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_第1頁
第7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_第2頁
第7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_第3頁
第7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_第4頁
第7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新課導入一新課學習二課堂小結三板書設計四一、新課導入問題:觀察教材第41頁的翻車圖,說說這一工

具的功能。教材第41頁翻車圖二、新課學習第一部分科技1數(shù)學2農學3地理學1數(shù)學材料問題:閱讀教材及相關材料,總結祖沖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祖沖之“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證實了歲差的存在,并把它應用到他所制定的《大明歷》中。祖沖之創(chuàng)造了以機械發(fā)動的日行百里的“千里船”,還改造了諸葛亮發(fā)明的木牛流馬,創(chuàng)造一架“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的運輸機械?!幾灾旖B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第5版)上冊2農學材料問題:結合所學知識,《齊民要術》蘊含了哪些寶貴的思想?(賈思勰)每到一地,他都認真考察和研究當?shù)氐霓r業(yè)生產技術,虛心向有豐富經(jīng)驗的老農請教,獲得了不少農業(yè)生產方面的知識?!麑⒆约悍e累的許多古書上的農業(yè)技術資料、詢問老農獲得的豐富經(jīng)驗、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加以分析、整理、總結,寫成《齊民要術》?!詈?、段海龍《北朝科技史》3地理學材料問題: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有何重要價值?酈道元《水經(jīng)注》書影活動:用連線的方式,歸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成就。祖沖之東晉工匠賈思勰裴秀酈道元《水經(jīng)注》“灌鋼法”《齊民要術》《大明歷》《禹貢地域圖》二、新課學習第二部分佛教和道教的發(fā)展1佛教的傳播2石窟藝術1佛教的傳播材料一材料二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夫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而不恤親戚,不憐窮匱者何?……致使兵挫于行間,吏空于官府。——[唐]

《梁書》卷四十八問題: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時期什么現(xiàn)象?其原因是什么?2石窟藝術欣賞聞名世界的中國三大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分組合作,查找資料,寫解說詞并進行分享。

活動1:二、新課學習第三部分文學藝術1詩歌與小說2書法與繪畫

活動2:列表歸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文學藝術成就。類別內容代表作品文學詩歌建安文學《蒿里行》《七哀詩》《悲憤詩》田園詩《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等詩文總集《文選》小說《世說新語》《搜神記》文學評論《典論·論文》《文心雕龍》《詩品》藝術書法鍾繇、書圣王羲之《蘭亭集序》、魏碑繪畫《女史箴圖》《洛神賦圖》1詩歌與小說2書法與繪畫圖1《蘭亭集序》(摹本·局部)圖2《女史箴圖》(唐代摹本·局部)欣賞這一時期的書法、繪畫作品,體會其藝術價值。

活動3:1材料三材料四同時也有許多來自西北與北方游牧各部的人們來到中原,融入華夏之中,對華夏民族共同體的形成,不僅起了催化作用,也加入了許多新的有活力的因素?!幏?、許樹安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史(一)》問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成就與當時的社會變化有何聯(lián)系?2書法與繪畫由于南北的長期對峙,北朝又受鮮卑貴族統(tǒng)治,政治、經(jīng)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huán)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調?!螄鞯戎骶帯吨袊膶W史(一)》三、課堂小結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時期。三國時,各國政治、經(jīng)濟各具特色。西晉統(tǒng)一局面曇花一現(xiàn)。西部和北部邊疆民族大量遷居中原。東晉南朝,江南地區(qū)獲得進一步開發(fā),為日后經(jīng)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科技文化蓬勃發(fā)展,成就斐然。三國兩晉南北朝承上啟下,從政治、經(jīng)濟、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