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管法通道技術指引_第1頁
頂管法通道技術指引_第2頁
頂管法通道技術指引_第3頁
頂管法通道技術指引_第4頁
頂管法通道技術指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地鐵〔2018〕422號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關于發(fā)布《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文件-頂管法通道技術指引》的通知各有關單位:集團公司2018年第18次經(jīng)營班子會議審批通過了《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文件-頂管法通道技術指引》,納入集團公司技請各單位加大頂管法通道技術的應用,為安全生產(chǎn)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各單位在實際工程中,應根據(jù)具體工程條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注意不斷總結完善,有關建議請及時反饋建設總部設計中心。特此通知。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1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文件2前言準,統(tǒng)一后續(xù)頂管法通道的設計原則,制定了《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文件-34 2 3 3 3 3 3 4 4 4 5 5 5 6 6 6 7 7 7 8 8 91))))5、廣東省標準《頂管技術規(guī)程》(DB1、結構設計應滿足規(guī)劃、施工、運營、防水等要求,保證結構在施工及使2、結構凈空尺寸應滿足地鐵建筑限界和其他使用及施工工藝等要求,并考3、結構計算應滿足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以及抗浮和裂縫開展驗算的要求。4、結構的設計,應減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對環(huán)境造成的不利影響,考慮城市2其抗浮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于1.05。當計及側壁摩阻力時,其抗浮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1、地鐵中頂管法通道一般采用矩形斷面,主要用在出入口通道和風道,在(4)綜合考慮控制管線、最小覆土、結構抗浮、結構受力等情況,確定覆7.7m×4.5m、6.9m×4.65m(以上均為頂管結構外輪廓尺寸),也可選用現(xiàn)有其(6)根據(jù)周邊建構筑物、管線等控制因素確定頂管頂進方向及工作井的布3根據(jù)施工工藝的要求,頂管上方的覆土厚度不宜小于3m,如果受場地條件1、相互平行的頂管水平凈距應根據(jù)土層性質、頂管尺寸和埋置深度等因素2、頂管外壁距離地下管線的凈距離應滿足地下管線的安全要求,頂管宜避4頂管預制管節(jié)砼強度一般采用C50,不得低于C40,抗?jié)B等級不小于P10。還需滿足結構耐久性要求。管節(jié)厚度一般取400~600mm。鋼筋采用HPB300鋼筋、HRB400鋼筋,縱向受力鋼筋采用HRB400E,材質應分別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鋼材應采用Q235B級鋼材。量,以確保減阻泥漿的置換質量,減少頂管結構和);););););),5););式中L—始發(fā)井的最小長度(m)62—頂鐵厚度(m)式中B—始發(fā)井的最小寬度(m)S—施工操作空間,可取0.8~1.5m;若頂板吊裝孔邊有內凸的水平邊式中H—始發(fā)井的最小深度(m)7后土體的穩(wěn)定性和抗?jié)B性要求,加固體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得小于0.8MPa,滲透),(1)接縫內設鋸齒型彈性密封止水圈和聚氨酯密封膠(或聚硫密封膠)防(4)管節(jié)頂進完成后,通過預留注漿管可采用水泥漿或者水泥砂漿進行漿(5)當頂管所處地層水壓較大時,頂推力卸載后管節(jié)接頭防水存在滲漏水8c、為保證頂管管節(jié)的防水、拼裝及結構受力需要,襯砌制作及拼裝須達到每環(huán)測4點9骨架長、寬、高(4)除滿足上述要求外,管節(jié)制作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及《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99-1999))(1)頂管施工過程中應進行監(jiān)測,監(jiān)測項目、測點布置、監(jiān)測頻率、監(jiān)測置一組橫斷面沉降監(jiān)測點,每組橫斷面布7個-30mm+10mm>2B時,1次/3天;頂進結束后10天內每2定15m處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邊不少于3個監(jiān)測點。建(構)筑物沉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