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護理學基礎
操作技術指導
牡丹江醫(yī)學院護理學系
二OO四年九月
目錄
一、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1
二、隔離技術.................................................................5
三、口服給藥法..............................................................8
四、藥液吸取法.............................................................11
五、注射法.................................................................12
六、靜脈輸液法............................................................20
七、靜脈輸血法............................................................28
八、滴藥法.................................................................30
九、吸入法.................................................................33
十、氧氣吸入法............................................................36
~\、鼻飼法..............................................................38
十二、導尿法..............................................................41
十三、肛管排氣法..........................................................50
十四、灌腸法..............................................................52
十五、簡易通便法..........................................................58
十六、人工取便法..........................................................60
十七、洗胃法..............................................................61
十八、電動吸引器吸痰法....................................................67
十九、氣管切開護理........................................................69
二十、心肺復蘇術..........................................................70
二H-一、鋪床法............................................................73
二十二、臥床病人更換床單法................................................80
二十三、常用臥位..........................................................81
二十四、保護具的應用法....................................................84
二十五、搬運法............................................................87
二十六、冷、熱療法........................................................92
二十七、口腔護............................................................97
二十八、頭發(fā)護理..........................................................100
二十九、病人的清潔衛(wèi)生....................................................102
三十、生命體征的測量......................................................107
三H—、晨間護理..........................................................116
三十二、晚間護理..........................................................117
三十三、尸體的護理........................................................119
一、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
無菌技術(asepsis)是指在醫(y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體和防止無菌物品、
無菌區(qū)域被污染的技術。
【計劃】
1.護士準備:著裝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2.用物準備:治療盤、無菌持物鉗及浸泡溶器、無菌溶液、啟瓶器、無菌手套包、無菌治療巾
包、2%碘酊、70%酒精、無菌平保、棉簽等。
3.環(huán)境準備:環(huán)境清潔、寬闊、人員流動少。
【實施】
(一)無菌持物鉗的使用方法
無菌持物鉗是用來夾取和傳遞無菌物品的器械,常用的有三叉鉗、卵圓鉗和鏡子三種。使用時
先將無菌持物鉗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有蓋溶器內,液面浸沒軸節(jié)以上2-3cm或鏡子長度的1/2。
每個容器只能放置一把無菌持物鉗。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將浸泡無菌持物鉗的容器蓋打開?在蓋閉合時不可從蓋孔中取、放無菌持物鉗
2.手拿無菌持物鉗上1/3處,將鉗移至容器中央,使?取出時,不可觸及容器口緣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內壁,
鉗端閉合,垂直取出以免污染鉗端
3.使用時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以防消毒液倒流而污染鉗端。持物鉗只能在持物者的
胸部高度移動,不可甩動
4.用后閉合鉗端,立即從容器中央垂直放回無菌容器?避免觸及容器口周圍
內,浸泡時軸節(jié)松開?松開軸節(jié),使軸節(jié)與消毒液充分接觸,達到消毒的效
果
5.到遠處取無菌物品時,連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使?防止無菌持物鉗在空氣中暴露過久而污染
用?不用無菌持物鉗夾取油紗布,防止油粘于鉗端影響消
毒效果
?不用無菌持物鉗換藥或消毒皮膚,防止鉗被污染
?保持無菌持物鉗的無菌狀態(tài)
6.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溶器每周清潔、消毒一次,同
時更換消毒液
(二)無菌容器使用方法
盛放無菌物品的容器稱無菌容器,如無菌盒、罐、貯槽等。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取用無菌物品時,拿起容器蓋平移離開容器,內面向?防止蓋上灰塵落入容器內
上置于桌面上,或內面向下拿在手中?防止蓋內面觸及桌面或任何非無菌區(qū)域
?拿蓋時,手勿觸及蓋的內面及邊緣
2.取物后,立即將容器蓋反轉,使內面向下,移至容器?避免容器內無菌物品在空氣中暴露過久
口上,小心蓋嚴
3.手持無菌容器(如無菌碗或彎盤)時,應托住容器底部?手指不可觸及容器邊緣及內面
(三)取用無菌溶液法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取盛有無菌溶液的密封瓶,應先擦去瓶外的灰塵
2.核對標簽上的藥名、滅菌日期、濃度,檢查瓶子有無?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的藥物,核對無誤才能使用
裂縫,瓶蓋有無松動,以及藥液有無變質、沉淀
3.用啟瓶器啟開鋁蓋,用拇指與食指或雙手拇指將橡膠?手不可觸及瓶口及瓶塞內面
蓋邊緣向上翻起
4.一手食指和中指套住橡膠塞并將其拉出瓶口,置于手?防止瓶塞被污染
中
5.另一手拿起瓶子,標簽面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沖?倒溶液時,勿將標簽沾濕
洗瓶口?沖凈瓶口
6.沖洗后,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至無菌容器中?倒溶液時,勿使瓶口與容器接觸
7.倒液體后立即塞上橡膠塞,用2%的碘酊和70%的酒-防止污染
精消毒瓶塞和瓶口,蓋好瓶塞
8.記錄開瓶日期、時間?已開啟的溶液瓶內的溶液,可保存24h
9.如取燒瓶內無菌溶液,解開系帶,手拿瓶口蓋布外面,?手不可觸及蓋布內面及瓶口
取出瓶塞,傾倒溶液的方法同上?不可將物品伸入無菌溶液瓶內蘸取溶液,己倒出的
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內
(四)無菌包使用法
一般敷料與器械應包于質厚、致密、未脫脂的雙層包布內,高壓滅菌后備用。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包扎無菌包:
將物品放在包布中央,用包布的一角蓋住物品,然后?如包玻璃物品,應先用棉墊包裹再包布包扎
遮蓋左右兩角,最后一角遮蓋后,將帶以“十”字形?包布外標明物品名稱及滅菌日期,有效期為1W
包扎,松緊合適
2.打開無菌包:
(1)查看無菌包名稱及滅菌日期,查看化學指示膠帶顏色?如超過有效期或未達到滅菌要求的物品,不可使用
改變情況?如無菌包放在潮濕處,可能會因毛細現象而滲透入包
(2)將無菌包放在清潔、干燥、平坦處,解開系帶,卷放布,污染物品
在包布下,按順序逐層打開無菌包:揭開包布外角、?打開無菌包時僅能以手接觸包布四角的外面,不可觸
再揭開左右兩角,最后揭開內角及包布內面
(3)用無菌持物鉗取出所需物品,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無菌?操作時,手不可跨越無菌區(qū)
區(qū)域內
(4)如包內物品未用完,將包布按原折痕包起,將帶以?表示此包已打開過,所剩物品可在24h內使用
“一”字形包扎,注明開包日期及時間?如不慎污染包內物品或包布被浸濕,應重行消毒
3.需將無菌包內物品一次取完時,可在手上打開包布,?開包時,手不可觸及包布內面及無菌物品
使物品顯露在無菌包布上,一手托住包布,另一手抓?投放時,包布之無菌面朝向無菌區(qū)域
住包布四角,將物品全部投入無菌區(qū)域內
(五)無菌盤的準備
無菌盤是將無菌巾鋪在清潔干凈的治療盤內,形成一無菌區(qū),放置無菌物品,以供治療之用。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折疊治療巾
縱折法:將治療巾縱折兩次成4折,再橫折兩次,?折疊后便于鋪盤及展開治療巾時保持治療巾的無菌
開口邊向外
橫折法:將治療巾橫折后再縱折,成為4折,再重
復一次
2.鋪盤
?單層鋪盤:
(1)按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打開無菌包,用無菌持物鉗取?打開包后,注意保持包內無菌
一塊治療巾放在治療盤內?治療盤應清潔、干燥
(2)雙手捏住無菌巾一邊外面兩角,輕輕抖開,雙折鋪,手不可觸及無菌巾內面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于治療盤上,上面一層向遠端呈扇形折疊,開口邊
向外
(3)放入無菌物品,拉平扇形折疊層蓋于物品上,上下?保持盤內無菌,4h內有效
邊緣對齊,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
翻折一次
?雙層底鋪盤:?手不可觸及無菌巾內面
(1)取出無菌巾,雙手握住無菌巾一邊的外面兩角,輕
輕抖開,從遠到近,3折成雙層底,上層呈扇形折
疊,開口邊向外
(2)放入無菌物品,拉平扇形折疊層,蓋于物品上,邊?保持盤內無菌,4h內有效
緣對齊
(六)戴脫無菌手套法
由于寄居微生物的存在,用一般消毒方法很難使手達到絕對無菌。在手術、穿刺、導尿等醫(yī)療
護理操作中,需要戴上無菌橡膠手套,以確保無菌效果。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核對手套包上的手套號碼及滅菌日期?選擇大小合適的號碼
?過期不可使用
2.打開手套袋,取出滑石粉,用滑石粉擦雙手?防止滑石粉撒落在手套上,方便戴上手套
3.一手掀起手套袋開口處外層,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的外面
翻折部分取出手套,對準五指戴上
4.再以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翻折內(手套的?注意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
外面),取出手套,同法戴好的內面
5.雙手對合交叉調整手套位置,將手套的翻邊扣套在?發(fā)現手套有破洞,立即更換
工作衣袖外面?戴上無菌手套的雙手應保持在腰部以上視線范圍內
?不可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以免損壞
6.操作完畢,先將手套上的污漬、血跡洗凈。再用戴?脫手套時,手勿接觸手套臟污部分
手套的手捏住另?手套的套口外面翻轉脫下
7.用已脫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手套口內,將其翻轉?整個過程小心勿使手套外面已污染處接觸到皮膚
脫下
8.將手套浸泡在消毒液內,洗手
(七)準備無菌換藥盤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洗手,用物齊備、放置合理?防止無菌物品被污染,方便操作
2.檢查無菌治療巾包的有效期和滅菌標記?如已過期或未達到滅菌要求,不可使用
3.按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打開無菌治療巾包,用無菌持物?開包24h后仍未用完,須重新滅菌
鉗取出無菌治療巾放于治療盤內,按原折痕包好無菌
治療包,系帶以“一”字形包扎,
注明開包日期和時間
4.扇形打開無菌治療巾,邊緣向外形成一無菌區(qū)域?無菌區(qū)邊緣3cm以內為無菌的安全范圍
5.用無菌操作法打開治療碗包,放治療碗于治療巾無菌?操作時,不可跨越無菌區(qū)域
區(qū)內
6.用無菌持物鉗夾取消毒棉球及生理鹽水棉球分別放于
兩個治療碗中
7.取無菌紗布放于治療盤無菌區(qū)內
8.按無菌技術操作方法蓋好治療盤?治療巾內為無菌區(qū)域,不可觸及衣袖及其它有菌物品
9.放無菌手套包、彎盤、膠布于盤內
10.將用物攜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釋操作的目的,打開
治療巾
11.檢查手套包,打開無菌手套包,取出滑石粉涂擦雙手,?滑潤雙手,便于戴手套
按無菌技術操作的方法戴好手套
12.操作完畢,將手套上的污漬、血跡洗凈,脫去手套?避免手和其它用物的污染
13.收拾整理用物,按常規(guī)處理?防止醫(yī)院內交叉感染
【評價】
1.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2.操作程序熟練,方法正確。
3.無菌觀念強,無污染。
二、隔離技術
隔離是防止醫(yī)院內感染的一項重要措施,控制感染發(fā)生的主要手段是阻斷感染鏈(感染源、感染
途徑和易感人群)的形成。簡單、直接而有效的阻斷感染鏈的方法是應用各種屏障技術切斷傳播途徑,
這些技術措施之一便是隔離技術。
【目的】
保護病人及工作人員,避免交叉感染。
【計劃】
1.護理目標:病人、工作人員及探視者之間無交叉感染。
2.用物準備:口罩、洗手設備(手刷、肥皂、小毛巾)、隔離衣、掛衣架、污衣袋、避污紙。
【實施】
(一)口罩的使用法
使用口罩是為了保護患者和工作人員避免互相傳染,防止飛沫污染無菌物品、傷口或清潔食品
等。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洗手并擦干-除去手上的污垢
2.取出清潔口罩
3.拿起口罩上方2根帶子,罩住鼻和口,在頭頂打活?松緊要合適
結;下方2根帶子在頸后打活結?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觸口罩;口罩潮濕時,立即更換
4.不用時,解開口罩帶子,取下口罩?須先洗手,再取下口罩;口罩暫時不戴時不可掛胸前,
應及時取下,污染面向內折疊放于清潔塑料袋中,再
放入口袋
5.將已污染的口罩,丟入污物桶內,然后洗手?一般情況下,口罩4-8h后應更換;每次接觸嚴密隔離
的傳染病患者后,應立即更換:所用一次性口罩不得
超過4h
(二)手的消毒
護理人員在接觸傳染源后或為患者進行護理操作前,均應洗手或消毒雙手,以除去手上污垢及
沾染的致病菌,避免或減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發(fā)生率。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衛(wèi)生洗手?用于各種操作前后清潔洗手
(1)取下手上的飾物及手表,卷袖,濕潤雙手?水勿開得太大,以免濺濕衣服
(2)取皂液或肥皂涂抹雙手,以環(huán)形動作,雙手交互用?注意指尖、指縫、拇指、指關節(jié)等處,范圍為雙手、
力搓揉,使產生泡沫手腕及腕上10cm左右,時間至少15s
(3)用流水從上至下徹底沖洗雙手,使污水從前臂流向?通過對手各部位的機械揉搓和流水沖洗可除去大部分
指尖,沖洗干凈后擦干的微生物
2.刷手?用于脫隔離衣前
(1)將隔離衣袖塞至肘關節(jié)以上,雙手浸泡于消毒液內
(2)用刷子按前臂、腕關節(jié)、手背、手掌、手指指躁、?按順序刷洗,避免漏洗
指縫及指甲處順序刷手2min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3)用清水洗凈雙手后擦干,脫去隔離衣
(三)穿脫隔離衣
為保護患者和工作人員,避免互相傳染,在護理隔離患者時,需按規(guī)定穿著隔離衣。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穿隔離衣
(1)備齊操作所需用物?避免穿隔離衣后到清潔區(qū)取物,使清潔區(qū)污染
(2)戴好口罩、帽子,取下手表,卷袖過肘(冬季卷過前?避免污染
臂中段)
(3)手持衣領取下隔離衣,清潔面面向自己;將衣領兩?衣領及隔離衣內面為清潔面
端向外折齊,露出肩袖內口
(4)右手持衣領,左手伸入袖內;右手將衣領向上拉,
使左手露出
(5)換左手持衣領,右手伸入袖內,依上方法使右手露?衣袖勿觸及面部
出;舉雙手將袖抖上,露出手腕
(6)兩手持衣領,由領子中央順著邊緣向后將領扣扣好,?此時手已被污染
再扣袖扣
7)解開腰帶活結,將隔離衣一邊(約在腰下5cm處)漸向?手不觸及衣里面
前拉,見到邊緣則捏?。煌笞×硪粋冗吘?,雙手
在背后將邊緣對齊,向一側折疊;以手按住折疊處,-勿使折疊處松散
另一手將腰帶拉至背后,壓住折疊處,將腰帶在背后?隔離衣長短要合適,須全部遮蓋工作服,有破洞不可
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結使用
(8)扣上隔離衣后緣下部的扣子
2.脫隔離衣
(1)解開隔離衣后緣下部的扣子,解開腰帶,在前面打?穿隔離衣后不得進入清潔區(qū)
一活結
(2)解開袖口扣子,在肘部將部分衣袖塞入袖內(污對污
向內折),露出雙手
(3)消毒雙手?根據刷手法消毒雙手
(4)解開領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衣袖內,拉下衣袖過?保持衣領清潔,系、解領扣時污染的袖口不可觸及衣
手,用遮蓋著的左手握住右手隔離衣袖的外面,將領、面部和帽子
右側袖子拉下,雙手轉換漸從?隔離衣每天更換,如有潮濕或污染,應立即更換
袖管中退出,再以右手握住兩肩縫撤左手,用左手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握住衣領外面,退出右手
(5)兩手持領,將隔離衣兩邊對齊,掛在衣鉤上;掛在
半污染區(qū),隔離衣的清潔面向外;掛在污染區(qū),則
清潔面向內;不再穿的隔離衣,脫下后清潔面向外,
卷好投入污衣袋中
(四)避污紙的使用
避污紙即清潔紙片。用避污紙墊著拿取物品或作簡單操作,可保持雙手或物品不被污染以省略
消毒手續(xù)。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取避污紙時,應從頁面抓取,不可掀頁撕取?清潔的手拿取污染物品或污染的手拿取清潔物品,均
可使用避污紙
2.避污紙用后丟入污物桶,定時焚燒?病室門口備避污紙,病室內備污物桶
【評價】
1.嚴格遵守隔離原則。
2.隔離、污染概念清楚。
3.操作程序、方法正確。
三、口服給藥法
口服給藥是最常用、最方便、較安全的給藥方法,藥物經口服后被胃腸道吸收入血循環(huán),可起
到局部治療或全身治療的作用。但因吸收較慢,故不適于急救、意識不清、嘔吐不止、禁食等患者。
【目的】
1.正確提供藥物的劑量、給藥時間等。
2.達到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評估】
1.病人口服藥物的自理能力。
2.病人吞咽能力,有無口腔、食管和病理問題以及是否有惡心、嘔吐,程度如何。
3.病人的合作程度,有無拒服藥的情況。
4.病人是否具備對所用藥物的有關知識。
【計劃】
1.護理目標
(1)根據醫(yī)囑準時給藥,無差錯。
(2)病人明確口服給藥的目的并配合。
(3)病人達到預期治療效果。
2.準備:
(1)用物準備:藥物、藥匙、乳缽、研錘、量杯、滴管、小毛巾(或紙巾)、藥杯、小方紙片、小
水壺、小藥牌、服藥卡、發(fā)藥車。
(2)環(huán)境準備:治療室環(huán)境整潔、光線適宜。
【實施】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備藥
(1)洗手、戴口罩、準備藥車,取出小藥牌,與服藥本核?根據醫(yī)囑給藥是給藥的重要原則之一。核對的內容包
對后,按床號順序將小藥牌插入發(fā)藥盤內,放好藥杯括病人的床號、姓名、藥物的名稱、濃度、劑量、給
藥方法和時間
⑵依據不同藥物劑型采取不同的取藥方法(先擺固體?按照查對制度,對照服藥本取藥,一個患者的藥擺好
藥,后擺水劑及油劑)后再擺第二個患者的藥
?固體藥(片劑、膠囊)
一手取藥瓶,瓶簽朝向自己,核對,另一手用藥匙取?嚴格三查七對
出所需藥量,放入藥杯時再核對,將藥瓶放回藥柜時?粉劑藥物和口含片應用紙包好
第三次核對?對嬰幼兒、鼻飼或上消化道出血不宜直接服藥的病
人,應將藥片研碎
?液體藥
①核對藥液,檢查藥液質量?若有變質,應立即更換
②將藥液搖勻,打開瓶蓋,將瓶蓋內面朝上放置?避免藥液內溶質沉淀而影響給藥濃度
?保持瓶蓋內面清潔
③再核對?次標簽,左手持量杯,拇指指在所需刻度上,?使量杯之刻度與藥液水平面同高,以保證給藥量準確
與眼睛于同一水平;右手持藥瓶,瓶簽朝上,緩緩倒?防止倒藥液時沾污瓶簽
出所需藥液至量杯中,再倒入小藥杯里,倒畢,以濕?倒出來的藥液不能再倒回藥瓶內
紗布擦凈瓶口,把藥瓶放I可藥柜里,再次查對?量取不同的藥液或計量完畢藥液時,應先洗凈量杯并
擦干,以免更換藥液時發(fā)生化學變化
?以免藥液粘附于杯壁影響用藥的準確性
④藥液不足1ml時,于藥杯內倒入少許冷開水,用滴管?1ml以15滴計算;若藥液不宜稀釋時,可將藥液滴
吸取所需藥液量,滴管尖與藥液水平面成45°角傾于餅干或面包上,讓患者及時服下
斜,將藥液滴入藥杯內?使病人服下的藥量準確
⑤取用油劑藥物時,可先在杯中加少量冷開水
⑥一位病人同時服用幾種水劑時,應分別倒入幾個藥杯?以防藥物互相拮抗,降低藥效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內
(3)擺藥完畢,須將藥物、小藥牌與服藥本核對一遍,用
治療巾蓋好藥盤,準備發(fā)藥
2.發(fā)藥
(1)洗手,備齊用物后按服藥本核對一遍?以保證病人安全
(2)攜帶服藥本、服藥車至患者處,核對患者的姓名、床
號,并稱呼病人的全名,再查看藥名、劑量、時間、
給藥途徑是否正確
(3)協(xié)助患者坐起,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服藥目的及注意事?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項?同一患者的藥物應一次取離藥車;不同患者的藥物,
不可同時取離藥車,以免發(fā)生差錯
?若患者不在病室或因故暫不能服藥,應將藥物收回,
適時再發(fā)或交班
(4)倒溫開水或使用飲水管,幫助患者服藥,視患者服下?若患者拒服藥,應了解原因并及時向主管醫(yī)生反映
后方可離開?增加或停用某藥物,應及時告訴患者;當患者提出疑
問時,應重新核對
?危重患者應喂服,鼻飼患者應將藥粉用水溶解后,從
胃管灌人,再以少量溫開水沖胃管
?發(fā)藥時,要根據藥物不同的特性進行用藥指導
(5)藥杯收回時再次查對
(6)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
(7)清理用物?為避免發(fā)生醫(yī)院內交叉感染,保證病人安全,應正確
①用過的藥杯進行消毒處理。盛油劑的藥杯應先用紙巾進行用物處理
擦凈后再做初步處理
②一次性藥杯,須經集中消毒處理后方可丟棄
③每日清潔發(fā)藥盤、發(fā)藥車,并整理藥柜
【評價】
1.給藥準確,無差錯。
2.病人達到預期的療效。
3.病人獲得有關用藥知識并配合。
四、藥液吸取法
【目的】
用無菌技術的方法,從安瓶或密封瓶內抽吸藥液,準備給病人用藥。
【計劃】
1.護士準備:著裝整齊、修剪指甲、洗凈雙手、戴上口罩。
2.用物準備:注射盤、2%碘酊、70%乙醇、消毒平鐐、無菌棉簽、注射器、啟瓶器、彎盤、
注射卡及藥液等。
3.環(huán)境準備:環(huán)境清潔,無塵埃飛揚,符合無菌操作的原則。
【實施】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自安瓶內吸取藥液法
(1)查對藥液的名稱、濃度、失效期?保證安全用藥,防止差錯事故的發(fā)生
(2)消毒及折斷安瓶:將安瓶尖端藥液彈至體部,用砂輪?使藥液集中到體部,抽吸藥量準確
在安瓶頸部劃一鋸痕后,用70%乙醇棉球消毒安瓶頸?安瓶頸部若有藍色標記,則不需劃痕,消毒頸部后,
部至頂端,折斷安瓶將棉球按頸部藍點標記的上方折斷安瓶
?避免用力過度而捏碎安瓶上段
(3)抽吸藥液:將針頭斜面向下放入安瓶的液面下,持活?針頭不可觸及安瓶外口,針尖斜面向下,有利于吸引
塞柄,抽動活塞,進行吸藥藥液
?抽吸藥液時不能用手握活塞,以免污染藥液
(4)拉動活塞,再推動活塞,排盡空氣?使針頭內的藥液流入注射器內
(5)套上針頭保護套備用?保護針頭,避免受污染
2.自密封瓶內吸藥法
(1)除去鋁蓋中心部分并常規(guī)消毒瓶寒,待干?也可用安爾碘消毒
(2)注射器內先吸入與欲抽吸藥量相等的空氣,將針頭穿?以增加瓶內壓力
過瓶蓋中心刺入瓶內,并將空氣注入
(3)倒轉藥瓶及注射器,使針尖在液面下,稍抽動活塞,?注射器的刻度應面向操作者,針尖須在液面內,以免
藥液即會流入注射器內,待吸至所需量后,食指固定吸入空氣,影響藥量的準確
針栓,無名指或小指固定活塞柄,迅速拔出針頭?結晶或粉劑,用無菌氯化鈉溶液或專用溶劑充分溶解
后抽吸
?混懸液搖勻后立即抽吸;粘稠油劑可稍加溫或雙手對
搓藥瓶(遇熱變質的藥液不可加溫)后,再抽吸,應
選用口徑較粗的針頭
(4)拉動活塞,再推動活塞,排盡空氣
(5)套上針頭保護套備用
【評價】
1.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及無菌操作原則。
2.操作規(guī)范,姿勢正確,抽盡藥液,排盡空氣。
五、注射法
注射法(Injection)是將一定量的無菌藥液用無菌注射器注入到病人體內,達到全身治療的方
法。
(一)皮內注射法
皮內注射法是將少量藥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一種方法。
【目的】
1.用于藥物過敏試驗。
2.用于預防接種。
3.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評估】
1.病人用藥史以及有無過敏史。
2.注射部位皮膚狀況。
3.病人對皮內注射法的理解合作程度。
【計劃】
1.用物準備:注射盤、1ml注射器、4:或5號針頭以及所需藥液、急救藥物、注射卡等。
2.部位
(1)皮膚試驗:常選用前臂掌側下段,該處皮膚較薄,易于注射,且此處皮色較淡,易于辨認局
部反應。
(2)預防接種:常選用三角肌外側部位注射。
(3)需實施局部麻醉處的局部皮膚。
【實施】以皮膚過敏試驗為例: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洗手、戴口罩,在治療室按醫(yī)囑備好藥液?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規(guī)程
2.攜物品至患者處,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及方?確認患者,建立信任與安全感,以取得合作
法?作皮試者,詳細詢問用藥史、過敏史、家族史
3.選擇注射部位,以70%乙醇消毒皮膚?忌用碘類消毒劑,以免影響對局部反應的觀察
4.左手繃緊前臂掌側皮膚,右手以平執(zhí)式持注射器,?進針角度過大易注入皮下
使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呈5。刺入皮內?針尖斜面必須全部進入皮內,以免藥液漏出
5.待針尖斜面進入皮內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
定針栓,右手注入藥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圓形隆
起的皮丘,皮膚變白,毛孔變大?注入的藥量要準確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6.注射完畢,迅速拔出針頭?切勿按揉,并咽患者勿揉擦局部,以免影響觀察結果
?一般試驗15-20min后觀察結果
7.核對,清理用物,按時觀察反應,必要時作記錄,?若需作對照試驗,須用另一注射器及針頭,在另一側
一般試驗15-20min后觀察結果前臂相同部位,注入0.1ml生理鹽水
【評價】
1.操作方法正確,熟練;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和查對制度。
2.按時觀察試驗結果,作出正確判斷記錄。
(二)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是將少量藥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目的】
用于不宜經口服給藥,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發(fā)生藥效時,如各種菌苗、疫苗的預防接種和胰島素、
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物注射。
【計劃】
1.用物準備:注射盤、2ml注射器,或6號針頭,醫(yī)囑用藥.
2.部位
常選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后背、大腿外側方。
【實施】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洗手、戴口罩,在治療室按醫(yī)囑備好藥液?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藥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2.攜物品至患者處,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及方法?操作過程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規(guī)程
3.選擇注射部位,用2%碘酊,70%乙醇常規(guī)消毒或碘?三角肌下緣注射時,針頭稍向外側,免傷神經
伏消毒,待干
4.根據藥液吸取法抽吸藥液,排盡注射器內空氣,左手?持針時,手不可觸及針梗以免污染
繃緊局部皮膚(過瘦者捏起皮膚),右手以平執(zhí)式持注?針頭刺入角度不宜超過45。,以免刺入肌層
射器,食指固定針檢,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呈30??經常注射者,應更換部位,建立輪流交替注射部位的
40°角,快速刺入皮下,進針約1/2或2/3,松左手,計劃,這樣可達到在有限的注射部位,吸收最大藥量
固定針栓,抽吸無回血后,緩慢推注藥液的效果
5.注射畢,用于棉簽輕壓針刺處,快速拔針,再次查對?注射胰島素,局部不可揉壓
6.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
7.回治療室整理用物,必要時作記錄
【評價】
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和查對制度。
2.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有安全感,能夠配合。
3.操作正確,病人無不良反應。
(三)肌內注射法
肌內注射法是將一定量藥液注入肌內組織的技術。
【目的】
1.需在一定時間內產生藥效,而不能或不宜口服的藥物。
2.不宜或不能作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產生療效時采用。
3.注射刺激性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
【計劃】
1.用物準備:注射盤、注射器、藥液、注射卡等。
2.注射部位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①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右側劃一水平線,然后從骸崎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將臀部分為四個象
限,選其外上象限并避開內角。
②聯線法:取骼前上棘和尾骨聯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
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發(fā)育好,注射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
(2)臂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①構角法: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于骼前上棘和骼崎下緣處,能崎、食指、中指構成一個三
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構成的角內,此處血管、神經較少,且脂肪組織也較薄,故目前使用
日趨廣泛。
②三指法:骼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以患者的手指寬度為標準。
(3)股外側肌注射定位法:取大腿中段外側膝上10cm,股關節(jié)下10cm處,寬約7.5cm,此區(qū)大
血管、神經干很少通過,同時部位較廣,適用于多次注射或2歲以下幼兒。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位置為上臂外側,肩峰下2-3橫指處,此區(qū)肌肉不如臀部豐富,只
能作小劑量注射。
【實施】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洗手、戴口罩,按醫(yī)囑備好藥液?操作全過程,嚴格執(zhí)行杳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
2.攜物品至患者處,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與方法?確認患者,建立信任感與安全感,以取得合作
3.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選擇注射部位?為使臀部肌肉松弛,可取下列各種體位:
側臥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彎曲
俯臥位:足尖相對,足跟分開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仰臥位:常用于危重患者及不能翻身的患者
坐位:便于操作,但坐位要稍高
4.以2%碘酊、70%乙醇常規(guī)消毒或碘伏消毒注射部位
皮膚
5.再次杳對,根據藥液吸取法抽吸藥液,驅盡空氣,以?切勿將針梗全部刺入,以防針梗從根部銜接處折斷,無
左手拇指、食指錯開并繃緊局部皮膚,右手以執(zhí)筆式法取出
持注射器;用前臂帶動腕部的力量,將針頭迅速垂直?消瘦者及病兒,進針深度應酌減
刺入肌肉,一般刺入2.5-3cm?若針頭折斷,應崛患者保持局部與肢體不動,用止血鉗
夾住斷端取出。如全部埋人肌肉,即須請外科醫(yī)師診治
6.松左手,抽動活塞,觀察無回血后,固定針頭,緩慢?若有回血,可拔出少許再試抽,無回血方可推藥;仍有
推藥同時注意患者的表情及反應回血,須拔出后另行注射
?油劑藥更應持牢針拴,以防用力過大,針頭與針筒脫開,
藥液外溢;混懸液,進針前要搖勻藥液,進針后持牢針
栓,快速推藥,以免藥液沉淀,造成堵塞或用力過猛而
使藥液外溢
7.注藥畢,用干棉簽輕壓進針處快速拔針?長期多次注射引起局部硬結者,可采用熱敷、理療或外
8.觀察有無滲血或藥液滲出,若有滲出,應按壓片刻敷活血化淤的中藥如蒲公英、金黃散等
9.協(xié)助患者穿好衣褲,取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
10.回治療室,清理用物,必要時作記錄
【評價】
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和查對制度。
2.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有安全感,能夠配合。
3.操作正確,病人無不良反應。
(四)靜脈注射與采血術
自靜脈注入無菌藥液或抽取血標本的技術。
【目的】
1.藥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需迅速發(fā)生藥效時,可采用靜脈注射術。
2.作診斷性檢查,由靜脈注入藥物,如為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
3.輸液或輸血。
4.靜脈營養(yǎng)治療。
5.采集血標本。
【計劃】
1.用物準備:注射盤、注射器、藥液、脈枕、止血帶、膠布、藥卡等。采血標本另備標本容
器。
2.注射部位:四肢淺靜脈、小兒頭皮靜脈、股靜脈。
3.病人準備:取坐位或臥位,對長期靜脈給藥者,為保護血管,應有計劃地自遠心端到近心
端選擇血管進行注射。
【實施】
操作步驟要點與說明
1.四肢靜脈注射術
(1)洗手、戴口罩,按醫(yī)囑備好藥液?操作全過程,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制度
(2)攜物品至患者處,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與方?確認患者,建立信任與安全感,以取得合作
法。選擇合適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應選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而易固定的靜脈,避
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脈枕、止血帶,備膠布開關節(jié)及靜脈瓣
?需長期靜脈給藥者,為保護靜脈,應有計劃地由小
到大,由遠心端到近心端選擇血管
(3)用2%碘防消毒皮膚,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使靜脈回流受阻,遠心端靜脈充盈,以利穿刺
約6cm處扎緊止血帶,止血帶末端向上,再用70%?使靜脈充盈
乙醇脫碘,若為上肢,囑患者握拳
(4)查對,接頭皮針頭并排盡空氣,以左手拇指繃緊靜?穿刺務必沉著,切勿亂刺,一旦出現局部血腫,應
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頭皮針,針尖斜面立即拔出針頭,按壓局部另選他處靜脈
向上并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心理健康(1、2年級)粵教版
- 23月跡(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 九年級化學上冊 3.2 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教學設計1 (新版)魯教版
- 2023六年級英語下冊 Unit 3 Who's That Man第1課時教學設計 陜旅版(三起)
- 2023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設計 (新版)湘教版
- 18 文言文二則 囊螢夜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清潔安全培訓
- Unit 4 school days further study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上冊
- 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表格式-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第三單元 欣賞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初中音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 中醫(yī)內科學全套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機械鍛壓機行業(yè)發(fā)展形勢與應用前景預測報告
- 07J912-1變配電所建筑構造
- 社區(qū)康復學期末考試附有答案
- 沈陽市南昌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數學試題
-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數學畢業(yè)考試卷
- SH/T 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tǒng)安全完整性等級設計規(guī)范(正式版)
- 排球正面下手發(fā)球教案
- 湖南省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
- DB32 4418-2022《 居住建筑標準化外窗系統(tǒng)應用技術規(guī)程》
- 個人消費貸款管理辦法三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