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測量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測量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測量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測量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西南科技大學本科課程教學大綱PAGE2PAGE5《測量學》課程教學大綱【課程編號】:13311603【英文譯名】:Surveying【適用專業(yè)】:地理信息系統(tǒng)【學分數(shù)】:4.5【總學時數(shù)】:72【實踐學時】:12一、本課程教學目的和課程性質《測量學》是環(huán)資學院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屬工程技術基礎課。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掌握常規(guī)測繪工程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學生通過對該課的學習,為學習后繼專業(yè)課建立必要的測繪理論基礎,也為學生獲取地理信息中最重要的地表信息數(shù)據(jù)打下一定的實踐基礎。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掌握學習后續(xù)課程的必要知識。掌握常規(guī)測量儀器原理和使用,測量成果的處理,圖的繪制。能在小地區(qū)內進行控制測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三、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先修課程:高等數(shù)學后繼課程:數(shù)字化測圖電子地圖原理與應用誤差理論與數(shù)據(jù)處理空間分析地理信息系統(tǒng)基礎攝影測量城市地籍與地籍測量測量實習數(shù)字高程模型四、課程內容測量學是研究整個地球的形狀及大小和確定地球表面點位關系的一門學科。它是一門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本課程主要講述測量學的基礎知識、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地形圖的應用及施工測量等。通過學習,要求學生對本課程的內容有較系統(tǒng)的認識,掌握常規(guī)測量儀器的使用,熟練判讀地形圖,能運用各種測量方法進行生產(chǎn)實際中的測量工作。本課程教學內容如下:緒論本章主要讓學生了解本課程的基本情況,講述的內容包括:測量學的概念,測繪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研究內容,本門課程在整個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門課程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紹本門課程的教學組織、教學安排和學習方法。重點:測量學的概念測量學的基本知識本章講授的主要內容有:地球形狀大小和測量坐標系的概念;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地形圖的認識;測圖原理與測量工作概述。重點:地球形狀大小和測量坐標系的概念,測圖原理與測量工作概述水準測量

本章講授的主要內容有:高程測量概述,水準測量原理(重點);水準測量儀器與工具;連續(xù)水準測量,普通水準測量方法,三、四等水準測量(重點);自動安平水準儀和精密水準儀,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水準測量誤差的主要來源。重點:1高程測量概述,水準測量原理2連續(xù)水準測量,普通水準測量方法,三、四等水準測量角度測量本章講授的主要內容有:水平角和垂直角;光學經(jīng)緯儀及其安置;水平角觀測,垂直角觀測;經(jīng)緯儀的檢驗與校正;角度測量誤差及其減弱的措施。重點:1水平角和垂直角2光學經(jīng)緯儀及其安置3水平角觀測,垂直角觀測難點:經(jīng)緯儀的檢驗與校正距離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本章講授的主要內容有:地面點的標定與直線定線;直線丈量;直線定向;視距測量;光電測距及全站儀簡介;三角高程測量及其應用。重點:1地面點的標定與直線定線2直線丈量3直線定向4三角高程測量及其應用難點:直線定向誤差理論的基本知識本章講授的主要內容有:觀測誤差和偶然誤差的特性;評定精度的標準及誤;差傳播定律;算術平均值及其中誤差;同精度觀測值的中誤差和廣義算術平均值及權;單位權中誤差點的高程測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測量儀器的操作使用、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測繪技術的講解應緊扣實驗進行,以期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理論考試和實踐動手能力評價相結合。成績具體構成如下:考核成績=期末理論考試成績*70%+各次課間實驗和平時作業(yè)的平均成績*30%。以上成績皆為百分制。七、水準儀認識和普通水準測量四等水準測量經(jīng)緯儀認識及測回法測角全圓觀測法測角及垂直角測量視距及三角高程測量大作業(yè):附合導線計算八、選用教材及主要參考書1、教材《測量學》,李玉寶等,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2、參考書(1)《測量學》,顧孝烈等,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2)《測量學》,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測量學》編寫組,測繪出版社,1996九、學時分配課程內容講課實驗上機大作業(yè)小計一、緒論22二、測量學的基本知識661.地球形狀大小和測量坐標系的概念22.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13.地形圖的認識24.測圖原理與測量工作概述1三、水準測量75121.高程測量概述,水準測量原理12..水準測量儀器與工具13.連續(xù)水準測量,普通水準測量方法,三、四等水準測量24.自動安平水準儀和精密水準儀,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25.水準測量誤差的主要來源1四、角度測量75121.水平角和垂直角12.光學經(jīng)緯儀及其安置13.水平角觀測,垂直角觀測24.經(jīng)緯儀的檢驗與校正25.角度測量誤差及其減弱的措施1五、距離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6281.地面點的標定與直線定線12.直線丈量13.直線定向14.視距測量15.光電測距及全站儀簡介16.三角高程測量及其應用1六、誤差理論的基本知識881.觀測誤差和偶然誤差的特性12.評定精度的標準及誤差傳播定律13.算術平均值及其中誤差14.同精度觀測值的中誤差和廣義算術平均值及權15.單位權中誤差的計算公式16.由真誤差計算中誤差17.等權代替法平差18.水準測量的精度1七、小地區(qū)控制測量82101.控制測量概述12.導線測量的一般知識及其外業(yè)工作13.導線測量內業(yè)計算的基本公式14.單一導線的計算及導線網(wǎng)的平差25.檢查導線測量錯誤的方法16.導線測量的精度17.交會定點1八、大比例尺地形測量8101.地形測量概述及地形圖的基本知識12.地形圖的分幅及編號、高斯投影的概念13.地形控制(圖根控制)測量14.測定碎部點及碎部測圖的方法15.地物及地貌的測繪26.碎部測圖時應注意的事項17.地形圖的修測1九、地形圖應用221.地形圖應用的概述,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2.繪制斷面圖,確定匯水面積,確定填挖邊界線和土方估算3.建筑物的位置設計,規(guī)劃用地分析4.電子地圖的應用,面積量算十、施工放樣(測設)工作概述22合計5612272《測量學》課程實驗教學計劃一、本課程實驗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本課程實驗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常規(guī)測繪儀器的使用方法,進一步理解、鞏固和拓寬測量理論知識。掌握測角、測距、測高差等測繪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實際作業(yè)的能力,為后續(xù)課程打下基礎。二、本課程實驗內容體系和實驗類型水準儀認識和普通水準測量(驗證實驗、必做)四等水準測量(綜合實驗、必做)經(jīng)緯儀認識及測回法測角(驗證實驗、必做)全圓觀測法測角及垂直角測量(綜合實驗、必做)視距及三角高程測量(綜合實驗、必做)三、實驗項目內容安排1.水準儀認識和普通水準測量實驗目的與要求:1、了解DS3型水準儀的基本構造,認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稱、性能和作用;練習水準儀的正確安置、瞄準和讀數(shù);2、掌握普通水準測量的施測、記錄、計算、閉合差調整及高程的計算的方法;實驗方法:參見實驗指導書,或由指導教師現(xiàn)場講解。時間安排:2學時2.四等水準測量實驗目的與要求:掌握用雙面水準尺進行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的方法,熟悉主要技術指標,掌握測站及水準路線的檢核方法;實驗方法:參見實驗指導書,或由指導教師現(xiàn)場講解。時間安排:3學時3.經(jīng)緯儀認識及測回法測角實驗目的與要求:了解DJ6光學經(jīng)緯儀的基本構造,認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稱、性能和作用,掌握經(jīng)緯儀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盤讀數(shù)的配置方法;掌握測回法的觀測順序、記錄和計算方法。實驗方法:見實驗指導書,或由指導教師現(xiàn)場講解。時間安排:2學時4.全圓觀測法測角及垂直角測量實驗目的與要求:掌握全圓方向觀測法觀測水平角的觀測順序、記錄和計算方法;弄清歸零、歸零差、歸零方向值、2C變化值的概念以及各項限差的規(guī)定;掌握垂直角觀測、記錄、計算及指標差的檢校方法。實驗方法:見實驗指導書,或由指導教師現(xiàn)場講解。時間安排:3學時5.視距及三角高程測量實驗目的與要求:掌握視距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的觀測與記錄方法。實驗方法:見實驗指導書,或由指導教師現(xiàn)場講解。時間安排:2學時四、實驗報告及成績評定實驗報告以測繪教研室編寫的《測量學實驗、實習指導書》相關表格為樣本,各種記錄計算表格的填寫要求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一律不得涂改、擦寫。實驗成績由實驗課課間表現(xiàn)、實驗報告表格填寫的規(guī)范性,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