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教研共同體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帶答案】_第1頁
德州市教研共同體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帶答案】_第2頁
德州市教研共同體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帶答案】_第3頁
德州市教研共同體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帶答案】_第4頁
德州市教研共同體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全市初中教研共同體教研成果應用試題七年級地理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下圖為手機微信的啟動畫面,這顆“藍色彈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拍攝的照片。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這顆“藍色彈珠”實際上是一個()A.圓柱體 B.不規(guī)則的球體 C.圓錐體 D.正球體2.關于這顆“藍色彈珠”數(shù)據(jù)的描述,正確的是()A.平均半徑6371千米 B.赤道周長約400萬千米C.表面積約8萬億平方千米 D.極半徑大于赤道半徑【答案】1.B2.A【解析】【1題詳解】現(xiàn)在人們對“藍色彈珠”,即地球的形狀已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詳解】這顆“藍色彈珠”即地球平均半徑大約6371千米,A正確;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B錯誤;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C錯誤;地球的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極地半徑為6357千米,極半徑小于赤道半徑,D錯誤。故選A?!军c睛】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地球的赤道周長是4萬千米,極半徑是6357千米,赤道半徑是6378千米,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甲地的坐標是()A.30°N,90°W B.30°S,90°W C.30°N,90°E D.30°S,90°E4.關于圖中甲、乙、丙三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地均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 B.乙、丙兩地所在經線長度相等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D.丙地位于最大的緯線圈上【答案】3.C4.B【解析】【3題詳解】在經緯網上,東經用符號“E”表示,西經用符號“W”表示,北緯用符號“N”表示,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圖中甲地的坐標是30°N,90°E;故排除ABD選項,故選C?!?題詳解】甲位于北溫帶,沒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故A錯誤;經線都是半圓形,長度相等;可判定,乙、丙所在的經線長度相等,故B正確;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地位于乙地的東北方向,故C錯誤;圖中乙地位于最大的緯線圈(赤道)上,故D錯誤;故排除ACD選項,故選B。【點睛】在經緯網上,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位置;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shù)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shù)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shù)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shù)向南變大為南緯。2022卡塔爾(東三區(qū))世界杯冠軍爭奪戰(zhàn)于當?shù)貢r間12月18日18:00在多哈盧賽爾體有場開賽,最終阿根廷隊在點球大戰(zhàn)中戰(zhàn)勝法國隊,成功奪冠。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冠軍爭奪戰(zhàn)開賽時,家住德州的球迷觀看直播的時間是____,造成這種時間差異的原因是()A.12月18日13:00地球自轉 B.12月18日23:00地球自轉C.12月17日18:00地球公轉 D.12月17日23:00地球公轉6據(jù)圖分析,卡塔爾位于()A.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 B.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C.東半球、低緯度地區(qū) D.西半球、低緯度地區(qū)7.如果想知道冠軍球隊阿根廷在世界上的具體位置,可以查看()A.世界地形圖 B.阿根廷城市地圖C.世界政區(qū)圖 D.世界人口分布圖【答案】5.B6.C7.C【解析】【5題詳解】地球自轉造成了時間上的差異,CD錯誤。德州位于東八區(qū),卡塔爾位于東三區(qū),兩地相差5個時區(qū),所以冠軍爭奪戰(zhàn)開賽時,家住德州的球迷觀看直播的時間為12月18日23:00,B正確,A錯誤。故選B?!?題詳解】讀圖可知,卡塔爾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大致30°N以南,從南北半球劃分上看,0°以北為北半球,故可判斷其位于北半球;從中高低緯度上看,0°-30°屬于低緯度地區(qū),故可判斷其位于低緯度地區(qū);位于52°E附近,根據(jù)東西半球的劃分20°W——160°E屬于東半球可知,其位于東半球。結合選項判斷C正確,ABD錯誤。故選C?!?題詳解】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地圖。如果想知道阿根廷在世界上的具體位置,需要查看世界政區(qū)圖。C正確。與地形、阿根廷城市、人口分布無關,ABD錯誤。故選C。【點睛】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xiàn)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xiàn)象有季節(jié)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8.劉星同學以優(yōu)異的成績升入某中學,在入學通知書上,學校提供了兩幅圖幅相同的參考地圖。關于兩幅地圖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圖表示的范圍小 B.乙圖的比例尺大C.甲圖表示的內容比乙圖詳細 D.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答案】B【解析】【詳解】甲圖比例尺是1:200000,乙圖比例尺是1:10000,甲的比例尺比乙的小,比例尺小表示范圍大,內容較粗略,相反比例尺大表示范圍小,內容較詳細。據(jù)此分析,甲圖表示的范圍較大,A錯誤;乙圖的比例尺大,正確;甲圖表示的內容比乙圖粗略,C錯誤;圖中有方向標,方向標所指方向為北,D錯誤。故選B。9.古詩詞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其中記載著許多與地理相關的知識。下列詩句描述的現(xiàn)象和地球公轉有關的是()A.晝出耘田夜績麻 B.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C.黑夜山魈語,黃昏海燕歸 D.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四句詩的含義可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描述的是夏季天氣炎熱和晝夜長短變化,是由于地球公轉造成的,其他三句詩都是描述晝夜的變化造成的現(xiàn)象,晝夜更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轉造成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根據(jù)題意選B。學校計劃在本校體育館舉行一場籃球賽,下圖是學校平面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0.觀察學校平面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體育館分布在校園的東北角 B.學校大門前的路呈東—西向C.從側門到體育館先向西穿過小廣場,后向南 D.球員從宿舍樓向北穿過樹林即可到達體育館11.想知道學校大門距體育館有多遠,示意圖中需要補充的信息是()A.指向標 B.圖例 C.注記 D.比例尺【答案】10.D11.D【解析】10題詳解】圖中方向標指向北,體育館在校園西北處,故A錯誤;根據(jù)方向標判斷,學校大門前的路呈東北-西南走向,故B錯誤;從側門道體育館可以先向西穿過小廣場,然后向北,故C錯誤;從宿舍樓向北穿過森林即可到達體音館,故D正確,故選D?!?1題詳解】如果想測量圖中兩地的實際距離,需要根據(jù)圖中比例進行計算,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所以想知道學校大門距體音館有多遠,示意圖中需要補充的信息是比例尺,指向標,圖例和注記跟測量距離關系不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军c睛】要注意一幅圖的指向標,如果沒有指向標,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比例尺沒有單位,例如,1:50000厘米,是錯誤的。讀某地海拔與相對高度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圖中a、b兩點的相對高度大約是()A.600米 B.800米 C.1200米 D.1800米13.土地平坦開闊易開發(fā),圖中最有可能形成大規(guī)模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答案】12.A13.D【解析】【12題詳解】從某地海拔與相對高度示意圖可以讀出a的海拔約為1200米,b的海拔約為600米,兩者相對高度為1200-600=600米,故排除BCD,選擇A?!?3題詳解】a海拔高,地勢陡峭,為山地,b地地勢高峻,頂部平坦,為高原;c地海拔500米左右,為丘陵,d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勢平坦為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地勢起伏大,不宜大規(guī)模開發(fā),ABC錯誤;而平原地區(qū),土地平坦開闊易開發(fā),圖中最有可能形成大規(guī)模經濟發(fā)達地區(qū),D正確。故選D?!军c睛】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高原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山地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500米以下,地勢起伏較大;盆地四周高中間低。14.聯(lián)合國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世界茶日”,我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讀某地茶葉種植等高線地形圖,該地茶園分布的主要地形類型是()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答案】C【解析】【詳解】由圖可知,該地茶園主要分布在500米以下,坡度較緩的地方,該區(qū)域的地形為丘陵,C正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A排除;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B排除;盆地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D排除。故選C。冰島是位于北大西洋的海島國家,有“冰火之國”的美譽。境內冰川、溫泉、黑沙灘、火山地貌和冰雪資源豐富,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讀全球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5.冰島地處兩大板塊交界地帶,這兩大板塊是()A.歐亞板塊、北美板塊 B.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C.歐亞板塊、非洲板塊 D.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16.冰島的旅游資源中,與板塊運動有關的是()A.黑沙灘、冰雪資源 B.溫泉、火山地貌C.極晝、壯美極光 D.峽灣、冰川地貌【答案】15.A16.B【解析】【15題詳解】由圖可知,冰島位于歐洲,地處歐亞板塊和美洲板塊兩大板塊交界地帶,故排除BCD選項,故選A?!?6題詳解】黑沙灘是由火山石形成的沙灘,但是冰雪資源與緯度位置有關,故A錯誤;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冰島的旅游資源中,與板塊運動有關的是溫泉、火山地貌,故B正確;夜太陽、壯美極光與地球形狀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有關,故C錯誤;峽灣、冰川地貌與海岸線的曲折和緯度位置有關,故D錯誤;故排除ACD選項,故選B。【點睛】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運動對板塊內部的影響較小,而在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會發(fā)生張裂或碰撞擠壓,所以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17.山東省氣象臺發(fā)布將出現(xiàn)大風天氣。23日白天到夜間:北風6~7級,陣風8~9級。下列天氣符號中,表示6級北風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詳解】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用符號表示就是:風桿上的小橫道叫風尾,風桿上畫有風尾的一方,即指示風向,標在風桿的右側。風級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風尾,風力是2級,半道風尾是1級風,一個風旗表示8級風。讀圖可知,①圖符號表示的是北風6級,②圖符合表示的是北風3級,③圖符合表示的是北風4級,④圖符合表示的是北風8級。故選A。濱州市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完成“探究水陸熱力性質差異”的模擬實驗,得出了白天、夜晚的實驗數(shù)據(jù)。結合實驗數(shù)據(jù),完成下面小題。18.實驗數(shù)據(jù)中缺了夜晚砂石的溫度,你認為夜晚砂石的溫度最有可能是()A21℃ B.24℃ C.26℃ D.12℃19.該模擬實驗可以說明地球同緯度地帶()A.夏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 B.冬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C.內陸氣溫日較差比沿海大 D.高原山地氣溫低于平原【答案】18.D19.C【解析】【18題詳解】由題中圖可以看出,白天砂石升溫快,水的比熱容大,升溫慢。夜晚砂石降溫快,氣溫比水低,故最有可能是比17℃低的12℃;故排除ABC選項,故選D?!?9題詳解】由圖中實驗可知,砂石在白天太陽照射的情況下,高于水的氣溫,而在晚上散熱情況下,會低于水的氣溫,說明了砂石的溫差大,由此可以證明在同緯度地區(qū),內陸的氣溫差異比沿海地區(qū)更大,故C正確;夏季時內陸氣溫高于沿海,冬季時內陸氣溫則低于沿海,故AB錯誤;圖中實驗沒有體現(xiàn)海拔對氣溫的影響,故D排除。依據(jù)題意,故選C?!军c睛】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洋流因素及人類活動等。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海洋和陸地比熱容不同,陸地比熱容小,較之海洋,升溫快,降溫也快,所以陸地氣溫日較差比較大。20.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人們在該地區(qū)測得過-71.2℃的最低氣溫,因此獲得北半球“冷極”稱號。讀圖導致奧伊米亞康氣候寒冷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圖中信息分析可知,奧伊米亞康主要位于60°N以北的高緯度地區(qū),氣溫低,氣候寒冷,主要受到緯度因素的影響,A正確。與海陸因素、地形因素、人為因素關系不大,BCD錯誤。故選A。某科考隊在考察南美洲南部氣候和植被情況時,發(fā)現(xiàn)甲、乙兩地降水差異明顯,且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有很多樹木的樹冠形狀奇特,當?shù)胤Q作“醉漢樹”。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1.與甲地相比,乙地的降水特點及成因是()A.降水多、位于沿海 B.降水多、位于迎風坡C.降水少、位于背風坡 D.降水少、位于內陸22.造成“醉漢樹”獨特冠型的原因是()A.氣溫 B.降水 C.風向 D.地形【答案】21.C22.C【解析】【21題詳解】讀圖可見,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南段“攔截”了來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甲位于迎風坡降水多,乙位于背風坡降水少。故選C?!?2題詳解】從圖中看火地島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從圖中可知這里盛行西北風,由于海域面積廣大,缺乏地形阻擋,風力強勁,使樹冠朝向東南方。故造成“醉漢樹”獨特冠型的原因是風向。故選C?!军c睛】山脈對低層空氣運動的阻擋作用,一般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23.下圖為六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圖。據(jù)圖推測,歐洲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不利影響有()①居民就業(yè)難度大②勞動力短缺③養(yǎng)老壓力大④教育問題突出,學生入學難度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圖示可得,歐洲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會出現(xiàn)負增長,歐洲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嚴重、國防兵源不足、養(yǎng)老壓力大等一系列問題,故②③正確,故排除ABC選項,故選D。讀游客在旅游中拍下某聚落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題。24.該聚落的形態(tài)是()A.團塊狀 B.點狀 C.放射狀 D.條帶狀25.該游客發(fā)現(xiàn)在聚落里保留有古建筑,古建筑上有保護標志。你認為當?shù)乇Wo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它們()A.能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 B.建筑材料經久耐用C.比現(xiàn)代建筑好看 D.具有文化研究價值【答案】24.D25.D【解析】【24題詳解】世界上的自然環(huán)境千差萬別,聚落的形態(tài)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區(qū)聚集呈團塊狀,有的聚落沿著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條帶狀。由圖片分析可知,該聚落的形態(tài)是條帶狀。故選D?!?5題詳解】聚落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融為一體,從不同角度記錄當時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信息,具有研究價值,是我們了解當時人們生活情況的一部活的“百科全書”。又聚落里保留有古建筑,古建筑上有保護標志。故排除ABC,選D。【點睛】人類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關于鄉(xiāng)村和城市的差異敘述,一般說來,城市是由農村發(fā)展而來的,先有鄉(xiāng)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鄉(xiāng)村和城市都是聚落,兩者的區(qū)別在于生產方式的不同,鄉(xiāng)村和城市的功能不同,影響不同,人口、規(guī)模、密度也有很大差異。二、綜合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數(shù)九是我國民間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從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間有描畫“九九消寒圖”的習慣,人們用墨筆每天著色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點遍,春回大地。材料二九九消寒圖、二十四節(jié)氣示意圖。(1)二十四節(jié)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____運動。(2)地球公轉至數(shù)九第一天時,陽光直射____(緯線名稱),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____(極晝/極夜)現(xiàn)象。這一天德州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符合數(shù)九第一天正午室內光照情況(如圖)的是____。(3)消“九九消寒圖”已著色染梅花30瓣時,最接近的節(jié)氣應是____;此時,地球正處于公轉軌道中的____段(填字母);德州的白晝時間逐漸變____(長/短)。(4)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春分前后,種瓜種豆”,春分日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南半球此時正處于____季?!敬鸢浮浚?)公轉(2)①.南回歸線②.極夜③.晝短夜長④.①(3)①.大寒②.D③.長(4)①.晝夜等長②.秋【解析】【分析】本題以九九消寒圖、二十四節(jié)氣示意圖為材料設題,設計4個小題,設計地球公轉的定義、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的形成等內容,考查學生靈活掌握知識的能力?!拘?詳解】二十四節(jié)氣是指二十四個時節(jié)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一年內農事的補充歷法,而地球的公轉是以一年為周期的,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故二十四節(jié)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轉?!拘?詳解】數(shù)九第一九是從冬至日開始,冬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短夜長,故德州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北半球太陽高度小,圖中①為冬至日,②為春秋分日,③為夏至日,故①是數(shù)九第一天正午室內光照情況?!拘?詳解】消“九九消寒圖”已著色染梅花30瓣時距數(shù)九第一天已經過去了30天,即1月22日前后,最接近大寒節(jié)氣,處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間,即D段。此時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的德州白晝逐漸增長?!拘?詳解】春分日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全球晝夜等長,北半球為春季,南半球季節(jié)相反,為秋季。27.五一假期,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走出課堂,到學校附近開展野外實地考察活動。讀考察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1)該區(qū)域主要位于五帶中的____。(2)同學們首先登上了仙人峰,據(jù)圖判斷它的海拔范圍是____米。同學們在①②兩河體驗了漂流活動,感受到流速較快的河流是____河,說出你的判斷理由____。(3)在考察活動中同學們進行了攀巖比賽,比賽地點最適合在圖中的____處(填字母及地形部位名稱)舉行。當攀登到B處時,能否看到圖中湖泊并說明理由。____(4)據(jù)圖分析甲、乙兩聚落形成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____。(至少兩點)(5)當?shù)貓猿肿呱罡辉?、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之路。為此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你認為合理的有____(雙選)A.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B.大力發(fā)展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種植C.開發(fā)民宿體驗項目 D.開展有機生態(tài)園采摘體驗活動【答案】(1)北溫帶(2)①.500-600②.①③.等高線更密集,落差大,水流速度快(3)①.A陡崖②.不能。B點與湖泊之間有山峰阻擋視線(4)地形平坦;有河流經過。(5)CD【解析】【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涉及溫度帶判斷、等高線地形圖判讀、聚落形成的區(qū)位條件、鄉(xiāng)村發(fā)展的措施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拘?詳解】由圖可知,此地位于28°N附近,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屬于五帶中的北溫帶?!拘?詳解】由圖可知,圖中所示等高線圖等高距是100米,仙人峰外等高線數(shù)值是500米,可以判斷出仙人峰的海拔范圍是500-600米。流速較快的河流是①河,因為該河等高線更密集,表示單位距離的落差更大,水流速度更快?!拘?詳解】攀巖比賽地點最適合在圖中的是A地,地形部位為陡崖,因這里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有垂直的崖壁適合進行攀爬運動。B處不能看到湖泊,因為B處與湖泊之間有一座山峰,高度高于兩側,阻擋了視線?!拘?詳解】甲、乙兩聚落均在河流沿岸,取水方便,生活便利;兩聚落分布區(qū)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適合居住?!拘?詳解】要在該區(qū)域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會破壞生態(tài),A錯;當?shù)貫閬啛釒夂?,不適合種植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B錯;開發(fā)民宿體驗項目和開展有機生態(tài)園采摘體驗活動有利于保持當?shù)厣鷳B(tài),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C、D對。故選CD。28.2022年8月13日,喜歡探險的外星人小T在星際旅行過程中飛船突然出現(xiàn)故障,被迫降落在圖中位置,飛船的三個重要零件分別掉落在④⑤⑥地,請接收到此信息的你協(xié)助小T尋找到這三個重要零件,修復飛船,重新起飛。(1)小T首先跟隨一艘輪船尋找零件,航線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B____洋→④。到達④地后,他發(fā)現(xiàn)此國家所在的大洲是____,該國少有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2)找到第一個重要零件后,小T繼續(xù)出發(fā)去⑤地尋找,⑤地所在大洲是____。(3)找到第二個重要零件后,小T繼續(xù)出發(fā)去⑥地尋找,他需要穿過的⑤大洲和⑥大洲的分界線____運河,到達后通過掃描發(fā)現(xiàn)再往南還有一個大洲⑦____,但是沒有發(fā)現(xiàn)人類居住痕跡。(4)已經找齊了三個重要零件,小T想要從⑥地回到降落的地方,最短的航線需要先穿過C____洋。(5)小T到達降落的位置,因為太累了想休息一晚再回到他所在的星球,通過勘測他發(fā)現(xiàn)西側海域——紅海呈現(xiàn)擴張趨勢,請分析原因____;同時發(fā)覺這地方太熱了.所以他決定穿過____運河去②____洲休息?!敬鸢浮浚?)①.印度②.大洋洲③.位于板塊內部,地殼穩(wěn)定(2)北美洲(3)①.巴拿馬②.南極洲(4)大西(5)①.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張裂分離,紅海擴大②.蘇伊士運河③.歐【解析】【分析】本題以外星人小T在星際旅行為情境,結合相關的圖文材料,設置5個小問,涉及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板塊運動的影響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理解解答能力?!拘?詳解】讀圖可知,依據(jù)位置可知,B是印度洋,印度洋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全部水域都在東半球上,是世界上第三大洋。④是澳大利亞,是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在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鄰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并于南北美洲遙遙相對。澳大利亞位于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穩(wěn)定,故少有火山、地震?!拘?詳解】⑤地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拘?詳解】⑤地是北美洲,而⑥地屬于北美洲,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南美洲以南還有緯度最高的大洲⑦南極洲,南極洲氣候終年寒冷,沒有人類居住?!拘?詳解】小T想從⑥地回到降落的地方(阿拉伯半島),最短的航線是需要穿過C大西洋,大西洋位于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拘?詳解】小T降落的地方處于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西側的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處,兩者分離張裂,使得紅海呈擴張趨勢;該地區(qū)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從紅海可以經過北部的蘇伊士運河到達地中海北岸的歐洲,歐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更為涼爽。2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探究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歸納影響氣候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案例一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圖(1)圖中①②③為亞洲三種季風氣候區(qū),它們共同的氣候特點是____。(2)讀甲、乙、丙三城市的氣候資料圖,其中位于①氣候區(qū)的是____;與德州氣候相符的是____,位于____(填序號)氣候區(qū),氣候特征為____。結論:影響三種氣候南北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案例二亞歐大陸中緯度(北緯30°—60°之間)地區(qū)氣候分布(3)大陸西岸分布有⑤、⑥兩種氣候,其中全年降水均勻的是____(填序號及名稱),⑥氣候集中分布在____海沿岸地區(qū);大陸東岸為兩種季風氣候;大陸內部為____氣候。結論:影響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qū)氣候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案例三山地氣候(4)氣象工作者在圖中ABC三處依次測量氣溫,發(fā)現(xiàn)從A到C氣溫呈____(上升/下降)趨勢;在該地降水也有很大差異,表現(xiàn)為山地迎風坡降水____(多/少)。結論:地形因素也是影響氣候的因素之一。【答案】(1)雨熱同期(2)①乙②.甲③.③④.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①.⑤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地中③.溫帶大陸性④.海陸因素(4)①.下降②.多【解析】【分析】本題以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氣候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考查氣候特點、氣候資料圖判讀、氣候分布差異的影響因素等內容,及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落實了地理實踐力?!拘?詳解】圖中①處位于中南半島上,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②處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③氣候區(qū)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qū),是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它們共同的氣候特點是雨熱同期?!拘?詳解】圖中①處位于中南半島上,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與乙圖氣候特點相吻合。德州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qū),是溫帶季風氣候,與甲氣候類型相符,位于③氣候區(qū),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拘?詳解】大陸西岸有⑤、⑥兩種氣候,其中⑤為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