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蘇教版九年級物理暑假提升講義:力和力與運動(學生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1/16/wKhkGWc0YECAXjutAAIB_a0Qgsc134.jpg)
![2024年蘇教版九年級物理暑假提升講義:力和力與運動(學生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1/16/wKhkGWc0YECAXjutAAIB_a0Qgsc1342.jpg)
![2024年蘇教版九年級物理暑假提升講義:力和力與運動(學生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1/16/wKhkGWc0YECAXjutAAIB_a0Qgsc1343.jpg)
![2024年蘇教版九年級物理暑假提升講義:力和力與運動(學生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1/16/wKhkGWc0YECAXjutAAIB_a0Qgsc1344.jpg)
![2024年蘇教版九年級物理暑假提升講義:力和力與運動(學生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1/16/wKhkGWc0YECAXjutAAIB_a0Qgsc134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2力和力與運動
-目錄
稠考點聚焦:核心考點+高考考點,有的放矢
重點速記:知識點和關(guān)鍵點梳理,查漏補缺
難點強化:難點內(nèi)容標注與講解,能力提升
1學以致用:真題感知+提升專練,全面突破
8.1力彈力考查點:力的單位和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彈力的概念;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測力計的使
用與讀數(shù);探究彈簧測力計原理的實驗;彈簧測力計在力的相互性方面。
8.2重力力的示意圖考查點:重力示意圖;穩(wěn)度和提高穩(wěn)度的方法;重力的計算;力的三要素;重力的概
念;重力的大小估測;重力的方向;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力的示意圖與圖示;重心。
8.3摩擦力考查點:摩擦力的大??;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種類;增大或減小摩
擦的方法;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摩擦力的示意圖。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查點:力作用的相互性。
9.1二力平衡考查點:二力平衡的概念;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別;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
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9.2牛頓第一定律考查點: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判斷;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慣性與慣性現(xiàn)象;慣性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
9.3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考查點: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力與圖象的結(jié)合;力的合成與應(yīng)用。
一、力彈力
1、力的概念及單位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符號:Fo
(3)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為“?!?,符號“N”。
(4)力的評估。
2、彈力概念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
(2)塑性: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后不能恢復(fù)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在彈性限度內(nèi),
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3、力的測量
(1)測量儀器:彈簧測力計。
(2)彈簧測力計構(gòu)造:彈簧、指針、刻度盤。
(3)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
4、彈簧測力計使用和讀數(shù)
(1)觀察量程、分度值。
(2)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
(3)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
(4)測力時,要使彈簧中心的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針和外殼無摩擦,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
上。
(5)待示數(shù)穩(wěn)定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
二、重力力的示意圖
1、重力概念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
(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受地球的吸引。
(3)重力特指地球?qū)ξ矬w的吸引。
(4)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物體。
2、重力大小的估測與計算
(1)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2)重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shù)=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3)g的含義: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g是常數(shù),在地球上與地球緯度高低有關(guān),不同星
球上g也不同,在地球上g=9.8N/kg)。
(4)對物理量的估測,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根據(jù)物體的質(zhì)量估測它的重
力大小。例如: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在50g左右,兩個雞蛋的質(zhì)量約100g,受到的重力約IN。
3、重力的作用點與方向
(1)重力的作用點一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2)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3)重心的位置不一定總在物體上,如圓環(huán)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提高穩(wěn)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5)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4、探究影響重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1)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和天平。
(2)結(jié)論:物體所受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
(3)g的大小與緯度有關(guān),越靠近赤道g越小,越靠近兩極g越大。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6、力的示意圖與圖示
(1)用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圖;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
用點,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
(2)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選取標度,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
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圖示。
三、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會受到阻礙它運動的力,這種力叫作滑動摩擦
力。
(2)物體之間產(chǎn)生滑動摩擦力必須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兩物體相互接觸。
第二:接觸面粗糙。
第三:兩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
2、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zāi)康摹⒃?、方法?/p>
①實驗?zāi)康模禾骄坑绊懟瑒幽Σ亮Υ笮〉囊蛩亍?/p>
②實驗原理:二力平衡的條件。
③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
【實驗器材】
木塊(有拉環(huán))、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毛巾、祛碼、水平桌面。
【器材作用及圖像】
①長木板和毛巾: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
②木塊(有拉環(huán)):實驗對象。
③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勻速運動。
甲乙
【實驗步驟】
步驟①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
步驟②在木塊上面放一個祛碼,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摩擦力。
步驟③把毛巾鋪在長木板上面,保持木塊上的祛碼不變,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摩擦力。
【實驗結(jié)論及應(yīng)用】
(1)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guān),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例如當自行車車胎氣不足的時候,騎起來更費力一些。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車輪胎做上花紋。
(2)增大壓力,如騎自行車捏閘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變滾動為滑動,如汽車急剎車時車只滑不滾。
(4)變濕摩擦為干摩擦。
4、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觸面變光滑。
(2)減小壓力。
(3)用滾動代替滑動。
(4)使接觸面分離。
(5)變干摩擦為濕摩擦。
5、摩擦力的種類和應(yīng)用
(1)滑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2)滾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發(fā)生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3)靜摩擦力: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有相對運動趨勢,但它們之間處于相對靜止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作用的相互性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這個物體有力的
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
(1)相互作用力的關(guān)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簡記:
等大、反向、共線、異物)。
五、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概念
(1)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也可以這樣理解:兩個力同時作用在同一物體同一直線上,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這
兩個力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合力為0),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2)二力平衡特點: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
個力就彼此平衡。簡單的說就是:同體、等大、反向、共線。
2、平衡力及平衡狀態(tài)的判定
(1)平衡力: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
(2)平衡狀態(tài):物體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平衡狀態(tài)。
(3)物體收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物體就處于平衡狀態(tài)。
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分
(1)二力平衡特點:同作、等大、反向、共線。
(2)相互作用力特點:不同體、等大、反向、共線。
4、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
(1)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對于二力平衡條件,我們必須注意上面四個要點,且這四個要點缺一不可。
(2)在平衡力作用下,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物體,依然處于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一定以原來的速
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3)靜止的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時,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力;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如果只受兩個力作用,
那么這兩個力也一定是平衡力。
5,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
(1)實驗?zāi)康?、原理、方?/p>
①實驗?zāi)康模禾骄慷ζ胶獾臈l件。
②實驗原理: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③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器材:小車、棉線、鉤碼、滑輪、水平桌面、小紙片。
①小車:實驗主體。
②棉線:連接小車與鉤碼。
③鉤碼:提供和改變對小車的拉力。
④滑輪:改變力的方向。
(3)實驗步驟
如圖甲:
步驟①把小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掛在小車兩端的托盤里放鉤碼。這樣小
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拉力,用力的示意圖畫出小車受到的兩個拉力。觀察小車在什么情況
下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
步驟②用手按住小車,改變兩端鉤碼數(shù)量,使兩個拉力大小不等。然后松手,觀察小車能
不能保持靜止。
步驟③用手按住小車,讓兩端鉤碼數(shù)量相等,讓兩個力的方向相同,然后松手,觀察小車
能不能保持靜止。
步驟④用手按住小車,讓兩端鉤碼數(shù)量相等,讓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然后松手,觀察小車
能不能保持靜止。
步驟⑤用手按住小車,讓兩端鉤碼數(shù)量相等,再讓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然
后松手,觀察小車能不能保持靜止。
如圖乙:
步驟⑥剪刀將硬紙片從中間剪開,觀察小車能不能保持靜止。
【實驗結(jié)論】二力平衡的條件要求這兩個力:(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3)同一直
線(共線);(4)同一物體(同體)。
六、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
(1)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
運動狀態(tài)。
(2)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實驗直接來驗證。
2、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判定
(1)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包括速度大小的變化和速度方向的變化,兩變其一或者都變化,那么運動狀態(tài)發(fā)
生變化,兩者均不變,那么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
3、慣性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
(1)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即運動的物體要保持它的運動狀態(tài),靜止物體要保持它的
靜止狀態(tài)。
(2)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具有慢性(靜止的物體具有慣性,運動的物體也具有慣性)。
(3)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屬拄,慣性的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大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質(zhì)量越大的物體其
運動狀態(tài)越難改變。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運動狀態(tài)、位置及受力情況無關(guān)。
(4)慣性是一種屬性,它不是力。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5)慣性的防止與應(yīng)用。
4、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
(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不是維掛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做勻速直線運動(保持它的運動狀態(tài))=
(3)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保持靜止狀態(tài)(保持它的靜止狀態(tài))o
5、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
(1)實驗?zāi)康摹⒃?、方?/p>
實驗?zāi)康模禾骄孔枇ξ矬w運動影響。
實驗原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毛巾、棉布、木板、刻度尺。
①斜面:使小車運動。
②毛巾、棉布、木板:改接觸面對小車的阻力。
③刻度尺:測量小車行駛距離。
(3)實驗步驟
步驟①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將斜面放固定在木板的一端,將刻度尺零刻度線與木板一端對齊,緊貼木板
并固定好。
步驟②觀察木板毛巾與棉布的粗糙程度。
步驟③將毛巾鋪在木板上,將小車置于斜面頂端同一位置,使小車向下滑,小車停下后,記錄小車在毛巾上滑
動的距離Sj。
步驟④將棉布鋪在木板上,將小車置于斜面頂端同一位置,使小車向下滑,小車停下后,記錄小車在棉布上滑
動的距離S2O
步驟⑤將小車置于斜面頂端,使小車向下滑,小車停下后,記錄小車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S3。
(4)實驗結(jié)論及推理
實驗結(jié)論:平面越光滑,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所受阻力越小;平面越粗糙,物體運動的距
離越近,速度減小得越快,所受阻力越大。
實驗推理: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將永遠勻速直線運動下去。
七、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
1、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
(1)物體在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即原來運動的物體在不受力時,總保持勻速
直線運動狀態(tài);原來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
(2)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3)物體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不平衡的力,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會發(fā)生改變。
(4)如果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那么,它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受平衡力作用。
3、力與圖象的結(jié)合
(1)圖象實際上反映了物理變化過程的特點以及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guān)系。
(2)將物理過程和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在圖象上呈現(xiàn)出來,可使物理過程形象、直觀,使解題過程優(yōu)化。
(3)物體運動圖象,如:勻速直線運動中路程、時間圖象,速度、時間圖象。
(4)物體重力與質(zhì)量的圖象。
(5)力的變化圖象
4、力的合成與應(yīng)用
(1)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
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線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方向與這兩個力方
向相同,即:F=K+B;同一直線上相反的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的絕對值,方向和較大的力
的方向相同,即F=1F「F21。
@@@@
1.力的概念
(1)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用手提水桶;不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鐵
和鐵釘相隔一定距離也會有吸引力。
(2)在分析物體受力時,一定要找出施力的物體,如果沒有施力體,這個力就不存在。如:正在空中向前
飛行的子彈,受到重力和空氣的阻力,地球和空氣是施力體,子彈是受力體。有人說,因為子彈正在向前
飛行,所以它還應(yīng)受到一個向前的推力作用,這是不對的,因為找不出推力的施力物體。
2.力的作用效果
(1)一個物體只要發(fā)生了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或形狀的改變,這個物體一定受到力(指非平衡力)的作用。
(2)一個物體若受到了力(指非平衡力)的作用,則物體要么改變了形狀,要么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要么兩
者都發(fā)生了改變。
3.力的測量及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1)力的測量: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它可以用來測量物體的重力、
拉力等,它的示數(shù)表示的是對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的拉力大小。
(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
4.重力概念
(1)重力具有普遍性,地球上的所有物體,無論固體、液體還是氣體,不管其質(zhì)量大小,也不論其有無生
命,凡是分子、原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2)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產(chǎn)生的,但重力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qū)ξ?/p>
體的吸引力(重力只是地球?qū)ξ矬w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3)重力是一種非接觸力,拋出去在空中運動的物體與它靜止在地面上時所受重力相等。
5.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豎直向下是指和物體所在處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2)應(yīng)注意“豎直向下”與“垂直向下”是有區(qū)別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個平面向下;重力的方
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響,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6.重心
(1)重心的位置: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物體(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
(2)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跟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外,還跟物體內(nèi)質(zhì)量的分布有關(guān)。
7.力的示意圖
首先,應(yīng)弄清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然后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末端畫
上箭頭,在箭頭旁標明該力的字母符號,在同一圖上畫幾個力的示意圖時,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大小相同
的力線段長度應(yīng)相等。
8.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
第一:兩物體相互接觸。
第二:接觸面粗糙。
第三:兩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9.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1)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常識,當自行車車胎氣不足的時
候,騎起來更費力一些。
(2)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0.摩擦力的方向
(1)摩擦力的性質(zhì)是阻礙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所以研究摩擦力的方向時一
定要取與研究對象接觸的那個物體為參照物。
(2)研究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一定與參照物之間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實際運動方向是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
11.力作用的相互性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當受力物體受到一個力的作用時,同時也給施力物體一個力。
12.二力平衡的概念
二力平衡的條件簡單來說就是同體、等大、反向、共線;特別是“同體”和“共線”這個條件往往被初學
者遺漏,而造成對二力平衡做出錯誤判斷。(注意區(qū)分好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之間的異同)。
13.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在判斷物體受力是否平衡時,先要看合外力是否為零,這是個前提.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為靜止或勻速直線
運動的狀態(tài)。
1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別
判斷兩個力是否為平衡力,必須從分析兩個力是否“同物”開始,如果不“同物”肯定不是平衡力,如果
“同物”再分析它們是否等大、反向、共線;只有同時滿足四個條件才是平衡力;相互作用的兩個力也具
有等大、反向、共線的性質(zhì),但受力物體不同。
15.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
在平衡力作用下,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物體,依然處于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一定以原來的速度做
勻速直線運動;反之,靜止的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時,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力,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如
果只受兩個力作用,那么這兩個力也一定是平衡力。
16.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判斷
理解牛頓第一定律與平衡力方面的知識:物體運動狀態(tài)如果不變,或者受平衡力,或者不受任何力。
17.慣性與慣性現(xiàn)象
(1)慣性不等同于慣性定律;慣性是物體本身的性質(zhì),而慣性定律講的是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力不是維持物
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
(2)慣性是物體固有的一種屬性,不能說“由于慣性的作用”“獲得慣性”;正確的是“具有慣性”。
18.力的作用效果
(1)一個物體只要發(fā)生了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或形狀的改變,這個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一個物體若受到了力的作用,則物體要么改變了形狀,要么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要么兩者都發(fā)生了改變,
要根據(jù)題意判斷是哪一種情況,不能盲目地下結(jié)論。
19.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
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是力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正確理解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是學好力學的關(guān)鍵.知道什么是物
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物體受力不平衡時運動狀態(tài)如何改變。
?真題感知
1.(2023?阜新)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整理箱下面裝輪子
A.
B.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刷冰
給門軸合頁加注潤滑劑
D.輪胎表面制成凹凸花紋
2.(2023?天津)如圖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墻時常用鉛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利用了()
A.重力的方向B.重力的大小
C.重力的作用點D.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3.(2023?常德)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chǎn)生力
B.“卵與石斗,麋碎無疑”是因為雞蛋受到的力大于石頭受到的力
C.“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D.“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
4.|(2023?海南)如圖是改進的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多―L二W__
A.實驗時水平拉動長木板A,可測出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
B.拉動長木板A的速度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越大
C.在木塊B上增加重物,拉動長木板A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
D.在長木板A上鋪毛巾,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
5.(2023?內(nèi)蒙古)如圖甲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裝置。下列與此實驗有關(guān)的說法錯誤的是
甲乙
A.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大小相等
B.實驗中改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是為了改變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大小
C.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及進一步推理,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D.如圖乙所示,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動到右側(cè)最高點C時,若小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可判斷小
球?qū)⒆鰟蛩僦本€運動
6.(2023?邵陽)2023年5月5日,在亞洲舉重錦標賽女子49公斤級比賽項目中,我國選手蔣惠花包攬“抓
挺總”三金。如圖為蔣惠花手舉杠鈴保持靜止時的情景,下列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蔣惠花對杠鈴的作用力和杠鈴所受的重力
B.杠鈴對蔣惠花的作用力和杠鈴所受的重力
C.蔣惠花對杠鈴的作用力和地面對蔣惠花的支持力
D.蔣惠花對杠鈴的作用力和杠鈴對蔣惠花的作用力
7.(2023?安徽)如圖所示,汽車上配有安全帶和頭枕,司機和乘客都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向前行駛的汽車
分別出現(xiàn)突然加速、緊急剎車兩種狀況時,對乘車人員起主要保護作用的分別是()
A.頭枕、頭枕B.安全帶、安全帶
C.安全帶、頭枕D.頭枕、安全帶
8.(2023?濰坊)5月8日,在2023年世界泳聯(lián)跳水世界杯蒙特利爾站的女子單人十米跳臺決賽中,中國選
手全紅嬋奪得冠軍。圖示為其參加比賽時的分解動作示意圖。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對全紅嬋的分析正
確的是()
水面
A.在跳臺靜止時,只受到重力作用
B.到達最高點時,受到平衡力作用
C.從最高點到入水前的過程中,慣性不變
D.入水過程中,所受浮力方向取決于入水的角度
9.(2023?泰州)小華利用飲料瓶、氣球、瓶蓋、吸管等制作了一個簡易噴氣小車,如圖所示。拔掉吸管口
的塞子,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也說明力能改變
物體的,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O
10.(2023?涼山州)如圖所示,物塊A重15N、B重5N,B放在A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F將A壓在豎
直墻上,恰能讓A和B一起勻速下滑,A所受到的摩擦力是No推力F保持不變,將B拿走,在
A的下方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i,使物體A恰好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i的大小為No
11.(2023?內(nèi)蒙古)如圖所示,“投壺”是古代的一種投擲游戲。游戲時擲出的箭(用竹、木等制成)由于
可以在空中繼續(xù)飛行;為了將箭投入壺內(nèi),必須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這是因為力的大小和
方向都會影響力的O
12.(2023?江西)我國的“復(fù)興號”動車組具有高速、平穩(wěn)等運行特點。如圖所示,某乘客將一枚硬幣立
在勻速直線行駛的動車窗臺上,由于硬幣具有,它能與動車一起繼續(xù)向前運動;“紋絲不動
的硬幣受到的重力與窗臺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13.(2023?鎮(zhèn)江)茶壺靜止在水平桌面上,O為其重心,請畫出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
14.(2023?宿遷)圖中的鐵錘正在敲打釘子,請畫出鐵錘對釘子作用力F的示意圖。
IT
15.(2023?綏化)如圖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把小車放在比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小車不動,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祛碼,放手后
小車靜止;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不相等的祛碼,放手后小車運動,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o
用手按住小車不動,把兩個托盤放在小車的同一側(cè),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祛碼,放手后小車運動,這說明相
互平衡的兩個力。
(2)把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兩托盤祛碼質(zhì)量相等,使小車靜止,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釋放,觀
察到小車,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
(3)實驗中為了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應(yīng)選擇質(zhì)量較的祛碼進行實驗。(選填“大”或
“小”)
16.(2023?青島)冰壺運動被稱為“冰上圍棋”,比賽充滿了智慧。冰壺比賽時,運動員有時要不斷地擦冰,
這是為了改變冰壺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此,小蘭和小海一起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進行探究。
水平拉動木塊斜向上拉動木塊
甲乙
(1)小蘭和小海分別采用如圖甲、乙所示方式,使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受到的滑動
摩擦力大小Ff!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相等的是圖的方式,依據(jù)的是知識。
(2)按圖甲的做法,在木塊上加放祛碼,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F(2,
發(fā)現(xiàn)FoAFfi。這說明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o換用材料相同但表面更粗糙的長木
板,保持木塊上的祛碼不變,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Ff3,發(fā)現(xiàn)FG>Ff2?這說明接觸面越,
滑動摩擦力越大。
(3)冰壺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斷地擦冰,這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摩擦的,目的是
使冰壺在冰面上運動的距離更一些。
》提升專練
選擇題(共8小題)
1.若不計空氣阻力,對籃球離開手以后在空中運動過程的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2.2024年春晚堅持傳統(tǒng)根脈與當代律動的結(jié)合,一方面從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中汲取養(yǎng)分,一方面努力為底蘊
深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注入當代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春晚主持人龍洋老師的第一身紅色禮服在綠色的舞臺燈光照射下呈綠色
B.開場歌舞《鼓舞龍騰》中打鼓時,是鼓面受到打擊時發(fā)生振動產(chǎn)生聲音
C.黃渤唱《拼音》時有一段在鏡子前面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唱歌的場景,鏡子中的“自己”是黃渤
在鏡中成的實像
D.節(jié)目《別開生面》中和面藝術(shù)和舞蹈無縫銜接,將和好的面團搟成皮,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
狀態(tài)
3.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用手向右拉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Z
A.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的施力物體是“手和墻”
B.墻壁受到手向右的拉力
C.手受到彈力是因為彈簧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D.彈簧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手的拉力
4.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剎車時用力捏緊剎車把手
B.列車采用磁懸浮技術(shù)
C.運動員在手上涂鎂粉
D.輪胎上制有花紋
5.隨著濟南軌道交通在建里程的增加,市民的出行也更加方便快捷,車廂內(nèi)的吊環(huán)拉手可有效地保障乘車
人員的安全。如圖所示是小明乘車時看到地鐵從某一站點向右直線行駛,經(jīng)歷啟動、勻速行駛、減速進
站到靜止在另一站點的過程中,列車拉手所處的不同狀態(tài)。在這一過程中他看到的先后順序應(yīng)該是()
A.③②①②B.③②③②C.①②①②D.①②③②
6.如圖所示是西安首批100輛純電動“中國紅”雙層公交車。關(guān)于正在勻速行駛的雙層公交車,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以道路兩旁的大樓為參照物,雙層公交車是靜止的
B.雙層公交車所受的牽引力與地面對雙層公交車的阻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雙層公交車和人的總重力與地面對雙層公交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公交車勻速行駛的速度越快慣性越大
7.下列對如圖所示實驗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甲:探究水的組成
A.如圖甲所示,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證明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B.如圖乙所示,鉛筆在水面處看起來折斷了,這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造成的
C.如圖丙所示,小球具有慣性,沒有飛出,紙片沒有慣性被彈簧片彈出
D.如圖丁所示,由于具備了燃燒的二個條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燒
8.如圖為小朋友玩滑板車的情景,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不斷蹬地滑板車才能持續(xù)動,這無法證明運動需要力維持
B.蹬地時滑板車加速向前,地面給滑板施加了向前的摩擦力
C.運動的滑板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水平方向上滑板不再受力
D.運動中的滑板車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時將緩慢地停止運動
二.填空題(共4小題)
9.重力是于地球吸引而產(chǎn)生的,在南半球的人認為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對所在地面來說豎直向下,同理在北
半球的人認為受到的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豎直向上),中國很多地方有“怪坡”景
點,在“怪坡”上“車倒爬,水倒流”:科學家實地測量某一怪坡發(fā)現(xiàn),怪坡的“坡頂”比“坡底”還要
低,但受周圍參照物的影響產(chǎn)生了錯覺,由此可見,科學測量才能弄清真相,如圖所示,車輪在此怪坡
上受到重力的方向應(yīng)為(A/B/C/D)o
11.如圖所示,短道速滑接力賽中,“接棒”的運動員甲在“交棒”的運動員乙前面滑行,當追上時,乙猛
推甲一把,使甲獲得更大的速度向前滑行,這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乙由于,
不蹬冰也能繼續(xù)向前滑行;我們能看到運動員紅色的運動服,是因為運動服能紅光。
12./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之后,小剛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取四個大小不同的碗,讓一鋼球從碗口左
端由靜止?jié)L下,自由滾動至碗口的右端,該實驗簡單模擬了著名物理學家_________的理想實驗過程;
實驗中發(fā)現(xiàn),碗越小、碗的內(nèi)壁越光滑,小球就越是接近碗口的另一端,從能量的角度考慮,這在一定
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定律。
°0^0
三.作圖題(共3小題)
13.如圖所示,一個0.5N的雞蛋在水中下沉,請作出雞蛋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14.如圖所示,小辰同學用拉力使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15.如圖,請畫出靜止的重錘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
16.如圖所示是小明進行“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過程。
(木板面)(棉布面)(木板面)
甲乙丙
(1)為了能測量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時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運動;
(2)小明正確進行實驗,得到如圖甲、乙、丙所示實驗場景。比較甲、乙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
力大小與之間的關(guān)系,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物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系統(tǒng)中隱患治理的現(xiàn)代技術(shù)應(yīng)用
- 塑料絲條擠出設(shè)備考核試卷
- 電動機車引領(lǐng)潮流-智能型電動車及配套技術(shù)之現(xiàn)狀與前景研究報告
- 電子商務(wù)推動辦公模式變革
- 現(xiàn)代通信網(wǎng)絡(luò)的安全審計與評估
- 2025-2030年數(shù)控機床智能控制系統(tǒng)行業(yè)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生物技術(shù)連接科研與商業(yè)的橋梁
- 2025-2030年堅果與干果混合麥片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zhì)生產(chǎn)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抗疲勞保健品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zhì)生產(chǎn)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按摩靠墊多功能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宣教
- 動物生產(chǎn)與流通環(huán)節(jié)檢疫(動物防疫檢疫課件)
- 裝配式建筑預(yù)制構(gòu)件安裝-預(yù)制構(gòu)件的吊裝
- 2024年山東泰安市泰山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上海天文館分析
- 中醫(yī)睡眠養(yǎng)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邏輯學
- 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
- 初中生物中考真題(合集)含答案
- 《醫(yī)學免疫學實驗》課件
- C139客戶開發(fā)管理模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