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各大書院簡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1.gif)
![中國歷代各大書院簡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2.gif)
![中國歷代各大書院簡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3.gif)
![中國歷代各大書院簡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4.gif)
![中國歷代各大書院簡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88421beb0be1f5ddc78147c8c6116077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最早的官辦書院開始于唐朝,為開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東都洛陽的麗正書院。宋代書院的興起是始于范仲淹執(zhí)掌南都府學,特別是慶歷新政之后,在北宋盛極一時。這時候出現(xiàn)了四大書院的說法。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為理學書院。元朝時書院制度更為興盛,專講程朱之學,并供祀兩宋理學家。明朝初年書院轉(zhuǎn)衰,直到王陽明出,書院再度興盛。隨后書院因批評時政,遭當?shù)乐?,明世宗、張居正皆曾毀書院,尤其是東林書院事件,魏忠賢盡毀天下書院,書院乃大沒落。滿清入主中國,對書院所保存的元氣,猶有馀悸,繼續(xù)抑制書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明令各省建書院,改采鼓勵態(tài)度,書院漸興;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監(jiān)督,不復宋元時的講學自由。清王枚《睢州志·公署》:“今之州署為舊時洛學書院。書院創(chuàng)于雍正時劉公薊植,后沒于水。道光時馬公移建于署西袁氏(袁可立)宅,與州署鄰。直到庚子后新政,庚子詔令將全國書院改制為新式學堂,書院制度瓦解。本片介紹中國最著名的十大書院。中國書院yyy麗正書院(洛陽)
應天書院(商丘)
岳麓書院(長沙)
嵩陽書院(登封)
石鼓書院(衡陽)19/34白鹿洞書院(廬山)yyy茅山書院(鎮(zhèn)江句容)
茅山書院女子體道班開班徂徠書院(泰安)
遺址麗澤書院(金華)
東林書院(無錫)
洛陽麗正書院
在唐開元十二年(724年),由玄宗李隆基頒詔,。于東都洛陽明福門外建立,是收集、整理全國各種圖書典籍,撰寫國史時政,奏獻籌策建議,舉薦治世良才,溶藏書、研究、舉賢為一體的全國最早、最大的一所官辦書院。書院成立后,集中全國一批著名文人、學者在此任修書、侍講等事,張說總其事。它雖然不是后來意義上的那種聚徒講學機構(gòu),但它孕育了以后漸起的各類書院“培養(yǎng)人才”、“研究史籍”的學風,奠定了中國古代書院教育群星璀燦的基石,在我國書院教育發(fā)展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開創(chuàng)之功。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冬,安祿山、史思明在范陽起兵叛亂,攻陷東都洛陽,縱兵大掠。次年,安祿山在洛陽譖稱大燕皇帝。至德二年(757年),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安祿山于洛陽宮內(nèi),繼皇帝位。同年,郭子儀收復洛陽。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井于次年攻破洛陽。上元二年(761年),唐朝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安史之亂中,由于叛軍和回紇兵的焚殺搶掠,帝都洛陽損失慘重.
原黃巢起義軍將領朱溫,又名朱全忠、朱晃,降唐后任宣武鎮(zhèn)節(jié)度使,治開封。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朱全忠與河南尹張全義營建東都洛陽。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四月,朱全忠毀長安城,挾昭宗遷都洛陽。天祐四年(907年),唐哀帝禪位于朱全忠,改元開平,因宣武鎮(zhèn)治所乃古大梁,朱溫又曾封梁王,故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年)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應天書院
起源之早,規(guī)模之大,持續(xù)之久,人才之多,居四大書院之首。所以,《宋史》記載:“宋朝興學,始于商丘”。1998年國家郵電部在商丘舉辦了四大書院郵票首發(fā)儀式.
應天府書院即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其前身為南都學舍,為五代后晉時的商丘人楊愨創(chuàng)辦,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國家4A級風景區(qū)商丘古城南湖畔,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書院,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為應天府書院,慶歷三年(1043年)改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國子監(jiān),為北宋最高學府。北宋初書院多設于山林勝地,唯應天書院設于繁華鬧市,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應天書院逐漸發(fā)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位居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應天書院是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個升級為國子監(jiān)的書院,被尊為四大書院之首。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應天府書院毀于戰(zhàn)亂。同時也因南宋偏安,就讀于書院的文人、士子紛紛南遷,中國書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學大盛日時,應天府書院已不如白鹿洞書院,未能扮演文化傳承角色。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5A級風景名勝岳麓山風景區(qū),為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1988年,岳麓書院建筑群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岳麓山風景區(qū)重要觀光點。書院始建于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一千余年來,這所譽滿海內(nèi)外的著名學府,歷經(jīng)宋、元、明、清時勢變遷,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千年學府,弦歌不絕”,至今書院仍作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gòu)面向全球招生。
關于“四大書院”有多種說法,但唯有岳麓為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學者對岳麓的推崇。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區(qū)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極峰,面對雙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嵩陽書院。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chuàng)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后,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fā)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于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jīng)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guī)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
嵩陽書院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筑性質(zhì),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包括嵩陽書院作為河南省唯一一處獨立項目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2010年3月9日,嵩山歷史建筑群是2010年國務院確定的中國唯一世界文化遺產(chǎn)申報項目。2010年8月1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嵩陽書院等登封一批建筑列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石鼓書院石鼓書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原址在衡陽石鼓山,時衡州名士李寬在石鼓山尋真觀旁結(jié)廬讀書,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睢陽、白鹿洞、岳麓書院并稱全國四大書院。書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節(jié)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yè)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wèi)戰(zhàn)中毀于日軍炮火。2008年當?shù)卣抡涨宕臅焊窬种亟耸臅骸0茁苟磿?/p>
白鹿洞書院為宋代四大書院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星子縣白鹿鎮(zhèn)境內(nèi)),西有左翼山,南有卓爾山,三山環(huán)臺,一水(貫道溪)中流,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筑面積為3800平方米。山環(huán)水合,幽靜清邃,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初為唐代貞元元年(785年)洛陽人李渤與其兄隱居讀書之處。李渤養(yǎng)一白鹿,出入跟隨,人稱之白鹿先生。后李渤為江州刺史,于隱居舊址建臺,引流植花,號為白鹿洞,其實并沒有洞,只因四周青山懷抱,貌如洞狀而已,白鹿洞四山環(huán)合,俯視似洞,因此而名。唐末兵亂,高雅之士來此讀書。南唐開元年間,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講學,稱為“廬山園學”。宋初擴建書院,與睢陽、石鼓、岳麓并稱四大書院。南宋時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軍,到白鹿洞書院察看遺址,請孝宗批準,籌款建屋,征集圖書,聘請名師、廣集生徒,親任洞主,親自講學,并制定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五條教規(guī),即有名的《白鹿洞書院揭示》。《〈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xiàn)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經(jīng)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后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guī)章制度之一。至此,白鹿洞書院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譽為“海內(nèi)書院第一”,“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岳麓書院一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茅山書院又名金山書院,由處士侯遺北宋天圣二年(1024)創(chuàng)建于江蘇句容的茅山,是北宋六大書院之一?,F(xiàn)已無存。
宋仁宗時處士侯遺所建,院址在江寧府三茅山后側(cè),故稱茅山書院。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經(jīng)江寧知府王隨奏請,朝廷賜給田畝,充書院經(jīng)費。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遷至金壇縣顧龍山之麓.
在眾多書院中,人們最為熟知的莫過于宋代的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事實上,除了四大書院的說法,歷史上還曾有過六大書院一說,金壇的茅山書院就位列其中。只可惜,茅山書院的舊址早已無存,后人亦少有茅山書院的記載,近世茅山書院之名幾乎銷聲匿跡。今日探究茅山書院之興衰,既能體察中國書院歷史的變遷,也可重溫金壇崇文尚學的古風。徂徠書院南宋宰相范成大《驂鸞錄》首舉徂徠書院,在歷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代四大書院之說:“諸郡未命教時,天下書院四:徂徠、金山、岳麓、石鼓”。中國古代四大書院的說法,即起源于此。
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學術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為然。”
在古代,泰山徂徠書院,曾在中國書院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麗澤書院原名麗澤堂,亦叫麗澤書堂,是南宋四大書院之一。為南宋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呂祖謙(1137-1181,金華人)講學會友之所,設于宋乾道初(約1165-1166)。呂祖謙這一講學會友之所,系其曾祖父東萊郡侯呂好問于建炎年間宋室南遷時攜全家自開封遷居金華時所借之官屋。據(jù)宋·樓鑰《東萊呂太史祠堂記》記載:“其地在光孝觀側(cè)(清金華縣學后,今市內(nèi)一覽亭東北),四方學者皆受業(yè)于此”。因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地理下冊《7.1 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qū)-珠江三角洲》聽課評課記錄 新人教版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級地理上冊2.1地形和地勢聽課評課記錄2新版新人教版
- 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2課《元朝的統(tǒng)一與拓展》聽課評課記錄
- 環(huán)境設計服務協(xié)議書(2篇)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jié)拍第一課中學時代第1框中學序曲聽課評課記錄(新人教版)
- 湘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2.1《學習與成長》聽課評課記錄
- 冀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回顧與反思》聽評課記錄10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6.2《白山黑水-東北三省》聽課評課記錄2
- 蘇人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6.1《共享發(fā)展成果》聽課評課記錄
- 部審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6.1.1 第1課時《平均數(shù)》聽評課記錄
- 2025年買賣個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運營合同范本
- 武漢2025年湖北武漢理工大學管理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使用錯誤評估報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4月浙江省00015英語二試題及答案含評分參考
- 工程經(jīng)濟學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程
- 鼻空腸營養(yǎng)的護理及注意事項ppt
- 臭和味檢測原始記錄表
- 小學英語26個字母標準手寫體卡片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