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1頁
人教版1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2頁
人教版1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3頁
人教版1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4頁
人教版1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

全冊教學設計

學校名稱:XX校學校

學科:XXXX

教師姓名:XXXX

XXXX小學教務處制

20XX年X月X日

I

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新教材)

特別說明:本教案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

單元教學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準備課

第二單元位置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四單元認識圖形(一)

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六單元n~20各數的認識

第七單元認識鐘表

第八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

第九單元總復習

II

課題數一數

單元第一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1課時總第課時

1.通過觀察、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是學生初步學會

數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2.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培養(yǎng)學生

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會按一定的順序和方法數數。

教學難點準確數出物體的數量,并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數數結果。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大家

高興嗎?你們將要與老師一起學習很多數學知識。數學知

識是很有用的,學會它你就能增長本領,能解決生活中的

許多問題。你們想不想學好數學呢?下面老師先帶你們去

參觀一下美麗的校園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出示課本第2?3頁的主題圖。

教師:瞧,我們的校園多美呀!仔細看一看、數一數,你

們都有哪些發(fā)現呢?

學生匯報:有一位老師,許多小朋友,一面紅旗……

2.教師引導學生數圖中事物的數量。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找到了許多物體,下面我們就一起來

看看每種物體到底有多少個。

(1)數出數量是1的事物。

教師:圖中有哪些數量是1的事物呢?

學生個別匯報。

教師:說得真不錯。像“1位老師、1面紅旗、1個足球、

1座教學樓……”這樣數量只有1的事物,我們都可以用

數字“1”來表示。

in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1”,帶領全班學生讀一讀。

(2)數出數量是2的事物。

教師:下面我們找一找數量是2的事物,誰來說說著多有

些什么?

學生匯報。

教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那么像這樣數量是2的事物,

我們就可以用幾來表示呢?(用數字“2”表示)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2”,請全班學生讀一讀。

(3)依次數出數量為3-10的事物,教學方法同(1)

(2)o

在學生數的過程中,教師依次出示3?10的數字卡片。

14)教師:翻看課本第4?5頁,同桌互相說一說數量

是1-10的物體。

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互動,按順序依次說說數量是1-10的

物體。

三、反饋完善

1.小結數數的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剛才我們數了很多事物,小組討

論一下,怎么數數才能又對又快呢?

學生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預設小結:數數時,要一個一個按順序數,可以從左往右

或從右往左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數,這樣就不

會多數或少數了;如果數的是畫在書上的圖,可以用筆點

著數,或者數一個用筆做一個記號,這樣數就乂對乂快了!

最后數到幾,就說明一共有幾個物體。

2.認讀1?10各數。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10這十個數字,現在你能按順

序把這10個數字擺一擺嗎?拿出你們手中的數字卡片,

擺給同桌看。

學生同桌互相擺數字卡片,教師巡視。

教師:你會按順序把這10個數字讀一讀嗎?

學生齊讀1~10各數。

IV

3.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的第1、2兩題。

4.聯系實際生活,數身邊的實物。

教師:看來生活中有許多的事物都能用數字來表示。請小

朋友仔細找一找,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物能用這些數字

來表示呢。

學生觀察,匯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V

課題比多少

單元第一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2課時總第課時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

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教學目標

2.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

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比較的方法,會正確地進行比較。

教學難點掌握比較的方法,會正確地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在小河邊,一群動物王在忙碌著呢!是怎么回事,

一起去看看(出不課本憎境圖)。

原來三只熱心的小豬在幫他們的鄰居小兔蓋最堅固的新

房子呢!他們你搬木頭我搬磚,干得可歡呢!瞧,連河里

的小魚也被這熱鬧的場面給吸引住了。房前的石桌上還準

備了一些好吃的,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豬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同樣多工

(1)教師:數一數有幾只小兔?它們在干什么?每只小

兔搬幾塊磚?

學生匯報,教師貼兔子頭圖和磚塊圖。

(2)教師引導學生看貼示的圖片,說明:一只兔子搬一

塊磚,正好對上了,沒有多余的兔子,也沒有多余的磚塊。

VI

我們就說:小兔和磚塊一樣多。(板書:同樣多)

請學生模仿說一遍。(不要求和老師說得一模一樣,意思

完整即可)

(3)教師:你還能找到圖上哪些物體同樣多呢?

學生觀察,個別匯報。

2.教學“多些”“少些”。

(1)教師:請繼續(xù)看圖,有幾只小豬?幾根木頭?

學生匯報,教師貼小豬頭圖片,木頭圖片。

(2)教師提問:小豬的只數和木頭數量相比,你發(fā)現了

什么?(兩種數量不一樣)

一個小豬頭對著一根木頭,最后有沒有多余的小豬頭?有

沒有多余的木頭?是小豬頭多還是木頭多?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后請小組長代表回答。教師板書:多、少。

(3)教師說明: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可以說木頭比小

豬多,小豬比木頭少。

學生模仿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三、反饋完善

1.全課梳理。

教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匯報。

2.拓展應用。

(1)找課本中還能比較的事物。

教師:剛才我們比較了小兔和磚塊、小豬和木頭,大家再

在圖上找一找,還可以誰和誰比?

(2)學具操作。

教師擺5個O,出示要求:

擺口,和O同樣多。

擺^,比。少。

擺,,。多。

學生動手操作學具,教師巡視指導。

3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做一做”第3題。

vn

根據一一對應的方法,勾出:左圖是蜜蜂多、花朵少,在

蜜蜂后面打勾;右圖是小狗少、骨頭多,在小狗后面打勾。

(2)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的第3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你想怎樣做。提示學生,因為公雞和鴨

子雖然擺得一樣長,但疏密不同,因此更要借用一一對應

的方法,判斷出公雞少、鴨子多,在公雞后面的框里打勾。

(3)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第4題。

分別數出兩種球的數量進行判斷,紅球少、黃球多,在黃

球后面的框里打勾。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VIII

【教后反思】

課題上、下、前、后

單元第二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1課時總第課時

1.能結合具體情境認識“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

教學目標下”和“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

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關系和含義,會用“上、下”和

教學重點

“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上課前,我們來玩?zhèn)€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一一我

說你做。

教師說口令,學生做動作: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

拍拍....

二、探究新知

1.談話,揭示課題。

教師:在剛才的小游戲里,我們提到了哪些方位?

學生:上、下,前、后。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四個方位。(板書課

題)

2.舉出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后”的例子。

教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上、下、前、后”這四個

IX

方位大家都很熟悉,你能舉些例子來說一說嗎?

學生個別匯報。(在學生觀察、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

引導學生回憶家中的物體擺設、觀察教室里物體的位置。

在匯報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要說清楚誰在誰的上面,

誰在誰的下面,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3.觀察課本中的主題圖,加深體會“上、下、前、后”的

含義。

(1)出示課本第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找出

圖中各事物之間的方位關系。

(2)小組內先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然后再由個別學

生進行匯報。

(3)將課本第9頁的空白處填寫完整。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頁“做一做,

教師要求學生聽口令擺一擺。

2.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的第1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講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課題左、右

單元第二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2課時總第課時

1.能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左右”的基本含義,能確定“左右”的位置,

教學目標并用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

X

教學重點認識“左右”的含義和位置關系,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左右”的空間觀念,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談話:在上課回答問題時,我們要舉手。大家舉起手來,

比一比看誰舉得最好!

提問:你們知道你回答時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回答:右手。

教師:對了,回答問題時我們舉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學生回答:左手。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兩個方位一一左、右。(板

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找.自己身體的左右。

教師:我們身體除了左右手,還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

能找到并指出來嗎?學生個別展示、匯報。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認識左右。

(1)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用左手和右手分別做哪

些事情呢?

學生個別匯報。

(2)教師:看來我們的左右手平時要做的事情司真多呀!

這樣,讓我們一起來運動一下吧。

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3.擺一擺,進一步認識左右。

(1)教師:請大家將學具盒里的圓片、三角形片、正方

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個。根據要求擺一擺:三角形片放在

圓片的左邊,正方形片放在圓片的右邊,小棒放在三角形

片的左邊。

學生按要求動手操作。

XI

教師提出問題: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最左邊的是什么?

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2)教師:把自己擺的打亂順序,每個人模仿老師剛才

的問題,向同桌提三個問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學生同桌之間活動。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教師:說一說你的前后左右分別是哪位同學。

學生觀察、匯報。

2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笫2題。

學生觀察圖片,提出那個同學。

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二(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

(1)出示少先隊員舉手的圖片(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

數學”的右圖)

教師:你知道少先隊員敬禮時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個別匯報。

教師講述:少先隊員敬禮時舉的是右手。

(2)出示標語牌“上下樓梯,請靠右行二

教師:瞧,這是老師在學校樓梯旁的墻壁上拍到的照片,

請大家一起念一念標語牌上的內容。

學生齊讀。

教師:你知道這標語牌上字的意思嗎?如果隨意走會有什

么后果呢?

學生個別匯報。

教師:對了,大家在上下樓梯時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

右行走,就不會造成上下樓梯擁擠的結果了。

教師出示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左圖,提問:

那么這個小朋友現在該走哪邊呢?誰來幫助她。

學生個別匯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XII

《補》

【教后反思】

XIII

課題練習課

單元第二單元課型練習課時第3課時總第課時

1.通過多種活動形式,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對“上、下、前、后、左、

右”的認識和熟練運用。

教學目標

2.通過練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空間觀

念。

加深學生對“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能正確運用所學的

教學重點

方位來判斷物體位置。

加深學生對“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能正確運用所學的

教學難點

方位來判斷物體位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1.提問。

教師:上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方位?

2游.戲。

教師:今天我們來做一個聽反話的游戲。我說一個方位,

你要用手指出與它相反的方位。

二、師生互動

1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第3題。

(1)由學生獨立剪貼完成故事情境圖。

(2)請個別學生看圖說說龜兔賽跑的故事。

(3)完成題中要求說一說的內容。

2完.成教材第12頁練習二第4題。

教師(出示題目圖):小東搬進了新房子,大家一起

來幫他整理好房間吧。

3完.成教材第12頁練習二第5題。

(1)學生按題目要求進行剪貼。

(2)小組內互相提問、回答。

4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6題。

教師(出示題目圖):小螞蟻在迷宮里迷路了,誰能

幫助它?

XIV

三、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四、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課題認識1~5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1課時總第課時

1.認識「5各數,會用「5各數來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目標2.知道廣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地讀、寫1?5這5個數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1~5各數的寫法。

教學難點掌握1~5各數的基數含義和數的排列順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XV

一、談話導入

教師:你們去過農村嗎?今天就讓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下

農村的美景。請看(出示課本第14~15頁的情景圖。)

二、探究新知

1.數一數。

教師:你發(fā)現了農村里都有哪些景色?

學生個別匯報:有小雞、小狗、鵝……

教師:原來農村里也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靵頂禂悼矗?/p>

小動物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學生數數后,一一匯報。

教師:除了小動物,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小組交流、匯報。

教師:剛才大家匯報的事物的數量都在1?5之間,今天我

們就來一起認識1~5。(板書課題)

2.說一說。

教師:剛才大家說得都很好,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個數都能

用數來表示,那么這些小動物都能用哪些數來表示,誰來

說一說。

學生匯報:一只小狗用數字1來表示,兩只鵝用數字2來

表示五個大南瓜用數字5來表示。

教師:除了這些,你還能從圖中找到可以用1?5這些數字

來表示的事物嗎?學生觀察匯報。

3.擺一擺。

教師:你能用學具圓片或者小棒擺出這些數嗎?小組內的

同學一起擺一擺。

學生四人小組擺圓片或者小棒,教師巡視。

教師請學生各組派代表上臺擺出學具和相對應的數字卡

片,全班進行交流。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16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找一找,把圖與相對應的數字連起來。

學生獨立完成,個別匯報。

XVI

2.寫數。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1?5這5個數字,你們愿意寫一寫嗎?

出示田字格,教師示范并指導學生進行1?5各數的書寫。

學生書寫1?5各數,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對組員寫的數字,進行相互評價,再做

修改。

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1?5各數的含義。

教師: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可以用1~5這5個數字來表

示的呢?

你能用1?5這5個數字來說一句話嗎?

學生個別匯報。

4.完成教材第18?19頁練習三第1、2、4、5、8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講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課題比多少

XVII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2課時總第課時

1.使學生認識符號和“二”及其含義。

教學目標2.學會y和“二”來描述5以內數的多少。

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會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多少。

教學難點認識符號和“二”及其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出示情境圖,教師:猴子兄弟三人到野外聚餐,你們瞧,

它們?yōu)樽约簻蕚淞四男┧兀?/p>

學生觀察情境圖,個別匯報。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種水果各有幾個?怎樣擺,能一

眼就看出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動手試一試。

學生動手操作學具。

教師展示學生操作的結果,強調要一一對應地擺。

2教.學“3=3”。

教師:小猴最喜歡吃桃子了0比一比,每只猴子都能吃到

一個桃子嗎?

教師出示學具,讓學生觀察并匯報:發(fā)現了什么。

教師:通過一一對應地比,我們發(fā)現猴子和桃子的數量同

樣多。在數學中,同樣多可以用符號“二”來表示。

板書:3=3,教師教讀“3二3”。

3.教學“3>2”。

教師:猴子也喜歡吃香蕉,比一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教師出示,讓學生觀察。

學生匯報:猴子數量比香蕉多。

教師歸納:3比2大,可以用符號“〉”來表示。

板書3>2,教師教讀“3大于2”。

4.教學“3v41

教師:猴子還準備了梨,讓我們也來比一比吧。說說你的

XVIII

發(fā)現。

學生觀察,匯報。

教師點明:3比4小,可以用符號“v”來表示。

板書:3<4,教師教讀“3小于4”。

5.區(qū)分和“二”。

教師:和“V”很相似,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區(qū)分它們倆呢?

學生匯報。

教師歸納:和“V”的開口都是朝著大的數。大于號,

開口在左;小于號,開口在右。

6.游戲。

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17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大小關系。

2.完成教材第18?19頁練習三第3、6、7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講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XIX

【教后反思】

課題第幾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3課時總第課時

1.讓學生感知序數的含義,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

基數和序數的區(qū)別。

教學目標

2.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yǎng)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

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第幾”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排隊買東西的時候。你

們瞧。(出示教學情境圖)

教師:仔細觀察,他們在買什么?都有哪些人?一共多少

人?

學生觀察情境圖,個別匯報。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課題。

教師:你知道誰會先買到票嗎?為什么?

學生匯報,并說明理由(排在小朋友前面的阿姨最先買到

XX

票,因為她排在售票處的最前面,也就是第一個)。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幾”。(板書課題)

2.教學“第幾二

教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排在小朋友前面的阿姨排第

一,那你能說說其他人分別排在第幾個嗎?小組內互相說

一說。

學生小組互動,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教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并教育學生買東西時要排隊等

候,要遵守公共秩序。

3.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

教師:如果排在第一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誰最

先買到票?

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接下來請你填一填課本給我們提供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個別匯報填寫的結果。

教師:你還能從圖中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個別提問,交流匯報。教師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

程中進一步區(qū)分“幾個”和“第兒個”。

三、反饋完善

1.小結歸納。

教師:“幾個”是表示事物的數量有多少;“第兒個”是表

示事物的位置。一個數既可以表示幾個事物,也可以表示

事物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組織集體匯報、交流。

3.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第2題。

(1)教師請學生根據要求,自己解答,全班匯報。

(2)教師提問:照片中一共有幾個人?從右數,爺爺排第

幾?奶奶和爸爸各排第幾?

4.完成教材第23頁練習四第1、2兩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四、反思總結

XXI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課題分與合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4課時總第課時

1.掌握4、5的分解與組成,使學生能夠熟練說出5以內的組成,

教學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理解數的組成與數之間

教學重點

的關系。

XXII

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理解數的組成與數之間

教學難點

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向日葵嗎?(出示課本第21

頁向日葵的情境圖)要把四朵向日葵分別放在兩個框里。

想一想,會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學4的組成。

教師:我們用4個圓片代替4朵向日葵,請大家想一想,

要把這4個圓片分成兩堆,可以怎么分?動手試一試,分

好后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看誰的方法多。

學生動手操作學具,然后與同桌互相交流。

指名學生上臺匯報,并展示分的過程。

(1)左邊3個,右邊1個;

(2)左邊1個,右邊3個;

(3)左邊2個,右邊2個。

教師:剛才我們分了幾個圓片?4可以分成幾和幾?(板

書課題)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OOOOOOOOOOOO

444

AAA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的時候把4先分成3和hl然后向

右邊移動1個,就分成了2和2;再往右邊移動1個,就

分成了1和3o

和這兩種分解方法實際上是一樣

44

的。只要由其中一取就能想到另一個。

2.學習5的組成。13

教師:農場的屋檐下掛著5個玉米棒。(出示課本第22頁

XXIII

的主題圖)如果要把這5個玉米棒放在兩個盤子里,有幾

種方法呢?

請大家拿出5根小棒,用小棒代替玉米棒,把它們分成兩

堆,你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和小組的同學一起分分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學具,自主探究分法。

教師出示課本例題:根據你的分法,與小組的同學互相說

一說,該怎樣填。

5555

AAAA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2匯甄,然后板書學生匯報的內容口

5555

AAAA

3.記憶41和5的組成。42332

教師: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4和5的組成呢?

學生交流、匯報。

讓學生明確:4和5的分成,左邊數增加1,右邊的數就

相應地減少1或右邊數增加1,左邊的數就相應地減少1:

也可以交換每組分成的左右兩邊的數,來記住另外一組分

成。

三、反饋完善

1.猜數游戲。(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第1題。)

一共3個豆子。左手1個,猜右手幾個?右手2個,猜左

手幾個?

2.擺一擺。

完成教材第22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學生用學具擺出這個數字的組成。

3.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自己完成,教師請個別匯報。

4.完成教材第22頁“做一做”第2題。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題目中涂色的范例,再由學生獨立

完成后面的三小題。教師巡視指導,再請個別匯報。

5.完成教材第23頁“做一做”第3、4題。

XXIV

學生討論、匯報,并說明理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課題加法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5課時總第課時

1.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等號,會讀加法算式。

教學目標

2.學會加法的計算方法,能夠熟練地口算得數是5以內的加法。

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XXV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算式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1.說一說4的組成和5的組成。

2.教師:你們喜歡馬戲團的小丑嗎?讓我們T?看今天

他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加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教學情境圖:仔細觀察,你從圖中發(fā)現了什么數

學信息?

學生觀察、匯報:小丑右手拿著3個氣球,左手拿著1個

氣球。

教師:根據你發(fā)現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小丑一共有幾個氣球?

教師:要求一共有幾個氣球,該怎么辦?同桌互相說一說。

(把小丑左右手的氣球合起來)你們會用算式來表示一共

有幾個氣球嗎?

學生匯報。

2.學習加法算式。

教師強調:要求一共有幾個氣球,只要把小丑兩只手的氣

球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教師板書課題,并示范加法算式的寫法:

3+1=4

加號:

教師指出:這個算式讀作:3加1等于4。

3.認識加法算式的含義。

教師:誰來說一說,3+1=4這個算式中,加號前面的“3”

表示什么?加號后面的“1”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

三、反饋完善

1.加深體會加法的含義。

XXVI

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

教師出示課本第24頁的“做一做”的圖,請學生根據每

一幅圖說一說對應的算式所表示的含義。

2.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五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圖的意思,然后將

算式補充完整。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XXVII

【教后反思】

課題1-5的加法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6課時總第課時

1.進一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目標

2.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道理。

教學重點掌握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來計算5以內加法.

教學難點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加法是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你能從圖中找到哪

些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樹上有3只小松鼠,又跑來2只小松鼠,一共

有幾只小松鼠?

教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該怎么辦呢,用什

么方法來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匯報。(把樹上的3只和又跑來的2只合起來,用加

法計算。)

教師:你會列式嗎?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3+2=

二、探究新知

教師:3加2等于幾,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

XXVIII

同桌互相說一說。

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教師指名個別匯報,給予不同算法的學生以鼓勵。

教師指出:大家算法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小朋友,他用

了我們之前學過的3和2組成5,來計算出3加2等于5,

這個辦法真不錯。你們會用這種辦法嗎?

教師請學生說一說,算式中的“3”“2”和“5”分別表示

什么。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頁“做一做”第1題。

(1)請學生先看圖,說說圖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師指名學生匯報算式:4+1=0,1+4=0o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使

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完成教材第27頁“做一做”第2題。

教師要求學生用學具代替梨子擺一擺,一邊操作一邊寫算

式。

教師指名學生進行匯報1+3二口,3+口)口

3.完成教材第27頁“做一做”第3題。

學生用學具小棒獨立完成操作過程,再填得數,教師集體

講評。

4.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五第2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講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XXIX

【教后反思】

課題減法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7課時總第課時

1.使學生建立減法的概念,初步了解減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2.認識減號,會讀寫減法算式,正確進行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會計算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減法算式的意義,會找被減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XXX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在口里填上合適的數。

54315

AAVA

二、探[變新知□2□1□

1.初步感知減法的意義,建立減法的概念。

教師課件演示課本第26頁例題。

通過課件,演示小丑手中飄走1個氣球的過程,讓學生認

真觀察。

教師:誰能說說,你從動畫中演示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

息?

學生匯報:原來小丑手中有4個氣球,不小心飄走了1個。

教師:說得很好。那么你能根據這兩個條件,提出什么樣

的數學問題呢?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4個氣球,飄走1個,還剩匚個?

教師:說一說飄走是什么意思?(少了1個)

教師指出:像這樣飄走、拿走、飛走、吃了、壞了、破了

等等,都是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

要用減法來計算。(板書課題)

2.認識減法算式.

教師:那么要求還剩幾個氣球,該怎樣列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4-l=3o

教師:你會讀這個算式嗎?和同桌互相讀一讀。

同桌互相讀,再組織全班讀算式:4減1等于3。

3.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教師:誰來說說,算式中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匯報。

三、反饋完善

L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二

教師出示課本第26頁的“做一做”中的三幅圖。

XXXI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在這幾幅圖中,算式所表示

的含義。

個別學生匯報,看圖說算式的含義。

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五第3題。

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圖的意思,再

將算式補充完整。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XXXII

課題1-5以內的減法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8課時總第課時

1.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5以內的減法。

教學目標

2.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減法算式的含義,熟練5以內口算減法。

教學重點會用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口算減法。

教學難點會用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口算減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1.在口里填上適當的數。

□323

AAAA

112□□1□1

□□5

AAA

2.對白熙(說5以M數將分解)??诳?/p>

教師:4分成幾和3?

學生:4分成1和3。

二、探究新知

教師出示課本第27頁的主題圖。

教師:仔細觀察,誰來說說這張圖的意思。

學生匯報:樹上有5只小松鼠,跑走了3只,還剩下幾只?

教師:該怎樣求還剩幾只小松鼠,你會列式嗎?

學生匯報(要求還剩兒只小松鼠,就是從5只里面去掉3

只)。

教師板書列式:5-3o

XXXIII

教師:5-3等于兒?你想怎樣計算?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

說一說。

學生匯報計算方法:

1.可以倒著數數,數去三個,就是2。

2.5分成3和2,所以5-3=2。

教師:比一比,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單?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得出:利用數的組成的方法來計算最為

簡單。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頁“做一做二

(1)第1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圖的意思,并根

據圖的意思將算式補充完整。

(2)第2題,教師引導學生先看左邊的圖,說明除了虛

線,劃掉的線也是表示減去,要用減法計算,讓學生用自

己的方法算出4-1二口。右邊的圖可由學生自己選擇劃掉幾

個,就列出相應的算式。講評時,請不同答案的學生分別

說說自己的圖意。

(3)第3題,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第一個算式和對應的圖,

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完成后面兩小題。

2.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五第4題。

教師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

的。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XXXIV

【教后反思】

課題加減法練習課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練習課時第9課時總第課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迅速地計算5以內

教學目標的加法和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加深學生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能正確、迅速地計算5以內的加減

教學重點

法。

加深學生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能正確、迅速地計算5以內的加減

教學難點

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

XXXV

1.師生對口令。

4?55

AA……

3□2□

二、基本練習

1.出示課本第28頁練習五的第5題。

出示題目,教師說明題意: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

的算式嗎?

集體講評,教師展示個別學生的畫法。

2.出示課本第29頁練習五的第6題。

(1)請學生看圖,在小組內說圖意,并完成列式。

(2)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左右兩幅兔子圖和桃子圖,說說

左右兩幅圖的異同點。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29頁練習五第7題。

(1)由學生獨立完成。

(2)抽取任意題目,指名個別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2.完成教材第29頁練習五第8題。

(1)請個別學生說圖意。

(2)由學生獨立列式。

(3)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3.完成教材第29頁練習五第9題。

以游戲形式進行。

游戲后指名個別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XXXVI

課題0的認識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10課時總第課時

1.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讀、寫數字0。

教學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況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0的兩種含義。

教學難點會正確書寫0。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位小客人,它是誰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出示教學情境圖,認識0的第一層含義,表示什么也沒

有。

教師:小猴可喜歡吃桃子了,你看盤子里有兩個桃子,用幾表

示?(用2表示)

小猴吃了一個桃子,還剩幾個,用幾表示?(還剩1個,用1

表示)

小猴又吃了一個,這時盤子還有桃子嗎?(一個也沒有)該用

幾來表示呢?(用0表示一個也沒有)

2.教師出示直尺圖,認識0的第二層含義,表示起點。

教師:這是什么?拿出你的直尺看一看,直尺上的“0”寫在

哪里?那么這里的“0”又表示什么呢?

告訴學生:“0”除了表示什么都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

教師: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還見過“0”?

學生個別匯報,全班交流。

3.教師“0”的寫法。

XXXVII

教師:大家覺得“0”像什么?那么該怎么寫“0”呢,請看老

師示范一遍。

教師示范寫法,講清筆順要點。

學生先聯系書寫,再在課本中進行描述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頁練習六第1題。

教師讓學生依次數出每個魚缸里魚的數量,再用數來表示。教

師巡視,注意學生書與是否規(guī)范。

2.數字排隊。

教師出示0?5六張數字卡片?:你能給這六個數字排隊嗎?你想

怎么排?用你手中的數字卡片,在小組內排一排。

學生動手在小組內操作。

教師組織個別學生上臺展示從大到小排和從小到大排兩種排

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教后反思】

課題有關0的加減法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11課時總第課時

1.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學會0的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弄懂有關0的加減法計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昨天我們認識了0,學習了0的寫法,今天我們繼

XXXVIII

續(xù)學習有關0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出示課本第29頁的小鳥圖。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幅圖的意思?

學生匯報:鳥窩里有3只小鳥,飛走了3只小鳥,鳥窩里

還有幾只小鳥?

教師:要求鳥窩里還有幾只小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你

會列式嗎?

學生個別匯報,教師板書:3-3=0o

教師小結:兩個同樣的數相減,得數為0.

2.出示課本第30頁的青蛙圖。

教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張圖的意思嗎?

學生匯報:左邊4只青蛙,右邊沒有青蛙,一共幾只青蛙?

教師提問:你們會列式嗎?用什么方法計算?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4+0=4。

小結:任何數和0相加,都得任何數。

3.思考5-0=?

教師:5減0表示什么意思?計算出來的結果是什么?

學生匯報。

教師小結: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來的數。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30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指名個別匯報。

2.完成教材第31頁練習六的第2?5題。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XXXIX

【教后反思】

課題整理和復習

單元第三單元課型復習課時第12課時總第課時

加深對5以內的認識,通過整理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算式,形成加法

教學目標表和減法表;通過探索加法表和減法表的排列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計算

水平。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提問:誰還記得這個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字

嗎?根據學生匯報,隨意貼出數字卡片0~5。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對學過的6個數字和相關的數

學知識進行整理復習。(板書課題)

二、師生互動

L復習數的順序。

教師(出示課本第33頁練習七的第1題):你能按順序用

6個數字給小鴿子的房屋編號嗎?

2.復習數數和比大小。

(1)教師出示課本第32頁的圖;老師請來了幾個動物朋

友,仔細看看都有誰,它們分別有幾只?

(2)教師出示和提問:這是什么符號?你能

用這兩個符號表示這三種動物之間的數量關系嗎?把你

XL

想到的填在課本第32頁。

(3)教師: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三種動物誰比誰多,誰比

誰少。

(4)教師:獨立完成課本第33頁練習七的第4、5兩題。

在學生完成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講評。

3.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

(1)完成課本第32頁的笫2題。

(2)教師:在小組內把你填的內容小聲地讀一讀。

(3)教師:你能根據自己的填的分解,寫出加法和減法

算式嗎?動手試一試,比比看哪個小組寫的最多。教師巡

視指導。

4.整理5以內的加減法算式,歸納成表。

(1)分組請學生給寫出的加、減法算式,進行分類。

(2)組織學生反饋交流,分類的結果。

(3)請學生按分類的結果,整理成加減法表。教師巡視,

提供指導意見。

(4)出示課本第32頁5以內加減法表,引導學生觀察:

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探究加、減法中算式的排

列規(guī)律。

三、反思總結

1.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對5以內加減法進行了整理,歸納

成了表格?;厝ズ蟠蠹乙煊洷砀裰械乃闶胶偷脭担M行

又對又快的口算。

2.完成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2、3兩題。

四、課堂作業(yè)

《補》

XLI

【教后反思】

課題認識立體圖形

單元第四單元課型新授課時第1課時總第課時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

道它們的名稱,并會識別。

教學目標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想

象能力。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索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四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XL1I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1.說一說。

教師:仔細觀察你帶來的物品,在小組內和其他同學互相說一

說,這些物品的形狀是怎樣的。

學生小組活動。

2.分一分。

教師:小組內把所有組員帶來的東西合起來,大家再找一找,

有沒有形狀相同的呢?請你把形狀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3.思考:你為什么把這幾樣物品放在一起?

4.引出新課,教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物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第35頁“做一做”第1題。

2.完成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5題。

教師:說說看這兩位小朋友用積木搭出像什么?

學生個別匯報。

3.自己動手搭一搭。

教師:你也能像他們那樣搭出不同的東西嗎?請各組任意選桌

上帶來的積木搭一種造型。

學生小組內活動。

教師組織學生按小組展示各組搭建的造型。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1、2題。

2.完成教材第35頁“做一做”第2題。

蒙住一個同學的眼睛,讓他摸各種形狀的物體,并說出摸到的

物體的名稱。

3.完成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3題。

同桌之間玩“你說我猜”的游戲。

4.教師:說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是這幾種形狀的?

四、反思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