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上海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 2009年11月03日上海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 總則 1.0.1 為貫徹執(zhí)行上海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200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號),加快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步伐,營造既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又同現(xiàn)階段國情相適應的無障礙環(huán)境,制訂本標準。 1.0.2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可參照執(zhí)行。 1.0.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必須嚴格執(zhí)行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以為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盡可能完善的服務為指導思想,并應貫徹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 1.0.4 城
2、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城市公共規(guī)劃的要求,并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1.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推進相關產品的國產化、標準化、系列化、多樣化。 1.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除應執(zhí)行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本市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術語 2.0.1 殘疾人(persons with handicaps) 指在心理上、生理上、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全部或者部分喪失,無法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的人。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和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的人。本標準主要針對視力、聽力、肢體殘疾者。 2.0.2 無
3、障礙(barrier-free) 指殘疾人在具體的建筑環(huán)境中,出入、使用各項設施,沒有阻礙。 2.0.3 無障礙設施(barrier-free facilities) 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中,為方便殘疾人或行動不便者設計的使之能參與正?;顒拥脑O施。 2.0.4 無障礙入口(barrier-free entrance) 不設臺階的建筑入口。 2.0.5 無障礙通道(barrier-free path) 不設臺階的室內外通道。 2.0.6 無障礙電梯(barrier-free elevator) 乘輪椅者、視力殘疾者或擔架床可進入和使用的電梯。 2.0.7 無障礙廁位(barrier-free to
4、ilet stall) 公共廁所內設置的乘輪椅者可進入和使用的帶坐便器及安全抓桿的隔間。 2.0.8 無障礙廁所(barrier-free lavatory) 供殘疾人、老年人及行動不便者使用的設備齊全的男女通用廁所。 2.0.9 無障礙浴室(barrier-free bath room) 方便乘輪椅者進入和使用的浴室,包括無障礙盆浴間和無障礙淋浴間。 2.0.10 無障礙客房(barrier-free guestroom) 指賓館、館店、招待所內入口、通道、通訊、家具和衛(wèi)生間等均方便乘輪椅者通行和使用的房間。 2.0.11 無障礙住房(barrier-free living space) 指
5、住宅及公寓建筑中,乘輪椅者可進入和使用的居住套間。 2.0.12 盲道(sidewalk for the blind) 在地面上鋪設一種固定形狀的地面磚(板),協(xié)助視力殘疾者通過盲杖和腳底的觸感,方便安全地辨別方向和向前行走,以到達目的地的通道。 2.0.13 行進盲道(blind walk way) 表面呈條狀形,使視力殘疾者通過腳感和盲杖的觸感,指引其直接向正前方繼續(xù)行走的盲道。 2.0.14 提示盲道(alert blind walk way) 表面呈圓點形狀,用在行進盲道的拐彎處、終點處和無障礙設施等的位置前,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2.0.15 盲文標志(braille sign)
6、 采用盲文標識,使視力殘疾者通過手的觸摸,了解所處位置和指示方向的標志,包括盲文地圖、盲文銘牌和盲文站牌。 2.0.16 緣石坡道(curb ramp)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橫道兩端,使乘輪椅者避免人行道路緣石帶來的通行障礙,方便其進出人行道的一種坡道。 2.0.17 輪椅坡道(wheelchair ramp) 在坡度和寬度,以及地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輪椅者通行要求的坡道。 2.0.18 橋下三角區(qū)(transition slopeway) 人行天橋和橋梁的人行梯道與人行道形成夾角的范圍。 2.0.19 人行通道(pedestrian path) 城市廣場、公園、景點和建筑基地范圍內供人行
7、走的道路。 2.0.20 入口平臺(entrance platform) 臺階或坡道與建筑入口之間的水平地面。 2.0.21 中間平臺(mid landing) 坡道或梯道之間的水平地面。 2.0.22 緩沖地帶(buffer area) 坡道起點與終點處的水平地面。 2.0.23 輪椅通道(wheelchair path) 交通建筑檢票口或超市購物結算口專為乘輪椅者設置的通道。 2.0.24 輪椅席位(wheelchair seat) 觀眾廳、報告廳、閱覽室、教室及等候廳等,專為乘輪椅者提供觀賞、聽講、閱讀、等候及休息的位置。 2.0.25 安全抓桿(grab bar) 設在無障礙廁位、廁所
8、、浴間內,協(xié)助行動不便者安全平移和起立的設施。 2.0.26 低位小便器(handicap urinal) 方便乘輪椅的男性殘疾人使用的小便器。 2.0.27 安全擋臺(safety guard) 控制輪椅小輪和拐杖滑出坡道、踏步或平臺邊界的設施。 2.0.28 升降平臺(lift platform) 運送殘疾人進行垂直或斜向通行的設施。 2.0.29 轉彎陽角(inner angle at turning point) 走道轉彎處凸出的墻角。 城市道路和城市廣場 3.1 城市道路 3.1.1 以下城市道路應進行無障礙設計: 1 城市市區(qū)道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 2 新城和主要中心鎮(zhèn)的
9、道路; 3 經濟開發(fā)區(qū)道路; 4 旅游景點的周邊道路; 5 主要商業(yè)區(qū)道路; 6 政府辦公建筑和為殘疾人服務機構的周邊道路。 3.1.2 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單位入口、居住區(qū)入口、人行橫道等處應設緣石坡道; 2 市區(qū)主干路、次干路、市、區(qū)商業(yè)街和步行街的人行道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地段周邊的人行道應設盲道; 3 市區(qū)主干路、次干路的主要路口、市、區(qū)商業(yè)街的主要人行橫道宜設視力殘疾者過街音響裝置;視力殘疾者居住較集中區(qū)域附近道路和盲人學校周邊道路的人行橫道應設過街音響裝置; 4 人行橫道的安全島應設輪椅坡道; 5 城市旅游景點道路、市、區(qū)商業(yè)街、步
10、行街宜設盲文地圖; 6 在市區(qū)主干路、次干路市、區(qū)商業(yè)街、步行街等無障礙設施的位置,應設無障礙標志牌。 3.2 城市廣場 3.2.1 以下城市廣場應進行無障礙設計: 1 市中心廣場; 2 各區(qū)、縣中心廣場; 3 新城和中心鎮(zhèn)的中心廣場; 4 軌道交通車站及港口、鐵路客運站前的中心廣場。 3.2.2 城市廣場無障礙設施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城市廣場入口應設緣石坡道; 2 城市廣場的人行道應設盲道; 3 城市廣場的停車場宜設無障礙停車位; 4 城市廣場入口應設盲文地圖; 5 城市廣場的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無障礙標志。 33 城市公共綠地 3.3.1 向公眾開放的城市公共綠地應實行無障礙設計。 3
11、.3.2 公共綠地入口、綠地內主要通路、主要服務設施的建筑入口均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 3.3.3 公共綠地內,每個男、女廁所至少應各分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內還宜設1個低位小便器。 3.3.4 公共綠地的休息座椅旁應按不小于10%的比例,分設輪椅停留位置。 3.3.5 公共綠地的停車場應按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設置供殘疾人使用的停車位。 3.3.6 公共綠地入口地段應設盲道,綠地內的臺階、坡道和其他無障礙設施的位置應設提示盲道。 3.3.7 公共綠地入口宜設盲文地圖或觸摸式發(fā)聲地圖,常規(guī)導游圖內容宜包括無障礙設施的位置。 城市橋隧 4.1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 4.1.1 市區(qū)主干路、中
12、心區(qū)、市、區(qū)商業(yè)街、居住區(qū)及公共建筑設置的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應進行無障礙設計。 4.1.2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宜設輪椅坡道,不設輪椅坡道時,宜設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臺。無障礙電梯宜結合公共建筑的建設設置。 4.1.3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輪椅坡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12; 2 弧線形坡道的坡度,應以弧線內緣的坡度進行計算; 3 坡道的高度每升高1500mm時,應設深度不小于2000mm的中間平臺; 4 坡道的坡面應平整且防滑。 4.1.4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梯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梯道寬度不應小于2000mm,中間平臺深度不應小于2000mm; 2 踏步的高度
13、不應大于150mm,寬度不應小于300mm; 3 踏面應平整且防滑,前緣不應有突出部分,應設高度不小于100mm的安全擋臺; 4 人行天橋宜設頂棚。 4.1.5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盲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距坡道與梯道250500mm處應設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長度應與坡道、梯道的寬度相對應,提示盲道的寬度應為300600mm; 2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臺階和坡道的起點與終點(含中間休息平臺)應設提示盲道; 3 人行道中有行進盲道時,應與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及軌道交通入口的提示盲道相連接。 4.1.6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扶手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 4.1.7 人行地道的坡道和
14、梯道入口兩側的護墻低于900mm時,墻頂應安裝護欄或扶手。 4.1.8 人行地道的坡道入口平臺與人行道地面有高差時,應采用坡道連接。 4.1.9 人行天橋的橋下三角區(qū),在2000mm高度以下應采取防護措施,并應在結構邊緣外設提示盲道。 4.1.10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無障礙標志牌。 4.2 跨河橋梁、隧道、立體交叉 4.2.1 城市內設有人行道的跨河橋梁、隧道和市中心區(qū)的立體交叉應進行無障礙設計。 4.2.2 橋梁、隧道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橋梁、隧道的人行道應與道路的人行道銜接,當?shù)孛嬗懈卟顣r,應設輪椅坡道,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20; 2 橋梁、隧道入口處的人
15、行道應設緣石坡道,緣石坡道應與人行橫道相對應; 3 橋梁、隧道的人行道應設盲道。 4.2.3 立體交叉人行道的緣石坡道、人行橫道及盲道的位置應相互對應和銜接。 4.2.4 立體交叉橋孔的人行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橋孔內人行道的地面與橋孔外人行道的地面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20; 2 橋孔外的人行道口應設緣石坡道,緣石坡道應與人行橫道相對應; 3 橋孔內的人行道應設盲道,并應與橋孔外設置的盲道相連接。 4.2.5 橋梁、隧道和立體交叉的緣石坡道、盲道和無障礙標志牌的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 城市公共廁所 6.0.1 城市公共廁所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當入口
16、為臺階式時,應設輪椅坡道。 6.0.2 城市公共廁所應設無障礙廁所或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內應設低位小便器,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男女廁所蹲(坐)位數(shù)分別在3個及以上的,宜合并設置1個坐位的無障礙廁所; 2 男女廁所蹲(坐)位數(shù)分別在5個及以上的,宜分別設置不少于1個的無障礙廁位,也可合并設置12個坐位的無障礙廁所; 3 設置3個及以上小便器的公共廁所,均應設不少于1個的低位小便器; 4 合并設置無障礙廁所的入口,應單獨設置。 6.0.3 無障礙廁位、無障礙廁所應選用坐式便器;分別設置在男女廁所內的無障礙廁位宜設在距入口最近處。 6.0.4 在兩層公共廁所中,無障礙廁位應設在地面層。 6.0.5
17、 殘疾人活動較多的地段以及大型公共活動場所附近,宜設無障礙廁所。 6.0.6 當?shù)竭_無障礙廁位需通過蹲(坐)位走道時,走道的最小寬度應符合表6.0.6的規(guī)定。 表6.0.6 蹲(坐)位走道最小寬度(mm) 類型 最小寬度 單排(內開門) 1500 單排(外開門) 1800 雙排(內開門) 1500 雙排(外開門) 2000 6.0.7 當?shù)竭_低位小便器需通過小便器立位后的走道時,走道的最小寬度應符合表6.0.7的規(guī)定。 表6.0.7 小便器立位后的走道最小寬度(mm) 類型 走道長度3000 走道長度3000 單排 1500 1500 雙排 1800 2000 6.0.8 無障礙廁位的尺度,高
18、級、標準級寬度不應小于1500mm,長度不應小于2000mm;普通級寬度不應小于1000mm,長度不應小于1800mm。 6.0.9 無障礙廁所應設坐便器、洗手盆及放物臺,其最小尺寸不應小于2000mm×2000mm。 6.0.10 無障礙廁位、低位小便器及無障礙廁所安全抓桿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 居住區(qū) 15.1 道路 15.1.1 居住區(qū)道路的無障礙設計應包括以下范圍: 1 居住區(qū)路的人行道(居住區(qū)); 2 小區(qū)路的人行道(小區(qū)級); 3 組團路的人行道(組團級); 4 其他道路的人行道 (包括設有人行道的宅間小路)。 15.1.2 居住區(qū)各級道路人行道的縱坡度不
19、宜大于2.5%。人行步道有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 15.1.3 居住區(qū)主要入口的人行道應設緣石坡道。 15.1.4 視力殘疾者居住較集中的區(qū)域應設盲道和盲文地圖。 15.1.5 視力殘疾者居住較集中區(qū)域附近的道路口,應設過街音響裝置。 15.1.6 設有紅綠燈的路口,宜設供視力殘疾者使用的過街音響裝置。 15.1.7 居住區(qū)道路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無障礙標志牌。 15.2 綠地 15.2.1 居住區(qū)綠地的無障礙設計應包括以下范圍: 1 居住區(qū)公園(居住區(qū)級); 2 小游園(小區(qū)級); 3 組團綠地(組團級); 4 兒童活動場。 15.2.2 居住區(qū)內各類綠地的入口、通道的地面應平緩防滑;當?shù)孛嬗懈?/p>
20、差時,應設輪椅坡道。 15.2.3 休息座椅旁,應設輪椅停留位置。 15.2.4 居住區(qū)公園和小游園入口地段應設盲道。綠地內臺階、坡道和其他無障礙設施的位置 , 應設提示盲道。 15.2.5 組團級綠地和兒童活動場的入口應設提示盲道。 15.3 公共服務設施 15.3.1 居住區(qū)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設計范圍,應符合本標準有關條款的規(guī)定。 15.3.2 居住區(qū)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設計內容,應符合本標準有關條款的規(guī)定。 15.3.3 居住區(qū)停車庫(場)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 15.3.4 居住區(qū)內的無障礙住房宜集中布置,且宜靠近小區(qū)入口。 15.3.5 居住區(qū)內公共廁所的無
21、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6章的有關規(guī)定。 養(yǎng)老設施建筑 16.0.1 養(yǎng)老設施建筑主要入口內外,應留有不小于1500mm×1500mm的輪椅回轉面積。 16.0.2 主要入口設臺階時,應同時設輪椅坡道。 16.0.3 養(yǎng)老設施建筑公共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800mm。老年人出入的過廳、走道、房間有高差時,應設置坡道。 16.0.4 養(yǎng)老設施建筑應設無障礙臥室,其數(shù)量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50床以下的福利院、敬老院、老年護理院,不少于1間; 2 床位數(shù)小于100床、大于等于50床的,不少于2間; 3 床位數(shù)大于100床的,不少于3間。 16.0.5 無障礙臥室的尺度設計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22、 臥室床端及床位長邊的一側與墻面的距離不應小于1500mm; 2 臥室入口通道不得小于1500mm; 3 床間距離不應小于1200mm。 16.0.6 無障礙臥室應附有衛(wèi)生間。一級設施應配置3件套潔具,凈面積不應小于4.50m2;二級、三級設施應配置兩件套潔具,凈面積不應小于3.50m2。坐便器、洗臉盆、浴缸的尺度及安全抓桿應符合本標準第18章和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 16.0.7 老年人公寓應按2%5%的比例設無障礙套型,每套應設臥室、起居室、廚房、衛(wèi)生間。起居室不應小于12.00m2,廚房不應小于6.00m2,衛(wèi)生間不應小于4.50m2。臥室應按無障礙臥室的尺度要求設計。 16.0.8 老年
23、人公寓無障礙套型的廚房通道不應小于1500mm,操作臺高度不應大于800mm,深度宜為500mm。操作臺面下部應留有700mm×600mm的空間。 16.0.9 老年人公寓無障礙套型廁所的設施與尺度要求,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 公共停車庫(場) 17.0.1 停車庫(場)按規(guī)模宜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17.0.1的規(guī)定: 表17.0.1 停車庫(場)規(guī)模分類(輛) 規(guī)模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停車數(shù)(n) n500 300n500 50n300 n50 注:表中分類適用于中小型車輛的室外停車場、單層停車庫、多層坡道式或升降機式停車庫;不適用于機械停車庫。表中停車數(shù)以小型車
24、為計算當量。 17.0.2 停車庫(場)應設置無障礙停車位,其數(shù)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小型停車庫(場)不應少于2個泊位,不足20輛的小型停車庫(場)可設1個泊位; 2 中型停車庫(場)不應少于5個泊位; 3 大型停車庫(場)不應少于8個泊位; 4 特大型停車庫(場)不應少于總停車數(shù)的2%。 17.0.3 為殘疾人設置的停車位,應靠近入口處或醒目處。多層停車庫,應設在底層或與交通道路同一層面上。 17.0.4 無障礙停車位的地面應平整、堅固,地面坡度不應大于1: 50。 17.0.5 無障礙停車位與人行道地面有高差時,應設寬度不小于1200mm的輪椅坡道。 17.0.6 中型及以上停車庫(場)
25、應設專用輪椅通道,并與無障礙停車位輪椅通道和停車庫(場)入口連接。 17.0.7 無障礙停車位應在泊位后輪處設置車擋器。 17.0.8 無障礙停車位的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 設備 18.1 給水排水 18.1.1 給水排水設備、配件的選型及系統(tǒng)設計應以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使用方便和安全為原則。 18.1.2 無障礙客房和無障礙住房的衛(wèi)生間,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衛(wèi)生間應靠近臥室,但給水排水立管不應靠近臥室的內墻。當受條件限制不能避免時,應采取防噪聲措施; 2 衛(wèi)生間應配置3件套衛(wèi)生器具,顏色宜為白色; 3 器具、配件選型及安裝要求: 1)坐便器 (1)宜采用掛墻式或落地式坐
26、便器; (2)坐便器的高度宜為450mm; (3)清洗控制可采用手動式或自動式。清洗閥的安裝高度宜離地800mm; (4)給水排水管應暗敷。明敷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2)洗面盆 (1)宜采用掛墻式。如采用臺盆式洗面盆,其凈空高度不宜小于600mm; (2)洗面盆的冷、熱水龍頭宜采用光電控制的感應式自動水龍頭,也可采用杠桿式、撳壓式水龍頭。如采用自動關閉閥的,則水龍頭開通的時間宜大于10s; (3)洗面盆下的冷、熱水管和排水管宜暗敷。明敷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3)浴缸 (1)宜采用平底防滑式淺浴缸。浴缸離地高度宜為450mm; (2)浴缸冷、熱水龍頭宜采用紅外感應恒溫龍頭; (3)與噴淋頭相連的
27、金屬軟管長度不宜小于1500mm,并設固定噴淋頭和手持噴淋頭。 18.1.3 無障礙寢室應設無障礙公共廁所、浴室和盥洗室。 1 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采用掛墻式或落地式坐便器,其離地高度宜為450mm; 2)宜采用低位小便器(落地式小便器); 3)宜采用光電控制沖洗閥; 4)給水排水管應暗敷。明敷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5)污水排水立管管徑宜放大1檔。水平橫管的流速應滿足自凈流速。 2 公共浴室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水龍頭和其他控制器應安裝在坐位對面的墻上。冷、熱水龍頭宜采用紅外感應恒溫龍頭,控制閥高度宜為8001000mm; 2)與噴淋頭連接的金屬軟管長度不宜
28、小于1500mm; 3)浴缸:與本標準18。1。2條的要求相同。 3 公共盥洗室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采用掛式洗面盆。采用臺式或盥洗槽時,其凈空高度不宜小于600mm; 2)洗面盆水龍頭宜采用光電控制感應式自動水龍頭,或杠桿式、撳壓式水龍頭; 3)洗面盆或盥洗槽下面的冷、熱水管和排水管宜暗敷。明敷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4)洗面盆排水立管宜放大1檔,水平橫管的流速應滿足自凈流速。 18.1.4 公共場所供殘疾人使用的飲水器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飲水器控制閥應設在設備的前端或側面; 2 飲水器裝置高度應滿足乘輪椅者的正常使用要求。 18.1.5 無障礙住房廚房中洗滌盆的水龍頭宜采用
29、杠桿式冷、熱混合水龍頭。洗滌盆口離地高度宜為800mm,水龍頭離地高度宜為1000mm。 18.2 暖通 18.2.1 無障礙客房、住房宜設置供暖空調設施。冬季室內溫度應為1820,夏季室內溫度應為2627。 18.2.2 無障礙客房、住房和寢室應有與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窗戶或開口,其通風開口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 18.2.3 設有空調設施的無障礙客房或住房,應避免空調出風口直接吹向人體。 18.2.4 無障礙寢室的公共廁所、浴室和盥洗室應有供暖設施,并應有與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窗戶或開口,其通風開口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當無條件時,應設機械排風設施,其換氣次數(shù)不
30、應小于6次/h。 18.3 燃氣 18.3.1 無障礙住房的廚房,應設燃氣泄漏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切斷裝置。 18.3.2 每套無障礙住房應設燃氣表,并用導線引出室外集中計量。天然氣應采用不小于2.50m3/h的表具;城市管道煤氣應采用不小于4.00m3/h的表具。 18.3.3 燃氣灶具應有自動熄火保護裝置,控制開關應設置在前端。 18.3.4 燃氣管道宜明敷。如暗敷,應符合燃氣管道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 184電氣 18.4.1 具有無障礙設施的下列場所,其照明設計標準不應低于表18.4.1的規(guī)定。 表18.4.1 無障礙設施的照明設計標準(lx) 照明區(qū)域 照度標準 走道 150 坡道 15
31、0 樓梯 100(應急照明為10) 候梯廳 150 標志 比周圍環(huán)境高50 18.4.2 無障礙住房的電氣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每戶住宅的用電指標應符合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的規(guī)定; 2 每戶住宅的電源插座數(shù)量、電話(數(shù)據(jù))終端數(shù)量、電視終端數(shù) 量等應符合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的規(guī)定,其安裝高度:臥室和起居室應為400mm,廚房和衛(wèi)生間宜為800mm; 3 戶內起居室、臥室、通道等應設雙控照明開關或遙控智能開關; 4 照明開關應選用撥把式或寬型翹板式,安裝高度宜為1000mm; 5 訪客對講系統(tǒng)的大樓門口機和室內機安裝高度宜為1000mm。 18.4.3 無障礙客房內電
32、器設備的安裝高度應符合本標準18.4.2條的規(guī)定。 18.4.4 無障礙客房衛(wèi)生間、公共場所的無障礙廁所和無障礙廁位,應在坐便器旁墻面高400500mm處設置求助按鈕。無障礙客房內的衛(wèi)生間,其求助信號應引至樓層服務臺或其他有服務人員的值班處。其他公共場所的無障礙廁所和無障礙廁位,其求助信號可引至廁所門外的墻上。 18.4.5 以下公共場所應設置方便殘疾人使用的電話,其安裝高度宜為800mm,并宜設置盲文銘牌。 1 三星級及以上賓館的大堂; 2 空港航站樓出發(fā)大廳、候機大廳和接客大廳; 3 鐵路客運站、省際長途汽車站的候車室; 4 智能化辦公建筑的門廳; 5 劇場、音樂廳、體育場(館)的門廳;
33、6 醫(yī)院的門、急診大廳。 18.4.6 以上公共場所宜設供聽力殘疾者使用的可視電話或文本電話(帶閃光來電顯示裝置)。 18.4.7 大型劇場、音樂廳、高級會議室等場所宜設助聽設備。 18.4.8 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火災自動報警、消防聯(lián)動緊急疏散設計,除應滿足國家和本市有關標準的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無障礙客房、疏散通道及主要公共區(qū)域,應設置具有閃光報警功能的可視火災報警裝置; 2 疏散通道及主要公共區(qū)域,應設置指示殘疾人緊急疏散的火災疏散指示標志。 無障礙設施 19.1.2 緣石坡道應在下列范圍設置: 1 單面坡緣石坡道,適用于支路口、街角和綠化帶緣石開口處; 2 三面坡緣石坡道(
34、扇面式緣石坡道),適用于主要道路交叉口、路段中人行橫道處; 3 全寬式緣石坡道,適用于街坊路口和庭院入口兩側的人行道; 4 轉角處三面坡緣石坡道(轉角處扇面式緣石坡道),適用于人行道的轉角處; 5 組合式緣石坡道和平行式緣石坡道,適用于有特殊要求路段的人行道處。 19.1.3 緣石坡道的坡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三面坡緣石坡道正面及側面的坡度不應大于1:12; 2 其他形式的緣石坡道的坡度均不應大于1:20; 19.1.4 緣石坡道的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三面坡緣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寬度不應小于1200mm; 2 扇面式緣石坡道的下口寬度不應小于1500mm; 3 轉角處緣石坡道的上口寬度不宜
35、小于2000mm; 4 其他形式的緣石坡道的寬度,且不應小于1200mm; 5 緣石坡道應與人行道的寬度相對應,不應小于1200mm。 19.2 盲道 19.2.1 盲道應在下列范圍設置: 1 市區(qū)主干路、次干路、市、區(qū)商業(yè)街和步行街的人行道,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地段周邊的人行道; 2 城市廣場、橋梁、隧道和立體交叉的人行道; 3 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人行通路; 4 城市公共綠地入口地段; 5 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入口、城市公共綠地內的無障礙設施位置應設提示盲道; 6 建筑入口、服務臺、樓梯、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廁所或無障礙廁位、公交車站、鐵路客運站、軌道交通車站的站臺等處均應設提示盲道。
36、19.2.2 盲道的分類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盲道按使用功能可分為兩類: 1)行進盲道:呈條狀形,每條高出地面5mm,可使盲杖和腳底產生感覺,便于指引視力殘疾者安全地向前直線行走。 2)提示盲道:呈圓點形,每個圓點高出地面5mm,可使盲杖和腳底產生感覺,以告知視力殘疾者前方路線的空間環(huán)境將出現(xiàn)變化。 2 盲道按材料可分成3類 1)預制混凝土盲道磚; 2)橡膠塑料類盲道板; 3)其他材料(不銹鋼、聚氯乙烯等)盲道型材。 19.2.3 盲道設施的尺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9.2.4 盲道的顏色應與相鄰人行道鋪面顏色形成對比,并應與周邊景觀相協(xié)調,宜采用中黃色。 19.2.5 盲道的設計要求應符合以下
37、規(guī)定: 1 盲道鋪設的位置和走向,應方便視力殘疾者安全行走和順利到達無障礙設施位置,具體布置形式見圖19.2.5。 圖19.2.5 盲道鋪設的位置和走向 2 盲道鋪設應連續(xù),應避開樹木、電線桿、拉線、樹穴、窨井蓋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占用盲道; 3 行進盲道宜設在距人行道外側圍墻、花臺、綠地帶250600mm處; 4 行進盲道可設在距人行道內側樹穴250600mm處;道上如無樹穴,行進盲道距立緣石不應小于500mm; 5 行進盲道在轉彎處應設提示盲道,其長度應大于行進盲道的寬度; 6 沿人行道和分隔帶的公交車站應設提示盲道,其寬度應為300600mm,距路緣石邊宜為250500mm; 7 應在
38、距人行道上臺階、坡道和障礙物等的250600mm處,設提示盲道; 8 距人行橫道入口、廣場入口、軌道交通車站入口等部位的250600mm處應設提示盲道,其長度與各入口的寬度應相對應; 9 人行道成弧線形路線時,行進盲道宜與人行道走向一致; 10 進入人行橫道線處的盲道宜距側石300mm左右,宜鋪設橫向1排提示盲道,以表明進入人行橫道范圍。行進盲道應與提示盲道成垂直方向鋪設,盲道鋪設寬度宜取400600mm; 11 人行道的轉角路口宜采用全寬式無障礙坡道形式。宜在兩側坡道起點處鋪設左右各1排的提示盲道,以示進入坡道范圍,提示盲道鋪設寬度宜為600mm。路口形成街角的無障礙坡道,宜在轉角緣石坡道前
39、鋪設提示盲道,以示進入車行道、人行橫道線范圍,提示盲道鋪設寬度為600mm; 12 梯道和臺階的上下兩端, 應在距踏步300mm設置提示盲道,其鋪設寬度宜取 400600mm。中間休息平臺也應在兩端各鋪設1條提示盲道,寬度不宜小于300mm; 13 道路人行道有盲道時,與其相接的橋梁人行道處應鋪設盲道。盲道寬度與道路盲道一致; 14 橋梁宜在距欄桿 400mm處設置盲道。 19.3 輪椅坡道 19.3.1 輪椅坡道的坡度和寬度應符合表19.3.1的規(guī)定。 表19.3.1 輪椅坡道的坡度和寬度(mm) 輪椅坡道位置 最大坡度 最小寬度 有臺階的建筑入口 1:12 1200 只設坡道的建筑入口 1
40、:20 1500 室內走道 1:12 1200 室外通道 1:20 1500 19.3.2 輪椅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表19.3.2的規(guī)定。 表19.3.2 輪椅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長度(mm) 坡度 1:20 1:16 1:12 1:10 1:8 最大高度 1500 1000 750 600 350 水平長度 30000 16000 9000 6000 2800 注:坡度為1:81:10的輪椅坡道只適用于受場地限制予以改建的建筑物和室外通路。 19.3.3 輪椅坡道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輪椅坡道應設計成直線形、直角形或折返形。不應設計成圓形或弧形; 2 輪椅坡道的兩側應設扶手; 3 輪
41、椅坡道的坡面應堅實、平整、防滑; 4 輪椅坡道側面凌空時,在扶手欄桿下端宜設高度不小于100mm的輪椅坡道安全擋臺; 5 當輪椅坡道的水平投影長度超過9000mm時,應設中間休息平臺; 6 輪椅坡道起點、終點和中間休息平臺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1500mm。 19.4 無障礙入口 19.4.1 建筑物無障礙入口室外地面的坡度不應大于1:50。 19.4.2 無障礙入口不應設臺階。 19.4.3 無障礙入口應設雨罩。 19.5 建筑入口 19.5.1 建筑入口設臺階時,必須設輪椅坡道和扶手。 19.5.2 建筑入口平臺最小寬度應符合表19.5.2的規(guī)定。 表19.5.2 建筑入口平臺寬度(mm) 建
42、筑類別 入口平臺最小寬度 大、中型公共建筑 2000 小型公共建筑 1500 中高層、高層建筑住宅及公寓 2000 低層、多層住宅及公寓 1500 宿舍建筑 1500 19.5.3 建筑入口平臺應設雨罩。 19.5.4 建筑入口門廳、過廳設兩道門時,門扇同時開啟最小間距應符合表19.5.4的規(guī)定。 表19. 5.4 門扇同時開啟最小間距(mm) 建筑類別 最小間距 大、中型公共建筑 1500 小型公共建筑 1200 中高層、高層建筑及公寓 1500 低層、多層住宅及公寓 1200 19.6 升降平臺 19.6.1 升降平臺凈寬不應小于900mm,凈深不應小于1200mm。 19.6.2 升降平
43、臺兩側應設檔板和扶手。 19.6.3 升降平臺應設呼叫及控制按鈕,高度宜為650900mm。 19.7 門 19.7.1 公共建筑門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應采用自動門,也可采用推拉門、折疊門或平開門; 2 在旋轉門一側應另設方便殘疾人使用的門。 19.7.2 門的凈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自動門的凈寬不應小于1000mm; 2 推拉門、折疊門、平開門的凈寬不應小于850mm。 19.7.3 推拉門、平開門均應在門把手一側的墻面,留有不小于500mm的墻面寬度。 19.7.4 門扇應安裝橫執(zhí)把手和關門拉手,門扇的下方應安裝高350mm的護門板,宜安裝視線觀察玻璃。 19.7.5 門扇應在單
44、手操縱下易于開啟,門檻高度及門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大于15mm,并應以斜面過渡。 19.8 通路、走道和地面 19.8.1 乘輪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的最小寬度應符合表19.8.1的規(guī)定。 表19.8.1 輪椅通行最小寬度(mm) 建筑類別 最小寬度 大型公共建筑走道 1800 中、小型公共建筑走道 1500 檢票口、結算口輪椅通道 900 居住建筑走道 1200 建筑基地人行通路 1500 19.8.2 人行通路應平整、防滑、不松動和不積水。 19.8.3 人行通路使用不同材料鋪設的地面應相互取平;如有高差,不應大于15mm,并應以斜面過渡。 19.8.4 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不得高出地面
45、,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15mm。 19.8.5 方便殘疾人使用的走道與地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走道兩側應設扶手; 2 走道兩側墻面應設高350mm的護墻板; 3 走道及室內地面應平整,并應選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 4 走道轉彎處的陽角應為弧墻面或切角墻面; 5 走道內不得設置障礙物; 6 走道一側或盡端與其他地坪有高差時,應設置欄桿或欄板等安全設施; 7 門扇向走道內開啟時應設凹室,凹室面積不應小于1300mm×900mm; 8 從墻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不應大于100mm,距地面高度應小于600mm。 19.9 樓梯、臺階 19.9.1 樓梯、臺階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6、 1 應采用直線形梯段,見圖19.9.1-1;不應采用弧形梯段或無休息平臺的L型梯段, 2 應采用直線形臺階,不應采用無踢面和突緣為直角形的踏步, 3 公共建筑梯段寬度不應小于1500mm,居住建筑梯段寬度不應小于1200mm; 4 樓梯兩側應設扶手; 5 三級及以上臺階應設扶手; 6 踏面應平整并有防滑措施; 7 明步踏面?zhèn)让鎽O不小于100mm的安全擋臺, 8 距踏步起、終點250300mm處應設提示盲道, 9 踏面和踢面的顏色應有區(qū)分和對比。 19.9.2 樓梯、臺階踏步的寬度和高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公共建筑樓梯最小寬度為280mm,最大高度為150mm; 2 住宅、公寓建筑公用樓梯
47、最小寬度為260mm,最大高度為161mm; 3 幼稚園、小學校樓梯最小寬度為260mm,最大高度為140mm; 4 室外臺階最小寬度為300mm,最大高度為140mm。 19.10 無障礙電梯 19.10.1 候梯廳有關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寬度不宜小于1800mm; 2 按鈕高度宜為9001100mm; 3 電梯門洞外口寬度不宜小于900mm; 4 廳內應設電梯運行顯示和抵達音響裝置; 5 電梯入口處應設提示盲道。 19.10.2 電梯轎廂設施與配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轎廂門(電梯門)開啟凈寬度不應小于800mm,門開閉的時間間隔不應小于15s,門扇關閉時應有光幕感應安全措施; 2
48、轎廂側壁上應設高9001100mm且?guī)の牡倪x層按鈕; 3 轎廂三面壁上應設扶手; 4 轎廂上下運行與到達時,應有清晰顯示和報層音響; 5 在轎廂正面壁上距地900mm至頂部應安裝鏡子; 6 轎廂的規(guī)格,應根據(jù)建筑性質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選用。最小規(guī)格為1400mm×1100mm(輪椅可直進直出),中型規(guī)格為1600mm×1400mm(輪椅在轎廂內可旋轉180°,并正面駛出電梯),醫(yī)療建筑與養(yǎng)老設施建筑應選用深度不小于2000mm的電梯轎廂。 19.10.3 電梯位置應設國際通用無障礙標志。 19.11 扶手 19.11.1 下列部位有無障礙設計要求時應設置扶手:
49、1 人行天橋; 2 人行地道; 3 輪椅坡道; 4 走道、過道; 5 樓梯; 6 三級及以上臺階; 7 電梯橋廂; 8 升降平臺; 9 其他有特殊需要的部位。 19.11.2 扶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設在水平位置或無輪椅通行部位的扶手應為單層,離地高度為900mm;設在有輪椅通行的非水平位置的扶手應設上、下兩層,上層高度為900mm,下層高度為650mm; 2 扶手應保持連貫,起點和終點處應延伸300mm; 3 扶手末端應向內拐到墻面,也可向下延伸100mm,或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4 扶手應安裝堅固; 5 扶手形狀應易于抓握,截面直徑尺寸宜為3545mm,扶手托架的高度為70
50、80mm,扶手內側與墻面的距離宜為4050mm; 6 扶手起點水平段應安裝盲文銘牌; 7 走道兩側墻面應設高350mm的護墻板。 19.12 輪椅席位 19.12.1 輪椅席位應設在便于到達和疏散的通道附近,不得設在公共通道內。 19.12.2 每個輪椅席位占地面積不應小于800mm×1100mm; 19.12.3 輪椅席位的地面應平坦,有高差時,應在邊緣處應安裝欄桿或欄板。 19.12.4 輪椅席位旁宜設置不小于1席供陪同者使用的座位。 19.13 停車位 19.13.1 應將通行方便、距離路線最短的停車位列為無障礙停車位。 19.13.2 無障礙停車位的地面應平整、堅固和不積水,
51、地面坡度不應大于1:50。 19.13.3 無障礙停車位一側,應設寬度不小于1200mm的通道,供乘輪椅者從輪椅通道直接進入人行道和到達建筑入口 19.13.4 無障礙停車位一側的輪椅通道與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 19.13.5 無障礙停車位的地面,應涂有停車線、輪椅通道線和無障礙標志,殘疾人停車位的盡端宜設無障礙標志牌。 19.14 服務臺 19.14.1 服務臺宜包括問詢臺、售票窗口、電話臺、安檢驗證臺、總服務臺、借閱臺、護士臺等。 19.14.2 服務臺臺面離地高度宜為700800mm,寬度不宜小于1000mm,服務臺下方凈高不應小于650mm,凈深不宜小于450mm。 1
52、9.14.3 服務臺前應有輪椅回轉空間。 19.14.4 電話臺前應設置盲文銘牌,掛式電話離地不應高于1000mm。 19.15 無障礙廁位 19.15.1 無障礙廁位的門宜外開,門扇寬度不應小于800mm。門扇內側距地面900mm處應設長度不小于400mm的水平安全抓桿。 19.15.2 無障礙廁位門外開時,長度不應小于2000mm,寬度不應小于1500mm。 19.15.3 廁位應采用坐式便器,高度宜為450mm。廁位兩側距地面700mm處應設長度不小于700mm的水平安全抓桿,其中一側的水平抓桿端頭應向上垂直延伸700mm。 19.15.4 安全抓桿直徑宜為3040mm,內側距墻面不應小
53、于40mm。 19.16 無障礙廁所 19.16.1 無障礙廁所的面積不得小于2000mm×2000mm。 19.16.2 無障礙廁所應設坐便器、洗手盆、放物臺和呼叫按鈕,男廁所內應設低位小便器。 19.16.3 坐便器高度應為450mm,兩側應按無障礙廁位的相關要求設置安全抓桿。 19.16.4 洗手盆宜采用懸挑式,兩側離地面700mm處應設水平拉桿。 19.16.5 放物臺長度不宜小于700mm,寬度不宜小于300mm,高度宜為700mm。 19.16.6 門的凈寬不應小于800 mm,安全抓桿的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19.16.7 低位小便器下口距地面高度不應大于500mm。小便器兩側應在離墻面550mm處,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文化產業(yè)產權轉讓與市場推廣合同
- 2025年度委托收款與新能源項目合作合同
- 2025年度乙方轉丙方特許經營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家居裝修工人安全責任免除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電影演員檔期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與農村電商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危重病人治療免責協(xié)議書(特定醫(yī)療機構版)
- 2025年度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自愿退股及項目運營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養(yǎng)老機構委托管理及運營合作協(xié)議范本
- 信訪接待室改造工程合同
- 2025年海南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課件 第六單元 數(shù)量間的加減關系 第2課時 求比1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
- 語文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方法研究
- 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zhí)照(CAAC)考試復習重點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5年春新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件 第六章 質量和密度 第三節(jié) 密度的測量與應用
- 北京市朝陽區(qū)2025下半年事業(yè)單位招聘149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肩袖損傷課件
- DB3207-T 1047-2023 羊肚菌-豆丹綜合種養(yǎng)技術規(guī)程
- 鋼筋安裝施工技術交底
- 2025年下學期八年級物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