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存在的問題_第1頁
農村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存在的問題_第2頁
農村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存在的問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村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存在的問題浙江省常山縣供電局姜樹榮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早被人們普遍應用。它對降低工程投資,減少設備設施場地,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別是縣城的街道上,差不多都采用高,低壓同桿架設但因對“同桿”理解不深而造成事故;為此提出討論。、正確的應用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簡單地理解:就是在同一根水泥桿上,上方10千伏高壓線,下方0,4千伏低壓線。高、低壓橫擔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為1.2米。(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第29條。這是正確的施工方案。、不正確的理解和應用目前在個別農村中,曾出現(xiàn)這樣一種所謂“同桿架設”,弓I起了高、低壓碰線事故,不得不停電處理。見下圖:上圖,在一條高壓配電線路上,

2、每根水泥桿高壓橫擔下面1.2米處,再上一條低壓橫擔。因高壓桿檔距在I00120米之間,用于低壓線路檔距太大,所以在兩根水泥桿之間再加立一根6。5米水泥桿。這里我們應該看出,它已有半數不同桿了,這樣的應用辦法不妥。三、氣溫變化與導線弛度的關系隨著氣溫的上升,高壓線路的弛度增大,導線下垂。而弛度最低點(圖上A點)下方的低壓線,因導線綁扎在瓷瓶上,(圖上B點)這一點上,導線不能因氣溫上升而下降。故造成高、低線碰線,發(fā)生事故。現(xiàn)在,讓我們舉例說明,因氣溫上升,一般配電線路不同的導線弛度能下垂多少,是否能造成碰線。某村,處于淅IV氣象區(qū),10干伏高壓線采用LJ3;,低壓導線采用LJ16。高壓水泥桿為10

3、米普通桿,中間補立的為6.5米拔稍水泥桿根據規(guī)程要求,桿埋深應為桿長的1/6,則為1.7米。尚壓橫擔距水泥桿稍頭0.6米,則稱呼高(瓷瓶處導線對地距離).為101.70.6=7.7米。6.5米桿埋深為I米左右。線路走向在一片比較平坦的水稻田中,檔距都在100120米之間。首先,應根據下列公犬計算出代衣檔距:式中:L為每檔檔距L*為代表檔距為便于計算,在這里將淅氣象區(qū)*3-35導線*在不同溫度下的弛度例表如下:架線時氣溫為0P左右(米)査表得出(介于MO110米之間)*此時b處的弛度為上/L:/1201.39(米)式中:fnp為0C代表檔距的馳度f為0C時L3處的馳度。此時工點距地面高度為稱呼高

4、一馳度,則7。7-1。39=6。31(米),而B點的對地距離為桿高一埋深,則6。5-1。0=5。5(米)。AB兩點之間的垂直距離為6。31-5。5=0。81(米)沒有碰線,事故隱患,施工人員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當氣溫上升到409時,査表到L,-1.80(米)此時b處的弛度為=2,35(米)同理,這時A點距地面垂直為度為7.7-2.35=5-35(米)而B點的對地距離仍然為5.5米,說明A點低于B點(圖中虛線)造成碰線;說明導線有熱脹冷縮的特性;隨溫度升高,弛度下降。溫度降低,弛度升高。四、結論和改正方法:;通過以上計算,我認為這種所謂“同桿架設”的方法,不可取也。(實際上它已不是同桿了。)同桿架設,必須每根電桿都同桿。使得高,低壓線都受熱脹冷縮的影響。有技術條件的部門,要加強對10千伏配電線路的弛度計算。農村經濟條件差:為了節(jié)約開支,采用同桿架設,我建議按設計規(guī)程要求,把高壓線路擋距控制在70米之內(規(guī)程第28條),再采用同桿架設。這樣,相對地說,投資減少,質量符合規(guī)程要求,能保證安全供電。GO7&酣HINno-10T;Illiiy553劇|H501C皿2U3S0935Hl!1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