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普通高中2024屆高三第二次適應性考試
化學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lC12N14016Si28S32C135.51127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個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
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下列物質(zhì)屬于弱電解質(zhì)的是
A.NH3B.CH3coOHC.Ca(OH),D.A1C13
【答案】B
【解析】
【詳解】A.NH3是非電解質(zhì),A錯誤;
B.醋酸是弱酸,是弱電解質(zhì),B正確;
C.Ca(OH)2是強堿,是強電解質(zhì),C錯誤;
D.氯化鋁溶于水完全電離為氯離子和鋁離子,是強電解質(zhì),D錯誤;
故選B。
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次氯酸的空間填充模型:B-氧化鉀的電子式:K:0:K
【答案】A
【解析】
【詳解】A.次氯酸中心原子為氧原子,存在H-0、C1-0共價鍵,角形結(jié)構(gòu),次氯酸的空間填充模型:
故A正確;
B.氧化鉀是離子化合物,氧化鉀的電子式:K+[:0:]2'K+,故B錯誤;
C.含有碳碳雙鍵的有機化合物易通過加聚反應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的鏈節(jié):-CH2-CH(CH3)-,故
C錯誤;
D.按取代基編號最小原則,/丫的系統(tǒng)命名為:3,3,4-三甲基己烷,故D錯誤;
故選:A?
3.侯氏制堿法利用CO?、NH,、飽和NaCl溶液先制得NaHCCV進一步生產(chǎn)Na?CO3,下列說法不正
破的是
A.生產(chǎn)中,向溶有C。?的飽和食鹽水中通入NH3,析出NaHCC>3
B.將所得NaHCC>3固體加熱生產(chǎn)出純堿
C.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溶液均呈堿性,可用作食用堿或工業(yè)用堿
D.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氫鈉,可提高氯水漂白效果
【答案】A
【解析】
【詳解】A.二氧化碳難溶于水、NH3極易溶于水,所以生產(chǎn)中,應向溶有NH3的飽和食鹽水中通入過量
C02,增大溶質(zhì)中含碳離子,析出NaHCCh,故A錯誤;
B.NaHCCh熱穩(wěn)定性不強,受熱易分解,將所得NaHCCh固體加熱分解可生成碳酸鈉,故B正確;
C.碳酸是二元弱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為強堿弱酸鹽,均能水解,其溶液均呈堿性,可用作食用堿或工
業(yè)用堿,故C正確;
D.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氫鈉,碳酸氫鈉能和鹽酸反應,促進氯氣和水的反應正向進行,溶液中次氯
酸濃度增大,可提高氯水的漂白效果,故D正確;
故答案為:Ao
4.高溫結(jié)構(gòu)陶瓷氮化硅由石英與焦炭在高溫的氮氣流中通過以下反應制備:
3SiO2+6C+2N2-Si3N4+6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
A.SiO?和N?是氧化劑B.SisN,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
C.每消耗ImolC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D.從焙變角度分析,反應更易生成C。?
【答案】C
【解析】
高溫
【詳解】反應3Si。2+6C+2N2旦典Si3N4+6CO中C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2價,N元素的化
合價由0價降低到-3價,反應中總共轉(zhuǎn)移12個電子,據(jù)此分析解答。
A.SiCh中Si和O元素的化合價都未發(fā)生變化,故SiCh不是氧化劑,故A錯誤;
B.N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3價,故Si3N4只是還原產(chǎn)物,故B錯誤;
C.反應中總共轉(zhuǎn)移12個電子,故每消耗ImolC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故C正確;
D.若反應生成CCh,則反應為3SiO?+3C+2N2nSi3N4+3CO2,產(chǎn)生的氣體分子數(shù)更少,故從嫡
變角度分析,反應難生成CO2,故D錯誤;
故選:C?
5.下列關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不正做的是
A.將C"通入冷的石灰水,制得漂白粉
B.鐵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人體內(nèi)缺鐵會發(fā)生貧血
C.鋁粉和NaOH的混合物可作為家庭廚衛(wèi)管道疏通劑的主要成分
D.硫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沒有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也可能形成酸雨
【答案】A
【解析】
【詳解】A.向冷的石灰乳中通入氯氣,反應得到氯化鈣和次氯酸鈣,而不是用石灰水,A錯誤;
B.鐵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人體內(nèi)缺鐵,貯存鐵就難于滿足機體需求而易造成造血原料不足而發(fā)生貧
血,B正確;
C.利用鋁和氫氧化鈉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加快氫氧化鈉對毛發(fā)等淤積物的腐蝕,同時產(chǎn)生氫氣增加
管道內(nèi)的氣壓,利于疏通,c正確;
D.硫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火山噴發(fā)時巖漿中的硫化物和硫酸鹽會隨著巖漿噴出,在沒有人類活動
的影響下,也可能形成酸雨,D正確;
故選Ao
6.某學習小組欲從含有[CU(NH3)/SC)4、乙醇和氨水的實驗室廢液中分離乙醇并制備硫酸銅錢
[CUSO4-(NH4)2SO“6H2。]晶體,設計方案如下,下列說法不正麗的是
①------②-------一系列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殘留液|.....?|CUSO4(NH4)2SO4.6H2O
+2+
A.試劑X是硫酸,其中發(fā)生的反應之一:[Cu(NH3)4+4H=Cu+4NH^
B.步驟②蒸儲實驗可用水浴加熱
C.若得到的粗乙醇中乙醇的含量明顯偏低,可能是蒸儲時加熱溫度偏低
D.將殘留液加熱濃縮、冷卻結(jié)晶可得到硫酸銅鏤[CUSO「(NH4)2SO4-6H2。]晶體
【答案】C
【解析】
【分析】欲從含有[CU(NH3)/SC)4、乙醇和氨水的實驗室廢液中分離乙醇并制備硫酸銅鏤
[CUSO4(NH4)2SO4-6H2O]晶體,需要將[€:11(?0113)4]504轉(zhuǎn)化為硫酸銅、將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和
NH3轉(zhuǎn)化為硫酸鏤,所以加入的試劑X是硫酸,充分反應后溶液Y為無機鹽和乙醇的水溶液,回收乙醇
可利用沸點的差異采取蒸儲的方法。
【詳解】A.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試劑X是硫酸,加硫酸可以除去絡合離子,其中發(fā)生的反應之一為
2++2+
[Cu(NH3)4]+4H=CU+4NH;,故A正確;
B.由于乙醇的沸點為78.3C,所以步驟②蒸儲實驗可用水浴加熱,故B正確;
C.若得到的粗乙醇中乙醇的含量明顯偏低,可能是蒸儲時加熱溫度偏高,偏出速度太快,故C錯誤;
D.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廢液中加硫酸反應后,蒸儲出乙醇后剩下的殘留液加熱濃縮、冷卻結(jié)晶可得到硫酸
銅鏤[CUSO「(NH4)2SO「6H2。]晶體,故D正確;
故答案:Co
7.材料的合成條件、組成和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其性能也會發(fā)生變化,對于促進生產(chǎn)發(fā)展、改善人類生活發(fā)
揮了巨大作用,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原料反應條件、組成或結(jié)構(gòu)改變效果
A碳素鋼改變合金元素得到性能不同的特種鋼
B高分子聚合物增加強親水基團產(chǎn)生高吸水性樹脂
C頭發(fā)二硫鍵的斷裂與形成定型成需要的形狀
D苯酚、甲醛控制反應條件,主要生成2,4,6-三羥甲基苯酚中間體得到線型結(jié)構(gòu)酚醛樹脂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詳解】A.鋼中加W可提高其耐磨性,加Ni可增強其低溫時的韌性,所以向鋼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
素,可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鋼,故A正確;
B.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增加強親水基團,如加強親水基團竣酸根,可制成高吸水性樹脂,故B正確;
C.頭發(fā)燙染時通過二硫鍵的斷裂與形成,可將頭發(fā)定型成需要的形狀,故C正確;
D.將苯酚、甲醛控制反應條件,主要生成2,4,6-三羥甲基苯酚中間體,得到體型結(jié)構(gòu)的酚醛樹脂,故D
錯誤;
故答案為:D?
8.下列反應與方程式相符的是
A.鉛酸蓄電池放電時的負極反應:Pb-2e-=Pb2+
+2+
B.Cu2O溶于稀硝酸得藍色溶液,3Cu+NO;+4H+=3Cu+NOT+2H2O
C.丙烯與足量酸性高錦酸鉀溶液反應:
+2+
CH2=CH-CH3+2MnO4+6HfCH3coOH+CO2+2Mn+4H2O
D.將濃度均為O.lmol/L的(NH4%Fe(SO4)2和BaCOH%溶液按體積比1:1混合:
2+
2NH:+SO:+Ba+20IT=BaSO4J+2NH3-H20
【答案】C
【解析】
【詳解】A.鉛蓄電池,電解質(zhì)為硫酸溶液,負極鉛失去電子生成鉛離子,鉛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
硫酸鉛沉淀,放電時的負極反應:SO4'+Pb-2e—PbSO4,故A錯誤;
B.氧化亞銅為氧化物,應保留化學式;CU2O溶于稀硝酸得藍色溶液,離子方程式為:3Cu2O+2NO;
+2+
+14H=6CU+2NOT+7H2O,故B錯誤;
C.酸性高鎰酸鉀氧化丙烯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高鎰酸根離子被還原為錦離子,離子方程式為:
+2+
CH3cH=CH2+2MnO4+6H^CH3COOH+CO2+2Mn+4H2O,故C正確;
D.將濃度均為O.lmol/L的(NH4)2Fe(SCU)2和Ba(0H)2溶液按體積比1:1混合,只發(fā)生亞鐵離子與氫氧根
離子,領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Fe2++2OH-+Ba2++SO:=Fe(OH)21+BaSO4],故D錯
誤;
故選:C?
9.下列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均正確的是
ABCD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詳解】A.圖中銅棒不能作鹽橋,即該裝置不能構(gòu)成雙液原電池,故A錯誤;
B.NaHCCh溶液可除去揮發(fā)出來的HC1,二氧化碳與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沉淀,可知碳酸酸性強于
硅酸,即非金屬性C>Si,故B正確;
C.電石與飽和食鹽水生成乙煥,其中混有硫化氫,水不能完全除去其中的硫化氫,乙煥、硫化氫均可被
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可選用硫酸銅溶液除去硫化氫,故C錯誤;
D.常溫下銅與濃硫酸不反應,圖中缺少加熱裝置,故D錯誤;
故答案為:Bo
10.關于有機物的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質(zhì)譜法不可鑒別乙醇和二甲醛
B.阿司匹林)加稀H,SO4水解后,直接加FeCL溶液檢驗產(chǎn)物中的酚羥基
^^—OOCCH3
C.用新制氫氧化銅(可加熱)可鑒別乙醛、乙醇、苯、甲苯
D.己知分子式為C3H6。2某鏈狀有機物,用核磁共振氫譜法可推斷其是否是丙酸
【答案】D
【解析】
【詳解】A.乙醇和二甲醛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同,質(zhì)譜法可測定相對分子質(zhì)量,也可以測
定碎片的相對質(zhì)量,可以鑒別二者,故A錯誤;
B.阿司匹林中酯基在稀H2so4酸性條件下水解得到酚羥基,酚羥基的檢驗確實需要在堿性環(huán)境下進
行,不能直接加FeCL溶液檢驗產(chǎn)物中的酚羥基,故B錯誤;
c.乙醛具有還原性,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混合加熱時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乙醇能與水任意比例溶解,現(xiàn)
象是溶液不分層;苯、甲苯的密度都比水小,現(xiàn)象相同不可鑒別,故c錯誤;
D.核磁共振氫譜法可測定氫原子種類和氫原子峰面積之比,丙酸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CH3cH2coOH,氫原子
有三種且三種氫原子峰面積之比都是3:2:1,若C3H6。2為其它的結(jié)構(gòu),氫原子峰的個數(shù)和峰面積之比
不同,可用核磁共振氫譜法可推斷其是否是丙酸,故D正確;
故選D。
11.X、Y、Z、M和Q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中核外電子有8種運動狀態(tài),Y
元素在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Z與M元素相鄰,M和Q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未成對電子數(shù)之比為3:1.下列
說法不IE卿的是
A.熔點:晶體Z>晶體ZX?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Z<M
C.氣態(tài)MQ3是由極性鍵構(gòu)成的極性分子
D.YQ晶體中Y離子距離最近且相等的Q離子有6個
【答案】A
【解析】
【分析】X、Y、Z、M和Q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中核外電子有8種運動狀
態(tài),則X為O元素;Y元素在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則Y為Na元素;Z與M元素相鄰,M和Q基態(tài)原
子核外有未成對電子數(shù)之比為3:1,則M為P元素,Z為Si元素,Q為C1元素,據(jù)此分析。
【詳解】A.晶體Si和SiCh均為共價晶體,Si-Si鍵的鍵長大于Si-0鍵,Si-Si鍵的鍵能小于Si-0鍵,則
熔點:晶體Si<晶體SiCh,故A錯誤;
B.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Si<P,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的酸性:Si<P,故B正確;
C.氣態(tài)PC13為三角錐形,正負電荷的重心不重合,是由極性鍵構(gòu)成的極性分子,故c正確;
D.NaCl晶體中Na+離子距離最近且相等的C1-離子有6個,故D正確;
故選:A?
12.2-甲基環(huán)戊醇可作為合成橡膠、塑料和纖維等高分子材料中的軟化劑和增塑劑.其合成路線如下:
A.根據(jù)化合物B的結(jié)構(gòu),推測過程I依次發(fā)生了加成反應、水解反應
B.試劑1選擇的試劑為NaOH醇溶液,反應條件是:加熱
C.化合物C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液體
D.過程III中,化合物C與水反應時可能生成多種組成相同的有機產(chǎn)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合物A與CH3Mgi發(fā)生加成反應引入-CH3和-OMgL然后-OMgl發(fā)生水解產(chǎn)生羥基,醇羥基的
消去反應生成C,與水的加成反應生成2-甲基環(huán)戊醇;
【詳解】A.根據(jù)化合物B的結(jié)構(gòu),化合物A與CH3Mgi發(fā)生加成反應引入-CH3和-OMgl,然后-OMgl發(fā)
生水解產(chǎn)生羥基,即化合物B,故A正確;
B.化合物B轉(zhuǎn)化為化合物C發(fā)生了醇羥基的消去反應,反應條件為濃硫酸加熱,故B錯誤;
C.化合物C為燃類物質(zhì),難溶于水,由于C原子數(shù)目為6,熔沸點較高,常溫下屬于液態(tài),故C正確;
D.過程III可以理解是與水的加成反應,羥基位置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加成產(chǎn)物,比如說可能會有化合物
B生成,故D正確;
故選:Bo
13.某研究小組模擬微庫侖滴定法測定樣品中C廠的含量,工作原理是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c(Ag+)保持標準
值時,電解池不工作;樣品進入電解池后與Ag+反應,便立即自動進行電解,當c(Ag+)又回到標準
值,測定結(jié)束;溶液中存在:AgY;.-Ag++2Y-.部分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IE項的是
B.Pt電極附近離子放電的順序:Ag+〉H+
C.CH3COO和CH3coOH溶液可維持電解質(zhì)溶液的pH在一定范圍內(nèi)基本不變
D.,經(jīng)折算電路中轉(zhuǎn)移bmol電子,則樣品中Cr的含量為3.55bx107mg.
L-1
a
【答案】B
【解析】
【分析】檢測前,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c(Ag+)保持定值時,電解池不工作。待測物質(zhì)進入電解池后與Ag+反
應,濃度減小,測氯儀便立即自動進行電解,陽極Ag失電子,生成Ag+,到c(Ag+)又回到原定值,電極
反應式為Ag+2Y「e'AgY],根據(jù)電解消耗的電量可以求出待測物中氯的含量,據(jù)此分析解題。
【詳解】A.據(jù)分析可知,陽極失電子,陽極反應式:Ag+2Y--e-=AgY-,A正確;
B.由題意可知,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c(Ag+)保持標準值時,電解池不工作;樣品進入電解池后與Ag+反
應,Ag+濃度減小,便立即自動進行電解產(chǎn)生Ag+,此時Pt電極Ag+不會放電,H+放電生成H2,說明Pt
電極附近離子放電的順序:Ag+<H+,B錯誤;
C.CH3coeT和CH3co0H可以組成緩沖溶液,可維持電解質(zhì)溶液的pH在一定范圍內(nèi)基本不變,C
正確;
D.n(Ag+)=n(CF)=n(e")=bmol,經(jīng)折算電路中轉(zhuǎn)移bmol電子,則樣品中C「的含量為
35.5g/molxbxlOOOmg/g_3.55bxlO7
mg?17、D正確;
ax10"a
故選B。
14.某小組利用不同膜反應器(可選擇性地讓某些氣體通過而離開體系)研究HI的分解率,工作原理如
下圖所示.圖a、b和c反應區(qū)溫度維持恒定且相等,僅發(fā)生2Hl(g).一H2(g)+k(g)且在反應區(qū)內(nèi)進
行。投料均為Imol的HI(g),反應同時開始,80s時圖b反應區(qū)處于瞬時平衡狀態(tài),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
Ki
HI(g)一本)區(qū)理匡HI(g)--HI(g)-
S\反理區(qū)一0)一凡⑥、一區(qū)座當一、
H2(g)Wl2(g)
氣體不__________y選擇性/力y選擇性U___,
篦通過‘馥廠膜2
圖a圖b圖C
圖a裝圖b裝圖C裝
置置置
80s時反應區(qū)%(g)的物質(zhì)的量/0.100.30X
mo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a裝置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a)(工
64
B.圖a裝置中,HI(g)分解率為10%
C.圖b裝置中,前80s內(nèi)H2的平均滲透速率約為3.6xl()-3mol-sT
D圖c裝置中,x一定大于0.3
【答案】A
【解析】
【詳解】A.學平衡常數(shù)越大表明它的正向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該反應進行的越完全,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
越大,裝置a中80s時反應區(qū)%(g)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b中,故圖a裝置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a)〈專,A正
確;
2HI(g)—,H(g)+
2I2(g)
起始ImolOmol02mol
Bc,,,圖a裝置中,HI(g)分解率為?~-X1OO%=
轉(zhuǎn)化0.2molO.lmolImol
平衡0.8mol0.Imol
20%,B錯誤;
C.圖b裝置中,生成H2的物質(zhì)的量為0.3mol,前80s內(nèi)H2的平均滲透速率約為
°-3mO1=3.75x10-3mol-s_1,C錯誤;
80s
D.圖c裝置中,x不一定大于0.3,因為可能該反應此時達到反應上限,x也為0.3,而后續(xù)會隨著生成
物的移除而繼續(xù)正向反應,D錯誤;
故選A
15.常溫下,往lOmLO.lmoLLTFeSO,溶液中通入H2s至飽和,有微量FeS生成,溶液中
c^^^O.lmolU1(溶液體積和FeSC)4濃度的變化忽略不計).[已知:H2s的電離常數(shù)
Kal=1.1x10-7、K2=1.3x10-13,Ksp(FeS)=6.3x10-18],下列說法不走強的是
A.溶液中,C(S2)=6.3x1017molU1
B.反應FeS(s)+2H+(aq)Fe?+(aq)+H2s(aq)的K=4.4xl()2
C.溶液中,c(HS-)>c(OH-)
D.溶液中,pH約為5
【答案】D
【解析】
【詳解】A.往10mL0.1mol?LTFeS04溶液中通入H2S至飽和,有微量FeS生成,即亞鐵離子恰好生
18
%(FeS)6.3xlO...17?.
成沉淀,c(S/;口〉\=———=6-3x10mol-L,故A正確;
c(Fe\U.1
B.根據(jù)反應FeS(s)「Fe2+(aq)+S”(aq)Ksp(FeS)①、H2s(aq);H+(aq)+HS(aq)Kai②、
HS(aq).-H+(aq)+S2-(aq)Ka2③,由蓋斯定律,反應①-②-③可得反應
FeS(s)+2H+(aq).S(aq)+H2s(aq),則K(等詈=五木察焉=4.4*始,故
B正確;
C.溶液中c(H2S)=0.1mol-Lji,HS的水解常數(shù)為
_c(HS)c(OH)_K_1014
K二2w則經(jīng)字=二'IO'<1,故溶液中
7
c(HS)Ka]l.lxlO1.1c(HS)1.1
c(HS_)>c(OH-),故C正確;
D.根據(jù)反應FeS(s)+2H(aq).F?2+(aq)+H2s(aq)的
JjxlOLpH約為3,故D錯
K二
誤;
故選D。
16.根據(jù)實驗目的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觀察到相關現(xiàn)象,其中尊寸和箏迨物合理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方案設計現(xiàn)象結(jié)論
探究Fe3+與向Fe(NC)3)3溶液中加入過量
A溶液變藍色氧化性:Fe3+>1
12的氧化性HI溶液充分反應,再滴加淀粉2
強弱溶液
常溫,測定
B比較OH-與pH=13結(jié)合H+能力:C2H5O>OH-
C2H5O結(jié)0.Imol/LC2H5ONa溶液的
合H+的能力PH
說明降低溫度,
加熱后溶液
探究溫度對將的溶
2mL0.5mol/LCuCl2[Cu(HO)]2++4Cr
為黃綠色,24
c化學平衡的液加熱后置于冷水中,觀察現(xiàn)
冷水中變?yōu)閇CuC14;T+4H2。向正反
影響象
藍綠色
應方向移動
向含有濃度均為0.00Imol?I71
比較AgCl與
的C「、CrO:溶液中,逐滴先生成白色
DAg2CrO4的Ksp:AgCl<Ag2CrO4
AgCl沉淀
滴力口0.00ImolK'AgNO3溶
Ksp
液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3+
【詳解】A.酸性溶液中硝酸根離子能氧化碘離子,溶液變藍,不能證明氧化性:Fe>I2,故A錯誤;
B.常溫,測定O.lmol/LC2HsONa溶液的pH=13,可知C2H5。水解顯堿性,則結(jié)合H+能力:C2H5O>
OH-,故B正確;
C.加熱后溶液為黃綠色,可知升高溫度使[Cu(H2O)4]2++4Cru[CuC14F+4H2O正向移動,則降低溫度平衡
逆向移動,故C錯誤;
D.AgCl、Ag2CrC>4的沉淀類型不同,由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不能證明Ksp:AgCKAgzCrCU,故D錯誤;
故選:B。
非選擇題部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
17.錢的化合物種類繁多,應用廣泛。
(1)錢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區(qū)。
(2)下列錢原子核形成的微粒中,電離最外層1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
A.[Ar]3d1°4s24PlB.[Ar]3d"4sl4P2C.[Ar]3d94s14p3D.[Ar]3d104s2
(3)①GaAs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其熔點為1238℃,可由如下反應制備:
高溫
(CH31Ga+ASH33cH4+GaAs。(電負性:Gal.6As2.0H2.1C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Ga<As
B.GaAs為共價晶體,ASH3為分子晶體
C.沸點:CH4<NH3<ASH3
D.化學鍵中離子鍵成分的百分數(shù):GaN>GaAs
②比較鍵角NHCH:CH4中的-CH3(CH3)3Ga中的-C區(qū)(填“>”、“<”或“=”),請
說明理由_________=
(4)感光材料硫鍍銀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該晶體的化學式為o
如圖所示晶胞沿著z軸的投影圖為(填選項字母)。
【答案】(1)p(2)D
(3)①.BD②.>③.電負性C>H>Ga,9珥1Ga中C-Ga鍵的共用電子對更偏向于C
原子,對-CH3中C-H鍵的排斥力變大,使(CHs^Ga中鍵角NHCH變小
(4)①.AgGaS2②.C
【解析】
【小問1詳解】
已知Ga是31號元素,根據(jù)構(gòu)造理論可知,基態(tài)Ga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4s?4pi,則像位于
元素周期表的p區(qū)。
【小問2詳解】
A.[Ar]3dHi4s24Pl為基態(tài)Ga,B.[Ar]3d"4sl4P?為激發(fā)態(tài)Ga,C.[Ar]3d94sl4P3為激發(fā)態(tài)
Ga,D.[Ar]3d"4s2為基態(tài)Ga+,則Ga+失去電子更困難,電離最外層1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D。
【小問3詳解】
①A.Ga與As是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往右原子半徑半徑依次減小,故原子半徑:Ga>As,A錯誤;
B.根據(jù)信息可知Ga比As的電負性小0.4,二者之間靠共價鍵結(jié)合,又GaAs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
料,其熔點為1238C,則GaAs為共價晶體,根據(jù)信息可知H比As的電負性大0.1,二者之間靠靠共價
鍵結(jié)合,ASH3與氨氣為等電子體,則ASH3為分子晶體,B正確;
C.由于NH3存在分子間氫鍵使氨沸點升高,而AsHs、甲烷不存在,AsHs的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
大,分子間作用力較大,沸點較高,則沸點:CH4<ASH3<NH3,c錯誤;
D.同主族從上到下非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N>Ga,則化學鍵中離子鍵成分的百分數(shù):GaN>GaAs,
D正確;
選BD。
②比較鍵角NHCH:CH4中的—CH3>(CH3,Ga中的—CH3,理由為:電負性C>H>Ga,
(CHs^Ga中C-Ga鍵的共用電子對更偏向于C原子,對-CH3中C-H鍵的排斥力變大,使(CHs^Ga
中鍵角NHCH變小。
【小問4詳解】
晶胞中Ag位于體心、頂點和面心,個數(shù)為l+8x」+4xg=4,Ga位于棱上、面心,個數(shù)為4x^++6x;
一8242
=4,8個S位于晶胞內(nèi)部,三者數(shù)目比為1:1:2,則感該晶體的化學式為AgGaS?。
沿著z軸的投影,Ag投影為正方形的頂點和四條邊的中點,S投影為面對角線離頂點四分之一處,Ga投
影為正方形的頂點、四條邊的中點和正方形中心,則如圖所示晶胞沿著z軸的投影圖為C。
18.硝酸鹽型熔鹽(含KNO3)在太陽能光熱發(fā)電領域被廣泛應用.高純KNO3的制備、性質(zhì)與應用是
目前研究的熱點,部分生產(chǎn)方法及性質(zhì)研究如下:
KNO溶液
①吸收硝酸工業(yè)尾氣
②氧化吸收液、結(jié)晶方法II
一定溫度■>氣體B
TKNO3固體
①KC1隔絕空氣
HNC)3溶液F*固體C
②5。(3攪拌結(jié)晶
溶液A
方法I
已知:硝酸工業(yè)尾氣中主要含N2、NO、NO2.
請回答:
(1)寫出溶液A中的所有離子;方法II中,“氧化吸收液”的目的是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方法I說明:該條件下,酸性HNO3〉HC1
B.方法H中,n(NO):n(NO2)<l,氮氧化物才能被足量的KOH溶液充分吸收
C.KNO3固體與濃硫酸共熱,可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
D.若氣體B是一種單質(zhì),則所得固體C中不能含有三種元素
(3)方法I中,用NH4NO3代替HNO3,得到副產(chǎn)品NH4C1,工業(yè)上用NH4cl溶液浸取菱鎂礦的夕段燒粉
(含MgO),不斷加熱蒸出氨氣,以獲得較高濃度的MgCL溶液,其原理是.
(4)在某溫度下,KNO3分解得到的K2??捎糜谥苽湫滦透咝Ф喙δ芩幚韯㎏2FeO4,K2FeC)4水溶
液放置過程中會放出無色無味氣體、產(chǎn)生沉淀、溶液呈強堿性.請依據(jù)上述信息,設計實驗檢驗無色無
味氣體成分和沉淀中的金屬元素.寫出K?。與Fe(OH)3、Cl2共熱制取K^FeO’的化學方程
式:?
【答案】(1)①.H+、K+、C「、NO;、OH"②.將KNC)2(或NO:)轉(zhuǎn)化為KN()3(或NO])
(2)BC
(3)存在平衡MgO+2NH:=2NH3+Mg2++H2。,加熱蒸出氨氣,促使平衡右移,得到較高濃度的
Mg5溶液
(4)①.將氣體收集在集氣瓶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若木條復燃說明為氧氣;取適量沉淀與試管中,
用適量稀硫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變血紅色,說明沉淀含鐵元素(Fe3+)②.
A
5K2。+3C12+2Fe(OH)3=2K2FeO4+6KC1+3H2O
【解析】
【分析】硝酸工業(yè)尾氣中主要含N2、NO,NO2,用氫氧化鉀溶液氧化吸收、結(jié)晶生成硝酸鉀固體,硝酸和
氯化鉀攪拌結(jié)晶得到硝酸鉀固體和鹽酸,硝酸鉀固體在一定溫度下隔絕空氣分解生成固體c和氣體Bo
【小問1詳解】
硝酸和氯化鉀攪拌結(jié)晶得到硝酸鉀固體和鹽酸,則溶液A中的所有離子H+、K+、C「、NO]、OH)方
法II中,“氧化吸收液”的目的是將KN。?(或NO,)轉(zhuǎn)化為KN03(或NO;);
【小問2詳解】
A.方法I說明硝酸鉀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鉀,與酸性無關,故A錯誤;
B.由于二氧化氮能與氫氧化鉀發(fā)生歧化反應領完全吸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1的混合氣體能與氫
氧化鉀發(fā)生歸中反應被完全吸收,則方法II中,n(NO):n(NO2)<l,氮氧化物才能被足量的KOH溶液充
分吸收,故B正確;
C.KNO3固體與濃硫酸共熱反應生成硫酸鉀、二氧化氮、氧氣和水,可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故C正確;
D.若氣體B是一種單質(zhì),結(jié)合化合價可知為氧氣,則所得固體C為亞硝酸鉀,含有三種元素,故D錯
誤;
故答案為:BC;
【小問3詳解】
工業(yè)上用NH4cl溶液浸取菱鎂礦的煨燒粉(含MgO),不斷加熱蒸出氨氣,以獲得較高濃度的MgCb溶
液,其原理是存在平衡MgO+2NH;=2NH3+Mg2++H2O,加熱蒸出氨氣,促使平衡右移,得到較高濃度
的MgCL溶液;
【小問4詳解】
在某溫度下,KNO3分解得到的七0可用于制備新型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K2FeO4,KzFeCU水溶液放置過
程中生成氧氣和氫氧化鐵沉淀,檢驗氧氣的方法是將氣體收集在集氣瓶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若木條
復燃,檢驗氫氧化鐵沉淀的方法是取適量沉淀與試管中,用適量稀硫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
變血紅色,說明沉淀含鐵元素,K2O與Fe(OH)3、Cb共熱制取KzFeCU的化學方程式為:
A
5K2。+3C12+2Fe(OH)3=2K2FeO4+6KC1+3H2Oo
19.異丁烯(i-C4H8)是重要的化工生產(chǎn)原料,可由異丁烷(i-C,Hio)催化脫氫制備,反應如下:
1
i-C4H10(g)=i-C4H8(g)+H2(g)=+123.5kJ-mor.
已知:①主要副反應為i—。4珥03.--CH2=CHCH3(g)+CH4(g)AH2
2i-C4H8(g)—2CH2=CHCH3(g)+C2H4(g)AH3>0
②溫度過高會引發(fā)煌裂解生成炭(C).
③相關化學鍵的鍵能如下所示:
化學鍵c=cc-cC-HH-H
鍵能/
615347.7413.4436
kJ-mol-1
請回答:
(1)八氏=kJ-mol-1?
(2)有利于提高異丁烷平衡轉(zhuǎn)化率條件有.
A.低溫B.高溫C.低壓D.高壓E.催化劑
(3)其他條件相同,在恒壓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異丁烷和N2各:Imol(N2作惰性氣體),經(jīng)過相同時間測
得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1和圖2所示.[收率=生生汽曾警粵x100%,空速(GHSV):單位時間通過單
投入的原料量
位體積催化劑的氣體量](不考慮溫度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異丁烷分子在催化劑表面能較快吸附)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1可知,溫度越高,產(chǎn)生異丁烯的速率越快
B.混入N2的目的之一是減小異丁烷的吸附速率,同時帶走催化劑局部多余的熱量,從而抑制催化劑的
積碳
C.圖2中,空速增加,異丁烷轉(zhuǎn)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氣在催化劑中停留時間過短
D.圖2中,空速增加,異丁烯選擇性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氣將產(chǎn)物迅速帶走,抑制了副反應的發(fā)生
③圖1中,隨著溫度升高,異丁烷轉(zhuǎn)化率增大而異丁烯選擇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④其他條件相同,異丁烷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如圖3所示.若充入N?改為2moi,在圖3中作出異丁烷的平衡轉(zhuǎn)
化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忽略積碳的影響).
異
J
烷
的
平
衡
H
化
案
【答案】(1)80.4
(2)BC(3)①.27.3%②.BCD③.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增大,異丁烷轉(zhuǎn)化率增大;反
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異丁烯選擇性下降
【解析】
【小問1詳解】
AH=反應物鍵能總和-生成物鍵能總和=(413.4xl0+347.7x3)kJ/mol-
(413.4x6+615+347.7+413.4x4)kJ/mol=+80.4kJ/mol,故答案為:+80.4;
【小問2詳解】
異丁烷(i-C4H10)催化脫氫制備異丁烯(i-C4H8)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可知,高
溫、低壓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而催化劑不改變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答案為:BC;
【小問3詳解】
0.273mol
①圖1中,600℃時異丁烯物質(zhì)的量為Imolx35%x78%=0.273,所以異丁烯收率=
Imol
xlOO%=27.3%,故答案為:27.3%;
②A.由圖1可知,溫度升高,異丁烯選擇性下降,所以產(chǎn)生異丁烯的速率并不是越快,故A錯誤;
B.由題意可知,溫度過高會引發(fā)燒裂解生成炭(C),所以混入N2的目的之一是減小異丁烷的吸附速率,
同時帶走催化劑局部多余的熱量,從而抑制催化劑的積碳,故B正確;
C.空速增加,原料氣與催化劑接觸時間短,不利于反應進行,所以異丁烷轉(zhuǎn)化率降低,故c正確;
D.原料氣將產(chǎn)物迅速帶走,降低異丁烯(i-C4H8)的濃度,抑制了副反應的發(fā)生,提高異丁烯選擇性,故
D正確;
故答案為:BCD;
③隨著溫度升高,異丁烷轉(zhuǎn)化率增大而異丁烯選擇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異
丁烷轉(zhuǎn)化率增大,但由于副反應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所以異丁烯選擇性下降;
④若充入N2改為2mol,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異丁烷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比通入lmolN2要大,所以
20.硫代尿素[CS(NH2)21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某小組按如圖流程開展制備實驗(部分裝置及夾持儀器
己省略)。主要反應:
步驟II:CaCN2+3H2S=CS(NH2)o+Ca(SH)2
步驟III:Ca(SH)2+2CaCN2+6H2O=2CS(NH2)2+3Ca(OH)2
已知:硫代尿素CS(NH2)2可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醛
硫化鋼硫酸CaCN?濁液
(1)儀器X的名稱(填儀器名稱)。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配制5%的BaS溶液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容量瓶等
B.裝置A使用恒壓分液漏斗添加硫酸溶液時,可以打開漏斗上部的玻璃塞
C.在反應前若向裝置B中通入一段時間N2,能提高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
D.步驟H反應完全的現(xiàn)象是溶液變澄清,集氣瓶液面不再改變
(3)步驟I、II、III的部分操作如下,其正確的順序是:。
()—()-a—()-e-f—()
a.調(diào)節(jié)三通閥如圖即,收集氣體一段時間
b.開啟裝置A磁力攪拌器,慢慢加入一定量硫酸
c.調(diào)節(jié)裝置B溫控磁力攪拌器,并控制溫度為30℃
d.調(diào)節(jié)裝置B溫控磁力攪拌器,并迅速控溫在85c
e.調(diào)節(jié)三通閥如圖卷
f.移動水準管并調(diào)節(jié)活塞丫控制氣體流速,反應一段時間后
g.檢測氣體純凈后連接三通閥
(4)步驟IV的豐季操作是(請補上第一步):一洗滌、合并濾液一冷凍結(jié)晶。
上述步驟中的最適宜洗滌劑是。
A.冷水B.熱水C.乙酸D.濾液
(5)產(chǎn)品含量的測定:
滴定反應:10NaOH+4I2+CS(NH2)2=CO(NH2)?+8NaI+Na2SO4+5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主要步驟:
I.稱取mg產(chǎn)品用蒸儲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移取該溶液20.00mL注入碘量瓶中,加
50mLe|mol/L碘標準液,20mL氫氧化鈉溶液,于暗處放置lOmin。加適量水及鹽酸搖勻,用
c2moi/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近終點時,加3mL淀粉指示液,繼續(xù)滴定至終點,消耗體積
VjiriLo
II.空白實驗:將上述樣品溶液改為蒸儲水20.00mL注入碘量瓶中,重復后續(xù)步驟,滴定至終點時消耗
體積V2mL。
①需要加入淀粉指示液時,錐形瓶中溶液的現(xiàn)象是0
②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答案】(1)三頸燒瓶(2)ABD
(3)(b)—(g)-a-(c)-e-f—(d)
(4)①.趁熱過濾②.B
(5)①.溶液由黃褐色變?yōu)闇\黃色或溶液變?yōu)闇\黃色②.。2375化或
m
3
(^-^)C2XWX76X25
8m
【解析】
【分析】BaS溶液和稀硫酸在裝置A的三頸燒瓶中混合反應生成硫化氫氣體進入裝置B發(fā)生反應
CaCN2+3H2S=CS(NH2)O+Ca(SH)2,經(jīng)步驟III
Ca(SH)2+2CaCN2+6H2O=2CS(NH2\+3Ca(OH)2,趁熱過濾、洗滌、合并濾液、冷凍結(jié)晶得到
粗產(chǎn)品。
【小問1詳解】
儀器X的名稱為三頸燒瓶,故答案為:三頸燒瓶;
【小問2詳解】
A.配制5%的BaS溶液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不需要容量瓶,A錯誤;
B.恒壓分液漏斗添加溶液時,只需要打開下面的活塞,液體就可以順利留下,不需要可以打開漏斗上部
的玻璃塞,B錯誤;
C.在反應前若向裝置B中通入一段時間N2,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產(chǎn)品被氧化,提高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C
正確;
D.步驟n反應完全即H2s完全反應,步驟III反應仍需要CaCN2參與,此時仍是濁液,當集氣瓶液面不
再改變,且液面和移液管中相平,說明步驟II反應完全,D錯誤;
故答案為:ABD;
【小問3詳解】
實驗操作如下,開啟裝置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文字學與漢字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qū)W院《過程控制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室內(nèi)設計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公司金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吉利汽車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土木工程施工與概預算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云浮中醫(yī)藥職業(yè)學院《園藝生態(tài)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建筑學院《中學語文微型課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果樹栽培學各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扎蘭屯職業(yè)學院《高等化工熱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忻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地理信息系統(tǒng)原理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網(wǎng)絡營銷講義網(wǎng)絡營銷產(chǎn)品策略課件
- 《小型混凝土預制件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辦法》
- 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案-Culture 2 Going Green 第二課時 廣東開心英語
- 警察叔叔是怎樣破案的演示文稿課件
-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檔案
- 2021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三課文翻譯
- 2022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真題
- 《網(wǎng)店運營與管理》整本書電子教案全套教學教案
- 打印版 《固體物理教程》課后答案王矜奉
- 中考《紅星照耀中國》各篇章練習題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壓電力線高速載波通信互聯(lián)互通技術(shù)規(guī)范 第4-3部分:應用層通信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