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 /共 8頁第 頁 /共 8頁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l.孔子把 仁”說成是 筌德”,而把 孝悌“忠信“禮”等都從屬于 仁”的原則之下。以親親”為出發(fā)點,認為孝梯是“仁 ”的根本,又由血親之愛推及開大。孟子提出“仁義禮智 ”、 “孝悌忠信 ”,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些均反映出A.儒家統(tǒng)一信仰和社會規(guī)范B.儒家用仁政掩蓋等級秩序C.儒家思想與宗法制相糅合D.儒家用禮義道德遏制人欲2、有學者指出,中國人在遠古時期就形成了一種天下觀,是用空間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員,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稱呼。孟子說天下一家取天下的用法很多。這種天下觀A. 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實
2、施C.是秦國完成國家統(tǒng)一的基礎,在韓非子的著作中,強天下、治天下、有天下、B.使古代中國的民族觀念淡薄D. 塑造出國家統(tǒng)一的文化基礎有美堯舜、禹、湯、武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中國古代有思想家認為: 該思想家意在強調A. 后世必然超越前世B. 人生來本性是惡的C. 小國寡民社會的優(yōu)點D. 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4.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它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由此可見,道家A 反對掠奪,拯民疾苦B 追求平等,無為而治C.避世出塵,提倡包容D.遵循規(guī)律,和諧處世5下面是兩漢社會觀念高頻詞匯統(tǒng)計表。下列對于統(tǒng)計表分析正確
3、的是A.主流價值儒學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輕義觀盛行D.倫理脫離政治.三國魏正始年間出現“正始之音”。當時以何晏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該學派遭到政治打擊后理想落潮,普遍出現危機感和幻滅感。這體現了A. 儒學發(fā)展進入新階段B. 道家的觀念深入人心C. 政治對文化的影響D. 佛道融合趨勢加強.錢穆秦漢史認為: “秦皇焚書坑儒,以吏為師,禁天下之以古非今。迄于漢武,不乃百年,乃表章六藝,高慕堯舜,處處以希古法先為務。蓋漢武鄙薄始皇,遠慕唐虞。究其所至,仍亦為始空之所為而止耳”。意指秦皇與漢武在施政上A.外儒內法B.殊途同歸C.法古用今D.大相徑庭. 宋明理學家“批判佛
4、教的形式,卻把其精髓納入到儒學內部”, “捍衛(wèi)的是正統(tǒng)儒學的尊嚴,卻利用了佛教的哲學思辨的智慧”。這表明,在宋明理學的理論建構過程中B. 儒佛思想在互補中出現融合D. 儒學正統(tǒng)地位一度出現動搖A. 佛教曾成為社會主流思想C. 佛教能主動適應社會現實、 “鵝湖之辯”中, 陸九淵認為朱熹的理學太繁;后來王陽明也認為朱熹的學說 “支高決裂”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束縛了學者的手腳。這主要是因為朱熹()A. 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B. 把封建統(tǒng)治與綱常倫理結合C.主張“存天理,滅人欲”D.將儒學進一步官方化哲理化.朱熹反復提到: 酒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王陽
5、明則強調:愚夫愚婦只要在日常行為的“事上磨練”,同樣可以成為圣人。從中可以得知A.偶學思想家提倡經世致用”B.儒學呈現出世俗化特點C.倫理道德是偶學的主要內容D.成圣是理學的終極目標.明末清初時,有學者提出。 “天地之德不易, 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風雷非昨日之風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 ”下列各項,屬于該學者觀點的是A. “眾治”B. “循天下之公” C. “天下為主,君為客”D.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孔子說: “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于天由材料可知兩位思想家的思想A.對天和自然的看法存在不同B.在對自然的看法上趨于一致C.在神化
6、王權上有共同的訴求D.在天和自然關系上相互否定.在中國古代,一代一代的詩人們用磅礴的氣勢,有力的語言,唱出了無數振奮人心的黃鐘大呂之聲?!皶r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這是鮑照的決心和誓言。 “大鵬一日從風起,扶搖真上九萬里”,這是李白的宏偉之志。對于這類詩詞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唐代詩僧皎然用“忠 ”、 “志 ”、 “力 ”去標舉它。這反映了A.道德觀念開始依附于政治B.儒學精神融入社會生活C.儒學發(fā)揮了經世致用作用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認同.先秦以來的人性理論大多對人性之私進行了否定與批判,主張“去私心,行公義”。宋明理學人性論更視 “私”為邪惡, 強調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際一些
7、思想家則明確提出人性自私說,肯定個人物質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強調個體的價值與地位。這反映了明清時期A.社會風氣敗壞,世人追求享樂B.西方民主思想促進思想啟蒙C.商品經濟發(fā)展,專制統(tǒng)治強化D.政府放松對思想文化的控制.南北朝時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魄守護神。隋唐時期,城隍職掌又增加了雨早豐歉、功名利祿、吉兇禍福、冥籍諸事等。這說明B 城隆崇拜擴大了部分行政職能D 城市發(fā)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間A 儒學正統(tǒng)地位受到嚴重沖擊C.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強統(tǒng)治 唐代的佛教與道教都強調自己的師承與宗脈。韓愈則強調儒家思想經歷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傳遞順序, “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并宣稱“己
8、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也”。韓愈這樣做的目的是A 仿照佛道做法,追溯濡學源流B 抬高孟子地位,宣揚格物窮理C.順應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學道統(tǒng),樹立自身權威第 頁 /共 8頁第 頁/共8頁.朱熹曰:“顏子高明,不過聞一知十,亦是大段聰明了。學問卻有漸,無急迫之理。有 人嘗說,學問只用窮究一個大處,則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說,須是逐旋做將去。不成 只用窮究一個,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會得。豈有此理! ”朱熹強調的是A.知行并重的關系B.只格一物便通萬理C.認識的漸進性D.窮理的目的在于至極.古代中國統(tǒng)治思想經歷了秦以法家思想治國、漢初推崇黃老之學、漢武帝獨尊儒術、明清理學當道
9、的過程。這反映出A.政治統(tǒng)治隨思想變化而變遷B.古代正統(tǒng)思想是專制主義的附庸C.統(tǒng)治者受時代顯學的影響D.百家爭鳴貫穿中國各王朝始余冬19.、中國古代醫(yī)術,亦稱“仁術”,醫(yī)學家在行醫(yī)過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標準作為行醫(yī)準則,如唐朝的孫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這反映了古代中國醫(yī)術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浸潤了儒家文化的價值觀C.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D.受到封建倫理道德的約束20.下表是關于中國印刷術的相關記述,據此能夠得出的歷史結論是記述出處劍南、兩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歷日鬻于市。每歲司天臺未奏頒下新歷。其印歷已滿天下 ”后背劉響舊唐力。文小本紀玄奘以回峰紙印普賢
10、像,施于四眾,每歲五馱無余”后唐馮贄云仙散錄鏤板刻書,意在流傳,然經書史籍,初無版行。而歷日字書,通俗淺陋之書,需之者眾,故先有雕板”民國王修版本述B.雕版印刷術順應了社會需求A.印刷術推動中外思想文化交流C.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有賴于印刷術D. 政府支持印刷術的技術革新2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蓋人心之本體即是明德。私欲障礙則本體喪失。圣賢庸愚,同具此心。茍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在人心,無問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王陽明傳習錄材料二天無可分,地無可割。王者雖為天之子,天地豈得而私之,而敢貪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為己土乎?王夫之讀通鑒論以
11、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權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盡天下一切之權而收之在上。而萬幾之廣,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顧炎武日知錄材料三由于歷史的局限,王陽明心學畢竟無法承擔思想啟蒙的歷史使命,但是, 在明中葉至明清之際巨大的歷史變動和思想嬉遞過程中,王陽明心學畢竟高揚了唯心主義式的主體意識,畢竟也曾“震霆啟寐,烈耀破迷”,激發(fā)過人們“性靈”的火花,吸引過人們“解纜放船,縱橫由我”,喚醒了人們去“破塊啟蒙”。 劉輝平王陽明心學與明清之際早期啟蒙思潮材料四 肉圣外王”一詞,最早見于道家著作莊子天下篇:是故內圣外王之道,而不明,郁而不發(fā)
12、”,雖然內圣外王是由道家最先提出來的,但是儒家卻將它進一步闡釋,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人生理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思想。“內圣 ”是指個人通過提高自身的心性修養(yǎng)而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或者說是理想的境界;“外王 ”是指個人把這種高尚的心性修養(yǎng)推廣到自身以外的社會領域,用這種高尚的心性修養(yǎng)來治國安民。儒家在其歷史娉變過程中內圣”和 外王”在不同的時期,其側重點也不盡相同的。摘編自張立陽儒家內圣外王的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1)據材料一,概括王陽明的思想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主張對當時中國社會政治思想所產生的影響。( 5 分)(2)據材料二,歸納王夫之抨擊的當時政治制度
13、中的現象。針對這些現象,指出顧炎武提出 的對策。(3分)(3)結合材料三的觀點,論述材料一與材料二的聯(lián)系。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明中期以后儒家 思想的新發(fā)展。(4分)(4)根據材料四的觀點,聯(lián)系所學知識,指出宋明理學與明清儒學是怎樣表現內圣外王”的。(7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名 言出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論語“常思奮/、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大卜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摘編自葉小文多少滄桑付流水,常念家國在心懷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從材料中提取一條或
14、兩條以上的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需有史實依據。 )參考答案1-5 CDADA6-10 CBBAB 11-15 BABCD16-20 DCBBB3.【答案】A【解析】“有美堯舜、禹、湯、武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說明這些思想家認為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依據所學知識可知, 這是法家思想。材料強調了后世必然超過前代,故A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出人性問題,故 B項錯誤;小國寡民是道家思想,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 項錯誤;D 是儒家思想,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錯誤。.【 解析】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民眾心理不穩(wěn)定,出
15、現 “談玄析理, 放達不羈”的玄學思想,以尋求心理上寬慰,說明政治變化導致文化影響,C 正確; A 是北宋時期理學形成; B 中道家思想并沒有深入人心;D 中佛道融合不是材料體現主旨,排除。.【解析】材料表明,在宋明理學的理論建構過程中,理學家們在批判中接受了佛教的價值觀念,儒佛互補,直至佛教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B 項正確。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本土化趨向雖明顯,但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沒有成為社會主流思想,A 項錯誤;C 項材料不能體現;儒學正統(tǒng)地位在這一時期并未發(fā)生動搖,D 項錯誤。 【答案】B點睛: 通常而言,我們可以說宋明理學是三教合流的產物,就是強調理學以儒學為正宗,同時糅合了佛教和道
16、教思想。材料就是表達這個意思。一般而言,材料很難標新立異的,所以掌握基礎知識,能沖抵一定閱讀能力的不足。.【解析】心學是從內心反省的角度尋求理的源泉,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理途徑,心 TOC o 1-5 h z 學家認為做學問過于破碎,故 A 正確; B 和 C 屬于統(tǒng)治思想的方法,不是追求理的途徑;D屬于理學思辨化的表現。排除。16.分析本題考查唐朝時期儒家思想的演變情況,關鍵信息是:己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解答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佛教和道教的發(fā)展,開始挑戰(zhàn)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題干韓愈的所作所為無疑是維護儒家的正統(tǒng)地位故 D 正確韓愈強調的是儒
17、家思想的發(fā)展過程,故排除A 格物窮理是程朱理學的方法論,故排除B韓愈主張復興儒學,故排除 C.故選D.21.(1)觀點: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蝕:致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 4 分)影響:沖擊了程朱理學的綱常倫理。( 1 分)(2)現象: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家天下。對策:分散天子的權力。( 3 分)(3)聯(lián)系:心學促進思想解放,挑戰(zhàn)傳統(tǒng)儒學,明清之際在政治上表現為批判封建專制。( 2分)評價:一方面,對傳統(tǒng)儒學批判維承,促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另一方面,第 頁 /共 8頁第 #頁 /共 8頁無法承擔思想啟蒙的歷史使命。( 2 分)(4)朱熹主張“存大理、滅人欲”。王
18、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主張“知行合一”,晚年提出了“致良知”的學說。 (3 分 ) 明末清初,顧炎武,黃宗羲又將儒家的“內圣”轉問“外王”。顧炎武力主求知與修養(yǎng),學與用的統(tǒng)一亦即“內圣”與外王”的統(tǒng)一,主張學以致用。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主張?zhí)煜聻楣⑶姨岢隽艘幌盗械闹螄铰?,凸顯了 “外王”理想。(4分)22.示例1:論題: “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與提煉,它與時俱進、生生不息。 ( 2分)論述: 作為一種思想觀念的“家國情懷”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慢慢積淀而成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 “家國情懷”起源于士大夫的人文修養(yǎng)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yōu)越性的自我標榜。后來的政治變遷、王朝更迭、民族戰(zhàn)爭、遺民舊臣懷念前朝,不忘故土,不忘國家,把“家國情懷”由內而外推上了臺面。但是,古代中國的“家國情懷”更多地在強調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仁愛之情。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遭受戰(zhàn)爭、割地、賠款,國破家亡,士大夫的那種天生的優(yōu)越感蕩然無存,承接的則是文人志士對亡國滅種的一種自省和情節(jié),這種情懷重構而成“家國情懷”,由古代的“家國一體”觀念到近代國家觀念,實現了古代專制國家觀念向近代民族國家觀念的轉變。這種情懷支撐一代又一代r 人志土前仆后繼、救亡圖存、苦苦探索,是近代先進的中國人留給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10 分)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理性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建設用地減量化的空間優(yōu)化效應、機制與政策優(yōu)化研究
- 2025年erp沙盤模擬學習心得(3篇)
- 2025版投資協(xié)議補充協(xié)議:產業(yè)鏈整合投資合作補充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個性化定制汽車租賃合同書4篇
- 二零二五版漫畫連載網絡平臺版權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年汕尾貨車從業(yè)資格證考什么
- 2025年食堂承包經營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防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交車輛掛靠經營許可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廠房污水處理及排放合同匯編3篇
- 2025年溫州市城發(fā)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學春節(jié)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 2025版高考物理復習知識清單
-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題(84道)
- 2025年度安全檢查計劃
- 2024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標準版本(2篇)
- 全球半導體測試探針行業(yè)市場研究報告2024
- 反走私課件完整版本
- 2024年注冊計量師-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可行性報告】2023年電動自行車行業(y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臨床見習教案COPD地診療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