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練習:文言文閱讀_第1頁
2023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練習:文言文閱讀_第2頁
2023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練習:文言文閱讀_第3頁
2023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練習:文言文閱讀_第4頁
2023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練習: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文閱讀練習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初上皇欲強宗 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沉著問群臣 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對日:“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 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鄙先眨骸叭弧?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 ”十一月庚寅,降宗 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上 哂之日:“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 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那么自不為

2、盜,安 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對日:“隋主好自專庶務,不 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 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擇群臣而分任以 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 ”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 上患吏多受冰,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 裴矩諫日:”為吏受賂,罪誠當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 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鄙蠍?,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日:“裴矩能 當官力爭,不為面從,儻每事皆然,何

3、憂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 也,君惡聞其過那么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那么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 也,表動那么景隨矣。(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1.以下對文中畫波浪線局部的斷句,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 /王者數(shù)十人/上沉著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 王者數(shù)十人/上沉著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 王者數(shù)十人/上沉著問群臣

4、/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民有樂不可支之謠,爾曹勉之! ”又進耆老諭日:“今歲豐稔,無他虞,善訓 厲子孫,務禮義廉恥,毋安溫飽自棄?!彼哪甏?,上召大學士楊溥諭曰:“朕每念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不易,夙夜1卷僂。今幸百姓稍安,顧禍亂生于不虞。邇來群臣好進諛辭,令人厭聞,卿宜勉輔 朕?!变哳D首謝:“臣不敢忘報?!鄙显唬骸爸斌痣捱^,報朕多矣。溥又頓 首謝日:“直言求之非難,受之為難?!鄙显唬骸叭??!保ㄟx自明史紀事本末仁宣致治,有刪改)文本二 贊曰:即位以后,吏稱其職,政得其平,倉庾充羨,閭閻樂業(yè)。 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選自明史本紀九,有刪改).以下對文中畫波浪線局部的斷句,正確的一

5、項為哪一項()士奇曰/風憲所以肅/百僚憲長如此那么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那么 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嘆息日/除惡務本/顧觀去/誰代觀者/士奇曰/風憲所以肅/百僚憲長如此/那么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 那么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嘆息曰/除惡務本/顧觀去/誰代觀者/士奇曰/風憲所以肅百僚/憲長如此/那么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 那么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嘆息日/除惡務本/顧觀去/誰代觀者/士奇曰/風憲所以肅百僚/憲長如此那么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那么 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嘆息日/除惡務本/顧觀去/誰代觀者/.以下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宣宗,明

6、朝皇帝朱瞻基的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中被供奉時所稱 的名號。籍田,天子率臣子親自耕田的典禮,又指天子征用民力耕種的田,文中 指后者。C.庚戌朔,指庚戌日初一這天。這與登泰山記中“戊申晦”的紀日法 相同。D.閭閻,原指古代里巷內(nèi)外的門,也用來指平民居住的地區(qū),文中代指百 姓。.以下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永樂末年,一些官員公開行賄受賂,貪腐之風盛行。楊士奇和楊榮一致 認為顧佐廉正有威名,可以取代劉觀,這與明宣宗的想法不謀而合。B.漢武帝和隋煬帝,或窮兵藪武,或大興土木,致使戶口衰減,國家動亂, 甚至社稷覆亡,明宣宗認為他們都是后世治世的鑒戒。C.漢代的張堪擔任漁陽郡

7、太守時,百姓安居樂業(yè),當?shù)貍鞒裰{以頌揚他。 明宣宗告誡薊州官吏,要努力向張堪學習。D.明宣宗深知創(chuàng)業(yè)艱難,守成不易,日夜憂思國事。當天下逐漸安定時, 群臣多有阿諛之辭,明宣宗對此表示厭惡,希望賢臣全力輔佐他。.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民饑無食,當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給。譯文:(2)今歲豐稔,無他虞,善訓厲子孫。譯文:.請結合文本一簡要概括明宣宗時社會出現(xiàn)“治平之象”的原因。答: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30題?;茨贤醢才c賓客左吳等日夜為反謀,按輿地圖,部署兵所從入。王召中郎伍被與謀反事,被日:“王安得此亡國之言乎?臣見宮中生荊棘, 露霆衣也。王怒,系伍被父母,囚之。三月

8、,復召問之,被日:“昔秦為無 道,窮奢極虐,百姓思亂者十家而六七。高皇帝起于行陳之中,立為天子,此 所謂蹈瑕候間,因秦之亡而動者也。今大王見高皇帝得天下之易也,獨不觀近 世之吳、楚乎!夫吳王王四郡,國富民眾,計定謀成,舉兵而西;然破于大梁, 奔波而東,身死祀絕者何?誠逆天道而不知時也。方今大王之兵,眾不能十分 吳、楚之一,而天下安寧萬倍吳、楚之時,大王不從臣之計,今見大王棄千乘 之君,賜絕命之書,為群臣先死于東宮也?!蓖跆槠稹M跤心踝硬缓?,最長,王弗愛,王后、太子皆不以為子、兄數(shù)。不害有子 建,常怨望太子,陰使人告太子謀殺漢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王患之,欲發(fā),復問伍被。被日:“必不得已,被

9、有愚計。當今諸侯無異 心,百姓無怨氣,可偽為丞相、御史請書,徙郡國豪桀高寬于朔方,益發(fā)甲卒, 急其會日;又偽為詔獄書,逮諸侯太子、幸臣。如此,那么民怨,諸侯懼,即使 辯士隨而說之,儻可徼幸什得一乎!”王日:“此可也。雖然,吾不至假設此?!睍⑽敬痘茨咸樱茨贤趼勚?,與太子謀,召相、二千石,欲殺而發(fā) 兵。召相,相至,內(nèi)史、中尉皆不至。王念,獨殺相無益也,即罷相。王猶豫, 計未決。太子即自到,不殊。伍被自詣吏,告與淮南王謀反蹤跡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求捕王 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索得反具以聞。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欲勿誅。 廷尉湯日:“被首為王畫反計,罪不可赦?!蹦苏D被。(選自資治通鑒

10、漢紀十一,有刪改)26.以下對文中畫波浪線局部的斷句,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求捕王/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索得反/具 以聞B.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求捕王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索得反具/ 以聞C.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求捕王/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索得反具/ 以聞D.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求捕王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索得反/具 以聞27.以下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千乘,兵車千輛,古代以一車四馬為一乘;戰(zhàn)國時諸侯國,小者稱千乘, 大者稱萬乘。B.孽子,古代稱妾媵所生之子,本文取此意;又因“孽”有忤逆之意,故 現(xiàn)常

11、指不孝之子。C.廷尉,古代官名,為九卿之一,是秦漢時期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 后亦稱大理。D.二千石,漢代對郡守的通稱,漢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 因而有此稱。28.以下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伍被性情耿介,卓有見識?;茨贤鮿蚕胱屛楸粎⑴c謀反,伍被表示反 對,他直言謀反將會造成身死國滅的凄慘后果。B.伍被通古達今,直言敢諫。他將漢高祖劉邦起義和吳、楚作亂的情況進行比照,告誡淮南王要順勢應時,不能逆天行事。C.伍被迫不得已,勉力謀劃。他建議淮南王激起諸侯百姓的怨恨為謀反造勢,如此即使再能言善道的人也挽救不了時局。D.伍被主動認罪,仍然被殺。伍被平時言

12、談中雖有很多贊美朝廷的話,事 發(fā)后也主動交代了謀反詳情,但仍免不了被殺。.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高皇帝起于行陳之中,立為天子,此所謂蹈瑕候間,因秦之亡而動者也。 譯文:(2)不害有子建,常怨望太子,陰使人告太子謀殺漢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 譯文:.伍被在反對淮南王謀反時陳述了哪些理由?答: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135題。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重之。太宗嘗謂侍中魏征日: “虞世南死后,無人可以論書?!闭魅眨骸榜宜炝枷鹿P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嘗出御府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天下爭赍古書詣闕以獻,當時莫能辯其真 偽,遂良備論所出,一無舛誤。貞觀十五年,遷諫議

13、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 嘗問:“卿知起居,記錄何事,大抵人君得觀之否? ”遂良對日:“今之起居, 古左右史,書人君言事,且記善惡,以為鑒誡,庶幾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 躬自觀史。”太宗日:“朕有不善,卿必記之耶? ”遂良日:“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君舉必記?!彼炝记昂笾G奏及陳廉價書數(shù)十上,多見采納。二十 一年,以本官檢校大理卿,尋丁父憂,解。二十三年,太宗寢疾,召遂良及長 孫無忌入臥內(nèi),謂之日:“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托葛亮, 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备咦诩次?,賜爵河南縣公。永徽六年,高宗將廢皇后 王氏,立昭儀武氏為皇后,召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勃及遂良以籌其事。遂良 日:“皇

14、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無愆婦德。先帝不豫,執(zhí)陛下手 以語臣日:我好兒好婦,今將付卿。陛下親承德音言猶在耳皇后自此未聞 有愆恐不可廢臣今不敢曲從上違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審。愚臣上忤圣顏,罪合 萬死,但愿不負先朝厚恩,何顧性命! ”遂良致笏于殿陛,日:”還陛下此 笏?!蹦私饨磉殿^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長孫無忌日:“遂良受先朝顧命, 有罪不加刑?!币钊眨壑^李勃日:“冊立武昭儀之事,遂良固執(zhí)不從。遂良 既是受顧命大臣,事假設不可,當且止也。”勃對曰:“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 外人。”帝乃立昭儀為皇后,左遷遂良潭州都督。顯慶二年,轉桂州都督。未 幾,又貶為愛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選自

15、舊唐書褚遂良傳,有刪改)31.以下對文中畫波浪線局部的斷句,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陛下親承德/音言猶在耳/皇后自此未聞有愆/恐不可廢/臣今不敢曲從/ 上違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審B.陛下親承德/音言猶在耳/皇后自此未聞有愆/恐不可廢臣/今不敢曲從/ 上違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審C.陛下親承德音/言猶在耳/皇后自此未聞有愆/恐不可廢/臣今不敢曲從/ 上違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審D.陛下親承德音/言猶在耳/皇后自此未聞有愆/恐不可廢臣/今不敢曲從/ 上違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審32.以下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隸書,書體的一種,一般認為由篆書開展而來,始創(chuàng)于秦朝,形

16、體方正, 筆畫平直。B.朕,文中為人稱代詞。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專用作 皇帝的自稱。C.笏,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有玉笏、象笏、竹笏等,如項脊軒志 “持一象笏至”。D.刺史,初為監(jiān)察職官,后不再承當監(jiān)察職責,而為州郡行政長官,又稱 太守。33.以下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褚遂良學識廣博,精通書法。他擅長隸書,深得歐陽詢和魏征看重;對 那些難辨真?zhèn)蔚墓艜E,他都能詳細準確地說出它們的源流出處。B.褚遂良忠于職守,秉筆直書。在兼知起居事期間,他向唐太宗表示要忠 于職責,即使皇帝有不好的言行也會如實記錄。C.褚遂良忠直剛烈,深受信任。太宗病危時,召

17、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入內(nèi)室 托付后事,把他們比作漢代的霍光和蜀漢的諸葛亮。D.褚遂良不計得失,直言敢諫。高宗召集長孫無忌、李勖和褚遂良商量要廢立皇后,褚遂良代表三人據(jù)理力爭,終被貶職。.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太宗嘗問:“卿知起居,記錄何事,大抵人君得觀之否? ”譯文:(2)遂良前后諫奏及陳廉價書數(shù)十上,多見采納。譯文:.褚遂良是怎樣勸阻唐高宗廢黜王皇后的?請簡要說明。答: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40題。杜鄴字子夏,本魏郡繁陽人也。祖父及父積功勞皆至郡守,武帝時徙茂陵。 鄴少孤,其母張敞女。鄴壯,從敞子吉學問,得其家書。以孝廉為郎。 與車騎將軍王音善。平阿侯王譚不受城門職,后

18、薨,上閔悔之,乃復令譚 弟成都侯商位特進,領城門兵,得舉吏如將軍府。鄴見音前與平阿有隙,即說 音日:“鄴聞人情,恩深者其養(yǎng)謹,愛至者其求詳。夫戚而不見殊,孰能無怨? 此棠棣角弓之詩所以作也。昔秦伯有千乘之國,而不能容其母弟,春 秋亦書而譏焉。周、召那么不然,忠以相輔,義以相匡,同己之親等己之尊不 以圣德獨兼國寵又不為長專受榮任分職于陜并為弼疑。故內(nèi)無感恨之隙,外無 侵侮之羞,俱享天晁,兩荷高名者,蓋以此也。竊見成都侯以特進領城門兵, 復有詔得舉吏如五府,此明詔所欲寵也。將軍宜承順圣意,加異往時,每事凡 議,必與及之。指為誠發(fā),出于將軍,那么孰敢不說諭? ”音甚嘉其言,由是與 成都侯商親密,二人

19、皆重鄴。后以病去郎。商為大司馬衛(wèi)將軍,除鄴主簿,以 為腹心,舉侍御史。哀帝即位,遷為涼州刺史。鄴居職寬舒,少威嚴,數(shù)年以 病免。是時,帝祖母定陶傅太后稱皇太太后,帝母丁姬稱帝太后,而皇后即傅太 后從弟子也。傅太后尤與政專權。元壽元年正月朔,上以皇后父孔鄉(xiāng)侯傅晏為 大司馬衛(wèi)將軍,而帝舅陽安侯丁明為大司馬騾騎將軍。臨拜,日食,詔舉方正 直言。扶陽侯韋育舉鄴方正,鄴未拜,病卒。初,鄴從張吉學,吉子竦又幼孤,從鄴學問,亦著于世,尤長小學。鄴子 林,清靜好古,亦有雅材,建武中歷位列卿,至大司空。其正文字過于鄴、竦, 故世言小學者由杜公。(節(jié)選自漢書杜鄴傳)36.以下對文中畫波浪線局部的斷句,正確的一項為

20、哪一項()A.同己之親/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獨兼/國寵又不為長專受榮任/分職于陜/ 并為弼疑B.同己之親/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獨兼國寵/又不為長專受/榮任分職于陜/ 并為弼疑C.同己之親/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獨兼/國寵又不為長專受/榮任分職于陜/ 并為弼疑D.同己之親/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獨兼國寵/又不為長專受榮任/分職于陜/ 并為弼疑37.以下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A.孝廉,我國古代科舉考試設立的一種科目,以便選拔和任用官員。 B.特進,特別晉升,此為漢代官職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 C.棠棣,指兄弟情誼,棠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應該互相友愛的詩。 D.方正,古

21、代制科之一,始于漢代,以德行方正為取土的主要標準。38.以下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杜鄴出生官宦之家,幼年喪父,成年后跟舅舅張吉學習請教,后舉孝廉 做了郎官。B.杜鄴擔憂王音與王譚有隔閡而不能和王商坦誠共事,故對其曉之以理, 加以勸說。C.在授予孔鄉(xiāng)侯傅晏、陽安侯丁明官職時,發(fā)生日食,皇上下令推舉方正 直言之人。D.杜鄴隨張吉學習,張竦隨杜鄴學習,杜鄴尤其擅長文字、音韻等小學方 面的研究。3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將軍宜承順圣意,加異往時,每事凡議,必與及之。譯文:(2)音甚嘉其言,由是與成都侯商親密,二人皆重鄴。后以病去郎。譯文:40.文中

22、杜鄴勸說王音時,提了哪幾點看法?請簡要概括。答:答案:BDB(1)唐太宗擔憂官吏中多有接受賄賂的,便秘密安排身邊的人去試探他 們。(2)君主討厭聽到自己的過錯,那么大臣的忠誠便轉化為諂諛;君主樂意聽到 直言勸諫,那么諂諛又會轉化成忠誠。(1)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測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動那么影子 隨之而動?;实鄣钠沸院脨河绊懼甲拥膽B(tài)度,司馬光認為君主需要為人正直, 因為臣子會效仿君主。(2)目的是贊揚唐太宗善于納諫,告誡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為臣子的 表率。參考譯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這一天,唐太宗在東宮顯德殿即位。起初, 高祖想加強皇室宗族的力量來威鎮(zhèn)天下,所以與皇帝同曾祖、

23、同高祖的遠房堂 兄弟以及他們的兒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為王,達數(shù)十人。為此,太宗語氣和 緩地征求群臣的意見:“遍封皇族子弟為王,對天下有利嗎? 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親善厚待皇親國戚,大肆分封宗室,自東西漢以來都沒有如此之多。 封給的爵位既高,又多賜給勞力仆役,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顯示自己的大公無 私吧! ”太宗說:“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為了養(yǎng)護百姓,怎么可以勞頓百 姓來養(yǎng)護自己的宗族呢! 十一月庚寅(初五),將宗室郡王都降格為縣公,只 有功勛卓著的幾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討論如何平息盜賊。有人請求用嚴格的 法令來禁止,太宗面含嘲笑說:“百姓之所以成為盜賊,是因為賦稅勞役繁重, 官吏貪污,民眾饑寒

24、迫身,所以才無暇顧及廉恥。朕應當去除奢華之風,減少 費用,減輕徭役,降低賦稅,任用清廉的官員,讓百姓衣食有余,(百姓)自然 就不做盜賊了,哪里需要用重法!”這樣過了幾年以后,天下太平,東西掉在 路上沒有人撿走據(jù)為己有,外面的大門都不用關閉,商旅之人在荒郊野外露宿 都不用擔憂平安問題。太宗聽說了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的名聲,召見他詢問政 道。張玄素答道:“隋主喜歡自己把持所有事務,不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懼, 只知道受命奉行罷了,沒有敢違抗的。以一人的智慧決定天下的事務,即使能 夠做到得失各半,犯的錯誤也已經(jīng)很多了,而且臣子阿諛奉承使皇上受蒙蔽, 不亡國還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夠謹慎地選擇群臣,將政事分別

25、交付給他們,自 己安坐在朝廷上考察其成敗而施以刑罰或者賞賜,(如果能夠這樣,)何必擔憂 治理不好天下呢? ”太宗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將他升為侍御史。唐太宗擔憂 官吏中多有接受賄賂的,便秘密安排身邊的人去試探他們。有一個刑部的司門 令史收受絹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殺掉他,民部尚書裴矩勸諫道:“當官 的接受賄賂,按罪確實應當處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門去讓其接受,這是有意 引人觸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謂用道德加以誘導,以禮教來整齊民心 的古訓?!碧诼犃撕芨吲d,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員,對他們說:“裴矩能 夠做到在位敢于力爭,不一味地順從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這樣做,何必擔憂 治理不好國家呢? ”臣

26、子司馬光說:古人說過:“君主賢明那么臣下敢于直言?!迸峋卦谒宄~ 諛而在唐朝忠誠,不是他的品性有變化,君主討厭聽到自己的過錯,那么大臣的 忠誠便轉化為諂諛;君主樂意聽到直言勸諫,那么諂諛又會轉化成忠誠。由此可 知,君主如同測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動那么影子隨之而動。CCA(1)祖逖沒有答復這封信,而聽憑雙方民間互相貿(mào)易,收取十倍的利潤。(2)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緒激動引發(fā)重病。祖逖屢次攔擊后趙軍隊取勝,使得后趙疆土縮小,后趙王石勒不得 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祖逖沒有阻止民間互相貿(mào)易,并約束土兵 不要侵犯后趙百姓,使得兩國邊境稍微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參考譯文從前,范陽有一個叫祖逖的人

27、,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 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 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珞祭酒。祖逖 ZSZ/KZSZZS/SZ/SZSy/ZSZZZSZZZZSyZ,syXyXZ/S/KZZV/SZZK/SZ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 主無道和臣下怨恨叛亂,而是因為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 使外族人鉆了空子,禍害普及中原?,F(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大家都 想著自強發(fā)奮,大王您如果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祖逖這樣的人統(tǒng)領 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

28、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向來沒 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護甲兵器,讓祖逖自己想方法招募 士兵。這年秋天八月,祖逖帶著自己的私家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 江中敲打著船槳發(fā)誓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 樣有去無回!”于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 然后繼續(xù)前進。祖逖進入譙城之后,石勒派遣石虎包圍了譙城,桓宣來解救祖 逖,石虎解圍而去。晉王傳檄文昭告天下,稱:“石虎膽敢率領犬羊烏合之眾, 渡過黃河荼毒民眾,現(xiàn)派遣瑯邪王司馬裒等九軍、精銳士卒三萬,由水、陸四

29、 路直赴賊寇所在地,受祖逖指揮調(diào)度。”大興三年,祖逖鎮(zhèn)守雍丘,屢次派遣 兵士攔擊后趙軍隊,后趙鎮(zhèn)守的將士歸附祖逖的很多,后趙疆土日益縮小。這 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詔加封祖逖為鎮(zhèn)西將軍。祖逖在軍中,與將士同甘共苦, 嚴于律己,廣施恩惠,勉勵催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安撫接納新來歸附的人,即使關系 疏遠、地位低賤的人都加以禮遇。祖逖訓練土兵屯積糧食,為奪取黃河以北做 打算。后趙王石勒很擔憂這件事,于是到幽州為祖逖修了祖父、父親的墳墓, 安排了兩戶人家替他看守祖墳,于是給祖逖寫了一封信,請求通使及互相貿(mào)易。 祖逖沒有答復這封信,而聽憑雙方民間互相貿(mào)易,收取十倍的利潤。約束將領 們不讓他們侵凌后趙的百姓。兩國邊境

30、之間,稍微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四年秋七D.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沉著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以下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甲子,甲為天干首位,子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紀年月日,文中是紀 BoB.宗室,是古代社會中對與君主同一宗族血親的稱謂,歷代皇族例稱為宗 室。C.海內(nèi),即國內(nèi),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繞著大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 內(nèi)。D.庶務,指國家的各種政務,后來專指朝堂之上跟軍國大事相關的各種急 務。.以下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唐太宗贊同封德彝的意見,認為天子應該養(yǎng)育

31、百姓,不應辛勞百姓以養(yǎng) 活自己宗族,于是將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為縣公。B.在討論制止偷盜一事時,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認為應減輕賦稅, 選用清官,使百姓衣食無憂,嚴刑峻法反而不能到達目的。C.唐太宗向張玄素詢問政事,張說隋亡在于君王專權,以致下諛上蔽,假設 君王能分任賢能之臣,考核成敗,賞罰清楚,一定能夠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舊臣,進入唐朝后,忠于國事,不做面從之臣,敢于進言, 對唐太宗的不當行為諫凈,受到唐太宗的認可和當眾表揚。.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上患吏多受冰,密使左右試賂之。譯文:(2)君惡聞其過那么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那么佞化為忠。譯文:.文末資治通鑒的

32、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 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答: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日此非惡 月,朝廷任命尚書仆射戴淵為征西將軍,鎮(zhèn)守合肥,祖逖因為已經(jīng)掃除了障礙, 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土地,而戴淵突然有一天來統(tǒng)領這里,自己內(nèi)心怏怏不樂, 又聽說王敦與劉隗、刁協(xié)互相結怨,將要有內(nèi)亂。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 緒激動引發(fā)重病。九月,死在雍丘。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 母,譙國、梁國之間都為祖逖建立祠堂。祖逖去世后,后趙屢次侵犯黃河以南 地區(qū),攻取了襄城、城父,包圍譙城。豫州刺史祖約不能抵抗,

33、退守壽春。后 趙于是攻取陳留,梁、鄭之間又騷亂不安了。ACA(1)統(tǒng)率十八萬騎兵,旌旗首尾相接達一千多里,以顯示軍威武德, 威震匈奴。(2)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使家族中各種關系整齊有序。要想使家族 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 正自己的心思。論證方法:引證法,先引用司馬法中的話;舉例論證,再用 高皇帝不聽勸諫而被圍之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目的:以勸諫漢武帝不要輕易 對匈奴用兵。參考譯文漢武帝元光二年,雁門郡馬邑縣的豪杰聶壹通過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議說: “匈奴剛與漢朝和親,親近信任邊民,可以用利益引誘他們前來,同時漢朝埋 伏軍隊發(fā)動襲擊,這是一條必勝無疑

34、的良策?!睗h武帝召集并詢問公卿大臣的 意見,王恢說:“匈奴不斷地入侵搶掠,原因不是別的,就在于他們對漢朝沒 有了畏懼之感。我私下認為攻擊匈奴對漢朝有利?!蔽涞勐爮牧送趸值慕ㄗh。 漢武帝元朔元年秋季,匈奴兩萬名騎兵入侵漢朝。車騎將軍衛(wèi)青率領三萬名騎 兵從雁門郡出擊匈奴。臨淄人主父偃上書武帝。主父偃的上書中講了九件事, 其中八件事講的是律令方面的問題,一件是諫阻攻打匈奴。上書中說:“司 馬法說:國家雖然強大,好戰(zhàn)必然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記備戰(zhàn)必然危 險。高皇帝平定了天下,聽說匈奴聚集在代谷的外面,便想前去攻打。御史 成進勸諫。高帝不聽勸諫,果然發(fā)生了被匈奴圍困在平城的事變?!眹腊采蠒?說:“從前

35、秦始皇志得意滿,便想入非非,要威震海外,派蒙恬率兵北上攻打 匈奴。經(jīng)過了十多年,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上吊于路旁樹上的死者,一個連 著一個。等到秦始皇駕崩,天下人紛紛反叛,秦朝最終國家滅亡,祭祀斷絕, 這就是窮兵魏武造成的禍害。”漢武帝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任騾騎將軍,率 領萬名騎兵從隴西郡出發(fā)攻打匈奴。秋季,匈奴渾邪王投降漢朝。當時單于惱 怒渾邪王駐守西部卻被漢軍殺死、俘虜了幾萬人,打算把他召去處死。渾邪王 十分恐懼,謀劃投降漢朝,先派人在邊境阻攔漢人,讓他們把情況向武帝報告。 這時大在至思正要在黃河岸邊修筑城池,見到渾邪王的使者,立即派傳車趕往 京城報告朝廷。渾邪王率部投降漢朝時,漢朝征發(fā)車輛

36、兩萬乘來迎接。朝廷沒 ZZ/vrx1/x/zz/sz/zXZ/S/NZXZ/,*Z/ZZV*ZNZZ,*ZV*有錢,向百姓借馬。百姓有許多人把馬隱藏起來,馬不夠用。武帝惱怒,打算 殺了長安縣令,右內(nèi)史汲黯說:“這些匈奴背叛了他們的主子而投降漢朝,漢 朝慢慢由沿途各縣依次提供驛車傳送他們就行了,何至于弄得天下動亂不安, 使國家疲敝來伺候這些外族人呢? ”武帝默然不語。漢武帝元封元年冬季,十 月,漢武帝公布詔書說:“我將要巡視邊陲,設置十二部將軍,并親自統(tǒng)率指 揮。”統(tǒng)率十八萬騎兵,旌旗首尾相接達一千多里,以顯示軍威武德,威震匈 奴J武帝派使者郭吉前往告訴單于說:“現(xiàn)今單于要是敢與漢軍決戰(zhàn),我漢朝

37、 天子將親自在邊境等候;要是不敢決戰(zhàn),那就趕快面朝南臣屬于漢朝!”話音 剛落,單于大為震怒,立即將引見的官員斬首,扣留了郭吉,把他流放到北海。 但匈奴也對漢朝心存恐懼,始終不敢出戰(zhàn),武帝只好回朝。CDA(1)后宮的事情有疑問,皇后總能引用以往的實例來回答?;实凼制髦厮?,皇后由此逐漸開始干預朝政。(2)人們畏懼太后,也沒人敢說出這件事,因此皇帝雖然年齡大了,但不知 道自己是李氏生的。呂夷簡提醒劉太后厚葬李宸妃,意在將來仁宗知道真相后,此舉可 保全劉氏家族。他警告“宸妃誕育圣躬而喪不成禮,異日必有受其罪者”, 建議“當以后服殮,用水銀實棺”,意在提醒劉太后應保存證據(jù),證明李宸妃 并非“死以非命”

38、,方能在將來消除仁宗對她的猜疑。參考譯文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四月甲戌日,皇子趙受益出生,是后宮的李氏所生。李氏,是杭州人,剛入宮時,她侍奉劉德妃,為人莊重少言,皇帝讓她侍寢。 李氏懷有身孕后,跟隨皇帝登臨觀賞之臺,她頭上的玉釵墜落,真宗私下占卜, 如果玉釵完好無損,就會生男孩。侍從拾起玉釵進獻給真宗,玉釵完好無損, 不久,李氏果然生下皇子。但是劉德妃卻把這個孩子奪為己有,李氏不敢說出 真相,宮內(nèi)宮外也沒有人知曉。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丁亥日,真宗封劉德妃為皇后?;屎笮郧闄C敏,通曉 書史,聽聞朝廷政事,能記得事件的來龍去脈。真宗退朝后,批閱天下的密封 奏章常常至深夜,皇后都參與其中,得知內(nèi)情。后宮的事

39、情有疑問,皇后總能 引用以往的實例來回答?;实凼制髦厮?,皇后由此逐漸開始干預朝政。乾興元年二月戊午日,真宗駕崩,太子登基,尊劉皇后為皇太后,淑妃楊 氏為皇太妃。乾興元年三月庚寅日,仁宗初次登崇德殿,太后在承明殿設置帷 帳,垂簾來接見輔佐大臣。八月乙巳日,太后和仁宗一同到承明殿,太后垂簾 聽政。仁宗天圣元年五月庚寅日,議定劉太后的儀仗與衛(wèi)士,規(guī)模與皇帝相同。太后曾經(jīng)詢問參知政事魯宗道說:“唐朝的武后是一個怎樣的君主? ”魯 宗道回答說:“她是唐朝的罪人,幾乎危及國家。”太后聽后沉默不語。有一 個小臣子方仲弓請求在宗廟設立劉氏的牌位,太后征求諸位輔佐大臣的意見, 眾人不敢回答,只有魯宗道進言說:

40、“如果在宗廟設立劉氏的牌位,那后代君 主怎么辦? ”太后于是停止做這件事。太后曾經(jīng)同仁宗一起親臨慈孝寺,想乘 坐輦車走在仁宗前面,魯宗道用丈夫死后應該聽從兒子的道理凈諫,太后就命 令在皇帝輦車之后乘坐轎子前往。從此太后身邊的掌事官員大都忌憚魯宗道, 稱他為“魚頭參政”。明道元年二月丁卯日,真宗宸妃李氏去世了。實際上是李氏生的仁宗,太 后已經(jīng)將仁宗視為己出,和楊太妃一起保護他,李氏在先帝嬪妃之中默然自處, 沒有任何異常表現(xiàn)。人們畏懼太后,也沒人敢說出這件事,因此皇帝雖然年齡 大了,但不知道自己是李氏生的。到這時,李氏病重才叢順容晉升為宸妃. 等到李氏去世,_太后想在處面用二般宮人的禮儀來為她治辦

41、喪事昌夷簡上奏 說,李宸妃的喪禮應該隆重。太后迅速牽著仁宗站起來,過了一會兒,又單獨 ZKZZZZXZS/ZZZXZXZZZXZvaZZvKZ/v*ZZ/ZZS/ZXZZ/ZZZZZXZK/y1ZZZZZZZXZZZXZZZXZZ1ZXZZ1/ZXZZXZZ1/ZXZZZZ1/ZZ1/SZ1/ZXZZZZvAkZ1ZZZl*1/ZZZKZZS/XZZZZZZZy1ZZ1/ZZ1/XZZKZZ/KZZZ/XZVZZZZySI/ZZS/ZZZZZS/ZZS/ZZ. 站在簾下,召見呂夷簡并質(zhì)問他說:“一個宮人死了,丞相還嘮嘮叨叨,是什 么意思? ”呂夷簡回答說:“我的職位是宰相,事情無論宮內(nèi)宮外,我

42、都應當 過問?!碧蟠笈f:“你想挑撥我們母子間的關系嗎? ”呂夷簡回答說:“太后是不想要保全劉家了嗎?如果還念及劉家的話,那么李宸妃的喪禮應該 隆重?!彼謱θ雰?nèi)都知羅崇勛說:“李宸妃生下皇帝,但是喪事不成禮制的 話,他日一定有遭受其罪的人,到那時你不要說我今天沒有說過這話!李宸妃 應該用皇后的服飾裝殮,棺內(nèi)注滿水銀。”太后醒悟,于是采用一品禮儀入殮, 在洪福院停柩。明道二年三月庚寅日,因為劉太后生病,大赦天下。甲午日,劉太后駕崩。 謚號為“莊獻明肅”。夏四月壬寅日,有侍從向仁宗進言:“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于非 命?!比首诎柋Ш脦滋?,下詔書自責,追尊李宸妃為皇太后,謚號“莊 懿”。

43、親自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換棺材的時候,親自啟棺看了母親的遺容。 李宸妃由于棺內(nèi)有水銀的緣故,容貌如同生前,帽子和衣服同皇后一樣?;实?感嘆說:“人言怎么可以相信!”對待劉家更加優(yōu)厚。CBA(1)百姓饑餓無食,應當像拯救溺水的人和救助被火燒的人一樣,一旦有需求就應立即撥付給他們。(2)今年谷物豐收,不要有其他的擔憂,要好好教育子孫。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率先垂范。敢于反腐,懲罰貪官污吏。以史為 鑒,善于與民休息。憂勤國事,善于納諫。參考譯文文本一宣宗宣德元年,禮部進獻籍田儀注,皇上閱覽后,對身邊的侍 臣說:“先王制訂了率群臣耕田的典禮,天子率領百官親自拿著耒相等工具去 耕種,最難能可貴的是有務實之心罷了

44、。如不這樣,天子推三下,三公推五下, 對農(nóng)事有什么幫助呢!”侍臣回答說:“先王考訂籍田制有其根本原因,而且 是符合禮和文獻的,這實在是蒼生的福氣啊。”戶部啟奏青州借用官糧賑濟災 民,要求反復勘驗數(shù)目,然后供給。皇上說:“百姓饑餓無食,應當像拯救溺 水的人和救助被火燒的人一樣,一旦有需求就應立即撥付給他們?!比炅?,皇上詔告朝臣說:“對于貪官污吏該怎么辦? ”楊士奇對答說: “貪污風氣從永樂末年開始,現(xiàn)在更加嚴重了。明太宗曾經(jīng)屢次染疾不上朝, 阿諛逢迎之臣,就賄賂成風,公開行賄、受賄毫無禁忌?!睏顦s說:“正當那 個時候,只有方賓有貪污之名?!被噬狭⒓椿仡^問楊榮說:“當今貪污最厲害 的是誰?”楊

45、榮回答說:“沒有比劉觀更貪的了。”楊士奇說:“風紀端正嚴 明是用來約束百官的,風紀官如果這樣了,那么不才的御史大夫就會效法他,ZZKZXZS/ZXZS/ZS/S/ZZZZ1ZZZ/XZ/ZZXZZXZ/ZXZ/SZKZyZXZ/ZSZZSZZ%/wZZSZXZv*SZZS/ZZSZKZZZSZZ1/ZZSZZZw*SZZZKZZZZZZZZSZKZZXZKZZSZXZZSZXZZZZZZZv*ZXZS/ZXZSZZXZS/Z/SZZS/ZZS/ZZZKZZS/ZXZS 御史奉命巡游四方,那么不才的下屬官員都會效仿他。”皇上嘆息說:“鏟除 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但如果罷免了劉觀,誰來取代他的職務

46、呢?“楊土奇 說:“通政使顧佐清廉公正很有威嚴?!睏顦s說:“顧佐擔任京都府尹,對下 屬管理很嚴厲,政治清明,革除了很多弊端。”皇上高興地說:“顧佐竟然是 像這樣好的人選!”過了幾個月,就命令劉觀巡視河道,而讓顧佐取代他。不 久把劉觀逮捕下獄?;噬贤坛颊務摎v朝歷代戶口興盛衰落的事情。皇上說:“戶口的盛衰問 題,完全能夠看出這個國家是太平盛世還是亂世。戶口興盛多是由于采用了休 養(yǎng)生息的政策,戶口的衰落往往是因為大興土木和兵戈四起。漢武帝沿承文帝、 景帝的余威,隋煬帝在隋文帝之后繼承帝位,開元之世也是十分興盛,后來出 現(xiàn)了安史之亂,(這些君主)難道不是僅僅憑借富庶繁榮而不知對百姓休養(yǎng)生息 嗎?漢武

47、帝末年就后悔征伐輪臺,隋煬帝也因此而亡國,唐玄宗死后朝代的衰 頹流轉,都完全可作為后世引以為戒的教訓?!本旁赂?,農(nóng)歷初一這天,皇上到達薊州,把州官叫進來告訴他們說: “這個地方是漢代的漁陽郡。過去張堪在這里為政,百姓有十分幸??禈返拿?謠傳頌,你們要努力啊! ”又把退休官員召進來明確告訴說:“今年谷物豐收, 不要有其他的擔憂,要好好教育子孫,讓他們知曉禮義廉恥,不要只是貪圖安 逸溫飽,而自甘墮落?!彼哪甏?,皇上召見大學士楊溥并明確告知說:“我每每想到創(chuàng)業(yè)艱難,守 成更是不易,早晚懇切忠謹。所幸當下百姓稍微安康了,不過擔憂禍亂發(fā)生在 沒有意料的情形中。近段時間以來眾臣喜歡說一些歌功頌德的話,讓

48、人十分厭 煩,愛卿要好好地輔佐我?!睏钿哌殿^稱謝說:“我一定不會忘記報答皇上的 知遇之恩?!被噬险f:“直言指出我的過失,就是最好的報答?!睏钿咴俅芜?頭稱謝說:“要得到直言并不是難事,能接受直言才是最困難的?!被噬险f:文本二 評論稱贊說:宣宗即位以后,官吏非常稱職,政事太平,糧倉豐 盈,百姓和樂。大抵是明朝建立到這一朝經(jīng)過了六十年,百姓的安然美好的氣 象漸漸地呈現(xiàn),蒸蒸日上有太平盛世的景象了。BCC(1)高皇帝(劉邦)在行伍(或:軍隊)中崛起,登位做天子,這就是所說的利用對方的過失等候時機,趁(或:順應)秦朝將亡之時而起兵。(2)劉不害有個兒子叫劉建,一直對太子心懷怨恨,暗中派人告發(fā)太子謀殺

49、朝廷中尉的事,漢武帝將此事交給廷尉處理(或:懲罰)。漢朝國力強盛,民心穩(wěn)定,難以撼動;吳、楚作亂的失敗猶在眼 前,實乃前車之鑒;自身實力缺乏,謀反無疑是以卵擊石。參考譯文淮南王劉安與其門客左吳等日夜加緊為謀反準備,觀察地圖,部署進兵的 路線。劉安召來中郎伍被,與他商議謀反之事,伍被說道:“大王您怎么能有這 種亡國的言論呢?我好像已經(jīng)看到王宮中生滿荊棘,露水打濕人衣服的凄慘景 象了! ”劉安大怒,將伍被的父母逮捕,囚禁起來。過了三個月,劉安又將伍 被召來詢問,伍被說:“當初秦朝無道,極為奢侈暴虐,十分之六七的老百姓 都希望天下大亂。高皇帝(文下B)在行伍(或:軍隊)中崛起,登位做天子,這就 是所

50、說的利用對方的過失等候時機,趁(或:順應)秦朝將亡之時而起兵。如今 大王見到高皇帝得天下容易,卻單單不看不久前七國之亂的吳、楚嗎!吳 王劉演統(tǒng)轄著四個郡,國家富裕,人口眾多,計謀已定,發(fā)兵向西;然而為什 么在大梁一戰(zhàn)失敗,向東逃亡,本人身死,祭祀滅絕?確實(是因為)他逆天行 事,不知時勢?,F(xiàn)在,大王的兵力還缺乏吳、楚的十分之一,而天下的形勢卻 比吳、楚興兵時安定一萬倍。大王如不聽從我的勸告,馬上就會看到您丟掉千 乘之國的王位,接到賜死的命令,先于群臣死在東宮的慘景?!眲猜犃?,流 著眼淚站了起來。劉安有一個庶出的兒子名叫劉不害,年齡最大。劉安不喜歡他,王后不把 他當兒子看待,太子劉遷也不將他視

51、為兄長。劉不害有個兒子叫劉建,一直對 太子心懷怨恨,暗中派人告發(fā)太子謀殺朝廷中尉的事,漢武帝將此事交給廷尉 處理(或:懲罰)。劉安很害怕,想要舉兵謀反,又一次和伍被商量。伍被說道:“如果大王 一定要干的話,我有一計。當今各封國國君對朝廷都沒有二心,老百姓也沒有 怨氣。大王可以偽造丞相、御史的奏章,請求皇上將各郡、國的豪杰之士和殷 實富戶遷徙到朔方郡,大量征發(fā)士兵,使集合期限緊迫;再偽造詔獄之書,聲 言要逮捕各封國的太子和寵臣。如此一來,就會百姓怨恨,諸侯恐懼,大王立 即派遣能言善道之人接著到各地游說,或許可以僥幸有十分之一成功的希望 吧! ”劉安道:“這是可以的。雖然如此,我覺得用不著像這樣。

52、”就在此時,廷尉前來逮捕淮南國太子劉遷。劉安聽到消息后,與劉遷密謀, 召相和二千石官員前來,企圖殺死他們,興兵造反。召相,相一人應召來,內(nèi) 史、中尉都沒有到。淮南王想,只殺一個相也沒什么用處,就放了相。劉安猶 豫,拿不定主意。劉遷便刎頸自殺,但沒有死成。伍被自己前往官吏那里,告發(fā)與劉安圖謀反叛的情節(jié)。官吏于是逮捕了淮 南國太子和王后,并且包圍王宮,悉數(shù)搜捕在淮南國內(nèi)與淮南王一道謀反的賓 客,取得謀反證據(jù)后一奏聞朝廷。漢武帝因為伍被平常的言論中曾屢次贊美朝 廷,所以想不殺他。廷尉張湯說:“伍被首先為淮南王作謀反計劃,其罪不能 赦免?!庇谑俏楸槐粴?。CAD(1)太宗曾經(jīng)問他說:“你掌管(我的)起居

53、,記錄什么事,一般來說 人君是否可以觀看? ”(2)褚遂良先后幾十次上奏諫書以及陳述利于治國、合乎時宜的奏章(方法 或建議),(建議)多被太宗采納。先帝遺命不可違背;皇后無違婦德,不該廢黜;以交還笏板 (放棄官位)和磕頭流血說明自己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參考譯文褚遂良廣博地涉獵文史,特別擅長隸書,他父親的朋友歐陽詢非??粗厮?太宗曾經(jīng)對侍中魏征說:“虞世南死后,沒有人可以談論書法。”魏征說: “褚遂良下筆剛勁有力,很有王逸少書體的風格。”太宗曾經(jīng)拿出皇室府庫的 金帛求購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天下的人爭著攜帶古代書法作品到朝廷獻給太宗, 當時不能分辨這些墨跡的真?zhèn)危炝荚敿氄撌鏊鼈兊某鎏?,沒有一點過失。

54、貞 觀十五年,遂良升任諫議大夫,兼管(皇帝)起居的事情。太宗曾經(jīng)問他說:“你掌管(我的)起居,記錄什么事,一般來說人君是否可以觀看? ”遂良回答 說:“現(xiàn)在的起居官,就是古代的左右史,記錄人君的言行,而且記錄善惡, 作為借鑒警告,希望君主不做非法的事。沒有聽說帝王親自觀看史書的?!碧?宗說:“朕有不對之處,你也必定記下來嗎? ”遂良說:“遵守道義不如忠于 自己的職責,臣的職責在于用筆記載,君王的舉動必定記下來。”褚遂良先后 幾十次上奏諫書以及陳述利于治國、合乎時宜的奏章(方法或建議),(建議)多 被太宗采納。貞觀二十一年,遂良以原任官職的身份檢校大理卿,不久因父親 去世離職。貞觀二十三年,太宗

55、病危,召遂良及長孫無忌進入他的臥室,對他 們說:“你們忠直剛烈,朕都記在心里。從前漢武帝委托霍光,劉備委托諸葛 亮,朕死后之事,一切都托付給你們?!备咦诩次缓?,賜遂良河南縣公的爵位。 永徽六年,高宗想要廢除皇后王氏,立昭儀武氏為皇后,召來太尉長孫無忌、 司空李勃和褚遂良等人來籌劃這件事情。褚遂良說:“皇后王氏出自名家,先 帝還在時所娶,侍奉先帝,沒有違背婦德。先帝臨終時,握著陛下您的手對我 說:我的好兒子好兒媳,現(xiàn)在就托付給你了。陛下親聞先帝的臨終遺命, 其言好像還在耳邊。從此沒有聽到皇后有什么過錯,恐怕不能廢除。我現(xiàn)在不 能曲意順從,(如果這樣的話,)對上違背先帝之命,只希望陛下再三思考。愚

56、 臣違抗圣旨,罪該萬死,只想不負先帝厚恩,哪里顧得上性命! ”遂良把上朝 用的手板放在殿前,說:“我把這個手板還給您。”于是解開頭巾叩頭流血。 皇帝大怒,下令把他拉出去。長孫無忌說:“褚遂良受到先帝臨終重托,雖然 有罪但不能施刑?!钡诙欤实蹖畈f:“冊立武昭儀的事情,褚遂良頑 固堅持不順從(我的心意)。褚遂良既然是受到先帝臨終重托的大臣,這個事情 如果不能施行,應當暫且停下來?!崩畈卮鹫f:“這是陛下的家事,不應當 問外人?!被实塾谑莾粤⒄褍x為皇后,把褚遂良降職為潭州都督。顯慶二年, 轉為桂州都督。不久,又貶為愛州刺史。第二年,遂良死在任上,終年六十三 歲ODAD(1)將軍應該接受順從圣

57、上的心意,更加不同于以前,每件事但凡要商議,一定要讓王商參與。(2)王音很贊同(或:嘉許)他的話,從此與成都侯王商關系(變得)親近密切, 兩個人都很敬重杜鄴。后來杜鄴因病辭去郎官之職。人之常情,親近的人應相互厚待,不要疏遠;應該學習周公、召 公,同心無私,共輔君王,成就美名;應承順圣意,但凡要商議的事,一定 讓王商參與,這樣會皆大歡喜。參考譯文杜鄴字子夏,本是魏郡繁陽人。祖父和父親積累功勞都官至郡守,武帝時 遷居茂陵。杜鄴幼年喪父,他的母親是張敞的女兒。杜鄴成年后,跟隨張敞的 兒子張吉學習和問難,得到張吉家藏的書。通過舉孝廉做了郎官。杜鄴與車騎將軍王音交好。平阿侯王譚不領受城門郎的職務,后來去

58、世, 皇帝哀憐他并對這件事感到懊悔,于是又命令王譚的弟弟成都侯王商以特進的 官職統(tǒng)領城門兵,可以像將軍府一樣選拔官吏。杜鄴見王音先前與平阿侯有隔 閡,就勸王音說:“我聽說人之常情,對待恩深的人就奉養(yǎng)謹厚,對待最愛的 人就有求必應。關系親近卻不能被特別對待,誰能沒有怨氣?這是棠棣角 弓這些詩創(chuàng)作的原因呀。從前秦伯擁有有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卻不能容納他 同母的弟弟,春秋也記載并譏諷他。周公、召公卻不是這樣,他們忠誠地相 互輔助,按照道義相互匡扶,同等對待自己的親屬,同等看待自己的地位,不 憑借圣德獨占國家的尊寵,也不因年長單獨承當榮耀的職位,以陜?yōu)榻鐒澐致?責,一同成為輔佐君王的大臣。因此在內(nèi)沒有不

59、滿和怨恨的嫌隙,在外沒有遭 受侵犯欺侮的恥辱,兩個人都享有上天的庇佑,承受高潔的名聲,大概就是因 為這些吧。我私下里見成都侯以特進統(tǒng)領城門兵,又有詔令得以像五府一樣選 拔官吏,這是皇帝公開宣示要寵幸他呀。將軍應該接受順從圣上的心意,更加 不同于以前,每件事但凡要商議,一定要讓王商參與。意圖出于真誠,又由將 軍提出,那么誰敢不喜悅愉快呢? ”王音很贊同(或:嘉許)他的話,從此與成 都侯王商關系(變得)親近密切,兩個人都很敬重杜鄴。后來杜鄴因病辭去郎官 之職。王商做了大司馬衛(wèi)將軍,任命杜鄴做主簿,把他當作心腹,推舉他做侍 御史。哀帝即位,升任他做涼州刺史。杜鄴在職時寬厚平和,很少嚴厲,多年 后因病

60、免官。此時,皇上的祖母定陶傅太后尊稱為皇太太后,皇上的母親丁姬尊稱為帝 太后,皇后就是傅太后堂弟的女兒。傅太后更是參預政事獨攬大權。元壽元年 正月初一,皇上任用皇后的父親孔鄉(xiāng)侯傅晏做大司馬衛(wèi)將軍,任用自己的舅舅 陽安侯丁明做大司馬驟騎將軍。到授官時,發(fā)生了日食,皇上下令推舉端方正 直、敢于直言的士人。扶陽侯韋育推薦杜鄴為方正,杜鄴沒有接受官職就病死 了。當初,杜鄴跟隨張吉學習,張吉的兒子張竦又年幼喪父,跟隨杜鄴學習和 問難,在當時也很有名,尤其精通文字學。杜鄴的兒子杜林,(心性)純粹恬靜, 喜愛古代學問,也有不同尋常的才智,建武年間官位已至列卿,官至大司空。 他考定文字的水平勝過杜鄴和張竦,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