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實驗內容_第1頁
物理化學實驗內容_第2頁
物理化學實驗內容_第3頁
物理化學實驗內容_第4頁
物理化學實驗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1.6 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一、實驗目的1掌握對消法測定電池電動勢的原理及電位差計的使用方法。2通過電池電動勢的測量,加深對可逆電池、濃差電池、可逆電極、鹽橋等基本概念的理解。3了解與掌握金屬電極的制備與處理技術。4掌握原電池熱力學函數的計算。二、基本原理原電池是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它是由兩個“半電池”組成,而每一個半電池中有一個電極和相應的電解質溶液。在電池放電反應中,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池反應是電池中兩個電極反應之和。電池電動勢為組成該電池的兩個半電池的電極電勢的代數和。在恒溫、恒壓、可逆條件下,原電池電動勢與各熱力學函數的關系如下: (1.6-1) (1.6-2)

2、 (1.6-3)式中:F為法拉第常數(96487 C),z是原電池發(fā)生一單位進度反應時得或失的電子摩爾數,E是可逆電池的電動勢。故只要在恒溫、恒壓下,測出可逆電池的電動勢E,即可求出原電池的各熱力學函數。反之,由原電池的各熱力學函數,可求出可逆電池的電動勢E和濃度系數。書寫電池的結構圖示式,必須規(guī)范。以Cu-Zn電池為例,電池結構的書寫、電動勢和電極電勢的表達式為:電池結構 Zn|ZnSO4()CuSO4 ()|Cu負極反應 ZnZn2+() + 2e正極反應 Cu2+() + 2e Cu電池總反應 Zn + Cu2+()Zn2+()+Cu根據能斯特方程,電池電動勢與各物活度間的關系為: (1

3、.6-4)式中為在標準條件下溶液中鋅和銅離子活度(和)以及鋅和銅活度均等于1時的電池電動勢(即原電池的標準電動勢)。假設Cu、Zn為純固體,它們的活度為1,則式(1.6-4)可簡化為: (1.6-5)由于整個電池反應是由兩個電極反應所組成,因此,電池電動勢的表達式為正、負兩電極電勢之差。若正極的電極電勢為,負極的電極電勢,則有: (1.6-6)由于某電極電勢的絕對值無法測定,因此必須選擇某一電極作為電極電勢的參考標準?,F在,手冊上所列的電極電勢均為相對電極電勢,即以標準氫電極作為參考標準(標準氫電極是氫氣壓力為一標準壓力、溶液中為1,規(guī)定其電極電勢為零)。將標準氫電極與待測電極組成電池,標準氫

4、電極為負極,所測得的電池電動勢就是待測電極的電極電勢。由于氫電極使用不方便,因此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備、電極電勢較為穩(wěn)定的電極作為參比電極。常用的參比電極主要有:甘汞電極、銀-氯化銀電極等。這些參比電極與標準氫電極比較而得的電極電勢,已精確測出??赡骐姵鼐哂休^好的重現性與穩(wěn)定性。可逆電池必須具備的條件為:(1)電極反應必須可逆。(2)電池在工作(充放電)時,所通過的電流必須無限小,此時電池可在接近平衡狀態(tài)下工作, 即能量必須可逆。(3)電池中所進行的其它過程必須可逆。如溶液間無擴散、無液體接界電勢等。因此,在制備可逆電池、測量可逆電池的電動勢時,應符合上述可逆電池條件。在精確度不很高地測量中,常用

5、正、負離子遷移數比較接近的電解質構成“鹽橋”,減小液體接界電勢。要達到測量工作電流零的條件,必須使電池在接近熱力學平衡的條件下工作。用對消法可達到測量原電池電動勢的目的,可實現測量工作電流零的條件。電位差計就是根據對消法這一原理設計而成的。電位差計測量電池電動勢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詳見本叢書第一分冊儀器部分。需注意:不能用伏特計直接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因為此伏特計在測量過程中有電流通過,使電池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測出的結果為兩電極間的電勢差,而不是電池電動勢。電動勢的測量在物理化學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通過電池電動勢的測量可以獲得氧化還原體系的許多熱力學數據,如平衡常數、電解質活度及活度系數、

6、離解常數、溶解度、絡合常數、酸堿度以及某些熱力學常數改變量等。三、儀器與試劑儀器:恒溫裝置1套,UJ-25型電位差計,檢流計,標準電池,直流穩(wěn)壓電源,銅電極 2 支,鋅電極 1 支,電極管 1 只,電極架。試劑:0.100 moldm-3 ZnSO4 ,0.100 moldm-3 CuSO4,0.0100 moldm-3 CuSO4,飽和甘汞電極 1 支,飽和 KCl 溶液。四、實驗步驟1電極制備(1)銅電極的制備:將銅電極在13稀硝酸中浸泡片刻,除去氧化物后,用水沖洗干凈。以此電極作為負極,另一銅板作正極在鍍銅液中鍍銅(鍍銅液組成為:每升中含125 g CuSO45H2O,25 g H2SO

7、4,50 mL乙醇),控制電鍍過程電流為20 mA,電鍍20 min,得表面呈紅色的Cu電極,洗凈后放入0.100 moldm-3 CuSO4溶液中,備用。(2)鋅電極的制備:將鋅電極在稀硫酸溶液中浸泡片刻,除掉鋅電極上氧化層。取出后,先用自來水洗滌,再用蒸餾水淋洗,最后浸入飽和硝酸亞汞溶液中610 s,使鋅電極表面上有一層均勻的汞齊。取出后,先用濾紙擦拭鋅電極,再用蒸餾水洗凈(汞有劇毒,用過的濾紙不能亂丟,應放入指定地方)。洗凈后的鋅電極,浸入0.100 moldm-3 ZnSO4溶液中,待用。2控制恒溫浴溫度為(25 0.1) oC。3按圖1.6-1構成如下電池:Zn|ZnSO4 (0.1

8、00 moldm-3)CuSO4 (0.100 moldm-3)|Cu 將該電池置于恒溫浴中,恒溫 15 20 min。4根據電位差計測量電池電動勢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詳見本叢書第一分冊儀器部分),正確連接電位差計和測量電路。5根據標準電池電動勢的溫度校正公式:Et=E20-39.94(t-20)+0.929(t-20)2-0.009(t-20)3+0.00006(t-20)410-6 V計算出室溫下所用標準電池的電動勢值。圖1.6-1 電池結構1. 鋅電極 2. ZnSO4溶液 3. 鹽橋 4. CuSO4溶液 5. 銅電極6. 橡皮塞 7. 插溫度計或甘汞電極 8. 飽和KCl 溶液6根據

9、已計算室溫下所用標準電池的電動勢值,對電位差計的工作電流進行標定或核準。具體操作步驟和方法詳見第一分冊相關內容。7測定上述銅鋅電池的電動勢。8依步驟2 7的同樣方法,分別構成下列各電池并測定其電池電動勢:Zn|ZnSO4(0.100 moldm-3)飽和KCl溶液|Hg2Cl2-HgHg2Cl2-Hg飽和KCl溶液CuSO4(0.100 moldm-3)|CuCu|CuSO4(0.010moldm-3)CuSO4(0.100 moldm-3)|Cu五、結果與討論1根據飽和甘汞電極的電極電勢溫度校正公式: j甘 = 0.2412-6.61 10-4(t-25)-1.75 10-6(t-25)2-

10、9.16 10-10(t-25)3計算出 25 oC 時飽和甘汞電極的電極電勢:2查相關數據,計算下列電池電動勢的理論值:Zn|ZnSO4(0.100 moldm-3)CuSO4(0.100 moldm-3)|Cu Cu|CuSO4(0.010 moldm-3)CuSO4(0.100 moldm-3)|Cu計算時所需的各物質活度系數值見表1.6-1。將計算得到的理論值與實驗值進行比較,計算兩者誤差值并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表1.6-1有關物質的活度系數電解質濃度/ moldm-3活度系數CuSO40.10000.160.01000.41ZnSO40.10000.153根據下列電池的電動勢的實驗值

11、,分別計算鋅電極和銅電極的電極電勢,以及它們的標準電極電勢,并與手冊中查得的標準電極電勢進行比較。Zn|ZnSO4(0.100 moldm-3)飽和KCl溶液Hg2Cl2-HgHg2Cl2-Hg|飽和KCl溶液CuSO4(0.100 moldm-3)|Cu六、注意事項1電位差計和標準電池的使用,需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2. 標準電池在搬動和使用時,要放置平穩(wěn),不能使其傾斜和倒置。接線時,正接正、負接負,兩極間不允許出現短路現象。3. 在使用電位差計中“粗”、“細”兩按鍵開關時,要間隙操作,不可長時間按下,以免電池因通電時間較長而發(fā)生明顯的極化現象,影響測量結果。4實驗完畢后,關掉所有電源開關,

12、將檢流計量程旋鈕調在“短路”位置。拆除所有接線,清洗電極、電極管。七、思考題1對消法測電動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為什么不能采用伏特計或伏特表直接測定電池電動勢?2在測量電池電動勢過程中,若檢流計光點總是向一個方向偏轉,可能有哪些原因?3參比電極應具備什么條件?它有什么作用? 鹽橋有何作用?選用鹽橋時,應遵循什么原則?4在測量過程中,若將電池的極性接反了,將會產生什么樣后果?八、拓展與應用 1電位差計有多種類型和型號,但它們的基本原理都是對消法或補償法。2電池電動勢測量屬于平衡測量,在測量過程中盡可能的在可逆條件下進行,避免電極極化。為此請注意以下幾點:(1) 測量前可初步估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大小

13、,以便在測量時能迅速找到平衡點;(2) 要選擇最優(yōu)實驗條件使電池處于平衡狀態(tài);(3) 判斷所測量的電動勢是否達平衡電勢,通常在15 min左右的時間內,等間隔測量3 5個數據,若這些數據在平均值附近擺動,偏差小于 0.5 mV,則可認為已達平衡。3電池電動勢測量除了可以測量電池的電動勢、評價電池質量好壞外,還可測量液界電勢、電解質活度及其活度系數、平衡常數等,可設計相關實驗。九、參考文獻1孫爾康,徐維清,邱金恒編,物理化學實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2刁國旺,闞錦晴,劉天晴編著,物理化學實驗,北京:兵器工業(yè)出版社,1993。3李延冬,董學軍,原電池電動勢的實驗改進,大學化學,1992

14、,7:48。4楊文治主編,物理化學實驗技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5清華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編,物理化學實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6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編,物理化學 下冊(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jwc/jp/wulihuaxue/pp/menu.htm.8/files/syzx/f/10486_2_f_3/jcwhsy/.9/hxx/jiaoxuekejian/wuhuashiyan/mulu.htm

15、.104/wulihuaxue/wuhuashiyan/index.htm.11/kecheng/phi-chemcai/sy/syb.htm.12/hxx/jiaoxuekejian/wuhuashiyan/mulu.htm. 13/bbs/shtml/.實驗 2.8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 二級反應一、實驗目的1學會測定化學反應速率常數的一種物理方法電導法。2掌握二級反應的特點,學會用圖解法求二級反應的速率常數。

16、3掌握數字式電導率儀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二、基本原理1二級反應的動力學方程:t = 0 a at = t a-x a-x x (2.8-1)定積分得: (2.8-2)以作圖若所得為一直線,證明是二級反應,并從直線的斜率求出。如果知道不同溫度下的速率常數,按阿侖尼烏斯方程可計算出該反應的活化能。 (2.8-3)2乙酸乙酯皂化反應是二級反應,其反應式為: t = 0 a a 0 0t = t a-x a-x x xt 0 0 a a反應前后CH3COOC2H5和C2H5OH對電導率的影響不大,可忽略。故反應前只考慮NaOH的電導率(),反應后只考慮CH3COONa的電導率()。對稀溶液而言,強電解質

17、的電導率()與其濃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總電導率就等于組成該溶液的電解質電導率之和。故存在如下關系式: (2.8-4) (2.8-5) (2.8-6) 以上三式中A1和A2分別為NaOH和CH3COONa溶液的電導率與其濃度之間的比例系數,其與溫度和溶劑等因素有關。由上三式得: (2.8-7)將上式代入(2.8-2)式得: (2.8-8)重新排列得: (2.8-9)因此,以作圖為一直線即為二級反應,并從直線的斜率求出速率常數。根據不同溫度下的速率常數可用(2.8-3)求出反應的活化能。三、儀器與試劑儀器:數字式電導率儀1臺,恒溫水槽1套,停表1只,雙管電導池1只,直試管1只,移液管(10 mL,

18、胖肚) 2根,移液管(5 mL 1支,10 mL 2支),燒杯(50 mL) 1只,容量瓶(100 mL) 2個,稱量瓶(25 mm 23 mm) 1只。試劑:乙酸乙酯(A.R.),氫氧化鈉0.2 moldm-3(教師預先配制的高濃度)。四、實驗步驟1雙管電導池預處理。本實驗采用雙管電導池進行測量,其裝置如圖2.8-1所示。實驗前應洗凈雙管電導池并烘干。2恒溫槽調節(jié)。開啟恒溫槽,調節(jié)至實驗所需溫度T1。3電導率儀的校正和溶液的配制。將電導率儀提前打開預熱并校正好儀器。先用稱量法配制乙酸乙酯溶液100 mL,濃度在0.02 moldm-3左右。再據所配乙酸乙酯溶液的濃度,配同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

19、(由預先所配大濃度溶液稀釋即可)。 圖2.8-1 雙管電導池示意圖 1. 橡皮塞 2. 通氣管 3. 鉑黑電極 4. 洗耳球4的測定。分別取10 mL蒸餾水和10 mL所配NaOH溶液,加到潔凈、干燥的直試管中充分混勻,置于恒溫槽中恒溫5 min。以數字式電導率儀測定已恒溫好的NaOH溶液的電導率。5的測定。在一只雙管電導池的A管中移入10 mL 0.020 moldm-3NaOH溶液,在B管中移入10 mL CH3COOC2H5溶液,將電導電極插入A管中并充分恒溫(約10 min)。用洗耳球通過B管上口將CH3COOC2H5溶液輕輕壓入A管中,當溶液壓入一半時,開始記錄反應時間。然后反復來回

20、壓幾次,使溶液混合均勻,并立即測量其電導率值。從反應開始5 min后開始記錄電導率,每隔2 min讀一次數據,記錄及時間t,直到電導率基本不變時(25oC下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可以停止測量。6溫度T2下和的測定調節(jié)恒溫槽溫度為T2,重復上述步驟測定其和,但在測定時是反應3 min后進行測量,每隔2 min測量一次,記錄及時間t,直至電導率變化不大。五、結果與討論1將實驗所測數據及其處理結果列于表2.8-1。表2.8-1 不同溫度下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實驗數據 恒溫溫度:T1 = 時間/min恒溫溫度:T2 = 時間/min分別以T1、 T2所測結果作 圖應得二條線性較好的直線,分別求出速率常數。

21、2根據(2.8-3)式計算反應的表觀活化能。六、注意事項1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系吸熱反應,混合后體系溫度降低,故在混合后的開始幾分鐘內所測溶液電導偏低。因此最好在反應6分鐘后開始測定,否則所得結果呈拋物線形。2由于CH3COOC2H5易揮發(fā),故稱量時應在稱量瓶中準確稱取,并需動作迅速。3用書中的公式計算速率常數()時,要求所用的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兩者的濃度要相同。如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濃度不等,而所得結果仍用兩者濃度相等的公式計算,則作圖所得直線也將缺乏線性。4溫度對速率常數影響較大,需在恒溫條件下測定。在水浴溫度達到所要的溫度后,不急于馬上進行測定,須待欲測

22、體系至少恒溫10 min,否則會因起始時溫度的不恒定而使電導偏低或偏高,以致所得直線線性不佳。5測定時,所用的蒸餾水最好先煮沸,否則蒸餾水溶有CO2,降低了NaOH的濃度,而使偏低。6注意不可用紙擦電導電極上的鉑黑。七、思考題1如果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的起始濃度不相等,試問應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并計算速率常數?2為什么以所配NaOH溶液用等體積水稀釋后可以認為是?3為何本實驗要在恒溫條件下進行,而且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混合前還要預先恒溫?4假如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為濃溶液,能否用此法求反應速率常數?為什么?八、拓展與應用1. 備劑g10該實驗還

23、可以通過用pH計測量pH隨時間的變化來測定反應的速率常數。請考慮一下是否還可以用其它的方法來測定該反應的速率常數。2. 測定化學反應的速率常數方法很多,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兩類?;瘜W方法就是采用某種方法(如驟冷、取出催化劑等)使反應停止,然后以化學滴定方法分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這種方法設備簡單但比較麻煩。物理方法有光學、電學等方法,操作方便但是需要一定的儀器設備。九、參考文獻1復旦大學編,物理化學實驗(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沈文霞編,物理化學核心教程(第一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3孫爾康,徐維清,邱金恒編,物理化學實驗(第一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

24、社,1998。4/2007/wlhx/page/syjxb-04.htm.5/huaxue/phychem/wlhxsyzd/exp0011.htm.6/Echemi/modernlab/virtual/165.html.實驗4.1膠體電泳一、實驗目的1掌握化學凝聚法制備Fe(OH)3溶膠和純化溶膠的方法。2掌握電泳法測定膠體粒子的電泳速度和z-電勢的方法。二、基本原理溶膠是一個高度分散、多相體系,其分散相粒子大小大約在10-910-7 m之間。 溶膠結構可以

25、分為三層(如圖4.1-1所示):結構中心是膠核,膠核由某種物質的大量分子或原子所組成,通常有晶體的結構;包圍在膠核周圍的是雙電層,它是由吸附層和擴散層所構成。吸附層以溶膠的滑動面為界,包含吸附在膠核表面的定位離子,部分反離子。由于離子的溶劑化作用,吸附層還包含一定數量的溶劑分子。滑動面以外剩余的反離子構成擴散層。膠核和吸附層構成膠粒,帶有一定量的電荷;擴散層中反離子所帶電荷與膠粒所帶電荷符號相反、數量相等。膠粒和擴散層構成膠團,整個膠團是電中性的。在電場的作用下,膠粒和擴散層中反離子作相對運動,發(fā)生相對運動的界面稱為滑動面,滑動面與液體內部的電勢差稱為電動電勢或z-電勢。z-電勢的數值大小不僅

26、決定于體系的本性,而且與溶液中存在的電解質以及其他物質等對雙電層結構的影響都有很重要的關系。溶膠的穩(wěn)定性和聚沉與z-電勢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無論制備或破壞膠體,均需要了解所研究膠體的z-電勢。圖4.1-1 膠粒表面雙電層示意圖當一表面電荷為q的帶電膠粒在電勢梯度,即施加在膠體體系單位長度上的電位差,為E(Vm-1)的電場中遷移時,它同時受到兩個相反作用力的作用。一是使膠粒運動的電場力F = qE;另一個是阻礙膠粒運動的粘阻力,按斯托克斯(Stokes)定律為f = Kphru。當膠粒達到恒速u運動時,兩作用力相等,則: (4.1-1) (4.1-2)由靜電學原理,帶電粒子表面電荷q與z電勢的關

27、系為: (4.1-3)將(4.1-2)式代入(4.1-3)式得: (4.1-4)式中r為膠粒半徑(m),是分散介質的介電常數(CV-1m-1),u是電泳速度(ms-1),K為常數,對球型粒子K = 6,對棒型粒子K = 4;是分散介質的粘度(kgm-1s-1),其數值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從實驗測得電泳速度u及E值,即可由式(4.1-4)求得膠體粒子的z-電勢。實驗用如圖4.1-2所示U型電泳儀來測定Fe(OH)3膠粒的電泳速度,然后計算出z電勢。實驗中,電泳速度u可通過測量在時間t(s)內電泳管中膠體溶液在電場作用下移動的距離l(m),由u=l/t求出。電勢梯度E可通過測量施加在相距為L的兩電

28、極之間的電壓U,然后由公式E=U/L求出。圖4.1-2 電泳儀1. 刻度管 2、3、4. 活塞 5. 彎管三、儀器與試劑儀器:直流穩(wěn)壓電源1臺,秒表1只,鉑電極2支,電泳儀1個,萬用電表,250 mL、800 mL燒杯各1個,250 mL錐形瓶1個,10 mL量筒1個。試劑:10% FeCl3溶液,棉膠液(化學純),1% AgNO3,1% KCNS。四、實驗步驟1Fe(OH)3溶膠的制備與凈化(1)水解法制備Fe(OH)3溶膠:在250 mL燒杯中加入100 mL蒸餾水,加熱至沸,慢慢地滴入10% FeCl3溶液5 mL,并不斷攪拌,加完后繼續(xù)沸騰1 2 min,得到紅棕色的Fe(OH)3溶膠

29、。(2)半透膜制備:在一個清潔、干燥的250 mL錐形瓶中倒入大約20 mL的棉膠液,小心轉動錐形瓶,使棉膠液均勻地涂抹在錐形瓶的內壁上,傾出多余的棉膠液,將錐形瓶倒置于鐵圈上。5 10 min后,用手指輕觸膠膜不覺粘手,在瓶內加滿蒸餾水,將膜浸泡幾分鐘,使膜內乙醇溶于水,倒去瓶內之水。然后在瓶口剝開一部分膜,并由此處慢慢的注入蒸餾水,使膜與瓶內壁脫離,小心將膜取出,注水于膜袋內檢查是否有漏洞。(3)溶膠的凈化:將冷至大約60C的Fe(OH)3溶膠轉移到半透膜袋內,用約60 70C的蒸餾水滲析,每隔半小時換一次水,并取出1 mL水檢查其中Cl-及Fe3+(用1%AgNO3及1%KCNS),直至

30、不能檢出Cl-和Fe3+(一般需換水4 5次)。最后一次滲析液留作電泳輔助液用。2Fe(OH)3溶膠的電泳電泳儀應事先用鉻酸洗液洗滌清潔,再用Fe(OH)3溶膠清洗電泳儀三次。將待測Fe(OH)3溶膠由小漏斗注入電泳儀的U型管使超過旋塞2和3高度,然后關閉旋塞2和3,用滴管吸取旋塞上部的溶膠,依次用蒸餾水、輔助液清洗三次,再加滿輔助液至支管口。將電泳儀垂直固定在鐵架上,并使電泳儀的刻度面向著實驗者。輕輕將鉑電極插入彎管5的兩支管中,并用導線將兩個鉑電極與穩(wěn)壓電源的輸出端相連。打開上部連通旋塞4,使兩管液位相等,然后關閉旋塞4,同時小心打開旋塞2和3。此時,切勿振動,以免破壞溶膠與輔助電解質之間

31、的界面。經檢查無誤后再接通電源,調節(jié)工作電壓于80 180 V之間的某一固定值。觀察界面移動的方向,根據電極的正負性確定Fe(OH)3膠體粒子所帶電荷的符號。當Fe(OH)3溶膠的液面上升到某一清晰易讀的刻度時,開啟秒表開始記時,記錄界面移動0.5、1.0、1.5、2.0、2.5、3.0 cm的時間。在此過程中,以萬用電表準確測量兩電極之間的電壓值U。實驗結束后,先切斷電源,然后用細鐵絲測出兩電極之間的距離L。將電泳管中的Fe(OH)3溶膠回收,并將電泳管洗凈后,加入稀HCl浸泡,鉑電極放入蒸餾水中浸泡。三、 結果與討論1根據電極的正負和膠粒移動的方向,確定Fe(OH)3膠粒所帶電荷的符號。2實驗記錄,將相關處理數據列于表4.1-1中。根據式(4.1-4)計算Fe(OH)3溶膠的z-電勢。表4.1-1 電泳實驗數據表實驗溫度: 氣壓: 界面移動距離l (cm)0.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