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復習教案提綱_第1頁
第二單元復習教案提綱_第2頁
第二單元復習教案提綱_第3頁
第二單元復習教案提綱_第4頁
第二單元復習教案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復習教案提綱2. 1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一 、大氣的組成 1、由干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三部分組成問題:大氣中二氧化碳、臭氧含量少,但作用不可低估,其作用是什么?2、大氣成分的變化 A 大氣中的水汽和固體雜質的含量因時因地而異B 人類活動對干潔空氣成分比例的影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氟氯烴含量增多的原因、影響及保護措施密度 高度特 點 原因 與人類活動關系對流層高低緯:1718km中緯:1012km高緯:89km1、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2、對流運動顯著。3、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地面是主要的直接熱源。上熱下冷,有利于對流運動。近地面水汽和固體雜質隨氣流上升氣溫下降,易成云致雨。大氣中與人

2、類關系最密切的一層。我們生活在對流層的底層,各種天氣現(xiàn)象都發(fā)生在該層,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平流層 由對流層頂至5055km高度下層氣溫隨高度變化很??;30km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氣溫不受地面影響,來自臭氧吸收紫外線增溫。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大氣穩(wěn)定以水平運動為主。臭氧層(2227km)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能見度好,大氣平穩(wěn),有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低由平流層頂至20003000km氣壓低,密度小,有空氣質點散逸到宇宙空間。受地球引力小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通信有重要作用。流星、極光、人造衛(wèi)星、宇宙飛船等二、大氣的垂直分布2.

3、2 大氣的熱力狀況一、大氣的熱力作用(一)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問題:1 解釋下列現(xiàn)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黃昏天空依然是明亮的;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等2 大氣對太陽輻射中的哪部分削弱很少?為什么?太陽輻射中的這部分最終被誰吸收?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多少與太陽高度的關系怎樣?(二)大氣的保溫效應 問題:大氣中保溫效應的關鍵成分是?為什么?晚秋或寒冬,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現(xiàn)霜凍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人造煙幕能防御霜凍?(三)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產生的影響 降低了氣溫的日較差;使地球表面平均氣溫提高。二、全球的熱量平衡 掌握大氣、地面、全球熱量收支平衡狀

4、況。例:對全球多年平均狀況來看 收入:太陽輻射支出:射向宇宙空間的(大氣、地面反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對地面輻射的吸收能力加強,也將使大氣逆輻射增強,從而使全球熱量收入大于支出,全球氣候變暖。2. 3 大氣的運動一、 熱力環(huán)流低高B A C高低低高受熱冷卻冷卻 1、形成:見左圖 2、應用:海陸之間、高低緯之間、城市與城郊之間等二、 大氣的水平運動10041008(hPa)100010061002F1F2f風向 F1- 水平氣壓梯力 F2 - 地轉偏向力f - 摩擦力方向對風的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高壓 低壓 與等壓線垂直它不因風向而變化風形成的直接原因影響風向、風速地轉偏向

5、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 右 南半球 左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摩擦力與風向相反可減風速2. 4 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北緯600 南緯300 北緯300 南緯600 極地東風 極地東風 盛行西風 東北信風 東南信風 盛行西風 副熱帶高壓帶 副熱帶高壓帶 極地高壓帶 極地高壓帶 赤道低壓帶 副極地低壓帶 副極地低壓帶 一、三圈環(huán)流要求學生重點對照圖掌握近地面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位置范圍,以及氣壓帶地區(qū)的氣流垂直運動狀況、各個風帶的風向。強調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變化而南北移動二、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一月(冬季) 七月(夏季)大陸海洋大陸海洋同一緯度氣溫低高高低氣壓中心高壓低壓低壓高壓亞太

6、地區(qū)大氣活動中心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低壓亞洲低壓(印度低壓)副熱帶高壓北半球緯向的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的高、低氣壓中心南半球緯向的氣壓帶比北半球明顯,300S以南的氣壓帶基本呈帶狀分布三、季風環(huán)流 亞洲季風 1月(冬季)7月(夏季)東亞南亞東亞南亞風向西北風東北風東南風西南風偏北風偏南風性質低溫干燥、風力強勁高溫、濕潤和多雨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 2. 5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一、鋒面系統(tǒng)移動 冷氣團 暖氣團 暖氣團 冷氣團過境時 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 云、雨,多連續(xù)性降雨過境后 天氣轉晴,氣壓升高、 天氣轉晴,氣溫上升、氣壓下降氣溫和濕度下降云系雨區(qū) 云

7、系狹窄,雨區(qū)在鋒兩側 云系寬闊,雨區(qū)多在鋒前舉例: 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 我國較少 我國冬季的寒潮二、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tǒng)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水平氣流北半球:逆時針方向輻合南半球:順時針方向輻合北半球:順時針方向輻散南半球:逆時針方向輻散風向(以北半球為例:)東部偏南風、西部偏北風南部偏西風、北部偏東風東部偏北風、西部偏南風南部偏東風、北部偏西風中心垂直氣流上升下沉天氣狀況陰雨晴朗舉例:臺風鋒面氣旋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三、鋒面氣旋(略)2. 6 氣候的形成和變化大氣氣候人類活動太陽輻射下墊面氣候因子關聯(lián)示意圖一、氣候形成因子二、氣候類型 1、不同氣候類型的氣

8、溫特點問題:不同緯度帶氣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其主要影響因子是? 同一緯度帶內氣溫狀況不盡相同,其主要影響因子是?2、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不同地區(qū)的降水的情況由大氣環(huán)流形勢決定(見下表)地區(qū)大氣環(huán)流形勢降水狀況舉例:赤道地區(qū)氣流輻合上升全年雨量充沛1伊基托斯南北緯10°南北緯23.5°夏:赤道低氣壓帶冬:信風帶夏雨多,冬雨少一年分為干、濕兩季2巴馬科南北緯23.5°南北緯30°副熱帶高壓或信風帶常年干旱少雨4阿斯旺亞歐大陸大陸西岸地中海地區(qū)(亞熱帶)夏:副熱帶高壓中心或東緣氣流下沉冬:西風帶,多氣旋活動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暖濕多雨6羅馬歐洲大部分(溫帶

9、)終年盛行西風降水量不多,但分配均勻7倫敦大陸東岸季風環(huán)流夏季多雨冬季少雨3孟買5上海8北京大陸內部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終年降水較少9莫斯科兩極地區(qū)氣流輻合下沉全年降水稀少10東方站三、氣候的變化(略)2. 7 大氣環(huán)境保護一、 全球變暖1、原因:1)自然原因 2)人為原因: 一是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是毀林,尤其是熱帶森林的破壞。2、影響: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經(jīng)濟1) 引起海平面上升。 一方面氣溫升高,海水溫度也升高,造成海水膨脹; 另一方面極地增溫,會造成極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2) 引起世界各地區(qū)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 3、措施:提高能源利

10、用技術和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二、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1、現(xiàn)象:衛(wèi)星觀測資料表明,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臭氧總量明顯減少,南極附近臭氧量減少尤為嚴重,出現(xiàn)了“南極臭氧洞”。2、平流層臭氧減少的原因:1) 自然因子:如太陽活動等;2) 人類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質。(使用冰箱、空調時釋放出的氟氯烴化合物)3、臭氧層破壞的危害一方面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另一方面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林牧漁業(yè)造成破壞。 4、保護臭氧層的措施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層的物質排放,積極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統(tǒng)。三、酸雨危害與防治1、酸雨形成原因:由于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不斷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所致。2、我國酸雨類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我國能源最主要的為煤,全國SO2排放量的90%來自煤的燃燒。3、我國酸雨的分布: 9293年中國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我國東南部大部分地區(qū)成為酸雨區(qū),酸雨區(qū)已覆蓋我國面積的40%。4、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