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外國美術作品欣賞
一、作品分析
教材選擇了一些與高年級學生生活比較貼近,或容易被理解接受的反映少
年兒童生活的繪畫作品,供學生了解與欣賞,借以開擴學生藝術視野,豐富知
識,提高藝術素養(yǎng)。
本課共選印了6幅作品,有德國女版畫家坷勒惠支反映饑餓中的母子情的
《面包》,有馬奈《吹笛的男孩》,有蘇聯(lián)兒童學生生活的《又是一個兩分》,馬
蒂斯的《金魚》,日本畫家東山魁夷的《清澈的湖》,以及畢加索的立體主義作
品《工廠》。這些作品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使學生初步了解外國繪畫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與風格特點,開擴藝術
視野,培養(yǎng)
健康的審美觀和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2.使學生懂得,外國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和中國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一樣,都是全人類
共同的精
神財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熱愛藝術作品,自覺保護文物的良好品德。
3.通過對外國反映兒童生活作品及風景、靜物作品的了解與欣賞,培養(yǎng)兒童珍
惜社會主
義的幸福童年和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學生了解外國繪畫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與風格特點。
難點: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描寫。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1.教具:
(1)搜集外國反映兒童生活或風景、靜物繪畫作品的印刷品、幻燈片、音像資料
作為教材的
補充內容。
(2)幻燈機,銀幕,多媒體等電教設備。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從小學一年級到現(xiàn)在已經學習了六年的美術,在美術課當中我們學到了很
多新的東西,我們對兒童美術作品已相當熟悉,但我們對世界大師的繪畫作品
卻知知甚少。其實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只是比我們多了一些勤奮,多
了一些天份,多了一些機遇。
二、傳授新知
外國美術作品的表現(xiàn)內容相當豐富,題材相當廣泛。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要是
和我們的生活比較接近,且我們轉易理解的內容。
三、作品分析
利用課件給同學們展示《又是一個兩分》,并提問:畫面是畫了一些什么樣的人?
姐姐在做什么?小主人公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媽媽又在什么?小弟弟又是一種
什么樣的表現(xiàn)?只有小狗在歡迎他,這幅畫的場面描相當集中,而且主題突出,
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四、學生討論
分別出示其它幾幅畫,讓學生討論畫是畫的什么內容?用了什么色彩?人物的
表情變化是怎樣的?一面的中心意義是什么?想好了之后幾個同學一組相互討
論。
五、布置有關事項
下節(jié)課帶彩色筆。
六、下課
板書設計:
附:板書設計
第一課外國美術作品欣賞
馬奈《吹笛的男孩》
坷勒惠支《面包》
列歇特尼柯夫《又是一個兩分》
馬蒂斯的《金魚》野獸畫派
東山魁夷《清澈的湖》
畢加索《工廠》立體主義畫派
課后記:
欣賞外國繪畫作品重點在于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感受美、分析美、評價美的能
力等審美素質上,欣賞課本來就很乏味,作為教師要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
式,結合新的課程標準,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師的主導作用
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課前我就布置學生回去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采用小組討論評價
的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二課獻給教師節(jié)的畫
教材分析:
凡是當過學生的人總會對自己的老師懷著一種尊敬和愛戴,總會時常想起許多
的情景與感人至深的事情。每當教師節(jié)來到的時候,學生總要向自己愛戴的老
師表達一番敬意。怎樣把最美好的敬意獻給老師?又怎樣通過繪畫語言來表達?
這是本課《命題畫,獻給教師節(jié)的畫》所要考慮解決的重點與難點問題。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
生活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畫出充滿感情的兒童畫作品,增添對老師的愛和對生
活的愛。
教學重點:
引導想象,激勵學生大膽作畫,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提出繪畫創(chuàng)作的要點。
教學難點:
學生構思的獨創(chuàng)性,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對教師的崇敬是畫好畫的前提。
教學準備:
兒童畫《獻給教師節(jié)的畫》的作品若干幅,錄音機,磁帶,色彩筆;學生
自備彩水筆或油畫棒(蠟筆)等畫具。
教學過程:
一、聽(感受)。(5分鐘)
1.組織教學。教師巡視紀律和畫具準備情況。
2.導人。學習畫命題畫,先聽音樂。
3.放音樂。學生聽《山鄉(xiāng)小渡船》樂曲,教師板書“命題畫
4.小結:這首樂曲,深情地唱出了老師愛學生,學生熱愛自己的老師的思
想感情。(小結
時,教師語言稍慢,富有感情)
二、新授。
(一)提問導人新課。
1.回憶你最尊敬最喜愛的一位老師(或回憶你與老師的生活中最難忘的幾件
事)。
2.談談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你的想法或感受。
3.我們怎樣向老師表達節(jié)日的祝賀呢?
回憶、討論三分鐘后逐個回答。
(二)欣賞照片及學生作品。
我們的學校生活離不開老師的關懷、教導。我們的成長過程更離不開老師的
引導和關心。
課堂上老師風趣扎實的知識講解引導我們不斷進??;課后老師的談話、批改作
業(yè)使我們深深地感到愉快幸福。我們是歡樂的,老師是辛苦的。(邊講解邊出示
師生生活的照片)
出示范畫逐幅分析:
課本第7頁右上圖:描繪了教師節(jié)那天教師收到的學生親手制作或購買的
賀卡、同學的百分試卷、獎狀等,從老師那微笑的臉龐就可看出老師心底的喜
悅。
課本第7頁右下圖:表現(xiàn)了生活在“花朵”包圍下的老師在教師節(jié)那天收
到少先隊員的敬禮和鮮花的情景。而且小作者還將花朵的中心添畫了各種生活
情景,色彩鮮艷,搭配恰當,內容豐富,構思新穎。
(三)再思考兩分鐘,說出你的構思并講評。簡單畫出你的構圖,從以下幾方
面著手思考:
a.題材b.繪畫方式c.主體形象的位置d.色彩的表現(xiàn)
三、學生做作業(yè),教師行間輔導。
用自己的畫向老師表示節(jié)日的祝賀。
四、學生作業(yè)展示
五、小結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獻給教師節(jié)的畫
a.題材新穎
b.繪畫方式
c.主體形象的位置
d.色彩的表現(xiàn)
課后記:
在命題創(chuàng)作中除了在內容上無拘無束外,在表現(xiàn)的形式與方法上也應新穎獨特,
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自覺不自覺地加以突出與強調。對老師的形象特征,諸如面
部輪廓、發(fā)式、服侍以及老師的習慣姿態(tài)應有所把握,特別是老師的發(fā)式、服
侍應體現(xiàn)出職業(yè)要求,莊重大方,不可花哨。應鼓勵學生盡可能尋求與眾不同
的表現(xiàn)角度與方法,較好地表達“獻給教師節(jié)”這個主題,并讓作品體現(xiàn)出學
生愛師之情。
第三課肖形印章
一、教材分析
印章是我國特有的藝術樣式之一。肖形印章是刻印藝術中的'朵奇葩,歷
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與占代制陶和青銅藝術息息相關。古往今來,不少宗師
巨匠,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優(yōu)秀作品。
本課將刻制印章的步驟、方法,用清晰的圖片列在首位,刪除繁枝木節(jié),
歸納為三大過程,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傊≌聝热葚S富,形式多樣,繁簡
不一,各具特色。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肖形印章的有關知識和刻印方法。
2.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藝術。
教學重點:
學習肖形印章的刻印方法。
教學難點:
1.肖形印章范品。
2.示范工具。
3.布置學生帶好軟質印章石頭(或用肥皂、紅薯、橡皮等代替)、刻刀、毛
筆、印泥等工具。
教學程序:
一、理解題意。
1.(板書課題)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很多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形式。印章是我
國特有的藝術形式之一,有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和較高的藝術價值,古往今來出現(xiàn)了
不少名垂千古的宗師和無數(shù)的寶貴遺產。比如我們熟悉的世界藝術大師齊白石
就是其中一個。印章從古到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悠久歷史,人們習慣上稱印章為
“圖章”或“刻印”等。
2.肖象印章又叫“象形印章”或“圖案印章”,是印章的一種形式。
3.教師出示課前刻好的肖形印章范品,并蓋印在幻燈片上,然后用幻燈打
出來,讓學生認識了解肖形印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認識工具。
1.章坯:運用質地較軟的石頭或較細密的木頭,體積一立方市寸左右,形
狀可方可圓,也可是不規(guī)則形狀。如果弄不到合適的上述材料,也可用其它的
材料代替,如肥皂、紅薯、馬鈴薯、橡皮等。
2.刻刀:一般用平口刀,大小兩把夠用。
3.印泥。
4.E|1紙:白報紙、毛邊紙均可。
讓學生自己檢查一下是否工具都準備齊全「
三、學習方法。
1.打開教材第24頁,了解肖形印章的基本形式和內容。
形狀有方有圓,邊有寬有窄。有的陰陽對照,有的將邊簡略。圖有朱(陽)有白(陰”
有繁有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
2.教師講解示范。
(1)將章坯刻印的一面磨平。如果是石章就需要在砂紙上磨平。
(2)描繪印紋。
在平整光滑的一面用毛筆描繪印紋。如有文字,則要注意反向描繪,否則
印出來是反的。
(3):執(zhí)刀雕刻。
打開教材第25頁,引導學生觀察欣賞其十二生肖印章是否用一種方法刻制
而成。然后教師講授。
刻的方法有陽刻和陰刻兩種(教師重點示范),其效果完全不一樣。雕刻時要
注意執(zhí)刀和運刀的方法。(要讓每個學生理解這兩種不同的雕刻方法)
(4)授色蓋印。
要把握印泥的濕度。
四、練習雕刻。
要求:自行設計、刻制一枚自己喜歡的肖形印章。造型要簡練、優(yōu)美,下
刀要準確適度,授色蓋印要細心。
教師個別輔導。
配放古典音樂,最好是用古箏或揚琴演奏的古典音樂。
五、總結下課。
告訴學生平時多加練習才會熟能生巧。
形印還可用來作某種標志。
可用類似方法雕刻普通印章,比如自己的姓名或藝名、化名等。不過描繪文字
時要反向而描。希望大家課外嘗試一下。
附:板書設計
第三課肖形印章
1、提問:什么是肖形印章?
2、認識工具
3、步驟方法:
(1)磨平章坯
(2)描繪印紋
(3):執(zhí)刀雕刻陽刻陰刻
(4)授色蓋印
課后記:
刻畫肖形印章六年級的學生非常感興趣,其一是肖形印章很有趣,其二掌握了
刻印章的方法很實用。在教學中,我覺得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肖形印章
的特點要掌握好,就是要繁中求簡,所表現(xiàn)的動物形態(tài)洗練大方,黑白明快;
二是要讓學生弄清楚什么是朱紋,什么是白紋,怎么樣刻,這點非常重要。處
理好了這兩點學生操作起來就簡單多了。
第四課中國畫山石
一、教材分析
在中國畫中畫山石,要求在一筆中體現(xiàn)出豐富的干濕濃淡的筆墨變化,學
生在已有前面幾冊中國畫學習的基礎上,可說是順理成章地開始學習山石的畫
法。石,在中國山水畫中只是一個元素符號,有小石也有大石,積石還能成山,
因此在學習山石畫法時,我們絕不可去追求如何畫得像一塊真正的石頭,而只
要用筆墨表現(xiàn)出山石的味道一一似又不似。同時此課作為山石教學的延伸,為
學生以后接觸山水畫墊個底。
教學目標:
1.掌握畫山石的一些基本技法,進一步體會筆墨趣味。
2.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山石的基本畫法。
難點:山石質感的表現(xiàn)。
教學準備:
教具:范畫,教師示范用紙,毛筆兩支,墨汁,國畫顏料,瓷碟兩個,錄音機,
磁帶。
學具:作業(yè)紙,毛筆兩支,墨汁,瓷碟兩個,水桶一個,毛氈。
教學過程:
1.出示山水畫資料,欣賞分析。
2.中國畫在繪畫題材上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類。山水畫在表現(xiàn)自然
風貌、山川大地方面有其獨特的手法,是祖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結晶、是東方人對
自然風景獨有的認識。
這么美麗的風景主要是由哪些內容組成畫面?(要求學生講出山石及其變化)
3.揭示課題:中國畫山石(板書)
4.教師講述。
山石是中國山水畫基礎,畫好山水畫首先要學好山石的畫法,先從石的練
習人手。
石頭結構簡析:石頭是立體的東西,古人云“石分三面”,所謂“三面”,
就是說它有著體積上的起伏凸凹。
5.教師筆墨演示,結合講述。
(將演示宣紙掛上)?
畫石法:中國畫畫石主要是通過線條干濕濃淡變化來表現(xiàn)。毛筆先蘸淡墨,
筆尖蘸濃墨,
求得墨色上的濃淡變化,總體上毛筆含水量不能多,含水量過多,不宜表現(xiàn)石
頭“堅硬”的質感。畫石的運筆方向可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以中鋒或側鋒
線條勾畫出石頭的內外結構,轉折要有力,在背光部位用短筆,短線條皴染以
表現(xiàn)石頭的體積感,皴染筆宜下部多,上部少,下部為背光,上部為受光。
畫山法:山如同擴大了的石頭,與石頭畫法較接近;山的主體部分或近山
及山峰宜實,遠山及山腳處宜虛和淡,以襯托山體的氣勢。畫山一般有兩種表
現(xiàn)手法。
(1)勾線法:毛筆醮上淡墨,筆尖醮濃墨,筆上水墨含量宜少,用中鋒或側
鋒勾線,從主要山峰開始,至山體各部,注意山鋒間的大小高低變化,山坡腳
線條宜自然虛淡,待畫面干后,可根據(jù)畫面需要著色,如土坡山可用赭石和淡
墨染色,巖石山用青藍和淡墨染色。
(2)點垛法:毛筆醮淡墨加淡彩(青藍色)筆尖醮濃墨,筆上水墨總體含量稍
滿,從山峰開
始至山坡腳,大筆墨一氣呵成。注意各山峰間墨色的濃淡變化及山體前后氣勢
?,控制,好筆端水分,不可將山畫成一團“糊”狀,如同一塊“黑板”。
石分三面生陰陽,
干濕濃淡要變化,
山有高低寫好峰,
上實下虛自然成。(板書)
講述作業(yè)要求。
6、學生作業(yè)。
7、作業(yè)講評
8、小結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四課中國畫山石
畫石法:
畫山法:
(1)勾線法
⑵點垛法
石分三面生陰陽,
干濕濃淡要變化,
山有高低寫好峰,
上實下虛自然成。
第五課中國畫樹
一、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解山水畫的基本知識時,樹的畫法是一個重要的部分,畫山水畫
必然會要畫樹,
樹木是山山水水之間的生命之象征、活力之所在。因此,學習山水畫內容,必
然要了解樹的畫法。
在中國畫技法論中不僅有“石分三面”之言,還有“樹分四枝”之說。本
課對學生最主要的要求就是知道樹干和樹葉的畫法。畫樹干和樹葉沒有死板的
程式要求,濃墨淡墨、中鋒側鋒、勾線點染都可以互用,它是對前面中國畫筆
墨學習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目標:
學習中國畫樹的畫法,會用中國畫的表現(xiàn)形式畫出各式各樣的樹。
教學重點:
學習中國畫樹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地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樹。
教學準備:
學生作品和繪畫工具。
教學程序:
一、欣賞揭題。
我們一向非常喜歡畫中國畫,有唐鱗、歐陽歡、肖捷等同學的中國畫作品
多次在全國獲得金獎和銀獎。你看,這就是肖捷同學畫的《官莊水庫》和《山
里人家》,大家喜歡嗎?這兩幅畫中除了山以外,還有些什么呢?對!還有各式各
樣的樹。樹是山水畫中必不可少的表現(xiàn)對象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用中
國畫來畫樹。(板書課題)
二、分析特征。
樹由哪些部分構成?(枝、干、葉等)學畫樹應從單株畫起。了解一株樹的結
構及其畫法,
千株樹萬株樹不難從筆下表現(xiàn)出來。
根據(jù)樹的生長規(guī)律,是先長主桿再分枝葉,那么我們畫樹的順序一般是先
真毛:再金墩最后點葉。(板書)
三、示范畫樹。
在國畫示范板上示范畫樹:
立干:一株樹的姿勢有正、欹、直、曲,皆決定于主干的基本傾向。示范:
畫干宜用中鋒、以使樹干圓勁挺健,而采用逆鋒,又可表現(xiàn)老樹蒼勁的質感;
運筆要注意頓挫轉折,才能矯健多姿,富有生氣。
對于不同質的樹干,可采用恰當?shù)鸟宸▉肀憩F(xiàn)。(展示畫好的各種樹的皴法
圖)
分枝:古人有“樹分四枝”之說,即畫樹要以左、右、前、后四面出枝,
才能表現(xiàn)一株樹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由于樹的種類不同,各種樹枝的生長規(guī)
律和形態(tài)也多種多樣,古人把樹枝概括為兩種基本形態(tài);即“鹿角法”和“蟹
爪法”。(示范簡單的樹枝畫法于展示板,再出示特征明顯的鹿角法圖和蟹爪
法圖)一株樹要有疏有密,有收有放。(板書)
點葉:表現(xiàn)不同的樹有不同的點葉法(展示胡椒點、介字點、平頭點等示范
作品)。小結:點葉法不外乎圓、尖、橫、直。(板書)
四、學生練習和體驗。
不要拘泥于樹形,在宣紙上反復體驗用于濕濃淡筆墨畫樹的方法。練習畫
出一兩種樹。
五、展示一些較優(yōu)秀的作業(yè),總結。中國畫藝術源遠流長,畫樹技法多樣,
今天我們掌握了畫樹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同學們可利用業(yè)余時間多練習和體驗,
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進步。
附:板書設計
第五課中國畫樹
立干分枝點葉
課后記:
本課對學生最主要的要求就是知道樹干和樹葉的畫法。畫樹干和樹葉沒有
死板的程式要求,濃墨淡墨、中鋒側鋒、勾線點染都可以互用,它是對前面中
國畫筆墨學習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第六課中國畫樹和山石的組合
一、教材分析
當學生學習了樹和山石的畫法以后,將其恰當?shù)亟M合在一個畫面里,就能
夠創(chuàng)作一幅完整的山水畫作品。本課即是在學生掌握了中國畫山石畫法和樹的
畫法基礎上,學習如何進行畫面組合,既是進一步的基本畫法練習,又是中國
山水畫的入門學習。在講授這一課時,教師應特別注意不要加深教學的難度,
應始終把握在中國畫筆墨知識的了解和練習上。本課題之所以寫為“樹和山石
的組合”,就是為避免教師把這一課上成畫山水回,盡管樹和山石組合得好就是
一幅完整的山水畫作品,但卻不是我們這課要追求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鞏固樹和山石的畫法。
2.學會將樹和山石的畫法融于畫面中,提高畫面的組織組力。
3.感受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情趣。
教學重點:
鞏固畫樹和山石的畫法。
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畫面。
教學準備:
中國畫畫具,宣紙及范畫。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復習。
⑴請兩位學生即性表演山石和樹木的畫法。
(2)其他同學在臺下練習,個別輔導,然后講評表演作品,先請學生評,再
由師總結。
3.新授。
山石和樹木息息相關。禿山不美,光樹顯不出它的雄壯之氣,而山、樹同
在,可顯出山的生機,也可顯出樹的秀美,向時又可顯出山川雄偉、雋美之氣。
(1)《白云生處國旗飄》范畫分析:
國畫樹和山石的組合)
三、引導學生設計畫面。
1.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中央畫出一座山,提問:你準備怎樣在畫面上添加樹
及其他景物?
山的形狀和位置可以自己確定,不要受老師板畫的影響。
2.請幾位同學回答問題。
3.同桌一起討論,并用黑鋼筆畫出稿子,看看哪些同桌描繪的風景美麗怡
人?
4.張貼畫稿,師生點評.
如果學生所設計的畫稿全以山石為主體物,老師則將自己繪制的以樹為主的幻
燈片打出,補充山石與樹的組合方式。
5.老師指導繪畫方法。?
構思的畫面可以以山石為主體物,在上面點綴些樹和其他景物,例如:民
居、寺廟、寶塔、學校、水、船舶、人物、飛鳥、飛行物、太陽、云彩等等。
也可以以樹木為主,在畫上點綴些石頭,山嶺及其他景物。樹木和山石可以根
據(jù)需要以單個、兩個、幾個或者群體的方式出現(xiàn)。畫面注意先從主體物畫起。
畫山石和樹木可以采用勾線法和點垛法或者結合兩種畫法。其他的景物也可嘗
試用這些方法畫去。
四、同桌兩人合作完成一張較大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利用兩人的力量,把樹和山石組合在同一畫面上,并可適當添加景
物,使畫面完整。畫完后請給畫題名,并寫上作者姓名和年齡、H期。
五、作業(yè)展評:根據(jù)畫面景物組合方式和效果評出“最佳風景畫”十張。
六、總結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六課中國畫樹和山石的組合
勾線法樹木
塊面法山石
其他景物:房、人、鳥、日、云……
課后記:
在教學這課時,教師應啟發(fā)學生重溫樹和山石畫法的基礎上,歸納強調中
國畫筆墨的運用規(guī)律,并提出組合的要求。而組合的方式和應注意的問題則通
過教師的教具演義和與學生的討論,使學生明了。這一課,教師可不作范畫,
以免束縛學生的組合思路。
第七課美化節(jié)日的教室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為了配合國慶、新年等節(jié)日而設立的課題。作為六年級學生,應該
學習和掌握一些美化環(huán)境、裝點生活的知識和能力。不過,以課堂教學形式開
展環(huán)境美化活動,難度較大:1.課前準備工作繁雜;2.課堂教學組織、調控
量大;3.身心負擔重。要使眾多天真爛漫的十二三歲的兒童,在一個老師的指
導下,能群策群力,分工協(xié)作,各司其職,各顯其能,學用結合,體腦并用,
井井有條地進行這個活動,就需要在課前作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質準備工作。否
則容易造成課堂組織紀律失控,出現(xiàn)亂糟糟、鬧哄哄的難堪局面。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知識,裝飾美化節(jié)日的教室;
2.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到美的真正魅力來自于自己的親手創(chuàng)造。從而教育學
生要善于欣
賞美、積極追求美和大膽創(chuàng)造美。
教學重點:
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團結合作。
教學難點:
精心制作,把握整體效果。
教學準備:
1.兒童歌曲、音樂磁帶,彩色粉筆;
2.布置書法、美術特長生帶好筆墨紙硯;
3.布置全體學生帶好各色皺紋紙、蠟光紙、漿糊、剪刀、毛線等材料和工
具,并想一想怎樣來美化我們的教室。
教學程序:
一、師生談話,整體規(guī)劃。
(本課是一堂綜合練習課。為了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教師要把握兩點:一是
要把本課安排在節(jié)日前夕進行。二是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
生的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各盡所能,大膽創(chuàng)造,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1.同學們,一年一度的元旦佳節(jié)快要到了,大家有什么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呢?(讓學生
說)為了慶祝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跨人新的一年,今天我們用自
己的雙手*運用我們掌握的知識美化我們的教室。
2.那么,可以怎樣來美化呢?老師想聽聽大家的意見。(讓學生各抒己見,
并引導學生討論怎樣才能有更完美的效果,看誰的主意好。)
我們學了美術字,可以在黑板上寫上漂亮的節(jié)日標語,可用各種美術字來
寫,還可以畫上熱鬧的背景。
我們學了剪紙紋樣,窗戶上可以貼上美麗的窗花;
我們學了彩練、紙花,可以在教室中間向四周拉彩練,在彩練上掛上好看
的各色紙花;
有書法、美術特長的同學可以即興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貼在教室的墻壁上。
3.選用材料:顏料,彩紙或碎布、毛線、橡皮泥、貝殼、羽毛等等,可單
獨采用,也可綜合運用。
4.精心制作:
利用歷屆學生制作的范品,啟發(fā)學生大膽制作。可以直接描繪,可以折疊
剪紙,也可以布貼、毛線貼或橡皮泥貼,還可以剪、貼、繪相結合。
四、學生制作。
1.打開教材第42頁,學生看書,加深理解。
2.布置作業(yè):兩人一組,先商量再共同設計制作一張賀卡。(教師也可以發(fā)
給學生已基本
造型的不同色彩的作業(yè)紙一一造型各不一樣。但最好是全部由學生自己設計造
型。)
3.教師播放輕松愉悅的音樂,并告訴學生,希望這音樂能給大家創(chuàng)造一種
氛圍,帶來靈感。然后,教師指導或參與學生的制作。
五、賀卡展覽,總結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七課美化節(jié)日的教室
選用材料
精心制作
課后記:
本課是為了配合國慶、新年等節(jié)日而設立的課題。作為六年級學生,應該學習
和掌握一些美化環(huán)境,裝點生活的知識能力。不過,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環(huán)
境美化活動,難度的確較大。故課前準備尤為重要,在課前應作好充分的精神
和物質準備工作。除了充分做好各項課前準備工作外,還必須緊扣計劃分工這
個環(huán)節(jié),力爭做到周全細致,
讓學生各顯其能。分工前,應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討論,主動探索
與策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美化方案,增強設計意圖.激發(fā)興趣,啟迪創(chuàng)造美
的內驅力。
第八課光和色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自然色彩依賴光的存在而展現(xiàn)出十分豐富的面貌。沒有陽光,就沒有晚霞
的壯麗,沒有白云藍天;沒有光,也不會有花朵的姥紫妍紅,不會有溶洞的迷
幻神奇。陽光透過三棱鏡,可分析出七種基本色光。各種不同的物質因其反射
和吸收色光的狀況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并在不同狀況的光照下表現(xiàn)出千
千萬萬種顏色來。因此,有了光才有色彩繽紛的世界。光與色的世界又使人類
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如詩如畫。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知曉多彩的世界之所以豐富美麗,是因為物質發(fā)熱
光照的結果,并能運用以前學習過的對比、漸變等色彩知識畫一幅充滿想象的
色彩畫。
教學重點:
光與色的產生及相互關系等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
多種色彩的調配與表現(xiàn)。
教學準備:
教具:教材,彩色圖片,三棱鏡,水粉畫工具材料(示范用),有條件可用錄
像帶或影碟。
學具:教材,任一色彩畫用具,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講述導入,板書課題。
1.光既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也是我們觀看世界的首要條件。沒有光照,什
么也看不見。
2.光照能使物體產生明暗深淺,也使物體表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陽光下的世
界是五彩紛呈
的。
3.色彩的豐富美麗,有其一定的規(guī)律。
今天我們學習(接板書)光與色的世界。
二、講授新課,感知光色。
1.演示:(1)開關兩次教室內照明燈或打火機,并說明光是能量釋放的現(xiàn)象,
如太陽、火山噴發(fā)、煙花燃放等都是能量轉換的最典型例子。
演示(2)用三棱鏡將日光折射,給學生看到七色光。并說明日光看上去是無
色彩的,但它確確實實是各種色光的復合,使人眼難于看到。
小結:不發(fā)光的物體(事物)之所以顯現(xiàn)某種色彩,是因為它具有反射某色光
的特性,吸收了其余的色光。紅花反射紅光,而吸收了綠、藍、紫、橙、青等
色光。黑色物體把全部色光都吸收了,白色物體卻把全部色光都反射出來,由
于吸收、反射的特性強弱不同,便產生了多彩的世界。(有條件的可放科教像帶
或影碟三五分鐘)
2.千變萬化的彩色世界,我們不可能用顏料色來全部表現(xiàn),但我們可以掌
握一些基本的調配方法和規(guī)律,調出近似的色彩來,為美術學習服務。如以前
學過的:紅+黃=橙;黃+藍=綠;藍+紅二紫;某色+白(或淡化):淺色;某色
+黑(或灰化):深灰色等等。相調配的色料多少不同,便會出現(xiàn)某種色的色感傾
向。(例舉演示一二)
3.色彩與色彩并置在一起,給人的眼睛所產生的心理作用是很不相同的。
這便是色彩的冷曖對比、鮮灰對比和色彩的漸變與協(xié)調。
色彩的對比,會使相對比的色彩更加鮮明生動而富有色彩個性(出示一對比
色調的圖片或繪畫作品說明之)。
色彩的漸變和協(xié)調,會使色彩具有遞進、韻律、節(jié)奏感,表現(xiàn)出光感空間
與統(tǒng)一,使人看著
賞心悅目、感覺舒服(出示圖片或畫作感受)。
小結:色彩的對比也好,漸變也好,它們所產生的色彩效果總是不能離開
光照的。有光才有色,有色世界才是美麗的,所以,我們認識和掌握色和光的
原理規(guī)律,對學習美術尤顯重要。
三、教師簡要示范畫出日出或火山噴發(fā),然后指導觀摩教材。?
四、布置學生作業(yè),畫一幅想象的表現(xiàn)光色的畫,要求運用豐富的色彩及
對比、漸變。
五、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行指點。
六、展評作業(yè),課的總結,宣布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八課光和色的世界
呈現(xiàn)光和色
物質發(fā)光明暗深淺與多彩
照射物體
對比(冷暖、強弱、鮮灰)
色彩的美麗
協(xié)調(漸變、統(tǒng)一)
課后記:
本課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偏重于指導學生對自然色彩進行觀察、感
受和表現(xiàn)的訓練。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感受色彩的美。
第九課色彩的冷暖
一、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和暖主要是因色與色、色調與色調之間的比較而存在的。由于人
們的生活經驗,
對紅黃色或傾向于紅黃的色易于感到溫暖,對藍色或傾向于藍的色易于感到清
涼、寒冷,便產生了色彩的冷暖傾向和冷暖對比。同樣是灰色,偏藍的灰和偏
紅的灰之間就有較微妙的冷暖變化。這些冷暖變化或使畫面色彩變得更為含蓄,
或使畫面色彩更加活潑、生動。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和表現(xiàn)客觀色彩的能力以及組
織畫面色彩的能力,并初步學會整體地認識和處理畫面色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色彩和色調的冷暖關系。
難點:冷暖對比的運用0
教學準備:
教具:色燈(一冷一暖),房屋模型一套,范圖二幅,示范用水彩,十二色環(huán)。
學具:白紙,水彩工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
同學們,冬天里我們都喜歡曬太陽,是因為太陽光暖和;夏天里我們喜歡
游泳,是因為湖水涼爽,同學們知道太陽光和湖水是什么顏色嗎?(橙色和藍色)
像陽光、火焰這樣的色彩給人溫暖的感覺我們叫它暖色,如紅、黃、橙;
像冰雪、湖水、夜晚這樣的色彩給人寒冷涼爽的感覺,我們就叫它冷色,如藍、
綠、紫。(板書課題:色彩的冷和暖)
二、授新課:
1.實物演示,加深感受。
出示房屋模型,罩于黃色燈下,再罩于紫色燈下,如此對比兩三次,讓學
生感受色彩的冷暖給人的不同感受。
問:處于黃色燈下的房屋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季節(jié)?紫色燈下呢?(秋季和冬季)
2.出示十二色環(huán),講述冷暖對比的概念。同時說明,冷暖對比不是絕對的,
而是相對的。
3.教材分析。
學生看教材,師生對照書上的圖分析冷暖對比的相對性,同時強調,冷暖
的對比在面積上應有大小的區(qū)別。
4.出示冬景、秋景的范圖,先讓學生說出屬于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再指出
冷暖對比具體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5.示范上色,可按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從后至前的順序進行。
強調并板書:冷暖對比
6.學生作業(yè),巡回指導。
7.作業(yè)講評,小結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九課色彩的冷暖
暖色:紅、黃、橙……
冷色:藍、綠、紫……
冷暖對比
課后記:
要讓學生畫出好的作品,就要讓學生了解幾個表現(xiàn)客觀色彩的規(guī)律:1、畫
面應以某種冷暖傾向性較強的色為主來安排畫面;2、應注意把握好色彩的微妙
變化;3、應注意色彩的深淺變化。
第10課用色彩畫靜物
一、教材分析
其實,我們如果能通過激發(fā)學生對色彩畫的興趣,對色彩表現(xiàn)力的關注,
在基本掌握作畫步驟和基本方法后,學生就不會產生畏難情緒。一般的作畫步
驟和方法只是達到一般的作業(yè)要求,不應成為學習繪畫的束縛。本課采用最。
一般的作畫方法一勾線填色來完成一幅《瓶花》的靜物畫,由于這個作業(yè)允許
甚至要求學生適當改變顏色來臨畫作品,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畫靜物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2.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關系畫靜物。
教學重點與難點:
畫靜物的方法步驟。
教學準備:
教具:教材,示范圖,小色稿,水彩工具。
學具:同教材要求。
教學程序:
一、開門見山,板書課題。
教師講解認識色彩靜物寫生臨摹的作用。
初學繪畫的人,在色彩寫生前增加點臨摹練習是有必要的。初學者在臨摹
過程中起碼可以熟悉一下色彩的調配、工具的使用,臨一臨優(yōu)秀作品也會從中
受益良多。藝術是微妙的,只能在反復實踐中意會領悟。
二、學習方法。
教師一邊出示范圖及小色稿,一邊講解:
1.畫正稿前先畫小色稿,目的是選擇構圖,捕捉最初的色彩感覺。小稿不
一定畫得很細,只需擺對大的色彩關系,這樣色稿完成后對所畫的實物有一個
概括的了解,然后上正稿。正稿起稿時首先解決構圖問題,即采用取景框的方
式,將物體擺放在畫面中的適當位置。
2.用線勾出物體的輪廓,要求顏色不要太濃、太亂。
3.用深色畫出瓶子、葉子、投影。
4.用暖灰色畫桌面,藍灰色畫墻。
5.當顏色鋪滿畫面時,大效果應基本畫出來,這時亮部顏色一定要飽和。
6.畫面主體部分要深入刻畫,有不適當?shù)牡胤竭M行最后調整,直到滿意為
止。
三、學生作業(yè)。
1.教師提出作業(yè)要求:
⑴構圖完整;,
(2)色調明確,也可適當?shù)刈儞Q色彩;
(3)形體塑造要結實。
2.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評作業(yè)。
評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指出不足之處,以求共同提高。
五、總結全課,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10課用色彩畫靜物
什么是明度:
作業(yè)要求:
(1)構圖完整;,
(2)色調明確;
(3)形體結實。
課后記:
在這課中,要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水彩或水粉的性能,并能把握好色彩的深
淺變化,通過觀察來描繪景物。
第十一課用色彩畫風景
一、教材分析
通過前兩課及以前所學的線描淡彩畫、色彩的對比和色彩的漸變等課的學
習,學生從識
色、用色、調色到色彩的構成、色彩的產生、色彩的情緒性格、色彩的冷暖對
比等等都有了一定的體會和認識。本課及后兩課則主要是綜合主觀的色彩感受
和對客觀色彩基本規(guī)律的初步認識進行色彩畫練習的教學活動。因此,在這幾
課的教學中,綜合復習以前所學,鞏固和充實學生的繪畫經驗,豐富表現(xiàn)技巧,
是主要的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風景畫的??般特點和基本畫法,提高對色彩的運用能
力,在作業(yè)過程中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加強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色彩畫風景的作畫要求和一般方法(通過教師講授指導與學生練習來解決)。
教學難點:
色彩的調配和著色運筆(通過示范和學生實踐來突破)。
教學準備:
教具:教材,大掛歷風景掛圖,示范用水彩畫具材料等。
學具:教材,水粉畫工具材料和8開作業(yè)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畫具準備情況,安定好學生精神,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觀賞導人,板書課題。
1.出示觀賞風景畫作品(可用優(yōu)秀學生作業(yè))。
2.簡析畫面色彩與構圖特點。
3.提出并板書課題:用色彩畫風景。
三、講授新課。(邊講邊示范)
1.選景構圖??捎幂^大的彩色風景照片掛歷作為實景,也可將學生帶到室
外,視具體情況來確定。用掛歷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辦法。告訴學生選景不可
貪多,應簡單、有重點,主次得當,切不可將所見之景都畫上去。當選擇好景
物之后開始勾畫草圖??捎勉U筆輕輕畫出,不要太詳細,應大方飽滿,注意取
舍,可以挪動搬遷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需要。主要的景物應安排在畫面
視覺中心,占居較大空間。
2.從遠到近或從近至遠鋪畫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驟為例:
(1)用藍色加少許紫色大筆觸畫天空大體色彩;黃色畫地面,接畫少許藍色,
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筆觸概括(見步驟圖)。
(2)用禍黃色畫秋樹,隨意點畫,與未干之天空藍色相交處變黃綠,自然呈
現(xiàn)樹葉之色(見
步驟圖3)。
(3)用賭褐色加少許藍色畫樹干、樹枝和房子,房子陰暗處用淺藍色稍畫,整個
畫面既有色對比,又是統(tǒng)一協(xié)調的,非常好看(見教材大圖)。
(4)可點畫出人物、門窗等細節(jié),直至完成。
3.教師小結:剛才老師所畫的景物步驟是由遠至近畫出的,實際上是先畫
遠景再畫中景后畫近景,同學們畫時也可由近到遠去畫。即近景一中景一遠景
(天空、遠山等物)。
四、布置學生作業(yè),提出作業(yè)要求。
1.或參照掛歷照片(若干幅任選其一),或參照書上臨畫,或自行想象設計。
2.畫時應考慮畫面總的色彩傾向和冷暖對比,使之既生動又和諧。
3.由近至遠或由遠到近靈活進行。?
4.構圖飽滿單純、主次有別,不要貪多。
五、學生自行作業(yè),教師指導完成。
六、簡評作業(yè),布置學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課。
附:板書設計
第十一課用色彩畫風景
選景構圖:簡單、飽滿、主次得當
畫出色彩:由遠到近、由近到遠
課后記:
在這幾課的教學中,綜合復習以前所學,鞏固和充實學生的繪畫經驗,豐富表
現(xiàn)技巧,是主要的教學目的。教學中應突出對主體色在畫面情趣表現(xiàn)中的作用,
分析主體色彩的影響,使學生既能大膽作業(yè),有能恰當?shù)匕盐丈省?/p>
第十二課用色彩畫人物
教材分析
作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人物寫生中,對色彩的觀察和表現(xiàn)應更深入一
些,著重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顏色的判斷不應停留在對人物部分顏色常性
的認識上。如人物的膚色,就不能只是簡單的紅加黃了,應在一定的色彩環(huán)境
中反映出一定的色彩傾向。試著改變一下顏色或在其它大塊色畫出后再畫膚色
都有可能產生較好的效果。二是強化對色彩的主觀感受.適當改變一下客觀色
彩,有可能產生更好的畫面色彩效果,較好地表達出人物的個性或畫者的情
緒。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進一步鞏固所學色彩畫的內容。強化學生色彩畫的個性,
豐富人物畫的表現(xiàn)手段。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畫面色塊的深淺、冷暖對比。
難點:能畫出各個學生自己的色彩個性來。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1.前三課色彩畫訓練,主要是學習和掌握了哪些色彩知識?(色彩的冷暖、明暗、
層次及畫面色彩的大體傾向與關系。)
2.怎樣處理好色彩的這些關系?(通過觀察、比較、理解與創(chuàng)造來實現(xiàn)。)
三、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1.用色彩畫人物也不例外,更需要運用色彩的冷曖、明暗、深淺、鮮灰與
色彩大關系來表現(xiàn)。教師出示人物肖像畫參考作品進行以上各方面的簡單扼要
的分析。
2.宣布并板書課題:色彩人物寫生。
四、講授新課,結合演示。
1.用色彩寫生,關鍵是觀察和比較并大膽用色。繪畫要畫出自己對被畫物
的感覺,觀察是前提,平時應多觀察。對具體的人物半身肖像寫生來說:
(1)人物在畫面中的大小比例要比較;(2)人物與背景的色彩關系要比較:⑶
人物頭、手與
衣服的色彩要比較;(4)色彩最鮮最亮的部分在哪里?最暗的是哪兒?冷暖對比怎
樣?適合用
什么色彩?都需觀察考慮一番,作出決定后才可動筆用色。
2.當觀察考慮妥當后開始落筆起稿,有兩種方法:(1)用較重的任意一色(紅、
藍、黑、綠均
可),以較小筆畫出大體輪廓位置。(2)也可用深彩色粉筆起稿,下一步可以修改
覆蓋。
3.大膽用筆用色。首先鋪涂大塊的色彩,如人物面部、手、衣服、背景幾
大塊。靈活運筆,飽蘸顏色(以不自行流動為度)大膽畫出。
4.從面部開始刻畫,觀察比較,同時考慮色彩的鮮灰、冷暖、明暗及層次。
也可像大師畢加索、梵高一樣主觀表現(xiàn)。畫時應適可而止,不可老糾纏在一處,
特別是將自己認為未畫好的部位反復改動,結果越畫越糟,這是最不好的,應
避免。
5.最后從整個畫面著眼進行收拾統(tǒng)一。不亮的提亮些,不鮮的畫艷些,不
協(xié)調的使其協(xié)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點涂色彩)。人物對象的形象特征也可最
后用色彩重新勾畫一遍。
五、觀摩教材。
1.構圖與比例較適中,表現(xiàn)有個性;?
2.分別用水彩、水粉和吹塑紙版畫畫出;
3.色彩的冷暖、明暗、鮮灰與大體色彩傾向均有所體現(xiàn),色彩顯得豐富協(xié)
調。
4.人物形象有特點,小作者們通過觀察、比較,抓住了對象的形象特征。
都是優(yōu)秀作業(yè)。
六、安排2口3名同學做模特,坐在襯布前。布置學生開始作業(yè)起好草稿。
七、布置學生課間休息,打好水、備好顏料。
八、第二節(jié)課繼續(xù)。組織教學,安頓學生靜下心來作畫。
九、教師分別對模特的形象特點與人物面部、衣服、背景色彩及色彩關系
稍加提示。
十、學生作業(yè)
十一、作業(yè)展評
第十三課畫戲劇臉譜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戲劇臉譜的特點及有關知識,掌握臉譜繪制
的基本方法。
2.增強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認識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臉譜繪制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臉譜紋樣的適當設計和色彩的和諧運用。
教學過程:
一、聽歌引入新課。
1.老師放《戲說臉譜》一歌,讓同學們欣賞,然后提問,請問歌中提到的
藍臉的竇爾墩、紅
臉的關公、黑臉的張飛等人的“臉”是指的什么?(臉譜)(板書部分課題:臉譜)
2.展示臉譜圖。
老師在黑板上展示一些臉譜,請同學們仔細欣賞。
3.剛才同學們已經看到這么多精美的臉譜,請問:臉譜到底是什么?(臉譜
是傳統(tǒng)戲曲演
員面部化妝的一種程式,用各種色彩在面部勾畫的紋樣圖案,它是我國獨有的
寶貴的文化藝術
遺產。各種人物都有特定的譜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xiàn)對人
物的褒貶,如紅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粗直,白色表示奸詐)今天,我們學習畫
戲劇臉譜。
板書完課題:戲劇
4.認識幾種臉譜的譜式。
老師介紹黑板上臉譜:竇爾墩、關羽、張飛、孫悟空、包拯、二郎神、謝
虎這些人物的臉譜都
有一定的譜式,所以戲曲愛好者不用看名稱,光從臉譜上就能將他們辨認出來。
二、掌握臉譜在形式和色彩上的特點。
提問:請問臉譜在構成形式和用色上有什么特點?
小結:臉譜在構成形式上以左右對稱為主,也有極個別不對稱的部位;臉譜
在繪制上采用
線面結合的方法;在用色上,多使用鮮艷的色彩,而且對比鮮明。
三、學生練習
四、作業(yè)講評
五、小結下課
六、析書設計
吹塑紙剪貼畫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掌握吹塑紙的性能,綜合運用以前學過的構圖知識.
2、提高學生的構思能力,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吹塑紙剪貼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
構圖
教學準備:
剪刀、膠水、吹塑紙、燈片或示范圖
教學過程:
1、欣賞引導進入:
出示示范圖并提問:好看嗎?用什么材料做的?做了什么?
板書課題:
吹塑紙剪貼畫
2、分析制作內容:
打開書欣賞:做的內容一樣嗎?分別是什么?
小結:動物、植物、人物、風景等等。
3、分析制作方法與過程:
觀察:吹塑紙上的花紋是怎樣的來的?用了什么方法?這些方法的先后過程是
怎樣的?
小結:剪、貼、刻
板書:剪貼刻
4、提問:我們以前學過剪貼畫和布貼畫的時候構圖有什么要求?
小結:大小合適
構圖飽滿
5、講解示范:
A、確定內容
B、剪
C、刻
D、貼
6、學生作業(yè),
7、個別指導
8、作業(yè)展示:
9、作業(yè)評價:
你最喜歡拿一張?為什么?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11、總結:
第十五課光和影的現(xiàn)象
教材分析
我們能夠看到物體的各種形狀,應該歸功于光的存在。而在我們的生活中,
陽光是最主要的光源,又由于空氣折射陽光而產生了天光。除陽光和天光是常
見光源外,還有燈光、火光等等光源。
一件物體在光的照射下,從背景中分辨出來,可判斷出它的形狀。光照在
物體上,又產生了受光部的淺亮色調和背光部的深暗色調以及不同的過渡色。
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最基本的光和影的現(xiàn)象(如教材第8頁中的兩張照片和畢加
索的作品)。拿起我們面前的一件用具或其它物品,置于有光照射的位置,轉動
它或從多個角度觀察它,可以看到物體受到光線直接照射的部位比光線側射到
的部位要亮些,而背光的部位則暗些。置放在桌面上的物體,還在桌面上投下
了一個較深色的投影。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光影產生的基本原理,初步了解表現(xiàn)立體物
的又一重要形式一一明暗畫法,初步學習明暗畫法的基本表現(xiàn)技法,使學生進
入觀察和表現(xiàn)客觀物體空間形態(tài)的又一新的認識領域。
重點:初步了解圓球狀和圓柱狀物體的基本光影現(xiàn)象。
難點:認識并較恰當?shù)禺嫵龉庥暗纳顪\變化。
教具與學縣準備:
教具:教材、稍淺色的球柱狀物一件、適量掛圖。
學具:課本、作業(yè)紙、鉛筆。
教學過程:
1.談話導人課題。
(1)光源:日光、月光、火光、燈光……
(2)光與影的關系:
光的照射使物體產生不同的明暗層次,富有層次感;光的照射使物體產生
投影,加強了物體的立體感。
沒有表現(xiàn)光和影的圓形,說它是球也可,是圈也行;表現(xiàn)了光和影的圓形,
則是一個立體感較強的球體(見課本第9頁上圖)。
(3)板書課題。
2.觀察分析物體受光后的明暗變化。
(1)拉上教室一邊的窗簾,集中光源。
(2)教師用手電筒照亮石膏幾何體的一側,使其產生明顯的明暗層次。
(3)啟發(fā)學生說出幾何體受光后的三個主要明暗層次一一亮面、暗面、灰面。
3.教師范畫主要的明暗層次。
物體受光后,最明顯的明暗層次是亮面、暗面、灰面,又稱“三大面”,它
表現(xiàn)了畫面的黑、白、灰效果。
4.作業(yè)。
學生跟著教師練習表現(xiàn)物體的明暗變化。
5.小結。
(1)分析學生作品,肯定優(yōu)點為主。
(2)表現(xiàn)光和影的現(xiàn)象也是素描的明暗表現(xiàn)方法。
6、板書設計
第十六課畫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材分析
前面我們已通過運用明暗色調作畫的練習,使學生認識到深淺色調可表現(xiàn)
出物體的立體
感和光感來。本課主要是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了明喑色調的基礎上,為立體物設
計光源并較為
合理地畫出明暗來。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表現(xiàn)方法。
2.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xiàn)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各種物體。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
教學難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guī)律,表現(xiàn)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學準備:
1.教師素描范作:球體、平行六面體和圓柱體。
2.學生素描作品。
教學程序:
一、分析物體的明暗。
1.出示教師范作:球體、平行六面體、園柱體。要求學生
細觀察思考:物體的明暗變十
有什么規(guī)律?這些物體的明暗與第5課中物體的明暗色調有什么不同?(這里講究
光源方向
而第5課中的物體的明暗是隨意的、不講究光源方向)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
二、表現(xiàn)物體的明和暗。
1.教師講解示范明暗表現(xiàn)方法:,
(1)畫好輪廓線(從整體出發(fā),用直線輕輕地畫);
(2)觀察光源方向;
(3)進一步欣賞、觀察教師范作及課外小組的學生素描作品,讓學生明白是用排
線來表現(xiàn)
(4)教師示范排線的畫法,并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練習,告訴學生,畫排線
時手腕要放松。
只要多練,手腕就會變得很靈活、排線相迭的角度最好是3那左右,不要成燈
的直角:
(5)教師示范完整地畫出物體的明和暗;
(6)引導學生看教材第1213頁,加深學生的理解。
2.指導學生選擇物體,按自己想象的光源,畫出物體的明暗,表現(xiàn)出物體
的立體感。
三、展示作業(yè)(略)。
四、小結下課(略)。
第十七課貼花陶罐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泥塑的知識,著重掌握貼花的方法。
2、提高學生的構思能力,動手能力,裝飾能力和刻畫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貼花的方法。
教學難點:
疏密和大小的變化。
教學準備:
陶泥、泥塑工具、燈片或示范圖
教學過程:
1,欣賞引導進入:
出示實物并提問:好看嗎?裝飾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
板書課題:
2、分析制作內容:
打開書欣賞:做的內容一樣嗎?分別是什么?
小結:花和葉子等等。
3、分析制作方法與過程:
觀察:你覺得貼花陶罐過程是怎樣的?
小結:想做陶罐然后再貼花
4、提問: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做陶罐的方法?
小結:盤泥條、泥板拼結等
5,講解示范:
A、確定內容
B、貼花,注意大小的疏密的變化
C,亥“,注意疏密的變化
D、調整
6、欣賞各種貼花陶罐
7、學生作業(yè),8、個別指9、導
10、作業(yè)展示:
11、作業(yè)評價:
你最喜歡拿一張?為什么?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10、總結:
第十八課方形分解構成
教材分析
《方形分解構成》是根據(jù)現(xiàn)代圖案“平面構成”的原理,結合兒童的認知能力
和美術教學實
際而選用的課題,將一些抽象的理論融貫于構思、設計和實際操作之中。這種
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方法,是促進學生形象思維、想象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
發(fā)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一般對此興趣很濃,教學效果普遍令人滿意。
教學目的:
1.通過觀賞、構思、設計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形的分解與組合,發(fā)展形象思
維和審美感知能
力。
2.通過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和心理
品質。
教學重點:
方形分解構成的方法。
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設計分解構成。
教學準備:
1.方形分解構成范品,幻燈,示范工具(最好選用色彩鮮明的吹塑紙)。
2.布置學生帶好各種色紙、剪刀、漿糊等工具。
教學程序:
一、發(fā)散思維,理解題意。
教師出示方形色紙,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興趣:這個方
形,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自然界中的什么東西?(手帕、畫紙、方桌、地毯……)
對學生的大膽想象,教師予以充分肯定。大家通過想象,說出了很多像方形的
東西,說明大家都很聰明,想象力十分豐富。
今天我們要研究的不是方形像什么,而是把它當作圖形,通過設計、剪切、分
割,化整為零,然后拼擺組合,化零為整。比如,在方形中部切開成兩個長方
形,將切下的兩個長方形重新拼擺成新的圖形。
這樣,先剪切分解,再想象拼擺組合的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課:方形分
解構成。
(板書課題)
二、欣賞分析,學習分解構成方法。
1.教師出示課前制作的方形分解構成范品,引導學生欣賞分析:這像什么?
美不美?讓學生明白,這些圖形有的像自然界里的某種東西,有些則什么也不像,
但也挺有意思,說不定將來你可以創(chuàng)造一臺這樣的機器、一棟這樣的房子、一
套這樣的玩具,或者還可以用來做…個新產品的廣告商標哩!它們能觸發(fā)人們的
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美的感受。
怎樣進行分解構成呢?
2.教師講解演示(直接在幻燈上演示分解和構成):
⑴設計(立意)。
可以是有意設計,也可以是隨意發(fā)揮。
打開教材第37頁,引導學生欣賞分析哪些是有意設汁,哪些是無意設計。
(2)分解(剪切):化整為零。
(3)構成(拼擺):化零為整(在構成過程中,不能有半點遺漏。造型翌優(yōu)美有
趣,教師要演示構思過程)。
三、嘗試創(chuàng)作,練習分解構成。
四、作業(yè)要求
完成兩件分解構成的作品
五、作業(yè)展評
六、小結下課
第十八課方形分解構成
教材分析
《方形分解構成》是根據(jù)現(xiàn)代圖案“平面構成”的原理,結合兒童的認知能力
和美術教學實
際而選用的課題,將一些抽象的理論融貫于構思、設計和實際操作之中。這種
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方法,是促進學生形象思維、想象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
發(fā)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一般對此興趣很濃,教學效果普遍令人滿意。
教學目的:
1.通過觀賞、構思、設計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形的分解與組合,發(fā)展形象思
維和審美感知能
力。
2.通過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和心理
品質。
教學重點:
方形分解構成的方法。
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設計分解構成。
教學準備:
1.方形分解構成范品,幻燈,示范工具(最好選用色彩鮮明的吹塑紙)。
2.布置學生帶好各種色紙、剪刀、漿糊等工具。
教學程序:
一、發(fā)散思維,理解題意。
教師出示方形色紙,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興趣:這個方
形,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自然界中的什么東西?(手帕、畫紙、方桌、地毯……)
對學生的大膽想象,教師予以充分肯定。大家通過想象,說出了很多像方形的
東西,說明大家都很聰明,想象力十分豐富。
今天我們要研究的不是方形像什么,而是把它當作圖形,通過設計、剪切、分
割,化整為零,然后拼擺組合,化零為整。比如,在方形中部切開成兩個長方
形,將切下的兩個長方形重新拼擺成新的圖形。
這樣,先剪切分解,再想象拼擺組合的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課:方形分
解構成。
(板書課題)
二、欣賞分析,學習分解構成方法。
1.教師出示課前制作的方形分解構成范品,引導學生欣賞分析:這像什么?
美不美?讓學生明白,這些圖形有的像自然界里的某種東西,有些則什么也不像,
但也挺有意思,說不定將來你可以創(chuàng)造一臺這樣的機器、一棟這樣的房子、一
套這樣的玩具,或者還可以用來做…個新產品的廣告商標哩!它們能觸發(fā)人們的
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美的感受。
怎樣進行分解構成呢?
2.教師講解演示(直接在幻燈上演示分解和構成):
⑴設計(立意)。
可以是有意設計,也可以是隨意發(fā)揮。
打開教材第37頁,引導學生欣賞分析哪些是有意設汁,哪些是無意設計。
(2)分解(剪切):化整為零。
(3)構成(拼擺):化零為整(在構成過程中,不能有半點遺漏。造型翌優(yōu)美有
趣,教師要演示構思過程)。
三、嘗試創(chuàng)作,練習分解構成。
四、作業(yè)要求
完成兩件分解構成的作品
五、作業(yè)展評
六、小結下課
第十九課制作節(jié)節(jié)魚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掌握節(jié)節(jié)魚的制作方法和要求,創(chuàng)造性的做出不同的細節(jié)部分:頭、
身體和尾巴。
2、提高學生的構思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節(jié)節(jié)魚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細節(jié)的不同
教學準備:
剪刀、膠水、吹塑紙、彩色紙、線、燈片或示范圖
教學過程:
1、欣賞引導進入:
出示節(jié)節(jié)魚并提問:好看嗎?做的是什么?有什么特點?用什么材料做的?
板書課題:
制作節(jié)節(jié)魚
2、分析魚類的組成部分:
提問:魚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小結:頭、身、尾。
3、分析制作方法與過程:
觀察:哪兩個部分的做法相同?用了什么方法?哪些部分可以變化?
小結:頭和尾的部分相同,眼睛和嘴等部分可以變化。
老師示范解決
4、提問:身體是怎樣做成的?哪些部分可以變化?
小結并讓學生示范解決。
5、提問:魚頭、身體、尾巴是怎樣連在一起的?
小結:用針線或鐵絲串起來。
6、欣賞各種節(jié)節(jié)魚。
7、學生作業(yè),
8、個別指導
9、作業(yè)展示:
10、作業(yè)評價:
你最喜歡拿一張?為什么?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第二十課方盒造型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掌握方盒的制作方法和裝飾方法。
2、提高學生的構思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方盒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方盒的裝飾方法。
教學準備:
剪刀、膠水、紙盒、燈片或示范品。
教學過程:
1、欣賞引導進入:
出示示范品并提問:好看嗎?用什么材料做的?做了什么?裝飾了什么?
板書課題:
方盒造型
2、分析方盒造型制作方法:
觀察不同形狀的盒子和折剪示意圖:
提問:哪個盒子是對應哪個折剪示意圖?為什么?
講解和示范方盒的制作方法
3、分析裝飾方法與過程:
觀察:用了什么裝飾方法?
小結:立體的裝飾方法、平面的裝飾方法。
板書:立體:抽象、具象
平面:剪貼、繪畫
講解和示范
4、欣賞提問:
你最欣賞哪一個?你可以從中吸收什么優(yōu)點用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
5、學生作業(yè),
6、個別指導
8、作業(yè)展示:
9、作業(yè)評價:
你最喜歡拿一張?為什么?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10、總結:
第二十一課簡易紙浮雕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利用卡紙,采用壓劃、折痕、切割的方法制作簡
易紙浮雕。
2.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養(yǎng)成耐心
細致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制作紙浮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學難點:
自如地掌握凹凸折痕的折法;設計制作新穎的紙浮雕。
教學準備:
教具:紙浮雕實體圖若干,制作圖若干,尺,單面刀片,雙面膠,卡紙,
小玻璃墊板。
學具:卡紙,單面刀片(刻刀),尺,鉛筆,小玻璃墊板。
教學過程:
一、欣賞作品,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老師今天帶幾件作品給你們欣賞(出示幾幅實體圖),這些作品與平
時的紙工有什么不同?談談你的看法。(學生舉手發(fā)言,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對,
是有浮雕裝飾的效果。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今天我們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標準貨物運輸賒銷合同樣本
- 國際退貨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建筑項目設計與施工一體化合同
- 4古詩三首《贈劉景文》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10 愛心的傳遞者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3《花牛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6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下冊教科版
- 13 我想和你們一起玩2023-2024學年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同步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
- 工程合同變更服務合同范本
- 手機合同范本軟件
- 2024年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歡樂運動會:1 我為班級出把力》說課稿-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2025年中智集團及下屬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廣東2025年高中化學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4年中國牛排2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事業(yè)單位考試(綜合管理類A類)綜合應用能力試題及解答參考
- 科創(chuàng)板知識題庫試題及答案
- UL1450標準中文版-2019電動空氣壓縮機真空泵和涂裝設備中文版第四版
- 物業(yè)社區(qū)文化活動培訓
- 采購員工作總結
- 接處警流程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