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810.2-2006《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相較于GB/T 3810.2-1999版本,在內容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更新與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于術語定義部分進行了細化與補充。新標準中增加了對一些專業(yè)術語的具體描述,使得相關概念更加明確,便于理解和執(zhí)行。

其次,在尺寸測量方法上有所改進。例如,對于邊直度和平整度等關鍵指標的檢測手段進行了優(yōu)化,引入了更先進的測量工具和技術要求,提高了測試精度和可靠性。

再次,針對表面質量的評估體系也進行了完善。GB/T 3810.2-2006不僅保留了原有的一些基本評價項目如裂紋、斑點等缺陷檢查,還新增了一些反映現代生產工藝特點的質量控制點,并對這些項目的判定標準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

此外,新版標準還加強了對實驗條件的要求,比如溫度、濕度等因素對實驗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被給予了更多關注,從而確保了不同實驗室之間數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最后,在報告格式及內容方面也有相應的變化,要求提供更加詳盡準確的信息,以便于后續(xù)分析使用。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3810.2-2016
  • 2006-02-07 頒布
  • 2006-09-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3810.2-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_第1頁
GB-T3810.2-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_第2頁
GB-T3810.2-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_第3頁
GB-T3810.2-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_第4頁
GB-T3810.2-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3810.2-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91.100.25

Q31

r"G-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810.2-2006

代替GB/T3810.2-1999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

Testmethodsofceramictile

Part2.Determinationofdimensionsand

S—

surfacequality

(ISO10545-2:1995,Ceramictiles-

Part2:Determinationofdimensionsandsurfacequality.MOD)

2006-02-07發(fā)布

2006-09-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fā)布

GB/T3810.2-2006

前言

GB/T3810((陶瓷磚試驗方法》分為16個部分:

第1部分:抽樣和接收條件;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

—第3部分:吸水率、顯氣孔率、表觀相對密度和容重的測定;

—第4部分:斷裂模數和破壞強度的測定;

—第5部分:用恢復系數確定磚的抗沖擊性;

—第6部分:無釉磚耐磨深度的測定;

—第7部分:有釉磚表面耐磨性的測定;

—第8部分:線性熱膨脹的測定;

—第9部分:抗熱震性的測定;

—第10部分:濕膨脹的測定;

—第11部分:有釉磚抗釉裂性的測定;

—第12部分:抗凍性的測定;

—第13部分:耐化學腐蝕性的測定;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測定;

—第15部分:有釉磚鉛和鍋溶出量的測定;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測定

本部分為GB/T381。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0545-2;1995《陶瓷磚—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英文版)

本部分根據ISO10545-2:1995重新起草為了更適合我國國情,本部分在采用ISO10545-2:1995

時進行了修改。本部分與ISO10545-2:1995的主要差異如下:

—增加了邊長小于100mm和邊長大于600mm的產品尺寸測量方法;

—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a)"ISO10545的本部分”修改為“GB/T381。的本部分”;

b)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3810.2-1999((陶瓷磚試驗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

本部分與GB/T3810.2-199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將“千分表”修改為“分度表”;

—將“鋼制標準板”修改為“標準板”;

—將邊彎曲度的定義“磚一條邊的中點偏離由該邊兩角為直線的距離”修改為“磚的一條邊的中

點偏離由四個角點中的三點所確定的平面的距離”;

—增加了第7章“邊長小于100mm和邊長大于600mm的產品尺寸測量方法”。將原第7章

“表面缺陷和人為效果的定義’順延為第8章。

本部分由中國建筑材料工業(yè)協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佛山石灣鷹牌陶瓷有限公司、廣東蒙娜麗莎陶瓷<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興

輝陶瓷有限公司、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

GB/T3810.2-2006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劉幼紅、李直、鐘應洲、張旗康、陳洪再、李瑩。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11948-1989;

—GB/T3810.2-1999

GB/T3810.2-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

范圍

GB/T381。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對陶瓷磚的尺寸(長度、寬度、厚度、邊直度、直角度、表面平整度)和表

面質量的檢驗方法。

面積小于4cm'的磚不做長度、寬度、邊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的檢驗。

間隔凸緣、釉泡及其他的邊部不規(guī)則缺陷如果在磚鋪貼后是隱蔽在灰縫內的,則在測量長度、寬度、

邊直度和直角度時可以忽略不計。

長度和寬度的測t

2.1儀器

游標卡尺或其他適合測量長度的儀器。

2.2試樣

每種類型取10塊整磚進行測量。

2.3步驟

在離磚角點5mm處測量磚的每條邊,測量值精確到。.1mm.

2.4結果表示

正方形磚的平均尺寸是四條邊測量值的平均值。試樣的平均尺寸是40次測量值的平均值。

長方形磚尺寸以對邊兩次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相應的平均尺寸,試樣長度和寬度的平均尺寸分別

為2。次測量值的平均值。

2.5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a)依據GB/T3810本部分;

b)試樣的描述;

c)長度和寬度的全部測量值;

d)正方形磚每塊試樣邊長的平均值,長方形磚每塊試樣長度和寬度的平均值;

e)正方形磚10塊試樣邊長的平均值,長方形磚10塊試樣長度和寬度的平均值;

f)以百分比表示的每塊磚((2或4條邊)尺寸的平均值相對于工作尺寸的偏差。

9)以百分比表示的每塊磚((2或4條邊)尺寸的平均值相對于10塊試樣(2。或40條邊)尺寸的平

均值的偏差。

厚度的測t

儀器

測頭直徑為5mm-10mm的螺旋測微器或其他合適的儀器。

試樣

每種類型取10塊整磚進行測量

步驟

對表面平整的磚,在磚面上畫兩條對角線,測量四條線段每段上最厚的點,每塊試樣測量4點,測量

GB/T3810.2-2006

值精確到。.1mm.

對表面不平整的磚,垂直于一邊在磚面上畫四條直線,四條直線距磚邊的距離分別為邊長的0.125;

0.375;0.625和0.875倍,在每條直線上的最厚處測量厚度。

3.4結果表示

對每塊磚以4次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單塊磚的平均厚度。試樣的平均厚度是40次測量值的平

均值。

3.5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a)依據GB/T3810本部分;

b)試樣的描述;

e)厚度的全部測量值;

d)每塊磚的平均厚度;

e每塊磚的平均厚度與磚厚度工作尺寸的偏差,用百分比或mm表示(視產品標準需要而定)。

4邊直度的測f

4.1定義

本部分采用如下定義。

4.1.1

邊直度straightnessofsides

在磚的平面內,邊的中央偏離直線的偏差。

這種測量只適用于磚的直邊(見圖2),結果用百分比表示。

邊直度一_CXL,。。

式中:

C—測量邊的中央偏離直線的偏差。

L-測量邊長度

4.2儀器

4.2.1圖1所示的儀器或其他合適的儀器,其中分度表(DF)用于測量邊直度。

4.2.2標準板,有精確的尺寸和平直的邊。

4.3試樣

每種類型取10塊整磚進行測量。

4.4步驟

選擇尺寸合適的儀器((4.2.1),當磚放在儀器的支承銷(S>Se,Sc)上時,使定位銷(IAf1a,1c)離被

測邊每一角點的距離為5mm(見圖I).

將合適的標準板((4.2.2)準確地置于儀器的測量位置上,調整分度表的讀數至合適的初始值。

取出標準板,將磚的正面恰當的放在儀器的定位銷上,記錄邊中央處的分度表讀數。如果是正方形

磚,轉動磚的位置得到4次測量值。每塊磚都重復上述步驟。如果是長方形磚,分別使用合適尺寸的儀

器來測量其長邊和寬邊的邊直度。測量值精確到0.1mm

4.5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a)依據GB/T3810本部分;

b)試樣的描述;

c)所有邊直度的測量值;

d)對于相應工作尺寸的最大直線偏差,用百分比表示。

GB/T3810.2-2006

圖1測f邊直度、直角度和平鰲度的儀器

邊直度一C

圖2邊直度

5直角度的測t

定義

本部分采用如下定義。

1

直角度deviationfromrectangularity

將磚的一個角緊靠著放在用標準板校正過的直角上(見圖3),該角與標準直角的偏差。

直角度用百分比表示。

GB/T3810.2-2006

直角度一甚X100

式中:

S-在距角點5mm處測得的磚的測量邊與標準板相應邊的偏差值。

I,磚對應功的長度

直角度一SL

圖3直角度

5.2儀器

5.2.1圖1所示的儀器或其他合適的儀器,其中分度表(玩)用于測量直角度。

5.2.2標準板,有精確的尺寸和平直的邊。

5.3試樣

每種類型取10塊整磚進行測量。

5.4步驟

選擇尺寸合適的儀器((5.2.1),當磚放在儀器的支承銷(SAISBISC)是時,使定位銷(OAIIB,IC)離被

測邊每一角點的距離為5mm(見圖1)。分度表(Dp)的測桿也應在離被測邊的一個角點5mm處(見

圖1)。

將合適的標準板((5.2.2)準確地置于儀器的測量位置上,調整分度表的讀數至合適的初始值。

取出標準板,將磚的正面恰當的放在儀器的定位銷上,記錄離角點5mm處分度表讀數。如果是正

方形磚,轉動磚的位置得到四次測量值。每塊磚都重復上述步驟。如果是長方形磚,分別使用合適尺寸

的儀器來測量其長邊和寬邊的直角度。測量值精確到0.1mm.

5.5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a)依據GB/T3810本部分;

b)試樣的描述;

c)所有直角度的測量值;

d)對于相應工作尺寸偏離直角的最大偏差,用百分比表示。

平整度的測t(彎曲度和翹曲度)

6.1定義

本部分采用如下定義。

G13/T3810.2-2006

6.1.1

表面平擎度surfaceflatness

由磚的表面上3點的測量值來定義。有凸紋浮雕的磚,如果表面無法測量,可能時應在其背面

測量。

6.1.2

中心彎曲度centrecurvature

磚面的中心點偏離由四個角點中的三點所確定的平面的距離(見圖4),

工作尺寸

中‘心彎曲度一4CD

圈4中心彎曲度

3

邊彎曲度edgecurvature

磚的一條邊的中點偏離由四個角點中的三點所確定的平面的距離(見圖5),

工作尺寸

邊彎曲度一ASL

圖5邊彎曲度

4

翹曲度warpage

由磚的3個角點確定一個平面,第四角點偏離該平面的距離(見圖6)0

工作尺寸

翹曲度二譬

圈6翹曲度

GB/T3810.2-2006

6.2儀器

6.2.1圖1所示的儀器或其他合適的儀器。測量表面平滑的磚,采用直徑為5mm的支撐銷(S,SB,

Sc)。對其他表面的磚,為得到有意義的結果,應采用其他合適的支撐銷。

6.2.2使用一塊理想平整的金屬或玻璃標準板,其厚度至少為10mm。用于6.2.1中所述的儀器上。

6.3試樣

每種類型取10塊整磚進行測量。

6.4步驟

選擇尺寸合適的儀器(見6.2.1),將相應的標準板準確的放在3個定位支承銷((Sn,SB,Sc)上,每個

支撐銷的中心到磚邊的距離為10mm,外部的兩個分度表(壓,Dc)到磚邊的距離也為10mm,

調節(jié)3個分度表(D.,De,Dc)的讀數至合適的初始值(見圖1).

取出標準板,將磚的釉面或合適的正面朝下置于儀器上,記錄3個分度表的讀數。如果是正方形

磚,轉動試樣,每塊試樣得到4個測量值,每塊磚重復上述步驟。如果是長方形磚,分別使用合適尺寸的

儀器來測量。記錄每塊磚最大的中心彎曲度(Do),邊彎曲度(De)和翹曲度(Dc),測量值精確到

0.1mm,

6.5結果表示

中心彎曲度以與對角線長的百分比表示。

邊彎曲度以百分比表示。

長方形磚以與長度和寬度的百分比表示;

正方形磚以與邊長的百分比表示。

翹曲度以與對角線長的百分比表示。有間隔凸緣的磚檢驗時用mm表示。

6.6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a)依據GB/T381。本部分;

b)試樣的描述;

c)中心彎曲度的全部測量值;

d)邊彎曲度的全部測量值;

e)翹曲度的全部測量值;

f)相應于由工作尺寸算出的對角線長的最大中心彎曲度,用百分比或mm表示(視產品標準要求

而定);

9)相應于工作尺寸的最大邊彎曲度,用百分比或mm表示(視產品標準要求而定);

h)相應于工作尺寸算出的對角線長的最大翹曲度,用百分比或mm表示(視產品標準要求

而定)。

7邊長小于100mm和邊長大于600mm的產品尺寸測f方法

7.1長度、寬度、和厚度的測量分別參照本部分第2,3章的要求;

7.2邊直度的測量方法:

將磚豎立起來,在被測量邊兩端各放置一個相同厚度的平塊,將鋼直尺立于平塊上,測量邊的中點

與鋼直尺間的最大間隙,該間隙與平塊的厚度差即為偏差實際值;

7.3直角度的測量方法:

對邊長<100mm的磚用直角尺和塞尺測量,將直角尺的兩邊分別緊貼在被測角的兩邊,根據被測

角大于或小于90“的不同情況,分別相應在直角尺根部或磚邊與直角尺的最大間隙處用塞尺測量其間

隙;對邊長>600mm的磚分別量取兩對邊長度差和對角線長度差;

GB/T3810.2-2006

7.4表面平整度的檢驗方法:

將磚正面朝上,在磚的對角線兩點處各放置一個相同厚度的平塊,將鋼直尺立于平塊上,測量對角

線的中點與鋼直尺間的最大間隙,該間隙與平塊的厚度差即為偏差實際值;(用由工作尺寸算出的對角

線長的百分比或mm表示)

注:邊長<100mm或>600mm的陶瓷磚不要求邊彎曲度、中心彎曲度和翹曲度

8表面缺陷和人為效果的定義

8.1本部分采用如下定義

8.1.1

裂紋cracks

在磚的表面,背面或兩面可見的裂紋。

8.1.2

釉裂crazing

釉面上有不規(guī)則如頭發(fā)絲的細微裂紋。

8.1.3

缺釉dryspots

施釉磚釉面局部無釉。

8.1.4

不平整unevenness

在磚或釉面上非人為的凹陷。

8.1.5

針孔pinhole

施釉磚表面的如針狀的小孔。

8.1.6

桔釉glazedevitrification

釉面有明顯可見的非人為結晶,光澤較差。

8.1.7

斑點specksorspots

磚的表面有明顯可見的非人為異色點。

8.1.8

釉T缺陷underglazefault

被釉面覆蓋的明顯缺點。

8.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