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 第12課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 同步測試_第1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 第12課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 同步測試_第2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 第12課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 同步測試_第3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 第12課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 同步測試_第4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 第12課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 同步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頁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第12課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同步測試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共30分〕1.下表出自?交通雜志?〔1935年1月〕這一比照研究可以用來說明〔

各種運輸方法運費之比擬〔單位:分〕

A.

近代鐵路開展的原因

B.

中國近代交通的多樣性

C.

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條件

D.

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2.近代中國人創(chuàng)辦了一批報刊,如康有為的?中外紀聞?、孫中山的?中國日報?、秋瑾的?中國女報?、于右任的?民立報?,其共同點是A.

采用白話文寫作,通俗易懂

B.

主要為滿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

都是宣傳革命思想的報刊

D.

開啟民智,傳播進步思想3.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報?一那么某商行售賣“外國雜貨〞的廣告云:“新到什錦餅干、酸果、洋醋、呂宋煙、白蘭地、小面鏡仔、東洋竹籃仔等。〞這反映出〔

〕A.

社會經濟機構的變動

B.

國人辦報事業(yè)的開展

C.

物質生活時尚的變化

D.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4.19世紀中后期中國辦報的主力軍是A.

外國在華傳教士

B.

清朝政府

C.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

D.

洋務派5.在莫斯科電影展覽會上,評判委員會的評語是:以其勇敢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生動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的現(xiàn)實生活。這部獲得“榮譽獎〞的影片是〔

〕A.

?定軍山?

B.

?風云兒女?

C.

?漁光曲?

D.

?歌女紅牡丹?6.?演義白話報?創(chuàng)刊于1897年。該報創(chuàng)刊以前曾在?申報?上刊出廣告,聲稱“本報當用白話,務使人人易曉。約會時事、新聞兩門〞。梁啟超也曾在?時務報?上熱情介紹該報。

該報第十三冊刊出了一那么新聞?孫逸仙?,說孫中山犯了“謀叛大罪〞。以下說法與上述材料

不符的是(

)A.

該報使用白話文

B.

該報新聞導向受政府主導

C.

維新派曾關注此報

D.

該報同情革命受民眾歡送7.服飾和習俗的流行不僅反映時代思潮,有時也會與國際形勢緊密相聯(lián),以下流行時尚中,與中國當時的外交政策緊密相關的是A.

中山裝的普及

B.

剪辮易服的出現(xiàn)

C.

改進旗袍的流行

D.

列寧裝的盛行8.在辛亥革命期間,民間有著“剪辮子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剪辮子〞的說法,這形象地反映了A.

人民群眾對辛亥革命成果的疑心

B.

辮子問題是中國近代化的核心問題

C.

風俗變遷與政治變遷是一體兩面

D.

革命啟蒙思想的傳播廣泛而深入9.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將自己的網站網址設為www.m1905.com,采用“1905〞是因為這一年〔

〕A.

世界第一部電影產生

B.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電影首映成功

C.

中國誕生了第一部有聲電影

D.

產生了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10.近代某一女性服飾樣式1929年由中華民國政府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50年代以后被冷落,文革中被視為“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1984年再次被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該服裝樣式是〔

〕A.

傳統(tǒng)滿族旗袍

B.

改進旗袍

C.

蘇式連衣裙

D.

干部裝11.戊戌變法時期有人作詩曰:“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腳跟形勢先融化,說道蓮鉤六寸長。〞此詩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是〔

〕A.

倡導婚姻自由

B.

易服、廢止纏足

C.

全盤西化

D.

反清革命12.“飲早茶、嘆〔粵語,意為享受〕報紙〞仍為當今廣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廣州創(chuàng)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份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報刊對近代中國所起的影響包括()

①密切了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

②使廣闊民眾更熱心地關注國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國文盲的人數(shù)

④進步的報刊發(fā)揮著制造輿論、喚醒民眾的啟蒙作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3.中國近代首先突破中國人的傳統(tǒng),穿上西裝的是A.

留美幼童

B.

資產階級維新派

C.

資產階級革命派

D.

局部買辦14.1925年,浙江紹興吳老太爺來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

西式洋樓里,穿著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

輪船往來黃浦江上,汽車穿梭在馬路上

C.

報童手持報紙叫賣

D.

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購置“洋油〞和“洋布〞15.近代某一女性服飾樣式1929年由中華民國政府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50年代以后被冷落,文革中被視為“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1984年再次被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該服裝樣式是〔

〕A.

傳統(tǒng)滿族旗袍

B.

改進旗袍

C.

蘇式連衣裙

D.

干部服二、材料分析題〔共3題;共50分〕16.閱讀材料

材料一

上海近代報紙,開始于19世紀50年代來中國的西方教會和傳教士創(chuàng)辦的中文教會報紙。這些辦給中國人看的教會報紙,主要是傳教布道,報道宗教活動,也兼有宣揚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觀念和炫耀科學文明的意圖,帶有殖民主義色彩。19世紀60年代后,由于外商報紙的興辦和開展,逐步取代教會報紙,在上海獨占市場。

材料二

在西方近代印刷術傳入和開展過程中,隨著西學東漸和本篇已經闡述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的促使下,中國近代印刷業(yè)出現(xiàn)了持續(xù)、高速開展的勢頭。吸引了以營利為目的的商人及其資本的投入。最典型的事例莫過于英國商人美查在上海開辦的?申報?館了。前已述及,英商美查來中國經商,始作洋布和茶葉生意,因經營不善而無利可圖,遂欲改弦更張,另謀它業(yè)。當時見報業(yè)興隆,便同他的朋友伍畢特(C·WoodWord)、普萊亞((W·B·Pryer)、麥基洛(J·Mackllap)集資白銀1600兩,購置了鉛字及印刷設備、辦起了聲名顯赫的?申報?館。美查創(chuàng)辦的?申報?館,除?申報?外,還印刷了?申報館聚珍版叢書?。叢書分正、續(xù)、余三集,收書多達二百種。

材料三

以下圖為?申報?館外景

請答復〔1〕根據材料一分析19世紀50年代出現(xiàn)外國人辦報熱主要有哪些人?辦報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辦報人的身份有什么變化?1872年?申報?載文說“庶幾留心時務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謀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起欺。此新聞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由此推斷?申報?的內容應該有什么特色?〔3〕根據材料三分析?申報?館的建筑特點,并分析出現(xiàn)該建筑風格的原因。17.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1878年,河北開灤煤礦開掘了第一口豎井。為了運輸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莊之間修建一條長10千米的鐵路。這條鐵路于1880年興建,1881年通車。鐵路建成后,守舊人士認為機器會震動皇陵,破壞風水,因而加以反對,不得不把機器動力改成用驢馬來拖車。

材料二火車伸向遠方的雙軌、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歡快的轟鳴,畢竟昭示著新時代的到來。19世紀90年代末,反對之議已波瀾不興。1890年,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吏這樣感慨:“任載之重如此,腳費之輕如彼,果能各處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淺顯。〞

材料三

上海開通商業(yè)性磁懸浮列車

青藏鐵路開通

請答復:〔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國自建第一條鐵路的目的是什么?〔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近代鐵路運輸業(yè)在百般阻撓下仍能開展壯大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從鐵路運輸業(yè)的開展歷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認識?18.交通是人類文明演進的一個重要側面,它對經濟開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閱讀以下材料,答復相關問題。

材料一

上海輪船××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務運動中官督商辦企業(yè)之一。作為中國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業(yè),××局進行了諸多的探索?!凇痢辆值膸酉?,興辦股份制企業(yè)在中國迅速蔚成風氣。1872年,股份制企業(yè)只有××局一家,到1887年,在?申報?上公開登載股票價格的企業(yè)就達36家。××局對中國近代經濟的開創(chuàng)作用,還表現(xiàn)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積累起來的資金、人才、管理經驗等,或直接創(chuàng)辦、或參與投資、或派員管理,帶動了一批新興民族工商企業(yè)的興起。材料二

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創(chuàng)造蒸汽汽船。他使用從英國進口的萬能蒸汽機,驅動客輪在哈得孫河航行,揭開了蒸汽輪船時代的序幕。1811年,英國人利用這項創(chuàng)造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h洋貨輪把英國的消費商品運銷到世界每個角落,又把英國所需要的各種工業(yè)原料、生活用品運回。交通運輸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上各地區(qū)彼此隔絕的狀態(tài)。它迅速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并加強各地之間的交往,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材料三

1870——1900年的鐵路網

單位:千公里年份全世界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澳洲1870年210105938221880年37216917516581890年617224331349191900年760284402602024——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材料四

京滬高速鐵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里程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建成通車后,將對加快“環(huán)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圈及沿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溝通交流,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開展,產生重大積極影響。……京滬高鐵是高鐵技術的集大成者,科技創(chuàng)新造就多個世界紀錄。對沿線地方經濟開展產生了直接的帶動作用,也促進了相關產業(yè)的轉型升級。

——摘編自新華網等

請答復:

〔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歸納輪船××局在促進近代經濟開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并指出其在中國航運開展史上的地位。〔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交通工具的開展對世界市場產生的積極影響?!?〕閱讀材料三,歸納19世紀后半期鐵路交通開展的根本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特點的成因?!?〕根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分析京滬高速鐵路的建成對我國經濟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答案解析局部一、單項選擇題1.【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顯示肩挑、公路汽車、獨輪車、驢車和鐵路相比,運輸?shù)膬r格逐漸走低,說明鐵路在運輸開展中勢在必行,表格主旨反映出了近代鐵路開展是運費高昂的原因,故A項正確;

表格并不是表達出近代交通多樣化,故B項錯誤;

材料表達的是原因,不是條件,故C項錯誤;

表格表達不出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故D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考查交通運輸業(yè)的開展,審題時注意表格內容的比擬。2.【答案】D【解析】【分析】A不對,采用白話文寫作是在新文化運動開展后;B不對,康有為為維新派,孫中山、秋瑾、于右任為革命派,辦報是為政治主張效勞,開啟民智,傳播進步思想;C不對,康未有并不主張革命而是主張改進;因此選D。

【點評】比擬型選擇題涉及到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現(xiàn)象,所以在做題時要對各個事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3.【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關鍵信息“外國雜貨〞“廣告的內容〞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項“社會經濟機構的變動〞,無從表達;B項屬于無關項;D項的表述不符合題干“廣告〞,具有片面性。進一步可知,C項表述客觀,符合史實和題意。故,此題正確答案選C。4.【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此題關鍵是通過時間信息把握時代背景。19世紀中后期,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開展,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民族危機加深,維新派運動興起,民族資產階級大辦報刊,宣傳維新思想,故C項正確。

【點評】中國境內的第一份中文報刊是由外國人創(chuàng)辦的,你如何看到外國人在中國創(chuàng)辦報紙?

一種觀點對其持完全否認態(tài)度,認為外報在列強入侵過程中充當了文化的先遣隊,是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陣地,同時又為西方武裝侵略刺探情報,因此是列強侵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種觀點認為,盡管一局部外報在列強侵華過程中扮演了不光榮的角色,但其積極作用還是不容無視的,其本身就是一種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載體,因此它在客觀上也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5.【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比擬、分析,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關鍵信息“以其勇敢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中國的現(xiàn)實生活〞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項屬于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D項屬于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不符合題干要求;B項,不能夠表達題干“勇敢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中國的現(xiàn)實生活〞,此題正確答案選C。6.【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本報當用白話〞,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新聞?孫逸仙?說孫中山犯了‘謀叛大罪’〞,這明顯是清政府的立場,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梁啟超也曾在?時務報?上熱情介紹該報〞,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據材料中“新聞?孫逸仙?說孫中山犯了‘謀叛大罪’〞可知,沒有同情革命,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军c評】試題主要考查群眾傳媒的開展,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的能力。7.【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聯(lián)系所學,中山裝是由孫中山綜合西式服裝和中式服裝的特點而設計的,雖融入了許多外來因素,但和當時外交政策沒有很大關系,它的出現(xiàn)是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泛泛的影響。排除A。剪辮易服和改進旗袍雖然也存在西方對中國的影響因素,但和中國特定的外交政策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和C。列寧裝盛行于20世紀50年代,那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采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和蘇聯(lián)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列寧裝的流行正是這一政治因素對當時人們服飾的重大影響,答案為D。

【點評】此題難度中等,實際是考查中國服飾變遷與政治的密切關系,解題的關鍵是把服飾變遷與外交關系緊密聯(lián)系,找出它們之間的實際關系,考查了學生的分析和聯(lián)系的能力。8.【答案】C【解析】【分析】“剪辮子〞是革除舊習俗,而“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因此兩者的結合是形象地反映了風俗變遷與政治變遷是一體兩面。B、D兩項的說法都夸大了剪辮子的地位;A項在材料中沒有表達。因此選C。

【點評】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原因:①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的物質文明、生活方式的影響和西方文化的逐步滲透;②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開展,城市近代化根底設施〔馬路、自來水、電燈〕的興建;③中國政府推行的各種改革和近代民主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推動。9.【答案】B【解析】【分析】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排除A。1905年中國人自己拍攝的?定軍山?首映成功,標著中國電影事業(yè)的起步,故答案選B。1931年,?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是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C排除。我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是?漁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榮譽獎,排除D。10.【答案】B【解析】【分析】孫中山民族主義,具有反滿的特色,故A項錯誤;中華民國確定的禮服是近代中西合璧的旗袍,故B項正確;蘇式連衣裙流行于新中國成立后,故C項錯誤;干部服流行于20世紀五十年代,故D項錯誤。11.【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是易服?!澳_跟形勢先融化,說道蓮鉤六寸長〞反映的是19世紀末婦女不再纏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應選B項。12.【答案】B【解析】【分析】報刊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可以密切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①正確;報刊具有報道新聞、立言議政的功能,使廣闊民眾更熱心地關注國事、天下事,②正確;報刊具有傳播知識、開啟民智的功能,但“大大降低〞說法錯誤,③不符合題意;報刊具有開啟民智、立言議政的功能,④正確。應選B項。

【點評】1.影響:報刊具有報道新聞、傳遞信息、通達民情、傳播知識、開啟民智、立言議政和實行輿論監(jiān)督的功能,從總的趨勢來看,它對中國社會的開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問題:作為群眾傳媒的主要方式,更應注重其在社會輿論方面的導向性作用,把真實、客觀作為開展的方向,同時提高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防止假新聞和惡意炒作的出現(xiàn)。13.【答案】D【解析】【分析】鴉片戰(zhàn)爭后,與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打交道較早較多的廣州、上海等地的買辦,率先穿起了西裝。因此選D。

【點評】此題可用排除法,留美幼童始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始于19世紀后期甲午戰(zhàn)爭后,而買辦在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出現(xiàn)。14.【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題意,實際是考查相關史實,抓住題干中的1925年,分析選項,由于中國已經進入近代,西方一些生活方式和習俗、先進技術等傳入中國,A、B、C三項都可能看到,而D項是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開始發(fā)行的,直到90年代才退出市場,是那段時間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日用生活品缺乏的見證,所以答案為D。

【點評】此題難度不大,實際上主要考查相關史實,考查了學生的識記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根底知識。15.【答案】B【解析】【分析】孫中山民族主義,具有反滿的特色,故A項錯誤;

中華民國確定的禮服是近代中西合璧的旗袍,故B項正確;

蘇式連衣裙流行于新中國成立后,故C項錯誤;

干部服流行于20世紀五十年代,故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不同時代服裝特點各異,但都透視所屬時代的社會特點,可以推敲出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特征。二、材料分析題16.【答案】〔1〕教會和教士創(chuàng)辦為主。目的是傳教布道,報道宗教活動,也兼有宣揚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觀念和炫耀科學文明的意圖,帶有殖民主義色彩。

〔2〕以外國商人為主。以新聞為主,講求報道的真實性。

〔3〕中西合璧的特色,俗稱兩層小洋房。原因是1840年以后,外國人來華居住,帶來了全新的居住文化,西式建筑逐步增多?!窘馕觥俊痉治觥竣糯祟}根據材料一“開始于19世紀50年代來中國的西方教會和傳教士創(chuàng)辦的中文教會報紙〞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教會和教士創(chuàng)辦的角度分析19世紀50年代出現(xiàn)外國人辦報熱主要有哪些人。再據材料一“這些辦給中國人看的教會報紙,主要是傳教布道,報道宗教活動,也兼有宣揚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觀念和炫耀科學文明的意圖,帶有殖民主義色彩〞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傳教布道、宣揚西方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炫耀科學文明等方面答復辦報的目的是什么。

⑵此題據材料二“吸引了以營利為目的的商人及其資本的投入。最典型的事例莫過于英國商人美查在上海開辦的?申報?館了〞即可從外國商人為主的角度答復辦報人的身份有什么變化。再據材料“庶幾留心時務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謀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起欺。此新聞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新聞為主、報道的真實性等方面推斷?申報?的內容有什么特色。

⑶此題根據材料三圖片“?申報?館外景〞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中西合璧的角度分析?申報?館的建筑特點,再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外國人來華、居住文化傳播的角度分析出現(xiàn)該建筑風格的原因。17.【答案】〔1〕解決煤炭運輸?shù)膯栴}。

〔2〕西方工業(yè)革命的推動;先進的中國人為改變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作出的探索與努力;社會開展客觀需求;鐵路交通速度快、運力大,費用低而有利于國民經濟的開展。

〔3〕鐵路交通運輸?shù)拈_展歷程是曲折的,但先進生產力代表社會開展方向,不可阻擋;

在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應加大自主創(chuàng)新?!窘馕觥俊痉治觥坎牧弦欢謩e說明:中國鐵路誕生,但由于守舊迷信思想導致其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