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_第1頁
《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_第2頁
《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_第3頁
《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_第4頁
《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工大學字201315號關于印發(fā)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的通知各單位: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已經(jīng)重新修訂,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廣東工業(yè)大學二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主題詞:學生 綜合測評 辦法 通知廣東工業(yè)大學校長辦公室 2013年6月26日印發(fā)校對:張智 (共印3份)廣東工業(yè)大學全日制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實施辦法第一章 總 則笫一條 為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高等教育法,進一步完善我校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工作,引導學生關注學業(yè)、崇尚科技、全面進步,大力推進學校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建設優(yōu)良的校風和學風,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社會主義

2、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現(xiàn)結合學校實際,特修訂本辦法。笫二條 凡具有本校學籍的全日制本專科在校學生,均有參加綜合素質(zhì)測評的權利和義務。第三條 綜合素質(zhì)測評是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測定與評價,務必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力求科學、準確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第四條 學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成績包括品德表現(xiàn)評價、學業(yè)成績考核、創(chuàng)新實踐評價、社會實踐評價、文體實踐評價等五個方面。其中,品德表現(xiàn)評價單獨按100 分計算,作為申請各類獎學金的首要條件;其他四項評價的總積分(設為P)作為年度獎學金評定的排名依據(jù),總積分P由學業(yè)成績考核分(X)、創(chuàng)新實踐評價分(C)、社會實踐評價分(S)和文體實踐評價分

3、(W)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如下:P= X×70%C×15%S×10%+W×5% 第五條 品德表現(xiàn)評價良好(品德素質(zhì)測評得分不低于80分)以上的學生才能參評年度獎學金。當其他四項(學業(yè)成績考核、創(chuàng)新實踐評價、社會實踐評價、文體實踐評價)評價的總積分相同時,以“品德表現(xiàn)評價”得分確定排序,品德素質(zhì)測評得分高者排前。第二章 品德表現(xiàn)評價第六條 品德表現(xiàn)評價是對學生思想品質(zhì)、集體觀念、學習態(tài)度、組織紀律、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測評,由基本分、加分和扣分三部分組成,滿分為100分,80分為良好。品德素質(zhì)測評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才可以申請各類獎學金。學年品德素

4、質(zhì)測評積分(D)計算公式如下:D=D1+D2- D3其中:D1學年品德表現(xiàn)評價基本分D2學年品德表現(xiàn)評價加分D3學年品德表現(xiàn)評價扣分第七條 學年品德表現(xiàn)評價基本分D1,滿分90分。由學生個人自我測評、班評議小組測評、班主任(或輔導員)測評構成,分別占20%、40%、40%。各學院可根據(jù)以下標準制定相應的考核細則,符合下列條件可得滿分90分,不符合下列條件的,學院可結合實際制定考評細則進行相應扣分,但扣分最多不超過10 分。1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和大學生行為規(guī)范。2誠實守信,愛護集體,關心他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3積極向上,勤奮學習,不曠課,認真完成規(guī)定學業(yè)。4主動參加

5、校園文化、社會實踐、體育鍛煉和文藝活動。5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公益勞動、志愿服務。6按規(guī)定繳納學費及有關費用。第八條 學年品德表現(xiàn)評價加分D2 由以下兩項組成(不同項目可累計記分,但最高為10分):1榮譽加分(在測評學年度有效)榮 譽 級 別加分國家級(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團干、優(yōu)秀團員等)10省級(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團干、優(yōu)秀團員等)8學校級(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團干、優(yōu)秀團員等)5學院級(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團干、優(yōu)秀團員等)3省級各類積極分子或先進個人6學校各類積極分子或先進個人4學院各類積極分子或先進個人22.集體榮譽項(在測評學年度有效)榮 譽 級

6、 別主要負責人加分其他負責人加分一般成員加分全國先進黨、團支部、班集體864全省先進黨、團支部、班集體643學校先進黨、團支部、班集體432學院先進黨、團支部、班集體21.51學校文明宿舍21學院文明宿舍10.5注: 同一項獲不同級別榮譽的只計最高分項。第九條 學年品德表現(xiàn)評價扣分D3 有如下2項(扣分項目可累計不超過80分)。1.個人項目(在測評學年度有效)類 項扣 分無 故 曠 課2通 報 批 評學 院4學 校8行政、黨團處分警 告30嚴重警告40記 過50留校察看602.集體項目(在測評學年度有效)類 項扣 分主要負責人一般成員所在宿舍受到學校學生宿舍管理部門通報批評32所在宿舍受到學院

7、通報批評21注: 以上為每次的扣分。 同一項只扣最高分一項。第三章 學業(yè)成績考核第十條 學業(yè)成績包括一學年來所修的所有課程(必修課、選修課、公共選修課)。學業(yè)成績考核計算方法如下:1一學年平均學分績點(該學年修全部課程的學分績點之和)÷(所修課程的總學分)。該數(shù)據(jù)直接來源于教務處教務管理系統(tǒng)的成績表。2學業(yè)成績平均分(X)一學年平均學分績點折合為百分制的分數(shù)。學習成績與績點數(shù)的折算方法為:90100分折合為4.05.0績點,優(yōu)秀折合為4.5績點;8089分折合為3.03.9績點,良好折合為3.5績點;7079分折合為2.02.9績點,中等折合為2.5績點;6069分折合為1.01.9

8、績點,及格折合為1.5績點;59分以下(不及格)折合為0績點。(注:90分折合為4.0績點,91 分折合為4.1績點,以此類推)。注: 所有課程成績均按照學生首次考試取得的課程成績計算。 不及格課程和重修通過的課程績點數(shù)為0 。 經(jīng)批準緩修通過的課程績點可以計算在修讀學期的總績點內(nèi)。第四章 創(chuàng)新實踐評價第十一條 創(chuàng)新實踐評價分(C)由創(chuàng)新實踐基本分C1和創(chuàng)新實踐加分C2兩部分組成, 滿分100分。計算公式:C=C1 C21認真組織或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可得基本分C1=20分。2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并取得較好成績的,可根據(jù)以下五個項目的標準加分,但加分合計C2不超過80

9、分。(1)個人獲獎項目加分(在測評學年度有效) 加 獲獎等級分 級 別第1名(等)第2名(等)第3名(等)國際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403530國家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353025省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252015校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201510學院級學術科技競賽15105(2)集體合作獲獎項目加分(在測評學年度有效)單位級別獲獎等級加 分負責人或第一作者主要成員排名為第二、第三一般成員或其它作者國際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第1名(等)302520第2名(等)252015第3名(等)201510國家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第1名(等)201510第2名(等)15108第3名(等

10、)1086省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第1名(等)1086第2名(等)864第3名(等)642校級科技學術競賽或科研成果第1名(等)642第2名(等)421第3名(等)210.5學院級學術科技競賽第1名(等)21.51第2、3名(等)1.510.5注: 以同一項目參加不同級別的科技學術競賽或被評為不同級別的科研成果,取最高得分。 各類競賽及科研成果的級別由舉辦方及學校相應主管部門共同界定。(3)個人學術論文論著(在測評學年度有效)級 別加 分三大索引(SCI、EI、ISTP)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15有CN刊號的正式期刊5(4)集體或合作作品(學術論文論著)(在測評學

11、年度有效)級 別加 分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三大索引86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64有CN刊號的正式期刊42(5)被授予專利,按如下標準加分:專利類型個人項目獲得者集體項目主要負責人集體項目核心成員發(fā)明專利1086實用新型專利864外觀設計專利421 注: 以上各類專利如果被轉讓使用,按雙倍加分。 同一著作、學術論文在不同的刊物上發(fā)表,只按最高級別標準加分。 獲得專利,又將專利成果發(fā)表論文,不累加得分。第五章 社會實踐評價第十二條 社會實踐評價分(S)由學生工作加分(S1)、社會服務加分(S2)、社會服務獎勵加分(S3)三部分組成, 滿分100分。計算公式:S= S1S2S31

12、學生工作加分標準(S1滿分40分)經(jīng)所屬的上級指導部門(學校團委或?qū)W院等)考核稱職的,可按以下標準相應加分;經(jīng)考核不稱職的,不能加分。擔任職務加分成 績 評 價學校團委直接指導的校級學生組織主要負責人(含正、副職干部);學院團委直接指導的院級學生組織主要負責人(含正、副職干部)。學校團委直接指導的校級學生組織正、副部長;學院團委直接指導的院級學生組織正、副部長;黨支部書記,團支部書記,正、副班長,學生工作助理。學生社團主要負責人(含正、副職干部),國防生模擬訓練營排長以上干部,國防生團總支部長以上干部。校級、院級學生組織的干事,黨支部委員,團支部委員,班級委員,國防生模擬訓練營與國防生團總支其

13、他干部。優(yōu)秀40383530良好30282520稱職20181510注: 學生干部的直接管理部門可對以上各類學生干部的工作表現(xiàn)提出加分建議, 上表未涵蓋的學生干部加分,均由學院制定細則確定最終分值。 學生干部兼任多個職務的,只計最高分一項。 學生獲得同類榮譽的,按最高分一項計分。2社會服務加分標準(S2滿分40分)每位在校本、??茖W生每年必須參加至少100小時的社會服務活動,包括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校內(nèi)和校外的志愿服務活動。其中寒暑假參加社會服務必須滿50小時,寒暑假以外的課余時間參加社會服務也須滿50小時;參加社會服務1天按8小時計。學生參加校內(nèi)外有償社會服務(如社會兼職、勤工助學等)的時長每

14、學年最多計30小時。社會服務活動超過100小時(含100小時)的學生,可以加40分,各學院根據(jù)學校團委的相關規(guī)定給予確認;沒有完成社會服務工時的,按少1小時扣0.5分的標準相應扣分,但扣分不超過40分。3社會服務獎勵加分標準(S3滿分20分)在校內(nèi)、校外的志愿服務活動和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并被評為先進個人或受到嘉獎的,可獲得社會服務獎勵加分。具體加分參照以下標準: 獲獎等級個人項目集體項目省級以上(含省級)2015校級(含廳級)1510校級以下(含學院、社區(qū))83第六章 文體實踐評價第十三條 文體實踐評價分(W)由以下4項組成(可累加,但滿分為100分):1體育競賽破記錄 個人項目破記

15、錄級 別加 分國際級20國家級15省 級10學校級5學院級3 集體項目破紀錄級 別加分主力隊員一般隊員國際級1510國家級107省 級75學校級54學院級432參加校內(nèi)外體育、藝術(聲樂、舞蹈、器樂、戲劇、書畫、攝影)競賽等文體活動獲獎者,按如下標準加分: (1)個人項目 獲獎等級加 分 等級第1名或一等獎第2、3名或二、三等獎第4-8名或優(yōu)勝獎國家級15105省市級1053學校級521學院級210.5(2)集體項目 獲獎等級加分級 別第1名或一等獎第2、3名或二、三等獎第4-8名或優(yōu)勝獎主要成員普通成員主要成員普通成員主要成員普通成員國家級1088664省市級866443學校級64431.5

16、1學院級31.51.5110.53發(fā)表文學、美術、音樂、攝影等作品,按如下標準加分: (1)個人作品級 別加 分國 際 級10國 家 級8省 級5學 校 級3 (2)集體或合作作品級 別加 分第一作者(或主要成員)其他作者(或成員)國 際 級84國 家 級63省 級42學 校 級21注: 同一文章(或作品)在不同的刊物上發(fā)表,只按最高級別標準加分。 同一內(nèi)容(項目)參加不同級別的競賽只按最高標準加分。 體育特招生在體育方面,文藝特招生在文藝、藝術方面的獎項不計加分。4參加校內(nèi)外知識(非科技類)、演講、辯論、征文競賽活動獲獎者,按如下標準加分:(1) 集體項目加 獲獎等級 分單位等級第1名或一等

17、獎第2、3名或二、三等獎第4-8名或優(yōu)勝獎主要成員普通成員主要成員普通成員主要成員普通成員國家級865332省市級633221.5學校級3221.51.51學院級21.51.5110.5(2) 個人項目獲獎等級加 分級別第1名或一等獎第2、3名或二、三等獎第4-8名或優(yōu)勝獎國家級863省市級632學校級321學院級210.5第七章 綜合素質(zhì)測評的組織與實施第十四條 學生處負責指導并會同各學院開展本??茖W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工作。第十五條 各學院成立“本??粕C合素質(zhì)測評及先進班級、先進個人評審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綜合測評領導小組”),成員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和主管教學工作的負責人、輔導員、班主任、

18、學生代表等7至9人組成。該小組負責具體指導和實施本學院的本??粕C合測評和先進個人評選、先進班級評比工作,接受學生的申訴和咨詢。第十六條 各學生班級應在本學院評審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成立“班級學生綜合測評和先進個人評議小組”(以下簡稱為“班級測評小組”),該小組由班主任主持,由班長、團支書和經(jīng)民主推選出的學生代表共7名(至少有一名女生代表,沒有女生的班級除外)組成。班測評小組的任務是:負責核實學生的各項素質(zhì)表現(xiàn),給予更正或補充,根據(jù)本辦法及各學院制定的實施細則給予評議和打分,班測評小組核實各項計分后呈交學院綜合測評領導小組。第八章 綜合素質(zhì)測評與評獎操作程序第十七條 學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與評優(yōu)活動每年進行一次,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進行,具體測評時間以學校當年的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