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24屆高三語文第四次質量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E/35/wKhkGWdc1E-AZTZUAAKOy5wIAP0528.jpg)
![重慶市2024屆高三語文第四次質量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E/35/wKhkGWdc1E-AZTZUAAKOy5wIAP05282.jpg)
![重慶市2024屆高三語文第四次質量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E/35/wKhkGWdc1E-AZTZUAAKOy5wIAP05283.jpg)
![重慶市2024屆高三語文第四次質量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E/35/wKhkGWdc1E-AZTZUAAKOy5wIAP05284.jpg)
![重慶市2024屆高三語文第四次質量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E/35/wKhkGWdc1E-AZTZUAAKOy5wIAP052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2重慶市高2024屆高三第四次質量檢測語文試題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3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禮俗產生的先后問題上,雖然有學者堅持認為“禮生于俗”,即禮起源于上古社會的風俗習慣,不過禮俗同源共生已是學界更為普遍的共識。如果從禮俗的社會功用和文化意義來看,禮與俗更是具有同源共生、價值同構的本質特征和社會基礎。首先,禮俗同構體現于二者的價值同構、家國同構與文化同構。禮與俗的價值同構,最終歸結為歷史同行、文化同宗、信仰同理。其中,國家認同是“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思想基礎。劉慶柱認為,從歷史科學的時空角度分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屬于區(qū)域文化,也不同于特定時代、特定王朝或其他政體的歷史文化,更不屬于某個具體的“族屬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一體”文化,其本質是國家文化。國家通過國民對“國家文化”的認同,保證了國家統(tǒng)一和國家歷史文化延續(xù)。在所有文化認同中,國家文化認同是核心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認同。因為歸根到底,國家是社會進步的結晶,是文明形態(tài)的表現。在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中華民族的國家歷史從未間斷,而蘊含其中的核心價值觀則是“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社會思想,這是中華文明共同體維系大一統(tǒng)并不斷得以強化的根本所在。比如宗族觀念,既是源于中華大地并為不同族群所普遍認同的社會觀念,也是“家國同構”的社會基礎,而自古以來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帝王宗廟和民間宗祠的共存,則是宗族意識的重要載體。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帝王宗廟和民間宗祠可謂同根共源,具有強大的文化標識性和社會教化功能。從周禮中可以看出,周代的分封制、宗法制是其社會制度建構的政治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帝王宗廟制度成為了政權傳承的政治基礎,而士族家廟制度成為了家族維系的情感紐帶。經過歷史變遷,帝王宗廟和民間宗祠的原始內涵已發(fā)生了不小改變,但其文化象征意義已然融為“家國同構”的恒久文化認同之中。張士閃在長期的華北鄉(xiāng)村田野考察中發(fā)現:村民待人處事,其實是兼具禮與俗的兩重規(guī)則,既講究“按理(禮)說”,卻也必須“來點俗的”,二者相加才是生活的全部。一個人言行是否妥當,社會交往是否得宜,在鄉(xiāng)村輿論中常要歸之于講不講理、懂不懂禮。在這類話語背后,隱然存在著一套禮俗邏輯與公共機制。不管是“按理(禮)說”,還是“來點俗的”,都是以因循傳統(tǒng)的名義,遵照現有社會秩序而為,體現出村民的禮俗同構觀念,并在更深層的意義上與“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社會思想相通聯。正如劉鐵梁所言:“民族文化應該而且必須在社會生活層面有所表現,才能成為民族的生命。”事實上,在不同的社會層面上,禮俗始終是一種價值觀念同構并存的狀態(tài),并無高低上下之分,“正因為禮與俗既有差異性,又有同一性,所以在歷史的過程中,‘禮俗’才聯結為一個專門詞語,耦合成中國文化中一個特有的系統(tǒng),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社會禮俗,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功能”,這一論述可謂深中肯綮。禮與俗在價值觀念上始終是同構并存,都指向社會教化與家國認同,因此形成了中國文化獨立的系統(tǒng)。再看禮俗同構的核心價值取向與文化表征體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本質,是以“禮”為核心的教化性文化?!岸Y”是由禮義、禮儀、禮器等所建構的,具有規(guī)范性、同一性,是社會政治和倫理思想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但中國傳統(tǒng)社會又是以“俗”為實踐特征的人情社會,俗具有約定性、保守性,滲透于民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為人們社會生活方式的潛在意識和約定俗成的行為規(guī)則。禮有國禮和家禮之分。國禮是對禮的法治化,而家禮則是對禮的鄉(xiāng)化與俗化?!岸Y義”一詞,作為一種觀念,在先秦思想史上即有豐富表達,是從天地萬物之始這一視角出發(fā),而對人的道德屬性的明確規(guī)定?!吨芤住ば蜇詡鳌分姓f:“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錯。”這種層級遞進式的邏輯關系,是對當時主導性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精煉概括,而以道德倫理為最高原則。與禮俗相關的文化,在國家層面體現為法治理念和法制性規(guī)范,即所謂的“禮制”或“禮樂文化”;在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中,則主要體現出一種道德觀念和民間禮儀。從社會實踐意義上看,二者的核心價值取向是一致的,在社會治理中的約定性和控制性作用也是一致的,不僅都試圖凝聚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觀,而且努力建構共同的意識形態(tài)。因此,要想真正認識禮俗的核心價值理念,就必須透過各種紛繁復雜的禮俗事象予以把握,進而把握禮俗在中國歷史上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此同時,禮俗始終處于與同一社會形態(tài)中其他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審美意識等的聯系之中,并不斷發(fā)展變化。因此,我們必須用普遍聯系、動態(tài)發(fā)展的視角來體認禮俗。但無論在哪一種社會形態(tài)中,禮俗互動的最終指向都應是“禮成俗化”,因為禮的理想狀態(tài)是“俗化”,而俗的理想狀態(tài)則是“禮成”。(摘編自韓若冰《禮俗同構與禮俗互動傳統(tǒng)的當代價值》)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禮俗同源共生”是基于禮俗的社會功用和文化意義角度而言的,體現在價值、家國、文化三方面的同構上。B.對多元一體的國家文化的認同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認同,它保證了國家統(tǒng)一和國家歷史文化延續(xù)。C.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帝王宗廟和民間宗祠這兩大宗族意識的重要載體,在宗族觀念和社會功能上沒有區(qū)別。D.因為中國文化是一個擁有獨具特色的社會禮俗的特有系統(tǒng),所以“禮”“俗”既有差異性,又有同一性。2.下列對原文的論證分析,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基于禮俗同構的觀點,從“禮俗同構的體現”和“禮俗同構的核心價值取向與文化表征體系”兩個角度展開論述。B.文章將“禮”與“俗”對舉,在國家層面與民間層面,對禮俗同構與禮俗互動傳統(tǒng)做了具體而深入地闡釋。C.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周易·序卦傳》,意在論證以道德倫理為最高原則的國禮體現了自上而下的統(tǒng)領關系。D.研究禮與俗,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也需要辨證思維,用普遍聯系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不能直接體現禮俗的“家國同構”觀的一項是()A.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xiāng)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禮記》)B.樂以移風易俗,禮以安上化人。(吳兢《貞觀政要》)C.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D.禮失而求諸野。(班固《漢書·藝文志》)4.請結合文章最后兩段的內容,給“國禮”下一個簡要定義。5.文中張士閃認為:“村民待人處事,其實是兼具禮與俗的兩重規(guī)則?!闭埡喴治?。【答案】1.B2.C3.C4.國禮是由禮義、禮儀、禮器等建構起來的,具有規(guī)范性、統(tǒng)一性的,在國家層面體現出來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性規(guī)范。5.《鄉(xiāng)土中國》中的“無訟”講鄉(xiāng)土社會的秩序維護。村民們如果有矛盾,一方面要依據國家的禮儀制度,即依“禮”而行;另一方面鄉(xiāng)土社會主張和睦,根據鄉(xiāng)俗,問題可以由鄉(xiāng)族長老進行調節(jié),少有官司?!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是基于禮俗的社會功用和文化意義角度而言的,體現在價值、家國、文化三方面的同構上”錯誤,原文為“如果從禮俗的社會功用和文化意義來看,禮與俗更是具有同源共生、價值同構的本質特征和社會基礎……首先,禮俗同構體現于二者的價值同構、家國同構與文化同構”,可知只是從社會功用和文化意義角度來看,更具有同源性,也并非價值、家國、文化三方面的同構,只是“體現于”此。C.“社會功能上沒有區(qū)別”錯誤,原文有“帝王宗廟制度成為了政權傳承的政治基礎,而士族家廟制度成為了家族維系的情感紐帶”,在周禮中,帝王宗廟和士族宗廟功能上就有區(qū)別。D.因果顛倒。原文為“正因為禮與俗既有差異性,又有同一性,所以在歷史的過程中,‘禮俗’才聯結為一個專門詞語,耦合成中國文化中一個特有的系統(tǒng)”。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意在論證以道德倫理為最高原則的國禮體現了自上而下的統(tǒng)領關系”錯誤,結合“家禮則是對禮的鄉(xiāng)化與俗化”“我們必須用普遍聯系、動態(tài)發(fā)展的視角來體認禮俗。但無論在哪一種社會形態(tài)中,禮俗互動的最終指向都應是‘禮成俗化’,因為禮的理想狀態(tài)是‘俗化’,而俗的理想狀態(tài)則是‘禮成’”可知,《周易·序卦傳》是俗之于禮的作用,論述的是禮俗同構與互動。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義的能力。C.“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此句是說富民的意義。不能直接體現禮俗的“家國同構”觀。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給概念下定義的能力?!皣Y”和“禮”是密切相關的,篩選出與之有關的關鍵信息。根據“與禮俗相關的文化,在國家層面體現為法治理念和法制性規(guī)范”,可確定“國禮”的屬概念,得出“國禮是法治觀念和法治性規(guī)范”。再篩選和種概念相關的特征:“‘禮’是由禮義、禮儀、禮器等所建構的,具有規(guī)范性、同一性,是社會政治和倫理思想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國家層面體現為法治理念和法制性規(guī)范”,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國禮是由禮義、禮儀、禮器等建構起來的,具有規(guī)范性、統(tǒng)一性的,在國家層面體現出來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性規(guī)范?!?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點句子的能力?!凹婢叨Y與俗的兩重規(guī)則”,指既講究“按理(禮)說”,卻也必須“來點俗的”。結合“不管是‘按理(禮)說’,還是‘來點俗的’,都是以因循傳統(tǒng)的名義,遵照現有社會秩序而為”可知,“村民待人處事,其實是兼具禮與俗的兩重規(guī)則”即指鄉(xiāng)土社會的秩序維護。“按理(禮)說”就是要依據國家的禮儀制度,即依“禮”而行,任何人待人處事不能超越禮儀制度的限制;“來點俗的”就是要入鄉(xiāng)隨俗,以鄉(xiāng)鄰盡量和睦為前提,根據鄉(xiāng)俗,如果出現問題可以由鄉(xiāng)族長老進行調節(jié),從而矛盾不必要上升到法律(官家)層面,以減少官司。(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雪沈從文天氣變到出人的意外。晚上同叔遠分別時,還約到明早同到去看櫟樹林里捕野貍機關。把身子鉆到新的山花絮里呼呼的睡去。人還夢到貍子兔子對我作揖,心情非常的愉快。因為是最新習慣,頭是為棉被蒙著,不知到天亮已多久,待到為一個人搖著醒來時,掀開被看,已經滿房光輝了。叔遠就站在我面前笑。因為是紙窗,我還不知道外面情形,以為是有了大黃太陽,時候太晏了,看貍子去不成了,就懊喪我醒來得太晚,又怪叔遠不早催我醒?!拔覄倧睦衔葸^來,院中的雪總有五六寸,瓦上全成了白顏色,你還不知嗎?”“落雪?”“給你打開窗子看,”叔遠就到窗邊去,把兩扇窗子打開,“還在大落特落呢,會要有一尺,真有趣極了?!笔暹h以為我怕冷,旋即又把窗關上。我說不,落了雪,天氣倒并不很冷。于是就盡它開著。雪是落得怪熱鬧,像一些大小不等的蝶蛾在飛,并且打著旋。房中矮腳火盆中的炭火熾爆著火星,叔遠在那盆邊鉤下身子用火箸盡攪?!拔蚁胛业闷饋砹??!薄安?,早得很。今天我們的機關必全已埋葬在雪里,不中用,不去看了。呆會兒,我們到外踏雪去。”“下了雪不成,那我們見到瑪加爾先生他捕狐不就正是在雪中么?”“那是書上的事情,并且是俄國。我的天,你為了想捉一匹貍子,也許昨天晚上就曾做過那個可憐瑪加爾捉狐的夢了!”聽到叔遠的話我有些忸怩起來。我還不曾見過活的貍子在木下掙扎情形。只是從那本書上,我的確明明白白夢過多次狐貍亮亮的眼睛在林中閃爍的模樣了。叔遠在炭盆的熱灰里煨了一大捧栗子,我說得先漱漱口,再吃這東西。“真是城里人呵,”叔遠是因為我習慣洗臉以后才吃東西揶揄我,“我告你,鄉(xiāng)巴佬有些地方也很好受用的,若不是我娘說今天要為你炒鵪鶉吃,在這時節(jié)我們還可以拿豬腸到火上來烤吃呢?!薄澳且院笪液喼睙o從再能取笑鄉(xiāng)下人了。這里太享福?!蔽蚁胛疫@個冬天,真過一個好運的年了。一竹筒栗子,我們不知不覺就已吃完了。望到窗邊雪還是不止。叔遠突然說他要出去一會,接著我耳朵聽到他的腳步踏在雪里沙沙的聲音漸遠去了。我側面睡下,望到那窗外雪片的飄揚。等一會,叔遠還不來。雪是像落得更大。聽到比鄰人家婦人開門對雪驚詫的聲音,又聽到屋后樹枝積雪卸下的聲音,又聽到遠遠的雞叫。火盆中新加的白炭,為其他的熾炭所炙著,剝剝爆著響,像是在催我,我決定要起床了。然而聽到遠遠院子的那端,有著板鞋踏雪的聲音,益近到我住的這房子。掀開簾子是一個女人,叔遠的母親。我笑了,趕忙要起床,這老伯娘就用手止住。老人一進房,就用手去彈那藍布包頭上的雪。到這老伯娘把手來炭盆邊交互捏著烘著時,我們適間所吃的粟子,剝到地下盆邊的栗殼,已為老太太見到了。老太太笑。我記起叔遠說的,娘是不準拿東西到早上吃,擔心這時叔遠不知道他娘在此,恰巧這時高高興興捧了一堆果子從外面進來,又無從起來止住叔遠,就很急。叔遠的娘似乎看出我的神氣了,就微笑解釋似的說:“我告了他今天早飯我們炒辣子鵪鶉不準多吃別的零東西,這孩子又騙我!栗子吃熟的還不要緊,不過像我們老人吃多了就不成?!蔽掖饝脑捠牵骸安唬也⒉幌氤?。”我一面在心中劃算,“今天吃早飯我若不再多吃兩碗來表明我栗子吃得并不多,真是不配在此受人款待了。”聽到院中有人踹雪的聲音,我斷定這真是叔遠了,老太也聽到,就從窗口望出去?!坝植慌吕溲健D闱剖侄純黾t了,還不開烤烘!”叔遠即刻負著一身雪片進房了,我因他媽望別處,就怒目示意,告他栗子事已為老人發(fā)覺。叔遠裝作不在意那樣,走近爐邊去,說:“娘,我先還以為掛在那檐下的棕袋里栗子不干,誰知甜極了?!薄澳闶怯滞锏脑?,同從文吃燒栗子了?!薄安⒉欢?,只幾顆兒。”娘望到地下那一些空殼,聽到“幾顆兒”的話,就不信任似的抿嘴笑。我也不得不笑了。叔遠坐在火邊反復烤著那些腫成小胡蘿卜似的手指,娘就憐惜十分為納到自己暖和的掌中捏著。叔遠一到他娘的面前,至少就小了五歲。我是非得起床不可了。叔遠說是為到東院去叫人送洗臉水,他娘就說讓她過去順便叫聲,娘于是走了。我站到床上,一面扣衣一面說,“我問你,你拿的粑同臘肉?”叔遠把頭搖,知道是母親已告了我。然而又狡猾的笑?!霸趺??還有什么罷?”我看叔遠那身上,必定還有贓。“瞧,”果不出所料,叔遠從抱兜里把雪棗坯子抓出七八條,“小有所獲,君,仍然可以!”接著叔遠說是只怪娘為人太好。所以有些地方真相是不應當的頑皮?!斑€說!你真不孝!”洗臉水還不見來,我們二人又把放在灰里撈好的東西平分吃完了。一九二七年十月作(有刪改)文本二:沈從文寫的是下層社會人的日常生命狀況,他探尋的是關于人的最為根本意義上的愛、真、美,他的小說具備生命力。他說他的作品是建一個希臘小廟。他通過對淳樸的愛戀的風土人情的描摹,營造了一個特殊精神空間,這個精神空間與作者所身處的特性空間形成強烈對照,這精神空間就是“希臘小廟”。(節(jié)選自賈平凹《沈從文的文學》)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我”和叔遠爭論能否在雪地里捕捉貍子,叔遠說“那是書上的事情,并且是俄國”,可見他是個愛讀書的鄉(xiāng)下人。B.叔遠娘不讓叔遠早上吃零東西,是出于對他生活方面的嚴格要求,這與《邊城》中爺爺在生活上對翠翠的關懷體諒不同。C.文中多次寫到“我”打算起床,卻一直遲遲未起,產生了延宕的藝術效果,突出了“我”對閑適自由生活的追求。D.文中加點句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雪下得更緊了”,都交待了故事的環(huán)境,都對人物刻畫和情節(jié)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7.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劃線句子寫了婦人之聲、樹枝之聲、雞叫聲,烘托出“我”的內心,也調節(jié)了敘事的節(jié)奏。B.本文不追求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不注重情節(jié)的緊湊,筆調舒緩,呈現出散文化小說的特點。C.本文體現了沈從文特有的語言風格,人物對話和敘述語言清新質樸,都帶有濃郁的泥土氣息。D.本文以第一人稱展開敘述,使小說更具真實性,讓讀者有代入感,也便于作者直接表達情感。8.有人認為文本一小說的結尾十分突兀,你是否贊同?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看法。9.文本二指出,沈從文的作品是要“建一個希臘小廟”,請簡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敬鸢浮?.A7.C8.不突兀。①情節(jié)上,與上下文銜接自然。以我和叔遠吃東西結尾,照應前文寫“吃”的情節(jié)。②人物形象上,與前文叔遠天真頑皮的形象一致。如叔遠背著母親和“我”一起吃栗子,被發(fā)覺后,還裝作不在意。③主題上,深化文章主題。結尾通過寫我們分吃東西,突出叔遠和我的純真情誼,展現出當地風土人情之美。9.①通過塑造叔遠天真頑皮、熱情體貼的形象,表現人性美。②通過對“我”到鄉(xiāng)下,與叔遠和他娘之間故事的敘述,反映了鄉(xiāng)下人的純樸與善良,表現人情美。③通過描寫雪后的風景,表現自然美。④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相得益彰,共同營造出一個理想化的精神空間。【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B.“不同”錯誤,在“關懷”上是相同的,都是長輩對晚輩生活上的關心,是出于身體健康的考慮。C.“產生了延宕的藝術效果”錯誤,延宕指在尖銳的沖突和緊張劇節(jié)情進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諸方各種條件和因素,以副線上的某一情節(jié)或穿插性場面,使沖突和戲劇情勢受到抑制或干擾,出現暫時的表面的緩和,實際上卻更加強了沖突的尖銳性和情節(jié),文中此處沒有尖銳的沖突和緊張的劇節(jié),“延宕”不準確。也并不是突出“我”對閑適自由生活的追求,只是一時懶散罷了。D.“都對人物刻畫和情節(jié)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錯誤,加點句子只是客觀描述場景,沒有刻畫人物和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的作用。故選A。【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C.“都有濃郁的泥土氣息”表述不當。語言的泥土氣指帶有鄉(xiāng)土、地域方言等特點的質樸的語言,文中敘述語言清新而有韻味,沒有濃郁的泥土氣息。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結尾作用的能力。首先明確“不突?!?。情節(jié)上,“一竹筒栗子,我們不知不覺就已吃完了”“我告了他今天早飯我們炒辣子鵪鶉不準多吃別的零東西”,前文多次寫到吃;“我們二人又把放在灰里撈好的東西平分吃完了”,結尾又寫吃東西,上下文銜接自然,并照應前文寫“吃”的情節(jié)。人物形象上,“洗臉水還不見來,我們二人又把放在灰里撈好的東西平分吃完了”,叔遠母親剛說了要少吃零食,結果二人又開吃;前文有“告他栗子事已為老人發(fā)覺。叔遠裝作不在意那樣,走近爐邊去,說:‘娘,我先還以為掛在那檐下的棕袋里栗子不干,誰知甜極了’”,叔遠天真頑皮,背著母親和“我”一起吃栗子,被發(fā)覺后,還裝作不在意。前后形象一致。主題上,深化文章主題。結尾“我們二人又把放在灰里撈好的東西平分吃完了”,寫我們平分吃東西,親密無間,沒有一點主客間的客氣與梳理,突出叔遠和我的純真情誼,展現出當地風土人情之美?!?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審美意蘊的能力?!案嫠踝邮乱褳槔先税l(fā)覺。叔遠裝作不在意那樣,走近爐邊去,說:‘娘,我先還以為掛在那檐下的棕袋里栗子不干,誰知甜極了’”,叔遠天真頑皮,背著母親和“我”一起吃栗子,被發(fā)覺后,還裝作不在意?!笆暹h以為我怕冷,旋即又把窗關上……房中矮腳火盆中的炭火熾爆著火星,叔遠在那盆邊鉤下身子用火箸盡攪……叔遠在炭盆的熱灰里煨了一大捧栗子”,大雪天,叔遠細心照顧我。文中通過塑造叔遠天真頑皮、熱情體貼的形象,表現人性美。叔遠陪伴我,叔遠的母親過來探望與叮囑,早飯做炒辣子鵪鶉,叫人送洗臉水……文中通過對“我”到鄉(xiāng)下,與叔遠和他娘之間故事的敘述,反映了鄉(xiāng)下人的純樸與善良,表現人情美?!把┦锹涞霉譄狒[,像一些大小不等的蝶蛾在飛,并且打著旋”“腳步踏在雪里沙沙的聲音”“窗外雪片的飄揚……”,通過描寫雪后的風景,表現自然美?!八ㄟ^對淳樸的愛戀的風土人情的描摹,營造了一個特殊精神空間,這個精神空間與作者所身處的特性空間形成強烈對照”,這里有淳樸的鄉(xiāng)村生活,有純粹的人情、人性,讓人心靈放松、舒展,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相得益彰,共同營造出一個理想化的精神空間。二、古代詩文閱讀(38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6小題,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郭解,積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及解年長,更折節(jié)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于心,卒發(fā)于睚眥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負解之勢,與人飲,使之嚼。非其任,強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睏壠涫诘溃ピ?,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賊處。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解曰:“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彼烊テ滟\,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倨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陀麣⒅?。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時脫之?!泵恐鳞`更,數過,吏弗求。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倨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雒陽人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終不聽。客乃見郭解。解夜見仇家,仇家曲聽解。解乃謂仇家曰:“吾聞雒陽諸公在此間多不聽者今子幸而聽解解奈何乃從他縣奪人邑中賢大夫權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無用,待我去,令雒陽豪居其間,乃聽之?!苯鈭?zhí)恭敬,不敢乘車入其縣廷。之旁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后乃敢嘗酒食。諸公以故嚴重之,爭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馀車,請得解客舍養(yǎng)之。太史公曰: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節(jié)選自《史記·游俠列傳》)10.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欲以辱解以:用B.吾兒不直直:價值C.皆多解之義多:稱贊D.爭為用為:被11.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下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吾聞雒陽諸公在此間A多B不聽者C今子幸D而聽解E解奈何F乃從他縣奪人G邑H中賢大夫權乎!1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折節(jié),意思是指降低自己的身份或改變平時的志向行為,此處指郭解降低自己身份由奢入儉。B.箕倨,兩股著地兩腿前伸,形如畚箕,是一種不拘禮節(jié)的坐姿,后亦用于指傲慢不敬的姿態(tài)。C.踐更,古代徭役制度。成人每年按國家規(guī)定到指定地點更替服役,輪到的可以出錢雇人代替。D.夜半,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又稱子時、三更、三鼓、丙夜,時間是從23時至次日凌晨1時。1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郭解身材短小,做事干練,遇到讓自己不愉快的人,就親手將他殺掉。對朋友也很仗義,愿意犧牲生命去替朋友報仇。B.郭解的外甥仗著舅舅的威勢,在酒席上強行灌酒惹怒他人,被人拔刀殺死;郭解在了解原委之后卻放走了那個人。C.郭解每次出入,別人都會躲著他,但有一人不僅不躲,還對他無禮。門客想殺掉這個人替郭解出氣,但被郭解阻止。D.太史公認為郭解雖相貌普通,口訥少言,但有俠士風范。這讓城中少年及附近的賢人豪杰十分仰慕,爭著為他效力。1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于心,卒發(fā)于睚眥如故云。(2)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后乃敢嘗酒食。15.請概括郭解被“言俠者皆引以為名”的原因。【答案】10.B11.ACE12.A13.D14.(1)已經救了別人生命,卻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但其內心仍然殘忍狠毒,為小事突然怨怒行兇的事依然如故。(2)辦不成的,也要使各方都滿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的酒飯。15.①行俠仗義;②辦事公允;③不矜不伐?!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直:正確。句意:我的孩子不對。故選B。【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聽說洛陽諸公為你們調解,你們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們幸而聽從了我的勸告,郭解怎能從別的縣跑來侵奪人家城中賢豪大夫們的調解權呢?“雒陽諸公在此間”是“聞”的賓語,應在賓語后斷開,所以在A處斷句;“今”作時間狀語,“子”作“幸而聽解”的主語,應在“今”前斷開,所以C處斷句;第一個“解”作“聽”的賓語,第二個“解”作后面句子的主語,中間應該斷句,所以在E處斷句。故選ACE?!?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此處指郭解降低自己身份由奢入儉”錯誤,此處“折節(jié)”是改變志向的意思。故選A?!?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D.“口訥少言”錯誤,無中生有,由原文“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可知,原文只是說“言語不足采者”,并沒有說“少言”;“爭著為他效力”錯誤,由原文“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可知,且太史公沒有認為“榮名”是少年和城中賢豪爭相為他效力的原因。故選D?!?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振”,救;“矜”,夸耀;“睚眥”,小事。(2)“不可”,辦不成;“厭”,滿意;“嘗”,吃?!?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郭解不惜犧牲生命去替朋友報仇,他自己喜歡行俠的思想越來越強,已經救了別人的生命,卻不夸耀自己的功勞,體現他行俠仗義;郭解的外甥仗著舅舅的威勢,在酒席上強行灌酒惹怒他人,被人拔刀殺死,郭解在了解原委之后卻放走了那個人,體現他辦事公允;郭解去洛陽調解一對仇家,出于對他的尊重,仇家準備和好,但郭解卻希望他們聽從洛陽豪杰的調解,體現他不矜不伐。參考譯文:郭解是積縣人,字翁伯,他是善于給人相面的許負的外孫子。郭解的父親因為行俠,在漢文帝時被殺。郭解為人個子矮小,精明強悍,不喝酒。他小時候殘忍狠毒,心中憤慨不快時,親手殺的人很多。他不惜犧牲生命去替朋友報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搶劫,停下來就私鑄錢幣,盜挖墳墓,他的不法活動數也數不清。但卻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時常常脫身,或者遇到大赦。等到郭解年齡大了,就改變行為,檢點自己,用恩惠報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別人,而且對別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歡行俠的思想越來越強烈。已經救了別人的生命,卻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但其內心仍然殘忍狠毒,為小事突然怨怒行兇的事依然如故。當時的少年仰慕他的行為,也常常為他報仇,卻不讓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兒子依仗郭解的勢力,同別人喝酒,讓人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卻強行灌酒。那人發(fā)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兒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發(fā)怒說道:“以弟弟翁伯的義氣,人家殺了我的兒子,兇手卻捉不到?!庇谑撬褍鹤拥氖w丟棄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兇手的去處。兇手窘迫,自動回來把真實情況告訴了郭解。郭解說:“你殺了他本來應該,我的孩子不對。”于是放走了那個兇手,把罪責歸于姐姐的兒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們聽到這消息,都稱贊郭解的道義行為,更加依附于他。郭解每次外出或歸來,人們都躲避他,只有一個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著他,郭解派人去問他的姓名。門客中有人要殺那個人,郭解說:“居住在鄉(xiāng)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這是我自己道德修養(yǎng)得還不夠,他有什么罪過。”于是他就暗中囑托尉史說:“這個人是我最關心的,輪到他服役時,請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時,有好多次,縣中官吏都沒找這位對郭解不禮貌的人。他感到奇怪,問其中的原因,原來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袒露身體,去找郭解謝罪。少年們聽到這消息,越發(fā)仰慕郭解的行為。洛陽人有相互結仇的,城中有數以十計的賢人豪杰從中調解,兩方面始終不聽勸解。門客們就來拜見郭解,說明情況。郭解晚上去會見結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對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聽從了勸告,準備和好。郭解就對仇家說:“我聽說洛陽諸公為你們調解,你們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們幸而聽從了我的勸告,郭解怎能從別的縣跑來侵奪人家城中賢豪大夫們的調解權呢?”于是郭解當夜離去,不讓人知道,說:“暫時不要聽我的調解,待我離開后,讓洛陽豪杰從中調解,你們就聽他們的。”郭解保持著恭敬待人的態(tài)度,不敢乘車走進縣衙門。他到旁的郡國去替人辦事,事能辦成的,一定把它辦成,辦不成的,也要使各方都滿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的酒飯。因此大家都特別尊重他,爭著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縣城的賢人豪杰,半夜上門拜訪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輛車子,請求把郭解家的門客接回自家供養(yǎng)。太史公說:我看郭解,狀貌趕不上中等人材,語言也無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們,無論是賢人還是不肖之人,無論是認識他還是不認識他,都仰慕他的名聲,談論游俠的都標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聲。諺語說:“人可用光榮的名聲作容貌,難道會有窮盡的時候嗎?”(節(jié)選自《史記·游俠列傳》)(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列小題。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西湖絕句(其一)清·柳如是垂楊小院繡簾東,鶯閣殘枝蝶趁風。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16.下列對這兩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詞中女子買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花引發(fā)詞人相思之情,于是暗自垂淚,在花瓣上留下淚痕。B.李詞描寫了買花、賞花、比花的過程,用詞生動活潑,使得天真、愛美、好勝的少女形象躍然紙上。C.柳詩一、二句動靜結合,“垂楊”“小院”“繡簾”寫環(huán)境的優(yōu)美靜謐,“蝶趁風”為畫面增添生機。D.柳詩第三句筆鋒一轉,“西泠”明確西湖的具體地點,“寒食”點明時節(jié),為最后一句的議論做準備。17.李詞和柳詩都使用了“花”這一重要意象,作者用意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6.A17.同:借花抒情。異:李詞以花襯人,表現年輕詞人天真、愛美和好勝的脾性;柳詩桃花與美人互相映襯,表達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自信的心態(tài)?!窘馕觥?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暗自垂淚,在花瓣上留下淚痕”錯。“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二句意為“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跡,讓花顯得更楚楚動人”,這兩句是對花的情態(tài)的形容,并不涉及“暗自垂淚,在花瓣上留下淚痕”。故選A?!?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相同點:均表露對花之美麗的贊美,借花抒情。不同點:李詞上片主旨是買花。整個上片便是截取了買花過程中最后一個畫面,所寫的便是女主人公手執(zhí)鮮花,滿懷深情地進行欣賞?!按河拧比郑磉_了她對花兒的由衷喜愛。下面“淚染輕勻”二句,寫花的容態(tài)。前一句為虛,出自詞人的想象;后一句屬實,摹寫了花上的露珠。下片主旨寫戴花。首先,作者從自己一方說起,側重于內心刻畫?!芭吕伞倍?,活活畫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勝甚至帶有幾分嫉忌的心理。表面上是說郎猜疑,實際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筆表達,輕靈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擬人,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雖不同,但所描寫的焦點都是新娘自己?!霸启W”二句,是從人物的思想寫到人物的行動,寫出閨房的樂趣。全篇以花襯人,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地表現了年輕詞人天真、愛美和好勝的脾性。柳詩中“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西泠路邊的桃花為什么這么嬌艷?是因為桃花里蘊含有蘇小小的氣質?!按蟮帧眱删溆玫洌拔縻觥蹦嗣颂K小小魂斷處。這兩句中,詩人將千年前的蘇小小,與眼前桃花聯系起來,桃花與美人互相映襯,既巧妙地贊美了桃花,又不落痕跡地緬懷了蘇小小,表達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自信的心態(tài),深得詩家旨趣。(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陳情表》中身處兩難境地,想要奉詔任職,但祖母病情日漸加重;想要順應私情,又不被允許,于是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2)《過秦論》以賦體寫史論,多采用夸張和對比,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象地寫出了秦與諸侯的實力懸殊。(3)黃庭堅《登快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描寫“木”“山”“江”“月”等意象,將一幅闊遠澄清的晚景圖呈現在讀者眼前?!敬鸢浮竣?臣之進退②.實為狼狽③.秦無亡矢遺鏃之費④.而天下諸侯已困矣⑤.落木千山天遠大⑥.澄江一道月分明【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狼狽、矢、遺、鏃、澄。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國青年網絡互動興趣的持續(xù)高漲,不僅帶來了自身行為習慣的改變,也豐富了社會性話語實踐,一個顯著現象是網絡新詞不斷涌現,刷新公眾視野,突破漢語表達傳統(tǒng),給人一種①的感覺。網絡新詞作為網絡用戶自發(fā)創(chuàng)造的一種語匯,雜糅中外文字、表情符號、數字或圖片等表達方式,并以此為基底形成話語風格,呈現出青少年亞文化的特質。青少年作為我國互聯網使用的主流人群,其語言表達和語用習慣天然地帶有這一群體社會化過程的痕跡??梢哉f,簡、萌、倒、錯的游戲化展演是網絡新詞的鮮明特征。簡,即簡單,語句、音節(jié)短小,方便交流,富有效率。萌,即萌態(tài),童言童語,可愛有趣。倒,即顛倒,不分長幼、性別、身份,②。錯,即錯位,古今中外的話語詞匯皆為所用。這些特點使網絡新詞簡單明了、充滿情趣。從文化心理層面來看,網絡語言的游戲化展演可視為青少年對峙成人文化、主流文化的一種特殊方式,如“宅”“社恐”“逃避達人”等的出現,折射出“90后”“00后”的成長焦慮以及人際交往恐懼?!疤}莉”“小姐姐”等則表現出這一群體對成人身份的逃避。受制于升學、社會壓力的年輕人,網絡使個性化的“自我”不僅獲得了自由表達的領地,也能夠集結社區(qū)、團隊,建構出新的價值系統(tǒng),確立屬于自己的文化參與空間。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21.網絡新詞具有“簡”“萌”“倒“錯”等特點,請從修辭角度對“尊嘟假嘟”“康康”“補刀”“凡爾賽”“小姐姐”“卷”做簡要分析。(任選兩個)【答案】19.①耳目一新②一視同仁(隨心所欲、暢所欲言)20.①“受制于”句加“對……來說”或“在……那里”;②把“集結”改成“集結成”。21.示例:“康康”,巧用諧音,表達“看看”的意思,有網絡詞“萌”的特點?!把a刀”,巧用比喻,借游戲術語,表示對已經破敗不堪或落于下風的人再次攻擊。有“簡”和“錯”的特點?!窘馕觥俊?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此處指網絡新詞帶給人的感覺,結合“刷新”“突破”可知是說其讓人有新鮮感,可填“耳目一新”。耳目一新:聽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樣,感到很新鮮。②“不分長幼、性別、身份”可理解為身份平等,盡情表達,可填“一視同仁”“隨心所欲”“暢所欲言”。一視同仁:原指圣人對百姓一樣看待,同施仁愛。后多表示對人同樣看待,不分厚薄。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暢所欲言:把想說的話痛痛快快地說出來。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子有兩處語病:①“受制于升學、社會壓力的年輕人,網絡使……”中途易轍,可改為“對受制于升學、社會壓力的年輕人來說”或“在受制于升學、社會壓力的年輕人那里”,使之作狀語;②“集結社區(qū)、團隊”邏輯錯誤,“年輕人”不可能“集結社區(qū)、團隊”,改成“集結成社區(qū)、團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及賞析其表達效果的能力?!白疣郊汆健敝C音“真的假的”,將原本真的假的諧音同化之后,變成了搞怪的尊嘟假嘟,聽上去也比較的可愛靈動,有網絡詞“萌”的特點?!翱悼怠?,巧用諧音,表達“看看”的意思,讀來靈動活潑,有網絡詞“萌”的特點?!把a刀”,在網絡用語中被用作形容語言攻擊。比喻一件事物已經破敗不堪,卻又進行了再一次的攻擊。補刀兩字前常加神字,被稱神補刀。此詞巧用比喻,借游戲術語,比喻對他人造成二次傷害的行為。有“簡”和“錯”的特點?!胺矤栙悺?,為引用的修辭手法,現在的意思是以諷刺或相反的語言和態(tài)度,去貶低或否定一些事物,接著反轉再高調的宣揚自己,假裝在不經意間襯托出自己的優(yōu)越。具有“簡”和“錯”的特點?!靶〗憬恪?,作為一個因二次元而火起來的詞匯,其早期含義為粉絲對萌系女生的稱呼,有著嚴格的定義,對于宅男來說,只要是差不多年齡的都能叫作“小姐姐”,用了疊音的修辭,有“簡”和“倒”的特點。“卷”這是一個網絡流行詞,本意是一類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最終的形態(tài)以后,既沒有辦法穩(wěn)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變?yōu)樾碌男螒B(tài),而只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復雜的現象?,F比擬為非理性的內部競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未來商業(yè)空間設計趨勢與挑戰(zhàn)應對
- 國慶節(jié)中秋快樂活動方案
- 16《朱德扁擔》第二課時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二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Reading and Thinking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二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Module4 Unit1 It's red!(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一年級上冊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Lesson 6(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1《天地人》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信息技術 會考知識點說課稿
- 2024年六年級品社下冊《站在國際舞臺上》說課稿 遼師大版001
- 6 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印刷術(說課稿)-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科學教科版(2017版)
- 賬期協(xié)議書賬期合同書
-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3版:義務教育小學階段
- 2024年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
- 天津市河東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工程防滲漏培訓課件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4年數學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牛津3000核心詞匯表注釋加音標1-4 完整版
- 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與實踐研究課件
- 金屬表面處理中的冷噴涂技術
-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題(解析版)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英語試題(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