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重點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模擬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國之強弱,決定于人民貧富”“人民貧富則系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又起因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yè)。”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A.廢藩制縣,取消武士特權B.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制C.大力發(fā)展近代工商業(yè)D.推行“文明開化”政策2.觀察下面柱狀圖,圖中數據的變化表明()A.第一個五年計劃已順利完成 B.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已初步實現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成效 D.我國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3.北洋艦隊是中國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guī)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戰(zhàn)役是A.平壤戰(zhàn)役B.黃海海戰(zhàn)C.遼東戰(zhàn)役D.威海衛(wèi)戰(zhàn)役4.2015年10月,因發(fā)現了青蒿素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是()A.鄧稼先 B.袁隆平 C.楊利偉 D.屠呦呦5.下列場景能夠正確反映,日本明治時期社會現象的有()①近代工廠逐漸增多②土地買賣日趨頻繁③新式學校發(fā)展迅速④天皇權力逐漸增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主要歷程是,學習西方物質文明--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學習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接受馬克思主義--“走自己的路”。下列各項搭配錯誤的是A.維新思想--百日維新B.平均主義--五四運動C.“民主”“科學”---新文化運動D.馬克思主義---中共建立7.“作為晚清狀元,張謇提出‘父教育,母實業(yè)’的思想,一生創(chuàng)辦了20多個企業(yè)。370多所學?!瓘堝赖钠髽I(y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迅速發(fā)展,但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就開始每況愈下了。“以下對張謇事業(yè)興衰的理解中,不正確的是()A.張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實業(yè)”思想體現了他發(fā)展經濟與重視人才并舉的思想B.歐洲列強忙于一戰(zhàn),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有利于張謇企業(yè)的迅速發(fā)展C.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措施也是張謇企業(yè)發(fā)展的原因之一D.20年代中期張謇企業(yè)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來自于經濟大危機的影響8.班固《漢書》中“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記載的是漢武帝鞏固統(tǒng)治的哪一措施?A.頒布“推恩令”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派張騫出使西域 D.統(tǒng)一文字9.1820年,中國的GDP約為英國的7倍,卻在鴉片戰(zhàn)爭中慘敗;I860年,中國的GDP大于英法的總和,卻沒能阻止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890年中國的GDP約為日本的5倍,卻在甲午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據此推知A.經濟總量對一國來說沒有意義B.GDP排名準確反映一國經濟發(fā)展水平C.中國國際地位與GDP排名背離D.經濟結構優(yōu)劣是戰(zhàn)爭勝負的重要因素10.隨著西方列強的侵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地抗爭和探索。下列相關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A.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太平天國運動B.英法為了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辛丑條約》→新文化運動C.日本為了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公車上書D.帝國主義列強為了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辛丑條約》→辛亥革命11.金沖及在《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中寫道:“當時,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qū)的進攻主要集中在兩翼:陜北戰(zhàn)場有21個旅,共20萬人;山東戰(zhàn)場有56個旅,共40萬人。兩翼之間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黃河天險阻擋住解放軍南下?!睘榇?,解放軍實施了()A.戰(zhàn)略轉移,打退敵人圍剿 B.戰(zhàn)略防御,粉碎敵人進攻C.戰(zhàn)略反攻,挺進大別山 D.戰(zhàn)略決戰(zhàn),發(fā)動三大戰(zhàn)役12.列寧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管理秩序+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社會主義。這表明A.列寧改變了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傳統(tǒng)理論 B.列寧主張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的進步因素建設社會主義C.列寧已經認識到計劃和市場的本質 D.列寧主張利用資本主義改造社會主義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社會治理是國家的基本職能,中國古代歷朝統(tǒng)治者都重視對國家的治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秦皇漢武締造了秦漢帝國的輝煌,實現了秦漢大一統(tǒng)局面。請分別舉出他們?yōu)榧訌娭醒爰瘷喽鴦?chuàng)新的地方治理措施。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開明君主,對推動唐王朝的發(fā)展繁榮作出重大貢獻,說出他們在治理國家上的共同之處。元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實行什么制度?為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設置了什么機構?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墼唬骸胺蛎徽?、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資治通鑒》“魏主”指的是誰?上述材料是其改革中的哪一項?你能列舉出其改革中改變鮮卑族風俗的其他內容嗎?本次改革有何影響?從“魏主”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魏晉南北朝時期另一社會特征是什么?15.“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帶來落后。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十九大報告“開放帶來進步”,善于學習和吸收東方文明促進了歐洲的發(fā)展,請舉例說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歷史轉折,中國打開封閉的國門,走向世界。請問,中國對外開放的思想基礎是什么?構建對外開放格局的第一步是什么?“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下,我國中西部不少省份和重點城市紛紛提出要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請問,內地重點城市是何時開放的?結合對外開放的歷史作用回答,“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可能給西部省份和重點城市帶來什么益處?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明治維新內容的理解與認識,讀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判斷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材料中“鼓勵人民之工業(yè)”意在強調明治政府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題意,而ABD均與題干主題無關,故選C。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日本、俄國的歷史轉折·日本明治維新2、D【解析】
三大改造過程中,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中實行公私合營,從此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國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故選D。3、D【解析】
依據題干中關鍵詞“北洋艦隊”,結合課本所學可知,黃海大戰(zhàn)以后,清政府一味向敵人妥協,致使日軍肆意橫行,無所顧忌。日本海陸兩軍進攻遼東,很快就侵占了遼東半島,接著,日本海軍進攻山東威海衛(wèi),威海衛(wèi)是北洋艦隊的基地,北洋艦隊遂陷入絕境。日本軍隊司令寫信給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勸其率艦隊投降,遭到嚴詞拒絕。在援兵無望的情況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D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4、D【解析】
依據題干“2015年10月,因發(fā)現了青蒿素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鄧稼先是兩彈一星的元勛,故A不符合題意。袁隆平因培育雜交水稻而聞名,故B不符合題意。楊利偉是中國第一位飛天航天員,故C不符合題意。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理由是她發(fā)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故D符合題意。故選D。5、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明治維新的內容。明治維新的內容包括,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了中央集權;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yè)”,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yè)化浪潮,所以近代工廠逐漸增多;允許土地買賣,所以土地買賣日趨頻繁;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fā)展教育等。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日本明治時期的社會現象,故選D6、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爆發(fā),故B符合題意。甲午戰(zhàn)后,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出現了維新思想,在維新思想的推動下,進行了改革,這就是百日維新,故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科學,故排除C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共產黨,故排除D項。故選B。【點睛】本題是逆向思維選擇題,難度不大,在解答過程中注意是逆向思維選擇題即可。7、D【解析】
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以下對張謇事業(yè)興衰的理解中,不正確的”,要求選出與之相關的錯誤選項,根據所學知識,一戰(zhàn)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進入20年代,隨著國際關系的調整和經濟的恢復,列強不斷擴大對華資本輸出和商品傾銷,選項中D符合題意,故選D。8、B【解析】
從題文中“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可以看出漢武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故答案選B。9、D【解析】
材料說明中國綜合國力并不差,結合所學可知,西方國家完成工業(yè)革命,已經實現工業(yè)化,中國卻仍然是一個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國家,說明中國近代戰(zhàn)敗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當時經濟結構落后,反映了經濟結構優(yōu)劣是戰(zhàn)爭勝負的重要因素,D符合題意;ABC項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故選擇D。10、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于1856年,英法對太平天國運動還持觀望態(tài)度,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內憂外患,局勢不穩(wěn),地主階級洋務派為了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開始了洋務運動。所以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B,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表述邏輯關系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1、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為了徹底打破蔣介石在全國的戰(zhàn)略部署,把戰(zhàn)火引到國統(tǒng)區(qū),進而減輕陜甘寧邊區(qū)、山東解放區(qū)的壓力,并威脅國民黨的統(tǒng)治中心南京及武漢,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挺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戰(zhàn)略轉移是指1934—1936年的長征,B項戰(zhàn)略防御是指粉碎敵人對解放區(qū)的全面進攻,D項戰(zhàn)略決戰(zhàn)是指三大戰(zhàn)役,消滅國民黨主力。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2、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列寧所提出的公式的等號左邊既有社會主義的蘇維埃政權,也有資本主義的鐵路管理秩序、托拉斯組織和國民教育,說明列寧主張利用資本主義國家中值得借鑒的進步因素來建設社會主義,故B項正確。列寧的這一主張是對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傳統(tǒng)理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A項錯誤。材料和計劃和市場的本質無關,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列寧主張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的進步因素建設社會主義,D項說法錯誤。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要求諸王把封地再分給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國,后削奪王侯資格,解決王國問題。(2)都重視人才,注重發(fā)展經濟,主張寬刑薄賦。(3)行省制度;宣政院。【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要求諸王把封地再分給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國,后削奪王侯資格,解決王國問題。(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理國家上的共同之處是都重視人才,注重發(fā)展經濟,主張寬刑薄賦。(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為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設置了宣政院。14、(1)北魏孝文帝(2)學習漢語。(3)穿漢服;采用漢姓;與漢人通婚(4)促進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fā)展。(5)富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6)政權分立【解析】
(1)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改革的描述。魏主是孝文帝。(2)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學習漢語內容改革的描述。(3)根據所學可知,除了學習漢語,還有采用漢姓;在朝廷上官員必須穿戴漢族服飾;鼓勵鮮卑人與漢族貴族通婚等。(4)依據所學知識,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tǒng)治,還促進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fā)展。(5)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學生主要圍繞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富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等。(6)依據所學知識,公元220-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融合,所以另一特征是政權分立?!军c睛】本題主要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特征等內容的掌握情況,回答問題要注重根據材料展開并根據題目言簡意賅的回答問題。15、(1)新航路開辟(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經濟特區(qū)(3)1985年;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引進資金、技術對周邊起到輻射作用;中國工業(yè)布局更趨合理,有利于均衡發(fā)展;為21世紀實施新的戰(zhàn)略奠定了基礎【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善于學習和吸收東方文明促進了歐洲的發(fā)展,如:新航路開辟,把歐洲、非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考說明文相關知識點
- 如何加強供電所管理
- 技術類實習生合同范本
- 培訓出差報告
- 會員權益轉讓合同
- 彩妝創(chuàng)業(yè)財務分析報告
- 房地產拍賣合同示范
- 教學設計人物課件
- 6S管理在醫(yī)院藥品管理中的應用
- 技術部經理履新述職報告
- 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和聲的結合與表現
- 高三英語語法填空專項訓練及答案含解析
- (完整版)S312防水套管圖集
- 常用儀器設備和搶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
-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徑山鎮(zhèn)招聘村務工作者招聘14人(共500題含答案解析)筆試歷年難、易錯考點試題含答案附詳解
- 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課件
- 個人原因動物檢產品檢疫合格證明丟失情況說明
- 中國的預算管理
- 如坐針氈:我與通用電氣的風雨16年
- 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分析解讀課件
- 塔機基礎轉換腳計算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