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機制砂標準_第1頁
重慶市機制砂標準_第2頁
重慶市機制砂標準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重慶市地方標準<<機制砂, 混合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 >>DB50/5030-20041總那么為了合理利用機制砂 , 特細砂資源 ,使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與現(xiàn)行的混凝土工程 設計及施工標準 , 規(guī)程配套 , 確保工程質量 , 制定本規(guī)程 .本規(guī)程主要適用于重慶地區(qū)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應用. 其他地區(qū)用機制砂 ,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 , 可通過試驗 , 參照本規(guī)程執(zhí)行 .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應遵守規(guī)程外 , 尚應遵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和規(guī)程的規(guī)定 . 機 制砂 ,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驗收及質量檢驗評定 ,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標準 ,標準和規(guī)

2、 程的規(guī)定 .2 術語 , 符號機制砂 :由機械破碎 ,篩分制成的 , 粒徑小于的巖石顆粒 , 但不包括軟質巖 ,風化巖的顆粒 . 特細砂 :按<<建筑用砂 >>(GB/T 14684) 規(guī)定方法檢驗所得細度模數(shù)為0.7-1.5 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 : 由機制砂與特細砂混合而成的砂 .機制砂混凝土 : 用機制砂作為細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合砂混凝土 : 用混合砂作為細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塑性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 .大流動性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

3、混凝土 .3 應用范圍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 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與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 , 其力學 性能指標可按現(xiàn)行的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取值 .機制砂,混合砂主要應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設工程中的 C60及以下強度等級的混凝土 在滿足相應的技術要求時 , 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 ., 機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 , 大流動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 , 混合砂細度模數(shù)應滿足以下要求 :強度等級C60混凝土,混合砂細度模數(shù)不低于2.3,其中特細砂細度模數(shù)不低于1.1:強度等級 C45-C55 混凝土 , 混合砂細度模數(shù)不低于 1.8, 其中特細

4、砂細度模數(shù)不低于0.9.用混合砂配制 C60 以上強度等級混凝土時 , 應通過試驗 , 取得可靠數(shù)據(jù) , 經(jīng)論證滿足性能要 求前方可使用 .4 材料機制砂,混合砂的性能應符合 <<建筑用砂>>(GB/T14684)的規(guī)定.注:混合砂中特細砂的含泥 量測定應采用 <<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JGJ52) 中的虹吸管法特細砂的 含泥量按標準的規(guī)定 , 并不得含有泥塊 .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用水泥進場時 , 應對其強度 , 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 , 其質量應符合 <<硅酸鹽水泥 , 普通硅酸鹽水泥 >

5、>(GB175),<< 礦渣硅酸鹽水泥 , 火山灰硅酸鹽 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GB1344)和 <<復合硅酸鹽水泥>>(GB12958)的規(guī)定,對水泥質量 有疑心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 , 應復查檢驗 , 并按其檢驗結果使用 .機制砂,混合砂混凝土中粗骨料質量應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規(guī)定.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用水 , 可拌制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 . 使用地表水 , 地下水及經(jīng)處理或處 置后的工業(yè)廢水 , 必須符合 <<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 >>(JGJ6

6、3) 的技術規(guī)定 .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宜摻用混凝土外加劑 , 其質量應符合相應標準的要求 ; 外加劑的應用 應符合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標準 >>(GB50119) 的規(guī)定 .混凝土用粉煤 灰或其它礦物摻合料的質量 應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灰>>(GB1596),<<用于水泥與混凝土中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 >>(GB/T18736) 等相關標準 , 標準要求 .5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的根本參數(shù)混合砂的細度模數(shù)可按以式簡易計算

7、 :Uf(混)=U( 機) *A(機)+U(特)*A( 特)式中 : U f( 混) 混合砂細度模數(shù)Uf( 機) 機制砂細度模數(shù)Uf( 特) 特細砂細度模數(shù)A( 機) 混合砂中機制砂的百分比 (%)A( 特) 混合砂中特細砂的百分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確實定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參考下表選用 , 機制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在下表根底上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增加 5Kg.表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kg/m 3)碎石最大粒徑(mm)拌合特坍落度 (mm)162031.54010-3019518517516535-5020519518517555-7021520519518575-9

8、0225215205195注:1,本表用水量系采用細度模數(shù)為1.8-2.1 的混合砂時的平均值 .細度模數(shù)小于 1.8 時,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0-5 公斤:細度模數(shù)大于 2.1 時,那么可減少 0-5 公斤.2,摻用各種外加劑或摻合料時,用水量相應調整 .3 水灰比小于 0.35 的混合砂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合砂混凝土用水量應通過試 驗確定 .混凝土砂率確實定1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按下表選用,機制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在下表根底上增加3-5%混合砂混凝土砂率 (%)表 混合砂混凝土砂率 (%)碎石最大粒徑 (mm)水灰比 (W/C)1620400.3526-3125-3023

9、-280.4529-3428-3326-310.5532-3731-3629-340.6534-3933-3831-37注:1,只用一個單粒級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時,砂率應適當增大,2,對薄壁構件,砂率取偏大值.2混合砂大流動性,泵送混凝土砂率,可取上表的上限,經(jīng)試驗,根據(j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 按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予以調整.外加劑和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并應符合 <<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 程>>(GB50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的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28),<<粉煤灰應用技術規(guī)程>>(GBJ

10、146),<<用于水泥與混凝土中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等標準的規(guī)定.采用卵石作粗骨料時,機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用水量及砂率應根據(jù)試驗確定6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時,其計算公式和有關參數(shù)表格中的數(shù)值均系以枯燥狀態(tài)骨料為基準當以飽和面干骨料為基準進行放算時,那么應做相應的修正.注:枯燥狀態(tài)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細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應按以下步驟進行計算:1計算配制強度fcu,0并求出相應的水灰比,混凝土配制強度按下式計算:式中:fcu,0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強度(MPA)fcu,k 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標準值(MP

11、A)b施工單位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施工單位如具有近期混凝土強度統(tǒng)計資料時,b可按下式求得n22rf cu,i - nu f cui 1式中 cu,i 第i組混凝土試件強度代表值(Mpa)ufcun組混凝土試件強度代表值的平均值(Mpa)n統(tǒng)計周期內相同混凝土等級的試件組數(shù),n >25.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20或C25時,如計算得到的bp時,取bp;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及其以上 時,如計算行到的bpa時,取bpa.對預拌混凝土廠和預制混凝土構件廠,其統(tǒng)計周期可取為一個月;對現(xiàn)現(xiàn)場場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單位其統(tǒng)計周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宜超過三個月.施工單位如無近期混凝土強度

12、統(tǒng)計資料時,bo值反映了我國施工單位對混凝土施工技術和管理的平均水平,采用時要根據(jù)本單位情況作適當調整.混凝土強度等級C10C20C25C40C45C60b2選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計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3選取砂率,計算粗骨料和細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試配用的計算配合比.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C60級時,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計算:W/C =fcu, oaa * fcega * ab * fce式中aa ab -回歸系數(shù)fce-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MPa)O當無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時,可按實際統(tǒng)計資料確定fce=Kc* f ce,0式中Kc 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充裕系數(shù),可按實際

13、統(tǒng)計資料確定;fce,0 水泥強度等級值MPa fee值也可根據(jù)3d強度或快測強度推定 28d強度關系式推定得出回歸系數(shù)aa和ab宜按以下規(guī)定確定;1回歸系數(shù)aa和ab應根據(jù)工程使用的水泥,骨料,通過試驗由建立的水灰比與混凝土強 度關系式確定;2當不具備上述試驗統(tǒng)計資料時,其回歸系數(shù)可按下表取用回歸系數(shù)aa和ab取用表細骨料品種aaab注:上表中的回歸系數(shù)適用于粗骨料為碎石的混凝土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o可按的規(guī)定確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C??砂聪率接嬎悖籧 W0C0=W/C粗骨料和細骨料用量確實定,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當采用重量法時,應按以下公式計算:C0+G 0+S0+W0=C

14、pcS0Sp=100%G0 S0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0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 Kg S0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骨料用量 Kg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KgSp砂率%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2當采用體積法時,應按以下公式計算:C0G0S0 W0+ + + +=1RcRgRs RwS0Sp=100%G0 S0Rc水泥密度Kg/m 3,可取 29003100 Kg/m 3Rg-粗骨料的表觀密度Kg/m3Rs-細骨料的外表密度Kg/m3Rw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Kg/m 3a混凝土的含氣量百分數(shù),在不使用引氣劑型外加劑時,a

15、可取為1.計算配合比經(jīng)試配試驗,調整等步驟后確定施工配合比.試配和調整按 << 普通混凝土配 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遵守<<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 >>JGJ55規(guī)定.其中,高強混凝土應采用高效減水劑或緩凝高效減水劑以及活性較高的礦物摻合料,配合比需經(jīng)試配確定 ;混合砂作細骨料配制抗?jié)B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時,砂率宜控制在 3038%之間 ,且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摻合料和外加劑;配制預拌混凝土時 ,除遵守本規(guī)程規(guī)定外 ,還應遵守 <<重慶市預拌混凝土質量控制規(guī)程>>

16、(DB50/T5002) 的有關規(guī)定 .7 施工及驗收7.1 施工機制砂 , 混合砂混凝土施工應遵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GB50204) 的有關規(guī)定 .機制砂 ,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 ,應遵守 <<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 >>(GB50164) 的規(guī)定 . 7.2 驗收機制砂 ,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分部 ,分項工程評定及驗收 ,應執(zhí)行 <<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 一標準 >>(GB50300) 的規(guī)定 .機制砂 ,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驗收,應遵守 <<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17、標準>>(GB50204)的有關規(guī)定.重慶市地方標準 機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DB50/5030-2004條文說明1 總那么機制砂 ,混合砂作為混凝土細骨料在重慶地區(qū)已全面應用,取得了豐富的科研及實踐經(jīng)驗,形成了一項適用于重慶地域特色的專門技術,為了利于質量管理 ,技術推廣和交流 ,有必要制訂比擬完整的機制砂 ,混合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通過大量研究及工程實踐證明,機制砂 ,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與普通混凝土根本相同,為使標準之間互相銜接 ,有必要處理好有關機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規(guī)程與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驗收標準的關系.3 應用范圍通過系統(tǒng)的比照試驗研究 ,說明機

18、制砂 ,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力學性能,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與天然中砂混凝土相近 ,均能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取值要求.3. C60 及以下強度等級混合砂混凝土現(xiàn)已廣泛用于重慶的和各類建筑,市政大型工程 ,實踐證明混合砂混凝土在技術上是可靠的,經(jīng)濟上是合理的 .4 材料<<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中的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徑小于的塵屑 ,淤泥和粘 土的總含量 ,該標準中規(guī)定的含泥量測定方法有標準法(篩洗法 )和虹吸管法兩種 ,特細砂中小于的顆粒與以上顆粒的視密度根本相同 ,兩種方法測得的含泥量相差很大 ,標準法 偏高.5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的根本參數(shù)將機制砂與特細砂按一定比例混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