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forPlasteringbyMortarSprayingJGJ/T105-××××(征求意見稿)2009年北京

前言根據(jù)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建標函[2008]102號文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體系結構上,將原已完工程與設施的防護、砂漿制備和噴涂工藝三章合并為一章;2、對機械設備產品方面的要求進行了全文修改,刪去了原2.3“設備維修保養(yǎng)”一節(jié),而將其中密切關聯(lián)內容融入施工要求中,原2.4節(jié)“管道”根據(jù)內容關聯(lián)性,分別并入新的“設備選配”和“設備安裝”節(jié)中;3、緊緊圍繞砂漿可泵性的本質特征提出了砂漿質量控制要求,以適應當前種類繁多的新型材料的要求;4、通過對當前技術經驗的總結,調整了噴涂施工方面的技術參數(shù),使之更適應當前的噴涂技術和設備;5、提出了估算噴涂效率的計算公式和估算噴涂系統(tǒng)壓力損失的計算公式;6、強調并增加了施工安全及環(huán)保方面的內容;7新增術語和符號章節(jié)。本規(guī)程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環(huán)東路30號;郵政編碼:100013)、華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朝暉八區(qū)華電弄1號;郵政編碼:310014)本規(guī)程參編單位: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建六局二公司、建研建材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重慶阿爾法施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廊坊凱博建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衡水潤豐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本規(guī)程參加單位:本規(guī)程主要起草人員:張聲軍張從東張志新賀國利范良義張秀芳馬保國宋斌李定忠孟曉東王平楊東本規(guī)程主要審查人:

目次1總則2術語和符號3機械設備3.1設備選配3.2設備安裝4噴涂施工4.1一般規(guī)定4.2施工準備4.3砂漿供應4.4泵送4.5噴涂4.6噴后處理5質量要求與檢驗5.1質量要求5.2檢查驗收6冬期施工6.1一般規(guī)定6.2材料6.3機械設備6.4施工7施工安全與環(huán)保7.1一般規(guī)定7.2噴涂作業(yè)7.3機械操作附錄A砂漿輸送管水平換算長度附錄B砂粒最佳級配圖附錄C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附錄D引用標準名錄CONTENTS1GeneralPrinciple2TermandSymbol3MachanicalEquipment3.1EquipmentSelection3.2EquipmentInstallation4SprayingOperation4.1CommonPrinciple4.2OperationPreparation4.3MortarSupplying4.4MortarPumping4.5MortarSpraying4.6DisposalsafterSpraying5QualityCheckingandInspection5.1QualityRequirment5.2CheckingandInspection6WintertimeConstruction6.1CommonPrinciple6.2Material6.3MachanicalEquipment6.4Operation7SafetyandEnvironmentProtection7.1CommonPrinciple7.2SprayingOperation7.3MachanicalOperationAppendixAMortarDeliveryPressureHorizontallyConversionTableAppendixBOptimalDistributingChartofAggregateAppendixCRegulationoftheWordingAppendixDReferenceStandard1總則1.0.1為使機械噴涂抹灰施工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建筑工程墻面、頂棚、屋面和樓地面以及一般構筑物表面等的機械噴涂抹灰施工。1.0.3機械噴涂抹灰施工,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機械噴涂抹灰PlasteringbyMortarSpraying采用泵送方法將砂漿拌合物沿管道輸送至噴槍出口端,再利用壓縮空氣將砂漿散射噴涂至作業(yè)面上的抹灰工藝。2.1.2機械噴涂工藝周期WorkingPeriodofMortarSpraying從原材料投料完畢時刻起,直到砂漿從噴槍噴射出來為止的時間間隔,一般包括攪拌、運輸、周轉、過濾、泵送、噴射等環(huán)節(jié)。2.1.3角度噴槍AngularSprayGun噴嘴軸心線與輸送管道接頭軸心線構成鈍角的噴槍。2.1.4噴射距離SprayingDistance噴嘴出口端面與作業(yè)面間的距離。2.1.5噴射角度SprayingAngle噴嘴軸心線與作業(yè)面夾角。2.1.6膠凝材料PowderMaterial在砂漿原材料中,由水泥基材料和各種礦物摻合料構成的組分,稱為膠凝材料。2.1.7出機溫度MortarTempreatureafterMixing砂漿攪拌完成并從攪拌機中全部卸出時刻的砂漿拌和物平均溫度。

2.2符號h—作業(yè)面平均噴涂厚度;—壓力波動系數(shù);L—輸送管道累計水平換算長度;N—管道快速接頭套數(shù);Pf—噴涂系統(tǒng)估算壓力損失;Q—噴涂泵理論流量;Sh—估算平均噴涂效率;V10、V140—砂漿加壓至10s和140s時的泌水量;—材料利用率;—噴涂泵容積效率;—作業(yè)率平均系數(shù);—泵頭及噴槍壓力損失。

3機械設備3.1設備選配3.1.1噴涂設備的選擇應根據(jù)施工要求確定,并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及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3.1.2噴涂設備構成的系統(tǒng)應具備砂漿過濾、砂漿輸送、空氣壓縮等功能,并應配備適宜的吸漿料斗、輸送管道總成和噴槍;當抹灰材料為干混砂漿或現(xiàn)場拌制砂漿時,噴涂施工設備還應具備砂漿攪拌功能。3.1.3現(xiàn)場使用的砂漿攪拌機宜選擇強制式砂漿攪拌機,并應加蓋防塵裝置;其生產率應滿足噴涂量的需求,其容量應與吸漿料斗匹配。3.1.4砂漿過濾裝置中的篩網(wǎng)孔徑不應大于5mm3.1.5吸漿料斗3.1.6砂漿輸送泵宜具備手動卸料裝置或反泵功能,并應具備安全保護功能,在輸送系統(tǒng)超壓時,設備應至少能夠1自動卸料減壓;2自動停止泵的運行;3.1.7噴涂系統(tǒng)的估算平均噴涂效率,可根據(jù)噴涂泵流量、容積效率、作業(yè)率及(3.1.8)式中:Sh—估算平均噴涂效率,m2/h;Q—噴涂泵理論流量,一般可采用產品標定的流量,m3/h;h—作業(yè)面平均噴涂厚度,mm;—噴涂泵容積效率,根據(jù)泵結構、泵送壓力和材料流動性確定。一般情況下,活塞式結構可取0.7~0.9,螺桿式及擠壓式結構可取0.6~0.8,氣動式結構可取0.95;—作業(yè)率平均系數(shù),綜合考慮泵送過程中的設備準備、清洗、轉移臨停等非作業(yè)時間的影響,可取0.7~0.8;—材料利用率,綜合考慮泵送過程材料回彈、粘附以及泵及管道中存留砂漿影響,可取0.9~0.98;3.1.8空氣壓縮機的額定排氣壓力宜為0.4MPa~0.7MPa,其容積流量宜為200L/min~500L/min。3.1.9輸送管道總成應包括氣管、輸漿管及管接頭,1氣管直徑不宜小于8mm,其額定工作壓力與空氣壓縮機額定排氣壓力之比值應不小于2。2輸漿管應耐壓耐磨,其額定工作壓力與設備額定工作壓力之比值應不小于2。砂漿在管內平均流速不宜大于1m/s,輸漿管的內徑應根據(jù)噴涂材料顆粒度和流量確定,宜按表3.1.9選取表3.1.9輸漿管噴涂流量,L/min管徑規(guī)格,mm≤20?3220~40?32~?3840~60?38~?5160~120?51注:砂漿用砂的細度模數(shù)較大或含纖維等時應取范圍上限3輸漿管接頭應采用自鎖快速接頭,快速接頭內徑與管道內徑應過渡平滑。3.1.10應根據(jù)噴涂部位、材料、工藝要求和裝飾要求確定噴槍型式、噴嘴類型及噴嘴口徑,噴嘴口徑宜為10mm~20mm,噴槍上應設置3.1.113.2設備安裝3.2.1設備的布置應根據(jù)施工總平面圖確定,應使原材料供應距離和砂漿輸送距離最短,減少設備的移動次數(shù)。3.2.2安裝砂漿攪拌機和輸送泵的場地應堅實平整,并宜置于水泥地面上。車輪應固定牢靠,安放應平穩(wěn)。3.2.3砂漿攪拌機與過濾振動篩的安裝應牢固,上料與出料應通暢,攪拌機卸料口應與輸送泵吸漿容器銜接合理。3.2.5輸漿管的布置與安裝應橫平豎直,并有利于平行交叉流水作業(yè),應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拆管次數(shù)。輸漿管不得盤繞和受壓,彎道半徑不應小于500mm。同一管路上宜使用相同內徑的管道,3.2.6當水平輸漿管距離過長時,管道鋪設時宜設3~12°上仰坡度。垂直輸漿管必須牢固地固定在主體結構上。水平輸漿管和垂直輸漿管之間的連接彎道夾角不應小于90°,彎道半徑不得小于500mm3.2.7垂直輸送總距離超過20m時,垂直3.2.8可按下式估算噴涂系統(tǒng)壓力損失Pf,Pf不應大于輸送泵的額定工作壓力:(3.2.式中:Pf—噴涂系統(tǒng)估算壓力損失,Mpa;—壓力波動系數(shù),活塞式可取1.4,擠壓式可取1.2,螺桿式與氣動式可取1;L—輸送管道累計水平換算長度,可按附錄A計算,m;N—管道快速接頭套數(shù),尚未確定詳細布置方案時,可按水平與垂直輸送距離之和(單位為m)除以10向上修約取整估算;—泵頭及噴槍壓力損失,一般活塞式可取0.6,螺桿式、擠壓式及氣動式可取0.5,Mpa。3.2.9輸氣管路應暢通,氣管閥門及各連接處應

4噴涂施工4.1一般規(guī)定4.1.1施工單位應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情況和進度要求,科學合理地確定施工程序、編制作業(yè)計劃,對作業(yè)人員的任務和分工應明確4.1.2設備使用單位應設專人操作和管理噴涂設備,設備操作人員應與噴涂作業(yè)人員密切配合,滿足施工的要求。4.1.3設備使用單位應對機械噴涂抹灰作業(yè)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及安全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操作。4.2施工準備4.2.1應4.2.2應對基層按下述規(guī)定1將基層表面灰塵、污垢、油漬等清除干凈;2有分格縫時,應先裝好分格條;3做好踢腳板、墻裙、窗臺板、柱子、門窗口等特殊部位的抹灰處理;4根據(jù)基層材料特性提前適量澆水濕潤。4.2.3應根據(jù)基層平整度及裝飾要求確定基準,宜4.2.4在不同材料交接處,或當抹灰總厚度超過35mm時,應根據(jù)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4.3砂漿供應4.3.1機械噴涂用砂漿宜使用預拌砂漿,其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預拌砂漿》JG/T2304.3.2濕拌砂漿應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運輸車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技術條件》QC/T667的有關規(guī)定;運輸時間應滿足合同規(guī)定,當合同未作規(guī)定時,運輸車內砂漿宜在1.5h內卸料施工4.3.4現(xiàn)場拌制砂漿時,其原材料、性能及制備方法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預拌砂漿》JG/T2304.3.5噴涂抹灰用砂除應滿足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相關規(guī)定外,宜采用級配中砂,其通過1mm篩孔的顆粒不應少于4.3.6砂漿中膠凝材料與砂體積比值不宜小于4.3.7砂漿必須攪拌均勻,入泵砂漿稠度宜為804.3.8砂漿的凝結時間與機噴工藝周期之比不應小于1.5,砂漿的凝結時間應按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4.3.9攪拌好的砂漿拌合物應在進入輸送料斗前進行過篩,入泵砂漿最大顆粒粒徑不應超過4.4泵送4.4.1輸送設備開機前應檢查下列項目1安全裝置的動作可靠性。當安全裝置為卸料閥時,應重點檢查閥口不得存有殘留物料;當安全裝置為電氣保護系統(tǒng)時,應重點檢查保護元件是否完好;2管道及接頭密封性,不得有松動或損壞。4.4.2噴涂系統(tǒng)各配套設備作業(yè)前應進行空負荷試運轉,其連續(xù)空運轉時間不應少于24.4.3正式噴涂前,應先泵送適量漿液潤滑輸送泵及全部管道。潤滑漿液宜為1:1純水泥漿,并應妥善回收排4.4.4泵送過程中,應監(jiān)視輸送泵壓力變化,當表壓超過許用工作壓力而設備繼續(xù)運轉時,應立即停機卸壓,并檢查和排除故障。4.4.5泵送砂漿應連續(xù)進行,不宜中間停歇。特殊情況下確需停歇時,每次間歇時間不宜超過10min。否則,應每隔4min~5min開動一次輸送泵,防止砂漿沉淀堵塞管道。如停歇時間過長或不能保證上述操作,應按本規(guī)程第6.2.7條規(guī)定清洗設備和管道。同時,應使輸送泵吸料斗中攪拌器始終保持運行。當設備出現(xiàn)故障且不能在10min內排除時,應立即用人工將管道和泵體內的砂漿清理干凈。4.4.6泵送砂漿時,料斗內的砂漿水平面應高于料斗吸漿口最上端20mm以上,否則,應立即停止泵送。4.4.7當向高層建筑泵送砂漿,設備不能滿足建筑總高度要求時,應配備接力泵進行泵送。4.5噴涂4.5.1應根據(jù)噴涂部位、基層材質,遵循“先遠后近,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原則確定噴涂順序和路線。對室內工程,宜按先頂棚后墻面,先室內后過道、樓梯間的順序4.5.2應以提高抹灰層結合力、減少落地灰為原則,根據(jù)基層材料種類、砂漿稠度和噴涂部位,合理調整噴涂參數(shù)。噴嘴部位的工作壓力宜為0.2MPa~0.5MPa,噴嘴部位壓縮空氣流量宜為砂漿噴涂量的3~5倍;噴射距離宜為50mm~200mm;噴射角度宜為90o,,其4.5.3噴涂時,持噴槍姿勢應正確,便于往復噴涂和穩(wěn)定保持噴槍與作業(yè)面間的夾角;拖動管道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0mm;嚴禁將噴槍插入砂漿內。4.5.4噴涂過程宜按“S4.5.5對于立面及頂面,一次噴涂厚度不宜超過10mm。當施工要求超過該厚度時應分層進行,而且第二層噴涂應在上一層砂漿凝結后再噴。如第二層噴涂與上一層噴涂間隔時間較長,宜將上一層砂漿濕水,待表面晾干至無明水時再噴涂。4.5.6在屋面或地面的輕質材料上噴涂找平層時,應量少多遍且連續(xù)進行。4.5.7頂棚噴涂宜先在周邊噴涂出一個邊框,再按4.5.3的要求由內向外噴涂。當頂棚寬度過大時,應分段進行,每段噴涂寬度不宜大于4.5.8室內墻面噴涂宜從門口一側開始,另一側退出。同一房間4.5.9室外墻面的噴涂,應自上而下進行。如無分格條,每片噴涂寬度宜為1.5m~2.0m,高度宜為1.2m~1.8m;如設計有分格條,則應根據(jù)分格條分塊4.5.10當噴涂作業(yè)從一個區(qū)間向另一個區(qū)間轉移或需要停頓4.5.14.6噴后處理4.6.1噴灰量不足時,應及時補平。4.6.2砂漿噴涂后,應4.6.3噴涂結束后,應及時將輸送泵、輸漿管道和噴槍清洗干凈,等候清洗時間不宜超過14.6.4噴涂產生的落地灰應及時清理回收,回收后的落地灰不得再度用于噴涂4.6.5砂漿凝結后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

5質量要求與檢驗5.1質量要求5.15.15.15.1.4噴涂抹灰層質量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1.4表5.1.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普通抹灰高級抹灰1立面垂直度43用2m垂直檢測尺檢查2表面平整度43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3陰陽角方正43用直角檢測尺檢查4分格條(縫)直線度43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注:1普通抹灰,本表第3項陰角方正可不檢查;2頂棚抹灰,本表第2項表面平整度可不檢查,但應平順。5.2檢查驗收5.25.25.2

6冬期抹灰施工6.1一般規(guī)定6.1.1冬期施工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6.1.2冬期施工時,6.1.3室外噴涂抹灰,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須安排施工時,6.1.4砂漿攪拌時間應比平時延長1min以上,其出機溫度應不低于10℃,并且應隨拌隨泵6.2材料6.2.1配制砂漿應優(yōu)先選用硅酸鹽和6.2.26.2.36.3機械設備6.3.1砂漿攪拌機和輸送噴涂設備6.3.6.3.3工作結束后,料斗、輸漿管道和泵體內部的存水應6.4施工6.4.1噴涂前,作業(yè)面必須清理干凈,不得積存冰、霜、雪。不得用熱水處理作業(yè)面或用熱水消除作業(yè)面面上6.4.26.4.3室內噴涂砂漿上墻與養(yǎng)護溫度不應低于56.4.4在施工過程中,每天應定時測量

7施工安全與環(huán)保7.1一般規(guī)定7.1.1高處作業(yè)時,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7.1.2垂直輸送管道安裝應牢固可靠7.1.3從事高處作業(yè)的施工人員,必須經過體檢,其健康狀況應符合高處安全作業(yè)的有關7.1.7.1.5在出現(xiàn)雷雨、暴風雨、風力大于6級(13.8m/s)等惡劣天氣時,不得進行室外7.1.7.1.7當采用電氣方法在噴涂操作端控制設備啟停時7.1.87.2噴涂作業(yè)7.2.1噴涂前作業(yè)人員應正確穿戴工作服、防滑鞋,安全帽、安全防護眼鏡等安全防護用品,高處作業(yè)時,必須系好安全帶7.2.2噴涂作業(yè)前,應試運轉噴涂設備,檢查噴嘴是否堵塞。檢查時,應使槍口朝向空地7.2.3供料與噴涂人員之間的聯(lián)絡信號,應清晰易辨7.2.4噴涂作業(yè)時,嚴禁將噴槍口對人。當噴槍管道堵塞時,應先停機釋放壓力,避開人群進行拆卸排除,卸壓前嚴禁敲打7.2.57.27.7.3機械操作7.3.1噴涂設備7.3.2噴涂前應檢查超載安全裝置,噴涂時應監(jiān)視7.3.37.3.4設備出現(xiàn)故障時,不得繼續(xù)運轉;設備使用時,不得檢修7.3.附錄A砂漿輸送管水平換算長度表A砂漿輸送膠管水平換算長度管道布置狀態(tài)換算單位管規(guī)格水平換算長度(m)垂直向上管每米管徑(mm)503324傾斜向上管(傾角α)每米管徑(mm)50cosα+3sinα32cosα+4sinα傾斜向下或垂直向下管每米1注:1鋼管水平換算長度可在本表取值基礎上乘以阻力衰減系數(shù),該系數(shù)一般可取0.9。2直徑在?32~?50之間的管道可用插值法近似換算。附錄B砂粒最佳級配圖圖B砂粒最佳級配圖附錄C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C.0.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于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對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或“可”,反面詞采用“不宜”。C.02條文中指明必須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按……執(zhí)行”或“應符合……的要求(或規(guī)定)”。附錄D引用標準名錄GB5021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7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JG/T230預拌砂漿JGJ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46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80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70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QC/T667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技術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JGJ/T105-××××條文說明2009年北京

前言《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JGJ/T105-××××),經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年××月××日以第××號公告批準發(fā)布。本標準第一版的主編單位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機械化研究所,參編單位是上海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唐山建設集團公司、天津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東省工程建設監(jiān)理公司、上海采礦機械廠、濟南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的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guī)程時能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條文規(guī)定,《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編制組按章、節(jié)、條順序編制了本規(guī)程的條文說明,供使用者參考。在使用中如發(fā)現(xiàn)本條文說明有不妥之處,請將意見函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機械化研究分院。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61號郵編:065000

1總則1.0.1機械噴涂抹灰與傳統(tǒng)手工抹灰相比較,具有效率高、與基層粘結力強等顯著優(yōu)點,可縮短工期,減少用工,降低成本,并且在施工質量方面能夠有效解決空鼓、開裂與脫皮等問題,所以本工藝日益受到施工單位的重視。1996年,我國首次制定并頒布了《機械噴涂抹灰施工規(guī)程》(JGJ/T105-96),該標準為促進我國機械噴涂抹灰施工技術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與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裝修材料、施工技術及設備技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因而在原標準基礎上修訂形成了本標準,修訂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近十幾年來機械噴涂抹灰施工領域發(fā)展的新材料、新設備和新技術,以保證技術的適應性及先進性。1.0.2本規(guī)程所述的是主要適用范圍。對水利、冶金、市政等噴涂抹灰工程,也可參照使用。本規(guī)程所述砂漿,涵蓋滿足可泵性要求的各類抹灰砂漿。目前國內正在使用的以及正在推廣應用的抹灰材料,極為紛繁蕪雜,無法再沿用原來的配比控制法保證施工性能。本標準從機噴工藝的本質特點出發(fā),以材料的可泵性作為控制要點,而不拘泥于材料的具體組成,使本工藝的適用材料成為一個開放體系,將大大有利于技術推廣。1.0.3本規(guī)程融合了國內各地機械噴涂抹灰的現(xiàn)實與歷史實踐經驗,因此對機械噴涂抹灰工程的施工,凡本規(guī)程有具體規(guī)定的,施工中應按本規(guī)程執(zhí)行;本規(guī)程未作規(guī)定的,在施工中尚應遵守所涉及其他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3機械設備3.1設備選配3.1.1我國地域分布范圍廣,各項工程的抹灰工作量大小不一,施工進度、工期和設計要求不同,在選擇設備型號與容量時,要充分考慮設備投資費用,進行經濟核算,合理地選定設備和配套數(shù)量。3.1.2本條根據(jù)機械噴涂抹灰工藝流程提出了設備功能要求,可以采用一體化設備,也可以采用組合式設備。選擇組合式設備時還應特別注意各組件技術參數(shù)的匹配性,曾經有為數(shù)不少的施工現(xiàn)場因使用的機械抹灰設備匹配不當,導致施工受到影響。本條從功能角度提出設備技術要求,主要是為了推動各種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可以根據(jù)需要對噴涂系統(tǒng)進行合理組合或集成。3.1.3為減少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場使用攪拌機應加蓋防塵裝置。因目前使用的噴涂泵種類較多,本條刪除了JGJ105-96中關于攪拌機容量的規(guī)定。3.1.4為保證砂漿的順利泵送,本條將篩網(wǎng)孔徑由原條文10mm~12.5mm變更為5mm,并取消了對振動篩結構形式的規(guī)定。3.1.5此條要求砂漿存儲容器對砂漿進行二次攪拌,目的是防止砂漿在儲存周轉過程中發(fā)生離淅。3.1.6當設備因堵塞等原因超壓時,砂漿輸送泵應立即停機或卸荷,以保護人員及設備安全;設備超載時,一般需要先主動卸壓,而后才能進行故障處理,故宜具備手動卸壓功能或反泵功能。3.1.7本條是為估算噴涂作業(yè)效率而提出的,以方便制定施工計劃、估算工期及作業(yè)成本等。每班作業(yè)時間較長時(超過8h),可取上限值;管道較長時,應取小值。3.1.8本條在原標準基礎上擴大了壓力和流量參數(shù)范圍,以切合工程實際。單獨配備的空壓機或一體機上的空壓機部件技術參數(shù)均應滿足本條要求。3.1.9本條對輸送管道總成提出了技術要求。砂漿輸送和噴涂作業(yè)是通過輸送管道來完成的,輸送管道承受的工作壓力高,輸送介質腐蝕性強,管道磨損大,因此選擇砂漿輸送管應要求耐壓、耐磨、耐腐蝕,在壓力輸送過程中不發(fā)生爆裂,安全可靠。由于施工時輸送管經常需要拆裝,其接頭連接要簡單快捷可靠,不受砂漿及污垢的影響,拆卸要方便,而且要具備自鎖特點,防止高壓時接頭崩開引發(fā)安全事故。本條限制砂漿流速,主要是為了合理減小砂漿流動阻力,降低堵管幾率,降低安全風險,提高機噴工藝的可靠性。3.1.10噴涂設備制造商應提供配套的噴槍型式、噴嘴類型及噴嘴口徑等的選型技術資料,用戶應根據(jù)作業(yè)位置、噴涂空間、工作環(huán)境、抹灰材料和裝飾工藝要求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噴槍和噴嘴。噴嘴口徑過小容易導致堵塞,過大時噴涂效果不能保證,故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guī)定了它的上下限,一般情況下,噴涂材料細膩、流量較小時,可選擇口徑略小的噴槍。噴涂過程中常常需要調節(jié)氣流量,以適應作業(yè)面特性的變化,故應在噴槍上設置空氣流量調節(jié)閥。3.1.11設備運行過程中,泵機操作位置和遠距離作業(yè)位置之間經常需要聯(lián)絡信息,包括開機、停機、輸送狀況、異常情況或緊急情況等,為保障安全、方便施工,應配備必要的聯(lián)絡設備。3.2設備安裝3.2.2砂漿攪拌機和砂漿輸送泵應安裝在堅實平整地面,最好是水泥地面上,以方便清理落地的砂石或灰漿,保持文明施工。3.2.3卸料間距不宜過小,否則物料易堵,不便清理。3.2.5輸漿管道鋪設有水平管和垂直管。管線長,垂直高度大,安裝時應固定牢靠;彎曲管道輸送阻力遠大于直線段管道,故布管時應盡量減少彎道。安裝不允許大曲率折彎或盤繞,不僅阻力大,而可能使管道彎曲損壞。切忌在輸漿膠管上壓放物料,防止管道受壓變形,增加輸漿管道阻力,造成輸漿管堵塞;受壓過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膠管發(fā)生塑性變形或擠裂。3.2.6水平輸漿距離過長時,由于流動過于平緩,砂石容易沉淀分層,導致泵送不暢。如果在長距離的水平輸漿管道鋪設時,管道上仰一定角度(不宜超過12°),可以消除或減弱上述不利因素的影響。3.2.7一般在短距離工況下,輸送用的水平輸送管和垂直輸送管均采用耐壓耐磨橡膠管,以使布管靈活,移動方便,但是在垂直輸送時橡膠管過長則易晃動,阻力大。使用鋼管作垂直輸送砂漿時,不僅布管穩(wěn)定性好,而且阻力損耗小。3.2.8泵送阻力損失的影響因素較多,實際準確計算較為復雜,本估算公式是為解決現(xiàn)場之需在提煉大量實測數(shù)據(jù)基礎上而提出的,其主要近似簡化依據(jù)為:各種噴涂工況下,實際泵送砂漿流速較為接近,管徑變化也不大,稠度限定在8~12cm,所以,泵送阻力的幾個主要因素變動范圍較小,實際阻力可用統(tǒng)計值來近似。為方便計算,表A列出了幾種常用砂漿輸送管在不同的布置狀態(tài)時的水平換算長度,滿足可泵性要求的砂漿在?32~?50膠管內流動且流速不大于1m/s的條件下,其水平工作阻力一般不大于0.015Mpa/m,公式中取上限值偏于安全。經過多項工程驗證,本公式估算結果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4噴涂施工4.2施工準備4.2.2決定噴涂抹灰質量的重要因素是基層的處理,為了作好基層處理,本條提出了4條規(guī)定。在混凝土基底上抹灰時,手工抹灰一般應對基底進行鑿毛或噴毛處理,但機械噴涂砂漿對混凝土基底存在較大的噴射壓力,可不對基底進行處理,而直接在混凝土基底上進行噴涂,亦能保證抹灰質量,這是本工藝的技術優(yōu)勢。4.2.3總結各地施工情況,標橫筋時,下道筋應設在踢腳板上口;標豎筋時,兩端標筋設在陰角。層高3m以下時,橫標筋宜設二道,筋距2m左右;層高3m及其以上時,再增加一道橫筋。設豎標筋時,標筋距離宜為1.2~1.5m4.2.4可以用金屬或纖維絲網(wǎng)等進行加強,并繃緊牢固,絲網(wǎng)與基體的搭接寬度不宜小于100mm。4.3砂漿供應4.3.5本條提出對砂子的基本要求,并對砂子粒徑作了具體規(guī)定,以滿足可泵性要求。4.3.6大量工程經驗表明,砂漿中膠凝材料與砂體積比例小于0.25時,膠凝材料難以對砂石形成裹砂效果,從而和易性得不到保證,堵管故障會頻繁發(fā)生,無法正常施工。4.3.7砂漿稠度是砂漿流動性的主要指標,保證機械噴涂質量的重要因素,應滿足可泵性和抹灰操作要求,噴涂砂漿稠度比手工抹灰砂漿稠度要有所增加,面層砂漿稠度要比底層砂漿稠度有所增加。當用于混凝土和混凝土砌塊基層時,砂漿的稠度宜取90mm~100mm;用于粘土磚墻面時,砂漿的稠度宜取100mm~110mm用于粉煤灰磚墻時,砂漿的稠度宜取110mm~120mm。4.3.81保證工程質量;2保證砂漿的可泵性,因為初凝的砂漿可泵性極差,甚至無法泵送;3給后續(xù)抹平工作留出足夠時間,抹平壓光工作也應該在砂漿發(fā)生凝結之前完成。4.3.94.4泵送4.4.1安全裝置對保護人身及設備安全至關重要,應重視對超載安全裝置的檢查,保證其可靠工作。4.4.2噴涂系統(tǒng)各配套設備電動機旋轉方向一般是唯一確定的,正式工作前,必須檢查電動機旋轉方向與標志的箭頭方向應相符。輸送泵及空氣壓縮機壓力表要顯示清晰,不得污損;空氣壓縮機空運轉時,壓力變化應正常。4.4.3本條具體規(guī)定了泵送開始的程序,這是減少堵塞、順利泵送的保證。4.4.4輸送泵工作過程中,工作壓力會隨泵送砂漿材質、輸送距離、高度以及泵送流動狀況的變化而波動,操作人員應隨時觀察壓力表指示的壓力變化情況,如果表壓驟然升高,超過最大工作壓力,超載安全裝置又未打開,此時應立即打開卸載閥卸壓,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再關閉卸載閥,重新恢復工作。4.4.5砂漿泵送中間停歇時,容易發(fā)生堵管現(xiàn)象,故應連續(xù)作業(yè)。本條規(guī)定了在特殊情況下,泵送需要停歇時,應采取的具體辦法與措施,該措施可以減少堵管的發(fā)生機率,但不能完全避免其發(fā)生的可能性,故施工時中間停歇工況的發(fā)生次數(shù)應嚴格控制,如頻繁發(fā)生泵送中間停歇,應考慮調整施工安排。4.4.6本條規(guī)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空氣進入泵送系統(tǒng)內造成氣阻。4.4.7當建筑物高度超過設備泵送能力,應再設置接力泵,進行接力泵送。即使泵送額定壓力達到要求,則在高壓滿負荷條件下長時間工作,輸送泵也比正常工況情況下磨損較嚴重。4.5噴涂4.5.1噴涂順序和路線的確定影響著整個噴涂過程。選擇合理,不僅操作便利,而且減少迂回和因輸漿管道的拖動而產生的不良后果。4.5.2噴涂作業(yè)時,應使噴嘴部位壓力值控制在0.2~0.5MPa之間,如壓力不足時,應調整空壓機的壓力;噴嘴部位壓縮空氣流量宜為砂漿噴涂量的3~5倍,該壓縮氣體在空氣中釋放膨脹后的體積相當于砂漿噴涂量的10~15倍;當噴涂不同材料或不同稠度的砂漿時,應調節(jié)氣流量,使?jié){料均勻噴射至作業(yè)面并牢固地與基層粘結;氣壓、氣流量、噴射距離和噴射角度應匹配。小氣流量對應小噴射距離,氣流量較大時,噴射角度應盡可能接近直角,以盡量減少落地灰量。在很多類型的噴槍中,可通過噴氣嘴位置調整混噴效果。4.5.3根據(jù)各地實踐經驗,噴槍手持槍姿勢以側身為宜,右手握槍在前,左手握管在后,兩腿叉開,以便于左右往復噴漿。4.5.4總結國內外施工經驗,“S”形噴涂線路能夠方便噴槍移動、保證作業(yè)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并有利于采用機械手施工作業(yè),是目前最合理的操作方法。4.5.5一般砂漿剛噴涂后,粘結力及抗滑移能力相對較弱,一次噴涂較厚時,立面砂漿容易滑墜流淌,頂面砂漿容易下落,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