定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28
1.社會的分離
語言是社會生活的紐帶,當社會生活分離時,統(tǒng)一的紐帶就可能一分為二。長期穩(wěn)定的行政區(qū)劃,必然使同一區(qū)劃中的語言、風俗等文化因素趨向一體化。
廣西北部的全州、資源、灌陽、興安四個縣市的地域在歷史上長期屬于以長沙為中心的行政區(qū)劃里,直至明代以后才歸屬廣西省,所以至今通行湘方言。而湖南的沅、醴流域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都歸屬于以湖北地區(qū)為主體的政區(qū)中,所以與湖北同屬官話區(qū),而與湖南湘資流域的湘方言屬于不同體系。29
2.人群的遷徙
人口遷徙是產生新方言的常見原因。幾乎所有漢語方言的形成都與人口流動有關,但是,移民造成新方言往往要有3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定批量的移民而不是零星的少數(shù);第二,要集中聚居而不是插空散居;第三,移民的語言與原住地的語言或方言形成抗衡之勢??图以捑褪堑湫偷拇怼?0客方言是漢民族共同語的一個分支,它以廣東的梅縣話為代表。由于社會動亂,中原漢人大批南遷,在經過長期流徙以后,這批被稱為“客人”的中原漢人最后定居于梅縣地區(qū),其所操的語言慢慢發(fā)展成為一種方言——客家話,客家話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定型下來,形成一種有別于漢民族共同語的獨立的、純潔的、活潑的和豐富的客家方言。31
3.地理的阻隔
地理的阻隔在古代往往成為方言分化的條件。閩語、粵語較多保留古漢語成分,跟這兩種方言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廣東、福建以前交通不便,地處南方邊緣區(qū)域,人員往來、接觸相對較少,其語言便少有變化;而中原地區(qū)漢語由于各種原因,發(fā)展速度較快,形成方言間的差異。32
4.民族的融合
民族融合在我國是客觀事實,從先秦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到后來的突厥、契丹、羌等,民族間雖有競爭,更多的是和平相處,語言上也有許多相互吸引、相互混合的表現(xiàn)。
例如,南方方言有壯侗語的成分,北方方言有阿爾泰語的成分。33
5.語言的接觸
語言的接觸包括方言與共同語及方言間的接觸。
粵語四邑話本來是非粵語(閩、贛)的移民帶來的,幾百年來由于廣府話的強大影響,慢慢走上了粵化的道路;廈門話則是來自泉州和漳州的移民帶來的方言互為融合后,形成的一種新興方言,最后取代了泉州話在閩南話中的中心地位。34(三)漢語方言與文化
1.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外在標志和底層蘊涵
世界上很少語言像漢語這樣,其文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左右而不中斷;也很少像漢語這樣,具有那么多方言,而且方言之間的分歧很大。從文化、歷史以及語言的實際關系看,我們當然不能承認漢語各方言是不同的語言,但從語言學的角度講,不同地域間的差異確實是比較大的,從最原始的語言感覺上就能發(fā)覺各地方言的不同特點。35
如北京話婉轉流暢,山東話樸實醇厚,上海話悠揚和諧,蘇州話嬌柔細潤,天津話豪爽率直,東北話強悍粗放,廣州話跌宕活躍。人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話也總是飽含著眷眷深情,“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就是這種感情的真實寫照。36方言是一種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標記,同時又是這種文化最底層的蘊涵,它深刻地體現(xiàn)了某一地域群體的成員觀察世界、表達情緒感受以及群體間進行交流的方式,沉淀著這一群體的文化傳統(tǒng)、生活習俗、人情世故等人文因素,也敏感地折射著群體成員現(xiàn)時的社會心態(tài)、文化觀點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語言是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實現(xiàn)的,每個人都在某方言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與人們的思想感情交織在一起,成了個性的識別的主要標記。37方言還是地方文化賴以存在的條件。漢語各大方言都有自己的戲曲文化,地方戲曲都用當?shù)胤窖詠硌莩?,角色完全用當?shù)胤窖詠砟畎?,因而,僅僅從推廣普通話的角度出發(fā),禁止在文藝作品中使用方言是片面的,操之過急,忽視了群眾文化生活的傳統(tǒng)。戲曲文化使當?shù)胤窖陨A為藝術語言,從而大大推動了地域文化的發(fā)展。在我國各地,用方言演唱的民歌種類也十分豐富,北方民歌的蒼茫雄渾、南方民歌的柔和婉轉,形成了南北氣質的鮮明差異。
京?。河捎诰﹦∈菑暮钡某{(在明、清兩代湖北一帶稱湖廣)與安徽的徽調演變而來的,所以京劇的唱腔和念白是在湖廣與安徽的方言基礎上形成的。因為京劇是徽調與楚調演員在北京相互融合后形成的,為適應北京的觀眾,所以不可避免地溶入了京音。就好象是湖北人說北京話。聲調是湖廣的,許多字音卻是北京的。湖廣人聽得懂,北京人也聽得明白。由于湖廣音和長江以南的川、湘、云、貴等許多地方方言都屬于北方語系,因此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能夠接受京劇,這也就為京劇走向全國,成為我們的國劇奠定了基礎。/v_show/id_XODcyMzc3MzY=.html
39
東北的二人轉,是東北地區(qū)土生土長的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形式,二人轉的表演語言是地道的東北方言,其中包括東北的土語、俗語、歇后語,它詼諧幽默、俏皮生動,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二人轉以其地道的“關東味兒、關東情”深受廣大城鄉(xiāng)人民的喜愛。有句俗語云:“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v_show/id_XMTUzNTg1MDEy.html40豫劇是我國影響最大的地方戲曲之一,豫劇唱腔音樂與河南方言的語調相對應,由此給人以強烈的認同感、熟悉感,豫劇唱腔音樂和河南方言的聲韻水乳交融,河南地處中原,是中州音韻發(fā)源之地,因此豫劇歷來講究“字正腔圓”“腔隨字轉”,字是“味兒”的“根”,“味”是曲的“命”。/programs/view/-zI0GYIP2XQ/isRenhe=1
41粵劇是廣東的地方戲,流行于粵語區(qū),體現(xiàn)廣東地區(qū)文化的精髓,因而有“南國紅豆”之美名?;泟〉哪蠂L味離不開廣東方音的特殊音系。/show/gS-5icoBY9SKbIKe.html42
在漢語方言的使用者中,最注重自己的民系特征的怕要數(shù)客家人了??图胰舜緲隳蛣?,保持著古代中原人的風氣,因多居住在山區(qū),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習慣和情趣??图疑礁韬涂图彝{則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面貌和語言風格。/show/xG-UmAutMem_vMOE.html43
2.方言是文學語言的源頭和生命
文學作品中方言土語的運用有助于展示人物形象和性格,還有助于真實地反映社會賦予作品的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xiāng)土氣息。小說中方言土語的運用與作品質樸平實的語言風格是一致的,它是表現(xiàn)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取材地域及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們在運用語言時很少事先去考慮規(guī)范,也不會處處刻意去適應標準,人們想得更多的是表情達意的需要和如何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首先要達意,然后才會考慮選擇適當?shù)谋磉_形式。
44
方言詞語的有選擇的使用對增強作品的地方色彩、塑造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豐富作品的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紅樓夢》中,除了主要用北京話作為主要寫作語言之外,還有不少南京、揚州一帶下江官話的語音、詞匯和語法成份。如《紅樓夢》里的反復問句和揚州話里的反復問句的形式是一致的,“vp不vp”和“可vp”(包括“可vp不vp”)型的兩種反復問句共存。保留古入聲和前后鼻音不分、邊音(l)鼻音(n)相混是揚州話在語音上的重要特點。這些特點在《紅樓夢》中都有所反映。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語言從事創(chuàng)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絕大多數(shù)小說以北京為背景,例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離婚》、《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等等。這些作品的語言,都富有濃郁的北京特色,猶如魯迅的作品語言富有紹興特色,沈從文的作品語言富有湘西特色,趙樹理的作品語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樣,任何人讀老舍的作品,都會感到語言富有北京韻味兒。
46在《駱駝祥子》這部小說里,老舍嫻熟地運用了北京語言,北京詞匯之多,不勝枚舉。比如“妞子”、“老爺子”、“橫打了鼻梁”等等,都是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用語,具有濃郁的北京口語色彩。這使得這部小說的語言新鮮、活潑、親切,洋溢著濃郁的北京韻味兒。
這些創(chuàng)作實踐表明,作家都是通過運用方言來增強作品語言的表現(xiàn)能力,反過來又通過他們的作品把某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方言詞語介紹進了民族共同語,豐富了漢語的詞匯。47
小結:方言在現(xiàn)實生活雖然很重要,但絕不可能與普通話平起平坐或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它在長時間里與普通話共存的事實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方言的地位,加強對方言本體及與普通話的對比研究。48
(四)七彩方言
1.方言與地理環(huán)境人類各種群落的社會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中展開的,語言和文化的形成與演變經常都打上了這種環(huán)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環(huán)境決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則有不同詞匯手段的稱述。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社會生活的變遷,方言詞匯有的相應地更替了,有的則固執(zhí)地傳承下來。不論是不同地理環(huán)境造成的方言差異,或者是不同時代的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語言變遷,對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說,從方言詞匯也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fā)。49
由于氣候的不同,南方種水稻、用牛拉犁、主要吃大米,有關水稻耕作的各種名物、農事、主副食品名稱及其制作方法等,各地有同有異,名目繁多。用大米制作的粉條就有“粉、米粉、粉干、米線”等說法;北方的種植以小麥、雜糧為主,用驢馬趕腳,吃面食,所用方言詞是另外一套,而且同是官話區(qū)內又有各種不同。玉米又說“棒子、包谷、玉麥、六谷”,餛飩又說“扁食、水餃、清湯、抄手”。
50
在日常生活里也有許多類似的反映。北方說洗澡、抹澡,“澡”的本義只是洗手而已,從吳語而南,說“洗浴、洗身、洗湯”,“浴”的本義才是洗身,到了回歸線以南就說“沖涼”了。與此相關,南方不見冰雪,管冰叫霜(廈門),或叫雪(廣州)
,哪怕是后起的新詞也要按原來的套路去創(chuàng)造,廣州話還說雪條(冰棍兒)
、雪糕(冰淇淋)、雪柜(冰柜)、雪藏(冰鎮(zhèn))、雪茸(刨冰);而在哈爾濱,各種不同形狀的冰雪的名稱不下數(shù)十種:冰渣兒、冰腦子、冰流子、冰層,鵝毛雪、冒煙兒雪、大片雪、小清雪等等。51
在居住方面,北方的窯洞和火炕、窩棚、瓦房、大院;南方的木屋、草寮、吊腳樓,以及與此相關的建筑材料、構造方式,都各有不同的名稱和說法。52
2.方言與民俗文化
民俗是鄉(xiāng)土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每個地區(qū)(自然文化區(qū))都有自己特有的民俗習慣。在全國各地存在著千姿百態(tài)的風俗習慣。不管是日常生活、歲時節(jié)日,還是婚喪嫁娶、祈祥或禁忌都是充滿了濃郁地方特色的鄉(xiāng)土文化。53各種風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稱。從命名稱謂、紅白大事、四時節(jié)慶到民間信仰、行業(yè)褒貶,名目之多,難以計數(shù)。
清明上墳或稱“掃墓、拜山、掛紙、獻紙、壓紙、祀地”;七月十五的祀鬼,或稱“鬼節(jié)、中元、七月半、普渡”。在閩南,也許是因為千百年來遠渡重洋而葬身大海的人很多,又有“初普、重普、水普、陸普”等各種說法,各村約定一日,輪流祭祀,鄰里之間相互走訪、宴請,活動十分隆重。54
端午節(jié)單是節(jié)日名稱就有“端陽、重午、五月節(jié)、五日節(jié)、五月初五”等說法。民間神醫(yī)吳真人則還有“吳真君、醫(yī)神、真人仙師、吳公真仙、醫(yī)靈真人、大道公、帝君公、紫微帝君”等叫法。55人類對語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古代的人們把語言看得很神秘,認為它具有一種魔力:如果說了“發(fā)”,那么就真的會“發(fā)財”,所以不僅直接用“發(fā)”,連近音的“八”也受喜愛;類似的現(xiàn)象還有“死”,人們忌諱“死亡”,所以連同音近字“4”都不喜歡,特別表現(xiàn)在帶“4”的號碼不好賣,而帶“8”的號碼高價出售;現(xiàn)在新建的一些樓盤,都把第14層,改為13A。56
又如當時譚木匠的梳子剛打進廣州的時候,曾免費派送,但都沒人要,因為“梳子”的“梳”和“輸贏”的“輸”諧音,而廣州人忌諱“輸”這個字,以致不樂意接受“梳子”,商家為迎合百姓的心理,把“梳子”和“順發(fā)”聯(lián)系起來,廣為宣傳,既點名了商品的用途,又迎合了人們追求“順利”“發(fā)財”的心理,結果銷路大開。
這種將語言力量神秘化的觀念便是語言崇拜。語言崇拜融入生活,經久不衰,一直到今天這種情感傾向仍支配人們的行為和心理。
57自古以來,為了趨吉避兇,人們創(chuàng)造了不少語言避諱現(xiàn)象。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不同的避諱。病、死是大家都不喜歡的,普遍有避諱的說法。病說“不舒服、不安逸、艱苦、辛苦、難受、吃虧”,連喝藥也改說喝茶。死則說“老了、去了、走了、行去了、過面了、沒了”。不過,在這方面也有因地而異、這里避諱、那里不避諱的情況:北京舊時口語忌用“蛋”字,在以下幾個詞中都避用“蛋”字:雞子兒(雞蛋)、炒黃花(炒蛋)、松花(皮蛋)?!暗啊敝蛔髻H用:渾蛋、壞蛋、搗蛋、滾蛋、狗蛋、王八蛋。58
由語言禁忌還發(fā)展為民俗中行為的回避。例如沿海居民吃魚時,吃完半邊不能將魚翻過來吃另一邊,而要小心地把整條魚脊骨挑起放在一邊,再吃另一邊魚肉,這是忌諱翻船的“翻”字。59
3.方言與文化心理
由于各地居民在造詞之初對同一事物有著不同的理據和心理聯(lián)想,所以在不同的方言中就有了一些同義異名現(xiàn)象。
例如向日葵在漢語各地方言中就有不同的叫法,河北唐山叫“日頭轉”,承德叫“朝陽轉”,山東濟南叫“朝陽花”,昌樂叫“向陽花”,徐州叫“向日葵”,棲霞叫“轉日蓮”;湖南邵陽叫“盤頭瓜子”等等。60
這些不同的名稱會使人們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特征產生不同的心理聯(lián)想。例如山東棲霞人最初說“轉日蓮”時會聯(lián)想到向日葵隨著太陽轉和形似蓮花的特征;湖南邵陽人最初說“盤頭瓜子”時會聯(lián)想到向日葵的圓盤形特征和它的果實是可以拿來食用的瓜子的特點。61
小偷兒(北京)、賊娃子(西安)、偷兒(成都)、毛賊(昆明)、賊(合肥)、賊骨頭(蘇州)、鼠摸(廣州)、賊仔(廈門)、鼠賊仔(潮州)
白薯(北京)、紅薯(洛陽)、紅苕(成都)、地瓜(東北)、山芋(上海)、番薯(貴陽)62小組討論
關注你自己方言中的語言和文化現(xiàn)象,談談你對自己方言的認識。1.分小組討論;2.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方言。63五、關于方言文化東山再起的思考
1.方言文化勃興的現(xiàn)狀
擁有十多億人口、分布廣泛、歷史悠久的漢民族在地理和社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包括北方方言在內的吳、湘、閩、粵、贛和客家七大方言?,F(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則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語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F(xiàn)代漢語的權威化標準化和合法化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64
現(xiàn)代漢語源于近代漢語,在13世紀尤其是宋元以后,漢語的流變呈現(xiàn)出兩大趨勢:在書面語方面是白話文學的產生,在口語方面是北方官話成為各級官府的交際語言,并逐漸滲入各個方言區(qū)。
“五四”以后的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更是將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推向了權威和合法的中心,而各種方言則以一種從屬于民族共同語的低級語言形式逐漸邊緣化了。65
建國以后,為了便于國家的經濟流通和文化融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從1956年起正式在全國開展了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此后,方言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小、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以方言為語言載體的文化文本也漸呈式微之勢。
但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后,從電影、廣播到電視、互聯(lián)網,方言作品出現(xiàn)了全面復興。66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方言作品就已經成為了幾乎所有大眾媒體引人注目的文化現(xiàn)象。
方言電視劇《孽債》(上海方言)、《山城棒棒軍》(四川方言)、《傻兒司長》(四川方言》在全國的熱播;電影《尋槍》中的貴州方言、《花樣年華》中的上海方言;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的《站臺》、《小武》、《踏雪尋梅》等“汾陽三步曲”中的山西方言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還出現(xiàn)了方言小品、方言評書,還有像《咱們東北人都是活雷峰》等在網上廣為傳播的FLASH作品。67
隨著電視衛(wèi)星技術的發(fā)展和各省市、地區(qū)衛(wèi)星頻道的紛紛建立,“熒屏方言”現(xiàn)象有愈演愈烈之趨勢。
先是重慶衛(wèi)視推出了《霧都夜話》,隨后杭州電視臺西湖明珠頻道創(chuàng)辦了《阿六頭說新聞》,廣東南方電視臺甚至開辦了專門的粵語衛(wèi)星頻道。
這些方言節(jié)目不僅在本方言區(qū)甚至在全國都擁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其他省市、地區(qū)電視臺也相應出現(xiàn)了許多以本地區(qū)方言為載體的電視節(jié)目,一時間仿佛上演了一場方言電視節(jié)目的“大狂歡”。思考:
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在普通話日益普及的今天,熒屏領域出現(xiàn)方言文化勃興的現(xiàn)象?69
2.方言文化勃興的原因
方言文化全面的勃興可以在多元化、地域化和大眾化三大文化語境下予以解釋。
(1)多元化
在全球化、現(xiàn)代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多元的文化語境是方言得以勃興的第一個重要因素。當代文化的一個大背景是從現(xiàn)代文化向后現(xiàn)代文化的轉型和變遷。后現(xiàn)代文化的顯著特征就是邊緣對中心的解構和顛覆,是對所謂崇高和深度的懷疑和疏離,繼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文化態(tài)勢,具體表現(xiàn)之一就是對傳統(tǒng)權威文化的背離,民間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回歸。70
純普通話的聲屏世界帶來的是高雅藝術世界與真實生活的疏離,會使觀眾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審美情緒的疲勞。相反,方言所謂的“土氣”、“粗陋”卻恰恰給觀眾帶來了返璞歸真的真實感以及陌生化的新鮮感,填補了純普通話聲屏世界的意義空白。71
(2)地域化
在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中,方言的存在都是一種客觀事實,尤其是在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度。我國的七大方言分別代表了各方言區(qū)風格迥異的地域文化。方言輕松幽默、生動通俗,是特定地區(qū)歷史、文化和地域心理的深厚積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珍貴的民俗價值。72
在今天的許多影視作品和文藝作品中,方言的這種地域特色作為一種美學特征和發(fā)展策略被不斷強化。而地域特色恰好也就是民族特色的重要內容,是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最為深厚的土壤。
中國傳統(tǒng)戲曲里的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等劇種至今仍頑強地生存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一直堅持用方言來演唱。文學出現(xiàn)的“京味小說”、“吳語寫作”和“漢味文學”成功地將北京話、蘇州話、武漢話添入小說語言中,從而使他們的小說擁有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73
當代大量方言影視劇的出現(xiàn),更是生動地展現(xiàn)了當代社會不同地區(qū)、不同社會群體,尤其是廣大中下階層真實而復雜的生存狀態(tài)和生命體驗。風格各異的地域文化在以方言為載體的文化傳播過程中,不僅獲得了獨特的文化價值,更尋求到了生存發(fā)展的現(xiàn)實根基,同時也折射出相對于主流文化的地域亞文化不滿自身現(xiàn)狀、重新建構自我身份、提升自我文化地位的訴求。74
(3)大眾化
現(xiàn)今出現(xiàn)的各類方言文化現(xiàn)象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具備了大眾文化成功傳播的實力。它們借用現(xiàn)代電子傳媒技術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文化傳播的空間。將方言區(qū)居民的飲食起居、風土人情,運用方言這一增強真實性的手段來展現(xiàn),從而不僅使方言區(qū)的受眾獲得了文化上的認同感和親近感,也使非方言區(qū)的受眾因為接受信息的相異性而體會到了新奇和刺激的另類快感。75
因此在精英文化逐漸向大眾文化變遷的今天,方言文化作品正是憑借自身在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三數(shù)學(理)一輪總復習:第九篇 統(tǒng)計與算法 含解析
- 離婚合同小說全文在線閱讀下載
- 個人汽車租賃簡單合同
- 路燈承包合同
- 軟件開發(fā)簽約合同
- pso算法讀書筆記
- 屋頂翻修安全合同模板
- 醫(yī)療行業(yè)的市場拓展經驗總結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選修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紀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南京地區(qū)幼兒園室內空氣污染物與兒童健康的相關性研究
- 平安產險陜西省地方財政生豬價格保險條款
- 地震應急救援培訓課件
- 初中物理光學難題難度含解析答案
- 《霍爾效應測量磁場》課件
- 《瘋狂動物城》全本臺詞中英文對照
- 中專數(shù)學(基礎模塊)上冊課件
- 高考作文復習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審題立意課件73張
- 品質部經理KRA KPI考核表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授課教案
- 一個28歲的漂亮小媳婦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