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設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設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設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設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設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大致包括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兩部分,而本節(jié)課正是新民主主義的開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與舊民主主義革命比較學習,分析清楚這兩個概念,才能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的情況:五四風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國共合作和北伐戰(zhàn)爭。這些內容全方位介紹了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情況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曲折發(fā)展的歷程。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要求學生掌握的史實: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國民黨一大、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北伐戰(zhàn)爭和大革命的失敗。認識到它們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2)利用圖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前的社會現狀等史料,在學習“五四運動”和中共成立的基礎上,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實,培養(yǎng)運用歷史材料說明歷史問題的能力。(3)通過國共雙方對比的史實分析和現場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國共兩個政黨代表的不同階級利益,同時歷史地、辯證地分析國民大革命運動?!具^程與方法】(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進一步認識到歷史材料是認識歷史的重要途徑,從而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實。(2)通過提問、啟發(fā)、對比、討論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的歷史意義。(3)通過比較歸納的方法,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qū)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在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對比中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歷史作用,堅定堅持共產黨領導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2)通過學習“五四風雷”中學生的先鋒作用,培養(yǎng)學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報效中華的道德情操。(3)回顧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的歷程,培養(yǎng)連續(xù)的、全面的歷史觀,認識到近代中國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民主是一代代先進中國人奮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結果,是近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從而培養(yǎng)為國家民族發(fā)展而奮斗的歷史責任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五四運動、中共成立、國共合作及北伐戰(zhàn)爭【教學難點】五四運動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依據;中共成立對社會變革的影響、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資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想請大家看兩幅圖片,大家知道這兩個人是誰嗎?(展示多媒體圖片,洪秀全和孫中山)他們又分別領導了什么樣的革命或運動呢?生:洪秀全領導了太平天國運動,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提出問題:他們的結果又如何呢?那從中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啟示?◆學生回答:都失敗了。農民階級或資產階級都不能領導中國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師:很好!那么,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未來的道路在何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設計意圖】用回顧所學知識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溫故知新。講授新課首先,我們來看看今天的標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什么叫新民主主義革命?簡單地說,在中國完成反封建革命任務的,叫做民主革命。而按照毛澤東的理論,由無產階級領導完成反封建革命任務的叫做新民主主義革命。而一般,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標志,定為五四運動。為什么會這樣呢,請大家閱讀課本引言部分和第一自然段,大致了解五四運動的由來。(閱讀課本第1子目五四風雷)師: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導火索是什么?生: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師:根據以前我們學的,巴黎和會是為什么召開的呢?生:是一戰(zhàn)后,商議對戰(zhàn)敗國的安排的會議。師:很好。而且從引言得知中國為一戰(zhàn)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生:中國站在協(xié)約國一方,并派出了大約50萬勞工奔赴歐洲戰(zhàn)場,擔負軍工等繁重的戰(zhàn)勤任務,為一戰(zhàn)勝利做出了很大貢獻。師:是的。大家可以看看這幅照片(多媒體展示勞工圖),這是中國的勞工在歐洲戰(zhàn)場上艱苦工作著。而他們當中有20萬左右最后沒有能夠回國。一戰(zhàn)結束后,中國發(fā)現自己成了戰(zhàn)勝國一方,這也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于是在一戰(zhàn)后巴黎和會召開時,中國派出使團,承載著中國人民的巨大希望來到巴黎。在和會上,中國使團提出了自己的正義要求,有誰知道是哪些要求嗎?生:廢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取消21條,收回山東主權。師:是的(展示多媒體巴黎和會),但是結果呢?生:遭到了列強的拒絕!師:是的!其實我們的要求并不過分,只是想收回主權,而且當時中國還是戰(zhàn)勝國一方。大家想想,我們?yōu)槭裁磿∧??◆師生互動歸納:巴黎和會實際上是列強分贓的大會,是戰(zhàn)勝國對戰(zhàn)敗國的瓜分。而且不同戰(zhàn)勝國之前,得到的利益也不同,是由各國的實力所決定的。而巴黎和會被英、法、美、日、意操縱,而中國力量弱小,所以雖然我們的要求是正義的,但卻遭到拒絕。師:很好!而且當時日本又接手了原本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中國被侵略的性質沒有絲毫改變。只能感嘆,弱國無外交?。∵@條消息傳到中國后,人民的心情又會是怎樣呢?生:群情激奮,爆發(fā)了五四運動!師:是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深受帝國主義欺壓的中國人民長久積壓的怒火一下子迸發(fā)出來,以學生斗爭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如火山爆發(fā)般開始了(多媒體展示五四爆發(fā))。咱們先不忙了解五四運動的經過,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多媒體問題展示),有人說,沒有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就沒有五四運動,是這樣嗎?生:(有的說是,有的說否,意見不一)師:既然沒有一致的結論,咱們就通過幾組史實來回答問題吧。(展示多媒體材料一)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國田賦增加了七倍;鹽稅、煙稅、酒稅增加了三倍;印花稅增加了六倍。師:從中我們能得出怎樣的結論?生:北洋政府對人民的剝削嚴重。材料二:南南北北,東東西西,文文武武,時時殺殺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凈凈;家家戶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處處驚驚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慘慘。師:這說明了什么問題?生:北洋軍閥實行反動統(tǒng)治,人民困苦不堪,階級矛盾尖銳。師:好,再來看下一段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前,中國工人有50~60萬人;1919年中國產業(yè)工人達200萬人,手工工場工人和店員則增至1200萬人。材料二:1912年~1918年,民族資本主義投資額達1.4億元;新注冊的工廠、公司數量已經達到476家。這些數字都大大超過了民國前的水平。師:中國近代工業(yè)主要指的是什么?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師:1912年~1918年,民族資本主義投資額達1.4億元;新注冊的工廠、公司數量已經達到476家。這些數字都大大超過了民國前的水平。這說明了什么?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師:為什么在這段時期迅速發(fā)展?(學生探究路徑參考):①一戰(zhàn),歐洲列強忙于戰(zhàn)爭;②辛亥革命后,“實業(yè)救國”的熱潮。師: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中國社會階級力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生:無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師:那么,這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無產階級隊伍在不斷壯大。師:很好,再看:材料一: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照片材料二:“新文化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它促使人們加緊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偉大的五四運動作了思想的先導,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導路”——《中國通史》師: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什么?生:民主、科學。師:它對五四運動起了怎樣的作用?生:它為五四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礎。師:很好,再來看最后一段材料。材料一:十月革命和列寧的紀念郵票材料二:據統(tǒng)計,1913年日本在華投資總額4.9億日元;1914年輸華貨值1.6億日元,1919年增至4.47億日元;美國對華貿易額從1913年0.35億海關兩白銀增至1919年的1.08億海關兩白銀。師: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的民主革命,資產階級也不能領到中國的民主革命,向西方學習的道路走不通,中國到底路在何方?有識之士迷茫了,在十字路口徘徊,而恰在這個時候,俄國出現了新的變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俄國十月革命對五四運動有什么影響?生:俄國十月革命為五四運動指明道路。師:根據上面的分析,五四運動的背景有哪些?(與學生共同總結,展示多媒體列表)①一戰(zhàn)時,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北洋軍閥實行反動統(tǒng)治(民族矛盾+階級矛盾)②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無產階級壯大(階級基礎)③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思想基礎)④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指明道路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導火線)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直接引發(fā)了五四運動,接下來我們學習五四運動的過程。師:從書上我們得知,巴黎和會直接導致1919年5月五四運動爆發(fā),學生們最先開始行動。他們都有哪些措施?(多媒體展示五四運動經過)生:集會、游行、燒樓、罷課。師:燒樓是北大學生游行時路過當時著名的親日派曹汝霖的住宅時,由于諸多原因,放火燒了曹的住宅。而軍閥又是如何對待的呢?生:武力鎮(zhèn)壓學生。師:是的,試想,如果你是軍閥,面對學生罷課,你會害怕嗎?生:不會!因為沒有威脅。師:是的,學生的舉動威脅不了軍閥。學生不上課損害的是自己的學業(yè),對軍閥有什么影響呢?而且軍閥還大肆抓捕學生,進行武力鎮(zhèn)壓。而五四運動之所以能夠產生巨大影響,也是由于學生號召后,人們被學生所感染,再加上學生被捕后出于同情和憤怒,到了6月,在上海,廣大人民舉行三罷斗爭。有誰知道是哪“三罷”嗎?生: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師:是的,并且從這以后,五四運動開始在各地響應。發(fā)展到100多個城市,20多個省。這時軍閥又是什么態(tài)度呢?生:他們害怕了!師:是的!因為工商業(yè)都不運轉了,經濟會受到很大威脅。于是,在人民群眾壓力下,軍閥放了學生,罷免了曹、陸、章的職位,消息傳到巴黎,中國的使團也沒有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多媒體展示五四運動結果)師:那么如何評價這場運動呢?從前面我們學習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可以總結出評價一場革命的基本方法,一般從三個方面進行:性質、特點、意義。1、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師:徹底性表現在哪兒?生:義和團運動目標是反帝,辛亥革命是反封建,而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師:五四運動的先鋒?主力軍?領導者?生: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師:卷入的人有哪些?生:社會各個階層。師:那五四運動有什么特點?2、特點:①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②徹底的不妥協(xié)性;③廣泛的群眾基礎;④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師:那五四運動有什么重大意義?(學生探究路徑參考):①促成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②促成了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條件。師:五四運動前后中國民主革命在領導階級、思想基礎和奮斗目標上有何不同?(引導學生總結):領導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思想基礎: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奮斗目標:實現資本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師:所以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而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雖然他們任務一樣,都是反封建,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任務。但他們不同在領導階級,和革命方向,前途的不同?!驹O計意圖】層層設問,問題導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第2子目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俄國的十月革命為中國指明了方向。我們好像可以通過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道路來挽救中國。正如那句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于是,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日益結合,1920年,南陳北李相約建黨,陳是陳獨秀,李就是李大釗。這也是我們今天學的第二個內容,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代表也來到中國,幫助中國建黨。在各地,也陸續(xù)出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展示多媒體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圖)在1921年7月23日,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展示多媒體圖片)大會最后一天,由于發(fā)現有行蹤可疑的人,決定轉移地點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請大家閱讀課本總結中共一大的基本概況。生: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確定了奮斗目標:(最高綱領)是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成立了黨的中央機構--中央局。師:奮斗目標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為什么?生:不符合,當時的革命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師:對,所以這一目標被稱為最高綱領,得以解決是在中共二大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被稱為最低綱領。師:中共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義呢?生:是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師:為什么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與同盟會比較分析)新的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三民主義)新的目標:以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目標(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革命態(tài)度:徹底的反帝反封建。(不能徹底地反帝反封建)階級利益:工人階級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資產階級)性質:是新型的工人階級革命政黨。(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第3子目國共合作與北伐戰(zhàn)爭)師:從此,中國共產黨開始領導中國人民艱難前行。帶領中國工農階級開展了很多工人運動。而就工人運動而言,其最初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工人運動都遭到了軍閥的鎮(zhèn)壓而失敗。比如京漢鐵路大罷工的失敗,使年輕中國共產黨認識到,自身力量十分弱小,想要繼續(xù)往前走,完成革命任務,就必須與其他力量合作。而當時的國民黨,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是比較革命的政黨,而孫中山在二次護法失敗后,也對未來的革命道路有些迷茫。此時,革命的共產黨和革命的國民黨,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大家想想是誰?生:北洋軍閥。師:是的,但兩黨又無法通過自己單獨的力量戰(zhàn)勝強大的有帝國主義支持的軍閥。這樣一來,請你出出主意,該怎么辦呢?生:國共合作!師:是的!國共雙方一拍即合,于是,1923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共產黨和國民黨合作的決定。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召開有共產黨員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這也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形成,而共產黨員則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向當時毛澤東,周恩來等都是以個人身份加入了國民黨。國共合作之后,工農運動蓬勃發(fā)展,國民革命運動高潮也迅速到來。大家看看69頁第一自然段,總結一下國民革命都取得了哪些成果?生:(根據書本總結歸納)1.廣東國民政府成立;2.國民革命軍整編,統(tǒng)一廣東革命根據地;3.北伐消滅吳、孫;4.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師:這幾項成果之間有什么必然聯系呢?(學生探究路徑參考):國共合作,想推翻軍閥統(tǒng)治,就必須以革命的武裝推翻反革命的武裝,而當時被列強承認的北洋政府在北京,要實現革命,就要從南往北推翻軍閥統(tǒng)治。于是1926年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北伐軍很快殲滅吳、孫主力,革命勢力發(fā)展到長江流域。然后,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師:于是在1927年4月,革命軍到達上海,接收了由周恩來領導的第三次工人武裝革命后解放的上海。而此時,孫中山去世后,國民黨右派與共產黨矛盾重重。而當時,帝國主義也選中了他們在中國的新的代理人蔣介石。而今的國民黨已今非昔比。試想,在雙方代表階級不同,所爭取的利益也不同的情況下,國共合作能夠成功嗎?生:不能,而且當時共產黨是新生的政黨,國民當必然要實施反革命政變鎮(zhèn)壓共產黨。師:是的,在國民黨接收上海后,就發(fā)動了針對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的4.12反革命政變。他們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在這樣的危急時刻,陳獨秀卻堅持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革命領導權,希望通過妥協(xié)來挽救合作。但此后,在武漢的武漢國民政府領導人汪精衛(wèi)也發(fā)動了針對共產黨的7.15反革命政變。在反共的共同基礎上,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失敗了。寧漢合流,南京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最后合并為一個南京國民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