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體基本結構概述_第1頁
第一章 人體基本結構概述_第2頁
第一章 人體基本結構概述_第3頁
第一章 人體基本結構概述_第4頁
第一章 人體基本結構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膜:屏障、選擇性透過物質和信息細胞細胞質:含多種細胞器

細胞核:含遺傳信息,控制細胞的分化、增值和代謝等

一、細胞膜脂質:磷脂(70%)、膽固醇、鞘磷脂組成:蛋白質:表面蛋白、結合蛋白糖類:糖脂或糖蛋白基本結構:流體鑲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

(一)脂質雙分子層組成:70%磷脂,30%膽固醇存在形式:雙分子層特點:具有流動性功能:

1.

屏障作用

2.

傳遞信息

(二)

細胞膜蛋白質

結構:主要以а-螺旋或球形蛋白質的形式存在。

表面蛋白存在形式

整合蛋白特點:流動性(橫向移動)功能:酶蛋白轉運蛋白受體蛋白離子通道細胞骨架

①轉運物質、能量和傳遞信息②細胞骨架表面蛋白和結合蛋白占20%~30%,以靜電引力或離子鍵與整合蛋白結合,附著于膜表面,主要在內表面。argp.ser.---++++++++++++---------(三)細胞膜糖類

細胞膜所含糖類2%~10%,成分: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鏈形式:共價鍵的形式和膜脂質或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部位:糖鏈絕大多數(shù)是裸露在膜的外面一側。功能:①免疫標志②傳遞信息

二、細胞質基質:液態(tài),構成細胞的內環(huán)境

成分細胞器:具有特定形態(tài)和功能的結構包涵物:有特定形態(tài)的結構。有的是貯存的能源物質,如糖源顆粒、脂滴;有的是細胞產(chǎn)物,如分泌顆粒、黑素顆粒;殘余體也可視為包涵物。三、細胞核含有DNA遺傳信息分子,控制細胞的分化、增值、代謝等核膜細胞核染色質或染色體核仁第二節(jié)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功能(一)單純擴散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質跨細胞膜由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移動的過程。單位時間內物質的移動方向和速度:決定于各該物質的濃度差,膜對該物質的通透性。

擴散的物質

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質。

O2、CO2、N2、乙醇、尿素、水等。

二、易化擴散概念:非脂溶性物質在特殊蛋白質的幫助下,由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擴散的現(xiàn)象。特點: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蛋白質介導不直接消耗能量類型:通道介導的易化擴散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

1.經(jīng)載體易化擴散

特征:(1)載體與溶質的結合有較高的化學結構特異性。(2)飽和現(xiàn)象(3)競爭性抑制

2.通道介導的易化擴散概念:

帶電的離子如Na+、K+、

Ca2+、CI-等借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導,由膜順濃度梯度或電位梯度的跨膜移動。特點:

(1)高速度(2)離子選擇性(3)有門控結構離子通道功能狀態(tài)的調控:通道蛋白質有別于載體的重要特點之一,結構和功能狀態(tài)可以因細胞內外各種理化因素如:膜電位、化學信號、機械刺激的影響而迅速改變。通道蛋白質結構中可能存在著類似閘門(gate)一類的基團,由它決定通道的功能狀態(tài)。-門控

電壓門控通道-膜兩側電位差化學門控通道-化學物質(Ach)機械門控通道—機械刺激分類:

化學門控通道:膜兩則(外測)出現(xiàn)化學信號時開放。電壓門控通道:膜兩則電位差改變決定其開放或關門。離子通道功能狀態(tài):

①靜息狀態(tài)-通道關閉:(備用狀態(tài))刺激能開放②激活狀態(tài)-通道開放:離子擴散③失活狀態(tài)-通道關閉:

刺激不能開放三、主動轉運概念:細胞在蛋白質的介導下,消耗能量,將物質從低濃度一側轉運到高濃度一側的過程。

概念:

指細胞通過直接利用ATP代謝產(chǎn)生的能量將物質(離子)逆濃度梯度或電位梯度進行跨膜轉運的過程?;瘜W本質:如:鈉泵是Na+-K+依賴式ATP酶。也稱Na+-K+-ATP酶。啟動機制:啟動和活動強度與膜內高濃度Na+和膜外高濃度K+有關。

鈉泵活動時

泵出Na+和泵入K+同時進行或“耦聯(lián)”在一起

通道轉運與鈉-鉀泵轉運模式圖

第二節(jié)基本組織概念組織:由結構相似、功能相關的細胞和細胞間質所組成的結構,稱組織。類型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jīng)組織被覆上皮:覆于體表和襯于有腔器官的腔面。腺上皮:分泌功能為主。概念:由許多密集的上皮細胞和少量的細胞間質組成分類:一、上皮組織(EpithelialTissue)上皮組織的結構特點1、細胞排列密集,細胞間質少。2、有極性:即細胞兩端結構和功能具有顯著的差別。3、一般無血管分布,但神經(jīng)末梢豐富。復層扁平上皮

被覆上皮位于體表或各種內臟器官的腔面。具有保護、吸收、分泌等功能。根據(jù)細胞層次和表層細胞形狀分類命名。(一)被覆上皮單層上皮復層上皮單層扁平上皮單層立方上皮:腎小管上皮等單層柱狀上皮:胃腸和子宮等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呼吸管道等移行上皮:泌尿道復層扁平上皮:角化(皮膚)未角化(口腔等)復層柱狀上皮:瞼結膜、男性尿道等內皮:間皮:

心血管、淋巴管腔面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

1、分類及其分布表面:細胞呈不規(guī)則多邊形。垂直面:細胞核呈扁平形。特點:細胞游離面濕潤光滑,便于液體流動及內臟運動。1)內皮:襯貼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

2)間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1.單層扁平上皮表面看,每個細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切面看:細胞呈立方形,細胞核圓形、位于細胞中央。特點:具分泌、吸收等功能。分布:腎小管上皮、甲狀腺濾泡等。2.單層立方上皮切面看:細胞呈柱狀,細胞核長圓形,多位于近基底部。分布:胃腸道和子宮等。功能:吸收、分泌。杯狀細胞:散在柱狀細胞間,形似高腳酒杯,是一種腺細胞,分泌粘液,有滑潤上皮及保護上皮的作用。3.單層柱狀上皮4.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柱狀細胞:游離面有纖毛梭形細胞錐體形細胞杯狀細胞高矮不等的細胞基底端均附于基膜上。分布:呼吸道腔面。5.變移上皮表層:呈大立方形,胞質豐富,有的雙核;中層:為多邊形、倒梨形;基底:矮柱狀或立方形。膀胱縮小時,上皮變厚,細胞層數(shù)較多;膀胱擴張時,上皮變薄,細胞層數(shù)減少。分布:排尿管道。6.復層扁平上皮基膜較厚,波浪狀,擴大連接面。近基膜:為一層為立方形或矮柱狀細胞,較幼稚,具分裂能力,補充表層脫落細胞。

中間:數(shù)層多邊形細胞,淺層:幾層扁平細胞,最表層退化,不斷脫落。分布:皮膚、口腔、陰道。功能:機械性保護作用(耐磨擦、阻止異物侵入)。

分:角化(皮膚)未角化(口腔、陰道)(二)腺上皮和腺1.腺上皮: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2.腺:以腺上皮為主要成分組成的器官。3.分類:據(jù)有無導管分為

外分泌腺內分泌腺4.外分泌腺組成:

分泌部—管狀腺、泡狀腺和管泡狀腺。導管—單腺和復腺。結締組織的一般特點:1.細胞種類多,排列疏松,不規(guī)則。2.具有大量的細胞間質,包括纖維和基質。3.一般含豐富血管。功能:連接、支持、營養(yǎng)、保護等

二、結締組織(ConnectiveTissue)固有結締組織疏松結締組織致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網(wǎng)狀組織軟骨組織、骨組織(支持CT)

血液和淋巴(營養(yǎng)CT)分類(一)疏松結締組織特點:細胞種類多,纖維疏松,基質含量多。分布:廣泛,組織間、器官間。功能:連接、支持、營養(yǎng)、保護、防御、修復等。疏松結締組織細胞間質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脂肪細胞未分化間充質細胞纖維基質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網(wǎng)狀纖維漿細胞組織液1.細胞1)成纖維細胞:扁平,多突,星狀;可產(chǎn)生基質,形成纖維。2)巨噬細胞

形態(tài):多樣可變,常有偽足;由單核細胞分化而來。功能:吞噬作用

也稱組織細胞,常沿纖維散在分布。3)漿細胞

大小不一,平時少見,病理情況下增多。來自于血液的B細胞,主要作用:產(chǎn)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反應。4)肥大細胞胞質含大量粗大顆粒。顆粒中含有肝素,有防止凝血的作用。另外,它還能產(chǎn)生組織胺,導致毛細血管、微靜脈擴張,通透性增加,對微循環(huán)起調節(jié)作用。5)脂肪細胞細胞大;圓球形,相互擠壓時呈多邊形;中央為一大脂滴;胞核扁圓形,位于細胞一側;能合成和儲存脂肪,參與脂質代謝。2.纖維1)膠原纖維數(shù)量最多;

新鮮時呈白色;

粗細不等,由膠原原纖維(φ20-200nm)粘合而成;韌性大,抗拉力作用強,彈性差。2)彈性纖維

數(shù)量較少;新鮮時呈黃色,較細(φ0.2-1μm),直行,分支交織,斷端常卷曲;富于彈性易拉長而韌性差。3)網(wǎng)狀纖維

纖維細小、分支多,交織成網(wǎng)主要分布在結締組織與其它組織交界處、造血器官淋巴器官等。3.基質

是膠態(tài)的均質性物質,主要由蛋白多糖、糖蛋白等大分子物質構成的具有一定粘性的膠狀物質。基質中含組織液,是從毛細血管中滲出的血漿的一部分。(二)致密結締組織

是一種以纖維為主要成分的固有結締組織,纖維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連接為其主要功能。主要分布于皮膚的真皮、肌鍵。韌帶等處(三)脂肪組織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細胞構成。是體內最大的貯能庫。(四)網(wǎng)狀組織

由網(wǎng)狀細胞、網(wǎng)狀纖維和基質組成,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組成成分。(五)血液的成分及功能血液的組成血漿(55%)血細胞(45%)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1、紅細胞形態(tài)特點雙凹圓餅狀,無核,細胞質內無細胞器,充滿血紅蛋白。

功能運輸氧氣、二氧化碳這種形態(tài)使其表面積最大,有利于組織細胞進行氣體交換2、白細胞

顆粒細胞白細胞無顆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0~7%嗜堿性粒細胞0~1%

淋巴細胞20~40%

單核細胞2~8%

正常血象1.淋巴細胞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3.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單核細胞白細胞的功能

1.中性粒細胞:

吞噬、水解細菌及壞死細胞,是炎癥時的主要反應細胞。當急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2.單核細胞:進入組織轉變?yōu)榫奘杉毎?,其吞噬力大為增強,能吞噬較大顆粒。單核-巨噬細胞還參與激活淋巴細胞的特異性免疫功能。。嗜酸桿狀及分葉和核粒細胞嗜酸桿狀核粒細胞嗜酸分葉核粒細胞嗜堿桿狀及分葉核粒細胞嗜堿桿狀核粒細胞

嗜堿分葉核粒細胞3.嗜堿性粒細胞:胞內的顆粒中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胺和過敏性慢反應物質:參與過敏反應。●趨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堿粒細胞參與過敏反應4.嗜酸性粒細胞:不能殺菌,可限制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的致敏作用。其胞內的過氧化物酶和某些堿性蛋白質,參與對寄生蟲的免疫反應。所以,患過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蟲病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正常血象1.淋巴細胞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3.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5.淋巴細胞

參與機體特異性免疫:對“異己”構型物,特別是對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殺滅和消除的能力。

T淋巴細胞主要與細胞免疫有關;B淋巴細胞主要與體液免疫有關。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聯(lián)合包裹數(shù)個真菌

3、血小板

數(shù)值:正常成人為100~300×109/L(10~30萬/mm3)。

變異:可有6%~10%的變化:通常午后較清晨高;冬季較春季高;靜脈血較毛細血管高;劇烈運動及妊娠中、晚期高。

血小板的生成、壽命和破壞7-14天衰老破壞生理功能的執(zhí)行時破壞

組成肌細胞:細長纖維形。CT、血管、神經(jīng)等:細胞之間橫紋肌

無橫紋肌

隨意肌

骨骼肌

不隨意肌

心肌

平滑肌

分類

三、肌肉組織(muscletissue)功能:收縮,產(chǎn)生運動1.有無橫紋2.神經(jīng)支配(一)骨骼肌1.骨骼肌的整體結構:

肌外膜肌束膜肌內膜1.骨骼肌光鏡結構(1)顯微結構長柱形多核,扁橢圓形,位肌膜下,肌漿內為許多與細胞長軸平行排列的肌原纖維。肌原纖維有明暗相間的橫紋。有明帶、Z線;暗帶、H帶、M線。肌節(jié):兩個相鄰Z線間的一段肌原纖維,是骨骼肌收縮的基本結構單位。長度=1/2I+A+1/2I2.骨骼肌纖維的超微結構

(1)肌原纖維:粗肌絲:由許多豆芽狀肌球蛋白。排列在暗帶內M線兩側,頭向外側對稱排列成鞭炮樣組合而成。其頭部露在外面稱橫橋,上有ATP酶。細肌絲:肌動蛋白:球狀單體連成串珠狀纖維雙股螺旋鏈,上有與肌球蛋白頭部相結合的位點。原肌球蛋白:短的雙股螺旋多肽鏈首尾相連而成,嵌于肌動蛋白鏈溝內。肌鈣蛋白:球形,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可與Ca2+

相結合。(2)橫小管:肌膜向肌漿內凹陷形成的與肌纖維方向垂直的小管網(wǎng)。在同一水平環(huán)繞在每根肌原纖維周圍,位于I帶與A帶交界處。將肌膜的興奮迅速傳到每個肌節(jié)。肌原纖維縱小管三聯(lián)體肌膜明帶暗帶(3)肌質網(wǎng):肌纖維內特化的滑面內質網(wǎng),位于橫小管間,縱行包繞在每條肌原纖維周圍,也稱縱小管。兩側膨大稱終池,橫小管與兩側的終池構成三聯(lián)體。肌質網(wǎng)儲存大量鈣。2.心肌(1)光鏡結構短柱狀,有分支,有橫紋,(不如骨骼肌明顯);核1~2個,卵圓居中;以閏盤相互連接成網(wǎng)。(2)超微結構特點肌原纖維不明顯;橫小管粗,位于Z線水平;肌質網(wǎng)不形成終池,縱小管不發(fā)達,多僅形成二聯(lián)體;Ca2+貯量少;閏盤位于Z線水平,呈階梯狀,橫位有中間連接和橋粒,縱位有縫隙連接,使同一房室心肌結構和功能成為整體;線粒體豐富。(三)平滑肌

長梭形,無橫紋,核一個,位于中央。大小長短不一,成束或成層分布,以疊連形式存在,也可單個纖維存在。超微結構:細胞骨架:發(fā)達,密斑、密體和中間絲構成;肌絲單位:收縮單位粗、細肌絲,聚集形成;縫隙連接小凹;肌漿網(wǎng):差;細胞器位核兩側;神經(jīng)細胞(神經(jīng)元)神經(jīng)膠質細胞支持、保護、分隔、營養(yǎng)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傳導沖動神經(jīng)組織四、神經(jīng)組織(nervoustissue)(一)神經(jīng)元的結構神經(jīng)元胞體樹突軸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1.胞體核:大而圓,著色淺,核仁明顯細胞質:

A、尼氏體—(RER平行排列,游離核糖體分布其間所形成的光鏡下的嗜堿性顆粒或小塊)。

B、神經(jīng)原纖維—神經(jīng)絲集合成束與微管交織排列成網(wǎng)構成神經(jīng)元的細胞骨架,嗜銀。2.樹突:多個,多呈樹狀分支,分支上有許多樹突棘。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

3.軸突:僅一個,呈細索狀,末端常有分支,起始部稱軸丘,細胞膜稱軸膜,細胞質稱軸質,軸突內無尼氏體和高爾基復合體,但含有神經(jīng)原纖維。起始段易引起電興奮。功能是傳出神經(jīng)沖動。神經(jīng)元的結構興奮由樹突胞體軸突突觸其他神經(jīng)元(二)神經(jīng)元分類根據(jù)突起數(shù)量:多極、雙極、

假單極;根據(jù)功能:感覺、中間、運動;根據(jù)釋放的遞質:膽堿能、腎上腺素能、胺能、氨基酸能、肽能、其他—NO感覺、運動和聯(lián)絡神經(jīng)元1.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

(1)施萬細胞(Schwann’scell),又稱神經(jīng)膜細胞,形成軸突髓鞘

(2)衛(wèi)星細胞(Satellitecell),又稱被囊細胞,在脊神經(jīng)節(jié)中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1)星形膠質細胞(Astroglia)(2)少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3)小膠質細胞(Microglia)(4)其它:室管膜細胞,Miller’s細胞等(三)神經(jīng)膠質細胞(glialcell)

數(shù)量為神經(jīng)元的10~50倍施萬細胞在軸索周圍形成髓鞘神經(jīng)節(jié)內的衛(wèi)星細胞MicrogliaAstrocyteEpendymalCellOligodendrocyte腦或脊髓受損傷時,小膠質細胞可轉變?yōu)榫奘杉毎宄冃缘纳窠?jīng)組織碎片少突膠質細胞可在神經(jīng)纖維周圍形成髓鞘星形膠質細胞形成血管周足和突起

膠質細胞無樹突、軸突之分,相鄰細胞以縫隙連接相連。

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復和再生作用

3.參與免疫應答反應

4.物質代謝和營養(yǎng)性作用

5.絕緣和屏障作用

6.維持細胞間質中合適的K+離子濃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