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 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觀察及實驗九 差示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B1片的含量_第1頁
實驗三 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觀察及實驗九 差示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B1片的含量_第2頁
實驗三 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觀察及實驗九 差示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B1片的含量_第3頁
實驗三 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觀察及實驗九 差示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B1片的含量_第4頁
實驗三 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觀察及實驗九 差示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B1片的含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號:姓名:班級:生物技術1實驗三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觀察實驗目的:了解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基本結構特點。理解植物各繁殖器官結構與機能的關系。實驗原理: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和繁殖器官分別指根、莖、葉和花、果實、種子兩大類在植物體中起不同作用的器官。在高等植物中,根、莖和葉是植物體個體行使生長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體的主要的結構系統,它們完成從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合成、運輸到支持、蒸騰等各種功能?;ā⒐麑嵑头N子是植物完成生殖作用、延續(xù)后代的主要器官。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為繁殖器官完成其生殖作用積累物質基礎,而生殖作用產生的種子也標志著植物體生長作用的開始。實驗步驟:根的觀察:(一)根的初生結構:1.表皮:為根的最外面一層細胞。細胞排列緊密,細胞壁薄,內有液泡。2.表層:位于表皮與中柱之間。3.中柱:表皮以內的結構,由中柱鞘、木質部、韌皮部、薄壁組織組成。(二)根的次生結構:1.周皮:由木栓形成層、木錠層和栓內層組成。2.次生韌皮部:在周皮以內的薄壁細胞,具維管射線。3.形成層:次生韌皮部以內,有幾層近似梭形的扁平薄壁細胞。4.次生木質部:在形成層以內,有細胞直徑較大的導管和維管射線。莖的觀察:(一)雙子葉植物的初生結構:1.表皮:莖的最外層細胞、外壁角質化,并有角質層。2.皮層:位于表皮與中柱之間,3.中柱皮層以內的中軸部分。由維管束、髓和髓射線組成。(二)單子葉(禾本科)植物莖結構:1.表皮。2.基本組織:在表皮以內,多由薄壁細胞組成,維管束散生其中。3.維管束:散生在基本組織中,邊緣的維管束較小,中央較大,有維管束鞘、木質部、韌皮部。葉的觀察:(一)一般植物葉的內部結構:1.表皮。2.葉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間的一些薄壁細胞,明顯的分成柵欄組織(在上表皮下,細胞圓柱狀,排列整齊,細胞間隙小,細胞內含有許多葉綠體)、海綿組織(在柵欄組織和下表皮之間,細胞形狀不規(guī)則、排列疏松、間隙大)。3.葉脈(二)禾本科植物葉的內部結構:1.表皮2.葉肉:無明顯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3.葉脈:葉脈平行花的觀察:1.花柄及花托2.花萼3.花冠4.雄蕊群5.雌蕊果實的觀察:(一)果實的構造及類型(二)種子的構造實驗結果:思考討論:大部分單子葉植物僅有初生生長,沒有次生結構。對于生活在溫帶或亞熱帶的一些多年生木本植物來說,每年春季,形成層細胞分裂快,生長快,產生的木質部量少,細胞排列緊密,形成少量材質緊密的晚材。在莖的橫切面上,每一年的次生木質部都從早材漸變到晚材,前一年的晚材與下一年的早材間分界明顯,如此形成若干同心紋輪,稱為年輪。植物葉多為扁平狀,擴大了葉的表面積,與其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生理功能相適應,葉片下表面氣孔數目多于上表面,這有利于減少植物蒸騰作用。而松針等葉片為細長針形的結構也與它們適應于低溫和干旱環(huán)境的功能相一致。實驗九差示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B1片的含量一、實驗目的1.掌握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熟悉標準曲線定量的操作方法。二、實驗原理(一)差示分光光度法(簡稱△A法),它保留了通常的分光光度法簡便、快捷、直接讀數的優(yōu)點,又無需事先分離,并能消除干擾。方法:取兩份相等的供試液,分別制成兩種不同的化學環(huán)境(如在其一中加酸或堿,改變pH或在其一中加能與供試品發(fā)生某種化學反應的試劑),然后將它們稀釋至同樣濃度后,分置于樣品池和參比池中,于適當波長處,測定吸光度的差值(△A)。應用條件:①供試品在不同的化學環(huán)境中以不同的分子形式存在,它們的吸收光譜有顯著的差異;②干擾物的吸收不受測定時化學環(huán)境的影響,光譜行為不變。定量依據:設x、y分別代表在兩種不同的化學環(huán)境中供試品的存在形式,它們在測定波長處的吸光度以Ax、Ay表示,背景和干擾的吸收度以AZ表示,AZ不受測定時化學環(huán)境改變的影響。根據吸光度加和性原則:即在供試液的一定濃度范圍內△A值與其濃度C呈線性關系,并消除了AZ的干擾,可用標準曲線法或對照法定量。(二)維生素B1片的測定維生素B1分子中具有共軛雙鍵結構,在紫外區(qū)有吸收,其紫外吸收隨溶液pH的變化而變化。在pH7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具有兩個吸收峰,在232~233nm處,=345;在266nm處,=255。在pH2時,最大吸收在246nm處,=425??捎糜诰S生素B1片的差示分光光度法的測定。三、實驗方法(一)測定波長的選擇精密稱取維生素B1100mg,用水溶解并稀釋成100ml,精密量取2ml二份,分別用緩沖液(pH7.0)和鹽酸液(pH2.0)稀釋成100ml,以相應溶劑為空白,測定紫外吸收光譜。再將前者放于參比池,后者放于樣品池,繪制差示吸收光譜(見圖11)。差示光譜圖表明在247nm處有最大差示吸收值(△A),確定247nm為測定波長。(二)標準曲線繪制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維生素B1100mg,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貯備液。精密量取1.0、1.5、2.0、2.5、3.0ml貯備液各二份,分別置100ml量瓶中,一份用緩沖液稀釋至刻度;另一份用鹽酸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取上述五組濃度相同,pH不同的溶液,在247nm處分別測定差示吸收值(△A)。以濃度C為橫坐標,以差示吸收值△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或進行回歸,求得回歸方程和相關系數。(三)樣品測定取本品20片,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粉末(約相當于維生素B150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棄去初濾液,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ml二份,分別置100ml量瓶中,分別用緩沖液和鹽酸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將前者置參比池中,后者置樣品池中,在247nm波長處測定差示吸收值。由標準曲線求得維生素B1,濃度,計算維生素Bl片的標示量%。本品含維生素Bl(C12H17ClN4OS·HCl)應為標示量的90.0%~110.0%。四、注意事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