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化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常見錯誤總結(jié)_第1頁
[高三理化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常見錯誤總結(jié)_第2頁
[高三理化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常見錯誤總結(jié)_第3頁
[高三理化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常見錯誤總結(ji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氧化還原反應例題1、下列關(guān)于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有關(guān)說法中正確的是()A、被氧化的物質(zhì)是氧化劑B、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C、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過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D、元素由化合態(tài)轉(zhuǎn)化為游離態(tài)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錯誤解答選B、D。錯誤原因?qū)﹄娊赓|(zhì)溶液導電實質(zhì)不理解以及對元素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時的化合價的理解不夠全面。正確解答1)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氧化劑得到電子被還原,而還原劑失去電子被氧化;2)置換反應不僅有單質(zhì)參加,而且有新單質(zhì)生成,反應過程中一定有電子轉(zhuǎn)移,因此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3)電解質(zhì)導電過程,實質(zhì)就是電解的過程,而電解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4)陽離子得到電子生成單質(zhì)時,發(fā)生還原反應(被

2、還原);而陰離子轉(zhuǎn)化為單質(zhì),因失去電子而被氧化。本題正確選項為B、C。例題2、下列四類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沒有單質(zhì)參加的化合反應,沒有單質(zhì)生成的分解反應。其中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只有 B、只有 C、 D、錯誤解答選C。錯誤原因?qū)λ姆N基本反應類型和氧化還原反應關(guān)系的理解不夠深入。正確解答本題只有A選項正確。根據(jù)置換反應的概念和實質(zhì)可以推知它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對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只要有單質(zhì)參加或生成,則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而沒有單質(zhì)參加或生成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則有些是氧化還原反應,有些不是氧化還原反應。例如,這樣的兩個反應:Na2O2+SO2=Na2SO4、NH4NO

3、3=N2O+2H2O,雖然沒有單質(zhì)參加或生成,但它們?nèi)匀粚儆谘趸€原反應。例題3、X、Y、Z為三種單質(zhì)。已知:Y能將Z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而Z又能將X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由此可以推斷下列說法中可能正確的是( )單質(zhì)的氧化性:Y>Z>X; 單質(zhì)的還原性:Y>Z>X;對應離子的氧化性:X>Z>Y; 對應離子的還原性:X>Z>Y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錯誤解答選B或C錯誤原因思維不夠慎密、全面,只把X、Y、Z當作金屬或非金屬一種情況考慮。正確解答選D。由于置換反應既可有金屬間的置換、又可在非金屬之間置換,因此X、Y、Z既可以是金屬

4、、也可以是非金屬。對于這兩種情況,說法都可以是正確的;它們對應的離子,如果這些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越強,則對應的離子的氧化性(還原性)也越弱,因此的說法也可以是正確的。例題4、鐵屑溶于過量的鹽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質(zhì),會有三價鐵生成的是(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鋅 D、氯化鈣錯誤解答選B。Cl2有強氧化性,會把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Fe2+氧化為Fe3+。錯誤原因忽略酸性條件下NO3具有強氧化性而漏選。正確解答本題正確選項為B、C。對于B的分析同上。解答本題時還應該注意的是:題干中指明鹽酸過量,因此反應后溶液呈酸性。再往溶液中添加硝酸鋅時,由于溶液中存在H+,硝酸根離子將顯強氧化性,可以將亞

5、鐵離子氧化,反應為:4H+NO3+2Fe2+=3Fe3+NO+2H2O因此選項C也是正確的。(注意:在考慮離子共存問題時,一定不要忽視下列離子的氧化性(或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NO3-、ClO-、MnO4-、Fe3+等。)例題5、化合物A、B、C都只含有兩種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A+BX+C,X是一種單質(zhì),由此可知X元素( )A、一定是金屬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屬元素C、可能是金屬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屬元素 D、無法確定錯誤解答選C或D。錯誤原因?qū)Α皻w中型”氧化還原反應及元素性質(zhì)的認識不夠深入。正確解答根據(jù)題意:1)A、B、C都是化合物;2)A、B均含X元素;3)

6、反應生成單質(zhì)X,可以推知該反應為“歸中型”氧化還原反應。即化合物A、B中X元素的化合價“一高一低”(一個高于0價、一個低于0價),兩者共同作用生成X單質(zhì)(化合價為0)。由于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現(xiàn)正價態(tài),不可能有負價態(tài),因此可以肯定X不是金屬元素;只有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才既可呈正價態(tài),又可呈負價態(tài),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歸中反應。例如:2H2S+SO2=3S+2H2O,4NH3+6NO=5N2+6H2O,所以X應該是非金屬,即該題的答案為B。例題6、在氧化還原反應KClO3+6HCl=KCl+3Cl2+3H2O中,當生成0.5molCl2時,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A、5:1 B

7、、3:1 C、1:3 D、1:5錯誤解答選B。由于反應過程中每個KClO3得到6個電子被還原為Cl,而每2個HCl失去2個電子被氧化為Cl2。根據(jù)電子得失關(guān)系守恒關(guān)系,可知: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選擇B。錯誤原因不明確該反應的實質(zhì),解題過程中違背同種元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化合價變化遵循“只靠近不交*”的原則。正確解答由于該反應屬于“歸中型”氧化還原反應,反應機理為:KClO3中Cl得到5個電子轉(zhuǎn)化為Cl2(被還原),同樣的HCl中的Cl失去一個電子轉(zhuǎn)化為Cl2(被氧化),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均為Cl2,且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劑得電子數(shù)和還原劑失去電子

8、數(shù)之比,即5:1;選擇A。例題7、在反應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爾CuSO4能氧化P的物質(zhì)的量為( )A、1/5 mol B、2/5 mol C、3/5mol D、11/5 mol錯誤解答選B。從化學方程式可看出,當15mol CuSO4參加氧化還原反應時將生成6mol H3PO4,所以1mol CuSO4 氧化2/5 mol的P并生成2/5 mol H3PO4。錯誤原因沒有注意到H3PO4有一半是P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歧化反應)生成的。正確解答本題中的還原劑是P,而氧化劑是P和CuSO4。由于反應過程中Cu從+2降為+1,因此反應中共

9、得到15mol的電子;而做還原劑的P在反應中從0升至+5價,因此1mol P得到5mol電子。因此15molCuSO4在反應中只能氧化3mol的P,即每摩爾硫酸銅能夠氧化0.2mol的P。正確選項為A。例題8、標準狀況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體積的Cl2,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則通入的氯氣的體積是(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錯誤解答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據(jù)題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氣的體積為0.224L。選A。錯誤原因忽略

10、離子還原性強弱。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性(氧化性)越強的物質(zhì)(或微粒)優(yōu)先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正確解答由于Fe2+還原性比Br-強,當往FeBr2中通入氯氣,發(fā)生的反應依次為:1)Cl2+2Fe2+=2Cl+2Fe3+;2)Cl2+2Br=2Cl+Br2。因此溶液反應中反應的情況應該是:Fe2+被完全氧化并有50% Br 被氧化。根據(jù)電子得失關(guān)系,F(xiàn)e2+、Br離子失去的電子總數(shù)(0.02mol+0.02mol=0.04mol)等于Cl2得到的電子總數(shù)。由于每個Cl2在反應中得到2個電子,因此Cl2的物質(zhì)的量為0.02mol,其體積為0.448L。本題正確答案為C。(注:分析多種離子共存的溶液體

11、系的電解問題時,也必須考慮離子反應次序?qū)τ谘趸曰蜻€原性越強的離子,電解過程中一般優(yōu)先放電。)例題9、取17.4 g MnO2固體粉末與一定體積的濃鹽酸(含溶質(zhì)0.4mol)共熱制取氯氣(假設HCl揮發(fā)損失不計),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反應過程中MnO2作催化劑 B、鹽酸未完全反應C、參加反應的鹽酸有一半被氧化 D、反應產(chǎn)生2.24L氯氣(標況)錯誤解答選C、D。根據(jù)該反應中量的關(guān)系:MnO24HCl可知,該反應中MnO2過量,因此HCl完全反應。又因該反應中只有一半的HCl作還原劑(另一半為起到酸的作用),因此參加反應的鹽酸有一半被氧化(0.2mol),得到2.24L的氯氣。錯誤原因靜態(tài)考慮反應問題,忽略鹽酸濃度變化引起還原性變化的事實。正確解答隨反應的進行,鹽酸的濃度逐漸減小,對應的還原性逐漸減弱,直至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被停止。因此該反應過程中,雖然MnO2過量,鹽酸也不可能完全反應,同樣的,收集到的氣體也不可能是2.24L。但是不論如何,參與反應的鹽酸一定有一半被氧化(對應的量一定少于0.2mol)。因此正確選項為C。(注:許多物質(zhì)的氧化(還原)性會受濃度變化的影響,并在一些具體的反應中表現(xiàn)出來。例如,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熱的條件下與銅能夠發(fā)生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