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教材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中冊
古詩詞誦讀感征戰(zhàn)之苦品衛(wèi)國之情
經(jīng)過初唐詩人的開拓,唐詩迎來它的全盛時代,高昂雄渾、闊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為詩歌的主流,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高適、岑參的邊塞詩開拓了唐詩題材,唐詩自此“聲律風骨始備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高適的世界,了解他筆下的邊塞風光與置身其中的百姓的生活情感。課堂導入文體知識:邊塞詩漢魏六朝時已有一些邊塞詩至隋代數(shù)量不斷增多初唐四杰和陳子昂又進一步予以發(fā)展到盛唐則全面成熟。唐代國力強盛,疆域廣闊,內(nèi)地與邊疆各民族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邊事增加,戰(zhàn)爭頻繁。盛唐文人們多熱衷于功名,渴望施展才華和抱負。從軍邊塞為國立功成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種新的出路,而且他們也向往新奇的邊疆生活、邊塞風光。背景內(nèi)容意象:烽火、狼煙、馬、寶劍、鎧甲、孤城、羌笛、雁、鷹、玉門關等文體知識:邊塞詩①描寫邊塞奇麗風光、異域風情。②抒發(fā)從軍報國的豪情壯志。③表達征人久戍邊關的思念之情。④表達塞外戍邊生活的單調(diào)艱辛。⑤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戰(zhàn)士的同情。⑥反對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拓土開邊。手法:借景抒情、襯托、虛實、比喻、夸張、用典形式:多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絕句風格:格調(diào)雄渾豪放,慷慨悲涼,境界闊大,雄奇壯美詩人: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詩歌風格“雄渾悲壯”是高適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zhì)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高適少孤貧,有游俠之氣,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給,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個性,故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高適詩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觀,故很少單純寫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時伴有寫景的部分,因此這景帶有詩人個人主觀的印記。解讀題目“燕歌行”是樂府舊題,多寫有關邊地征戍之事,以詠征人思鄉(xiāng)、少婦懷遠之情為主?!把唷笔菓?zhàn)國時期一個國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案琛笔钱a(chǎn)生于先秦時期歌謠的統(tǒng)稱,“燕歌”即燕地的歌謠,因燕地在春秋至兩漢千年以來戰(zhàn)爭頻發(fā),征戍不斷,戰(zhàn)爭積淀在“幽、薊”之地的民謠中,記憶著征戰(zhàn)、別離、相思等內(nèi)容。屬于“歌行體”。一般篇幅較長,以敘事為主,音節(jié)格律相對自由,大多是七言。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誦讀詩歌橫行xíng摐金chuāng旌旗jīng旆
pèi單于chán腓
féi玉箸zhù薊北jì飄飖yáo功勛
xūn逶迤
wēiyí碣石jié訂正字音序:“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戎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毙⌒蚪淮藭r間、事件和寫作的緣由。為整首詩提供了環(huán)境背景。按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詞,作為酬答。理解詩意張守珪當時任輔國大將軍兼御史大夫的要職,主持北邊第契丹的軍事,史載他曾隱瞞所率將領的敗狀,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所以此詩含有諷刺張守珪的意思,具有明確的現(xiàn)實針對性。高適創(chuàng)作此詩前,曾懷著豪情壯志到薊北一帶漫游,尋求報效國家的機會。當時,那里正是唐朝與契丹對峙的前沿地區(qū),形勢緊張,是用人之地。由于當?shù)剀娬倭艂兌氯t路,高適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但他也對邊塞地區(qū)的現(xiàn)實狀況了解的更加具體、透徹。將帥不恤士卒,指揮無能,欺君邀賞,高適對此感慨頗深,寫下此篇。創(chuàng)作背景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唐朝東北邊境戰(zhàn)事又起,將軍離家前去征討賊寇。將士們本來在戰(zhàn)場上就縱橫馳騁,天子又破格賜予他們褒獎和恩寵。理解詩意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軍隊敲鉦打鼓前往榆關,軍中各種旗幟在沿海一帶連綿不斷。校尉緊急傳送羽書飛奔浩瀚的沙海,匈奴的侵略戰(zhàn)火已經(jīng)燒到了狼山。理解詩意1.詩人描寫“出師”渲染了怎樣氣勢?有何表達效果?2.分析“飛”和“照”兩個動詞的表達效果?用摐金伐鼓,旌旆逶迤渲染出師時的聲勢浩大,用“破”、“下”等動詞寫出了出師時將士一往無前的氣勢。與下文的慘敗形成對比。“飛”字體現(xiàn)了軍事形勢的緊張,而“照”表現(xiàn)了敵人的來勢兇猛,戰(zhàn)火把山都照紅了;使用夸張手法,充分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緊迫激越。思考問題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山川景象蕭條延伸到邊境的盡頭,敵人侵凌來勢兇猛猶如狂風驟雨。戰(zhàn)士在前線廝殺傷亡慘重,將軍仍在營帳中觀賞美人的歌舞。理解詩意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北方沙漠到了深秋盡是枯草,暮色降臨孤城,能戰(zhàn)的士兵越來越少。主帥深受皇帝恩德禮遇,卻常常大意輕敵,士兵們盡管竭力奮戰(zhàn)仍未解除關山之圍。理解詩意思考問題3.唐軍戰(zhàn)敗的原因有哪些?①“蕭條”:自然條件惡劣②“雜風雨”:天氣惡劣③“憑陵”:敵人兇猛善戰(zhàn)④“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將領與戰(zhàn)士的矛盾思考問題4.“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在描寫戰(zhàn)士和將帥時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①運用了對比手法。戰(zhàn)士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②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作者懷著極大的憤慨唱出了軍中的不平,充滿了憤怒和諷刺。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士兵身穿鐵甲辛苦守邊很久,妻子落淚掛念丈夫遠去只能自己啼哭。少婦在長安家中恐怕哭斷了腸,遠征將士駐守薊北,只能回首故鄉(xiāng)。理解詩意思考問題6.“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涕別離后”句中哪個字最為關鍵?請簡要分析。①“久”字最為關鍵?!熬谩弊终f明了戍邊戰(zhàn)士駐守邊疆之久,辛苦勞累之痛,家中妻子的淚如玉箸時時感傷,傳達出思念親人之悲。②相思之怨并不在于出征,而在于久戍不歸,強烈諷刺了邊將的無能、邊策者失當。表達了強烈的抨擊和批判,深化了主題。①借代:鐵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婦。②對比:把征人和思婦放在一起寫,更能突出征人思鄉(xiāng)、思婦斷腸的分離之苦。思考問題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5.這四句運用了哪些手法?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邊地動蕩不安,難以越過,疆域曠遠迷茫是人世間絕無僅有。早午晚三時都殺氣騰騰戰(zhàn)云彌漫,夜里頻傳的刁斗聲叫人聽了膽寒。理解詩意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你我相看雪白的戰(zhàn)刀上血跡斑斑;自古盡忠死節(jié)豈是為了功勛受賞。你沒看見沙場拼殺戰(zhàn)斗多么苦;至今仍然懷念西漢時的李廣將軍。理解詩意7.李將軍與詩中的將領有何不同?李廣:驍勇善戰(zhàn),足智多謀,身先士卒,不貪功,愛士兵。將領:無勇無謀,恃勇輕敵,遠離前線,尋歡作樂,好大喜功,不問士兵死活。思考問題通過用典和對比,諷刺了當時將領的無能。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邊烽突起慷慨出師力盡關山輕敵戰(zhàn)敗被圍不歸兩地相思死斗心愿
懷念李廣劃分層次出征:戰(zhàn)?。罕粐核蓝罚嚎偨Y主旨①本詩描寫了唐軍士卒慷慨赴邊、轉戰(zhàn)絕域的情景,②高度贊揚了士卒為國立功、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③深切同情士卒久戰(zhàn)不歸、兩地相思的苦悶,④揭露了軍中官兵對立、苦樂懸殊的事實,抨擊了將帥的腐敗無能。藝術特色①善于描寫邊塞風光,渲染戰(zhàn)爭氣氛。②七言歌行,參用律句,形成音調(diào)之美,句式整散結合。③運用多重對比,深化作品主題。奮不顧身在前線沖殺的戰(zhàn)士與沉迷歌舞尋歡作樂的將帥;古代有勇有謀、關愛士兵的李廣與今日無德無才的將帥。④運用典故。李廣李將軍勇猛善戰(zhàn)、與士卒同甘共苦,諷刺了將領們貪功懈怠、享樂腐化、不恤士卒,表達了對他們的不滿。1.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指明了戰(zhàn)爭的方位和性質(zhì),可見詩人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fā)。2.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將領和君王兩個角度來寫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下文。3.高適的《燕歌行》中描寫行軍時金鼓鳴,旗幟飛揚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摐金伐鼓下榆關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旌旆逶迤碣石間情景默寫4.高適的《燕歌行》中通過軍情緊急和敵勢盛大寫戰(zhàn)爭開始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展現(xiàn)了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_________________寫敵人迅急剽悍,像狂風暴雨,卷地而來。6.高適的《燕歌行》中揭露“漢軍”中將軍和士兵苦樂不均、生死迥異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敗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美人帳下猶歌舞情景默寫7.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凄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8.高適的《燕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回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9.高適的《燕歌行》中用蒙太奇鏡頭寫出兩地離情深重和久戍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當恩遇常輕敵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玉箸應啼別離后鐵衣遠戍辛勤久力盡關山未解圍情景默寫10.高適的《燕歌行》中先從少婦角度寫,再從戰(zhàn)士角度寫離別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征夫思婦相去萬里,永無見期。12.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有力地諷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邊庭飄飖那可度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相看白刃血紛紛絕域蒼茫無所有情景默寫素材積累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2.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3.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哌m《除夜作》4.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哌m《封丘作》5.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哌m《塞上聞吹笛》6.為問邊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無窮?!哌m《金城北樓》7.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哌m《聽張立本女吟》《燕歌行》主要表現(xiàn)了邊塞戍卒浴血奮戰(zhàn)的艱苦生活,特別突出了他們?yōu)閲柢|的愛國情懷,并借此表現(xiàn)了對和平穩(wěn)定生活的期盼,這是盛唐氣度的一種體現(xiàn),同時也暗合今天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追求。沙場征戰(zhàn)長苦辛,如何不憶李將軍!大時代中如何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同樣是我們每個青少年都要思索的問題。課堂結語出關①(徐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風翻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注]①關:指居庸關?!榜R后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表現(xiàn)上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課外延伸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17:56燕歌行(并序)高
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河北蓨(tiáo)縣(今河北景縣南)人,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安東都護高侃之孫。
天寶八年(749年),投靠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輔佐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把守潼關。
天寶十五年(756年),護送唐玄宗進入成都,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討伐永王李璘叛亂。
廣德二年(764年),入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冊封渤??h侯。(《舊唐書·高適傳》中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000
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時年六十二歲,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忠”。著名邊塞詩人,其作品集為《高常侍集》,《全唐詩》存詩四卷。
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后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燕歌行二首·其一【作者】曹丕
【朝代】魏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誦讀兩首《燕歌行》,有沒有不同感受?燕歌行二首·其一【作者】曹丕
【朝代】魏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高適的《短歌行》由一開始的綺麗柔媚閨怨詩搖身一變?yōu)閴验煶列鄣倪吶?/p>
燕,古國名。古燕國所在地,位于我國東北部。此地最早稱為“幽州”。薊,在歷史上是與燕并存的諸侯國,且薊、燕兩地相鄰。后“薊微燕盛”,薊為燕吞并,稱為燕國的都城,薊也成為燕的代稱。
歌“燕歌”即燕地的歌謠,因為燕地在春秋至兩漢千年以來戰(zhàn)爭頻發(fā),征戍不斷,戰(zhàn)爭積淀在“幽、薊”之地的民謠中,成為記憶著征戰(zhàn)、別離、相思等內(nèi)容的“燕歌”。
行,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行”一樣,只是表示古詩的一種體裁,均屬“歌行體”
。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戎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公元738年。主將。指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張守珪。按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詩詞,作為酬答。應和,唱和。〔陸龜蒙《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2020全國卷I)〕定語后置標志。給……看。1、自由誦讀。2、結合書下注釋以及翻譯冊,疏通文意。15分鐘自主學習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事:人:景:戰(zhàn)爭將帥士卒(征人)思婦塞外秋景思考:按照什么順序寫戰(zhàn)事的?戰(zhàn)事發(fā)展的順序:出師——失利——被圍——死斗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邊烽突起慷慨出師力盡關山輕敵戰(zhàn)敗被圍不歸兩地相思死斗心愿懷念李廣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矟h家〕漢朝,唐人寫時事,常托之于漢代?!矡焿m〕烽煙塵土,指代戰(zhàn)爭,古時燃烽煙以報邊警。〔殘賊〕指殘忍暴虐的敵寇。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矙M行〕①“縱橫馳騁,所向無阻,當橫行天下?!薄顿Y治通鑒》任意馳走,無所阻擋,恣意馳騁。②樊噲在呂后面前說:“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面欺君該斬。(《史記·季布傳》)所以,“橫行”意味著恃勇輕敵。(今)貶義詞,依仗暴力做壞事。〔非?!常ü牛┨貏e,不一般。(今)程度副詞,十分?!操n顏色〕顏色:臉色。賜顏色:俗語給面子,賞臉。指給予褒獎恩寵。出征
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p>
金伐鼓〕指擊打鉦、鐃之類的金屬樂器和鼓,作為行軍指揮信號。〔榆關〕古關名,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察红贰称鞄?。〔逶迤〕舒展的樣子。形容隊伍浩蕩,連綿不斷?!岔偈成矫?,在今河北昌黎西北。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残N尽澄涔倜?,泛指統(tǒng)帥。〔羽書〕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插!程拼鷮γ晒鸥咴笊衬员奔捌溴莆鹘駵矢翣柵璧匾粠V大地區(qū)的泛稱。〔單于〕匈奴首領稱號,也泛指北方少數(shù)民族首領。〔獵火〕打獵時焚山驅獸之火,借指游牧民族興兵打仗的戰(zhàn)火?!怖巧健彻糯Q狼山者不止一處,這里借指邊地交戰(zhàn)區(qū)域的山。出征17:56這次戰(zhàn)役師出有名還是師出無名?第一句交代了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即衛(wèi)國戰(zhàn)爭。天子派了什么部隊去作戰(zhàn)?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第二、三句可以看出來是精銳部隊,非常有信心,天子非常重視。這支軍隊有沒有贏?所以你認為“橫行”解釋為“縱橫馳騁”還是“輕敵”比較好?【明確】這里有“輕敵”之意,但解釋成“縱橫馳騁”更好,這樣襯托出將軍具有的橫行天下的豪邁氣概,與皇帝的喜悅與張揚相呼應。似褒實貶,為下文的失敗埋下了伏筆。為什么沒有贏?從第四句哪里可以看出來?一個“飛”字寫出了軍情危急?!罢铡?,戰(zhàn)火把山都照紅了,說明戰(zhàn)斗的激烈和規(guī)模很大。飛”、“照”使用夸張手法,充分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緊迫激越。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極〕窮、盡,指到了最遠的邊界?!策呁痢臣催叺?,靠近邊境的地域?!埠T憑陵雜風雨〕指敵人侵犯,來勢兇猛如同風雨交加。胡騎,這里指契丹人、奚人的軍隊。憑陵,逼壓。敗仗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軍前〕戰(zhàn)場?!舶胨郎乘郎靼?,指傷亡慘重?!矌は拢┲附y(tǒng)帥的營帳中。從第一句可以看出戰(zhàn)士們怎樣的作戰(zhàn)條件?【明確】①“蕭條”自然條件惡劣;②“憑陵”敵人來勢兇猛,戰(zhàn)力強;渲染了戰(zhàn)勢的危急與戰(zhàn)斗條件的惡劣?!皯?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運用了什么手法?【明確】①(手法)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②(體現(xiàn)/寫出了)士兵奮力迎敵,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③(作用或意義)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④(表達了)作者對軍中不平極大的憤慨和諷刺。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哺F秋〕晚秋,深秋。〔腓(féi)〕病,此指草木枯萎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當〕承受?!捕饔觥程熳拥闹鲋鳌CC4竽棋珶o邊,深秋的寒風在耳邊呼嘯,叢生的百草之上躺著無數(shù)犧牲的戰(zhàn)士,鮮血把枯萎的野草都染紅了。落日的余輝灑在孤寂的邊城之上,殘酷的鏖戰(zhàn)剩下了極少的士兵在城頭巡邏,伴著晚風晚霞目光凝視遠方……高調(diào)的出征,到一戰(zhàn)損半;戰(zhàn)士血戰(zhàn)疆場,將軍縱情享樂,多么鮮明的對比啊。蕭條蒼茫的山川,滿目凄涼的邊關,埋葬了多少熱血男兒的青春和夢想啊,又無聲地控訴著多少將軍的恃寵貪功、不勞而獲、無德無才啊。如果你當時在戰(zhàn)場,能否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當時在戰(zhàn)場上看到的情形?(寫一寫)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茶F衣〕用鐵片制成的戰(zhàn)衣,借指戰(zhàn)士。〔玉箸〕玉制的筷子,比喻思婦的眼淚。南朝梁劉孝威《獨不見》:“誰憐雙玉箸,流面復流襟?!薄咀⑨尅浚罕粐賸D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渤悄稀尘┏情L安的住宅區(qū)在城南?!菜E北〕薊州(今屬天津)以北一帶,此處當泛指唐朝東北邊地。這兩句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明確】①借代。鐵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婦。②對比。把征人和思婦放在一起寫,更能突出征人思鄉(xiāng)、思婦斷腸的分離之苦。17:56“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涕別離后”句中哪個字最為關鍵?請簡要分析。【明確】①“久”字最為關鍵。②“久”字說明了穿著鐵衣的戍邊戰(zhàn)士,駐守邊疆之久,辛苦勞累之痛,家中妻子一定淚如玉箸時時感傷,傳達出思念親人之悲。③相思之怨并不在于出征,而在于久戍不歸,強烈諷刺了邊將的無能、邊策者失當。表達了強烈的抨擊和批判,深化了主題。
17:56這一部分和曹丕的《燕歌行》一樣,是寫思婦的哀怨和征人的思鄉(xiāng),和曹丕的《燕歌行》不同在哪里?內(nèi)容是差不多的,但其背景、地點與一般的《燕歌行》不同,它有一個更大的現(xiàn)實背景和精神背景,可稱之為“大背景敘事法”或“大背景思維法”,因為有了這個大背景,此時思婦的哀怨就顯得更深沉有力了。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诧h飖〕隨風飄動,形容動蕩不安?!材强伞臣础澳目伞?。〔度〕越過相隔的路程,回歸?!策呁ワh飖那可度〕邊地動蕩不安,難以越過?!步^域〕極遠的地方?!采n?!承稳莼臎?。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三時〕早、午、晚?!碴囋啤碀庵囟逊e似戰(zhàn)陣的云層?!埠暋称鄾龅穆曇??!驳蠖贰橙汩L柄的鍋,古代軍中兼用于炊煮和夜里巡更敲擊的銅制用具。被圍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布娂姟潮硎径??!菜拦?jié)〕指為國捐軀。節(jié),氣節(jié)?!藏M顧勛〕難道還顧及自己的功勛。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李)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倥防顝V之略,……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裼鰬?zhàn)士?!钅炼酁槠骊?,大破殺匈奴十馀萬騎。其后十馀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妒酚洝匪蓝窞槭裁础皯浝顚④姟蹦??一是以李將軍為楷模,為軍人的氣節(jié)而死;二是與帶軍打仗的將軍形成對比,李將軍有勇有謀,且體恤士卒,令士兵死得其所;三是寄寓了詩人對現(xiàn)實(將軍的無能)的一個委婉間接的批評;四是間接表達了自己想成為李將軍的志向,越是“沙場征戰(zhàn)苦”,越需要李將軍那樣的人。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
,
”兩句通過寫漢將帶兵出征時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刻畫了一位臨戰(zhàn)輕敵的統(tǒng)帥形象,為下文的戰(zhàn)敗被困作反襯。2.《燕歌行》中,“
,
”兩句用戰(zhàn)士們在前方殺敵的出生入死與漢將在軍帳中的輕歌曼舞作對比,控訴了漢將不懂得體恤士兵,為下文寫戰(zhàn)敗埋下了伏筆。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3.有戰(zhàn)爭就會有別離,甚至是生離死別。在《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
”兩句通過描寫思婦和征夫分別后對對方的思念,從側面折射出戰(zhàn)爭的殘酷。4.《燕歌行》中,“
,
”兩句一實一虛,既寫出了戰(zhàn)士們打仗的辛苦,又寫出了家中妻子對遠征丈夫的思念之情。5.初唐時期,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業(yè)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奔赴邊塞為國建功也一度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燕歌行》中的“
”一句就是很好的證明。此外,對于敢于為國效力的人,最高統(tǒng)治者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是“
”,這就直接推動了這種風氣的形成。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6.《燕歌行》中,“
”這一句通過前方的急報從側面寫出了敵人進攻速度之快;“
”這一句則直接描寫了敵軍侵襲時的來勢洶洶。7.同樣是描寫塞外黃昏時的風景,王維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奇壯闊,而高適的《燕歌行》則是“______________,
”的凄涼與悲壯。8.李廣是西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王昌齡在《出塞》中用“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表達對其的仰慕與贊頌之情。高適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廣,這兩句是“
,
”,委婉地表達了對如今帶兵出塞打仗的將軍的不滿。單于獵火照狼山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9.高適的《燕歌行》中“
,
”兩句指明了戰(zhàn)爭的方位和性質(zhì),可見詩人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fā)。10.高適的《燕歌行》中“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滬科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聽評課記錄1
- 蘇科版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3-5 去括號》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2-14課共3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一年級拼音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5.2《二次根式的除法》聽評課記錄1
- 蘇科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7.5.1《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與外角和》聽評課記錄
- 商鋪租賃長期出租合同范本
- 農(nóng)業(yè)開發(fā)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度焊接清包工勞務創(chuàng)新合作協(xié)議
- 郊區(qū)中等裝修住宅長期出租協(xié)議書范本
- 自卸車司機實操培訓考核表
- 教師個人基本信息登記表
-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題精選及答案共20篇
- ESD測試作業(yè)指導書-防靜電手環(huán)
- 高頻變壓器的制作流程
- 春季開學安全第一課PPT、中小學開學第一課教育培訓主題班會PPT模板
- JJG30-2012通用卡尺檢定規(guī)程
- 部編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方法表格模板100天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設計》完整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